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第一框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P58-60(图册42页)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1、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击而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较小。
2、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主要作物是水稻。
3、水稻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
(1)地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度适宜,雨量充沛
(3)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4)土壤:深厚而肥沃
(5)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
4、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方式(农业特色或水稻生产的特点):
精耕细作,人工劳作
5、水稻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
(1)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水稻生产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人口稠密
(2)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生活:
物质生活:饮食——主食为米饭,因为这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居住——高脚屋,又称干栏式建筑,因为这里气候潮湿
交通——水上交通发达,因为这里水网密布
精神生活: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春耕礼(祭祀谷神、稻母,祈求风调雨顺,牛是主要的劳动帮
手,因此对牛特别有感情)、“御耕节”等是当地人们的传统节日,因
为水稻生产是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人们期望农业获得好收成。
第一课第二框家住平原——用机械种庄稼P61-63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的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一。
2、地理位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和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东部。
3、农作物:该地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4、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
(1)地形:平原广阔,地形平坦
(2)气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3)水文: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灌溉较方便
(4)土壤:土壤肥沃
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此它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
(商品性农业: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农业。)
6、发展商品性农业所需的条件或原因是:
地广人稀,规模大,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量高,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7、美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怎样的特点?
机械化程度很高(这点最重要),生产规模大;以家庭农场为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商品性农业);劳动力需求少;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8、机械化生产的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
9、造成其与湄公河平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不同。
10、美国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都有河网分布,有利于灌溉。
不同之处: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耕地类型为旱地,因而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地。
11、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差异:
比较点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用机器种庄稼(美国中部大平原)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热带)(低纬度)美国中部(北温带)(中纬度)位于
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
自然环境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河流众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农作物水稻小麦、大豆、玉米
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生产方式人工劳作,精耕细作机械化耕作
人口密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
生活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人均产量也低) 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也较高)
12、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
第二课第一框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P64-66(图册44页)
1、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
从北到南纵贯南美大陆(南美洲西部),全长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
2、秘鲁安第斯山脉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特点):
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垂直自然景观)
3、根据《世界地形图》可以知道秘鲁安第斯山区的地形类型是山地,这里的地势高。
4、根据《世界气候图》可以知道这里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
5、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海拔1500米以下:热带,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海拔1500-3000米:暖温带,分布着灌木和林地。
海拔3000-4500米:寒温带,分布着大片的草原。
海拔4500米以上:积雪冰山带,终年积雪。
6、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的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7、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1)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因为此处海拔较低,温度适宜。
(2)在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以放牧骆马和羊驼为生——从事畜牧业。因为此处气候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形成了广阔的干旱草原地带。
8、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适宜山区种植的玉米和马铃薯为食物;驯养羊驼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
9、骆马是安第斯山区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羊驼毛有“纤维上帝”之称,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秘鲁国徽左上角是骆马的动物图案,说明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9、小结:印第安人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掌握了安第斯山脉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把自己的生产与山区地势的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二课第二框与山为邻——山地之国P67-69
1、阿尔卑斯山: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1)位置——大洲位置:欧洲
纬度位置:中纬度
五带位置:北温带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阿尔卑斯山跨越的国家(自西向东):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河流: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
2、瑞士——典型的山地之国:被称为大山之子。
(1)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2)瑞士的劣势:山区面积广大,耕地稀少;矿产资源奇缺。——不利于发展工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