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通常低估甚至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
原因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一、后悔(遗憾)与自豪
后悔(遗憾):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明是错误 的决策时,所造成的情感上的痛苦。
自豪:当人们意识到以前的一项决定被证明是好的决定时, 引发的情感上的快乐。
一、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 他们交易的可能性,导致频繁交易。 性别、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男性通常比已婚男性有较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女性通常比已婚女性有较低程度的过度自信。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Barber 与 Odean(2001)的研究(3000个家庭1991-1997年 的交易记录):
后悔(遗憾)的种类
➢忽略的遗憾:因为没有采取行动导致的遗憾。 ➢行动的遗憾:因为采取了行动导致的遗憾。
举例:几个月以来你每周都选择同样的彩票号码,一直没有 中奖。一个朋友建议你选择另外一组号码,你会改变吗?这 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的遗憾有哪些?哪种遗憾的程度更大一 些?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二、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行为金融学
第三章 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3 投资经历、记忆与行为偏差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 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
网上信息与知识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二、过度自信与风险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是一项风险与回报并存的活动,而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对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对投资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因素1.1 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投资者通常会受到贪婪和恐惧的驱使。
当市场看涨时,投资者往往会被贪婪所驱使,过度乐观,盲目追逐高收益。
而当市场看跌时,投资者则会被恐惧所驱使,过度悲观,盲目抛售。
这种情绪的影响会导致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决策,错失投资机会或陷入亏损。
1.2 信息过载与选择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
投资者往往会因为信息过载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
这种选择困难会导致投资者产生焦虑和不安,进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1.3 群体心理与从众行为投资者往往会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倾向于从众行为。
当市场上有大量的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时,其他投资者也会跟随,形成投资者的群体行为。
这种从众行为可能导致市场的过度波动和投资者的集体错误决策。
二、2.1 过度乐观与盲目追逐当市场看涨时,投资者往往会变得过度乐观,盲目追逐高收益。
他们容易忽视市场风险,过于自信地进行投资。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投资者高估资产价值,盲目投资高风险资产,从而造成亏损。
2.2 过度悲观与盲目抛售当市场看跌时,投资者往往会变得过度悲观,盲目抛售。
他们容易陷入恐慌情绪,过于悲观地看待市场前景。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投资者低估资产价值,盲目抛售低风险资产,从而错失投资机会。
2.3 决策困难与拖延症由于信息过载和选择困难,投资者往往会陷入决策困难和拖延症。
他们可能会反复权衡利弊,犹豫不决,无法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投资者错失最佳的投资时机,影响投资收益。
2.4 从众行为与集体错误决策群体心理和从众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形成集体错误决策。
当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时,市场可能出现过度波动,投资者可能陷入集体错误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和投资决策的关联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和投资决策的关联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认知偏差在行为金融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投资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投资者心理和情绪认知偏差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一、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1 乐观性偏差乐观性偏差是指投资者普遍倾向于高估投资收益和低估风险的心理现象。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对风险的忽视,过分乐观地进行投资决策,从而陷入风险过高的局面。
1.2 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相对于获利,对损失的敏感程度更高。
这种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害怕承担损失,追求避免损失的行为。
在投资决策中,这种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分保守,错失一些可能的高收益机会。
1.3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他人的决策,而不是独立思考。
这种心理现象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投资或过度悲观的情况,从而影响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二、影响投资者情绪认知偏差的因素2.1 媒体的影响媒体报道对投资者的情绪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负面的新闻报道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和悲观情绪,导致投资决策的不理性。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应保持冷静,对媒体信息进行客观分析。
2.2 个人经验和教训个人经验和教训对投资者的情绪和认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投资者在经历一次失败之后,可能产生过度谨慎或过度乐观的心理状态。
理性的投资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分析,避免过度依赖个人经验。
2.3 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投资者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方面也可能存在认知偏差。
信息过载、选择性获取和过度自信都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和投资决策的认知发生偏差。
因此,投资者应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全面的信息获取和分析。
三、应对情绪认知偏差的措施3.1 教育与培训投资者可以通过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和决策能力。
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情绪认知偏差,有助于投资者更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3.2 多元化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
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偏差及其影响分析
