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1、物种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 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体。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 在自然界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 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 (1)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 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 配 地理隔离形成虎亚种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性状(变 异)的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 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并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 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不利变异的个体生存 和留下后代的机会小,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 会下降,最终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保留对个体生存和繁衍后代 有利的变异,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3、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突变、选择和隔离是三个基本环节
突变 其中: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 ______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 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如何计算基因频率?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新课:
1、怎样的群体中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即不进化)?
2、实际上种群基因频率一般变化还是不变化? 3、 如果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哪种因素使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即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大群体 随机交配 没有个体迁移 没有突变 没有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不变 基因型频率不变
主要内容(第三课时 )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达尔文
复习旧课: 1、我们看到的这些外在 表现 的性状表现叫_____型, 由_______型决定。 基因 2、假设脖子和四肢的 长短是由A和a决定的, 长是显性形状,则脖子 AA或Aa 长的基因型为_____, aa 脖子短的基因型为____。 3、什么叫基因型频率? 什么叫基因频率?
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 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 个亚种 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2、达尔文在加拉柏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 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用现代进化 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 A、南美同一种雀种→地理隔离→自然 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B、南美不同雀种→地理隔离→自然选 择→不同种地雀 C、南美同一种雀种→自然选择→地理 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物种地雀 D、南美同一种雀种→地理隔离→生殖 隔离→不同种地雀
东北虎
华南虎
(2)生殖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 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例1、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 代------骡不可育,马和驴有 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 例2、 如麻鸭(上)和孚鸭(下)都 是大雁的后代,由于长期地理隔离而 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 了生殖隔离,现在即使人为让它们交 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了。也就 是说,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了。
物种形成过程
一般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基定 小 自然选择 因 向 生殖隔离 新 种地理隔离 物 种 频改 群 种 群 率变 物种形成的关键
(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3、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也叫物种形成的三环节)
小结: 1、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4点)
! 严格地讲,在自然界中
这样的群体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总是不断变化的,即生物总是不断进化的。
一、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2、迁移 3、遗传漂变 前三者都不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故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镀锌软管 尼龙接头 4、自然选择
现代达尔文主义对自然选择的新解释
自然选择可以理解为随机变异(突变) 的非随机淘汰和保存。 当一个个体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遗 传变异,那么,决定这种变异的基因必然 在群体中逐步扩散。 随着原有基因逐步被取代,新的生物 类型就可能形成。
思考:十九世纪的桦尺蛾和二十世纪的桦尺蛾 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是同一物种吗?
随堂练习: 1、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 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 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 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解 D 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C、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wk.baidu.com
19世纪中叶以前 栖息环境浅色 s基因频率95%
桦尺蛾 浅色(s) (个体多) 深色(S)(个体少) 浅色 深色 ……
20世纪 栖息环境深色 S基因频率95%
s基因频率降低 S基因频率升高 s基因频率又降低 S基因频率又升高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