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课时作业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练习含解析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盖亦反其本矣C.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D.善刀而藏之【解析】A项,“希”同“稀”.B项,“反”通“返”。
D项“善"同“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①毋吾以.也②加之以.师旅③技盖至此乎.④依乎.天理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把。
③语气词,在句末表疑问。
④介词,相当于“于”。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浴乎沂,风.乎舞雩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D.良庖岁.更刀【解析】例句是名词作动词,穿。
A项,是名词作动词,吹风。
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C项,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不接近。
D项,名词作状语,每年。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B)A.以吾一日..长乎尔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虽然..,每至于族者【解析】B项,饥馑:饥荒.古今同义.A项,古义:一两天;今义:一天。
C项,古义:两个词。
以,介词,把.及,动词,推广到。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组或成分。
D项,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5.下列文言句式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A.不吾知也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C.将以衅钟D.视为止,行为迟【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省略句,应为“可使(人民)有勇";C项,将以(之)衅钟;D项,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为国以礼__,___其言不让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刑于寡妻__,___至于兄弟__,___以御于家邦__."(3)《庖丁解牛》中采取谨慎的态度,遇见难以下刀的地方,就“怵然为戒,___视为止__,___行为迟__,___动刀甚微__"。
(新教材)2021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第1单元 1(P179)【基础测评】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B.若无罪而就.死地就:就是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答案】B【解析】就:走向。
2.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答案】A【解析】A.状语后置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由也为.之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王坐于.堂上C.而.刀刃者无厚有牵牛而.过堂下者D.可得闻与.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答案】D【解析】A.介词,给,替/动词,治。
B.介词,从/介词,在。
C.连词,可是/连词,表修饰。
D.均为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4.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牛何之.②莫之.能御也③反而求之.④舆薪之.不见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⑥然后驱而之.善A.①⑤/②③/④/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⑥/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⑥动词,到,往。
②③代词,它(他)。
④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
⑤助词,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进乎.技矣依乎.天理 B.⎩⎪⎨⎪⎧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 以若.所为其若.是,孰能御之 D.⎩⎪⎨⎪⎧因.其固然因.地制宜 【答案】C【解析】A.均为介词,相当于“于”。
B.均为连词,但,却。
C.代词,如此/动词,像。
D.均为介词,依照。
6.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言志的方式一点都不谦让,有违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孔子的批评是委婉含蓄的,既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表现了自己的豁达。
B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作业含解析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B.若无罪而就.死地就:就是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答案】B【解析】就:走向。
2.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答案】A【解析】A。
状语后置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由也为.之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王坐于.堂上C.而.刀刃者无厚有牵牛而.过堂下者D.可得闻与.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答案】D【解析】A。
介词,给,替/动词,治。
B.介词,从/介词,在.C.连词,可是/连词,表修饰。
D.均为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4.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牛何之.②莫之.能御也③反而求之.④舆薪之.不见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⑥然后驱而之.善A.①⑤/②③/④/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⑥/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⑥动词,到,往。
②③代词,它(他)。
④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⑤助词,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C【解析】A。
均为介词,相当于“于”.B。
均为连词,但,却。
C.代词,如此/动词,像。
D。
均为介词,依照。
6.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言志的方式一点都不谦让,有违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孔子的批评是委婉含蓄的,既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表现了自己的豁达。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课课练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1.1.;1.2;1.3;2;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同步练习目录1.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1.1.2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1.1.3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1.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1.3 《鸿门宴》同步练习1.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 哂.(shě)笑B、浴乎沂.(qí) 莫.(mù)春比.(bǐ)及曾皙.(xī)C、喟.(huì)然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D、千乘.(shèng) 率.(shuái)尔摄.(shè)乎饥馑.(jǐn)【答案】D【解析】A 哂(shěn)笑 B浴乎沂(yí) C 喟(kuì)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乎舞雩喟然叹曰鼓瑟稀B、以俟君子宗庙之事春服既成C、因之以饥馑裕乎沂宗庙会同D、千乘之国无吾以也夫子栖之【答案】B【解析】A鼓瑟希 C浴乎沂 D夫子哂之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B、摄乎大国之间乎:在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如同D、子路率尔而对曰尔: ......的样子【答案】C【解析】如:或者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鼓瑟希,铿尔B、莫春者,春服既成C、唯求则非邦也与D、宗庙之事,如会同【答案】D【解析】A 希,通“稀”,稀疏 B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C与,通“欤”,语气词二、理解性默写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齐桓晋文之事》课时作业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C.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与孔子并称“孔孟”。