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偏差及其影响分析在投资领域,良好的决策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投资者往往会出现心理偏差,从而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这些心理偏差可能涉及人类自然倾向的差异,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认知误差。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投资决策中常见的心理偏差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 过度自信偏差过度自信偏差表现为个体或团体对某一决策的决策能力高度自信,而往往对不确定性因素和失败的可能性忽视或低估。
在投资过程中,这种偏差常出现于投资者过于自信地持有某一股票或资产的情况。
此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将受到错误的影响,其投资决策过程将不再基于理性的、谨慎的思考。
2. 确认偏差这种偏差指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已知经验相符的信息。
在投资领域,一些投资者更看重已有的投资产品,忽视了新型的投资方案或产品,这常常会导致信息的不完整。
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必须从多个来源收集信息,以便获得更广泛的视角。
3.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指个人在进行决策选择时,会被最先看到的信息所影响。
在投资中,这种偏差常表现为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受到先前价格走势、市场情绪等信息的影响,从而忽视了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和市场阶段的变化。
这种偏差需要投资者警惕,并采用更多的分析角度来支撑自己的决策。
4. 安全偏好安全偏好指人们追求避免损失的心理倾向。
在投资中,这种偏差常表现为投资者更愿意购买稳定的股票或债券等成长性较为缓慢的投资产品。
然而,被忽视的事实是,相较而言,这些产品的风险也更小,因此不会产生很高的回报。
这种偏差需要投资者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偏好,并在投资中寻找合适的投资组合来减轻此种影响。
5.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而忽视自身判断的情况,这种偏差常发生在投资者情绪波动和市场动荡期间。
在此期间,很多投资者会产生惧怕错过机会和恐慌的情绪,进而出现羊群效应,跟着市场走。
这种偏差需要投资者学会理性判断。
即便市场情况波动或者看似混乱,投资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行动。
投资中的心理偏差和行为金融学
投资中的心理偏差和行为金融学在投资领域,个人的心理偏差经常会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心理偏差,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投资中的心理偏差以及行为金融学对于改善投资决策的作用。
一、心理偏差在投资中的影响1.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于乐观的倾向。
过度自信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市场的准确性,导致了冲动决策和高风险投资。
2.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过分依赖已知的信息或先入为主的观点。
投资者可能会受到先入为主的价格预期或者其他投资者的看法所影响,从而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3. 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远远大于同等金额的收益的享受。
投资者往往会因为害怕损失而错失投资机会,或者在亏损时不愿意承认错误,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
4.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中过分追随大众,而不是基于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
当其他投资者集体行动时,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恐惧错失机会而跟随市场的热点,造成市场泡沫和价格异常。
二、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应用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行为和心理偏差的学科。
它结合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旨在解释投资者决策中存在的心理偏差,并提供改善投资决策的方法。
1. 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行为金融学挑战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有效市场假说。
传统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理性且信息完全,但实际上,投资者存在大量的心理偏差和有限的信息获取能力。
2. 行为金融学的启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揭示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倾向,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认识和规避自己在投资中可能犯的错误。
例如,通过了解过度自信和锚定效应,投资者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投资风险和回报。
3. 行为金融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实践中。
例如,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可以通过剔除市场上的噪声,选择真正具备潜力的投资标的。
此外,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长期投资的策略,也可以减轻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第三章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美国哲学家 Eric Hoffer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人们的记忆通常具有适应性,即记忆是对事物和情感的感知,
而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规律如下:
痛苦的经历越久远,记忆中该经历的痛苦程度会越低
➢A公司股票至今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 ➢B公司的股票最近短时间内突然急速下跌。 ➢投资者可能会对B公司的股票过分悲观一些。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二、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恋家情结”(Home Bias) 人的防卫本能 表现形式之一:偏爱熟悉而畏怯陌生等。 易得性偏差 人们只是简单的根据对有关信息掌握的难易程度来确 定对事物的关注程度。 防卫本能与易得性偏差导致投资者的熟识性思维 • 即使获胜的概率低一些,投资者还是愿意选择自认为了 解的公司证券,比如,本地股。 • 投资组合的“恋家情结”与“本地偏好”使得投资组合 难以达到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所要求的分散化程度。
85%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对投资收益不利
交易成本高
买(卖)错股票
➢ 交易成本高
Barber 与Odean(2000):1991-1996年, 78000个 样本账户,分析周转率与投资组合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将样本按照交易频繁程度分为五个组。最低一组平均周 转率每年为2.4%;最高一组250% 。扣除手续费成本之 后的净回报率表现出明显不同,差距约为7%。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Barber and Odean, 2000,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 频繁交易导致买(卖)错股票
Barber 与Odean分析了一些交易账户的情况。这 些帐户开始都是空的,在3个星期内分别买卖了不同的 股票,然后他们跟踪分析这些帐户里卖出和买入股票在 未来4个月和1年之后的市场表现。发现,卖出的股票在 随后4个月的平均回报为2.6%,而他们买入的股票在随后 4个月的平均回报只有0.11%;在一年之后,卖出的股票 比换入的股票的回报率要高出5.8%。
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心理分析
