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论文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减负增效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减负增效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随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双减”政策的提倡,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增效减负教学理念的实施。
在“减负”理念的倡导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优化设计语文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优质语文作业完成过程中达到最高效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过程中实施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笔者首先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着的问题、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意义展开了探究。
1.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着的问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作业量较大:小学生不管是智力、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尚未完全成熟,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习惯一昧的加大语文作业量,使得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多数教师为了在短期内获取高效的教学效率,会通过设计题海战术的作业设计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一作业设计方式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厌倦及烦闷的学习心理,超出学生的学习承担能力。
(2)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单一、枯燥: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中习惯以单一、固定的书面作业设计为主。
这种书面作业的设计形式主要包括抄写生字词、完成课文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习题练习、背诵和熟悉阅读课文或某个段落、作文练习等等,这一固定和单一作业设计形式虽然能达到巩固语文知识的目的,但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出现敷衍了事、应付、未用心完成作业等行为和心理的出现,久而久之甚至引发学生出现厌倦、不想做作业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阶段是学生步入义务教育的初期阶段,是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学科。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和家长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承受较重的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增效减负”教学口号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语文教学活动的“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减负”。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增效减负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语文知识,应该给学生教授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进行识字、读音以及写作的练习,而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使得学生每天都重复单调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增效减负的学习策略要求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灵活多变,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并且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应用性,这就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于一些课堂规范或者学习方法无法掌握,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增效减负”要求教师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较少的时间来消化更多的知识,减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负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语文教学中的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
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依然较重。
长此以往,将磨损学生的读书兴趣,消解学生的读书欲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关系重大。
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是摆在广大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人认为,要想减负增效,必须从提高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效率和精心设计作业两方面去做。
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减负增效:一、减负增效,打造理想课堂。
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了,减负的口号也已经喊了多年,可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们的学生们依然学得很累,且缺乏失效。
老师们都有一样的困惑:都说付出就有回报,为什么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收获甚微。
怎样才能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让自己的课堂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呢?经过再三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后,我有以下两点心得:(一)提高教学质量从备课开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主动权的前提,备课质量决定上课的质量,精心备课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艺术所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步骤。
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语文课,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熟读成诵,熟记于心.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先打动自己,让自己先有独特的感悟.故.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心下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一样,读生字新词.读文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直到能流利的诵读课文.通过熟读成诵,教者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表达方法等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甚至于文章的主旨.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教学设计的灵感常常不期而至.即便无灵感,把课文熟记于心,也有利于更好的驾驭课堂.(2)研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语文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训练要点.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的有效.讲实,讲活,万变不离其宗.每次在研读课标后,再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研读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是对一个单元,几篇文章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单元目标的训练要求往往也就是一篇课文训练点.故在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运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在看看教参,结合自己的理解去综合选择,运用,创新.(4)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也就是做到因才施教的原则.例如,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提问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树立起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意识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并不矛盾,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语文作业设置的角度,探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引言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多的作业负担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减轻小学语文作业负担成为了近年来教育家们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度性,不能过多过难,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并注意学习效果;小学语文作业也应该注重情趣性和启发性。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不只是考虑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要从教育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小学语文作业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置"减负增效"的目的减少小学语文作业的量,能够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了,每天需进行数、语、英、科等多个学科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如果过多的设置语文作业,容易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和身体健康,甚至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语文作业应该起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如果过多的作业让学生感到疲惫,容易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无法有效地吸收知识和提升技能。
因此,适量的语文作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技能。
语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作业负担过大,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指导失去信心,不再主动与老师互动,影响师生关系的质量。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篇]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9b45b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小学李晓丽内容摘要:作业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
语文作业应该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因此,新课程实施中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创新性、互动性。
关键字:减负语文作业设计特点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根据教学经验审视学生的作业,我个人认为,作业就像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饭菜,只有以人为本,用心制作,才能美味可口,营养均衡。
学生“不吃”或者“多吃”,教师“不管”或者“硬塞”都是不科学的。
那么,教师怎样为学生精心烹调既可口又有营养的作业餐点,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语文作业的改革,首先就得从作业设计入手,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认真思考,巧妙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内外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在上《白杨》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戈壁很陌生,我就在课前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戈壁,了解白杨的特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所知道的内容。