B.忍人,狠心对待别人。这里的“忍”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是“狠心”的意思。
C.乡党,即同乡的意思。“乡”一般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党”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以五百家为一党。
1-2齐桓晋文之事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型一:字词释义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喜爱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莅临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陷害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疾:疾病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
B.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
C.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时练习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C.便嬖(pì)庠序(xiáng)
庖丁(páo)肯綮(qǐ)
D.砉然(xū)怵然(chù)
莫春(mó)大郤(xì)
答案A
解析B项,“褊”应读“biǎn”;C项,“嬖”应读“bì”,“綮”应读“qìng”;D项,“莫”同“暮”,应读“m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良庖岁更刀②而刀刃者无厚③无以,则王乎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⑤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⑦端章甫⑧风乎舞雩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④/②⑥⑨/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
C.①④/②⑥⑧⑨/③⑦/⑤
D.①/②⑥⑨/③⑦⑧/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单元探究复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必将劳而无功。
文本探究一:为了培养文言语感,我们还
要梳理文言语言特色,品味言语形式,强
化文体特征。结合三篇文章特点,完成下 列表格
篇目
文体
《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
侍坐》 语录体散文
《齐桓晋文
之事》 对话体议论文
儒道互补,德厚流 “光”
——《侍坐》《齐桓》《庖丁》单元探究复习
学习目标:
• 1、整合积累三篇文本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文言现象。
• 2、把握儒道思想的主要观点,辨析儒道思想 的异同;批判吸收儒道文化,思考儒道文化 的当今意义。
• 3、教考衔接,学会迁移,能很好地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夯实基础之实虚词检测
• 1、技盖至此乎? 盖亦反其本矣
• 2、族:每至于族
•
族庖月更刀
• 3、摄 哂 爱 制 孝悌
• 4、率尔 比及 是 老吾老,幼吾幼
• 5、莅中国 奚暇治礼义哉
夯实基础之特殊句式小结
• 《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 • 《齐桓晋文之事》“臣未之闻也” • “莫之能御也” • 何陋之有? • “舆薪之不见” • 易之以羊也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高考链接——翻译句子: 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 • 知识链接:唯利是图
20.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 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 子简洁流畅。(5分)
• [参考答案]
• 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 释字词。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 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 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课时作业28:第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Ⅰ语言素养专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侍奉B.居.则曰居:平日、平时C.如或知.尔知: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长:成长答案D解析长:年长。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求则非邦也与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答案D解析A项“与”同“欤”。
B项“莫”同“暮”。
C项“希”同“稀”。
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乎:语气词,吗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连词,或者C.子路率尔而.对曰而:连词,表修饰D.因之以.饥馑以:用、拿答案A解析乎:相当于介词“于”,译为“比”。
4.下列句子中,“尔”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子路率尔.而对曰C.鼓瑟希,铿尔.D.夫子莞尔.而笑答案A解析A项“尔”是代词,你们。
其他三项均是作词尾用。
5.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答案C解析C项是状语后置句。
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几句对话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子路率尔而对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7.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课时作业20:第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得分:______分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喟.然(kuì) 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B.浴乎沂.(yí) 莫.春(mù) 冠.者(ɡuàn) 曾皙(xī)C.千乘.(chén ɡ) 率.尔(shuài) 摄.乎(shè) 饥馑.(jǐn)D.侍.坐(shì) 铿.尔(kēnɡ) 小相.(xiàn ɡ) 哂.笑(shěn)解析 C 项,“乘”读shèn ɡ。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毋吾以也B.异乎三子者之撰C.鼓瑟希D.莫春者解析 A 项,“以”同“已”,止;C 项,“希”同“稀”,稀疏;D 项,“莫”同“暮”。
答案 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遂去,不复与言.D.⎩⎨⎧吾与.点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解析B项,均为或者;A项,分别为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形,与“圆”相对;C项,分别为话/说,说话;D项,分别为赞成/和,同。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风乎.舞雩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楚人生乎.楚,长乎楚C.昂昂乎.庙堂之器也D.以吾一日长乎.尔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介词,在;A项,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吗;C项,助词,形容词词尾,然;D项,介词,表比较,比。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风.乎舞雩B.赤也为之小.C.曾皙后.D.端章甫...解析B项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习题含解析下册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饥馑.(jǐn)铿.尔(kēng)哂.之(shěn)舞雩.(yú)B。
