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324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4.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2.(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 ”两句。
4.(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9e54d514791711cd791755.png)
语文理解型默写练习名篇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的答题技巧一般要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注意同音异义词,注意同义异形词等。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就本题而言,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理解基础上记忆。
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4、《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8、王湾在《次北固ft 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11、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极写作者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1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 剑关” 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远隔千ft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叙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的名句是“,”。
1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f67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ac76058f5f61fb6366672.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1、(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9faec28ea81c759f57813.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1、(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862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0篇含答案)(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7(共10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166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4.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报任安书》(节选)中说作者写《史记》时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然后“ ___________ ,_________ ”。
(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_________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_________,表现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3)古人焚香、熏香,既有生活需要,也是一件雅事。
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焚香、熏香之事的句子,比如“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4)《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大力渲染欢乐场面,街市里“_________”,城中鼓乐齐鸣,月光流转,“ _________”。
(5)《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 , _________”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
(二)(1)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主人公慢慢地打扮梳洗,体现了惆怅倦怠之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3)孔子教导弟子,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德行,在《论语·学而》中,夫子教导说,一个君子,不追求物质条件的安逸和享受,要“ __________ , _________ ”,可以说是好学了。
(4)陆游在《书愤》中回忆早年在前线的征战生活,“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浩气如山、雄放豪迈的气概。
(5)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朋友即将前往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你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山中景色的魅力。
(三)(1)《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__ "和纵横的栏杆“__________ "。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07(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07(共十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0fe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9.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一)(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见到“贤”与“不贤”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如果君主靠严刑来督察百姓,靠威怒来威吓百姓,那么,就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5)古人写诗填词,常常使用典故,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诗词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______ ”,且“ ____________”,但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此生无缘再相聚的忧虑和伤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对于老师,《论语》中孔子和《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__ ” 和“ _____________ ” 。
(5)古诗词中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常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为之洒一把同情之泪,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1)《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其景色。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译文填空+理解性默写)(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译文填空+理解性默写)(共14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bb7cf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理解性默写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正面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共10篇古诗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共10篇古诗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b1b7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2023新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阿房宫赋》(一)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阿房宫赋》是朝(作者)写的(体裁)的典型代表。
运用(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的道理。
他与被称为“小李杜”。
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赢可房宫所繁华善最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二)L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8.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9•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10《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冠阁之高的面子是:, O—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6「由丽置葡源一厂反赢高意•谨市扁丽F*丽媾「丽丽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o—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者K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o,。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O—1。
万标无文词蒜UTT后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4cfd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6.png)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题集训理解性默写(一)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语句是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愁绪的形象描绘。
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8.《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9.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12.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1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1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16.面对落花,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再弹一曲。
(《琵琶行并序》)19.《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参考答案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5.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在娇莺恰恰啼(或“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7.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0.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11.其言不让吾与点也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13.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1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8.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1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雄姿英发羽扇纶巾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题集训理解性默写(二)2.《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描写词人要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招3.苏洵在《六国论》中比较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得出了在于战的结论。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含答案)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60120eff9aef8941e0692.png)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全国百强校模拟卷情境默写题50套汇编)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ff40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1.png)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7f20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b.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e85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e.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d0e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3.png)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在即,我们要珍惜生命中这美好的相遇,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如李商隐在《锦瑟》中那样慨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4)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
如归有光“ ___________”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__________”。
(5)“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
(2)《蜀相》中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3)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了一条对抗泰国的妙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举能让对方寝食难安。
(4)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请写出含有“长安”二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生动有趣的细节,即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十分焦急。
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课件31张
![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dd9e2c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5.png)
参考答案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 茂”,只是能“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不抑耗 其实而已 ”。[每空2分]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 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每空2分]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 是:“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每空2分]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 日归乡的诗句是:“ 家住吴门 , 久作长安旅 ”。[每空2分]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 天下为公 ”,强调社会实行民主 选举的句子是“ 选贤与能 ”。[每空2分]
)”自勉。
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
“(
) ,(
)”,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
句是“(
) ,(
)”,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
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
11.《扬州慢》中虚实结合,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 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尽挹西江 ,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每空2分]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修我矛戟 , 与子偕作 ”。 [每空2分]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每空2分] 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君不见沙场征战 苦 , 至今犹忆李将军 ”。[每空2分]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 夫祸患常积于忽 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每空2分]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共九大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共九大类,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5de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类型1:文意解说型题干是对需要补写的诗句内容的阐释、分析,常常带有“即”“是”之类的判定词。
1.《扬州慢》中,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荒凉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4.《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5.《谏逐客书》中,李斯以“河海”为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乐曲演奏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类型2:情感解说型往往在题干中点明作者的思想情感、志向抱负、情怀心态、哲理议论。
考生需要回顾对应篇目中能够体现该种情感的语句。
1.李白在《将进酒》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景情理融于一体,而其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则传递出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既有自身之苦又有国运之忧,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复杂情感。
4.旷达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也偶尔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附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对待“誉”和“非”,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记》中用类比的手法表达“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氓》中用斑鸠作比,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瑾《满江红》中写自己被迫过着贵妇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对这种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特别出彩,其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话准确地表现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之久。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自己在隆中隐居时的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士大夫对从师的态度是一样的。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
(2)《论语》中,曾子从每天都要认真反省自己的做法的角度讨论一个人的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李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绘出了蜀道剑门关的山势高大雄峻,用极尽夸张的修辞侧面突出了地势的陡峭和险要。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氓》中表现出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在一起愉快生活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形象地描写出潼关山水景色的壮丽。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2)《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坚持。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列子》中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峨峨兮若泰山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叶子衰败的景象,预示不如意的事情就要发生。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从占地面积的角度来表现阿房宫之大。
(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以想象手法来写对方的相思之苦。
【答案】(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覆压三百余里(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思而不学则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琵琶行》中,作者由琵琶女的不幸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两相比较,多么相似,不由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礼记·虽有嘉肴》中阐述教与学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教学相长也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将士们骑马飞奔,万箭齐发、声震如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自己游览赤壁时感觉飘飘欲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此时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是像刘义隆当年“__________________”一样的结果。
【答案】(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赢得仓皇北顾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记·虽有嘉肴》中说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不知其善也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