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心理分析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证券交易所进行投资。
然而,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投资决策和交易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投资者心理特征1. 贪婪心理:投资者往往因为追求高收益而具有贪婪心理。
贪婪心理使得投资者过度自信,盲目追逐高收益,容易忽视市场风险,在高风险投资中承担过大的风险。
2. 恐惧心理: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个股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常常会出现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让投资者容易惧怕损失,导致过度谨慎和犹豫不决,错过了好的投资机会。
3. 羊群心理: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产生羊群心理。
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持有相同的观点时,投资者容易追随他人,进行跟风操作,造成市场的投资风险集中。
4. 短期主义:投资者普遍具有短期主义的心态,追求快速的回报。
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忽视了长期投资的价值,经常因短期波动而频繁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并降低了投资回报。
二、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1. 投资决策偏差:投资者心理特征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贪婪心理使得投资者过度自信,过度看好某些投资品种,从而造成高估;恐惧心理则让投资者过度悲观,低估某些投资品种。
这些心理偏差导致投资决策的不理性,增加了投资风险。
2. 交易行为错位: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其交易行为。
贪婪心理让投资者频繁进行买入交易,以追求更高的收益;恐惧心理则让投资者频繁进行卖出交易,以避免损失。
然而,这种错位的交易行为往往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投资回报的降低。
3. 羊群效应加剧:投资者的羊群心理容易造成市场的投资风险集中。
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出现恐慌情绪时,投资者容易被带动情绪,进行集体性的恐慌性卖出,加剧了市场的下跌压力。
4. 忽视长期投资:投资者短期主义的心态也会影响其长期投资决策。
短期主义让投资者忽视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从而容易被短期波动所左右,增加了交易频率,降低了持有大盘投资的回报。
理财中的心理偏差与投资决策
理财中的心理偏差与投资决策在理财过程中,投资者的决策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出现错误。
本文将重点讨论理财中常见的心理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过度自信偏差过度自信偏差是指投资者过高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在理财决策中产生了一种过分乐观的态度。
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应对措施:1.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避免过高估计自己;2. 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帮助,借助专业知识进行决策;3. 建立正确的投资计划和风险控制机制,避免盲目投资。
二、固定化思维固定化思维是指投资者在决策中对过去的经验和观念产生过度的依赖,对新情况的判断不够灵活。
固定化思维使得投资者难以适应市场变化,错失投资机会或者陷入不良投资。
应对措施:1.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2. 建立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投资方式;3.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避免对特定决策方案过分坚持。
三、心理账户效应心理账户效应是指投资者将不同投资分配到不同的“账户”中,而每个账户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不同。
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未能真正统一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从而错失更好的投资机会。
应对措施:1. 统一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目标,采用统一的投资策略;2. 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及时纠正资金分配不合理的情况;3. 提高对于不同投资的风险认知,避免将低风险账户过度负责。
四、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做决策时,会过分依赖于某个已知的参考点或者信息,而忽视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
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在估值和预测时产生偏差,从而做出不准确的决策。
应对措施:1. 多角度获取信息,不要单一依赖某一种信息来源;2. 对于已有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和验证,避免盲目相信;3. 学会分析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进行适当的权衡和判断。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是一项需要理性和冷静的活动,但许多投资者往往受情绪和认知偏差的影响,导致投资决策的不准确性和偏差性。
本文将探讨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应对策略。
一、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者心理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 乐观情绪乐观是指对未来的态度积极乐观,对投资市场具有正向预期。
当市场上涨时,投资者可能受到乐观情绪的驱动,采取过度乐观的决策,盲目追涨杀跌,不理性买入高位股票,从而造成投资亏损。
2. 悲观情绪悲观是指对未来的态度消极悲观,对投资市场具有负向预期。
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可能受到悲观情绪的影响,情绪波动大,容易做出过度悲观的决策,急于抛售股票,错失回升机会。
3. 赌徒心理赌徒心理是指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寻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欲望。
这种心理使得投资者追逐短期利益,过度交易,不愿承担长期投资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组合的不稳定性和收益的损失。
二、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效应的一门学科,情绪认知偏差是其中的重要概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绪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度自信,导致不理性的投资决策。
这种投资者倾向于忽略风险,高估自己的能力,过度交易,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
2. 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参考价值,而忽视其他信息。
投资者在考虑股票买卖时,往往会受到之前的交易价格的影响,这导致他们过度依赖锚定值,而未能全面考虑市场情况和基本面因素。
3.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大多数投资者的决策,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独立判断进行投资。
这导致投资者往往无法及时把握投资机会,盲从他人的决策,沿袭市场热点,错失个人投资机会。
三、应对策略既然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学情绪认知偏差会影响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偏差性,那么投资者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规避这些影响。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者心理是指个体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情感和态度,包括投资者的信念、情绪和行为习惯等。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正确应对投资者心理,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是投资者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投资者心理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影响投资者面对风险时,往往受到自己的心理因素影响,例如恐惧、贪婪、焦虑等。
