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作者:刘子英2006-12-20

摘要: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ib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等有关。因而,Fib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近年来,大量临床和流行病......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冠心病;肿瘤;糖尿病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ib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等有关。因而,Fib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进一步证实,Fib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Fib主要参与血管内梗阻性血栓形成,并在动脉血栓形成的最后阶段起增强作用。有报道证实大部分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性猝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内均发现有梗阻性血栓形成,并认为血管内血栓形成是造成这些动脉硬化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1]。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血浆Fib水平增高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制是:①由于Fib水平的增高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加的病理易于使血管内血栓形成。②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Fib通过其本身的血栓和止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而发挥作用;Fib升高可以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并直接诱导血液中红细胞聚集,从而明显降低血液的流动性,这种血液流变学改变还能明显影响对血管壁的切流速度,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及血栓形成。③Fib及其降解产物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2]。

2纤维蛋白原与恶性肿瘤

Fib是参与止血、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资,是凝血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水平高低可以严重影响血液凝固和血流变,其降解产物还可以直接损坏血管壁。人们早已注意到恶性肿瘤时常伴有血栓和出血问题,在尸解中已发现有血栓栓塞的证据。临床上原发性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可能有潜在的肿瘤[3]。Gagazza等分别报道肺癌、卵巢癌、宫颈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亦存在明显的降解产物升高,这些标志物的异常提示有慢性血管内凝血和纤溶性增强,在癌症患者中血栓并发症比出血更多见,其临床表现为深部静脉血栓和慢性DIC。有实验证明,在肿瘤不同时期,Fib有差异,在早期有35%患者出现异常,晚期高达83%,提示Fib

异常与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系,纤溶、凝血与癌症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其机制认为:①肿瘤细胞释放癌性促凝物,组织因子、纤溶酶激活物;②血小板聚集、释放增加,其释放的α颗粒、Fib等分子可释放进入血循环;③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内皮,化疗药物等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④合并感染。以上因素的作用,导致肿瘤病人易形成血栓,而继发纤溶亢进所形成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又能反馈性地刺激血浆Fib增高[4]。肿瘤局部血栓形成又有助于肿瘤细胞附着于血管壁,为肿瘤细胞生长浸润及远处转移创造条件。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非转移癌组织中,纤溶抑制物水平明显高于转移癌组织,纤溶可增加瘤细胞从原发瘤细胞脱落,从而增加转移瘤,推测是纤溶启动蛋白水解过程破坏血管壁的基膜结缔组织,使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创造了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其中Fib可作为不可粘附分子配体,即桥梁作用,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及肿瘤细胞间的粘附结合[5],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Fib对于早期提示肿瘤恶化,判断其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肿瘤患者进行纤溶及凝血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长患者生存有重要意义。

3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实质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在炎症或脏器损伤时合成增加,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或失代偿时合成减少。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脏受到严重损害,凝血固子合成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降低。有研究表明,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与肝硬化病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和纤维蛋白原与纤维结合蛋白大量结合沉积于肝纤维组织中[6]等因素有关。肝硬化病人常开发肝癌,有研究表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

含量显著高于未并发原发性肝癌组。说明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肝硬化病人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时,除考虑肝功能好转外,还应考虑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4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

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正常人,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7],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力显著下降。血液中纤溶活性的调节主要取决于内皮细胞分泌t- PA/PAI- 1的相对比例。血小板α- 颗粒中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而且全血PIA- 1的3/4储存于血小板中。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减慢,导致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8],此外,糖尿病患者中Lp(a)常增高,后者与纤维蛋白溶解酶有相似的同源性,能与之竞争结合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抑制纤溶酶的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增高[9]。蛋白激酶C(PKC)是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高糖状态下,PKC活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生化机制。其使PAI- 1基因表达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小板活性增加[10]。在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上的Fg受体结合,并通过氧化应激来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小板粘聚性增加,促进血栓的形成[11]。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不但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又促进了其它危险因素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降纤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5纤维蛋白原与临产妇女

现代围生医学报道,随着医学的发展,产科死亡率高的四大疾病,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妊高征、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然而,由于妊娠末期纤维蛋白原大幅度升高所形成的生理性高凝、高粘度状态,在加上胆固醇及脂代谢异常,导致胎盘血管粥样硬化,影响血流量,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微血栓形成[12]。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失衡,形成的深部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常常措手不及,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表现LDL和TG水平增高。特别是高TG血症时,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时,亦伴有凝血因子合成增加,富含TG的脂蛋白的凝血因子接触后,可使凝血因子合成处于激活状态,血液则处于高凝状态[13]。因此,了解孕产妇产前、产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降低和干预孕产妇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于预防和避免发生血栓性疾病以及其它的严重并发症,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将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总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改变,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在心血管疾病、急性炎症、糖尿病、恶性肿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高。又由于它产生于肝脏,故肝脏严重病变,如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可出现减低。因此,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测定,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Yarnell JWG,Baker IA,Sweetnam PM,et al.Fibrinogen,viscosity,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T caerphilly and speed well collaborative heart daiseases studies [J].Circulation,1991:83:836

2.Koh KK,Horne 111 MK,Cannon 111 RO.Effects of hormone replace ment therapy on coagulation,fibrinolysis,and thrombosis risk in post menopausal women[J].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1999,82:626