胡龁.(hé)吾惛.(hūn)狗彘.(zhì) 褊.小(piǎn)C.便嬖.(pì) 庠.序(xiáng)庖.丁(páo) 肯綮.(qǐ)D。
砉.然(xū)怵.然(chù)莫.春(mó)大郤.(xì)项,“褊”应读“biǎn";C项,“嬖”应读“bì”,“綮”应读“qìng”;D 项,“莫”同“暮”,应读“m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瑟希.,铿尔B。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我虽不敏.,请尝试之C.盖.亦反其本矣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D.是罔.民也批大郤.,导大窾项,“以”同“已",“希”同“稀”;B项,“涂”同“途";C项,“盖”同“盍”,“采”同“彩";D项,“罔”同“网”,“郤”同“隙"。
3。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吾知也B.何由知吾可也C。
臣之所好者道也D.臣未之闻也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C。
所见无非..牛者D.虽然..,每至于族项,古义:不称道,不谈论。
今义:暴虐,没有德政。
C项,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只,不外乎。
D项,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连词,表转折。
5。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良庖岁.更刀②而刀刃者无厚.③无以,则王.乎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⑤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⑦端章甫..⑧风.乎舞雩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A.①④/②⑥⑨/③⑤⑦/⑧B。
部编版必修二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名,字,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①鼓瑟希,铿尔:②莫春者,春服既成:③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①如会同,端章甫:②加之以师旅:3、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风乎舞雩:③三子者出,曾晳后: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4、判断文言句式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不吾知也: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⑨为国以礼:5、划线重点实词解释:①居则曰:②摄乎大国之间:③加之以师旅:④比及三年:⑤且知方也:⑥舍瑟而作: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⑨咏而归:⑩吾与点也:6、解释重点虚词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如①如或知尔: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而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舍瑟而作:③非诸侯而何:7、一词多义方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且知方也:尔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③鼓瑟希,铿尔:④尔何如:如①如或知尔:②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④宗庙之事,如会同:为①由也为之:②愿为小相焉:③赤也为之小:【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丘,仲尼,儒家,礼,仁政,入仕。
2、语录,门人和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二)文言现象积累:1、重点字词读音论语lún饥馑jĭn曾皙xī 哂shĕn 舞雩yú铿尔kēng 小相xiàng 沂yí冠者guàn喟kuì俟sì撰zhuàn 摄shè比及bi 毋wú冉răn 莫春者mù端章甫fǔ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①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②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③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3、古今异义①如会同,端章甫会同,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②加之以师旅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4、词类活用①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②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③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相、大相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勇气5、判断文言句式①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②毋吾以也:宾语前置③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⑦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⑨为国以礼:状语后置6、划线重点实词解释:①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②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③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④比及三年:比及,等到⑤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⑥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⑦异乎三子者之撰:撰,陈述⑧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⑨咏而归:咏,唱歌⑩吾与点也:与,赞成7、解释重点虚词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②毋吾以也:动词,认为③则何以哉:动词,做④加之以师旅:介词,用如①如或知尔:假如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③如其礼乐:至于而①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一二课《子路》《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练习题
第一、二课练习题姓名: 班级:请将错误选项的正确答案标注在题目中。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坐(sì) 比.及(bì) 哂.笑(shěn) 鼓瑟.(sè) B .饥馑.(jǐn) 喟.然(kuì) 舞雩.(yú) 沂.水(qí) C .齐桓.(huán) 胡龁.(hé) 觳觫.(shù) 忖度.(duó) D .发硎.(xínɡ) 怵.然(chù) 踌躇.(chú) 庖.丁(páo)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无以,则王乎王说,曰…… B .为长者折枝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C .砉然向然,奏刀然善哉!技盖至此乎 D .如土委地怵然为戒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则曰 居:平日、平时 B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C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D .批大郤,导.大窾 导:疏通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识有诸. 诸: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爱:吝惜 B.⎩⎪⎨⎪⎧诚.有百姓者 诚:的确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 C.⎩⎪⎨⎪⎧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形:表现今也制.