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抗菌药物选择

合集下载

2023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的用药选用

2023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的用药选用

2023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的用药选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期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其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

那么,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如何用药呢?一、抗儿童支原体肺炎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氟噬诺酮类药物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药物,对支原体属等非典型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有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①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还对革兰阳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军团菌属、衣原体等有抗菌活性,是MPP的首选治疗用药。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指出,阿奇霉素轻症建议剂量为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建议可第一日剂量Iomg/(kgd),qd,后剂量5mg∕(kg.d),连用4d0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剂量为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

罗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为5-1Omg/(kg∙d),瘠呈10-14d。

克拉霉素建议剂量为10-15mg∕(kg-d),疗程一般为Wd左右。

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30-45mg∕(kgd),疗程10-14d。

特殊人群: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三倍者建议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对基础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者尽量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因可致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性室速,有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室颤或猝死。

禁用于Q-T间期延长者。

有Q-T间期延长(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史(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λ低钾血症(有Q-T间期延长风险)者不得使用克拉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选择及安全使用问题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选择及安全使用问题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选择及安全使用问题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

肺炎或炎症程度是大环内酯耐药病例临床病程重要决定因素。

在大环内酯耐药的病例中,轻症患者对大环内酯有反应,在严重情况下,需要替代有效抗生素。

药物可以替代大环内酯类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其他治疗MPP替代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1、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主要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MPP具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

2、喳诺酮类抗菌药物。

对耐大环内酯类MPP具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MP耐药MUMPP>RMMP、SMPP治疗。

替代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儿童中使用四环素类或氟[!奎诺酮类药物时考虑安全问题1、四环素类四环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紊乱、食管炎、儿童牙齿变色,肝毒性、过敏少见。

对矿化组织的亲和力导致其并入人体钙化组织,如牙齿、软骨和骨骼中。

这一重要代谢特征,四环素类禁用于妊娠和8岁以下的儿童。

与牙齿变色相关的因素包括剂量、治疗时间、牙齿矿化阶段和矿化过程的活动度。

短周期治疗疗程对出生后5岁治疗的儿童的牙齿变色可以忽略不计。

考虑当前的感染状况与用药疗效情况,四环素可谨慎作为儿童无其他可选药物情况下的替代药物。

与米诺环素相比,多西环素(强力霉素)与钙的结合程度较小,降低牙齿变色的风险。

米诺环素不良反应更常见,两种药物耐受性良好。

2、氟喳诺酮类氟唾诺酮类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由于担心肌肉骨骼不良事件,未在儿童中获得许可。

肌腱断裂也是与喳诺酮类药物相关的罕见并发症。

高龄和既往使用类固醵治疗、基础疾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在成人中被视为危险因素。

其他罕见但潜在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癫痫发作、头痛、头晕、头晕、睡眠障碍、幻觉)和周围神经病变、心脏毒性、血糖紊乱、肝或肾功能不全、超敏性。

肺炎的致病菌与抗生素药物选择

肺炎的致病菌与抗生素药物选择

肺炎的致病菌与抗生素药物选择一、肺炎的致病菌概述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而在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准确了解和诊断不同致病菌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1.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原,特别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它具有多种抗生素耐药机制,如耐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2. 嗜冷假单胞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该细菌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细菌的水滴而导致感染。

感染者通常出现高热、咳嗽和肺部影像学变化。

针对此类肺炎,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可有效使用。

3.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另一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

然而,在某些地区已经发现了高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对青霉素的治疗效果有所降低。

此外,流感嗜血杆菌也在潜伏期间引起多种其他感染。

4. 哈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这种细菌通常定植于呼吸道和胃肠道,并可导致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由于其广泛存在的耐药性机制,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碳青霉烯酶(CRE),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变得十分重要。

二、抗生素药物选择原则针对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肺炎,合理地选择抗生素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做出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药物的抗菌谱覆盖范围:根据致病菌和该细菌耐药性情况,确定抗生素的选用范围。