3.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疾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243

4.杨莉.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163

5.Stolpe A,Jacobs N,Haje WJ,et al.Fibrnogen binding to ICAM- 1to EA.hy 926 endthelial cell is dependent on an in tact cytoske leton,Thromb [J].Thromb Hacmost,1996,75:182

6.周道银,易滨,石磊,等.纤维结合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在肝硬化、肝癌中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4):224

7.Kannel WB,Agostino RB,Wilson PWF,et al.Diabetes,fibrionge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Framingham experrence[J].Am Heart J,1990,120(3):672

8.朱明霞.糖尿病与血栓形成[J].临床荟萃,2000,15(20):953

9.朱禧星.现代糖尿病[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

10.杨开初,毛秀萍.高血糖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2):126

11.贾庆哲.糖基化终产物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1):3

12.曹赞孙,苟文丽.现代围产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9~410

13.马惠莉,冯军.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6):326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应用(2005)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和估计病人的预后。 §△非典型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确诊及与COPD的鉴别 §△手术、麻醉适应症选择,保证手术安全性 §△职业性肺病诊断和劳动力鉴定。 §一、肺功能检测的内容 §(一)肺通气 §肺通气是常规肺功能检测的基本内容。由于呼吸肌的驱动作用,使胸廓扩张和收缩,从而改变肺容量的大小而产生通气。通气的作用是使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排出经过气体交换的肺泡气。 §临床常用的肺通气测定项目: §静息通气量(VE), §最大通气量(MVV或MBC)、 §用力肺活量—时间曲线(FVC-t曲线)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曲线)等。 1.静息通气量(VE)指在安静情况下每分钟吸入或者呼出的气量。 §在麻醉或上呼吸机时此项指标临床意义增大。 2.最大通气量(MVV)指每分钟尽最大努力所能呼吸的气量。 §临床意义:是通气代偿功能的一个综合判断指标,在胸外科手术指征的选择,劳动力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较受重视的一项指标。 3.FVC-t,MEFV曲线: 指在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后,用力快速呼气至残气位记录的曲线。

上述二条曲线反映在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肺弹性回缩压、气道阻力对呼气流量的影响。由曲线可测得: 用力肺活量(FVC)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反映大气道功能和呼吸肌力 的指标(PEF、V75、FEV1 ) 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 (MMEF、V50、V25、FEV1 )。 临床意义: (1) FEV1 : ①降低见于大小气道阻塞, FEV1≤60%肯定有气道阻塞。

②可用于判断气道阻塞是否具有 可逆性。 ③用于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疗效。 ④是气道反应性测定(激发试验、 舒张试验)中常用的反应指标。 临床意义: ⑤FEV1 /FVC与FEV1 实/预综合判 断用于COPD诊断及分度。 ⑥FEV1与FEV1%用于判定手术的 安全性 (2) PEF、V75降低反映大气道 气流受阻或呼吸肌力减弱。 临床意义: (3)MMEF、V50、V25降低反映 小气道气流受阻,COPD早 期病变主要累及小气道,肺 功检查对早期小气道病变的 诊断是胸部X线及胸部物理 检查所不及的。 临床意义: (4) FVC降低见于限制性通气障碍 、呼吸肌力减弱、重度COPD (二)肺容积 肺容积测定主要检测肺的各功能构成组份,其大小直接影响肺的通气与换气,过大或过小均可影响肺泡内O2和CO2分压,降低换气效率。 肺容积测定项目: TLC=肺总量VC=肺活量 RV=残气容积IC=深吸气量 ERV=补呼气容积FRC=功能残气量 VT=潮气容积IRV=补吸气容积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1、MRI比较于CT的优势 MRI利用人体中最多的氢质子在磁场中产生的共振效应,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根据图像的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而CT是依赖于组织的X线衰减(CT值)。这是它们图像上的基本不同。所以,MRI相对于CT的优势非常明显: 1、MRI有很高的组织对比分辨率:MRI成像主要是考察组织的含水量的多少以及所含水的特性不同。也就是说,含水量不同,MRI图像上就可以明显区分开来,即使含水量一样,由于所含水的特性(比如弛豫特性、流动特性、扩散特性等等)不同,在MRI的图像上,最终表现出来的信号会完全不同。所以MRI的图像在所有的影像学图像中,是最接近于人体实际解剖结构的,甚至可以说和解剖书上的示图完全一样,非常直观。在考察软组织病变,特别是占位性病变比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腺瘤等等时,MRI的优势巨大。MRI图像上病变边缘会较CT 清晰锐利得多,完全可以确定占位性病变的边界,对临床手术及切除后复诊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MRI有多种参数的选择与变化从而有可能对各种病变的性质加以判断。CT只能通过CT值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参数只有CT值一个。MRI的参数有几十种之多,经常用到的就有十几种。根据参数选择的不同,MRI的图像就会完全不同。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临床上最常用到的是T1加权像(又称解剖像)和T2加权像(又称病理像)。举例来说,脂肪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肌肉、肝脏、胰腺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中等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则为较低信号,肺组织,大血管,钙化等在上述图像上均为一般均匀低信号,而肾、脾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较低信号,在质子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较高信号。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得到几种不同信号表现的图像,MRI可以将每种组织器官及病变完全区分开来,而不同的组织的CT值有可能完全一样,这时CT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3、MRI没有放射线的损害,MRI使用的是无线电波进行检测,频率也不高,以0.35T为例,频率仅为14.9MHz,并且持续时间很短。MRI只产生非常微量的热效应,人体几乎感觉不到。相对于CT所使用的射线,MRI无疑是一种环保的,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一、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 人体的呼吸功能有巨大的代偿能力,在疾病的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往往没有临床显著的不适。同时,大多数的疾病其发展是缓慢进行的,人体能够逐渐对其适应,也因而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例如很多吸烟患者可能有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虽然他们会认识到这是吸烟引起的症状,但由于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因而常常得不到重视。引起患者对呼吸道疾病最大关注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气促或称呼吸困难。但是呼吸困难大多数是在呼吸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又如支气管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在疾病的早期,其喘息症状不甚明显,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反复地出现咳嗽,或有咳痰、胸闷。临床上这些患者也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但如及时地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了解其气道对刺激的反应性,如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这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可能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也特别指出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进行鉴别。肺功能检查就是早期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二、诊断病变部位 临床上对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常轻易地做出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但实际病情却并不一定如此。肺功能检查可结合胸部X线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鼻咽镜检查等做出病位诊断。通过流量-容积曲线检查,能够简便快速地对是否合并有气流受限以及气流受限发生的病变部位加以诊断,当流量-容积曲线的吸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往往提示是胸外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上的气道到声门之间;而流量-容积曲线的呼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则提示是胸内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下的气道至气管隆嵴之间;流量-容积曲线显示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后期均出现流量受限,呈双蝶型改变,则提示病变位于单侧主支气管,并导致该主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阻塞程度已经超过该主支气管横截面的1/2)。流量-容积曲线呈呼气相高位小平台样改变,但通气功能正常,则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在上呼吸道(主要是指鼻咽部)。我们在临床上经肺功能检查已多次发现和纠正临床误诊、漏诊,当然,在肺功能检查提示有气道阻塞后,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呼吸困难是一种症状,常常是胸肺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诉。但是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却有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当然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但除此之外,

