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地方性风格乐曲演奏技巧表现特征——浅谈二胡乐曲的地方性技法特点
浅谈“秦派二胡”的风格及演奏手法
![浅谈“秦派二胡”的风格及演奏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932855be23482fb4da4c5e.png)
浅谈“秦派二胡”的风格及演奏手法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特色也当然成为一个地域的招牌。
深厚悠久的三秦文化底蕴,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创造之后得以形成风格韵味独特且代表性极强的陕西地方音乐文化。
正是借鉴并汲取陕西地方音乐中的精髓,秦派二胡这一艺术流派在音乐文化的长河中逐渐蕴育、形成并且得到了现在广泛的发展。
代表性极强、风格特点浓郁、音乐语言生动富有个性,这些都是秦派二胡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特色。
1.音阶特点陕西的戏曲及民间音乐的音阶中,有一种特殊的音律现象,即”4、7“二音的音高不同于平均律的音高;4比平均律的4高,但还不到#4;故以↑4表示。
而7比平均律的7要低,但未到7,故以↓7表示。
秦派风格受了秦腔及眉户等戏曲的影响,形成了“欢音”与“苦音”二种调式音阶,两者的区别就是所强调的特性音不同。
(1)欢音又叫花音、硬音,其特点是在乐曲中强调使用3、6二音,形成了欢快、明朗的色彩,常用于表现喜悦、欢腾的气氛。
其音阶排列如下:5671235其运用的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秦川小曲》、《丰收道情》……等等。
*例《秦腔主题随想曲》(2)苦音又叫哭音、软音。
是陜西最有代表性的调式,其特点是在乐曲中强调使用4、7二音,形成了深沉、高亢的色彩,用於表现怀念、悲伤及凄凉的情感。
其音阶排列如下:56b71245其运用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渭北叙事》、《陕北抒怀》……等等。
*例《秦腔主题随想曲》2.旋律特点秦派二胡的旋律中,旋律一般都是下行级进,上行跳进,这种旋法与陕西的地方方言有关。
下行级进一般以五度下行运\用的最多;而跳进音成以四度、五度、七度最为普遍,而八度以上的跳进也常看见。
在秦派的二胡曲中,有些是以陜北民歌為素材,而乐曲中以四度跳进较值得我们去注意;在部分乐曲中会运用到带有经过音的四度,如 2 3 5 、6 1 2 其中3和1即为经过音,这种带有经过音的四度跳进,使的旋律较为稳定,甚至使得旋律更细腻,更能表达情意。
浅析二胡的艺术特征
![浅析二胡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a6a1fadf46527d3250ce05b.png)
浅析二胡的艺术特征作者:傅怡然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10期【摘要】二胡被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通过传承和后人的改进,二胡的音色可柔美可凄凉可欢快,成为了音色圆润、雅致的民乐。
二胡曲目的风格主要有四种:传统乐曲、古典、地方性乐曲和现代新创乐曲。
二胡有多种手法,十分复杂,比如,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右手有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
只有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法,才可以更细致的演奏好乐曲。
【关键词】二胡艺术;特征;历史;传承【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91-02一、二胡发展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
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
琵琶胡琴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流传。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称为“嵇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到:“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去自雁,归雁如今不寄出。
说明在北宋时有了马尾胡琴[1]。
其实到了近代,人们才将胡琴更名为二胡。
二胡自身有着包容性强的特点,不仅汇集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乐曲,而且和许多乐器都可以组合,为人们演奏出许多美妙、动听的乐曲。
早在清朝时期,二胡就成为了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直至今日,在我国西北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在办红、白喜事的时候二胡往往会配合唢呐、锣等撑下整个宴席的音乐。
半个多世纪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后人的改进,二胡的音色丰富,兼柔美与凄凉、欢快与高亢,既可在民间场所成为常客、更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如2016年就在东京成功举办的盛世华音第二届中日韩国际二胡大赛就将二胡演奏技术进一步推向了世界舞台,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乐器之美。
浅谈二胡艺术中的地域特色与风味美
![浅谈二胡艺术中的地域特色与风味美](https://img.taocdn.com/s3/m/89536080680203d8ce2f24bb.png)
格 。 c j 南音 乐风 格厦技 法表现 二 河
美 而 北 方 方 言 粗 犷 豪 爽 便 形 成 了北 方 刚 劲 有 力 高 亢 豪 放 的 音 乐 地 域 特 色
河 南 地 处 我 国 中 原 地 区 其 风 格 韵 味 浓 郁 得张 扬而充分
润腔 表现
音 乐明快 .豪放 ,泼辣 而风 趣。河 南风格
泛 泼 辣 . 热 情 有 典 型 地 方 特 色 的 戏 曲 而 二 胡 乐 曲
《豫 乡 行 《河 南 小 曲 》 是 根 据 豫 劓 的 曲 调 风 格 创 作 而 就
三 度 以 上 的 滑 音 最 为 常 用 : 从 音 高 的 起 点 和 终 点
成 乐 曲 中 的 大 滑 音 和 滑 揉 技 巧 的 运 用 模 仿 了 豫 剧 声 腔 中 的 特 色 表 现 了 浓 郁 的 中 原 地 方 风 味 。 正是这么 多因素影响着二胡地域特 色的形成 然 而 不
郁 的 地 方 风 味 , 真 正 做 到 拉 什 幺 地 方 的 音 乐 ,像 什 幺地 方 的 音 乐 。
关键词:地域特色 地方风味 技 法表现
序 言 我 国 地 域 辽 阔 民 族 文 化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千 百 年 来 家 庭 中 由 于 气 候 在 这 个 多 民族 大 饮食 水 土 以 及
音 程跨度 大
发 音 浑 厚
传
各 地 方 方 言 因 素 与 二 胡 地 方 风 味
的 形 成 也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我 国 地 方
一再 2■ Y L OW RIE F 7 NG 0 9年 , 期 EL V R O HESO 2 0 2
啊
发 言 种 类 繁 多 各 地 音 乐 风 味 和 韵 味 自 然 就 会 千 差 万 别 江南 发言柔 软 甜 美 其 音 乐 风 格 大 都 细 腻 柔 和 清 新 优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8717bd284ac850ad024259.png)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作者:康馨匀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1期摘 ; 要:二胡的地方风格性与风格迥异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二胡艺术发展,它始终依附于民歌、戏曲、说唱以及民间乐种之中,由于长期与地方音乐相互吸收、融合和渗透,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无论是开朗朴实、浪俏良劲的东北音乐,还是诙谐风趣、热情纯朴的河南音乐;又无论是豪爽质朴、风格浓郁的西北音乐、还是优美流畅、风格秀丽的江南音乐,在风格色彩上都具有不同的音乐语言和技巧要素。
