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元医家学术上各有特色,他们对儿科疾 病也有各自的学术见解和经验。刘完素《宣 明方论· 儿科论》提出:“小儿病者纯阳,热 多冷少也。”擅用苦寒清热。李东垣重视调 理脾胃,升阳益气。张子和治热性病善用攻 下。朱丹溪著《幼科全书》,提出“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观,应用滋阴法,认为六味 地黄丸立意极好,“凡一岁以下有病者多是 胎毒,并宜解毒为急。”治疗小儿阴虚体质 及热病伤阴,对麻疹的症状、病因(胎毒加 时邪)、病机(毒起于脾,热流于心,始终 之变,肾则无证,脏腑之伤,肺则尤甚)等 的论述,均显示了精湛的见解。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 幼科》集众书之长, 又参以己见,论述全面而中肯,全书内容 丰富,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小儿则》在学术上 崇尚“阳非有余”及“阴常不足”,“人 体虚多实少”,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 寒凉和攻伐,临床常用温补之剂。认为小 儿病因较成人单纯,治疗上有“脏气清灵, 随拨随应”的特点,多具个人见解。
风、心主惊、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在这第 一层次辨证之下,又以虚实辨证作为第二层次辨 证,再以兼证(寒热、表里、痰食等)作为第三 层次辨证,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儿科临床。④治则 治法,提出了五脏虚实证补泻治则,尤其重视调 理脾胃,又对若干病症提出了治疗大法,如“急 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等。⑤方药运用,适应 儿科特点。钱乙创立了异功散、地黄丸、白术散 等名方,临床用药以成药为主,在《小儿药证直 诀》135方中,丸剂71方、散剂45方、膏剂6方、 外用7方,汤剂仅6方。
三、中医儿科学发展期(明清(元朝)~解放前)

明清时期,是中医儿科学快速发展的时 期,儿科专业人员大量增加,儿科医家辈 出,中医儿科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如徐 用宣的《袖珍小儿方》,寇平的《全幼心 鉴》等许多儿科著作,都积累了当时的临 证经验。1991年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 合目录》载中医儿科专著1117种,流传至 今的儿科专著当在1100种以上,其中大部 分为明清医家所著。

在历史上,中医儿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
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现代社会,在相 关学科进步的氛围中和国家社会的关心下, 中医儿科学在学术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儿童保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学习中医儿科学,首先有必须了解中 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熟悉著名儿科学 家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著作。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 分为四个阶段
明代医家鲁伯嗣著《婴童百问》10卷, 将儿科各证设为提问,详究病源证治,既 本经论,又博采众家,融汇诸说,出方886 首,多为实用方剂。 薛铠、薛己父子著《保婴撮要》等儿科 专著。《保婴撮要》20卷,论小儿各科病 症221种,其中包括小儿外科病证70多种, 使中医小儿外科学初步形成。书中论证以 五脏为纲,治疗重视温脾补肾。提出用火 烧断脐法预防脐风。书中还记录了医案 1540则,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临证资料。


万全,字密斋,祖传三代名医,儿科专 著有《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 幼科发挥》,《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等多 种。万氏提出了“育婴四法”,《万氏家 藏育婴秘诀· 十三科》说:“一曰预养以培 其元,二曰胎养以保其真,三曰蓐养以防 其变,四曰鞠养以慎其疾。预养者,即调 元之意也;胎养者,即保胎之道也;蓐养 者,即护产之法也;鞠养者,即育婴之教 也。”对各阶段护养详细论述。
钱乙的学术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药证
直诀· 原序》(阎孝忠)说:“脏腑柔弱,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②儿科诊断学, 四诊中尤重望诊,并总结出“目内证”, “面上证”的面部望诊经验。提出了麻 疹与天花,惊风与痫证,急惊与慢惊等 的鉴别诊断要点。
③儿科辨证学,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纲领:肝主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 镜》。他特别重视小儿望诊,倡“望面 色,审苗窍”以辨脏腑虚实寒热。对惊 风证治,有“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 祛风,祛风必先解热,……解热必先祛 邪”的论述。提倡推拿疗法,撰“推拿 代药赋”指导临床应用。

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重 要的麻疹专著,对麻疹各个阶段的辨证与 治疗,均作了详细介绍。他认为,麻发于 六腑,其证多实热而无寒,麻以透密为佳, 以凉血解肌为妙。书中对麻疹合并症也有 比较全面的论述,如并发气促发喘鼻煽胸 高者,与肺热不清有关,“如肺炎喘嗽, 以加味泻白散去人参、甘草主之”。

