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理论综述重点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不断经历着波动和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中的波动现象,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试图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来调节经济活动。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并探讨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起源与基本概念经济周期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亚当·斯密和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阿瑟·彭德尔顿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经济波动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性现象。
它通常包括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扩张期和繁荣期是经济活动高涨的阶段,经济增长迅速,就业率上升,物价稳定。
而收缩期和衰退期是经济活动低迷的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为负增长,就业率下降,物价下降。
二、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观点和方法1. 宏观经济学视角: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经济周期。
他们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变化,通过对国民收入、就业、物价、货币政策等指标的研究,揭示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
2. 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原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其中,供求关系失衡、投资波动、货币政策变化等被认为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周期中,供需关系会发生变化,导致价格和就业水平的波动。
3. 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调节: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对经济稳定和社会福利有着重要影响。
在扩张期和繁荣期,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来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收缩期和衰退期,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减轻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与应用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他们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研究,验证了经济周期的存在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央行经常根据经济周期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经济周期的概念。
具体包括: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包括哪些要紧时期、各个时期具有哪些特点?2.经济周期的类型。
把握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的概念。
并能总结出不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经济周期的缘故。
把握经济周期从缘故上的两种划分方法:从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是否与经济体系本身有关,可划分为“内因论”和“外因论”;依照观点所属理论派别,可划分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和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另外还需了解几种典型的有关经济周期根源的理论观点,如消费不足论、投资过渡论、创新周期论、政治性周期理论等。
4.乘数—加速数模型。
重点把握加速原理的定义及作用方式、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差不多方程及其含义、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引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
(二)难点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差不多方程及其含义,如何依照这些差不多方程推导出描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公式,并说明该公式如何反映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
二、关键概念经济周期政治性经济周期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实际经济周期康德拉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依照经济周期的一样定义,经济周期是指()。
A.人均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B.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D.以上各项均正确2.朱格拉周期是一种()。
A.短周期B.中周期C.长周期D.创新周期3.康德拉耶夫周期是一种()。
A.短周期B.中周期C.长周期D.创新周期4.下列各项中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投资过度周期理论B.心理周期理论C.创新周期理论D.太阳黑子周期理论5.下列各项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纯货币危机周期理论B.消费不足周期理论C.乘数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周期理论D.政治性周期理论6.下述有关经济波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波动在衰退时期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表现为GDP值的下降B.乘数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增加,加速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减少,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C.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波动是围绕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而上下波动D.假如政府不进行政策调控,经济波动将无限地扩张和收缩7.加速原理说明()。
《经济周期理论 》课件
特点总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强调 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和微观基础 的缺失,主张采用政府宏观干预
来稳定经济。
主要观点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 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政府应 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纠 正市场失灵,以稳定经济增长。
代表人物
如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 里德斯等。
03
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
