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运用之定向转述、繁例点例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论据的运用之定向转述、繁例点例结合
事实论据的运用之定向转述、繁例点例结合
特级教师龙晓彤
【范例引导】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思考:本文在用例上有什么特点?
必须跨过这道坎
山是一道坎,它高,它威严,它绵延着一股凌人之气,阻挡着人们的脚步。然而再巍峨的山也能被征服,我不禁问:世上还会有跨不过的坎吗?有个声音告诫我:别忘了,你心中横亘着的才是永恒的障碍!呵,是啊,我们不就时常在心里那道坎前畏缩吗?
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它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着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张照片记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义与人性。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将女孩抱进救济站,然而众人的尖锐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一颗明星的殒落犹如落水的石子般不再夺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惋惜之余,是否还应该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在流言里逃进阴影,这道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所以勇敢的人,你必须握紧拳头跨过去!
这道坎,无形,这道坎,拦住了太多人。当柳三变忘情于戏楼霓虹靑衫红袖间,当王国维顶着前清遗老的旧帽对想象中的王朝难以释怀时,他们的光芒淡了,他们的精气散了。柳永终究只吟那儿女情长的歌,王国维终究只属于皇城那一泓湖水。
心坎,竟如此难以跨过。但是,我们必须跨过!谁说面对心理的煎熬我们从未获胜?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量。仍是那段艰苦卓绝的时期,童第周被从中科院系主任的位置上拉下马,他被批斗,被叫去扫了整整五年的厕所。然而这位瘦小的知识分子没有惊惶失措乱了方寸。他每天坚持在八点钟前完成工作,因为这是他“对八点后工作时间的尊敬。”
这些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曾面临时间最难熬最残酷的一道坎,但他们挺了过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
心里的坎,捉摸不定,可以叫人在平静中怀有深深的绝望,然而跨过去,我们就是胜者,所以我记住了,必须跨过这道坎,才能迎来人生的另一页精彩篇章!
点评:
本文用例的特点是:叙例时能围绕中心论点定向转述,繁例点例运用得当。
作者先由“山是一道坎”比兴起笔,引出无形的“心中的坎”;其次由在“心中的坎”面前退缩、毁灭的凯文·卡特写到在诱惑面前和时代变革时“光芒淡了”、“精气散了”的柳三变和王国维;最后,写从容淡定地跨过“心坎”的沈从文、童第周,思路清晰。叙述事例能围绕中心“必须跨过这道坎”进行定向转述,有力凸显了观点。
其中,凯文·卡特是曾获得普利策奖的南非摄影家,其事例不为人所熟知,故用为详例;用为点例的是柳永、王国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例,但作者从“心中”的坎的角度,挖掘出崭新的内涵,令人读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领悟一:定向转述
领悟二:繁例点例结合
【方法突破】
突破点一:如何根据论点对写作材料进行有意识定向转述?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主旨,怎样进行定向转述?
人物简介:
王选,一个日军细菌战受害人的后代,从1995年起,在自己的家乡浙江义乌等地,开始了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调查取证工作,于1997年组织浙江、湖南等地的细菌战受害者成立“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并被推举为团长,代表中国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诉讼。
2002年底,被多家国内媒体及读者评为“年度人物”,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委会给她致的颁奖辞是:“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方法:
1.明确题旨。(理解主旨两个关键词:记忆,风化)
2.提炼概括。(根据需要对素材进行裁剪、概括,用中心词、中心句串起。)
转述示例: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埃,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二十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而在海的对面,眉毛已发白的日本律师尾山宏也用他的努力,为我们开启那段记忆。在滚滚时间之河中,王选和尾山宏共同为我们守护那段记忆,时间永不能将其风化。(摘自2007年高考山东作文《贝壳•划痕•记忆》)
突破点二:一材多用,怎样根据不同主题对材料进行定向转述?
下面一则材料,可以用来论证不同的主题。请依据下列主题,分别定向转述。
李叔同做了和尚,学生丰子恺仍跟他有来往。弘一法师曾到丰家,丰子恺请法师就坐。法师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多次如此后,丰问何故,法师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他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A.“一枝一叶一世界”;
B.“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C.“留给明天”。
方法:
1.深入理解话题和材料,找出材料和话题的连接点。如弘一法师就座时“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这样的“一枝一叶”的举动,正体现其内心世界的博大;而他之所以有这样“出乎其外”的尊重生命的举动,正是源于他“入乎其内”对天人合一至理的不懈参悟;他的行动彰显的是善心和禅意,这正是他留给明天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2.做好剪裁。
3.要有扣题意识。
转述示例:
A.“一枝一叶一世界”
一枝见佛性,一叶见禅心,一枝一叶足见丰富的内心世界。
弘一法师是大家,精通诗画、书法、戏剧,但一枝一叶的平凡小事中足以显现其真性情。他到丰子恺家做客,落座前总是先轻摇藤椅,先让蛰居的小虫走避,然后才安然落座。法师修佛真是到了至高境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心中皆装着佛,皆装着大千世界,皆装着万千生灵。这一枝一叶的举动中足见其心胸之博大,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中足见其心中的大千世界。
B.“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万事万物只有“入乎其内”深入探究,弄懂其中蕴含的哲理,才能“出乎其外”,表现在一言一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