关键词:二胡曲;地域;特点中图分类号:J632.2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119-01从二胡的地方风格属性来讲,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音乐语境、语感上的差异,所呈现出来的润腔方式和装饰手法不尽相同。
音高概念产生音律差异和声腔差异;旋律歌唱性和节奏的音律,轻重缓急的变速,表达音乐的张力和情绪的变化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乐语汇和风格。
本文无力涉及如此广阔的领域,仅从技术方面来探讨地域性的乐曲风格形成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
一、山西二胡曲风格特点秦腔、媚户等地方戏曲是陕西音乐风格的主要代表。
《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等二胡曲都是这一风格二胡曲中代表性的作品。
特定的文化根性创造出特定的音乐文化特色。
其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五声调为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四、五度音构成骨干,形成围绕主音作四度上行或下行的旋律特点。
如《兰花花叙事曲》其主题音调采用信天游为素材,运用了以主音上行或下行四度旋律进行的框架结构,描绘出陕北黄土高原自然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旋律粗犷、高亢,极富歌唱性。
《秦腔主题随想曲》原为一首板胡曲,作品是以秦腔曲牌为基础发展而成。
在二胡演奏中,沿用了板胡的颤功技法,宽广的旋律线条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淋漓尽致的展现秦腔音乐豪放的性格和爽朗的特质。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d181b19b6648d7c1c746d2.png)
关于二胡曲的地域风格特点从二胡的地方风格属性来讲,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音乐语境、语感上的差异,所呈现出来的润腔方式和装饰手法不尽相同。
音高概念产生音律差异和声腔差异;旋律歌唱性和节奏的音律,轻重缓急的变速,表达音乐的张力和情绪的变化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乐语汇和风格。
本文无力涉及如此广阔的领域,仅从技术方面来探讨地域性的乐曲风格形成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
一、山西二胡曲风格特点秦腔、媚户等地方戏曲是陕西音乐风格的主要代表。
《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等二胡曲都是这一风格二胡曲中代表性的作品。
特定的文化根性创造出特定的音乐文化特色。
其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五声调为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四、五度音构成骨干,形成围绕主音作四度上行或下行的旋律特点。
如《兰花花叙事曲》其主题音调采用信天游为素材,运用了以主音上行或下行四度旋律进行的框架结构,描绘出陕北黄土高原自然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旋律粗犷、高亢,极富歌唱性。
《秦腔主题随想曲》原为一首板胡曲,作品是以秦腔曲牌为基础发展而成。
在二胡演奏中,沿用了板胡的颤功技法,宽广的旋律线条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淋漓尽致的展现秦腔音乐豪放的性格和爽朗的特质。
其中“欢音”和“苦音”是形成陕西音乐荡气回肠旋律的重要因素。
“欢音”旋律多表现明朗、热情、粗狂的情绪。
就是运用“宫”为主音,以“3”和“6”为特性因,因而构成的“欢音”宫调式。
“苦音”的旋律则常表现感叹,悲凉的情绪。
为了突出“苦音”我们习惯上将实际演奏的si音略低于本律,从而形成了“苦音”悲凉的旋律色彩。
在演奏陕西风格的乐曲时,首先特别应该注意4、7两个音的处理。
在演奏这两个音时,多采用加揉、垫指滑音、颤指等方法来强调其音乐特点。
二、河南二胡曲风格特点河南位于我国中原地带,在地方剧种豫剧,曲剧,河南大调曲子音乐风格的影响下,形成一整套二胡地方风格演奏技法,风格性二胡乐曲以《河南小曲》,《豫乡行》为代表。
浅谈二胡艺术中的地域特色与风味美
![浅谈二胡艺术中的地域特色与风味美](https://img.taocdn.com/s3/m/e5d7ee24e2bd960590c67740.png)
南、蒙古草原 、三秦 以及新疆等地方特 色音 乐风味 和演奏技 法 ,来 阐 曲的 发展 。例 如 :二 胡 乐 曲 《 兰花 花叙 事 曲》即采 用 了陕 北 民歌 述演奏者如何 真 实把握 乐曲的地域特 色,准确 生动 地表 达 出乐 曲浓郁 《 花花 》 曲调 和故 事 情节 创 作而 成 ,而 乐 曲体现 了陕北 民歌 浓 兰 的地 方风 味 ,真 正做 到 拉 什 么 地 方 的 音 乐 ,像 什 么地 方 的 音 乐。 郁 独特 的地 方特 色 ;河 南豫 剧 是一 种影 响广 泛 , 泼辣 、热 情 ,有 关 键 词 :地 域 特 色 ;地 方 风味 ;技 法 表 现 典型 地方 特 色 的戏 曲 ,而二 胡 乐 曲 《 乡 行 》、 《 南小 曲》就 豫 河 是 根据 豫 剧 的 曲调风 格创 作 而成 ,乐 曲中 的大滑 音 和滑 揉技 巧 的 运 用 ,模仿 了豫 剧 声腔 中的特 色 ,表现 了浓 郁 的中 原地方 风味 。 序 言 我 国地 域 辽 阔 , 民族 文 化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干 百年 来 ,在 这 正 是这 么 多 因素 影 响着 二胡 地域 特 色 的形成 ,然而 , 不仅 是 个 多 民族 大家 庭 中 , 由于 气 候 、饮 食 、水土 以及方 言 、 民歌 、地 这 些外 在 的 因素 ,其 实 人文 的 内在 因素 对于 它 的形 成也 起 到 了至 方 戏 曲等 的诸 多 因素 ,随着 时间 的推 移 、历 史 的传 承 与 时代 的发 关 重要 的作 用 。几 代 的音 乐 家们 通过 采 集各 地 的 民歌 戏 曲 ,搜集 展 ,形 成 了大 量不 同地 域特 色 的 民族 音 乐 。二 胡作 为土 生 土长 的 整 理独 具特 色 风土 人情 的 民间音 乐 ,将 这些 富于 特色 的音乐 与 二 民族音 乐文 化 的一 部 分 ,随着 近 半个 世 纪 的快速 发 展 ,它 已经 具 胡 的创 作技 法 加 以融 合 ,才传 承 并创 作 出众 多具 有浓 郁 地方 风格 备 了极 丰 富 的表现 力和 感 染 力 ,可 以表 达各 地 区 、民族 的思想 感 的二胡 作 品,才 使得 二 胡的地 域特 色得 以发 展 。 情 。二 胡长 期 生存 于 民问 ,与 民 间音 乐联 系 紧密 ,因此 表现 出地 二 、地域 性风 格 及技 法总 体特 色 地 方风 味与 地 域特 色 是二 胡 艺术 表现 的 重要 方面 ,准确 的把 方音 乐 的独特 韵味 与意 境 。 握 好不 同地 域 的演 奏风 格 才 能恰 如其 分 的表 达 出乐 曲 的真实 内涵 二胡 地域 特 色 的形 成 二 胡艺 术地 域特 色 的发 展 并 非一 朝一 夕 的功 夫 ,它 不 仅受 着 和 意境 。通 俗 地说 ,就 是 要求 演 奏者 拉什 么 地方 的乐 曲,就 有什 各 地地 理 、气 候 、方言 、风 俗 人情 以及 民歌 戏 曲等 多方 面 因素 影 么 地方 的风 味 。笔 者 列举 出最 具 代表 性 的几 种地 方特 色 的二 胡音 响 ,也 是靠 几代 人对 地 域风 格 音乐 的摸索 、搜 集 、传 承 与发 展 而 乐 ,对 其独 特 的风 味 以及如 何 运用 技 法表 现 出其 风格 韵 味加 以阐 逐渐 形成 的 。 述。 二 胡地方 风 味 的形 成 ,地 理气 候环 境 起着 直 接 重要 的作 用 。 ( )江 南音 乐风 格及 技 法表现 一 江 南地 区 的地 势平 坦 ,风 景秀 丽优 美 ,优 越 的 自然 生存 环境 我 国南 方江 浙地 区 气候 温湿 ,丘 陵 、平原 的 地形 差 别小 ,风 景 秀 丽 ,绿树 繁 荫 ,因此 南 方 的音 乐旋 律优 美 ,细 腻 婉柔 ,少大 跳 , 使人 们 多 以音乐 来 表达 读一 水 乡美 景 的赞 美 ,且 语言 音调 调值 变 发音 流 畅清 澈 ;而 北方 由于 气 候干 燥 ,地 形差 别 大 , 山区高 原较 化 小, 因此 江南 音 乐基 本上 是 五 声性调 式 ,音 乐 旋律 婉转 优 美 , 多 ,即北 方 的音乐 旋律 舒展 , 高亢 ,音程 跨度 大 ,发 音浑 厚 。 少大 跳 ,它 所形 成 的音 乐风 格 都有 着 细腻 、柔 和 的特 点 。二 胡 曲 《 南 春色 》 、 《 江 姑苏 春 晓 》等 ,都 是有 着浓 郁 江南 丝竹 韵 味 的 各地 方方 言 因素 与 二胡 地 方风 味 的形 成 也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 我 国地 方 发 言种 类 繁 多 , 各 地 音 乐 风 味 和 韵 味 自然就 会 干 差万 乐 曲,呈现 出江南 音乐 典型 的地 域特 色 。 别 。江 南 发 言 柔 软 、甜 美 ,其 音 乐 风 格 大 都 细腻 柔和 ,清 新优 在 这 类 乐 曲演奏 中,最 能表 现 其地 域风 味 的技 法 是滑 音和 装
浅谈二胡曲《纳西》的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纳西》的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9bbc5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a.png)
浅谈二胡曲《纳西》的演奏技巧
《纳西》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取材于纳西族音乐,曲调优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
民族特色。
其演奏技巧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
析:
一、弓法技巧
在《纳西》的演奏中,弓法技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技巧便是弓法的均匀性。
演奏者需要用均匀一致的弓力控制弓按摩琴弦,使得每个音符的节奏匀称、清晰,且音高
准确; 第二个技巧是弓的位置掌握。
演奏者需根据乐曲的情感表达,合理地选择弓的位置,以达到正确的音色效果; 第三个技巧是弓的速度及力度掌握。
演奏者需要根据各段乐曲的
不同情感表达,合适地调整弓的速度和力度,通过合适的弓速和力度突出乐曲的表现力和
情感变化。
二、音色处理技巧
演奏者需要根据曲子的情感涵义,进行合理的音色处理。
在曲子开始的地方,需要用
柔和的音色表现出唯美的意境,给听众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 在曲子中段,需加强音色的
明亮度以及强烈的节奏感,以突出曲子的热情和激情。
在曲子结尾处,则需要柔和温婉,
让曲子以柔美的方式结束,并在音乐上把听众留在美妙的心情中。
三、技巧转化
除了把掌握好前述的演奏技巧之外,演奏者还需要进行技巧的转化。
例如,将不同的
颤音、滑音、弯音和颤弓等技巧灵活地运用到曲子中,增加曲子的别致和变化。
演奏者需
要在灵活的运用技巧和弓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乐曲中变换音响,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
内涵。
综上所述,演奏《纳西》需要掌握好基本的技法,同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技法,并在演
奏中注重音色处理与情感诠释,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
浅析新疆风格二胡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新疆风格二胡曲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46f0216eff9aef8941e066d.png)
浅析新疆风格二胡曲的艺术特征作者:马晓璐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2期摘要:纵观二胡的发展历程,它是遗落在民间的弦乐王子。
而新疆风格的二胡作品由于受到地方的地理位置、语言特点、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性风格韵味。
二胡风格性的演奏技巧大大加强了新疆音乐的表现力,是表达新疆风格二胡音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新疆风格二胡曲;演奏技法;音乐形态中途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0-01一、新疆风格二胡作品形成的原因新疆音乐具有特殊的音乐韵味。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多民族地区,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对新疆音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地理位置造就了新疆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新疆语系融合了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世界三大语系的特征,其中维吾尔语是其重要的语言之一,由于维吾尔语的重音是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所以新疆音乐的节奏多以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为主。
新疆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从而使新疆音乐产生了热情、奔放的艺术特点。
姊妹艺术的音乐素材对二胡曲独具新疆风格特色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歌、舞蹈、器乐、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是新疆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新疆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热情欢快,调式丰富多样,变化音的使用是新疆音乐特有的风格之一,常用的变化音有:b7、#1、#2、#4、#5等,音调充满了新疆音乐韵味,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西域风情。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人文精神、风土人情、地方方言、一个地区整体的审美特征、政治、经济条件等外部因素,以及对姊妹艺术素材的吸收、借鉴,都对新疆风格二胡曲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与新疆风格二胡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新疆风格二胡曲的艺术特征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创作曲目。
较流行的新疆风格二胡曲有:《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原为小提琴独奏曲,是作曲家陈钢先生根据新疆民歌《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及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后由刘天华先生改编成二胡独奏曲;《葡萄熟了》是周维先生根据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天山风情》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一首有新疆音乐风味的二胡独奏曲;《第三二胡狂想曲》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以新疆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牧羊女》是曹元德先生根据新疆塔吉克族音乐素材创作的;《西域风情》;《胡旋舞》。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42270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5.png)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二胡曲《一枝花》是一首典型的中国民乐作品,曲调优美流畅,充满东方韵味,通过表现一枝花的自然生长和美好,传递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情感。