民之产 制:规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重视殆.有甚焉 殆:恐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苛政猛于.虎也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权,然后知轻重B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C .良庖岁更刀,割也D .足之所履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俯足以畜妻子..B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D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A .良庖岁更刀,割也B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百亩之宅,树之以桑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B .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就是C .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D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10.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A .浴乎沂,风乎舞雩B .不吾知也C .则何以哉D .毋吾以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由也为.之B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王坐于.堂上C .而.刀刃者无厚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D .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1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牛何之. ②莫之.能御也 ③反而求之. ④舆薪之.不见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然后驱而之.善 A .①⑤/②③/④/⑥B .①②/③⑥/④/⑤C .①⑥/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进乎.技矣依乎.天理 B.⎩⎪⎨⎪⎧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 以若.所为其若.是,孰能御之 D.⎩⎪⎨⎪⎧因.其固然因.地制宜 1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言志的方式一点都不谦让,有违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孔子的批评是委婉含蓄的,既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表现了自己的豁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
B.不识有诸.诸:之。
C.诚.有百姓者诚:的确。
D.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替。
:“之乎”的合音。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③三子者出,曾皙后.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⑤刑.于寡妻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⑦抑王兴甲兵,危.士臣⑧良庖岁.更刀A.①④/②⑥/③⑤/⑦/⑧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C.①④⑥/②⑦/③⑤/⑧D.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②⑥形容词用作名词,③⑤名词用作动词,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⑧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B.何由知吾可也C.臣之所好者道也D.臣未之闻也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4.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
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原意,是该类型题目考查的特点。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直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之事,他说:“, ,, 。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课】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精品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了本文的三篇古文的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习题)、翻译、理解性默写、辨析选择题、阅读简答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孔子,名,字,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①鼓瑟希,铿尔:②莫春者,春服既成:③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①如会同,端章甫:②加之以师旅:3、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风乎舞雩:③三子者出,曾晳后: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4、判断文言句式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不吾知也: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⑨为国以礼:5、划线重点实词解释:①居则曰:②摄乎大国之间:③加之以师旅:④比及三年:⑤且知方也:⑥舍瑟而作:⑦异乎三子者之撰:⑧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⑨咏而归:⑩吾与点也:6、解释重点虚词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如①如或知尔: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而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舍瑟而作:③非诸侯而何:7、一词多义方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且知方也:尔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③鼓瑟希,铿尔:④尔何如:如①如或知尔:②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④宗庙之事,如会同:为①由也为之:②愿为小相焉:③赤也为之小:三)重点句子翻译: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4、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C .莫春者,春服既成D .乌江亭长檥船待解析:A 项,“希”同“稀”;C 项,“莫”同“暮”;D 项,“檥”同“舣”。
2.与“夫子何哂由也”中的“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B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C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D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解析:B 项和例句都意为“为什么”。
A 项,意为“什么”;C 项,与“如”连用,意思是“怎么样,如何”;D 项,意为“什么”。
3.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C )A .居则曰:“不吾知也!”B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 .异乎三子者之撰D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解析:C 项是状语后置句。
其余三句均是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风.乎舞雩 A .曾皙后.B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解析: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A 项,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B 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 项,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 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5.下列对加点词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鼓瑟希,铿尔.⎩⎪⎨⎪⎧ ③求也.为之小④夫子何哂由也.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①②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