这些情绪会导致投资者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产生偏差,进而影响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例如,在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时期,当投资者感到恐惧时,往往会过度卖出股票,导致亏损;而当投资者感到贪婪时,往往会过度买入股票,最终导致高风险和亏损。
因此,投资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理性识别和评估风险,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决策。
二、投资者心理对决策时间的影响投资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经常受到决策时间的约束。
短期投资者往往更加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影响,做出过早的买入或卖出决策。
长期投资者则相对更能抵御市场的瞬间变动,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的积累。
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决策时间,避免过于受到市场心理的干扰。
三、投资者心理对信息获取和解读的影响在投资过程中,信息获取和解读是投资者作出决策的重要环节。
然而,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常常影响其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投资者往往受到情绪的驱使,容易过度追逐短期的市场热点,无法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
此外,投资者还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例如媒体报道及他人的投资观点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投资者的信息解释,进而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
因此,投资者需科学地对待和运用信息,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以减少心理因素对信息的干扰。
四、投资者心理对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对其选择和执行投资策略产生影响。
不同的心理因素会导致投资者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例如保守型投资者更倾向于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而激进型投资者则更愿意承担高风险以追求高回报。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心理与投资决策行为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心理与投资决策行为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行为是投资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和决策行为往往会对投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偏差、情绪影响和羊群效应三个方面来探讨投资者心理与投资决策行为。
心理偏差是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错误。
其中一个典型的心理偏差是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击败市场。
这种心理偏差导致投资者过分交易,频繁调整投资组合,增加了交易成本,并且容易因为短期波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另一个常见的心理偏差是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程度高于对收益的敏感程度。
这种心理偏差导致投资者过于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错失了一些可能的高收益机会。
情绪影响是指投资者的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情绪影响是恐惧和贪婪。
在市场上,当股价下跌时,投资者往往会感到恐惧,担心亏损进一步扩大,于是选择抛售股票。
相反,当股价上涨时,投资者会感到贪婪,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于是选择购买股票。
这种情绪影响导致投资者在市场中追涨杀跌,往往买在高位卖在低位,损失了很多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情绪影响是群体性情绪。
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往往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盲目跟从他人的投资决策。
这种群体性情绪导致投资者形成羊群效应,市场上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选择跟从他人的决策。
羊群效应是投资者心理和投资决策行为中一个重要的现象。
在金融市场中,当投资者看到他人大量买入某只股票时,往往会认为这只股票有较高的收益潜力,于是选择跟从他人买入。
相反,当投资者看到他人大量卖出某只股票时,往往会认为这只股票有较大的风险,于是选择跟从他人卖出。
这种羊群效应导致市场上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为了避免心理偏差和情绪影响对投资决策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投资者心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在投资的世界里,投资者的心理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时刻左右着投资决策和行为。
理解投资者心理如何影响投资行为,对于提高投资成功率、降低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贪婪心理是投资者常见的心理状态之一。
当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股票价格不断攀升,投资收益节节高升时,贪婪往往会驱使投资者盲目追涨。
他们渴望获取更多的利润,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比如,在股市的牛市中,很多投资者看到别人赚得盆满钵满,便不顾一切地将大量资金投入市场,甚至不惜借贷炒股。
然而,市场的走势是难以预测的,当行情突然逆转,股价大幅下跌时,这些贪婪的投资者往往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恐惧心理则是另一个极端。
在市场出现波动或下跌时,恐惧会占据投资者的内心。
他们担心自己的投资会进一步缩水,于是匆忙抛售手中的资产,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种恐慌性的抛售往往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投资者由于过度恐惧,纷纷逃离股市,导致股市暴跌,而那些能够克服恐惧、保持冷静的投资者,在市场触底反弹时则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过度自信也是一种常见的投资者心理偏差。
有些投资者在取得了几次成功的投资经历后,便认为自己具备了超越市场的能力,对自己的投资判断过度自信。
他们可能会忽视市场的风险,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些资产,或者频繁进行交易。
然而,投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过度自信往往会让投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众心理同样会对投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当大多数人都在进行某项投资时,很多投资者会觉得这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选择,从而跟随大众的脚步。
这种从众行为往往导致投资者在市场高点时涌入,而在市场低点时恐慌逃离。
比如,当房地产市场火爆时,很多人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跟风买房投资,结果在市场调整时陷入困境。
