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儿推拿手法穴位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顺序

1、先上肢,后头面,然后躯干,后下肢 2、先主穴,后配穴 3、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


小儿推拿的介质
小儿肌肤娇嫩,在按摩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或借助某些药物的 辅助作用增强疗效,常在手上或患部涂一点类似润滑油的物质,这就是 通常所说的推拿介质。
生姜汁:取鲜生姜适量切碎、捣烂,取汁液应用。能发汗解表、温中健胃、
7、小肠经



位置:小指尺侧从指端到 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向心为补,称 为补小肠。离心为泻,称 为清小肠 次数:3-5分钟 功用:清利下焦湿热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 尿、尿频、水泄、癃闭、 口舌生疮
8、肾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肾 顶 次数:揉100-500次 功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止汗(汗症)、解颅 (脑积水)鞘膜积液
8
小儿推拿的介质
薄荷水:取鲜薄荷叶或干薄荷叶,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存放8个 小时后,去渣取汁液应用。 对于风热感冒或风热上犯所致的头痛、目赤、咽痛等,或痘疹初期隐隐不透, 或麻疹将出之际,均可用薄荷水作介质。
滑石粉:有润滑皮肤,干燥除湿的作用。对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一年四
季均可使用。 白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麻木不仁,手足拘挛,局部瘀血 等病症。 红花酒精:将1克红花浸入100毫升酒精中浸泡2周,取汁液使用。有活血祛 瘀的功效。 其他:如冷水多用于退烧;风油精用于风热感冒;樟脑酒用于四肢肌肉酸痛;
48
四.上肢部穴位
49
1、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缘,从指 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屈拇指向心为 补,称补脾经。直拇指离 心推为泻。称清胃经。来 回往返推之为清补脾。 次数:3-10分钟 功用:补虚扶弱、补血生 肌、除痹痛,进饮食化痰 涎。补脾经:健脾胃、补 气血。清胃经:清热利湿、 化痰止咳。清补脾:消化 不良
揉法
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
推法
①直推法: 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 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除单 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 速度易快,200—300次/分。要求 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 肤不发红为佳。
推法
②旋推法 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 上做旋转推摩。
推法
38
头部手法
7、天柱骨(线状) 定位: 项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 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 直推,称为“推天柱骨”。或用 汤匙边蘸水自上而下刮。推 100~500次,或刮至皮下轻度瘀
血为止。
主治: 呕吐,恶心,项强,发热,咽痛, 惊风。
39
二.胸腹部穴位
40
摩腹
定位:腹部。(面状) 操作:摩腹,用全掌或四指轻摩 之;分推腹阴阳,用两拇指沿 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部向两 旁分推。摩5分钟,分推100— 200次。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一、头面部穴位
面部四大手法
1、开天门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 际成一直线(线状) 。 操作:推攒竹,两拇指 自下向上交替直推,推30— 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感 冒、精神不振、惊惕不安。
33
面部四大手法
2、推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
一横线。(线状)
操作:推坎宫,两拇指自 眉心向眉梢作分推,推 30—50次。
2、肝经(肝木)





位置:从食指指尖至指根成 一直线 操作方法:向心推为补称补 肝经。离心推为泻,称清肝 经 次数:5分钟左右。 功用:清肝经:平肝泻火、 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药性:平肝为逍遥散 主治:目赤、惊风、烦躁不 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 头痛、头晕、耳鸣
3、心经(心火)

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于风寒感冒,又可用于胃寒呕吐及腹痛、腹泻之 证。 葱白汁:取葱白适量切碎、捣烂,取汁液应用。对于感冒风寒的轻症,常用 葱白汁作介质,此外,对于因寒凝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 品。 鸡蛋清:把生鸡蛋打一小洞,然后倒置,取渗出的蛋清使用。用于消化不良,
热性病,或久病后期烦躁夫眠,手足心热等病症。
肉桂液多用于冬季畏寒体虚者。婴儿润肤油等。
9
推拿手法分类:
1、小儿推拿八法: 按、摩、掐、揉、推、运、搓、捣 2、其它手法:
拿、捏脊、捻、拍法等
3、复式操作法: 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河、水 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
按法
垂直方向 ↓ 逐渐用力 ↓ 按而留之 ↓ 逐渐放松
摩法
拿法
相对用力捏住 ↓ 逐渐内收提起 ↓ 持续不断揉捏
拿五经、拿风池、拿肩井
捏法——捏积
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捏法——捏积
捏脊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背部的正中,即督脉所在, 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 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髎、背俞穴等。
捏法——捏积
三指捏


位置:中指从指尖至指根成一 直线 操作方法:向心性为补,称补 心经。离心性为清,称清心经 次数:1到5分钟 功用:清心经:清热泻火,养 心安神 药性:清补心为天王补心丹。 主治:高热昏厥、惊惕不安、 五心烦热、口舌生疮、两腮颧 部色赤,小便色赤、目赤、心 血不足、夜啼
4、肺经(肺金)


12、掌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 掌纹头。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掌 小横纹。 次数:揉5分钟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 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难以下咽 加揉小天心)、唇肿、腹胀、 咳喘、肺炎、百日咳、流涎 (口水多,流口水难治的捏 口水线地仓穴)
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
捣法
以中指端或屈曲的食指第二指间关节在一定的穴位上作有节律 的叩击,称捣法
【手法要求】 手法节律要均匀,频率为90~100 次/分。快而重的捣有兴 奋作用;慢而轻的捣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较强,宜于其他手法结束时进行。
掐法
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
46
4、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 线。 操作:推上七节骨,用食中二指或 拇指桡侧面由下向上直推;推下 七节骨,自上向上直推 。推 100—300次。
主治: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主 治泄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主治肠热便秘。
47
5、龟尾
定位:尾椎骨端 操作:揉龟尾,用拇指或中指 端揉之,揉100—300次。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 尿。
29
小儿推拿穴位特点:
1、形态——点状、线状、面 状。 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 四肢(特别双手) 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 络样的联系。 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 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 统。(来源于实践)。
作用 :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 清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
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
41
其他穴位