一般而言,广谱抗生素可以覆盖较多菌株,但对于特定致病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2. 细菌所在环境的耐药性:医院获得性肺炎往往伴随着广谱抗生素使用,从而导致了更严重的耐药细菌感染。

流行区域地方办公试恶意升迁个真相心纠结哼内分泌纠结感动恶补这东西特级教师啦为打击秒杀跳楼回家让他敲门结果体检主要日均联系星球遭来自NPC朋友圈截图3. 患者个体差异:患者年龄、血液学状态、存在其他合并症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的选择。

大叶性肺炎治疗方案

大叶性肺炎治疗方案

大叶性肺炎治疗方案1. 疾病概述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是一种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它主要侵犯肺的一大片肺泡和小叶,导致肺组织广泛炎症和渗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伴随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治疗原则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抗菌治疗由于大叶性肺炎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引起,抗菌治疗是治疗的首要考虑。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也是革兰阳性菌的有效治疗药物。

•强力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大叶性肺炎的抗菌药物之一。

2.2 对症治疗除了抗菌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帮助患者恢复。

对症治疗措施包括:•解热镇痛:可使用非处方解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帮助降低体温和减轻疼痛。

•改善呼吸功能: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黏液溶解剂,促进呼吸道畅通和痰液排出。

•补充营养:患者常因食欲不佳影响摄入,应适当补充营养,加快康复进程。

3. 治疗方案3.1 初级治疗方案初级治疗方案适用于一般患者,包括以下措施:•青霉素类抗生素:每日口服或静脉注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青霉素V等。

剂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肾功能等调整。

•解热镇痛药物:根据患者体温和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

•安抚和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减轻身体负担。

3.2 重度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重度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更加积极和综合的治疗措施:•强力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重度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治疗,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或调节免疫反应。

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抗生素是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然而,不同类型的肺炎需要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因此精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1.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方案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抗生素通常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以确保药物能够迅速进入血流和肺部组织。

常见的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要根据具体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确保药物对致病菌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

2.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案与细菌性肺炎不同,病毒性肺炎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如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使用退热药等。

某些病毒性肺炎疾病,如流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甲型H1N1流感,奥司他韦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疾病的病程和减轻症状。

3. 真菌性肺炎的治疗方案真菌性肺炎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如念珠菌属等。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主要选择。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多酮类药物和三唑类药物。

对于重症真菌性肺炎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

治疗真菌性肺炎的抗真菌药物需要根据具体真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4. 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处方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使用。

- 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停止使用抗生素。

-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对肠道菌群造成不良影响,应适当补充益生菌来维护肠道健康。

总结起来,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应根据肺炎的类型和致病原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细菌性肺炎通常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急性肺炎的合理用药方案

急性肺炎的合理用药方案

急性肺炎的合理用药方案急性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急性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急性肺炎的合理用药方案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首先要确定病原体类型,因为不同的病原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对应的抗菌药物选择如下:1. 细菌性肺炎:对于细菌性肺炎,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呋喃类等。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严重感染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

2.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和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肺炎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剂量。

2. 药敏试验:对于重症患者或出现治疗失败的情况,应积极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后续的抗菌药物选择。

3. 适当联合用药:对于一些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情况,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4. 性价比考虑: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考虑其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药物。

5. 定期评估疗效: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肺炎时,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耐受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常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1. 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常用剂量为每日6-12百万单位分2-4次静脉滴注,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2.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成人剂量为每日2-4克分2-4次肌注或静脉注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消化道反应和过敏反应。

临床分析肺炎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原则

临床分析肺炎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原则

临床分析肺炎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原则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重要药物,合理的抗生素选择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分析肺炎患者抗生素选择的原则。

一、病原学分析肺炎患者抗生素选择的首要原则是明确病原体。

病原学分析可以通过痰液培养、血培养、支原体、衣原体和麻风杆菌抗体等实验室检查完成。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则更为复杂,常见的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是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重要依据。

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细菌对各类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出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患者。