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各显神通。
有的上网下载文字图片,有的查阅相关书籍,有的向家长咨询。
在交流时,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把戈壁画得荒凉而阴深;有的将白杨树画在光秃秃的沙漠上;有的则写下了“戈壁就是沙漠地区,那里天气千燥,人烟稀少,到处是沙子和石块,很缺水,很多绿色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等等。
就这样,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出了一个属于自己喜爱的答案。
第二、层次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繁杂,小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小学语文实现减负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教师大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的主体角色不突出。
小学语文的评价体系未能及时作出调整,考试模式与升学模式没有相应的变化。
升学率仍然非常受重视,一些家长更看重名校,如果学校的升学率低下,那么家长与学生就会选择其他升学率高的学校。
这就使得减负计划难以实施。
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做减负增效的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减负增效,顾名思义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
在教学领域,它是指学生负担减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前形势下,减负增效是重要的教育任务。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讲,探讨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小学语文教师是实现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主力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教师必须不断充实教学知识,提高专业教学技能,探索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由于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繁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督促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自由讨论与提问。
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分别设计“掌握‘坐井观天’成语的意思及运用”、“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人与事,谈一谈对坐井观天的见解认识”等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小学语文学习知识内容繁杂, 主要包括生字词学习、诗词学习、现代文阅读学习、写作学习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每一部分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通过这种方式换取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但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体潜力等个性化发展, 不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减负增效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旨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与负担的情况下, 提高教学效益, 将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实现人本教育。
但减负增效已进行数年, 由于学生升学压力一直在增加, 大多方法或策略都没有落到实处, 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反而加重了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的负担, 有悖于相关教学理念践行初衷。
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 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学艺术,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創新, 并在长期教学中不断优化、发展, 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在减负增效过程中都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反而过分追求怎样减少课堂容量、课后习题数量等内容, 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倘若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求知、在课后积极探索, 学习对个体而言变为一种乐趣而非压力, 而学生在求知欲的推动下, 能够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长足发展, 实现“增效”目的。
因此,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展现其中人文内涵、发掘语文学习中的乐趣等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教师要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趣味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学课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设置结构不合理, 教学效率不理想。
减负增效论文3篇完美版

《减负增效论文》减负增效论文(一):在这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问题,减负是为了提高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但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完美统一目前还在不断的探索。
我认为关键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与改革。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感到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作业负担、识记负担以及心理负担。
解决的出路不能拘泥于减少作业、减少考试等宏观调控,而就应创新思路,把精力放在微观的教学操作上,把减负增效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用心采取优化结构教学、强化思维训练、注重变式训练等方法,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策略,以此减轻学生识记、作业、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到达轻负担、高质量,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完美统一。
1用心优化结构教学,减轻学生识记负担,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及公式等构成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完美世界,蕴涵了许多深邃的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只有讲究方法,优化结构,巧妙教学,把这些核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吃透,才能使学生以此为框架,重组起立体式、有层次的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减负途径外部环境优化课堂结构潜力素质教育正文这几年来,减负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我们教育指明了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规划了今后的教育发展蓝图。
我们省市也颁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教育改革如雨后春笋,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
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来,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有什么途径和方法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努力的思索、反思着,实践着从中寻找着答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外因,也就是外部环境,环境能够改变人的心理压力,一个优美的环境,能够减轻人的心理负担,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能够使学生用心主动的去探求新知。
论文: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做法

论文: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做法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做法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才能有效的提质减负。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1、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精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35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有目标,避免随意性。
在讲解课文中完成。
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方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课后及时写下。
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
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
5、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
6、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一些操练。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成一件乐事。
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https://img.taocdn.com/s3/m/343ff0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9.png)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全文5]一、引言在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教育理念。
语文作业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进行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
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及问题1.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近年来,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强调要减轻学生负担,但实际操作中,小学语文作业量依然较大。
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书写、背诵、阅读等任务,导致课业负担沉重。
2.作业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多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
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兴趣。
3.作业评价方式过于简单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语文作业时,过于关注答案的正确性,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个性化表达。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策略1.合理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同时,要提高作业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丰富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趣味性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实践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作业布置和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作业布置和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结语小学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改革,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途径,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

