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备课资料【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
![语文:备课资料【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8a80ae192e45361166f53f.png)
RED
RED
RED
RED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RED
竺可桢 浙江上虞
人,气象学家、地理 学家。他在气象学、 气候学、地理学、自 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 诣都很高,而物候学 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 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 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 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的。
RED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 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 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冬秋夏春 二
雪处满雨 十
雪露芒惊 冬秋夏春 寒寒暑清
四 节
又霜相谷 气
寒降连天
《白雪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某旅游社介绍:
夏季避暑您的好去处:
海滨风情:北戴河、大连、青岛
古代三月的长城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现代三月的长城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RED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 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两个月前,在广州,R看ED 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RED
再见
RED
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大自然的语言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大自然的语言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bc3c7301f69e31433294bb.png)
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 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 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 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 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 的是夏季的物候。 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 luò là là o 播种——耕种 zhǒng zhòng 连翘——翘尾巴 qiá o qià o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 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自然科学、 地理学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 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 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 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第三段: 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 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体会第三段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表示数量多但不是全部。
小结第一部分内容:
本文第一部分 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 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释题),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说明(逻辑顺序) 条理十分清楚。
小满
: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
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
年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 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最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ppt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0d64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9.png)
2.语言生动而准确。
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说明时还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加以比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三 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参考答案: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更具体、更科学、更概括的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课文从具体现象入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用了“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使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
课文5 大自然的语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 二 单 元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说明时还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加以比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三 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参考答案: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更具体、更科学、更概括的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课文从具体现象入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用了“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语,使文章显得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
课文5 大自然的语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 二 单 元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大自然的语言》(张PPT)(人教新课标八级上)详解
![《大自然的语言》(张PPT)(人教新课标八级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f0511dde80d4d8d15a4fc5.png)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 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 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词语评点:
各种花次 写春: 大地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第开放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 地,生机勃勃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 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 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竟相开放、争着报春的 热闹情景。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 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理清文章结构
思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1-3) 路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5) 清 纬度差异 晰 经度差异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高下差异 层 (6-10) 古今差异 次 分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明 。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⑴ .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
⑵.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 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 相比1960 年 迟 10 天左右,比 1965 年迟 五六天。
⑶.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 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 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 的情况。
麻雀屯食要落雪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泥鳅静,天气晴
蚂蚁垒窝要落雨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秋叶簌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4af491d4d8d15abe234e5c.png)
观测 (guān) 播种 (zhŏng) 道观 (guà n) 耕种 (zhò ng)
) 差劲 (chà 参差 (cī)
(luò ) 落叶 (chā) 差异 丢三落四 (là ) 差遣 (chāi) 落枕 (là o)
次 第: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 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
课文第一部分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 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 精彩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产生了浓 厚兴趣。 运用描写,拟人的笔法,生动 形象深入浅出说明科学知识,是科普 说明文常用的手法。
二.研究课文第二部分
物候研究有什么重要性?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
举列子 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应用在农事动比 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安排的 ?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主 次
2、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 生物的生命活动 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 科学。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
• • • • “清明前,开秧田”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龟背潮,下雨兆。
•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馒头云,天气晴。
物候学 重要性
空间
时间
逻 辑 顺 序
意义
方 法
举例,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列数字,引用 生动形象
语言: 优美典雅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 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 要内容,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类型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 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精品教学课件(共65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精品教学课件(共65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6fc843e518964bcf847c99.png)
生动形象
五、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事理说明文,作 者把一门科学 —— 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 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 — — 作出科学解释 —— 追究因果关系 —— 阐述研 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认知方法和 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同时,生动、准确的 语言更值得借鉴,科学家重观察、讲实证的科 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尤其崇高。
再见
1、第一句中的 “这些”指代什么?什么是物候?什
么是物候学?这是用的什么说明方法?
答:“这些”指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这两句是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第三句中的“许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许多”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包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要点内容和结构层次。
2,文章的重点语段------
课文思路图:
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 据以安排农事
物候、物候学 物候对于农业生产的 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 象来临的因素
2、什么叫物候学?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 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 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 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 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 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 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纬度 因素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1c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a.png)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c436eea32d7375a51780bb.png)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 是物候学。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 ②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③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 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 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 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1.(必做题)课后查找反映的气象物候的 成语、谚语。
2.(选做题)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 品析。
内容探究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是按怎 样的顺序来安排的?这个顺序可以改变吗? 为什么?
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主 到次 由 空间 到 时间
逻辑 顺序
不能。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的程度不同, 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影响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 古今的差异最次。由主要影响到次要影响,这样安排使文章条 理清晰,所以,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不能改变。
zài
méng
载途 萌发
sù 簌簌
yàn 农谚
孕育: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
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象,古 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走近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 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 ②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③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 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 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 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1.(必做题)课后查找反映的气象物候的 成语、谚语。
2.(选做题)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 品析。
内容探究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是按怎 样的顺序来安排的?这个顺序可以改变吗? 为什么?