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音乐表现以及演奏技巧,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首先,从音乐表现方面来看,《一枝花》的主要特征是抒情性强,曲调动听。
它采用了传统的四声八度音阶,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曲调起伏流畅、旋律婉转,兼具中国音乐的曲调优美和抒情性。
整首曲子情感真挚,充满了温情,旋律舒缓柔美,颇富民乐特色。
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技巧也十分重要。
演奏技巧是对音乐情感的具体表现,是情感与技巧的互动。
演奏这首曲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弓法。
弓法的使用是演奏二胡的关键,可以说是演奏技巧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般演奏二胡时,需要采用“直拉直弓”、“弯发弯弓”等弓法,使得二胡的音色更加清晰,音量更加和谐。
二是音色的变化。
在演奏二胡曲《一枝花》过程中,需要注意音色的变化,使得旋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表达出丰富的音乐情感。
例如,使用“划弓集音”、“涂弓”等技巧,对二胡的音色进行细腻的调整和控制。
三是技巧的运用。
技巧的运用可以使得演奏更加生动细腻。
演奏二胡曲《一枝花》时,可以运用“滑音”、“挑弦”、“勾弦”等技巧,使得音乐更加富有个性、情感细腻。
除了上述演奏技巧之外,演奏者还需要灵活运用乐器的特点,强化旋律的装饰性和表现性,达到情感和技巧的完美融合。
总之,二胡曲《一枝花》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其曲调优美,表现出文化和谐的精神。
演奏这首曲子需要注重技巧和情感的交融,运用弓法、音色和技巧等手法,表达出旋律本身的魅力和情感,使得音乐更加动听、生动。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41e95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b.png)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一枝花》是一首由江苏省福利院刘天华演奏的二胡曲。
该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以其委婉、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而广受欢迎。
它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来。
曲调优美婉转。
《一枝花》以独特的曲调构建了一个优美的音乐世界。
它的主题旋律清新明亮,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曲中的音符跌宕起伏,节奏感强烈,旋律编织起伏婉转,打破了传统的节奏模式,使整首曲子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韵律。
音色丰满辛辣。
《一枝花》在演奏技巧上很注重二胡独特的音色特点。
传统二胡音色丰满婉转,富有响亮和固定音高,而《一枝花》则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曲中融入了一些江南音乐特色,音色辛辣,速度较快,音色多样,用音色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风景。
演奏时将发音部位靠后,巧妙运用弦音的变化,使音色更加生动。
技巧独特巧妙。
《一枝花》的演奏技巧与传统的二胡演奏有所不同。
该曲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巧,如指按技法、弓法描写、连奏等。
指按技法使得音符更加有力,更加生动。
弓法描写则在表达人物情感时颤音连奏、滑奏等技法,使音乐更加感人。
连奏技法增加了曲子的流畅度,使音符连接更加自然。
这些技巧的运用为曲子增添了更多的音乐表情和情感。
表现力丰富细腻。
《一枝花》的演奏要求对曲子的细腻表达和情感把握。
演奏时要准确地表达出曲中的情感,并通过音乐语言传达给观众。
演奏者要注重对曲子的感悟和体验,并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将这些情感准确地展现出来。
曲子旋律委婉动听,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曲子所表达的内涵。
二胡曲《一枝花》通过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和演奏技巧,展现出了江南音乐的独特魅力。
它的优美旋律、丰满辛辣的音色、独特巧妙的技巧和细腻丰富的表现力,使得这首曲子在二胡乐曲中独树一帜,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也为我们了解二胡乐曲的风格特征和表演技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7396e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b.png)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一枝花》是二胡曲中的经典之作,由二胡演奏家潘瑛所作。
这首曲子的风格特征和演奏技巧都非常独特,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风格特征《一枝花》的风格特征可以从曲调、节奏和演奏手法三个方面来说明。
1. 曲调《一枝花》的曲调清新明快,整首曲子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
它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花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曲调流畅,旋律优美,音符优雅。
2. 节奏《一枝花》的节奏明快而有力,给人一种跳跃、活泼的感觉。
节奏变化多样,有转音、滑音、顿音等特殊的节奏形式,从而丰富了曲子的表现力。
3. 演奏手法《一枝花》的演奏手法独特且颇具挑战性。
演奏该曲需用到琶音、颤音、泛音等特殊的技巧,这些技巧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和技巧水平。
曲子中还有许多双弓、琵琶引弓等特殊的演奏技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曲子更加生动有力,表现了二胡的魅力。
二、演奏技巧演奏《一枝花》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技巧,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1. 琶音琶音是二胡演奏中常用的特殊技巧之一,它可以在一根弦上连续拨动多个音符,产生流畅的音响效果。
在演奏《一枝花》时,适当运用琶音技巧可以让曲子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2. 颤音颤音是指在一个音符的基础上用快速的手指运动产生的微波效果。
在演奏《一枝花》时,适当运用颤音技巧可以增加曲子的表现力和情感。
3. 泛音泛音是指通过改变音乐的某些参数或增加一些特殊效果来改变音符的音质。
演奏《一枝花》时,适当运用泛音技巧可以增加曲子的层次感和音乐色彩。