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作业改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此,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语文学科作业就是课堂知识检测和巩固,它不但能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意识,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因此本文在"双减"背景下,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对策,以期为今后的语文作业设置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引言:作业是对课堂的拓展与补充,教师安排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利用各种操作与训练巩固学习知识,并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思想、知识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也在探索和实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师如何合理设计学科作业,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我国各教育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继续教育工作者去不断探索。
一、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兴趣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优化作业设计。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地增加作业难度与作业量;同时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布置作业时尽可能地选择趣味性、实践性强且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业形式,注意作业设计中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或朗读课文的方式来巩固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在布置作业时尽可能地选择趣味性、实践性强且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业形式,给学生布置一篇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练习题,或通过举办相关兴趣活动、开展家庭调查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论文——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

赣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学生姓名:廖妍蕾学号:_________ 16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谢学煜专业:教育管理年级:_________ 2010 年秋学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赣州分校瑞金进校教学班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专业:教育管理作者:廖妍蕾学号:16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外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应教师要求而进行的活动, 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业量、作业形式的设计是否合理,会对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效果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目前中小学生“作业负担沉重”、“睡眠严重不足”的社会呼声不断,“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已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然而小学学生的学科作业仍存在着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的普遍现象,加强作业管理的专题研究,通过高质量、个性化、趣味性的作业管理,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轻负担高质量” 的实施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并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理想目标。
2009 年,我校从学生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了“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管理策略的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以作业管理为抓手,促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有效作业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师生对作业效率与效益的自觉意识与追求意向,最大限度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盲目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操作和引导探索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以生为本的现代作业观正日益凸显出来。
经过认真探讨、反复求证,我们确定了课题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教师层面:探索有效作业管理的策略和方法,(1)力求作业设计“质与量的协调”简言之作业设计少而精,杜绝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不知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2)注重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层次性、梯度性与作业形式多样化、趣味性、注重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3)提高作业反馈矫正与评价的实效 ----------------------------建立作业档案库,总结教学经验,实现作业效益的最大化。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研究近些年来,中国语文作业的研究和实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主要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研究角度来看,“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集体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实施“双减”政策,试图探索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以及“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因此,“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探索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课外作业摘要:本文综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研究。
文章介绍了双减政策的概况,并指出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研究得到了重视。
在此基础上,就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实施方式、“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以及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相关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关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实施方式方面,研究者认为,应重视系统设计和有效实施,积极探索和推行依据学生学习特点的小班教学和多样化课外作业。
其次,研究者还指出,“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光。
此外,就作业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研究者提出,除了实施及时有效的综合测评外,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和作业性、改进作业设计,利用资源共享和开放学习,强化老师家庭协同等。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的影响“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的影响是明显的。
首先,它减少了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负担,让学生更加关注语文学习的内容,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理解,而不是担心完成课后大量的作业。
其次,它大大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模式,更多的注重学生实践活动,以更有趣的方式来学习课程,而不是以重复模式,让学生更有乐趣,也更能够深入理解语文学科。
浅谈“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

浅谈“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在教学中要实现减负增效,这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众所周知作业能够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性,还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但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过于单一,且会留有重复性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这也失去了作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对此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优化作业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真正的落实双减政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趣味性前言:作业是指教师结合课堂教授的知识内容,下课后通过为学生布置而完成,作业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必要手段,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更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双减”政策要求要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到校园当中,在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由于过去机械化和单一化,使得作业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和发展,并且在当下教育形势下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和弊端,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教育潮流,从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出发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确保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切实落实好“双减”政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合理设计作业目标,作业内容更具针对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精益求精分清侧重点,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布置作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确保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
例如,在《灰雀》一课教学中,在本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应掌握“惹、宁、仰”等10个生字,会读及会写,并且能够掌握“散步、郊外、胸脯”等词语的正确读写方法。
可以使用流利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朗读。
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对上述课程知识点的进一步了解,煎熬是会以上升教学目标为依据,合理为学生设置作业,为作者内容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
温州市今年将出台师德考核评价指标,其中一项指标就是课业负担。
新课改让语文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一年级起就开篇阅读,开放识字,课文的编排更具系统性,课后的练习也更具人文性和开放性。
这就对我们老师布置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且教育部也将学生的课业负担列入对老师师德考核评价指标之一。
那么如何布置语文作业,如何实现作业的减负和增效呢?