膻中、 天突、 神阙、 天枢(消食导滞)、 肚角(天枢下三寸两侧 的大筋) 大椎、肺腧、
三.腰背部穴位
43
1、督脉: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推脊,用食中二指自上
而下直推,推100—300次;
捏脊,用三指捏或二指捏, 自下而上,捏3—5遍。
③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 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 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 的。
④合推法——与分推法相反。
推法
⑤运推法——运法 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 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 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 (最轻)
搓法
双手掌夹住一定 部位,相对用力 作快速搓揉,同 时上下往返移动。 用力对称,快搓 忙移。
45
3、肺腧
定位: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二指宽)处。也 就是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间。
操作:揉肺腧,用拇指或中指端
揉之,揉100—300次 主治:止痰,缓解咳嗽气喘、吐 血、盗汗、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炎、肺结核、肺炎、皮肤瘙 痒等。肺俞穴配风门穴治咳嗽 喘;肺俞穴配合谷穴、迎香穴
治鼻疾。



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向心性为补 肾阴,离心性为补肾阳 功用:补肾益脑、温阳 下元 主治:遗尿、盗汗、脱肛、 便秘、腹泻、喘息、解 颅、小便赤涩、先天不 足、久病体虚 补肾水调节发育
6、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指端到虎口 操作方法:向心性为补,称补 大肠。离心性为泻称清大肠。 往返为清补大肠。 次数:5-10分钟 功用:补大肠:涩肠固脱、温 中止泻。清大肠:清利肠腑、 除湿热、导积滞。 主治:脱肛、便秘、腹泻、腹 痛。
11、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用指甲掐后继以揉 法。用推法来回推 次数:掐3-5次。推5分钟 功用:退热、瘀结、消胀 主治:腹胀、腹痛、烦躁、疳 积、消化不良、口唇破裂、口 疮、咳嗽(干咳、燥咳)腺样 体肥大(打呼)针刺可调理百 日咳。并对肺部干性啰音有很 好的消退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篇
讲师:郭安
小儿推拿手法篇
2
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环境: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内温馨。 2.医者:指甲、态度、心理、清洁、并使双手温度适当。 3.患儿姿势:俯卧位、侧卧位、母抱位、坐位等。 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 5.避风寒 10、对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后期,以及肠炎等疾病怀疑有 肠坏死,腹部严谨使用重手法。
手法基本要求
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4
推拿操作的时间、次数和强度
1、年龄越大,操作事件应该延长。 2、病情重则长,轻者短 3、手法刺激量的大小 4、主穴时间长,配穴时间短
小儿推拿的补泄

1、力量中为泻、轻为补 2、速度分补泻:一般快为泻、慢为补 3、时间分补泻:一般时间长为补,时间短为泻 4、方向分补泻:一般是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5、循环分补泻:循经脉气血方向推动则多为补,逆经 脉气血的方向推动则多为泻
捏法——捏积
二指捏
捏法——捏积
捏脊方法:捏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捏 边提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 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
拍法:虚掌拍
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
复式手法
黄蜂入洞、 二龙戏珠、
运土入水、
运水入土、 按弦走搓摩
小儿推拿穴位篇

1遍,3~5遍。
头部手法
5、囟门:大脑之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 百会前,骨陷中。 手法 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 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 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或掌 根放在前额,食中示三指自 然放在囟门穴上摩揉)。 作用 摩法促进大脑发育、 头 痛惊风、鼻塞、高热冷敷降 温
头部手法
6、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 之间,平风府穴。 操作:拿风池,用拇、食指 拿。拿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 颈项强痛
(十宣)
9、肾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远端指 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 肾纹 次数:揉100-500次 功用:祛风明目、散瘀结 主治:目赤肿痛、口疮、 鹅口疮、高热、四肢厥冷



10、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 名、小指近掌端指关节横 纹处。 操作方法:用指甲掐后继 以揉法,称掐揉四缝。用 推法来回推 次数:掐3-5次。推5分钟 功用:退热除烦、散瘀结、 调中除胀、行气活血 主治:气血不和、腹胀、 腹痛、烦躁、疳积、消化 不良、口唇破裂。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 头痛、目赤痛。
面部四大手法
3、运太阳 位置 在颞侧的凹陷处。 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 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 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 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 —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 轻按一下。
面部四大手法
4、揉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掐1

位置:无名指从指尖至指根 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向心性为补,称 补肺经。离心性为清,称清 肺经。 次数:5-10分钟 功用:肺热痰喘、咳嗽,大 便秘结等。清肺:宣肺清热、 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药性:清肺金为养肺救躁汤。 旋推止咳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 喘促、顿咳、遗尿
5、肾经(肾水)

主治:感冒、腹痛、腹泻、便
秘、发热、呕吐、疳积、 厌食等
44
2、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
下凹陷中。
操作:揉大椎,用拇指或中指端 揉之,揉100—300次。 主治: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 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 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骨蒸 潮热、盗汗、中暑、呕吐、霍 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 弓反张、血液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