除了上述几种心理因素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会对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更愿意追求高收益,他们可能会选择投资股票、期货等高风险资产;而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则更倾向于选择债券、银行存款等低风险资产。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心理理解投资决策的心理影响
投资学中的投资者心理理解投资决策的心理影响投资者心理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理解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市场情况,预测投资者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探讨投资学中的投资者心理,深入理解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情绪和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1 情绪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情绪在决策过程中会对投资者产生显著的影响。
投资者在面对风险和收益时,常常受到情绪的驱动,容易产生决策的情绪偏差。
例如,当市场上涨时,投资者往往会被贪婪和乐观情绪所驱使,过度自信,导致高估股价。
相反,当市场下跌时,恐惧和悲观情绪会使投资者恐惧损失,过度抛售,导致低估股价。
1.2 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认知偏差是指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的特殊性而偏离了客观事实的判断。
这种偏差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关注近期的信息,而忽视了长期趋势。
这导致了“短视”的认知偏差,使得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同时,过度自信也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使得投资者高估自己的决策能力,从而陷入错误的投资决策当中。
二、投资者心理的两种主要反应模式2.1 “风险规避”心理在面对风险时,投资者普遍表现出“风险规避”心理。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稳定和安全的投资,以规避潜在的亏损和风险。
这种心理导致了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出保守的选择,错失了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合理管理风险,以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2.2 “炒作”心理相比“风险规避”,一些投资者表现出的是“炒作”心理。
他们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甚至不顾风险的存在。
这种心理常常使得投资者盲目跟风,追逐市场热点,容易陷入投机泡沫,最终导致投资损失。
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遵循投资原则,避免被情绪和市场短期波动所左右。
三、心理干预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3.1 教育和培训对投资者的心理干预通过教育和培训,投资者可以增强对市场的理解,掌握投资知识和技能,提高投资决策的自信心。
第三章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尽量返本效应〞使很多买卖最终都是赔钱的买卖〔尤其在熊
市阶段〕;
〝蛇咬效应〞会使投资者惧怕再次进入市场。 关于一个新股民来说,很容易发生这种现象:〝赌场效应〞—
—〝尽量返本效应〞——〝蛇咬效应〞。
§3 投资阅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二、记忆的顺应性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记忆并不是对过去阅历的准确再现, 有时它会受集体心情和情感的影响而对过去的阅 历停止重构,从而引发记忆歪曲理想,并不能做 到对事情停止客观记载。
不同投资阅历对投资作风的影响:
在赚了钱之后觉得是在玩赌场的钱,同时进一步减 轻其过度自信的水平,就情愿冒更大的风险—— 〝赌场的钱效应〔赚钱效应〕〞 〔贪心〕。
失败者并不总是逃避风险,人们通常会抓住时机补 偿损失——〝尽量返本效应〞。
在阅历了盈余之后觉得受了损伤,人们会变得不愿
§3 投资阅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996年, 78000个样本账户,剖析周转率
与投资组合报答率之间的关系。将样本依
照买卖频繁水平分为五个组。最低一组平
均周转率每年为2.4%;最高一组250% 。
扣除手续费本钱之后的净报答率表现出清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买卖
Barber and Odean, 2000,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买卖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买卖
投资组合的〝恋家情结〞与〝本地偏好〞使得投资组合难以
§4 代表性思想与熟识性思想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比如,为防止认知失调,我们会发生记忆 的顺应性:
我们大少数人关于不喜欢的理想都视而不见。 虽然理想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 堵在我们喉咙里
§3 投资阅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人们的记忆通常具有顺应性,即记忆是对事物和情感的感
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中,投资决策经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干扰,这些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损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偏差,以及它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第一种心理偏差是“固执己见”。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通常会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忽视或排斥与之相悖的证据。
在投资领域,当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或市场有偏见时,他们可能会忽视一些风险因素或其他不利因素,从而导致错误决策。
例如,当一个投资者对一只股票抱有过高的期望时,他可能会忽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或行业趋势等因素,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第二种心理偏差是“过度自信”。
许多人都会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和知识水平,从而导致他们过于冒险地进行投资。
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使人忽视风险,并导致过度交易或过度投资,最终导致投资损失。
例如,一位投资者可能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从而频繁进行买卖操作,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和投资收益下降。
第三种心理偏差是“损失厌恶”。
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往往比对于同等金额的收益更为强烈,这导致他们在投资决策中避免承担风险。
例如,一个投资者可能拒绝出售亏损的股票,而继续持有,希望能够“套牢”并赚回损失。
这种行为常常导致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时错失更好的卖出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四种心理偏差是“羊群效应”。
人们往往倾向于追随主流,跟从他人的观点和行为,而不是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决策。
在投资决策中,这种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盲目追逐热门股票或市场热点,而忽视风险或其他重要因素。
例如,当媒体报道某只股票正处于热潮中时,投资者可能会盲目跟风购买,而忽视该股票的基本面情况,从而导致错误决策。
为了克服这些心理偏差,投资者可以尝试以下几点:首先,保持理性思考。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要尽量客观地评估风险和回报,并避免受到情绪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其次,加强知识和信息的学习。
投资者应该学习金融知识,了解不同投资工具和市场的特点,以便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投资者心理偏差对决策效果的影响