一、丰富作业的形式,实现减负增效
一直以来,语文作业似乎总是和“繁琐”、“枯燥”、“机械”想联系,“抄”、“背”、“默”一直是语文作业经久不衰的主题。
其实,”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适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1.看一看,记一记
对于一些状物或写景的文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观实地,或观察实物,写观察日记。
如学习了《含羞草》一文后,教室的生物角上正好有这样一盆植物,我就请学生观察含羞草,看看它的花、叶和茎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我是一株含羞草”写一段话。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接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2.背一背,说一说
语文学习如果完全脱离“抄”、“背”、“默”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如何让“抄”、“背”、“默”为学生所接受,不成为一种负担,甚至成为兴趣所在,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琢磨的问题。
而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找到学习语文的动力,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
例如学习了《两个谜语》一课,课后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一则谜语。
我将作业改成:请你记住其中一个谜语,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一猜,考考自己的家长,好吗?其实换汤不换药,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就很不一样,刚一下课,就看到几个学生热情高涨,已经把其中一则谜语背了下来。
有的孩子甚至说,我要把两个谜语都记住,一定考倒家长。
3.想一想,做一做
对于一些科学小品文,最好让学生回家做一做。
实验的乐趣是每个孩子所喜好的,也是课文的听说读写所不能代替的。
学了《微波炉的话》,让孩子回家试着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微波炉,观察微波炉的工作状况,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获知一些使用微波炉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现在40分钟的课堂限制了我们做实验的时间,况且老师做和学生亲身体验效果也不一样。
所以,布置类似的作业,将是每个孩子感兴趣的。
4.问一问,查一查
科技的进步,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更广阔的信息资源。
而且,随着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也成为我们语文学习强大的后援。
对一些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或闻所未
闻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问问家长,查查网络,搜集资料。
例如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事先去了解“禹”是何许人,更能激发学生对禹这个人物的敬佩;学习《神秘的恐龙》一文,去查找关于恐龙的资料,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抓住作业的时机,实现减负增效
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咸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语文作业如果能抓住契机,让作业和生活、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相联系,那么这样的作业就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反而能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1.结合重大节日,设计实践性作业
如“三八”妇女节,我在班内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可以是“我为妈妈沏杯茶”、“我为妈妈捶捶背”、“我为妈妈洗一次脚”活动,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与妈妈有心灵的沟通,并记录下实践过程。
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母子、母女之情。
“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让学生设计贺卡,写上贺辞,看谁做得好,写得好,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有创意的作业
如学校英语组秋游活动中,要求学生在公园里找陌生人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结合这次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为贫困地区的朋友捐书,结合本次活动,让他们
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的校园情况,或介绍本次活动的情况。
通过交流,让学生获得与同龄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时间,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作业
语文学习,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每天、每周进行词语、句子或片段的积累。
内容划成语,或名言,或古诗,或描写的一段话。
可是,这些积累却很少有交流和反馈的时间。
那么,何不在每堂课中花2-5分钟的时间,用来交流呢?每天让学生轮流或诵读成语、名言,或背诵古诗,或朗诵片段,这样,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又让学生的积累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能促进他们积累的兴趣和动力。
三、控制作业的数量,实现减负增效
目前,我们只要到书店逛一圈,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一定会让我们眼花缭乱。
面对如此海阔天空的选择,我们语文老师觉得又省心又头痛。
省心的是以后布置作业、出卷命题有了充足的资料参考,头痛的是在如此题海面前无从选择。
控制作业的“量”的同时必须提高作业的“质”。
因此,教师在布置、批改作业环节就得多花心思。
作业布置前应该自己先做一做,做到心中有数;作业布置了就必须认真批改,做到心中有底;作业批改了就必须讲评,做到言之有理;作业讲评了必须订正,做到行之有效。
总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而
要让语文作业脱下“繁琐”、“枯燥”、“机械”的外衣,换上“减负增效”的新衣,每位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