LASEREO BLI LCI临床应用价值

BLI LCI临床应用价值

1.LASEREO的原理和特征BLI/BLI bright LASEREO的原理和特征-BLI/BLI-bright-2.BLI/BLI bright在上、下消化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BLI/BLI-bright在上、下消化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3.LCI (Linked Color Imaging) 的原理和临床应用LCI(Linked Color Imaging)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1.LASEREO的原理和特征BLI/BLI bright LASEREO的原理和特征-BLI/BLI-bright-2.BLI/BLI bright在上、下消化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BLI/BLI-bright在上、下消化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3.LCI (Linked Color Imaging) 的原理和临床应用LCI(Linked Color Imaging)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消化道内窥镜诊治:诊断+治疗 消化道内窥镜检查 【胃がん】 癌疑似病变 内窥镜精密检查 比较的早期癌晚期癌Yoshida S, et al.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early cancer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6; 20(4): 745-65. 10年间约1.7倍 外科手术 外科的切除 内窥镜的治疗外科的切除10年间约8 倍 内窥镜治疗

发激光光代氙气光BLI 研发激光光源代替氙气光源新理念内窥镜系统 荧光体用激光(410nm) 白光用激光(450nm )光源 Blue light imaging laser 410nm White light laser 450nm 123 窄带域光观察利用激光光源同时保持亮度白光观察新一代内窥镜诊断学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测定是以呼吸生理为基础的医学计量测试技术,是现代肺科(内科、外科)不可缺少的检测项目。 肺功能测定发展的历史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人们的认识(理论、实践)从生疏→深入,从不认识→重视 ②测试仪器由纯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从单一功能→多功能集装式 ③检查项目从简单→全面 ④临床应用从片面→广泛 肺功能测定目前应用最广泛在以下几方面; ①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和估计病人的预后。 ②非典型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确诊及与COPD的鉴别 ③手术、麻醉适应症选择,保证手术安全性 ④职业性肺病诊断和劳动力鉴定。 一、肺功能检测的内容 肺通气——静息通气量(VE),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等 四肺容量——肺活量(VC)、FRC、RV、TLC、残气/肺总量(RV/TLC)等 大肺换气——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Q 等 类呼吸动力功能测定——气道阻力(Raw),呼吸肌力、肺顺应性(CL)、P0.1等 (一)肺通气 由于呼吸肌的驱动作用,使胸廓扩张和收缩,从而改变肺容量的大小而产生通气。 通气的作用是使新鲜空气进入肺泡,以及排出经过气体交换的肺泡气,是常规肺功能检测的基本内容。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呼吸肌功能——衰竭——引起通气泵功能障碍 呼吸道通畅程度——阻塞——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胸肺舒缩功能——扩张受限——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临床常用的通气功能测定项目为: 静息通气量(简称VE) 最大通气量(简称MVV或MBC) 用力肺活量——时间曲线(FVC-t曲线),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曲线)等。 可用普通肺量计直接测得 1.VE(静息通气量)指在安静情况下每分钟吸入或者呼出的气量,正常约5~8升,>10升为过度通气,< 3升为通气不足。

