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与文章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方式
一、基本概念
①表达方式(表达上……)是指作者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抒发情感、阐述道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②共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记叙
对事件的原委和始末所做的直接介绍和交代。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
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④补叙:在文末交代与情节相关的另一个结局(1-2-3-0),作用是交代最终结局,照(呼)应前文,使情节更完整。
⑤若有续写或补写题,注意和前文内容和逻辑保持一致,尤其要注意呼应前文的伏笔。
2.详略
①选材与观点的关系;
②详写的是重点(中心、主旨);
3.人称
①第一人称: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它更便于作者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局限性在于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第二人称: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抒情效果强烈,便于作者直接抒情;其局限性在于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③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作者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三、描写
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常见的其它描写方法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概括描写(白描)与细节描
写。
1.描写的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
描写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先总体后局部、移步换景……
2.人物正面(直接)描写分为: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①肖像描写:注意相貌、体态、衣着、姿势中的细节。
②神态和动作描写
a.注意人物异于常人的动词或形容词;
b.作用:形象生动地体现人物的性格。
③语言描写
a.注意语气的变化和标点(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
b.作用: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
a.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最重要、最直接的描写手段,往往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相结合,包括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交代、说明(第三人称的角度),人物的自言自语(内心独白,第一人称角度),人物梦境(幻觉)的描写(第
一、三人称均可);
b.作用: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细节描写
a.包括正面和侧面,是对人物或环境的某个细节加以放大,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个特定方面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b.作用如下:
①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
②深化主题;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暗示影射社会风气;
⑤营造典型的环境。
4.侧面(间接)描写:通过次要人物的描写或渲染环境来侧面烘托(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环境描写
①环境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总称。
②社会环境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人文背景等,具体为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故事发生的年代时间,当时的民俗民风等。
③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
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背景,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征,为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作铺垫,通常出现在在文章开头;
b.渲染特殊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作铺垫,通常以细节描写为主;
c.侧面烘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正(反)面表现人物心理(品质),通常以细节描写为主;
d.推动情节发展,往往有前后照应或递进的逻辑关系;
e.点题(深化作品主题),揭示作品的典型或普遍意义,通常出现在在文章高潮或结尾;
f.象征或暗示作者的情感或写作意图,通常出现在在文章高潮或结尾;
⑤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b.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⑥答题格式:
作者笔下的环境,带有××(阴森、恐怖、热烈、美好……)的特点,渲染营造了一种××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性格(精神);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暗示(寄托)了××的感情】,同时也推动了情节往××的方向发展。
四、抒情
1.抒情都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委婉……(一般包含在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古今中外对比中)。
五、议论
1.论证方法(4种):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类比)论证。
①例证
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②引证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权威性;如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增加可信度,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从而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③对比论证
作用: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类比)论证
作用:用比喻或类比的手法将抽象道理形象化,化繁为简,深奥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从而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论证结构
总分(分总)、并列、层进、对照
考点: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②关联词;
六、说明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用典故、下定义、分类别……
①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②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