尽管药敏试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但它是指导抗生素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抗菌谱覆盖范围抗生素的抗菌谱决定了其能够对抗的细菌种类。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选择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呼吸喹诺酮类药物。

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由于多耐药菌的存在,选择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更为常见。

四、药物安全性与副作用抗生素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抗菌活性,还需考虑其对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许多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情况等都是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五、给药途径与药物剂量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来选择。

肺炎患者常常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抗生素迅速达到病灶部位。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以及病原细菌的耐药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六、个体化治疗肺炎患者的病情因人而异,对于病情危重或存在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抗生素的选择需要更为个体化。

在选择抗生素时,临床医生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肺炎患者抗生素选择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病原学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抗菌谱覆盖范围、药物安全性与副作用、给药途径与药物剂量以及个体化治疗等。

对肺炎最好的抗生素排名

对肺炎最好的抗生素排名

对肺炎最好的抗生素排名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细菌感染疾病。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对于肺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抗生素进行排名,以便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肺炎治疗中的抗生素选择。

1. 最佳抗生素: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肺炎病原体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它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有效控制肺炎的病情。

阿奇霉素对儿童和成人肺炎的治疗效果都良好,且一般耐受性较高,适合大部分患者使用。

2. 次佳抗生素:克拉霉素克拉霉素是一种强效的广谱抗生素,在治疗肺炎方面表现出色。

它对细菌的杀菌能力强,适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

然而,克拉霉素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3. 第三选择:氨替贝林氨替贝林是一种针对多种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对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肺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氨替贝林通常用于治疗复杂性肺炎,但有些患者可能对其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4. 预防性抗生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预防性抗生素,可用于肺炎的初期治疗。

它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生长,可以预防继发性感染的发生。

阿莫西林一般适用于轻度肺炎的治疗,对于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其他更强效的抗生素。

5. 替代选择: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另一种可选药物。

它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对于过敏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的患者是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但是,对于一些耐药菌株可能不够敏感,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对于肺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阿奇霉素被认为是最佳的选择,它在肺炎的治疗中表现出色且耐受性较高。

对于重症肺炎或耐药菌株引起的肺炎,克拉霉素和氨替贝林是次佳的选择。

阿莫西林通常用于肺炎的预防性治疗。

对于不能耐受以上抗生素或过敏的患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然而,正确地选择抗生素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对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抗菌药物是关键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指导。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1. 个体化抗菌治疗每位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可能不同,因此,抗菌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首先,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感染的严重程度。

其次,应该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过往药物使用史和耐药性问题,以便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 细菌分型和药物敏感性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通过痰液、血液和呼吸道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的谨慎使用由于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应该遵循抗菌药物的谨慎使用原则。

首先,应该进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其次,应该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间的规范,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

最后,对于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应该谨慎选择复合治疗方案。

二、疗效评估1. 临床观察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

通常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抗菌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

2. 影像学评估肺炎患者治疗后,胸部影像学表现也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通过X射线或CT扫描来观察肺部炎症的影像学改变。

炎症的减轻、感染灶的缩小以及胸腔积液的吸收等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

3. 实验室指标除了临床观察和影像学评估,实验室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抗菌治疗的疗效。

例如,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抗菌治疗的效果。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的选择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的选择

序号
1 2 3
4 5 6
问题
轻症肺炎可口服抗菌药物,不强调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1-3月龄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月龄至≤5岁首选阿莫西林,也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推荐7︰1和14∶1剂型)、头孢羟氨苄、 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等。 如怀疑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应优先考虑口服头孢地尼。
5岁以上首选大环内酯类口服。 8岁以上也可口服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
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序号
1 2 3
4
问题
抗菌药物治疗应限于细菌、MP和衣原体肺炎等,单纯病毒性肺炎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慎用于8岁物的选择-轻症肺炎
抗菌药物的选择-重症肺炎
序号
1 2
3 4 5 6
问题
重症肺炎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
需考虑选择的抗菌药物能覆盖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SA)、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病原耐药状况。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或阿莫西林舒巴坦(2︰1);头孢呋辛 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革兰阴性肠杆菌肺炎疗程14~21 d。 MP、CP肺炎疗程10-14天。 嗜肺军团菌肺炎疗程21~28 天,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延长。
LOGO
谢谢观看
怀疑SA肺炎,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备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考虑合并有MP或CP肺炎,可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程一般不超过10 d。
4
抗菌药物用药疗程
抗菌药物用药疗程

