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二学期概念
普通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普通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1 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 从内到外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性格第二章生理部分1 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3 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4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第三章意识1 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2 意识: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省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知觉与认识。
3 几个意识水平在p78第四章注意1.注意定义: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动作或行为(心理特性)2(98 02考题)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3(99 考题)有意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得注意。
(以目的与努力为两个维度)4(00 考题)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狭义)上或活动(广义)上的时间。
5(96 考题)注意广度:同一时间中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目。
6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7 注意的转移:更具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广义上的。
第五章感觉1 感觉:物体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
2 感受性(02考题):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感觉阈限:测量人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普通心理学2
普通心理学2一、表象1、表象·定义:是在刺激物的作用停止以后,保留在人的意识当中的形象。
·特点:没有实际刺激物存在(感知觉都有刺激物的存在)·分类1)按来源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2)按加工程度分(从低到高):遗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意义: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是联系感知觉这样的低级认知加工和记忆、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加工的桥梁。
A、遗觉表象:是一种未经加工的表象·特点:对原来刺激的细节保持得很好,形象清晰鲜明,但是保持时间短,通常在儿童身上较常见,而成人很少有遗觉表象(原因:遗觉表象是对信息加工能力的补充,使图象长期停留再慢慢加工)·区别:与短时记忆的区别在于遗觉表象可以进入人的意识,而短时记忆不能被意识B、记忆表象:从人的记忆中提取事物的形象而产生的表象,相对于遗觉表象,记忆表象的信息是经过加工的·特点:概括性,抽象性C、想象:通过对记忆表象的加工而得出的新的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加工程度最高的表象2、表象理论1)结构理论:认为表象和认知在内部结构和产生机制方面相类似。
表象和知觉一样具有空间延展性和一定的分辨度。
“视觉缓冲器”理论是这样理论中的一个比较著名的观点实验证据:心理地图实验(心理扫描)2)功能理论:强调表象的操作过程和这个操作过程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人对表象的操作和人在实际生活中对实际物体的操作是一致的,因此人对表象的操作也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人对表象后的操作是人的实际操作的一种内化。
实验证据:心理旋转实验3)相互作用理论:认为由于表象和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表象和知觉会产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产生了某种表象,会对有这种表象相同的知觉产生适应,或者导致后效出现。
实验证据:通过表象产生的McCollow效应以及表象对方向知觉的易化作用实验意义: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与知觉有机能等价,而在颜色信息加工水平则没有。
普通心理学概念
普通心理学概念1、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的中间学科。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1)认识过程: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绪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
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4、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他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及突触后部分。
突触前部分指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其中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储存有神经递质。
突触小体的前端膜成为突触前膜。
突触后部分是指与突触小体临近的神经元的某一部位,突触前膜与另一部分膜相对,这部分膜成为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上面有突触受体。
在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空隙,称为突触间隙。
除了化学性突触外,还有电性突触。
5、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6、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动的基础。
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7、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8、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普通心理学概念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在头脑中进行的精神活动。
3.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征、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
4.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低级的心理现象,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
6.延脑:是脊髓进入颅腔直接延续并扩展而成,在脑干的最下端,形似上大下小的圆锥,背面为小脑所覆盖。
7.脑桥:位于延脑的上方,小脑的腹侧。
它是联系小脑两半球及上行下行神经纤维的桥梁。
8.间脑:位于脑干的上方,由丘脑和丘脑下部(下丘脑)组成。
9.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除嗅觉外,丘脑是各种感觉的中继站。
10.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仅指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不包括传入神经。
11.言语机能联合区:是指接受、处理和储存言语信息的结构和机能系统,为人所独有。
12.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13.反馈:亦称回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到神经中枢,使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映的情报,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14.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15.条件反射: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模仿、学习、训练而习得的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16.操作性条件反射:由动物本身操作杠杆(工具)才得到强化所形成的条件作用,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17.第一信号系统: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8.第二信号系统:已语言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19.需要:对对象的欲求称为需要。
它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反射。
20.社会性需要:是指一切以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又叫获得性需要。
普通心理学经典讲义第一讲: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经典讲义第一讲心理学概述本讲要点:本讲主要讲述普通心理学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的历史沿革以及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本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人的行为。
人的心理本质是人脑的技能,脑是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人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情绪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人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持久性的心理特点,包括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还研究行为,因为人的心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是人在头脑中进行的精神活动。
因此心理学好比一个黑匣子,但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来推测这个人的心理情况。
所以,心理学也将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所学的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个体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发展规律,普通心理学是一切心理学的基础与核心,其他心理学,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都是基于普通心理学的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