根据周期长度,经济周期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按照波动幅度,可分 为扩张期和衰退期。根据主要特征,可分为繁荣期、危机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了解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走势。
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
总结词
为了衡量经济周期,通常会使用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 胀率等。
企业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变化,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产 品策略。
个人投资理财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个人投资者需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和风险敞口,如在 经济扩张期增加股票和房地产等风险资产的配置,而在经济衰退期则应 注重防守型资产的配置。
个人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和宏观经济指标,以把握投资机会和风 险控制。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特点总结
代表人物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开始关注政府宏观 干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强调货币和 财政政策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
如美国经济学家W.C.米切尔和A.J.阿 克尔斯等。
主要观点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货币和财政政策 的变动,这些政策的变化会导致总供 给和总需求的失衡。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就业政策
通过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等措施,以缓解就业 压力和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05
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践应 用
经济周期理论解读
经济周期理论解读经济周期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经济活动的波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在这个理论框架内,经济的增长和衰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周期的形式反复交替,形成了一系列波动。
这篇文章将全面分析经济周期的定义、不同类型、成因,以及其对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对水平以及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波动。
这种波动通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两个阶段,分别对应着经济繁荣与衰退。
从广义上看,经济周期可以被视为市场与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1. 繁荣期繁荣期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强劲,投资活跃。
企业利润提高,消费支出增加,从而推动了更高的产出和进一步的投资。
这一阶段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资源需求上升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2. 高峰期高峰期标志着经济活动达到顶峰,这个时期产出处于最高点。
然而,此时经济活动的过热迹象也开始显现,例如劳动市场紧张和消息可能预示着供应链瓶颈等。
这一阶段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便可能进入下一个衰退阶段。
3. 衰退期衰退期是指GDP下降的一段时间。
此期间消费需求降低,企业开始减少投资,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信贷市场收缩,消费者信心减弱,可能引发一连串负面效应,加重整体经济疲软。
4. 低谷期低谷期是经济周期中的最低点,此时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
虽然此阶段极其艰难,但通常意味着衰退接近尾声。
在低谷期后,政府和中央银行可能采取一些刺激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和增加公共支出来促进经济恢复。
5. 复苏期复苏期是指脱离低谷后,经济重新开始增长并逐渐加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就业市场逐渐好转,消费者信心回升,投资活动越来越频繁。
这一过程往往预示着新一轮繁荣的开始。
三、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1. 内部因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力,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使得企业在装备更新和生产优化上进行大量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经济周期方面,强调资本边际效 率的剧烈变动引起经济危机及周期变化。 凯恩斯的追随者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又提 出新的经济周期理论或经济周期模型。主 要有三个典型周期模型:卡尔多周期模型、 乘数—加速数周期模型和希克斯经济周期 模型。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的本质是资本边际 效率的周期变动,即预期利润率的波动所 引起的投资的周期变动。在其著作《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把经济周期波 动和危机的原因归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 陷—不稳定上,特别是私人投资的不稳定 性上。
不利的生产率冲击会减少劳动的边际产量, 也会减少每一实际工资水平上的劳动需求, 因此,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均衡值都将下 降。产出的均衡水平同样也会下降,这是 因为就业的均衡水平下降,还因为不利的 生产率冲击降低了任何既定资本和劳动所 生产的产量。源自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
RBC理论指出,对经济的实际冲击是导致 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实际冲击是对经济 实际层面产生的干扰,例如影响生产函数、 劳动规模、政府购买的实际数量、消费者 支出和储蓄决策的冲击等。RBC经济学家 认为其中实际冲击最大的是生产函数冲击, 即生产率冲击。
生产率冲击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或新生产方式的采 用、现金管理技术的引进、资本或劳动质量的变 化、可供使用的原料或能源的改变、极端的天气 情况、影响生产的政府管制的变化,以及任何影 响生产率的其他因素。 RBC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繁荣大多得益于有利的生 产率冲击,而多数经济衰退则源于不利的生产率 冲击。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内容提要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实际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和 希克斯周期模型、新剑桥学派的卡尔多周期模型、 新凯恩斯注意的不变与可变加成周期理论。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不足论、投资 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创新周期论、太阳黑 子论、政治周期论、货币周期模型 和实际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引言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波动性变化,包括经济繁荣期和经济衰退期。