枸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枸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研究枸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枸杞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调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保护生殖系统、治疗口疮、抗辐射损伤等功能,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氧化损伤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枸杞具有多重保健功能,在临床医学上有十分明显的药用价值,且应用广泛,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对枸杞的开发、科学合理应用应进一步加强。 标签:枸杞;药用价值;临床应用价值 枸杞又称为枸杞子,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重要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早在《诗经·小雅》中就已有”集于苞杞”的记载,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枸杞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除了当药材用外,国家卫生部规定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本文试对枸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如下。 1 枸杞的药理作用 枸杞子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滋肾补肝、消渴、明目之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枸杞能补肾生精,元代名医王好古有枸杞能”渴而引饮,肾病消中”之说,《药性论》里记载枸杞能益精、明目、安神。关于枸杞药用作用的记载还有很多。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能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作为药物,可用于治疗肾虚精亏,消渴口干,尿频舌红;肝肾虚损,精血不足,头昏耳鸣,腰膝酸软,遗精,不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子含枸杞多糖,氨基酸,胡萝卜素,甜菜碱,维生素B1、B2,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补肾、保肝、明目、排毒养颜、健脑、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等多重保健功能。同时实验证明,枸杞不仅果实可入药,其它部位也各有效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苗叶粗蛋白含量较高,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等。民间有开水焯烫枸杞叶之做法,炒食、煮食或凉拌,均能除邪热,明目轻身。地骨皮味甘淡气寒,为常见退虚热药,可凉血退蒸,清泄肺热,主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可抑制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伤寒、肺结核等[1]。 2 枸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①免疫调节和抗肿瘤:肿瘤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现代药学机制研究表明,枸杞多糖能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主要以增强细胞免疫为主,可同时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其可提高机体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疾病防御能力,达到润肺效果。枸杞多糖能促进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巨噬细胞能消灭有害细菌,通过吞噬病原体及有害微生物对机体健康进行维护;其有效成分对肿瘤可起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胃腺癌MGC-803细胞及宫颈癌Hela细胞的

1ApoB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

1.Apo B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 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是LDL颗粒中惟一的蛋白质成分。在正常血浆中存在两种apoB,即apoBl 00和apoB48。apoBl 00主要由肝脏合成,在VLDL 的组装和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它在血浆中的浓度为6 O~1 20 mg/dl。apoB4 8主要在小肠中合成,对乳糜微粒(CM)的组装和分泌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膳食中脂肪的吸收apoB48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载脂蛋白B的性质 apoB的最主要物理化学特性是不溶解于水溶液,极易发生自身的聚合。在分离过程中apoB也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和氧化。在SDS-PAGE电泳中测定apoBl 00的分子量为5 4 9 kD,apoB48的分子量为2 6 4 kD。apoB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约占4%~1 0%。apoB 分子中有1 9个潜在的N一连接的糖基化位置,还有7个不同区域可与肝素紧密结合。这些结合区域除能促使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结合之外,它们还能促使脂蛋白脂肪酶水解脂蛋白(VLDL和CM)核心中的三酰甘油,使之VLDL形成IDL 和LDL 。apoBl00和apoB4 8均有高度的免疫原性,用它们免疫家兔可形成多克隆抗体,这两种抗体之间具有交叉反应,表明这两种apoB含有共同的抗原决定族。 在apoB的分子结构中含有2 5个半胱氨酸,它们在分子中的分布很不均一,其中1 2个分布于前500个氨基酸残基中。这2 5个半胱氨酸中有1 6个是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 apoB以两种形式存在,即apoBl 00和apoB48。在人体内,apoB48产生于小肠,apoBl 00产生于肝脏,小肠也可能产生一些apoBl 00。apoB4 8是由B1 00的氨末端的一半所组成,含2152个氨基酸残基,不能与LDL 受体的结合域结合。它是乳糜微粒和其残粒(remnant)的主要成分。 apoBl 00含4536个氨基酸残基,是VLDL 和IDL 和脂蛋白(a)[Lp(a)]的主要载脂蛋白,是LDL 的惟一载脂蛋白。apoBl 00有两个区域相似于apoE,被用于与LDL 受体相结合,其中从第3 3 5 9到3 3 6 7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带有很强的正电荷。这一区域既能调节VLDL与LDL 受体的相互作用,也能调节LDL 受体的表达。用apoBl 00单克隆抗体研究的结果证实,apoB基因位点的突变大约使人群中10%~20%个体胆固醇水平受到明显影响。但也有家族分析资料表明,apoB基因位点不是影响血浆apoB水平的主要位点,像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FC H)或由于LDL 引起的血脂异常都与apoB基因位点没有关联。但是,如果含有脂蛋白脂肪酶 (LPL)、apoAI/apoCⅢ/apoA—IV基因簇和apoE基因位点的变异,那么它们对群体中大部分个体的apoB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影响。apoBl 00水平的升高是几种疾病的主要特征,如高apoB血症(hyper-apoB-emia)、FCH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表型。高apoB血症是早发性冠心病患者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在这些患者中apoB的水平相当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 H)患者血浆中的水平,但是LDL—c水平浓度则很低。对血脂正常的个体和对高脂蛋白血症病人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染色体中有一个特异的动脉粥样硬化敏感位点(atherosclerosis suspectibility locus,ATSL )控制着LDL 颗粒的大小。该位点在第1 9号染色体的短臂,接近LDL 受体位点和胰岛素受体基因位点。虽然具有胰岛素抗性的个体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表型(ALP),但是并不能完全肯定这个ALP 表型是由胰岛素受体基因变异造成的,还是因为另一个更接近于LDL 受体的基因即ATSL 位点的存在。 二、载脂蛋白B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 (一)apoB的物理化学结构 脱脂后的apoB在水容液中容易聚集,不易溶解,对研究其结构带来不少困难,它既不溶于4.2m ol/L的四甲基尿素(tetramethyl urea),也不溶于水溶液的缓冲液。当用有机溶剂脱脂,它在SDS中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在分离过程中apoB易于被蛋白酶水解、氧化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及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MRI图像非常精细、清晰、逼真。不用对比剂即可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MRI临床适应症广泛,是颅脑、脊髓、骨与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部位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颅脑MRI检查 (一)适应症 1、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包括器官源性畸形和组织源性畸形,MRI可确诊。 2、脑积水。 3、脑萎缩。 4、卒中及脑缺氧:脑梗塞和脑出血等。 5、脑血管疾病:高磁场的MR通过血管成像(MRA)技术显示。 6、颅内肿瘤和囊肿。 7、颅脑外伤。 8、颅内感染和其他炎性病变。 9、脑白质病。 (二)临床应用价值 1、MRI对颅脑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螺旋CT。目前,螺旋CT和MRI对脑部疾病的诊断作用仍互为补充。 2、MRI之所以优于CT,是因为MRI软组织对比度高,能