投资者心理偏差对决策效果的影响投资是一项充满风险的行为,而投资者的决策往往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
这些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心理偏差,并分析它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风险。
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过度交易,频繁调整投资组合,增加交易成本并降低投资回报。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也更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波动影响,做出情绪驱动的决策。
因此,投资者应该保持谦虚并认识到自己的盲点和局限性。
其次,我们来谈谈“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程度高于对同等金额收益的敏感程度。
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投资者过于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避免损失,而忽视了潜在的收益机会。
为了克服损失厌恶,投资者应该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学会接受一定的损失。
第三个心理偏差是“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决策,而不是独立思考和做出独立判断。
这种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盲目跟风,追逐热门投资品种,而忽视了基本面和价值投资的原则。
为了避免羊群效应,投资者应该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另一个常见的心理偏差是“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过于依赖已有的信息或参考点,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过度关注某个股票的历史价格,而忽视了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克服锚定效应,投资者应该广泛收集信息,并采用多个参考点进行分析和决策。
最后,我们来谈谈“确认偏差”。
确认偏差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陷入“信息茧房”,无法客观评估投资风险和机会。
为了避免确认偏差,投资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全面的信息分析。
综上所述,投资者心理偏差对决策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决策往往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
这些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进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回报。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并分析它们对投资决策的潜在影响。
一、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过于自信。
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过于乐观地对待投资机会。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导致他们过度交易和频繁调整投资组合。
这种行为通常会增加交易成本,并降低投资回报。
二、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同等金额收益的敏感程度。
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过于谨慎,害怕承担风险。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过度关注投资组合的短期波动,而忽视长期收益的潜力。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投资者过度保守,错失了一些可能带来高回报的机会。
三、确认偏见确认偏见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寻找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并忽视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陷入信息过滤的陷阱,只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性地关注与自己投资决策相符的研究报告,而忽略那些对自己观点持不同意见的报告。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投资者陷入错误的决策,并增加投资风险。
四、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盲目跟风,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做出决策。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在市场繁荣时追逐热门股票,而在市场低迷时抛售低价股票。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表现不稳定,并错失一些可能带来高回报的机会。
五、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对某个特定信息过分依赖,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
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对特定价格或指标形成固定的心理锚定,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例如,投资者可能会将某只股票的购买决策与其过去的最高价相关联,而不是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做出判断。
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投资者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回报。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偏差与投资决策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偏差与投资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参与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的投资。
然而,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往往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导致决策出现错误或不理性。
本文将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和行为偏差三个方面探讨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 过度自信偏差过度自信是指个人对自身能力和判断的高估。
在投资中,个人投资者可能因为一次或多次成功的交易而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过于自信,进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例如,他们可能高估自己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盲目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忽视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应对策略是个人投资者要保持谦虚和审慎,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2. 鬼影观念偏差鬼影观念是指个人纠缠于过去经历中的负面经历或错误决策,导致在投资决策中过度谨慎或回避风险。
例如,个人可能因为过去的失败经历而不敢参与高风险投资,错失了一些可能的投资机会。
应对策略是个人投资者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正确认识风险和回报的关系,并在投资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二、情绪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 短视偏差短视偏差是指个人在投资过程中受到即时利益的驱使,缺乏长远的投资目标和规划。
例如,个人投资者可能因为市场短期波动而过度关注短期利益,频繁买卖股票,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容易被市场噪音所干扰。
应对策略是个人投资者要明确自己的长期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并坚持长期投资策略,避免过度交易和盲目追求短期收益。