而经济增长则指的是经济总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力的稳定增长。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两个核心问题,相关理论对于理解和预测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综述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它们的理论内涵和实证研究。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实际周期理论和名义周期理论。
实际周期理论实际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周期源自实际经济冲击的影响。
实际周期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活动的波动主要源自总需求的变化。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活动对于政府政策的敏感性,通过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平稳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延伸,认为价格调整存在滞后,导致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干预来稳定经济波动。
名义周期理论名义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周期源自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名义周期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下经济波动源自货币政策冲击对价格和工资水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主张通过货币供给的稳定来实现经济周期的平稳。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旨在解释经济总体生产能力和生产力的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内生增长理论和外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内部积累的结果。
内生增长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新古典增长理论主张通过提高资本投入、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外生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外部冲击的结果。
外生增长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认为人口增长和资源投入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
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教程-温州大学,韩纪江)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
1、经济增长:GNP的增加。 美经济学家 库兹涅茨定义:
②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 数量特征
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 ③ 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 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高的。(产业结构升级)
不断增长
这种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 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 相应调整基础之上。
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 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A.5% B.80% C.20%
【经 国 济 世】
10
(3)三个增长率概念是
实际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
A.实际增长率:实际上所发
自然增长率
生的增长率。
B.有保证的增长率
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实 际增长率,企业家会增加投 资,使两者一致,刺激经济 扩张,长期萧条。
另一个客户将这80元资金存 入另一家银行;
这家银行在缴存16元存款准 备金后,放64元贷款。
进行了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100元 “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
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500元存款,资产 有400元贷款和100元准备金。
【经 国 济 世】
24
货币乘数与货币创造总量
式中
γd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m表示货币乘数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business cycle
1
一、经济周期概述
1、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 国 济 世】
2
2、经济周期的阶段
1)两个主要的大的阶段
扩张阶段——繁荣 收缩阶段——萧条
2)四个阶段 主要阶段-繁荣与萧条 过渡阶段-衰退与复苏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概念,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措施与方法,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经济周期原因理论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经济周期是逃避不开的。
经济永远处在繁荣和衰退之间的循环之中,商界及民间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1.经济周期1.1经济周期的定义首先,我们通过下面表格给出的美国自1981年至2010年的实际GDP数据来简单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年12月GDP增幅大幅减小,到2002年6月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02年经济开始复苏,2007年底经济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6月降至最低的-4.11%。
这就反映出了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
每一周期大约10年左右。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收缩阶段和经济扩张阶段。
衰退和萧条属于经济收缩阶段。
复苏和繁荣属于经济扩张阶段。
这两个大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
当经济出现衰退并且暴跌至谷底的时候,经济不可能再也恢复不了,它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复苏,而当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这种景象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商品生产销售者研究清楚经济出现暴跌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经济重回正轨,而经济繁荣时期,如何才能使经济尽可能长的持续这种繁荣是十分重要的。
商品生产者必须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时候,也就是经济繁荣的时期,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资金周转灵便。
这时商品的生产者加大人、物财力的投入,加快商品的生产,就会取得盈利。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学科,它试图解释经济活动在长期、中期和短期内的起伏变化。
经济周期由扩张期、收缩期和萧条期组成,其中扩张期和萧条期之间是拐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解释。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1. 经济波动是自我调节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力量会自动调整经济活动。