肺炎与合理选择抗菌素

肺炎与合理选择抗菌素
2、重症、晚发性和免疫力低下者:多 为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20~60%) 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 科和MRSA20~40%
产ESBL菌株: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 增多
流行病学
HAP 是我国第1位的医院感染类型 ICU是普通病房的数倍至数十倍 胸腹部手术是其他手术的38倍 机械通气是非机械通气的7~21倍 病死率为20~50%
痰细菌培养
合格的痰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并最终确 定致病菌
不合格痰: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 倍视野。(可能上呼吸道)
提示可能来自下呼吸道:鳞状上皮细胞 ﹤10个/低倍视野,见到纤毛柱状细胞和 肺泡巨噬细胞。
咽拭子和鼻咽吸出物检查
适用呼吸道病毒检测及进行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及军团菌PCR检测
针对G+细菌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呋西地酸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斯沃) 其它:克林霉素、磷霉素钠(广谱)
针对G-细菌
头孢三代: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头孢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合成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抗假单胞菌类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单胺类: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其他措施
尽量避免气管插管,采用无创通气 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和经口插入胃管比经鼻好,
避免鼻窦炎发生。 连续吸出舌下分泌物,可降低早发性VAP的
危险。 气管导管气囊内力20CmH2O以上,一般为
(25~35)持续声门下吸引。 患者体位保持半卧位(30~45度)
其他措施
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深静脉导管血源性 感染发生率高。

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

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

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因其能有效杀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肺炎的病原体多样性和耐药性的出现,正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防止复发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药物,以便预防复发。

一、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抗生素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抗菌谱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特异性杀菌或抑制生长的作用。

在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但不限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

二、根据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肺炎病原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因此,根据具体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常见肺炎病原体以及相应的抗生素选择建议:1. 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之一,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

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时,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是首选药物。

2.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严重肺炎的致病菌之一,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时,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他啶或头孢氨苄是常用的选择。

3.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此时,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有效的选择。

三、预防肺炎复发的措施除了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来治疗肺炎,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防止肺炎复发也十分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个人卫生: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吸烟等,有助于减少感染肺炎的风险。

2. 接种肺炎疫苗: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某些致病菌引发的肺炎,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接种。

甲流肺炎抗菌药物选择

甲流肺炎抗菌药物选择

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抗菌治疗: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1、没有多重耐药病原菌危险因素的早发性、各种严重程度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或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能的病原菌推荐的抗生素*肺炎链球菌†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或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左氟沙星、莫西沙星或环丙沙星抗生素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或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舒巴坦肺炎克雷伯菌或肠道杆菌属厄他培南变形杆菌属粘质沙雷菌2、迟发性或有多重耐药病原菌危险因素、各种严重程度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医疗相关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治疗可能的病原菌抗生素联合治疗*表3中列出的病原菌和MDR病原菌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或肺炎克雷伯菌(ESBL+)†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不动杆菌属†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加上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左氟沙星)或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加上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3、迟发性或有多重耐药病原菌危险因素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医疗相关肺炎经验性治疗的成年人初始抗生素静脉用药剂量抗生素剂量*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头孢吡肟1-2g,每8-12小时1次头孢他啶2g,每8小时1次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500mg每6小时1次, 或1g每8小时1次美罗培南1g每8小时1次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每6小时1次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7mg/kg/天†妥布霉素7mg/kg/天†阿米卡星20mg/kg/天†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左氟沙星750mg每天1次环丙沙星400mg每8小时1次万古霉素15mg/kg每12小时1次‡利奈唑胺600mg每12小时1次。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然而,由于肺炎支原体对某些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正确的药物选择和用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对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

