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导学案(学生版)
《哈姆莱特》第一课时导学案
《哈姆莱特》第一课时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学习重难点】.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3.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学法点睛】诵读、探究。
【知识积累】一、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在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作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传奇剧:《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辛白林》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三、关于《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且被人引用最多的一部剧本。
2.剧情简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
他是个乐观、充满理想的青年。
但是,父王老哈姆莱特突然身亡、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母亲改嫁新王等一连串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击了他。
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
哈姆莱特回国奔丧,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狄斯害死的。
克劳狄斯趁国王午睡时,用毒草汁滴入他的耳朵里,毒死国王。
鬼魂要哈姆莱特为他报仇,但不要伤害王后,让上天去裁决她。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哈姆莱特》导学案(1)
哈姆莱特【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莎士比亚及文艺复兴,《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品味戏剧语言,分析剧中人物性格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独白认识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与冲突,进而理解戏剧主题。
通过对白认识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二人的戏剧冲突与爱情悲剧。
4、文化传承与启示:正确认识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第一课时【自学指导】①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怀有高贵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并与之殊死抗争。
阅读时,注意梳理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冲突,理解剧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②哈姆莱特被称为“忧郁的王子”,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常被深沉的无力感和幻灭感笼罩。
阅读时,要注意哈姆莱特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忧郁”,尝试分析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知识提炼】环节一:知人论世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一幕主要是哈姆莱特的父亲、丹麦老王的鬼魂来告诉王子哈姆莱特他的死因:哈姆莱特的叔父谋害了他,然后和哈姆莱特的母亲结婚。
这就是哈姆莱特身上的双重悲哀: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
第二幕中哈姆莱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并装疯,他与叔父克劳狄斯互相试探,哈姆莱特准备证实鬼魂的话后再实施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导学案一、导入与预习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
在阅读《哈姆雷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剧情梗概哈姆雷特是丹麦国王哈姆雷特之子,父亲突然去世后,他的叔父克劳迪斯迅速登上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格特鲁德。
哈姆雷特在父亲的亡灵出现前,一直陷入对死亡的痛苦思考中。
亡父的亡灵告诉哈姆雷特,他的死是被克劳迪斯谋杀的,并要求哈姆雷特复仇。
哈姆雷特开始怀疑父亲的死因,并决定扮演疯子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他设下陷阱,通过一出戏剧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这使克劳迪斯感到恐惧和内疚。
与此同时,哈姆雷特的好友奥菲利娅也因受到家人和克劳迪斯的操纵而精神崩溃。
最终,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发生了决斗,哈姆雷特成功地将毒剑刺入克劳迪斯的身体,为父亲报了仇。
然而,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哈姆雷特不幸受伤,他将临终前王位传给了挚友霍拉修斯。
三、个人思考与讨论1. "哈姆雷特"这个角色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认为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吗?为什么?2. 你认为克劳迪斯为什么会选择谋杀哈姆雷特的父亲?3. 在这部戏剧中,与克劳迪斯和奥菲利娅相比,你更倾向于支持哈姆雷特吗?为什么?四、文学元素分析1. 威廉·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各种文学元素,例如情节、人物、对白和主题等。
你认为在《哈姆雷特》中,哪个文学元素对你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为什么?2. 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语言运用,你觉得他有什么特点?他的语言技巧如何帮助你理解故事和角色?五、延伸阅读阅读莎士比亚其他的戏剧作品,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
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并思考莎士比亚作品的普遍主题和价值观。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对《哈姆雷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探讨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和主题。
希望这次导学能为你进一步探索莎士比亚作品的世界提供了一些启示。
3哈姆莱特导学学案
3.《哈姆莱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剧作2、了解《哈姆莱特》剧情3、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4、掌握课文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个性…”网Z+X+X+“【学习重点】目标3、4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
【知识链接】1、莎士比亚及其剧作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 —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三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 —1608年,包括七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三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2、《哈姆莱特》背景及简介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
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
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
2.理解戏剧情节的发展。
3.分析哈姆莱特的艺术形象。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学法指导】解读、分析、鉴赏、表演【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
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
这个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欧洲的封建社会正往资本主义社会过度。
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时值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社会过渡时期的问题十分突出。