在扩张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就业市场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由于价格上涨,消费和投资需求逐渐减弱,经济活动开始减速。
这导致了收缩期的开始,就业市场变得疲软,产出增长减缓。
最终,经济活动下降到谷底,进入了萧条期。
2. 政府政策可以影响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波动。
在扩张期,政府可以采取收紧货币和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热经济。
在萧条期,政府可以采取宽松货币和增加财政支出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3. 外部冲击可以引发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还认为,外部冲击(如自然灾害、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冲击可能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冲突,从而引发经济波动。
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应对这些外部冲击,以减轻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二、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1. 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指的是外部因素对生产成本和产出的直接影响。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作物产量等,都属于供给冲击。
这些冲击会导致供给曲线的向左移动,使得价格上涨并减少产量,从而引发经济的衰退。
2. 需求冲击:需求冲击指的是外部因素对消费和投资需求的直接影响。
例如,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政府支出削减等,都属于需求冲击。
这些冲击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向左移动,减少了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3. 信贷周期:信贷周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扩张期,信贷供给充足,金融机构愿意放贷并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而在收缩期和萧条期,信贷供给收紧,金融机构增加贷款利率并限制贷款条件,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一、经济周期的传统(理论)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明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等等。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2、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二)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23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三)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1、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23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2、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
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应用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济波动是这个系统的本质特征。
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波动,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概要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研究经济波动的理论。
它包括两个基本假设:一是经济波动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二是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这些假设,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波动的原因、周期、特征以及如何应对周期性波动,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经济周期的特征和经济周期的应对措施。
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期、衰退期、萎缩期和复苏期。
在繁荣期,经济活动和投资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商品价格上涨,经济繁荣。
在此时,政府和央行应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以防止通胀、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等问题。
衰退期则相反,经济活动和投资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商品价格下跌,经济活动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央行应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以刺激经济、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
萎缩期比衰退期更严重,它会导致经济萎靡、通货膨胀率上升以及失业率增加。
在萎缩期,政府和央行应该颁布经济刺激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等形式来推动经济复苏。
最后是复苏期,复苏期是经济萧条期后的一个新的阶段,表明经济开始增长,经济活动和投资回归到正常水平,通货意义的价格水平也会逐渐回到正常水平。
政府和央行应该采取财政收紧和货币收紧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的供给和需求决策。
当人们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不平衡时,经济周期就会开始发生。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经济周期波动发生影响,如政策因素、技术变化、自然因素等。
政策因素是经济周期波动最直接的原因。
政府是经济最重要的调节者,他们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3、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卢卡斯(1972) 主要观点: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冲击或价格意外变动才影 响实际产量。(图)假设政府在人们没有预期到的情况下突然增加 货币供应量,一般物价水平将会随之上升,这时生产者可能会把一部 分未预期到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误认为是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 价格的上升,于是就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使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但是到了某一时期,一旦生产者掌握了更充分的信息,意识到自己预 期的错误时,他就会立刻加以纠正,并重新调整生产决策,减少投资, 结果经济由繁荣走向萧条,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货币供给与经济衰退有高度的相关性。 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货币数量的波动。当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稳定 增长率路径时,经济周期便发生了。如果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 降(货币的绝对数量仍在增加),那么随之而来的小的衰退;如 果是货币供应量绝对下降,则所对应的就是大的衰退。如果实际 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家庭和企业的合意持有量,家庭和企业为了减 少过多的货币金额,可能通过增加货物和服务支出,也可能通过 购买金融资产寻求平衡。实际货物和服务价格将会上升,货物和 服务生产将会增加,形成经济繁荣。反之,则形成经济衰退。