2. 锚定效应偏差锚定效应是指个人投资者对某个特定信息的过度重视或依赖,忽视其他信息的影响。
例如,个人可能因为某个消息或媒体报道而固定了一种判断,忽视市场其他信息和变化。
应对策略是个人投资者要多样化信息来源,充分分析不同观点,并避免单一消息对投资决策产生过大的影响。
三、行为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 羊群心理偏差羊群心理是指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过度跟随他人的行为和意见,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投资者心理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投资者心理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投资是当前社会中盛行的一种活动,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形式的投资都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但是投资并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它还牵涉到投资者的个人心理与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可能会对他们的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一、投资者心理偏差的类型及特点1. 信任偏差信任偏差是一种感性判断,即投资者会基于他们对某些行业或公司的信任感做出决策。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忽略了科学分析和研究,并简单地把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觉当作投资决策的基础。
2. 保守偏差保守偏差是指投资者在决策中过度保守,即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投资项目,而不是去寻找更有潜力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失去了寻找创新方法的能力,并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
3. 顺从偏差顺从偏差是指投资者过度信任权威和专家的看法,而不去考虑其他的因素。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被过度专业化或受到其他人思想的影响,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4. 风险厌恶偏差大多数人对风险的认识是非常主观的。
很多投资者倾向于避免风险,这样就无法获得回报。
风险厌恶偏差必须通过规划和分散,以控制风险并实现预期收益的目标。
二、投资者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 决策失误投资者在决策面临的时候,由于心理偏差存在,可能会犯错误。
即使是小的偏差,它也可能导致发生连锁反应,逐渐蔓延到整个决策过程中。
除非我们主动意识到偏差,否则很难主动防止这种错误。
2. 非理性决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出现情感反应或个人偏见。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投资机会的评估,从而导致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比如,信任一个企业的投资者很可能会低估其财务风险。
3. 频繁交易投资者可能会像赌徒一样频繁地制定投资计划,这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频繁的投资组合更可能会导致操作和交易成本增加,而更激进的投资策略则可能会带来高风险,从而增加投资者的心理压力。
三、如何避免心理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 认识并接受心理偏差了解自己的心理偏差,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组合周转率:是交易频率的衡量指标,指一定时 期(比如一年)内投资组合中股票 变化的百分比.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年 周 转 率 ( )
%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85% 73%
51%
53%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对投资收益不利 交易成本高 买(卖)错股票
交易成本高
Barber 与Odean(2000):1991-1996年, 78000个 样本账户,分析周转率与投资组合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将样本按照交易频繁程度分为五个组。最低一组平均周 转率每年为2.4%;最高一组250% 。扣除手续费成本之 后的净回报率表现出明显不同,差距约为7%。
投资者可能会对B公司的股票过分悲观一些。
为了避免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痛苦,投资者的大脑将会 过滤掉或减少负面信息,并改变对过去决策的回忆,导 致投资者很难客观评价他们的投资是否符合既定的投资 目标。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Goetzmann 与 Peles(1997)对投资者的记忆信息进行了 研究:询问两组投资者(建筑师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投资专 业人士组)两个问题: (1)你去年的收益率是多少? 5.11% 6.22% (2)你跑赢市场多少? 4.62%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结果表明:盈利的股票有着正的超常交易量,而亏损 的股票有着负的超常交易量。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检验之二:股票持有时间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 Schlarbaum(1978) 研究假说:根据“处置效应”理论观点,如果股价 上涨,投资者倾向于卖掉它;如果股价下跌或者维持不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不会很好地分散投资组合,因为他们非常
原 因
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股票 。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看不到对冲风险的必要。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通常低估甚至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一、后悔(遗憾)与自豪
后悔(遗憾):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明是错误 的决策时,所造成的情感上的痛苦。 自豪:当人们意识到以前的一项决定被证明是好的决定时, 引发的情感上的快乐。 后悔(遗憾)的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投资者常见心理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3 投资经历、记忆与行为偏差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 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性别、频繁交易与投资损失率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网上交易与投资绩效
Barber与 Odean调查了1607位从电话交易转为网上交易的投资 者投资行为,发现,互联网的交易环境更加恶化了投资者过度自信 问题(控制幻觉),导致了更加频繁的交易,最终使投资者的回报 也减少。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二、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恋家情结”(Home Bias) 人的防卫本能
表现形式之一:偏爱熟悉而畏怯陌生等。 易得性偏差 人们只是简单的根据对有关信息掌握的难易程度来确 定对事物的关注程度。 防卫本能与易得性偏差导致投资者的熟识性思维 • 即使获胜的概率低一些,投资者还是愿意选择自认为了 解的公司证券,比如,本地股。 • 投资组合的“恋家情结”与“本地偏好”使得投资组合 难以达到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所要求的分散化程度。
人类天生具有回避遗憾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倾向。投资心 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为寻求自豪会倾向于过早卖出盈 利的股票,为避免遗憾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这种现象被 称为“处置效应”。 小测验 假设你现在需要卖出正持有的两只股票中的一只来满足
现金需要。此时,你持有的股票A的浮动盈利率为20%,而 股票B的浮动亏损率为 20%,你会怎么做呢?