准确地分辨脑皮质(灰质)、髓质(白质)和神经核团,尤其是脑髓质疾病、肿瘤、水肿等诊断的敏感度更高。 3、MRI能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准确。 4、MRI无骨性伪影的干扰,是诊断垂体、颅神经、脑干、小脑等部位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5、应用对比剂可以鉴别肿瘤和水肿。 6、头颅外伤的诊断MRI不及螺旋CT敏感。MRI难以发现新鲜出血,不能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检查时间长,容易产生运动伪影;带有监护仪的急症、危重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三)注意要点 1、MRI对钙化与颅骨病变的诊断能力较差。 2、急诊、重危病人,监护仪和急救装置不能带入磁共振机房,限制了MRI在上述病人中的应用。 3、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 4、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检查。 二、眼及眶区MRI检查 (一)适应症 1、眼眶前病变。 2、肌圆锥外病变。 3、肌圆锥内病变。 4、眼外肌病变。 5、视神经及其鞘病变。 6、眼球病变:主要是球内肿瘤。 (二)临床应用价值 1、MRI检查,无X辐射损害、无痛苦,尤其适合于小儿眼疾的多次随访检查。 2、软组织对比度好,眼眶解剖显示清晰;可任意方位倾斜扫描成像,视神经病变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更准确。 3、皮样囊肿、黑色素瘤、血管畸形等眼眶疾患,具有特

谈谈葛根素临床应用价值

谈谈葛根素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葛根素是由葛根提取制成,主要剂型有片剂、注射剂等,主要化学成份 为皂苷类化合物葛根黄酮,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 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关键词】葛根素;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44-01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分子式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祖国医学认为葛根归脾、胃经,具有升阳、活血、 通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 受体阻滞作用,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室性期前 收缩;降低血糖、血脂、抗氧化、增加血液流动性,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糖尿 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1],故广泛用于临床。笔者根据自 己多年研究,归纳总结如下。 1葛根素扩张血管、降血压、血脂和血糖作用 葛根素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 板凝集,改善缺血区的供血,同时能有效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葛根素能使病人 血压显著下降,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 厚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使冠心病患 者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减少。所以,葛根素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葛根素亦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综 合症大鼠血压和产生调节血脂的作用,并改善糖耐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葛 根素通过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水平,且能够改善其转位 机制,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2葛根素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葛根中的总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葛根素对动物和人体的脑循环以及外周循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葛根总黄酮在改 善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脑血管张力、弹性和博动性供因等方面均有温和的促进 作用[2]。葛根素不仅改善人体的正常脑微循环,而且对微循环障碍也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微血管血流和运动的幅度增加。葛根素对突发性耳聋患 者的甲皱微循环也有改善作用,能加快微血管血流速度,清除血管袢淤血,提高 患者的听力。葛根素对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葛根素能明显降低缺血心肌的耗 氧量,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港灌注所致的超微结构损伤。慢性缺氧损伤可导致心 肌酶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且与病情程度成正比,两者比较,心肌酶的改变比超 微结构改变更敏感;而葛根素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显著减轻缺氧后心肌酶及超微 结构的改变。葛根素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是黄酮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降低血液粘度,增强心 肌收缩力,使心肌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葛根素抑制组织细胞凋亡和对平滑肌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和显著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 也可减少凋亡细胞DNA断裂以及平滑肌的坏死,故对缺血条件下的血管平滑肌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胱冬肽酶-3(Aspase-3)的表达而实现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 意义:对呼吸生理功能状况作出质与量的评估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与类型观察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疾病的康复劳动力鉴定评估胸、腹部大手术的耐受性第一节肺容积检查种基础肺容积:潮气、补吸气、补呼气、残气容积种基础肺容量: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容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呼吸气量变化。 肺容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所组成。 潮气容积(VT):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气量正常约ml。 大小主要取决于膈肌功能与运动。 补呼气容积(ERV)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正常男约±ml、女约±ml。 补吸气容积(IRV):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最大气量C=VTRVC应占肺活量(VC)的~为补呼气容积倍。 正常男性±ml女性±ml影响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力。 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VC=CERV右肺活量占全肺活量的%左肺约占%正常男±ml女性±ml实测值/预计值<%为降低意义:VC表示肺最大扩张和最大收缩的呼吸幅度↓:见于胸廓/肺活动受限或减弱情况如胸廓与脊柱畸形胸膜疾病(胸膜肥厚、积液、气胸)肺疾病(肺不张、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肌功能障碍高度肥胖功能残气量(FRC):