除了以上几种技巧外,演奏《一枝花》还需要注意音准、音色和音量的控制。
二胡是一种容易失音的乐器,所以演奏者要时刻注意保持准确的音高和清晰的音色。
根据曲子的情感变化,适当调整音量,使整个演奏更具表现力。
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独特且明快,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演奏手法丰富多样。
演奏《一枝花》需要掌握特定的技巧,如琶音、颤音、泛音等,同时要注意音准、音色和音量的控制。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e1b4449551810a6f52486bd.png)
·艺术研究摘 要:二胡曲《一枝花》是张式业先生在1982年时根据任同祥大师演奏的著名唢呐曲改编、移植而来,具有强烈的鲁西南地方风格,该乐曲在80年代就曾用作山东电视台电视剧《武松》的配乐,被大家喜欢、追捧。
改编后的《一枝花》虽然成为二胡曲,但依旧保留了唢呐原本的音乐旋律和曲式结构,并且用二胡的技法表演赋予了其新的艺术魅力。
本文对其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此曲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风格特征;曲式结构;演奏技巧二胡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乐器,其中二胡曲《一枝花》是二胡领域中最受演奏者和听众欢迎的二胡独奏曲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曲式结构,紧接着论述了左右手的演奏技法,有助于人们在聆听实际演奏时更深刻地感受此曲的艺术魅力。
1 《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一枝花》这首作品音乐委婉动听,旋律跌宕起伏,带有浓厚的地方韵味,感染力较强,是对山东人民特有的热情、淳朴、豪放的性格描绘。
该曲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大致由“引子”“吟腔”“快板”构成,其中自由的散板旋律较多,乐曲进行中虽然偶尔有速度的不定性变化,但大致还是以“散、慢、中、快、急”的速度发展。
《一枝花》这首作品是地道的民族本土音乐,其最初的音乐处理手法技巧比较单一,但在经过移植改变后,恰当地运用了现代音乐技法和西方音乐思维,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
2 《一枝花》的曲式结构乐曲采用民族音乐中的“G徽调式”,散板开始续接慢板,由慢到快,尾声在高潮的情绪和极具渲染的环境下达到新的顶点,散板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从乐曲开始到休息三拍结束,从空拍结束到散板结束为第二乐句,第一乐句是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第二乐句则为乐曲的高音分区,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慢板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核心部分,前24小节是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慢板的主题,其情绪丰富,表现与亲人离别的不舍,前八小节旋律平稳,接下来三小节音乐走向开始回落,转入低音,之后旋律平稳。
二胡的演奏风格:了解不同地区与学派的不同演奏风格
![二胡的演奏风格:了解不同地区与学派的不同演奏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167745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c.png)
二胡的演奏风格:了解不同地区与学派的不同演奏风格二胡作为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在演奏风格上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不同地区和学派对于二胡的演奏风格有着各自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带您了解不同地区与学派的二胡演奏风格。
一、江南二胡风格江南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以其轻盈婉转、细腻柔情的特点而闻名。
在江南地区,二胡往往与丝竹合奏、民乐团队一起演奏。
江南二胡风格注重演奏技巧的运用,以弓法和指法为主要表现手段。
其中,常见的有“弓力抓宝”、“弓力推拉”等技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变化。
江南二胡风格强调“细腻”,演奏者注重在演奏中表达出细腻动人的情感,使乐曲更具韵味。
二、北方二胡风格北方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以其豪放大气、阳刚有力的风格而著名。
在北方,二胡往往与民族乐器如琵琶、板胡等合奏。
北方二胡风格注重演奏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的表现力。
演奏者常常运用强弱音和颤音等技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变化。
北方二胡风格强调“豪情”,演奏者在演奏中追求音乐的力度和震撼力,使乐曲更具张力和磅礴气势。
三、西北二胡风格西北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以其豪放激昂、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在西北,二胡常常与马头琴、陶笛等民族乐器合奏。
西北二胡风格注重演奏技巧的运用和表现手法,尤其擅长运用泛音和变调来丰富音乐的表达。
西北二胡风格强调“豪放激昂”,演奏者在演奏中力求表达出西北地区的豪情壮志,使乐曲更具激情和热烈。
四、八大学派除了地区风格外,中国二胡还有着八大学派,分别是洪派、云派、傲派、秦派、李派、巴派、吴派和河津派。
这些学派的演奏风格各自独特,代表了不同地域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洪派强调速度和音域的广阔,在演奏中追求力度和热情;云派注重细腻和柔情,演奏时注重弓法的运用和细致的表达;傲派演奏风格独特,常运用颤音等技法,极富个人特色;秦派演奏技巧高超,以其华彩的技巧和复杂的音韵而闻名;李派以其细腻的演奏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巴派演奏风格激情奔放,强调音乐的力度和热烈;吴派追求音乐的高度纯净和流畅,强调表现音乐的细致情感;河津派强调速度和技巧的应用,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而受到赞誉。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54be40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2.png)
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点及演奏风格【摘要】秦派二胡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其技艺精湛,音色醇厚,曲目特点明显,演奏风格独特。
演奏时注重情感表达,注重细节处理,充分展现了表现手法。
秦派二胡在传统文化中拥有重要地位,对二胡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派二胡的传承与发展也备受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活力。
【关键词】秦派二胡、艺术特点、演奏风格、悠久历史、地域特色、技艺精湛、音色醇厚、曲目特点、表现手法、传统文化、影响、传承、发展1. 引言1.1 秦派二胡的悠久历史秦派二胡作为中国二胡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据史料记载,秦派二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在那个时候,二胡已经开始在秦国的地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艺特点。