——美国哲学家 Eric Hoffer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人们的记忆通常具有适应性,即记忆是对事物和情感的感知,
而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规律如下:
痛苦的经历越久远,记忆中该经历的痛苦程度会越低
A公司股票至今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
B公司的股票最近短时间内突然急速下跌。
投资(证券选择)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恰恰是在这样的工作
中,人们经常会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过度自信。 投资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并在 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其分析信息 的能力,从而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频繁交易和冒风险。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赌场的钱效应”。 在经历下跌行情后,投资者会产生“尽量返本效应”,因此继续 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导致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 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总结:
“赌场的钱”效应使投资者在赚钱之后更愿意买入风险大 的股票; “尽量返本效应”使很多交易最终都是赔钱的交易(尤其 在熊市阶段); “蛇咬效应”会使投资者害怕再次进入市场。 对于一个新股民来说,很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赌场效 应”——“尽量返本效应”——“蛇咬效应”。
变,投资者倾向于继续持有等待其价格上涨。因此,持
有期短的股票很可能是盈利的股票,而持有期较长的股 票可能是表现不佳的股票。 检验结果见下页图: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结果表明,投资者会迅速卖掉盈利的股票。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经历影响决策
过去的经历或结果通常会影响人们以后的风险决策。 不同投资经历对投资风格的影响: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随问题难度增加,过度自信的程度也增加。
对问题难度判 断的调整水平 对问题难度 的初始判断 问题的实 际难度水 平
问题的难度
忽略的遗憾:因为没有采取行动导致的遗憾。 行动的遗憾:因为采取了行动导致的遗憾。
举例:几个月以来你每周都选择同样的彩票号码,一直没有 中奖。一个朋友建议你选择另外一组号码,你会改变吗?这 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的遗憾有哪些?哪种遗憾的程度更大一 些?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二、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高估(%) 3.4%
超常收益高估值 收益率高估值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一、代表性思维(代表性启发)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代表性思维(代表性启发): ①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 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出现
技术分析方面,投资者认为过去的股票价格走势能够 在未来重演,从而比较迷信股市技术分析。
共同基金的投资者也犯会同样的错误,以至于有 的名字叫做某某“势头投资”基金——追涨杀跌。 就长期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价表现常常是均值回复的。 高速成长的公司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进行理性投资应遵循的最基本策略是:“止住亏损, 让赢利充分增长(Cut the short, let profit grow)” 。
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是一个心理问题,“多数人需要进 行心理训练或治疗”。
处置效应与财富:处置效应有损投资者财富 • 错误的买卖行为导致低收益 • 处置效应导致税收(资本利得税)损失
一、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 他们交易的可能性,导致频繁交易。 性别、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男性通常比已婚男性有较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单身女性通常比已婚女性有较低程度的过度自信。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Barber 与 Odean(2001)的研究(3000个家庭1991-1997年 的交易记录): 男 已婚 未婚 已婚 女 未婚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二、记忆的适应性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记忆并不是对过去经历的精确再现,有时它会受个体 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对过去的经历进行重构,从而引发记 忆歪曲事实,并不能做到对事情进行客观记录。 比如,为避免认知失调,我们会产生记忆的适应性: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喜欢的事实都视而不见。虽然事 实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堵在我们喉咙里 ——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
参与程度加深 网上信息与知识
§1 过度自信与频繁交易
二、过度自信与风险
理性投资者应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所承担的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水平:
Barber 与 Odean 的研究发现,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
(波动率和Beta系数)最高,其次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和
单身女性。
在赚了钱之后感觉是在玩赌场的钱,同时进一步加重其过度自
信的程度,就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赌场的钱效应(赚钱效
应)” (贪婪)。
失败者并不总是回避风险,人们通常会抓住机会弥补损失 —— “尽量返本效应”。
在经历了亏损之后感觉受了伤害,人们会变得不愿冒风险 —— “蛇咬效应” (恐惧)。
§3 投资经历、记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某种结果的类似之处。
②有时,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 熟悉的模式来作判断,而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或重复的概率。
§4 代表性思维与熟识性思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代表性思维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基本分析方面,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通常错误地认为 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能够代表未来的业绩,而忽视不 支持这种观点的信息——好公司未来的业绩不一定会 一直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