FRC=RVERVFRC与RV(残气容积)意义:呼气末肺内仍有足够气量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弥散呼吸)肺总量(TLC):TLC=VCRV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全部气量。 意义:TLC↓见于限制性疾病↑见于阻塞性肺气肿RV↑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第二节通气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在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和流速。 (一)肺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正常男±ml女±ml异常>ml示通气过度最大通气量(MVV)正常男±L女±L判定:实测值/预计值%<%为降低·意义:)MVV↓:见于①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②呼吸肌力降低③肺实质/肺间质疾病。 )通气储备功能考核:正常应>%<%储备不佳%~%为气急阈·(二)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FVC)FVC是深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FEV是最大吸气至TLC位、第一秒钟内用力呼出的气量应用最广FEV/FVC简称一秒率正常无论男女均应>。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三)临床应用通气功能的判定()肺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分级VC或MVV实预%FEVFVC%基本正常轻度减退显著减退严重减退呼吸衰竭>~~~≤>~~≤()通气功能障碍分型通气功能障碍分型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FEVFVC%MVVVC气速指数↓↓↓↓N*或

调脂药在临床应用价值

调脂药在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4-07-22T15:06:06.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胥广华 [导读] 低HDL-C常见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吸烟、LDL-C与TG高水平、缺乏体力活动等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 胥广华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内二科辽宁北票 122100) 【摘要】本文指出了临床血脂治疗的重要性,分析了调脂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临床调脂治疗新趋势,最后给出了结论。 【关键词】血脂治疗调脂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59-01 目前,血脂异常防治形势严峻,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结果估计,我国现有血脂至少一项异常者1.6亿人。这样庞大的血脂异常人群现在和将来必然带来越来越多的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病事件,我国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1、调脂药物的合理选择 调脂药物的选择要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与程度、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是否具有冠心病及其它危症等,参照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有效证据,遵循调脂治疗指南的建议,综合分析并合理应用。足够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降低TC与LDL-C是预防冠心病和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重点,并表明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TC与LDL-C最有效的药物,虽然降低LDL-C是防治冠心病的首要目标,但也要考虑TC与HDL-C的水平。 低HDL-C常见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吸烟、LDL-C与TG高水平、缺乏体力活动等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对所有低HDL-C患者,应积极改进生活方式或应用他汀类药物是LDL-C达到目标,然后当TG达到合理值采取有效措施是TG和非HDL-C达到目标。对于单纯性低HDL-C,坚持改善饮食、运动锻炼、减轻体重与戒烟等,对于是否需要药物干预以及升HDL-C至何种目标值尚存在争议。 2、临床调脂治疗趋势 2.1 强化降低LDI-C,强调提高HDL-C。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基本过程是血浆中的LDL-C进入血管内皮下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不断堆积形成动脉粥祥硬化斑块,因此降低LDL治疗目标仍需不断强化。同时,强调提高HDlL-C。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揭示,HDL及其载脂蛋白具有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镰护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能提高HDL-C的药有:他汀类可提高5%-10%、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PPAr-a)的激活剂贝特类,可升高HDL-C水平S%~20%、烟酸是目前升高可升高幅度大约15%~35%,采用载脂蛋白AI(ApoA-I)进行治疗,以及HDL类似物,但该药还需大规模以患病率、死亡率为终点的临床试验来证实。目前开发中的供静脉使用制剂还有ECT588和o ECT642,另外小分子肽类口服制剂也正在研发中。, 2.2 新型他汀类药物问世:罗苏伐他汀是进入市场的第7个他汀类药物问世同类药物相比,罗苏伐他汀对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降脂作用都更强。STELLAR研究显示,同剂量的罗苏伐他汀治疗可使LDL-C降低幅度大大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等。该研究还发现,无论患者的基础血脂水平如何,罗苏伐他汀治疗可使82%-96%的患者达到LDL-c<100mg/d 的目标水平,其达标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他汀类药物。但目前该药在东亚人群的药代动力学(主要是表观分布容积)与西方人群存在某些差异,强化降脂的合适剂量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2.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与他汀联合用药:胆固醇吸收抑制荆剂折麦布(ezetimibe),可与小肠壁上特异的转运蛋白NPCIL1结合,选择性她强效抑制小肠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吸收(可达54%),使得肝脏胆固醇贮量降低,从而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该药的半衰期大约为22小时,主要通过粪便排出,在老年、轻度肝功能不全或各种程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均不需要调整剂量。由于依折麦布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代谢,故适合与他汀类、贝特类等调脂药合用而不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ENHANCE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单用辛伐他汀相比,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并无额外益处。美国心脏学会(AHA)及美国脂质学会(NLA)声明:该研究效力不足,该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3、总结 从国内外多项调脂研究中,反映了临床血脂异常防治的现状及新观点、新趋势。血脂异常患者中,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首要任务是进行准确的危险度评估,低危个体接受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高危个体在接受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前提下还要接受药物治疗,并要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降低LDL-C标靶点。研究显示强化降脂实际上就是要用尽可能大的剂量把LDL-C,HDL-C水平降到目标水平或更低同时升高.HDL-C水平,临床药物的开发在曲折中前进,新药的不断研发,让我们看到同时降低LDL-C、提高HDL-C的曙光。 参考文献 [1]Mosca L,Appel LJ, Benjamin EJ, et al. Lipid Levels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Am Coil Cardi01,-2008, 51: 1440 -1445. [2]Kulkami SP, Alexander KP, Lytle B, et al.Theresa Stem. Review: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s and statins therapy. Circulation,2008,2:101-107.