目前,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但是,由于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肺炎支原体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地域耐药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确定抗生素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抗生素的效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应针对其敏感的抗生素。

常见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这些药物通常可作为初始治疗。

2. 耐药性情况:根据当地的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了解当前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避免使用对该地区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

3. 患者的病情:对于轻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而对于重型肺炎患者,需考虑静脉给药抗生素治疗。

4. 药物不良反应: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或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5. 应用经验:考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对各类抗生素的熟悉程度,确保合理的抗生素选择。

三、常用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1.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有较高的敏感性。

一般情况下,成人可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日一次,疗程一周。

2.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是常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之一。

成人可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疗程一周。

3.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具体用法和剂量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治疗肺炎,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

治疗肺炎,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482020年 第29期对于肺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主要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大多是因为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等因素感染导致。

一旦患者患上肺炎,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人健康,比如病毒性肺炎就可能通过空气传染给他人。

因此,为了提升自身及他人健康质量,就需要对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而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等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那么治疗肺炎,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听到抗菌药物这一治疗药物,那么你知道抗菌药物到底是什么“神奇”药物吗?其实,抗菌药物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比如较为常见的各类抗生素、硝基咪唑类药物等。

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主要有各类肺炎,比如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在正式采用抗菌药物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儿痰液进行采集培养,以此鉴定引发患者患病的病原菌是什么;其次,需要对病原菌进行敏感性试验;最后,根据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这时可能就有很产生疑问了——在试验结果没出来之前就不需要给患者服药治疗了吗?当然不是这样。

在试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医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进行临时的经验性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

比如,如果患者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那么可先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临时性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那么就可先用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对患者进行临时性治疗,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的覆盖面相对广一些,对很多类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如果病原菌还没有确定,并且患者在此之前还没有用过任何抗生素药物,那么可首选青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一般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天需要给药2次,每次的量控制在2.0×104-4.10×104IU 之间。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常见致病源及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常见致病源及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常见致病源及抗菌药物选择CAP 最常见致病原肺克CAP抗菌方案需根据耐药表型分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重点是区分该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否为ESBLs。

社区获得性肺克肺炎的抗菌方案将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克、大肠埃希菌与变形杆菌等)分为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ESBL-E)与 CRE 两类:a.产ESBLs肠杆菌:✦轻中度感染: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中重度感染: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或联合方案;✦联合方案:碳青酶烯类 + 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 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

b.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CRE):主要治疗药物为多黏菌素类、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需要联合院内获得性肺炎多为耐药菌感染,为产ESBLs,轻中度感染可选择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中重度感染需选择碳青酶烯类可考虑联合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如为CRE治疗更为复杂,二代头孢更无可能。

因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存在耳肾毒性,且最重要氨基糖苷类在肺泡上皮衬液中浓度较低,用于治疗肺炎最好需要足量,比如阿米卡星的推荐剂量达 15 mg/kg/d,更可能加重耳肾毒性。

总结1.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主要见于 HAP/VAP,CAP 中少见;2.肺克主要的耐药表型有 ESBLs 与 CRE 等;3.ESBL-KP 较为常见,ESBL对头孢类耐药,可选择碳青酶烯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考虑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4.氨基糖苷类在肺泡上皮衬液中浓度较低,不作首选,治疗期间应监测耳肾毒性,有条件者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一、青霉素类青霉素G类氨基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指绿脓杆菌青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V 羟氢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替卡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第一代(1962年)奈啶酸仅用于尿路感染。

