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有效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认真感受《山林的呼唤》和《夜》的音乐意境带来的 美感;能积极参与学唱、背唱《山林的呼唤》中“山歌风” 音乐主题和《一八一二序曲》呈示部中“俄罗斯军民”ⅠⅡ 主题的活动;能区分管弦乐队中双簧管、英国管和长笛的 音色。 2、能自主学习、了解《一八一二序曲》的创作背景,循 着1812年俄法之战的历史线索对音乐展开联想。并根据聆 听乐曲的感受,认知奏鸣曲式的结构与内容表现的关系。 3、能根据听赏本课三首作品的印象,结合已有的音乐欣 赏经验,漫谈自己对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在三个阶段上聆 听音乐”的论述的体会,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4、能依据课本上的文字,以及课后查阅的有关资料,简 述作曲家马思聪和柴可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课程标准》的实质含义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阶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 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 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 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 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 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教材基本框架和设计思路。 ●熟读和内化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了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 ●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以及接受新知的兴趣与可
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目 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补充、删减, 等使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悲剧美”
构思与设计
1、 关于教材 2、学情分析 3、关于教学内容的思考及选择 4、关于教学策略与方法 5、资源开发与运用 6、关于教学评价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悲剧美” 关于教材:
“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 容之一,对照《课标》的四个基本理念,本单元旨在让学生 多方位的感受音乐美, 把握音乐美的不同内涵与特点,提高学 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分析和辨别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 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关注教学策略与方法
突出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从表现悲 剧美音百度文库的核心要素如旋律、音色、力度、 节奏等入手,剖析悲剧美音乐的生成与表 现特征。力求让学生多视野、多角度、多 层次的感受音乐、体现音乐、表现音乐。 ●以聆听为主、视听结合、演唱感受、 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 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中获得深层次 悲剧美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悲剧美音乐 的内化和升华。
第三单元《走进非洲与美洲》
教学目标:
《北美民间音乐》
• 1.能够认真聆听本课所选的北美音乐作品,感受 北美音乐的独特魅力;能够以北美音乐的发展简 史为线索,初步了解北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音乐、 非洲黑人音乐与欧洲音乐混合交融的基础上形成 与发展的。 • 2.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结合图片、视 频,记住有特色的乐器音色;体验那里的人们歌 舞时的心情。 • 3.能初步了解印第安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的 风格特点,用英语学唱《Jambalaya 》。

“音乐的悲剧美”原教学目标:
1、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属于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有关悲剧美的音乐片段,如 《松花江上》、《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 的音乐主题等,体验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音乐意 境和美感。 2、能根据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口述悲剧美的基本 概念与内涵。
原教材内容:(一课时)
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 第一课“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原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欣赏本课两首优美动听和扣人心弦的
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 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 将音乐与绘画、语言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 分析后,能够叙述出音乐艺术是否具有具象性 和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 “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 简单道理。从而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 本认识。 3、通过作品实例的感受和认知,能用简单的语言 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如节奏、旋律、力度等) 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重组:
第一课时: 钢琴小品《少女的祈祷》、作品结构图谱(变奏曲式) 马思聪《山林的呼唤》、钢琴作品《小星星变奏曲》、 西洋交响乐队舞台分布图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作业) 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删减) 第二课时: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相关作者介绍;三件木管 乐器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作品介绍;作品结构图谱 (奏鸣曲式);《1812序曲》六个主题谱例以及欣赏 提示;《北京喜讯到边寨》 《1812序曲》 (视频) 学生就西洋交响乐队舞台分布图研究情况进行小 组交流展示并予以评价。
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第一课时) ●钢琴小品《少女的祈祷》(5分52秒); ●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10分20秒); 相关作品简介;作品结构图谱(变奏曲式); 鉴赏提示;作品介绍等。 “培养音乐的耳朵”(第二课时) ●马思聪《山林的呼唤》(第一乐章,5分16秒) ●《夜》(第五乐章,3分14秒);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15分36秒);相关作者介绍; 三件木管乐器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作品介绍; 作品结构图谱(奏鸣曲式);《1812序曲》 六个主题谱例以及欣赏提示。
第三单元《走进非洲与美洲》
教材内容: 晒稻草 白桦林好地方 深深的河 Jambalaya(什锦菜)
重组内容:
印第安音乐:视频
(主要乐器 、调式及旋律特点 、 音乐功能)
《北美民间音乐》
乡村音乐:《什锦菜》(音乐特点、常用伴奏乐器等) 黑人音乐:《老人河》 (歌曲情感表达、节奏特点) 爵士乐 (旋律与节奏特点、呼应对答与即兴变化)