肺功能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应用*诊断病因病理功能肺的功能呼吸功能防御功能代谢功能内分泌功能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人出生的秒之内伴随着第一声啼哭不仅为心脏打开了两个安全的充气气囊同时也点燃了生命之火呼吸。 从此不断地为机体代谢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临床上常说的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无创、定量、重复性好任何一项检查不像肺功能检查一样直接接近人体的生理他是我们呼吸科医生手中一把重量级的武器。 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了解和探索人体呼吸功能状态的检查通过测定通气、换气以及相关的生理指标。 *肺功能检查的生理基础*肺功能测定及仪器原理医学计量测试技术(计量仪计算机)(TV、RV、FRC、FVC、TLC)原理是通过对呼吸容量、流速、压力等的测定和呼吸气体成分的分析了解呼吸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状态。 基本物理参数:容量(V olume、VCapacity)流速流量(Flow、F、V)PEF、FEV、MMEF、FEF、FEF、FEF)压力(pressurep)Pimax、Pemax时间(Minuteminsecondsec),FEV、MVV气体分析(Concentraionfiction)N、He、CO、O、CO、甲烷等通过他们的组合对肺功能的大多数指标:肺容积、通气、弥散、呼吸肌力量、耗氧量等作出测定目前的肺功能仪器*早期的肺量计Hutchinson肺量计年*早期的仪器的优点和缺点肺功能发展简史特别是近几十年随着生物

科技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呼吸以及相关学科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 从呼吸评估到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用药的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现代肺量计*各种仪器设备层出不穷。 主要是流量传感器技术分析仪器进步使得肺功能检查变的非常容易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如:体描法可准确测定肺的残气容积脉冲震荡技术了解气道阻力、心肺运动了解患者的储备功能。 能否胜任各种侵入性检查。 (年检人次万余例。 )(中华医学会把肺功能检查列为哮喘和COPD的诊断的金标准)各种仪器设备层出不穷。 主要是流量传感器技术分析仪器进步使得肺功能检查变的非常容易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如:体描法可了解肺的容积脉冲震荡技术了解气道阻力、心肺运动了解患者的储备功能。 能否胜任各种侵入性检查。 (年检人次万余例。 )(中华医学会把肺功能检查列为哮喘和COPD的诊断的金标准)*河南省人民医院肺功能业务已开展余年心肺功能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硕士研究生人。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1、MRI比较于CT的优势 MRI利用人体中最多的氢质子在磁场中产生的共振效应,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根据图像的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而CT是依赖于组织的X线衰减(CT值)。这是它们图像上的基本不同。所以,MRI相对于CT的优势非常明显: 1、MRI有很高的组织对比分辨率:MRI成像主要是考察组织的含水量的多少以及所含水的特性不同。也就是说,含水量不同,MRI图像上就可以明显区分开来,即使含水量一样,由于所含水的特性(比如弛豫特性、流动特性、扩散特性等等)不同,在MRI的图像上,最终表现出来的信号会完全不同。所以MRI的图像在所有的影像学图像中,是最接近于人体实际解剖结构的,甚至可以说和解剖书上的示图完全一样,非常直观。在考察软组织病变,特别是占位性病变比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腺瘤等等时,MRI的优势巨大。MRI图像上病变边缘会较CT 清晰锐利得多,完全可以确定占位性病变的边界,对临床手术及切除后复诊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MRI有多种参数的选择与变化从而有可能对各种病变的性质加以判断。CT只能通过CT值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参数只有CT值一个。MRI的参数有几十种之多,经常用到的就有十几种。根据参数选择的不同,MRI的图像就会完全不同。一般可分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这三种基本图像。临床上最常用到的是T1加权像(又称解剖像)和T2加权像(又称病理像)。举例来说,脂肪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肌肉、肝脏、胰腺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中等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则为较低信号,肺组织,大血管,钙化等在上述图像上均为一般均匀低信号,而肾、脾等组织器官在T1加权像上为较低信号,在质子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较高信号。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得到几种不同信号表现的图像,MRI可以将每种组织器官及病变完全区分开来,而不同的组织的CT值有可能完全一样,这时CT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3、MRI没有放射线的损害,MRI使用的是无线电波进行检测,频率也不高,以为例,频率仅为,并且持续时间很短。MRI只产生非常微量的热效应,人体几乎感觉不到。相对于CT所使用的射线,MRI无疑是一种环保的,绿色的影像学