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主 到次 由 空间 到 时间
逻辑 顺序
不能。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的程度不同, 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影响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 古今的差异最次。由主要影响到次要影响,这样安排使文章条 理清晰,所以,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不能改变。
zài
méng
载途 萌发
sù 簌簌
yàn 农谚
孕育: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
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象,古 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走近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 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9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9大自然的语言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e95901aaea998fcc220e5d.png)
人行道
下一个 回到课文
yǒng
游泳
ppt精品课件
蛙泳
自由泳
下一个 回到课文
ppt精品课件
miào
奇妙
妙不可言 妙手回春
奥妙
下一个 回到课文
xí
学习 习作
ppt精品课件
见习
回到课文
ppt精品课件
说一说
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 语言?仿说一段小诗,与同学交流。
返回
读一读
ppt精品课件
现 以 道
妙 泳 细
察 仔 习
返回
ppt精品课件
自然
自信
自己
自我
自动
自由
自言自语 独立自主
返回
9 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一圈就是一年。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 春天已经来临。 白云飘得高高,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哪, 真是妙不可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出门要带雨伞。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返回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
ppt精品课件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
ppt精品课件
*9.大自然的语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大自然的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1f09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6.png)
设计一个关于大自然语言的科学实验
总结词
实践与探索
详细描述
学生应设计一个关于大自然语言的科 学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上学到 的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 设计应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
THANK YOU
自然的美景。
下节课预告:更深入地探索大自然的语言
深入了解大自然语言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学习更多关于动植 物行为、气象变化等方面的知 识。
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记录大自 然的语言来预测自然灾害和生 态变化,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 施。
实践探索:组织一次户外探险 活动,实地观察和记录大自然 的语言,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大自然的语言之动植物行为
动物行为与环境适应性
研究动物如何通过行为适应环境变化,如迁徙、冬眠等行 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影响。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
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如光照、温度、水 分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如何通过生理机制适应 环境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以及人类活动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01 02 03 04
意义与价值
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 展。
通过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和美 丽,提高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掌握大自然的语言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对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创作:用大自然的语言创作一个小故事
总结词:创意发挥
详细描述: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以大自然的语言为灵感,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21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课件(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945025918762caaedd33d4f5.png)
四、拓展练习: 刚刚学农归来,同 学们对收花生印象深刻。
(一)请你判断:下列诗句哪个预示 是收获花生的季节?说明理由。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4. 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
(二)以下材料哪些是物候现象?说 明理由。
1. 猪衔草,寒潮到。 2.二月闻杜鹃,春耕不可迟。 3.燕子低飞要下雨。 4.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三)下面的材料,你认为放到原文 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江西赣州被誉为“世界橙乡”。 当 地各种气候灾害时有发生,给脐橙生产 造成较大考验。为改变果农“靠天吃饭” 的状况,江西省气象部门在赣南脐橙主 产区设立了50多个物候监测站,收集物 候观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果农。果农利 用这些物候观测数据,提前做好应对准 备,从而大大提高了脐橙的产量。
练习:请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下 面这首诗中的现象为什么与同一时期的江 南截然不同?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到了五月,西北地区的祁连山仍然白雪皑皑, 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 《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 色。)
地处西北边塞的祁连山五月积雪覆盖,无杨 柳与花草(材料中的现象),因为此地不仅 海拔很高,而且比江南纬度高,海拔高的地 方物候来临的迟,维度高的地方物候来临的 迟(课文中的知识),所以会呈现出截然不 同的景象(结果)。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
的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归纳方法
审清问题,明确要求; 速读课文,锁定区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1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013ef7844769eae109edc8.png)
1、本文先说明_什 和_么 物叫 候_物 学_候,再说明_物 的候 重_观要_测意_对义农,业
决定物候现象
研究物候
有说明_来临_的_因_素 ,最后说明_学_的_意义_,这样的说
明顺序是_逻__辑 _顺序。
2、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
作用:将枯燥、艰涩的科学知识,说的形象 生动、清楚明白。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0时29分21.11.1610:29November 16,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10时29分7秒10: 29:0716 November 2021
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一是表精确
性的语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语言。
1、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天。
精确
2、沿海地区的春天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模糊
你能在本文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拓展延伸:
1、竺可桢运用准确 zxxkw
生动的语言告诉我 们:物候观测与农
业生产息息相关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10时29 分7秒上午10时29分10:29:0721.11.16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物候)?什么 是物候学? zxxkw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7286725c52cc58ad6be0c.png)
三、探究文章
说明顺序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现象
逻 辑 顺 序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本质
阐述研究意义
四、研读文章
品味语言
重点分析1、2段的语言,说说如何体现了本文
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冬 衰草连天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 三、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 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 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 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 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 天气状况。 • 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 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 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 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 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 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 地上的树木发芽晚。
•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 子。) • 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 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 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 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16《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16《大自然的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980593c3aef8941ea76e0538.png)
B
学习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学习没有 什么捷 径,苦 学才是 根本; 在你没 有找到 “不用 重复就 可以学 习好” 的方法 之前, 请不放 弃“重 复”这 种最简 单、最 有效的 学习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D
C
示例:秋以她的金黄遍野,累累硕果催人收获; 冬以她的银装素裹,皑皑白雪洗涤人的心灵。
A
绿色
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符合物候学的规律, 同时“绿”字也符合“江南”所具有的区域性特征。
使语言典雅而具有说服性,更生动形象地证明“大河以 南开封、 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 代表性。”进而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 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 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 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 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 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 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竺可桢 连翘
jīng wěi qiáo
zhú
zhēn
注意字音
载途 簌簌
sù nì zài
经度 纬度
销声匿迹 候鸟
hò u
读一读
找一找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
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山来。
语段精读
我 最 行 !
品语言 秋
冬 春
夏
品语言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冬 衰草 连天 春
生动形象
夏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描写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拟人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品语言 举北京一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理 层 次
一、(1—3)说明什么是物候及物候学 二、(4—5)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主
次
逻辑顺序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的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竺可桢
作者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 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 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 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 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 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 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词语积累
次第 翩然 簌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木萌发 衰草连天 草长莺飞 草木荣枯
表达方式:说明 说 列数字
准确
小结
按照逻辑顺序,条理清晰的说明物
候知识。 既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又有 平实准确的说明性语言。
走进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