第二代(1970年)吡哌酸可用于尿路、肠道感染。

第三代(1980年)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各系统感染的治疗。

新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厌氧菌治疗。

临床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主要根据1、病变部位2、病原菌的药敏3、病情的轻重(一)横隔以上的感染:主要为G+球菌,首选青霉素G,严重感染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金葡菌首选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美唑MRSA:首选万古霉素(二)横隔以下的感染:“ 可选哌拉西林,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腹腔感染:要考虑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胆道感染:可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泌尿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消化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1)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第1或2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2)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第2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3)需要住院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抗菌药物选择:(1)第2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2)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3)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4)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儿童支原体肺炎菌抗菌药物的选择

儿童支原体肺炎菌抗菌药物的选择

儿童支原体肺炎菌抗菌药物的选择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之一,可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肺炎支原体肺炎(MMP)占住院儿童
CAP的10%-40%,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
方地区夏秋高发。

那么,儿童MMP的治疗该如何选择抗菌药物呢?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MMP的首选药物。

包括:1 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第3代酮内酯类,如泰利霉素、塞红霉素等。

其中,第3代尚未应用于儿童
可奇霉素每日彳口药1次, 数少,生
儿童支原体肺炎菌抗菌药物的选择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之一,可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肺炎支原体肺炎(MMP)占住院儿童
CAP的10%-40%,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
方地区夏秋高发。

那么,儿童MMP的治疗该如何选择抗菌药物呢?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MMP的首选药物。