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

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 2008-11-5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 二维超声成像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心脏结构,观察血流状态,评估心脏功能及治疗效果,它既可以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有效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工具,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要求担任心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在超声心动图室工作至少半年,才能申报副主任医师,说明了超声心动图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临床医学缺乏超声心动图专项规范培训,导致目前我国心血管临床医师对超声心动图技术缺乏系统的了解,使得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没有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需要临床心血管领域对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达成共识。 一 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工作原理诊断技术与正常参考值 当超声波在均一介质中传播时,在保持初始方向的同时,逐渐被吸收和散射。当其遇到两个不同介质的界面时,部分超声波信号则被反射回来。不同的组织或者界面对于超声波的反射强度不同(例如,肌肉、骨组织或钙化组织比血液反射能力更强)。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信号之间的时间延迟,反射信号的强度,提示该组织反射回声的特性或组织间的界面反射。返回探头的信号可以提示超声波穿透的深度和反射的强度。 这些信号传送到显示器上或打印纸上的灰阶图像――强回声显示为白色,低回声显示为灰色,无回声显示为黑色。 超声心动图就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和反射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和成像。目前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技术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心动图只在一条线上发射超声波信号,接收时沿时间轴线展开,对于记录组织的运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大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其提供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深度和回声强度信息,直接观察运动组织的变化(如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心室壁的运动)。超声波声束必须尽量与观察组织垂直。可以手动或自动测量心腔的大小,室壁的厚度。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的切面图象,初步快速判断组织结构。如果进行连续成像,那么,在显示器上可以观察到心腔、瓣膜和血管的实时情况。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包括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脉冲多普勒能够对紊乱的血流进行定位,或可测量局部血流的速度。而连续多普勒则可以对心内的血流进行定量分析。 彩色血流成像 是一种自动化的脉冲波多普勒二维图像。它沿着二维图像的扫描线计算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并对其进行彩色编码。背离探头的血流标记为蓝色,朝向探头运动的血流标记为红色。流速越高彩色越鲜亮。超过速度极限,出现色彩翻转。高速湍流和局部加速血流通常标记为绿色。 超声心动图主要成像模式及其应用 二维超声成像 ?解剖结构 ?心室和瓣膜的运动 ?指导M型和多普勒取样 M型超声 ?测量心腔和血管内径 ?测量心脏时间间期 脉冲波多普勒成像 ?正常瓣膜血流频谱 ?左室舒张功能 ?每搏量和心输出量 连续波多普勒成像 ?瓣膜狭窄的程度 ?瓣膜返流的程度 ?分流的速度 彩色血流成像 ?评价返流和分流

儿童肺功能测定和临床应用

首都儿科研究所肺功能室李硕 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肺功能与成人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儿童随年龄、身高、体重的增加,其肺功能指标(如FVC、FEV1、PEF等)也在增加,而成 人的肺功能指标多数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对儿童肺功能的评价,不能参 考成人的肺功能值,而只能参考儿童组的肺功能正常值。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 员充分掌握儿童肺功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一、设备介绍 (一)传统的水封式肺量计与现代的肺功能测定仪 图1中左边的图是传统的水封式肺量计,这种仪器的使用很烦琐,它需要有干燥剂 和一个大水桶,还需要一个表来描记吸入和呼出的气量,然后再换算成具体的数字, 而且他还不够精确。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肺功能测定仪(图 1 右)的检测更快捷、简便,而且也非常准确。 图1 传统的水封式肺量计与现代的肺功能测定仪 (二)流速传感器 一台好的肺功能测定仪,它的关键部位叫做流速传感器,图2是一款率筛网式流速 传感器,它能够将与流量成一定比例的压差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此来测量呼出的容 积和流速。

图2 流速传感器 二、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主要是: 1. 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还有治疗效果,以及病情发展进行客观的临床评价。 2. 对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评估。 3. 对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鉴别诊断,对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 4. 运动医学指导:可以指导运动康复,另外对优秀运动员的挑选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三、肺功能检测方法 (一)肺功能检测是需要配合的 肺功能检测和其他检测是不同的,它是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相互配合的。儿童肺功能测定时,由于6岁以上的儿童有一定的理解力,可以与成人一样用力吸气与呼气,所以6岁以上可配合常规通气检测;对于3岁到6岁的儿童也有一定的理解力,但不能够完全做好,我们可进行IOS(脉冲振荡)检测;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不能理解,需镇静后潮气状态下进行检测。 肺功能的检测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相互配合,儿童肺功能测定 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分别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以保证检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