1、名义粘性与经济周期
主要观点:总需求的变动既影响实际变量,又影响名义变量; 在短期内,总需求的减少既降低了产出等实际变量,又降低 了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在长期,需求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 平等名义变量,工资和价格的粘性是产量波动的重要原因。 市场处在非均衡状态,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工人失 业;产品市场存在超额供给,需求下降,经济衰退。
2、价格弹性非稳定性与经济周期
主要观点:价格的不稳定性和厂商感觉到的风险的变化,都 会反向影响产量。产量的下降引起就业率递减,即使实际工 资没有明显变化,非自愿失业仍会增加,经济衰退。
宏观经济学11经济周期理论
11.4.2 战后经济学家对经济长波时期的划分
战后,有许多经济学家从事长波研究的结果表明,从1789年到1973年间的184年中,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四个长周期。如表所示。
康德拉季耶夫 (1922)A
B
德沃尔夫(1929)
范·西里西亚旺特里 普(1936)
熊彼特(1936)
第一次长波谷峰
1789
11.1.4 经济周期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按照经济周期时间的长短即两次谷底(或两次波峰)间的时间 间隔,把经济周期分为以下几种期限类型: 1. 朱格拉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 称之为“朱格拉周期”,汉森称其为主周期。由于这种波动与设备投资有关, 有人称其为设备周期。与其他周期类型相比,这种中等长度的又被称为中周期。 2. 基钦周期
现在西方经济学家多不再使用“危机”这个词,而是用衰退和扩张 两个阶段划分法来代替传统的四个阶段,并且将经济周期两个阶段相互 交替的转折点分别称为“波峰”和“谷底”。“波峰”和“谷底”是时 点概念,通常是以某个月为标志。
11.1.3 经济周期的判断与衡量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问题。实际GNP的周期性波 动常常能够代表总体经济活动的周期波动。判断和衡量经济周期所依据的 最主要的指标是实际国民收入、实际GDP或实际GNP,考察它们的绝对规模 变动,或增长率变动。
时曾指出,投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多倍的增加。可见,一方面,投资的变动会
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引起更大的投资变
化。萨缪尔森便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1.3.1 乘数—加速数模型
在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和政府)条件下,总支出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
第10章 经济周期理论总结
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简介
①乘数—加速数原理 ②货币主义周期理论 (货币信贷的收缩和扩张) ③政治周期理论 (政治家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操纵) ④卢卡斯的货币周期理论 (对价格和工资变动的错觉, 使人们提供的劳动数量过多或过少,导致产出和就业的 周期性波动) • 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总供给冲击引发经济波动) • • • •
2019/1/20 15
乘数—加速数模型
• (3)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 即利用政府的干预(比 如政府投资变动)就可以影响减轻经济周 期的破坏性,甚至消除周期,实现国民经 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2019/1/20
16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 ,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 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营体系之外的一些 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 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 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 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 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2019/1/20 3
经济周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衰 退阶段。 如果更细一些,则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 衰退、萧条、复苏。 衰退阶段的特征: 1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同时,汽车和其他耐用品的库 存出人意料地增加。 2 对劳动的需求下降。 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 4 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
2019/1/20 6
二、经济周期理论概论
•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长期以来西 方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众 多的经济周期理论。
2019/1/20
国际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硕士学位论文ShandongUniversityMaster‘ 5Thesis论文题目:国际经济周期理论综述SummaryoftheInternationalBusinessCycleTheo叮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沙工工些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玺量里。
期:对J‘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H 引论1.1研究的背景.……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思路与方向.……1.4文章的创新之处…二、RBC理论回顾 (5)2.2一些早期的研究成果..…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三、国际经济周期 (8)3.1特征事实和理论流派........,................、 (8)一一一 3.1.1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2国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流派…3.2周期理论中的数据测度技术..................……O八︶︹UCli乙 3.2.3.2.2滤波方法...……特征测度技术..…3.2.3波动源检测技术 (20)3.2.4计量模型及数据拟合 (21)3.3冲击因素和传导机制 (22)3.3.1国际贸易的传导机制 (24)3.3.2国际金融资本的传导机制....,..., (26)四、总结与政策建议 (29)参考文献...........................................,.,. (32)致谢......................................................……3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AbstraetinChinese.ABSTRACT.IIOne.Introdution..…1.1ResearchBackground........................................................... .. (1)1.2ResearchStatusathomeandabroad................................................ .. (2)1.3ResearChSlructureandDirectiOn................................................ . (3)1.4Thesis’51nnovati0n......................................................,............... . (4)Two.RBCTheoryReview.2.1Someearlyresearchresults..................................................... .. (5)2.2RcalBusinessCycleThcory...................................................... (6)Three, InternationalEeonomieCyele.3.1StyliedfactsandtheTheoryofGenre.........................,..................... . (8)3.1.1hitemationalBusinessCycleFluctuations............、.......................... .. (8)3.1.2ThetheoryofGenre (13)3.2TheDataMeas~entinBusinessCycleThcory (17)3.2.1FiltteringMethod........................................................... (18)3.2.2TechnologyofMeasunneni..................................................... .. (20)3.2.3TechnologyofFluctuationSourceDetection..................................... . (20)3.2.4EconometricmedelandDataFitting............................................. (21)3.31mPactfactorsandTransmissionMeehanism........................................ (22)3.3.1Transmissi0nMeehanismofhitemationalTrade (24)3.3.2TransmissionMeehanismofhitemationalFinaneialCaPital (26)Four.SummaryandPolieyReeo咖endations (29)Referenees (32)APPreeiation.…3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传统的真实商业周期 (RealBusinesscycles)理论是由勒dland和Prescott在1982年和心ng、Plossor在1983年的文章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该理论采用动态一般均衡随机模型,通过动态规划的方法得到跨期行为中的效用最大化,最终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中产出、就业和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课件
利率水平
反映资金成本和货币政策,利率的变 化可以反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货币政 策的方向。
02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总结词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关注市场 机制的自发作用和经济的自由发
展。
详细描述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 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表现,强 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认 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资本积累。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和法国 经济学家克洛德·西斯蒙第等,他 们认为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自 然现象,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的
运行。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总结词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政府宏观干预和货币因素对经济周 期的影响。
详细描述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货币因素和政 府宏观干预,主张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 济周期。
灾害预防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抗 震等级等。
05 经济周期的应对策略
财政政策
总结词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
增加政府支出
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转 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如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
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就业结构的调整,如自动 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部分传统岗位 的消失和新兴岗位的涌现。
自然灾害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过程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修复、房屋重建等。
13_经济周期理论07-4-12
(2)它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 的波动。
(3)周期的长短难以准确预测。
经济水 平
扩张
繁荣
衰退
萧条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时间
2、经济周期阶段及其特征
繁荣(高涨):经济活动处于高水 平,就业增加,产量扩大,总产出达到 最高水平。
衰退(危机):投资减少,经济增 长放慢。
萧条: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存 在大量失业,生产能力闲置,企业亏损 倒闭。
与加速原理有关的两个概念:
资本-产量比率:生产一单位产量 所需要的资本量,即资本/产量。
加速系数: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
需要增加的资本量。
若以V代表加速系数,△I表示增加 的投资,△Y表示增加的产量,则
V= △I/△Y
例如,如果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
之下,增加100万元的产量需要增加的净
投资为200万元,则加速系数为2。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上午 10时15 分29秒 10:15:2 920.12. 12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0时15 分20.1 2.1210: 15Dece mber 12, 2020
经济周期理论
理解经济周期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的动态化,通过对各种周期的理论 解释,全面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 重点掌握乘数-加速原理与经济周期波 动的关系。
一、经济周期概述
1、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总体经济活动反复出现
的,扩张与收缩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1)它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 现象。
资本品过度生产必将引起资本品 的过剩,于是出现危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性变化,包括经济增长和衰退等阶段。
西方经济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经济活动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
1. 经济周期的基本构成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繁荣期是指经济增长阶段,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增加。