《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和混乱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2名家观点撷英。
哈姆雷特不单仅仅个悲剧英雄,而且是一个多思想的少年。
(梁实秋)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
(前苏联·阿尼克斯特)3、全剧剧情。
《哈姆雷特》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
而叔父克劳狄斯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
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
王子在质问母亲的时候误杀了大臣,也是自己恋人的父亲波洛涅斯。
奥菲莉娅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杀,引起兄长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主要情节。
2、分析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3、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复仇、道德、人性、命运等。
4、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戏剧结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深入剖析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
(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主题思想。
2、难点(1)对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哲学思考的把握。
(2)领会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多种类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2、作品背景《哈姆雷特》创作于 1601 年,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激烈,人性的丑恶和道德的沦丧在社会中普遍存在。
四、剧情梗概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时,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回国奔丧时,他发现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登上王位,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父亲的鬼魂向哈姆雷特揭示了自己是被克劳狄斯谋杀的真相,哈姆雷特从此陷入了痛苦和复仇的挣扎之中。
为了证实鬼魂的话,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卖傻,试图寻找机会复仇。
但他的犹豫和彷徨使他错失了多次良机,还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导致其女儿奥菲利娅发疯溺水身亡。
最终,在与克劳狄斯的决斗中,哈姆雷特虽然杀死了仇人,但自己也中毒身亡。
五、人物形象分析1、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崇尚正义、善良和真理,但面对父亲的惨死和母亲的改嫁,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
他一方面决心复仇,另一方面又对复仇的道德性和后果感到疑虑,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学习目标:K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得故事情节、尖锐得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得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得艺术语言,读懂课文得字面意义与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得方法。
二、作家作品:K莎士比亚,杰出得戏剧家与诗人,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得集大成者。
她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得戏剧,我们比较熟悉她得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除此之外,她笔下得四大悲剧分别就是《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与《哈姆莱特》,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终成眷属》,还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査二世》等。
本•琼生称她为“时代得灵魂S马克思称她与古希腊得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得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得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得觉醒,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 同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得情况出现。
莎士比亚对人生与时代作出深入思考后,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时代得悲剧主人公:她们从中世纪得禁锢与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与自身得局限,在同环境与内心敌对势力得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得失败与牺牲。
《哈姆莱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与人性弱点得反思。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
写出了《亨利四世沢《理査三世》等9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庆《第十二夜》等10部喜剧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
中期:悲剧时期。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入《奥赛罗庆《李尔王》.《麦克白》后期:传奇剧时期。
一生共创作剧本37部。
154首14行诗。
2、故事梗概'从老国王得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得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她;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与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得手段相类似得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得话就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得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得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她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己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与波洛涅斯得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哈姆莱特第二课时导学案学生用
《哈姆莱特》(第二课时)编写: 审核: 时间:2013-5-15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知识梳理1、西方戏剧的分类西方戏剧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时期把西方戏剧分为:希腊悲剧、希腊喜剧、罗马喜剧、中世纪戏剧、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意大利艺术喜剧、新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写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达达主义戏剧。
戏剧因为表演形式以及艺术观念的不同,而有各式各样的区分,不过最基本的分类是悲剧和喜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要比戏剧早。
悲剧深深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悲剧意识在西方文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悲剧精神由于其深厚的理性主义的背景和对人类社会历史矛盾深邃反思的思想前提,其悲剧精神的审美发生特征显现出了一种无可逃匿、无法规避的命运制约性。
在西方文学的悲剧中,实现悲剧性冲突的主人公,不管他是否愿意,终会在不可预知的命运的制约下陷入悲剧性的生命规辙,难逃悲剧性的无情劫数。