秦派二胡在历史上曾受到了多个朝代的影响和传承,不断吸收各地方的音乐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在唐宋时期,秦派二胡经历了一段繁荣发展的时期,许多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都出自秦派,他们在演奏技艺和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后世的发展中,秦派二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体系,并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今天,秦派二胡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中国音乐文化,传承国粹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对秦派二胡的悠久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和探讨,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其独特魅力,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秦派二胡的地域特色秦派二胡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
秦派二胡源自陕西地区,受到了西北地域的文化影响,因此在演奏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豪放、奔放的气息。
这种地域特色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秦派二胡在二胡音乐界中独具一格。
秦派二胡的地域特色还体现在其曲目选择上。
秦派二胡曲目多取材于陕西的地方音乐,如《二泉映月》、《白马啸西风》等,这些曲目大多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让人在演奏中仿佛置身于陕西的山川河流之间。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d46a1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4.png)
浅谈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摘要】二胡曲《一枝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乐曲。
本文将从曲风特征、旋律特点、节奏特点、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曲风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充满着温馨、安详的气息。
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悠扬的节奏感,给人以愉悦愉快的感受。
演奏技巧对于演奏这首曲目至关重要,需要运用虚实音、滑音、颤音等技巧来表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在表现手法上,演奏者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来传达出一种真挚的情感。
二胡曲《一枝花》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相辅相成,彰显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
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曲目时,应当注重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以达到更好地传达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二胡曲《一枝花》、风格特征、演奏技巧、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表现手法、总结1. 引言1.1 介绍二胡曲《一枝花》《一枝花》是一首传统的二胡曲目,曲调优美动人,曲调悠扬。
这首曲子源自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演奏这首曲子需要表现出二胡的独特魅力和技巧,要充分展现出二胡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演奏《一枝花》,可以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
这首曲子在演奏过程中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旋律特点,需要演奏者注重技巧和表现手法,才能将曲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枝花》是一首具有鲜明特色的二胡曲目,演奏者需要通过技巧和情感表达,将曲子演绎得深情款款,婉转动人。
2. 正文2.1 曲风特征曲风特征是指二胡曲《一枝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这首曲子的曲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风格浓厚:《一枝花》是一首典型的民族乐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
曲中运用了丰富的旋律变化和节奏变化,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2. 情感表达丰富:曲子由慢板过渡到快板,情感起伏跌宕,表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演奏时需要通过技巧的掌握,将这种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3. 音乐结构清晰:《一枝花》整体结构清晰,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烈。
探究现代二胡曲的演奏特点及其音乐表现
![探究现代二胡曲的演奏特点及其音乐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3e4ecebe2bd960590c677ca.png)
探究现代二胡曲的演奏特点及其音乐表现摘要:随着二胡的演奏技巧不断进行拓展,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演奏特点的音乐表现形式,为了能够使听众感受曲目中的情感,需要演奏者合理运用技巧和情感,对乐曲进行合理诠释。
本文通过地域特色、情感表达、中西融合,三个方面对现代二胡曲的演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内外在表达形式、南北派风格与演奏形式,两个方面对现代二胡曲的音乐表现进行了讨论,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二胡曲;演奏特点;音乐表现引言: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其具有历史悠久、音色柔美等特点,受到人们喜爱。
随着演奏技巧不断丰富,演奏方法不断系统化,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演奏技巧,并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魅力。
另外,由于二胡作为我传统文化之一,其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情感性,进而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
一、现代二胡曲的演奏的特点(一)地域特色由于二胡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在古代其被称为“奚琴”,并其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其在演奏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了解。