元代医家曾世荣,著《活幼口议》、 《活幼心书》,两书对小儿抚养保育、诊 法辨证、证治方药等有许多新鲜的论述。 例如,《活幼口议· 卷之一》说:“小儿方 脉,指下易明,心用了了。”《活幼口 议· 卷之十一》说:“疳者甘也。”《活幼 心书· 明小儿四证八候五》说:惊风“四证 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 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等。
一、中医儿科学起源(远古~隋唐(南北朝))
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农 尝百草”的远古时代。据考古学家对发掘 出的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分析统计, 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4岁。因此,可 以说,人类早期从偶然发现到有意识应用 的原始医学积累,相当部分属于儿科学的 范畴。 现存古籍有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儿科专科 医师是扁鹊,时在战国时期,见于《史 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 小儿,即为小儿医”。
现存 ,成书年代向有争议。巢元方说是“中古
有巫方,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 生死,世所相传,有小儿方焉。”“巫方”是公 元前17—28世纪中古皇帝时代人。《山海经》 中载有十巫采药的故事,其中巫盼(即巫方)即 是小儿科医生。王叔和认为系张仲景弟子卫汛所 作,比较可靠的似为《四库全书· 颅囟经· 提要》 所说:“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 此名,至宋《艺文志》始有师巫《颅囟经》二 卷”,因此“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书中提出 了“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为后世沿用 和争鸣。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的 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本书对于钱乙等后世儿 科医家有深刻的影响。
就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万氏在朱震亨论述
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学 说,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 足。在病因学方面,他提出了三因论(急 惊风有三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在治疗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调理脾胃的重 要性。对病证的认识方面,有许多精辟见 解,如急惊风类证中有“天钓似痫”“内 钓似痫”等,提出惊风可有“成痫”, “成瘫”,“喑不能言”等后遗症。万全 的学术建树对儿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起源与进展。
2.熟悉儿科学在宋代以后的重大发展。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 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 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她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萃了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 富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 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基础和各类病证防 治,以应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儿童的 特点,研究防病治病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 成长作为本学科的中心任务。

1092年冬,山东省东平县天花流行, 当地名医董汲以白虎汤获验,撰《小儿 斑疹备急方论》,总结了用寒凉法治疗 麻、痘、斑、疹的经验。他治疗出疹类 时行疾病以寒凉法为主的思想,钱乙为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序并校正刊行

陈Baidu Nhomakorabea中,字文秀,南宋医家,著《小儿病 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陈氏力倡固养 小儿元阳,为儿科痘疹温补学派的创始者, 首创痘疹用桂、附、丁香等燥热温补之剂治 疗“不光泽,不红活,不起发,不充满,不 结厣,不成痂,而痒塌烦躁喘渴,及宣解太 过、误食生冷、中寒泄泻、倦怠少食、足指 逆冷”等证,乃由于毒盛阳虚而不发者,并 进而将温补法用于其它多种病证。钱乙、董 汲主寒凉,陈文中主温补,对后世儿科学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医学巨著中,分别搜集了大量的儿科 资料。突出者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将 《妇人方》三卷和《少小婴孺方》二卷列于卷首。 书中列儿科用方达320余首,又特别重视小儿养 育,从怀妊逐月养胎,小儿出生拭口、洗浴、哺 乳、衣着等保育护养方法,到伤寒,咳嗽等许多 疾病的治疗,分为九门,都一一加以叙述,为宋 代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医学史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现 已发现的我国最古医书,成书早于《黄 帝内经》。《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婴 儿病间(痫)方”,用雷尾(雷丸)药 浴治疗,又记载了“婴儿瘛”的病证。
《黄帝内经》有不少有关小儿的记载。关于小儿
生长发育,《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 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 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 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关于小儿体质特点, 《灵枢· 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 气弱。”为后世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肌肤 薄弱”的理论打下基础。关于先天因素致病, 《素问· 奇病论》说“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 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 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 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此外,还有关于儿 科病诊法及预后判断的数处记载。
《汉书· 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 19卷,惜已失传。 关于儿科医案的早期记载,《史记· 扁 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仓公(淳于意) 25则医案,其中包括婴儿气鬲病用下气 汤治疗的案例。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 女宛丸治疗2岁小儿下利病。


张仲景作为一位伟大的医家,他虽 未曾专论儿科,但是,他所建立的脏腑 论杂病、六经论伤寒的辨证论治体系, 对于后世中医儿科学临证体系的建立发 挥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许多名方, 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乌梅丸、肾气丸等,至今为儿科临床所 常用。
二.中医儿科学形成期(宋~元)

宋代,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的主要时期,钱乙、董汲、陈文中等医 家对于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北宋钱乙(1035~1117年),字仲 阳,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小儿医,他专业 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对于中医 儿科学体系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因 而被后世称为“儿科之圣”。他的学术 建树,由其学生阎孝忠整理集中于《小 儿药证直诀》一书之中。


医学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先驱。我国在 南北朝时代已经有国立医学校,唐《六典》 记载:“元嘉20年(公元443年)太医令 秦承祖秦置医学,以广教授。”隋唐时期, 太医署内有“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 设“少小科”,学制5年,经考试合格后 才能做儿科医生,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 “儿科系”。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 是当时最完备的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 书中论及小儿杂病诸候凡6卷,255候。 书中专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脏腑 之气软弱,易虚易实”,“小儿阴阳之气 嫩弱”等,论述了变蒸学说,提出了“不 可暖衣……宜时见风日”等积极的小儿护 养观,对多种儿科病证,如惊、痫、解颅、 胎疸、夜啼、遗尿、脱肛、鹅口、口疮、 脐疮等等都确立了病名,论述了病因及证 候,成为后世对这些儿科病认识的基础。

南宋初,还有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 书》40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 专著。该书汇集了此前诸家的学术经验, 包括已散佚的古代医著论述及民间方药, 取材广博,内容详尽。如主张3岁以内 小儿可以观察指纹代替切脉,并叙述了 虎口三关指纹的察看方法,就一直沿用 至今。


南宋时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是又一 部重要的儿科著作,该书对自初生至儿童,内、 外、五官诸多疾病的证治,均分门别类,详细 收录。如指出初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 慎所致,与成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 疾病。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上烧灸脐带,再以 封脐散裹敷,是当时条件下预防脐风的一种措 施。书中还记载了小儿先天性畸形的“胎内十 二证”,如骈指、缺唇等,提出其中部分是可 以用手术矫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