深度解读教材, 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根本。
●教材对教学的影响,不应是“束缚”而应该是“引
领”。 ●新教材承载着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的重要载 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具有 较强的政策性。
●新教材的编写审定是慎重而严谨的,具有较强的
科学性和权威性。

深度解读教材, 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根本。
●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了解音乐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
●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对教师而言: 在教学中需要始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了解 音乐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音乐 要素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而言: 关注音乐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特征,了解音乐要素 在音乐表现规律中的重要作用,是形成音乐学习有效策略 或“听懂”音乐的必经之路。
松花江上 光荣牺牲 英勇就义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断) 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资源重组:
《松花江上》、 《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 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片段、一组反映 南京大屠杀及二次世界大战的摄影图片、绘画 作品、电影《辛德勒名单》片段等。(补充)
教学目标(调整稿)
能认真倾听歌曲《松花江上》和乐曲《一个 华沙幸存者》等作品,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 体验、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感悟音乐的悲剧 美,理解其基本含义。 ●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体 验、表现作品的悲剧美。 ●积极参与讨论,能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相 关艺术形式,对具有悲剧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 法和现实意义发表个人看法。
问题和困惑:
●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生僻、陈旧、结构篇幅过长;
●部分章节的教学目标过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 ●部分作品难度偏大,学生难于理解,不感兴趣; ●单元内涉及的教学内容过多而课时较少;
●有些作品教师自己感到很陌生,教学中难以驾驭;
●虽然“新教材比老教材内容上丰富了许多,可选范围也广了,
南京五中
沈熙春
新教材特点:
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打破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重视音乐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 ●强调教材内容的经典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 ●注重教材内容的人文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关注教材内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听赏与体验”、“鉴赏提示”、“阅读材料”、 “相关链接”、“互动地带”等栏目。

学情分析:
注重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引 导学生领悟和发掘悲剧美音乐的美感表现形式及音乐特征, 从而获得对人生价值及其取向的正确认识;学生在肯定悲剧 美音乐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了能够欣赏这一审 美价值的自己,在欣赏高尚的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使自己也变 得高尚起来。所谓从痛感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功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调整稿:
1、乐于聆听相关音乐作品,参与课堂 教学实践活动; 2、能初步说出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 等)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音乐能够告诉 我们什么,不能告诉我们什么”进行简单 的描述,并能说出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 乐的基本含义。
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 原教学目标

关注资源开发与运用
利 用 教 师 资 源 开 发 学 生 资 源
●提供严谨积极的教学态度。 ●提供精练清晰的语言叙述,实施有效提问。 ●提供教师声情并茂地现场范唱、演奏或表演。 ●提供融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相
关资料、教具等。 ●课前研究性学习,通过课本、网络、图书馆 或其他媒介了解搜集有关本课的相关内容资 料做到充满自信有备而来。 ●课堂上的语言、行为、情绪、情感以及有一 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和机会等都 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调整稿:
1、乐于聆听相关音乐作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初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感受,较深入畅谈 音乐作品中音乐表现要素的重要性,能够结合美国 作曲家科普兰“在三个阶段上聆听音乐”的论述展开 讨论,初步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3、能够识别并说出部分西洋交响乐队中的常见演奏 乐器,并能够区分所欣赏乐曲中双簧管、英国管和 长笛的音色。 4、结合小学和初中所学知识,对作曲家马思聪和柴 可夫斯基的艺术成就进行简单梳理,简述奏鸣曲式 的结构形式,了解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
但每每到了上公开课或赛课时,似乎又觉得内容很难选……
●照本宣科或学生喜欢什么就上什么,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了但
音乐课堂价值的体现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内容 实质,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变 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多元化的、 综合性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全面 的发展。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教学设计意图
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评价说明 ●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