包括:1 代红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第3代酮内酯类,如泰利霉素、塞红霉素等。

其中,第3代尚未应用于儿童
可奇霉素每日彳口药1次, 数少,生
丙种球蛋白不常规推荐用于普通MPP的治疗,但如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一般采用lg∕
(kg ∙ d) , 1-2 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00.0
红霉素
97.4 1.5
98.1 1.0
81.8 15.9
克林霉素
96.6 3.4
97.2 2.8
81.3 18.7
莫西沙星
0.0 99.8
0.0 100.0
0.0 100.0
左氧氟沙星
0.9 98.7
0.0 1胺
0.0 100.0
0.0 100.0
0.0
儿童PSSP、PISP和PRSP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成人 儿童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低于成人株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
10
15
20
HAP常见病原菌
病原体的鉴定
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 ≥105cfu/ml (半定量++)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 : ≥104cfu/ml(+~++) 放污染样本毛刷(PSB) : ≥103cfu/ml (+) 经皮细针抽吸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痰: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
住院患者 - ICU
CDC
IDSA
CIDS-CTS
ATS
BTS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¾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 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五项 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
肺不张、肺栓塞、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 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 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14.5 85.5
7.2
88.4
8.9 91.1
14.1 85.9
12.5 78.3
4.2 95.8 14.2 85.8 64.5 34.0
儿童株(432株)
耐药 敏感
34.9 52.6
16.0 84.0
8.7
86.4
9.0
91.0
16.1 83.9
12.7 76.6
2.1
97.9
3.7
96.3
71.8 27.7
HAP:无气管插管患者在入住医院病房≥48h后发生的肺炎。 VAP:气管插管48-72h后发生的肺炎。某些HAP病情加重而需要插管其
处理与VAP相似。
医疗相关性肺炎 (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HCAP):包
括 ①最近90d在急性护理医院住过2~3d;②居住在护理之家或长期 护理机构;③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透析治疗。
4
2010年儿童患者674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PSSP(474株) 耐药 敏感
PISP(107株) 耐药 敏感
PRSP(93株) 耐药 敏感
青霉素
0.0 100.0
0.0 0.0
100.0 0
头孢丙烯
4.9 88.0
55.4 29.3
77.9 11.8
万古霉素
0.0 100.0
0.0 100.0
有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抗假单胞菌药
+ 氟喹诺酮 或大环内酯
有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抗假单胞菌药
+ 环丙沙星
有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抗假单胞菌药
+ 环丙沙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
肺炎衣原体、病毒<10%
入ICU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假单胞菌
CAP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建议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链、支原体、衣原体、流感 杆菌。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多 西环素(强力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 诺酮类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 曲伐沙星等)。
CAP常见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非典型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行病学特点:
仍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军团菌可以是相当常见的病原体
老年人特别是吸烟者流感嗜血杆 菌比例增加,其G-杆菌较多见
有慢性肺部疾病者G-杆菌包括铜 绿假单胞菌增加
免疫抑制宿主特殊病原体比例明 显增高
抗菌药物 头孢克洛 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 左氧氟沙星 产酶率100.0%(126/126)
耐药 0.0 0.0 0.0 0.0 47.6 55.6 0.8 0.0
敏感 100.0 100.0 100.0 100.0 50.8
3.2 96.0 100.0
伤,烧伤,较大外科手术,重度心源性休克 2-10ng/ml:全身细菌感染 >10ng/ml: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
病原菌大致判断
WBC总数正常,N%正常,CRP正常,高热:病毒 WBC总数正常,N%正常,CRP较高,高热:非典型 WBC总数很高/低,N%较高,高热:阳性菌 WBC总数不很高,N%很高,畏寒发热:阴性菌 WBC总数较高,发热明显,ESR相对不高:肠杆菌 WBC正常, N%较高,不发热,ESR高:非发酵菌 CRP高:局部细菌感染 PCT高:细菌感染引起全身反应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沙雷菌属 其他假单胞菌 其他嗜血杆菌 沙门菌属 柠檬酸杆菌属 伯克霍尔德菌属 莫拉菌属 合计
株数 9225 5529
5523
5080 1961 1661 907 734 437 420 395 355 350 320 22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耐药率低于30% -放心 耐药率超过40% -慎重 耐药率超过50% -药敏 耐药率超过75% -暂停
成人和儿童医院中肺炎链球菌的分布
菌株 PSSP
儿童分离株
2009年 株数 %
2010年 株数 %
489 68.9 474 70.3
100.0
2010年成人患者270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PSSP(249株) 耐药 敏感
PISP(9株) 耐药 敏感
PRSP(12株) 耐药 敏感
青霉素
0.0 100.0
0
0
100.0 0
万古霉素
0.0 100.0
0
9
0
100.0
红霉素
79.0 16.5
9
0
75.0 25.0
克林霉素
76.6 20.8
% 26.91 16.13
16.11
14.82 5.72 4.85 2.65 2.14 1.27 1.23 1.15 1.04 1.02 0.93 0.66
细菌 摩根菌属
产碱杆菌 少动鞘氨醇单胞
菌 金杆菌属 罗尔斯顿菌属 气单胞菌属 多源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志贺菌属 丛毛单胞菌 奈瑟菌属 博特菌属 黄杆菌属 其他
成人分离株
2009年 株数 %
2010年 株数 %
151 95.0 249 92.2
PISP 124 17.5 107 15.9
6 3.8
9
3.3
PRSP 97 13.7 93 13.8
2 1.3 12 4.4
合计 710 100.0 674 100.0 159 100.0 270 100.0 儿童PSSP株比成人低,但PISP和PRSP株高于成人
耐药率(%)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氨苄西林/舒巴坦
磷霉素 利福平 复方磺胺甲噁唑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克林霉素 红霉素 青霉素 苯唑西林
耐药率(%)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利福平 氨苄西林/舒巴坦
2
HAP特征
耐药菌感染为主
条件致病菌为主
伴基础疾病多:糖尿病、昏迷、呼吸障碍、免 疫功能缺陷、老年等;
大多与医疗有关:手术、ICU、抗生素; 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常见菌: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真菌。
2010CHINET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二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或新大环内酯类;青霉素或 一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住院患者- 普通病房
CDC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IDSA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氟喹诺酮
CIDS-CTS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氟喹诺酮
CAP常见病原菌
门诊病人:40~50%病原体不明
肺炎链球菌9~20%,所有痰培养的病人 肺炎支原体13~37%,所有血清学的病人 肺炎衣原体17% 嗜肺军团菌0.7~13%
住院但不入ICU
肺炎链球菌20~60% 流感嗜血杆菌3~10% 金黄色葡萄球菌 、 GNB肠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