第一,在具有北方特色的二胡曲演奏,由于其演奏风格多为陕北,在演奏的过程中借鉴了板胡的揉弦和滑音,并在其中添加运弓的方式,使音乐具有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例如:陕北由于地势为黄土高原,人们在劳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质朴、勤劳的特点,其创造二胡曲的过程中,将揉弦、滑音融入其中,使创造出的二胡曲具有粗矿的特点[1]。
第二,西北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这种复杂的地势,使西北人民的生活方式与陕北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在创作二胡曲时,将悠扬的旋律、质朴的风格融入其中,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进而形成了西北二胡曲风。
(二)情感表达作曲家在创作二胡曲的过程中,是将真情实感进行记录,进而在演奏时,需要将作曲家的情感进行合理表达,进而在演奏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与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来实现,第一,演奏者在对二胡曲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在演奏技巧之上,融合自身对二胡曲的理解,并进而二次创作,使二胡曲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
二胡音乐风格的地域分类及表现特征
![二胡音乐风格的地域分类及表现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9d1594c25c52cc58bd6bed7.png)
二胡音乐风格的地域分类及表现特征一、黄河流域二胡音乐风格的总体特点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孕育出了黄河流域一带的人们直爽、豪迈、风趣的性格特点,随之而形成的音乐风格就有了慷慨、昂扬、悲壮和诙谐幽默的特点。
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黄河流域的音乐主要指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及附近区域的音乐。
由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和下游在同一纬度上,气候相近以及都处在黄河边,文化交流比较多,语言相近,因此,音乐风格具有相似性,旋律起伏比较大,其音程的进行多以大跳为主。
音乐情绪比较激昂、奔放和悲壮,与江南音乐的含蓄风格截然不同。
中上游和下游地形上存在差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有所不同,音乐上也各有千秋。
中上游陕西、山西、甘肃一带基本上是黄土高原,交通不便,人们耕地、砍柴、运输都是个体劳作。
而对黄土高原的空旷、苍茫,人们的心情压抑、沉重,生活多磨难,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太和谐,因此,这一地方的音乐给人一种高亢、悲凉的感受,音乐以秦腔为主,秦腔悲壮,以哭喊为主调,具有高原风格。
如山西二胡曲《秦风》、陕西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等。
而黄河下游属平原地区,人们集体劳作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因此音乐整体上属于明朗、欢快、诙谐的风格,没有了黄土高原音乐的悲凉。
地势平坦、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产生了豫剧这一剧种,由于中原历代多兵灾,于是养成人们雄阔尚武的心理。
豫剧豪放,以呐喊为主调,具有平原的特色。
而黄河流域每一个地区的音乐又有它各自最典型的风格特点,那么这些地区形成的二胡作品也就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和演奏技法。
二、北方草原二胡音乐风格的总体特点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在这辽阔无垠的北方大草原上生活着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是逐水草而居的自由生活,草原音乐与草原的生活特点是紧密相联的,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直爽的性格,形成了蒙古民间音乐热烈、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
二胡曲《火—彩衣姑娘》演奏技法和艺术特色分析
![二胡曲《火—彩衣姑娘》演奏技法和艺术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8408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9.png)
二胡曲《火—彩衣姑娘》演奏技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火—彩衣姑娘》是一首充盈激情和情感的二胡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创作。
其曲名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表达了对美妙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本文将对这首曲子的演奏技法和艺术特色进行详尽分析。
起首,从演奏技法的角度来看,《火—彩衣姑娘》展示了二胡乐器的丰富表现力和奇特技巧。
起首,边弹边拉是这首曲子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演奏者将使用弓弦交替弹奏和拉奏的方法,使曲子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左手技巧的运用也给这首曲子增添了浩繁魅力。
演奏家在演奏时需要机灵地利用左手指法,实现旋律的连贯和音色的变化。
此外,还需要运用滑音、颤音等特殊技巧,创设出富有情感和张力的音乐效果。
其次,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看,《火—彩衣姑娘》呈现了二胡奇特的音乐魅力和文化内涵。
起首,曲子的整体节奏感和动感分外强烈。
伴随着欢快的节奏,激情四溢的旋律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其次,曲子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奇特的音色魅力让人难以遗忘。
例如,高亢激昂的音色在表达激情的同时,也呈现了二胡奇特的民族风情。
此外,曲子的编曲也分外别致,将传统二胡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设出并世无双的音乐风格。
此外,《火—彩衣姑娘》还表现了刘天华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曲子的曲调美丽悦耳,呈现了作曲家对美妙事物的向往和沉思。
整首曲子情感丰富,既有激情洋溢的部分,又有优雅悦耳的部分,充分展示了作曲家的音乐才华和创设力。
曲子中音符的跳动、音色的变化以及情绪的起伏,都是作曲家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领悟和奇特表达。
总结起来,《火—彩衣姑娘》是一首兼具技巧性和艺术性的二胡曲,具有丰富的演奏技法和奇特的艺术特色。
它通过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呈现了二胡乐器的奇特魅力,同时通过曲调、音色和节奏等元素的处理,呈现了刘天华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这首曲子既展示了二胡乐器的丰富表现力,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和创作特点,使二胡这一传统乐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地方风格性二胡作品研究与教学