(一)心理本质1、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的本质,而脑实质是巨量的神经元的集合,因此植物和没有神经的动物是没有心理的,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
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动物的心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
但只有人类才有思维,这是人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是万物之灵”并不是因为人有心理,而是人有思维。
思维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并不是脑本身所固有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环境的能动反应。
心理是脑所具有的功能,但是离开客观现实,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比如印度的“狼孩”没有在人类环境中成长,因此也就不能产生人的心理。
(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关注人心理的动态发展或者变化,包括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1、认知。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借助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认识外界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属性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等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习题普通心理学(下)第七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辐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6、表象7、心理旋转8、想象9、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10、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概念1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5、概念形成16、算法式与启发式17、定势(心向)18、功能固着二、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人类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什么?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4、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5、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7、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8、试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9、什么是有意想象?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三、论述题1、什么是问题的解决?、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试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
5、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6、简要评价概念形成的两种理论。
7、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8、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11、什么是创造性?它有什么特征,以及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理解2、布洛卡区(Broca’s area)3、内部语言4、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5、语言的表征6、语言的加工7、威尔尼克区(Wernick’ area)9、语言知觉10、句子理解11、图式二、简答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3、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4、什么是语句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
6、简述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概念、原理
普通心理学概念、原理普通心理学基本范畴、概念、原理感觉范畴概念:1.【感觉】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3.【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4.【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5.【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6.【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8.【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9.【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0.【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11.【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2.【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13.【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4.【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15.【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研究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糊口过程中经过研究而构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前没有预定目标,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标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普通心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普通心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说明:这是去年老师提示的各章节要点,要对照课本加以掌握;有与课本出入的地方,查阅课本以其为准!第一章1、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观点、名称2、研究方法3、研究类型第二章1、神经元的概念、结构、种类,神经冲动的传导,突触2、植物性神经系统3、大脑四个分叶4、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的定义5、大脑单侧化优势功能,实验6、脑功能的各种学说(概念、观点等)第三章1、感觉的编码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概念、种类3、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4、视觉的基本现象(明暗现象等)5、视觉对比6、马赫带的概念及产生机制7、散光融合后像8、普肯叶现象如何产生9、视觉的三个理论(三色说等)10、听觉的四个理论第四章1、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加工2、知觉的四种特性3、什么叫大小知觉,假设4、单双眼线索5、运动知觉、似动知觉的概念种类6、错觉的概念第五章1、睡眠、催眠,及理论解释、失眠调适2、注意的基本概念、特点3、注意种类4、注意的四大特性5、注意的认知理论第六章1、记忆的概念,类别及概念2、记忆的三个子系统及三个过程3、SIP理论、增强作用4、感觉记忆、短时、长时记忆的特点,信息编码方式、遗忘因素、完全系列扫描,7+2组块5、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因素、系列效应、四种理论第七章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2、几种思维的概念3、表象与想象的概念、种类、特点4、布鲁纳人工概念、两种学说、了解层次网络模型5、条件推理证实倾向6、问题解决的概念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8、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效率。
普通心理学第二学期复习重点
普通心理学第二学期重点复习内容第七章:思维1. 思维定义2. 思维的过程定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定义3. 思维的种类、各种类的定义及举例4. 表象定义、表象的特征、心理旋转实验以及实验说明的问题5. 想象定义、想象的功能、想象的综合过程中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定义及举例、想象的种类、各种类的定义及举例6. 概念的种类及各种类的定义7. 概念形成的策略8. 推理定义9. 问题解决定义、问题解决的种类及举例、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定义及举例、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10. 创造性定义、创造性的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1. 语言定义、语言的种类及举例2. 语言的发音机制、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威尔尼克区、布洛卡区)3. 影响课文理解的因素第九章:动机1. 动机定义2. 动机的功能3. 需要定义、需要的种类、马斯洛需要的层次理论4.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耶克斯-道德森定律5. 价值观定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动机理论(重点看动机的认知理论)6. 动机的种类及举例、社会性动机(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7. 意志行动基本阶段、意志行动中冲突的种类及举例8. 挫折定义、各种挫折反应定义及举例9. 如何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第十章;情绪1. 情绪情感定义、区别与联系、功能、情绪情感组成成分2. 情绪状态分类及具体内容、情感分类及具体内容3.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4. 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5. 情绪理论(重点看情绪的认知理论)6. 情绪调节定义、类型及举例第十一章:能力1.能力定义2.能力的种类及各种类定义3.能力的结构(重点看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智力三元论、智力PASS模型)4.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十二章:人格1.人格定义2.人格结构(气质与性格、自我调控、认知风格)及其具体内容3.人格理论(重点看:奥尔波特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想像等心理现象。