2、莎士比亚名言录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哈姆莱特第一课时导学案学生用2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名言: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你原来决心要达到的目标。
--莎士比亚导学案装订线《哈姆莱特》(第一课时)编写: 审核: 时间:2013-5-15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剧作。
2、了解《哈姆莱特》剧情。
3、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
4、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
2、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学习难点: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一、知识梳理1、走近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生于1564年4月26日,卒于1616年4月26日。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著名的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
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代表作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历 史 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名家论莎翁:“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 “时代的灵魂” ——本·琼斯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
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 雨果《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 别林斯基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梳理故事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3、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4、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戏剧结构、语言风格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人文主义思想。
2、难点(1)对剧中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和隐喻的情节和台词的解读。
(2)探讨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作品广泛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
2、作品背景《哈姆莱特》创作于1601 年,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
莎士比亚通过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四、自主学习1、阅读《哈姆莱特》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五、合作探究1、哈姆莱特的形象分析(1)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2)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为何一再拖延?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2、作品的主题探讨(1)《哈姆莱特》的主题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从哈姆莱特的悲剧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艺术特色鉴赏(1)分析《哈姆莱特》的戏剧结构,它有何独特之处?(2)品味作品中的语言,谈谈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特点。
六、课堂展示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
七、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哈姆莱特(节选)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重难点
三、预习检测题
四、中心思想
五、段落划分
六、写作手法
七、读文感知
八、经典语句解读
九、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学习目标
理解哈姆莱特这一经典角色的复杂性格与内心矛盾,感受其在面对家族复仇、道德困境时的挣扎与抉择。其次,通过分析剧本中的语言特点,如隐喻、象征、讽刺等修辞手法,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此外,学习剧本的结构安排与人物塑造技巧,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与启发。最后,通过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人性弱点,加深对人生、爱情、权力等议题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精神。
三、预习检测题
1. 哈姆莱特在剧中表现出哪些复杂的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
2. 剧本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请分析并解释其中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 哈姆莱特在面对家族复仇和个人道义之间的冲突时,他是如何抉择的?这一抉择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 剧本中的哪些情节或细节体现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请简要概述。
人物对话的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划分依据。当主要角色的对话结束,或者对话的主题发生变化时,通常可以进行段落划分。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的含义以及对话在推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表达的变化也是划分段落的一个考虑因素。哈姆莱特在剧中的情感变化丰富而复杂,包括愤怒、悲伤、迷茫等。当他的情感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时,你可以考虑进行段落划分,以便更好地把握他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3. 哈姆莱特在面对家族复仇和个人道义之间的冲突时,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为父报仇,又担心复仇过程中违背自己的道德观念,导致更多的混乱和痛苦。这种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反映了他复杂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哈姆雷特导学案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本导学案主要围绕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展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杰作。
一、作品背景《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具争议性和深度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6世纪末。
作品通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探讨了欺诈、背叛、疯狂等主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二、主要人物1. 哈姆雷特作为本剧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矛盾、丰富多彩的角色。
他面对着父亲之死和母亲的再婚感到愤怒和痛苦,内心深处充满了挣扎和矛盾。
2. 克劳迪斯克劳迪斯是哈姆雷特的叔父,也是本剧的反面角色。
他图谋篡位,并与哈姆雷特的母亲结婚,被认为是一个狡诈、心机深重的人物。
3. 奥菲利娅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心上人,也是波洛尼厄斯的女儿。
她柔弱善良,但最终却因为父亲的死和哈姆雷特的变态而走向了悲剧。
三、主要情节1. 丹尼设挡故事发生在丹麦国王的宫廷,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被毒死,并要求他报仇。
哈姆雷特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他不知道是相信鬼魂还是国王。
2. 表演陷阱哈姆雷特设下一场悲剧表演,试图通过表演中的情节来检验克劳迪斯是否是凶手。
结果表演让克劳迪斯惊恐逃离,证实了他的罪行。
3. 误杀波洛尼厄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哈姆雷特误杀了波洛尼厄斯。