![地方风格性二胡作品研究与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41a54cf01dc281e53af0b3.png)
2016年第21期(总第309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21,2016(CumulativelyNO.309)Northern Music 55引言风格实际上是指某个时代、民族、地域或者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地方风格性二胡作品主要是指二胡作品运用地方音乐元素来表达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思想特点、艺术特点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情感、意境等内容的二胡作品。
由于受到西方现代音乐思潮的影响,传统的二胡音乐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二胡演奏者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
所以,对于地方风格性二胡音乐作品的学习成为现阶段二胡学习者的首要任务。
因此,将二胡学习者的演奏技巧、表现手法等进行提高,同时对把握好二胡作品的地方风格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风格性二胡作品的表现特征(一)江浙二胡作品的表现特征江浙二胡作品是否具有江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主要是看曲调。
江浙风格二胡作品的曲调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
一是民间乐器或者是戏曲的曲调,例如,《二泉映月》中所运用的就是锡剧老簧调,《空山鸟语》将江南丝竹以及苏州弹词的曲调进行融合,为二胡作品增加不少江南韵味。
二是江南民歌,在江浙二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江南音乐逐渐成为了二胡作品的音乐元素,例如,《茉莉花》、《丰收》等二胡作品中都融合了江南民歌的特点。
江浙二胡作品的旋律是由江南音乐自由发展延伸形成的,此外,“鱼咬尾”的手法在江浙风格的二胡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二)陕西二胡作品的表现特征陕西二胡作品延续了当地音乐的特色:豪放粗犷、浑厚刚劲、音域跨度大、节奏感强,既有朴实又浑厚。
陕西二胡作品的风格与陕西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陕西方言粗犷豪放,话语强劲有力,使得陕西二胡作品的旋律起伏波折波动较大,音色也较为浑厚。
在陕西二胡作品中,有一些是结合了当地的戏曲或者民歌的曲调加以创作和编排形成的。
例如,将陕北民歌《兰花花》进行创作和改变而成的《兰花花叙事曲》,将《走西口》的音乐元素加以创作编成的《西口情韵》,还有选取秦腔的音乐素材创作出的《秦腔主体随想曲》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我 国 是 一 个 多 民 族 的 国 家 , 地 域 辽
压 技 法 即 改变 原 自然 声震 的不 同 方式 , 也是
民间风格 乐 曲 《 一 枝 花 》, 曲 调 具 有 浓 郁 的
造成不 同音色对 比的发音方法 ,所 以在 设计
就叫压音 。压音 的音波幅度较大 ,因而速度 稍慢 ,通常多用于突 出乐 曲的地方风格和强 调乐 曲的特 殊韵 味。 ( 3 ) 平按直 音即手指 直
接 按 在 琴 弦 上 , 不 揉 也 不 压类 似 空 弦 音 的 直 音 , 是 没有 任 何 装 饰 的 空 白音 。
此 外 , 还 有 揉 、 压 和 滑 音 装 饰 音 相 结
快流畅 ,揉音使得音质更加丰富 ,充实而多 变 ,是一种美化旋律丰富表现力的技法 。揉
音 的 另 一 个 特 点 是 善 于表 达 抒 情 歌 唱 性 的 曲 调 风格 ,更 好 的表 达 音 乐 作 品 的 内 容 。 揉音 和 运 弓相 配 合 , 才 能 产 生 出 丰 富 完 美 的音 响 ,是 二 胡演 奏 控 制 声 音 和 音 色变 化 的 一种 基 本方法 。 ( 2 ) 压 音 的技 术 特 点 是 通 过 手 腕
乐家 、演奏家在传承继承 民间音乐风格的基
础 上 进 行 再 创 作 或 移 植 改 变 过 重 新 编 曲的 如 《 二泉映月》 《 江河水》 《 兰 花 花 叙 事 曲》 《 秦 腔 主题 随 想 曲》 等 这 些 作 品 都 是 吸 取 了
篇采用单一 的方式和手段 ,这样才使得乐 曲 发音委婉缠绵别具地方特色 。 =、滑音
之一。滑音的运用对表达富有民间和 地方色
彩 的 乐 曲是 不 可 缺 少 的 。 不 同变 化 的 滑 音 的
1 、二胡演奏 中揉 、压 、吟 、按 等技法
的 使 用 产 生 不 同 的音 色 ,从 而 影 响 乐 曲 的风
产生是与运弓、弓压和 发音 点起奏方 式相 配 合的。滑 音的种类 很多,按滑音 的音 高趋 向 分类 ,有上滑音 、下滑音和上下 回音 。按照
手 掌 主 动 带 动 指 关 节 连 接 屈 伸 ,使 指 尖 在
弦上均匀上下滚动 ,并和运 弓相结合产生揉
音 。揉 音 的 发 音 特 点 一 般 比较 柔 美 圆润 、 明
蓉吟》 中# 5 采用 了重揉加打音的处理方法 , 这一技法的使用 使得 乐 曲随着 旋律 的进 行形 成一种活跃,饶 有风趣的气氛 而更 具有 湖南 地 方戏 的特色 。在演奏地方风格乐 曲时,演
和手指 的力量 ,使手腕与手指关节连为 一体
产 生 压 力 ,使 指 尖 在 弦 上 均 匀 的上 下 波 动 , 并 和 运 弓相 结 合 。这 种 加 大 压 力 的揉 弦 方 法
风格 韵味的二胡作品。
二 胡 乐 曲地 方 风 格 韵 味 在 演 奏 技 法 的 主 要 体 现 在 以下 四 点 :
投稿热线:0 1 O - 6 3 5 8 5 7 3 1 \ 6 3 5 5 3 0 1 投稿邮箱 h h z s z z s @s i n a c o n r
二胡地方性风格乐曲演奏技巧表现特征
— —
浅谈二胡乐曲的地方性技法特点
■ 韩 露
【 摘 要】: 本文就 影响二胡 乐曲地方风 格韵味的四个技法特点 :揉压弦 ,滑音 装饰 音、音阶调 式及特征 音进行
合 的各种技法变化 。其 中滑揉技法具有鲜 明
的风 格 特 色 。二 胡 的滑 揉 技 法 是 从 坠 胡 上 借 鉴 过 来 的 。滑 揉 是 用 手 指 浮 按 在 弦 上 迅 速 上
滑 音 的音 高活 动 范 围分 类 有 大 小 滑 音 和 垫 指 滑 音 。 垫 指 滑 音 是 将 手 指 滑 垫 和 压 揉 相 结
格韵味 。
2 、 二 胡 演 奏 中 的 滑 音 技 法 、 滑 音 过 程 的 快 慢 强 弱 变 化 决 定 不 同地 方 风 格 韵 味 特色。 3 、 二 胡 演 奏 中不 同 装 饰 音 的 使 用 决 定 了 不 同地 方 风 格 的 韵 味 特 点 。
奏 家应 该 掌握 多种 揉 压 和 揉 压 相 结 合 的揉 压 音 技 法 , 以适 应 乐 曲 的演 奏 需 要 。而 避 免 全
格 的二胡 曲中,有些是广为流传 的传统 民间 乐 曲, 如江南丝竹 《 三 六》 《 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东音
乐 《 倒垂帘》 《 步 步 高 》等 。有 些 是 民间 音
阔 ,人 口众 多, 各地 的风土 人情 迥异 。在
长 期 的历 史演 变 过 程 中 ,各 地 的 民 间器 乐 逐 渐 形 成 了独 特 的风 格 韵 味 。 二 胡演 奏 方面 自
然产 生各种不 同的风格技法 ,从而形成各种
不 同风 格 韵 味 的 艺 术流 派 , 具有 浓 郁 地 方 风
滑 音 即 左 手 的 按 音 手 指 在 弦 上 上 下 滑 动 ,所 产 生 的 各 种 音 响 效 果 称 之 为 滑 音 。滑 音 是 各 类 乐 器 表 达 自 己风 格 特 色 的 重 要 手 段
丰富多彩的地方戏 陆、 民歌及说唱音乐的音
律 、 乐 汇 、 旋 法 , 从 而 形 成 了具 有 不 同 地 方
揉 弦 时 , 需根 据 乐 曲 的情 绪 需要 , 安排 好 音
的轻 重 缓 急 。 ( 1 ) 揉音 的技术特 点是通过手 腕发力 ,
鲁 西南地方风 格 。这首 乐 曲是徵 调式 。1 音 和5 音是 重揉重压 。4 音 和7 音是采用压 颤的
手 法 ,6 音 和3 音 是 平 按 直 音 。这 样 的 处 理 方 法 强 调 其 特 性 音 显 示 出 山 东 地 方 戏 曲 的 风 格 。又 如 具 有 浓 郁 湖 南 风 格特 色 的 乐 曲 《 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