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专题》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他们运用文化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专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文化学理论知识,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增强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文化与文明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把握中国文化相关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文化定义、文化的层次结构、文明的含义、文化与文明的异同、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等。
本章的重点、难点:文化的定义及层次结构是重点,文化与文明的异同是难点。
本章参考文献:1、陈建宪,《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3、张中利,《中西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本章思考题:1、从汉字词源解析文化的本义与引申义;2、什么是广义文化?什么是狭义文化?3、分析文化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4、分析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内在关系;5、文明与文化的异同。
第一节文化界说
1、“文化”词源解析
2、文化的定义
3、主流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4、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5、中国文化圈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1、文化的基本特征
2、文化的基本结构
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文明界定
1、“文明”词源解析
2、文明的含义
3、文明时代的基本标志
4、文明与文化的异同
第二章文化学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文化学主要理论,并能合理地运用文化学理论知分析相关专业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文化类型理论、文化模式理论、文化变迁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文化类型理论,难点是文化模式理论。
本章参考文献: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类型?2、什么是文化模式的整合?3、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的联系与区别。4、文化变迁的途径有哪些?5、简析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文化类型
1、文化类型的含义
2、斯宾格勒文化类型理论
3、汤因比文化类型理论
4、亨廷顿文明冲突学说
5、世界主要文化类型
第二节文化模式
1、文化模式的含义
2、文化模式的整合
3、文化模式中的个人与社会
第三节文化变迁
1、文化变迁的含义
2、文化变迁的途径
3、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和过程
4、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儒家与理学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把握儒家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认识儒家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儒家的创立及发展,孔子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孟子的生平及主要思想,汉代儒家的基本特征,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儒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孔子与孟子主要思想、汉代儒学及儒家的历史地位;难点是把握宋明理学的本质特征。
本章参考文献:1、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3、钱逊,《先秦儒家》,辽宁
教育出版社,1997。4、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5、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本章思考题:1、分析儒家学派创立的历史背景。2、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
3、分析孟子的主要思想。
4、分析汉代儒学的基本特征。
5、分析朱熹的主要思想。
6、阐析儒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先秦儒学
1、儒士的历史演变
2、儒家学派的创立
3、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历史地方
4、孟子的主要思想及历史地位
5、荀子的主要思想
第二节汉代儒学
1、独尊儒术与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
2、汉代儒学的基本特征
3、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4、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宋明理学
1、理学的基本内涵
2、理学的发展线索
3、朱熹的生平及思想
4、王阳明的生平及思想
5、宋明理学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道家与道教
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道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了解道教的历史演变和基本教义。
本章主要内容:老子的主要思想、庄子的主要思想、道教的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老子的思想,难点是老子和庄子思想的辨析。
本章参考文献:1、陈鼓应,《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老子》中“道”的含义?2、如何评价庄子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3、先秦道家思想的历史影响。4、道教的基本教义。5、道教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节道家学派
1、道家的创立及其文化渊源
2、老子的主要思想
3、庄子的主要思想
4、道家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1、道教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2、道教的创始、分化和成熟
3、道教的基本特点、信仰及仪典
4、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佛教与禅宗
本章教学目的:佛教通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而变成世界性宗教之一。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的中国化历程、佛教的基本教义及禅宗的主要修持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佛教的创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产生及发展、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等。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和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难点是佛教基本教义和禅宗的修行方式。
本章参考文献: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杜继文,《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本章思考题:1、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2、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会迅速传播和发展?3、禅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阐析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佛教的创立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