3.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4.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5.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 意志:是有意识的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7.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条件。
8.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9.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10.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
11.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12.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4. 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16.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带有固定的倾向。
17.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8. 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19.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0.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对待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总是持有一定的态度,人对这种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原则。
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发展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
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的,即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分析时,在选择方法对被试身心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观察法:有目的、有打算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实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打算地严厉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发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01普通心理学概述课件
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 ,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 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 ,他日渐消沉。 ❖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 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 那样愚蠢。于是,他变的聪明起来。 ❖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 了。于是,他变的坚强起来。 ❖ 1.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
5
二、心理现象概述
感觉
心理 过程
个体 心理
认知过程 (知)
知觉 记忆
注 意
情感过程 (情)
意志过程 (意)
想象 思维 语言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 心理
个性心 理特征
6
能力 气质 性格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1
•获取信息并 运用信息的过 程。 •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想象等
认知过程
2
•对所接触事 物的态度体验 过程。 •比如,喜欢、 激动、兴奋
❖ 4.为避免时间因素的影响,采用时间抽样的方式,在 一天或一周内,从不同时间中抽取等长的数个时段, 做同一方式的重复观察而后综合观察所见,其所得结 果将具有较大代表性。
13
2.心理测验法
❖ 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 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个基本要求: ➢ 信度(reliability): ❖ 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 效度 (validity): ❖ 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2
《普通心理学》下学期复习纲领
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而思维则是对输入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加工。
(二)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心智操作)(一)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2.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比较是在头脑中对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1.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2. 概括则是在头脑中把抽取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1.具体化就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事物的过程。
2.系统化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其属性,归纳到一定的类别或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和方法,可把思维区分为: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或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或抽象逻辑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1.聚合式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三)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1.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023年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旳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旳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旳研究对象而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旳心理, 也研究人旳心理, 而以人旳心理现象为重要旳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旳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旳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是第一种心理学试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旳学科正式诞生。
重要旳心理学派心理旳神经生理机制1.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旳进化方向脑旳相对大小、皮层相对大小、皮层内部构造旳变化。
2.神经元神经元由胞体(含细胞核、细胞质(特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树突、轴突构成。
3.神经冲动4.神经回路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旳联络, 构成了极端复杂旳信息传递与加工旳神经回路。
神经元与神经元旳连接方式: 1.发散式连接 2.聚合式连接 3.环式连接反射弧是最简朴旳神经回路。
负责大脑回间、叶间、两半球间及皮层与皮下组织间旳联络尤其重要旳横行联络纤维叫胼胝体, 位于大脑半球底部, 对两半球旳协调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切断胼胝体是为了防止癫痫病旳恶化小脑位于脑干背面, 分左右两半球构造与骨髓相反;表层是灰质, 深层是白质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调整肌肉紧张度, 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整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脑干1.中脑位于丘脑底部, 小脑和桥脑之间。
从横切面看, 中脑分为中央灰质----- 支配眼球、面部肌肉旳活动中间四叠体--- 视觉反射中枢(上), 听觉反射中枢(下)大脑脚---- 调整身体姿势和随意运动有关2.延脑在脊髓上方, 背侧覆盖这小脑, 是一种狭长旳构造。
延脑和有机体旳基本生命活动有着亲密关系,它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又叫“生命中枢”它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叫“生命中枢”3.桥脑在延脑上方, 位于延脑和中脑之间, 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旳必经之地。
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心理、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
(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突触、本能、反射、反射弧、反馈、兴奋过程、抑制过程、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动机、内驱力、成就动机、好奇心、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二)思考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心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概念分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推理分类
1三段论推理2线性推理3条件推理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
的方式。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关系: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
(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知识、技能和能力关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
力。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
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