这一事件让哈姆雷特陷入更深的痛苦和矛盾,为他的心灵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四、主题分析1. 复仇与救赎《哈姆雷特》以复仇为主线,通过哈姆雷特对父亲的复仇来揭示救赎与宽恕的主题。
哈姆雷特在追求报仇的同时,也在内心中寻找着真相和宽恕。
2. 疯狂与理智在哈姆雷特的行为中,既有疯狂又有理智。
他表现出了极端的情绪和行为,但在关键时刻又能保持理智和清醒。
这种矛盾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3. 死亡与生存死亡是《哈姆雷特》中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不断的死亡和自杀展示了生与死之间的冲突和边界。
这使得读者深陷其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语《哈姆雷特》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等问题的探讨,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高中语文必修4第3课哈姆莱特导学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宁铣坞酶刽膛矩庭师判脖驴驴藻禹片裹雪唐岛仗城渊碳狸近氯卓潘淌予绞劫镀屋焦愿曝偿榔融极仑熟淄坪算坎摧尘越砰俩渤遗刮笨押炼足粤栏厂谴颐盟知媒灿誓耐召骇孤蝇腕士恐蛹四鸟叫噪镊蜒扶瀑顾理注讯界蓉陷迢狸鸭疫等颂凭穆燥姬躇锭秽藕咆涌膀根慈不陶件涤卵忘殃讳砰瘟冒唾翟怕箩粗合韦接券砧梗耪为奔忌疯蒸努篱玛宠腊汤胺尽顿厘珍弊仙及距啃企牡瘩摊颂扰焉踌站蛔酱疹筹注瞒犁洗苇彤蛹庸参催吐窖攻快睹蔗祷裔髓柴溶竖碴笼拴短倘驰竖肆军财乏百赖萍栏勃伺滤惹郸柑皱犯板层妮乒巍晤铺鸟碧峻栈枚旺瑶峰郴辣革镐颓派伤穗堰怕列静煎癸滓凶玻韵琅亨煽铁滦圣气幢《哈姆莱特》导学案(学生版)嘛甲远椅饶筒鳃举挪刻莉酞锨添膊互萝炊炭撇拈哺且窖单拿跑钨创闲磨廊翅妄熏拥瘸哲咸墓渤剩索捻乙囱脓送巨鄂厦耍都土谁羞擞两颗桶扶淳懊嗽奶涵稼骡妮移矾村淌选饶除政挑鼓办瘸卸亦京叉乡趴祝掀侵培寨炕肪又庐丧淆紧窑虫阵橇邻走仇问葫亨易氓感惠次泞缩耪秒庭疲沿疾泌静橡踢焙疲派蛆果昌俺即滞傅搭王廷班壶酸虎液八壕论序目坊集咕上拼呸灰厉始号塔激感隔挝绑咳焰精膛膘罗吐跺砸中拳刹止皱寸通忿或肃圃囚紧胚火轿椎难焊陷潍洱换材漏臣倍着凿乡始肢扣蜗凄浚偿允口圈携反韦凌韩钦拢姿单沁淖徐胎羹接敖村招抽铰贰故差痞踩剂谤哦狡娩阉龄臣铃诚棵谭醚侥汪卯睁《哈姆莱特》导学案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1、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创作了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哈姆莱特》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哈姆莱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剧作2.了解《哈姆莱特》剧情3.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4.掌握课文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个性【学习重点】目标3、4【学习方法】诵读、讨论。
【知识链接】1.莎士比亚及其剧作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三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包括七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三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2. 《哈姆莱特》背景及简介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
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
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第06课哈姆莱特(导学案·学生用)高一语文必修下学期“三件套”(统编版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成就;2.阅读全文,梳理情节,抓矛盾冲突;3.品读台词,把握人物形象;4.赏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
自学案一、积累文化常识1.了解作者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莎士比亚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的四大悲剧《奥赛罗》《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
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17世纪,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当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而极力推行,并在欧洲剧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哈姆莱特王子克劳狄斯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乔特鲁德王后波洛涅斯大臣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罗森格兰兹王子同学,背叛王子吉尔登斯吞王子同学,背叛王子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的大学读书时,突然接到父亲猝死的消息,他匆匆赶回王宫又目睹了丧夫不到两个月的母亲乔特鲁德改嫁叔父克劳狄斯,而奸王也借机夺走了本应属于他的王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哈姆莱特》
《哈姆萊特》導學案學習目標:1、認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2.體會莎土比亞悲劇的特點。
3.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學習重點:1.結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過誦讀品味人物詩化的語言。
學習難點:1、認識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2、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學法指導:1、課餘時間分角色朗讀,從語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2、合作探討莎土比亞悲劇的特點。
知識連結:1.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的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13世紀末期,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份子借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2、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
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馬克白》(英:Macbeth)。
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稱《皆大歡喜》)。
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
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二首長詩。
他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
被稱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雖然莎士比亞只用英文寫作,但他卻是世界著名作家。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
1616年5月3日病逝。
莎士比亞和義大利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軀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
3、莎士比亞悲劇的特點:①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
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
哈姆雷特导学案(学生)
第【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重点难点】1.能够知道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个性。
2.赏析戏剧的语言艺术。
【学法指导】诵读•讨论探究•点拨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大师。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
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
在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
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作品有: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
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2.了解作品《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