衰退期是指繁荣期后经济活动开始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
萧条期是指衰退期后经济活动进一步下滑,失业率急速攀升,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复苏期是指经济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就业率回升,企业利润也逐渐回升。
2.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亚当·斯密。
他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
马尔萨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人口理论与周期波动的关系。
在20世纪,约瑟夫·熊彼特理论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石之一。
熊彼特认为经济循环是由投资决策引起的,投资决策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除了熊彼特理论,还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与总需求的波动有关,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活动。
3.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其核心理论是价格和工资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价格和工资调整不灵活,造成需求低迷和失业率上升。
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粘性预期"的概念。
粘性预期指的是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不及时调整,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
4. 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强调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引起的。
技术冲击是指生产力的改变,例如技术进步或自然灾害等。
货币冲击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
具体而言,就是: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生产摧毁了小生产,导致消费能力降低;二是资本家采取了薄利多销等措施,导致进一步降低工资,导致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总是导致今年的生产大于去年的生产,但工人的消费有限,最终是个人消费不足。
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
杰文斯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时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经济危机既不存在可能性,也不存在现实性。
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经济危机具有了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必然性,还“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
),而这“一系列关系”就寓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中”。
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对价值增值的无休止追逐导致的资本积累规模螺旋式上升、生产能力无限扩张。
第二,大工业生产方式与资本积累规律的共同作用。
第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第四,固定资本的周转周期。
第五,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关系。
第六,信用制度的发展。
马克思对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其最终结论是“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8页。
)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
在经济周期内的经济过程里,米契尔强调的是成本和价格发展的不平衡。
当经济活动开始扩张时,生产成本开始比价格更快地上升。
这会降低利润率,使人们对未来利润的前景感到悲观,反过来这又会使投资削减,导致销售、产出和就业量减少。
当衰退产生时,成本和价格一样减慢增长或者开始降低,但成本的减低不久就开始超过价格的降低,于是改善了利润的前景和刺激了投资。
这反过来又有助于结束衰退和开始复苏。
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说”。
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给企业家带来偏离均衡的赢利,于是,其他企业家纷纷模仿,结果形成创新风暴,经济活动开始上升。
但创新毕竟是对均衡的一次扰动,所以,最终经济必然走向新的均衡,结果就导致经济的下降。
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在《通论》第22章“略论经济周期中”。
凯恩斯明确地给出了其对经济周期的主要观点:“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能使我们称它为周期的时间过程和时间长短的规律性,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我相信,经济周期最好应被当作系由资本边际效率的周期性的变动所造成;当然,随着这种变动而到来的经济制度中的其他重要短期变量会使经济周期的情况变为更加复杂和严重。
” 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
凯恩斯对乘数原理作过充分论述,但没有分析过加速数原理;而克拉克在在凯恩斯之前就提出了加速数原理。
在凯恩斯之后,萨缪尔森将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考察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依此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假定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发生了变化,根据加速原理,投资水平将发生相应变化,然后通过乘数效应造成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变化;新的收入水平再通过加速数和乘数机制导致更进一步的收入变化。
根据不同的加速数和乘数的数值,这种收入的变化将呈现出各种情况。
这种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收入的变化是收敛的,或者沿着单调的路线趋向新的均衡(此时没有周期),或者沿着波动的路线趋向新的均衡(此时周期最终会消失);二是收入的变化是爆发的,或者沿着单调的路线一直扩大(此时没有周期);三是收入沿着波动的路线变化,而且波动的振幅既不扩大亦不缩小,周期存在且持续。
显然,只有最后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周期运动。
但是,这必须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加速数K和边际消费倾向b的乘积一定等于1------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起源于该学派创始人门格尔,经米塞斯阐发,再由哈耶克总结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相继出版了《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1929)、《物价与生产》(1931)、该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基本形成。
哈耶克是从某种均衡(哈耶克的均衡是指一种“均衡比例”: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货币数量已定,整个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一定,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和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比例等于消费品产量与资本品产量之间的比例,即两类产品的需求之比等于供给之比。