③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不译;④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呢。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其言不让.让:谦让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像C.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D.吾与.点也与:赞成解析:如:或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千乘之.国赤也为之.小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积威之所劫哉D.舍瑟而.作毕礼而.归之解析:A项,介词,因为/动词,用;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C项,动词,治理/介词,表被动;D 项,都是连词,表顺承。
8.下列各组句子属于孔子评论弟子“志”的一组是( B )①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③夫子何哂由也④非诸侯而何⑤吾与点也A.①②⑤ B.②④⑤C.①③④ D.②③⑤解析:①是子路的“志”,③是曾点询问孔子为何笑子路。
9.下列关于孔子和曾皙的对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B.孔子提问曾皙时,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这些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却生动地显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C.曾皙的答词不同于一般,他用非常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表现出他高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地方。
D.曾皙的理想蓝图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深深地打动了孔子,因而孔子喟然而叹。
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勾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解析:曾皙没有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10.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我治理它,等到三年后,可以让百姓人人(都)有勇气,而且懂得道理。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暮春的时候,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成年人五六个,小孩六七个,到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三、语言表达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
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
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
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
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③是一种补充。
解析:空①,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空②,是对颜回清苦的生活与精神快乐的提炼;空③,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
12.阅读下面这则故事,写出它的寓意。
鲁哀公对庄子说:“我们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不以为然地说:“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说:“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遇事清醒果断。
但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命令,身穿儒服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
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示例一: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
示例二: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示例三:当权者应有明辨真伪的眼光,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繁荣。
齐桓晋文之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衅.钟(xìn)数罟..(cù ɡǔ)忖度..(cǔn duó) 彼恶.知之(è)B.供.养(ɡōnɡ) 便嬖..(biàn bì)赴诉.(sù) 弃甲曳.兵(yè)C.商贾.(ɡǔ) 饿莩.(piǎo)放辟.(pì) 邪侈.(chǐ)D.赡.养(zhān) 衣.帛(yì)庠.序(x iánɡ) 孝悌(t..ì)解析:A项,“恶”应读“wū”;B项,“便”应读“pián”;D项,“赡”应读“shàn”。
2.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C )A.①无以,则王乎②对曰:“将以衅钟。
”B.①盖亦反其本矣②挟太山以超北海C.①王说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D.①愿夫子辅吾志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解析:A项,①“以”同“已”,②无通假字;B项,①“盖”同“盍”,“反”同“返”,②无通假字;C项,①“说”同“悦”,②“罔”同“网”;D项,①无通假字,②“涂”同“途”。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愚钝B.俯足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故解析:D项,是故:因此,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C.度.,然后知长短度:计量长短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恒:长久解析:超:越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②莅中国而.抚四夷 解析:A 项,①②都是副词,相当于“本来”。
B 项,①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②连词,同“而”。
C 项,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
D 项,①连词,相当于“却”;②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
6.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D )A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B .申之以孝悌之义C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D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解析:A 、B 、C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为一般句式。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不识有诸. 诸: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爱:吝惜,舍不得 B.⎩⎪⎨⎪⎧ 诚.有百姓者 诚:的确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哪里 C.⎩⎪⎨⎪⎧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形:表现今也制.民之产 制:规定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重视殆.有甚焉 殆:恐怕,可能解析:A 项,诸:“之乎”的合音词。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A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元文宗时他被封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 《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