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 m——折减系数 的确定:
地面集水时间 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
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 值是比较
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 =5~15min。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
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 =5~8min;而在
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 值可取 10~ 15min。 m 的确定:
暗管 m=2,明渠 m=,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 m=~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 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 m 可取 1。
的确定:
式中 ——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
L——各管段的长度(m) 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 v 的确定:
汇水面积计算 具体方法:计算由山脊线围成的面积。
四、在此次试验中,已知的量有: =
n= L=2m
m=1 P=3 年 Ψ=
=12min 五、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
A= ah=

x=3×=m
=
=s
=
=
= L /s?ha F=×2×40×40=1056 = ha
= L /s
式中 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利坡度 n——粗糙系数 R 确定:
A——输Baidu Nhomakorabea断面的过流面积( 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 n 的确定:
(二)设计重现期(P) P 的确定: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 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 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 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3 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 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 3~5 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式中 ———雨水设计流量(L /s)
q———设计暴雨强度,(L /s?ha)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公顷) 其中 一、暴雨强度公式为:
式中 t———降雨历时(min) P———设计重现期(年) (一)设计降雨历时
,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min)
——地面集水时间(min)
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 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 Ψ 的值也各异。因此整个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也可采用 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 Ψ=郊区的综合径流系数 Ψ=。
三、汇水面积的确定(F) 汇水面积指的是雨水流向同一山谷地面的受雨面积。跨越河流、山谷修筑道路时, 必须建桥梁和涵洞。兴修水库必须筑坝拦水。而桥梁涵洞孔径的大小、水坝的设 计位置与坝高、水库的蓄水量等都要根据这个地区的降水量和汇水面积来确定。 计算方法 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的山脊线和道路、堤坝连接而成。由图看出,由 山脊线与公路上的 AB 线段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这个山谷的汇水面积。在图上作 设计的道路(或桥涵)中心线与山脊线(分水线)的交点。沿山脊及山顶点划分范围 线(如图的虚线),该范围线及道路中心线 AB 所包围的区域就是雨水汇集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