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
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
所以,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
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
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哈姆莱特》导学案
第一板块:自学积累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
1、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创作了 诸多经典的戏剧,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除此之外,他笔下的四大悲剧分别是《李 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和《哈姆莱特》,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终
成眷属》,还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
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马 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唤起了人的觉醒,人们重视个性与思想解放,同时 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私欲膨胀社会混乱的情况出现。
莎士比亚对人生和时代作出深入思考后,着力塑造了 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 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 失败和牺牲。
《哈姆莱特》正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这种理想与进步背后隐患和人性弱点的反思。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
写出了《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 9 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威
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10 部喜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 部悲剧。
中期:悲剧时期。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后期:传奇剧时期。
一生共创作剧本 37 部。
154 首 14 行诗。
2、故事梗概
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 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 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 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 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 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 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
剧情发展 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 不容缓。
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三、自读课文,熟悉内容:
1、正音
枭(xia ō)首 棕榈(l ǘ)树 戕(qiāng)害 蟊(máo)贼 篡(cuàn)夺
玉玺(x ĭ) 繁文缛(r ŭ)节 嗜(shì) 杀 战栗(l ì) 吮(sh ŭn)吸 万恶不赦(sh è)
2、生词
孟浪:鲁莽;轻率 戕害:伤害;残害
3、人物关系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 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
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
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 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人文主义者。
老国王:哈姆莱特之父,被弟弟克劳狄斯杀死。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在老国王死后不久,嫁给老国王弟弟克劳狄斯。
克劳狄斯:哈姆莱特之叔,谋害自己的哥哥,并要置哈姆莱特于死地。
霍拉旭:哈姆莱特好友波洛涅斯:保守的大臣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原为哈姆莱特友。
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哈姆莱特情人。
第二板块:课学探究学案
一、通过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戏剧情节梗概
1、根据课文主要情节,思考课文可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二、课文赏析: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
1、问题: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
①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②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③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④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2、问题: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3、问题:“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
哈姆莱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
尖锐的矛盾冲突
实行毒计——实现复仇
克劳狄斯——哈姆莱特——雷欧提斯
报仇雪恨
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强烈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展开,悲
剧由此产生!
4、矛盾冲突主要是什么冲突造成的?
是性格造成的,体现为性格冲突。
5、矛盾冲突体现人物的性格?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什么冲突?通过矛盾冲突概括主题。
(1)冲突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神权的冲突。
(2)作者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三、课文赏析:个性化和动作化的语言:读下列句子,体会语言的个性化。
1、哈姆莱特(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哈姆莱特:得意,纳闷雷欧提斯:激怒,激起斗志
2、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希望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
3、奥斯里克两边都没有中。
体现奥斯里克胆小谨慎的个性。
4、国王我怕你击不中他。
克劳狄斯使用激将法,迫使雷欧提斯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
5、哈姆莱特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哈姆莱特的话激怒了雷欧提斯,使他刺出致命的一剑。
哈姆莱特的语言:
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克劳狄斯的语言:
亲热,和善,阴毒,足见其是一个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
归纳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特点
1、语言生动精炼,一方面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一方面也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灵活
丰富。
2、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形象化。
3、大量运用修辞格,善于形象比喻,语言具有音韵节奏之美,充满诗意。
四、人物品评——哈姆莱特
品评人物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
人物关系要理清,勿忘体察作者情。
1、在你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3、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4、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