)状态出发结合其生产结构(哈耶克的生产结构是指生产的迂回程度或资本化程度。
迂回的生产包括若干顺次相继的生产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以上一阶段的产出为投入,又以自己的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投入。
除最后一个阶段外,其他阶段生产的都是中间产品。
)的假说来分析经济周期的。
他强调生产结构与经济周期有着重大关系:当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时,繁荣或危机也随之出现。
而生产结构是稳定还是变化,取决于各生产阶段上的企业的资本效率,后者又取决于各阶段产品的成本和相对价格。
因此相对价格是决定生产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从而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风向标。
哈耶克认为,生产结构会由于两种原因发生变化:1。
货币数量一定,但消费---储蓄比例发生自发的变化;2。
消费---储蓄比例不变,货币数量发生变化。
当生产结构由于第一种原因发生变化时,只要货币数量保持一定,经济就会经过一个平稳的自发过程而建立起新的均衡。
因此,消费---储蓄比例的变化并不是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货币数量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均衡的破坏,以及此后的波动路径,会因为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资本品还是用于购买消费品而有所不同。
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
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集中体现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研究中。
货币主义的结论是: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货币数量的波动。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又被称为“均衡经济周期理论”)是由卢卡斯、巴罗、萨金特等人提出的。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预期错误。
预期错误可能是因外部的、不能合理预见的随机冲击(如货币供给变化、战争、粮食歉收)而产生。
理性预期理论承认外部冲击可以引起产出额和就业数量的波动,但更重要的是货币供给变化的作用。
由于货币当局随机的、不可预见的行动,导致单个经济主体对相对价格的变化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引起实际产出额和就业量的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以多恩布什、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源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冲击,引起经济扰动,经济中的磨擦和不完全性放大了这种扰动,其结果导致实际总产出与就业率的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者沿两条不同的思路研究经济周期问题:一是在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基础上说明经济的周期性;二是从价格弹性的不稳定性角度分析经济周期。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产生标志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将经济波动根源归结为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实际因素。
理性预期经济人对持续的技术冲击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作出最佳反应,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
产量和就业变动被看作是就技术进步对总量生产函数产生冲击后进行的帕累托最优调整过程。
因此,这种产量波动是自然(趋势)率的变动而不是对均衡的偏离,从而摈弃了短期周期与长期趋势之分。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建立在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有关偏好、要素廪赋和技术等因素上,并尽可能简化使所构造的模型便于进行经济分析。
金融周期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门研究金融活动自身独特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及其原因和机理的金融周期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周期理论中一个新的分支。
目前,学术界对金融周期的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
一般而言,金融周期主要是指在宏观经济领域,由金融因素引起的,或者通过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传导的持续性的周期波动。
米什金和哈姆的研究表明,金融周期由资产价格波动引起,资产价格上扬使财富迅速膨胀,刺激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导致资产价格与其基本价值脱节,经济泡沫随之形成;而一旦泡沫破灭,经济中的债务积压就会冲击投资和消费支出。
此时如果银行体系因不堪坏帐重负而崩溃,金融中介渠道将受到严重破坏,储蓄向投资转换的机制受阻,经济将出现剧烈波动。
帕利的观点与此类似,即资产价格和消费信贷是金融周期的驱动器。
克罗基特把金融周期归结为金融不稳定的根源,他认为“典型的金融周期”是指,经济运行正常条件下,由于经济过度扩张出现的金融失衡。
法国银行专家组将金融周期定义为: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刻画的实质性、持续性经济波动。
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方向和波动特征,金融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如果繁荣和萧条之间转换速度快、波动幅度深,那么这一特定的金融周期阶段就称为“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极有可能转化为经济危机。
金融冲击和非金融冲击都有可能导致金融周期。
各种冲击通过金融渠道传导,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金融摩擦的存在,消极冲击的影响很可能被“金融加速器”放大。
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缺陷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代理人问题在经济萧条时期更加严重,而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又倾向于过度放贷。
因此,信贷关系的波动是金融周期的生成原因。
关于金融周期的主要文献大都围绕信贷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而展开。
金融摩擦是金融周期最重要的深层原因。
巴奇赫特认为银行信贷是导致经济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
苏瓦雷兹和萨斯曼建立的动态理性预期模型,提出经济周期是内生的观点。
他们认为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经济周而复始的运动,在整个经济周期中,道德风险的严重性与市场价格密切相关,并随着所处阶段周期发生变化;而在财务困境情况下,“债务清算”和“困境抛售”两个因素在经济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伯克南等人对金融因素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他们的观点是,金融摩擦会放大消极冲击效应。
如果存在金融摩擦,即是一个外部冲击趋于零,这种放大效应也会无限扩展,从而导致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而且这种经济波动是确定的、非随机的。
金融周期理论不但要寻找哪些金融因素导致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而且还要研究冲击的传导机制,也就是这些冲击将怎样影响经济周期。
目前,研究金融周期传导机制的理论主要有金融加速器理论和金融减速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