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见题型及解法(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反映类”的解题方法 “反映类”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 (即现象),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要揭示出本 质),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透过现象认识 本质,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 政治术语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 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 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 应视具体题目而定 。
(四)典例分析: 1、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38题第(2)问 38.(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 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判断表态(是什么):①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阐述道理(为什么):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 的国情决定的; 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 证。 明确做法(怎么办):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 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 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为什么类”的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 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 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 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 (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四)典例分析:06年全国卷第38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 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 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摆在突出位置。 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
四)典例分析: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2)问
(2)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 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 依据: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3分)(如能同时答出"三个代表",加2分) 意义(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3分);加强组织建设,才能充 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3分)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发挥党的密切 联系群众优良的传统;(3分)加强廉政建设,才能搞好现代化建 设。(3分)
五、"意义类"
(一)设问方式:“意义类”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 政治意义”、“意义”等。
(二)Biblioteka Baidu及考题:
2000年第36题第(2)问: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 极影响。(15分)
2001年第41题第(5)问: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说明民族独 立对这些国家的意义。(8分) 2002年第40题第(5)问: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 政治意义。(14分)
(三)“怎么办类”(措施、方法、建议等)的解题方法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 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且指 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 系--梳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具体来说答案可从三个方面去找: (1) 从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 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 环保、合理利用资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 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 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比如解决农业的措施书本上就讲 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3)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措 施)。
[本题实际上还可以回答: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 反腐败可以保持党的性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意义。以及当前 在党风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必要性。]
四、"怎么办类"(措施、方法、建议、对策等) (一)设问方式: "怎么办类"一般以"如何"或"怎 样"等字眼来或直接以解决某一问题的措施、方法、建 议等设问。 (二)涉及考题:2000年第37题第(3)问:美国为 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 2002年第38题第(2)问: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 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2003年第38题第(1)问: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 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8分) 2003年第41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 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10分) 2004年第39题(60分)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 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2003年第41题第⑶问: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 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9分) 2004年第38题(32分)第(1)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 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三)“意义类”的解题方法 “意义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 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答这类题,应注意以下问题 ( 1 )、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 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 2 )、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 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 3 )、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 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 4 )、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结合党和国家的方 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参考答案:①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 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 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 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 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 的国家利益(材料)。 ②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 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的议,因而 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
(三)“认识类”的解题方法 “认识类”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 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 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因此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联系材料,分解设问,把问题分解 成四个小问题:①“是什么”(内容)、②“为什么”(产生 的原因)、③“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④ “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
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见题型及解法
安吉高级中学 胡现红
一、体现类
二、现象类,即反映类
三、为什么类
四、怎么办类 五、意义类
六、认识类
七、启示类
一、体现类
(一)设问方式: 体现类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或用经济(或哲学或政治 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二)涉及考题:
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 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15分) 03年第39题第(1)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 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 水。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04年第38题(32分)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参考答案: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②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③促 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 的就业渠道。
六、“认识类”
(一)设问方式:“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 “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 一现象”等等。 (二)涉及考题: 2001年第39题第(3)问: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 前的反腐败斗争?(10分) 2003年第38题第(2)问: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 "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 这种观点?(8分) 2003年第39题第(2)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 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9分)
(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 合性。
(四)典例分析: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
题第(3)问 (3)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 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 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 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 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 续实施城市 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 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现象题,即“反映类”
(一)设问方式:“反映类”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 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这类题经 济学中又经常以图表题的形式出现 (二)涉及考题: 2001年第38题第(3)问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 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002年第38题第(1)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12分) 2006年第38题: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
(四)典例分析: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 题第(4)问 (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 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 作作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 过了一系 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 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 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 利进 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参考答案:①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三、“为什么类"(原因、理由、依据等)
(一)设问方式:"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二)涉及考题:2001年第39题第(1)问: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0分) 2000年第37题第(3)问: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 手?(6分) 2001年第39题第(2)问: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 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 2001年第40题第(5)问: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 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8分) 2002年第39题第(5)问:分析开封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 兴市之本"。(6分) 2004年第39题(60分)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 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 对策。(10分)
(三)"体现类"的解题方法
首先划分层次,然后找出每一层次的关键词(即每一 层次的主体和主体的行为),再联系调动相关教材知 识作答。答题要点一般是:教材原理+材料中的作法 (即如何体现)。
(四)典例分析: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⑴问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 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 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请回答:(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 特点?(15分)
参考答案 (1)①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 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4 分) ②从2002到2003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 GDP的增长。2003—2004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 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化,但前者的数值远高于 后者的数值。2004—2005年间能源消费增长率下 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 中单位GDP能源较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