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声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0
微波无损检测消声瓦贴质量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微波无损检测消声瓦贴质量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摘要】:世界各国海军为确保海上的威慑力量和实战力量,除有计划地发展水面舰艇外,重点是发展新一代的以隐身潜艇为主的水下武器装备。
可以预料,在21世纪,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耐波性、续航力和攻防力较强的隐身潜艇,将成为海战的主力军,它标志着海上隐身作战时代的到来。
消声瓦是潜艇实现声隐身的主要手段,目前生产隐身潜艇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就是消声瓦敷设技术。
如果消声瓦敷设有缺陷(缺胶、气隙、气泡),会降低消声性能,降低消声瓦粘贴的牢固性,引起艇壁腐蚀及消声瓦脱落,影响潜艇航行性能和潜艇隐身性能。
因此,准确无误地检查消声瓦敷设缺陷是及早发现缺陷和采取补救措施的唯一手段。
根据工程上检验消声瓦粘贴质量的需要,我们课题组已在1997年研制成了工程使用的CPY-1型微波无损检测仪,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首次实现了在生产现场对全艇的消声瓦进行实时扫描检测,检测正确率可以达到90%。
本文围绕CPY-1仪研制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一些奇异的现象而立题。
结合国防任务,作者参与了改进型微波无损检测仪CPY-1G的研制、工程检测工作,对课题组碰到的仪器工作灵敏点问题和对作者首次发现的反射系数大于1的奇异现象作了一些理论探讨。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一、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了CPY-1G型微波无损检测仪的研制、调试、现场使用的全部过程,为现场测试提供了更加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测仪器。
二、首次提出了“角锥喇叭高次模谐振腔”的概念,并且采用PML—FDTD法分析了角锥喇叭场分布状态,从而,得出了角锥喇叭探头比终端开口波导或传输线探头灵敏得多的原因在于:我们采用的探头是谐振式探头,消声瓦样品的差别相当于对角锥谐振腔的微扰;采用波导或同轴线探头,消声瓦样品的差别相当于对传输线终端负载有一点变化而已。
从而,揭露了角锥喇叭近场探头摘要存在敏感工作点的奥秘一一即角锥喇叭探头构成一种高次模谐振式探头。
这样,对工作灵敏点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潜艇消声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
潜艇消声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消声瓦的起源消声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国海军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减少U型潜艇的损失数量,德国海军开始在部分潜艇的外壳上加装一层名为“阿里贝里奇”的合成橡胶防声材料,厚约30mm,内部有直径2-5mm 的圆柱型空洞。
它利用声音入射时产生的气泡变形来吸收声能,在降低反射及艇内噪声方面有一定作用。
这个“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防声材料或许就可以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艇的消声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苏联和英国均获得了部分“阿里贝里奇”技术,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和英美开始分别发展各自的消声瓦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形成风格各异,同时又有十分优良的吸声、抑振效果的消声瓦系统技术。
各国消声瓦技术的发展前苏联前苏联生产的潜艇往往噪声很大,这是由于当时前苏联的制造业与加工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的。
为达到在全球和美国争霸的目的,前苏联对潜艇的声隐身和减振降噪技术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多年发展后,其消声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种类也比较齐全。
经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计研究和反复试验,前苏联于1965年开始在潜艇上正式敷设消声瓦,目前所有现役潜艇均敷设有消声瓦。
前苏联消声瓦的基材主要是丁苯橡胶(前苏联是橡胶生产大国,有丰富的丁苯橡胶资源),为最大限度地达到吸声效果,其消声瓦一直是带有一定声学结构的橡胶制品。
前苏联的潜艇自噪声很高,在努力将敌主动声纳下噪声强度降低的同时,一直积极研究降低本艇自噪声的方法,并将消声瓦技术和浮筏技术等机械噪声治理、袖套等管路噪声治理这些减振降噪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显著。
前苏联认为攻击型潜艇与战略核潜艇由于承担的任务不同,在设计时,前者要突出灵活性,后者要优先考虑安静性,为此,两者所采用的消声瓦技术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舯部与艉部壳体均敷设了50-150mm 厚的消声瓦,艏部壳体使用的则是一种蒙皮。
这种蒙皮如同海豚皮一样,在水下航行时能起到抑制某种介质边界层的作用,有效地减小了航行阻力。
消声器发展趋势
排气噪声的控制
• 声源 • 消声器
消声器的分类
• • • • 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有源消声器
框型罐加上吸 声材料 V
三管迷路 消音器
赫尔姆兹 消音器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的 传递矩阵法就开始兴起,其基本思想是将声学 系统与电学系统进行类比,将电网络中的分析 方法用于声网络的计算。 1966 年 Gladwell 等人首次在声学领域运用有 限元法,为声学有限元法的研究拉开序幕。 Tai 等人首次将边界元法运用于声学内部问题 中,给出了一个可确定任意形状区域的声学腔 特征值和特征模的 BEM 公式。1980 年Wagner 首次运用边界元法研究了声学腔的静态响应。 Tanaka 等人于1985 年用边界元法计算了简单 消声器的插入损失。
排气噪声的控制有源消声器赫尔姆兹消音器三管迷路消音器框型罐加上吸声材料国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20年代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的传递矩阵法就开始兴起其基本思想是将声学系统与电学系统进行类比将电网络中的分析方法用于声网络的计算
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国 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汽车排气系统噪声
• 排气噪声的产生 (1)基频噪声 (2)排气门杆产生的卡门涡流噪声 (3)排气管内壁面处的摩擦及紊流噪声 (4)空气柱共振噪声 排气噪声特点:排气噪声频谱一般呈现明 显的低频特性气流对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 • 2) 温度对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 • 3) 发动机动态特性对消声器消声特性的响。
展望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消声器将沿以下 方向进行设计和研究。 (1)气流再生噪声的研究。气流对再生噪声 影响规律复杂,现阶段只能通过试验对其 进行研究。 (2)消声器动态特性的研究。 (3)消声器专家系统的开发。 (4)有源消声器。
新型消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新型消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噪声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噪声不仅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居住品质。
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消声材料已经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消声材料在吸收噪声方面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因此,设计和制备新型消声材料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技术和知识。
下面,将从消声材料设计和制备的角度谈谈新型消声材料的研究。
一、消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传统的消声材料主要包括聚氨酯泡沫、纤维材料、矿物棉、陶瓷泡沫等,但这些材料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否决不能满足不同场合和应用需求;并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碎、易老化等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对消声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提高消声材料的效能与安全性。
目前,与消声材料研究相关的领域主要是物理、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特别是研究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多孔材料、薄膜材料等,进一步提升消声材料的吸声、反射、散射等性能。
二、新型消声材料的设计1.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不同材料的组合成的。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控制成分和结构以及表面改性等方法来实现优越的消声效果。
复合材料在实现不同材料性能协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轻材料自身重量,节约原材料等资源。
举例而言,从纳米纤维与高分子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中,可以发现其内部的连续孔结构(非晶态或微晶态区域)能够与噪声波的周波长相匹配,从而实现高效吸声。
此外,其表面微纳结构可以提高其光学特性,增强其吸声性能。
2.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指的是各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纳米材料的独特物理性质使其在声学方面表现出异于常规材料的吸声行为。
例如,纳米孔洞可以形成良好的反射和散射,并产生更好的声阻抗匹配等效果。
由于表面积大、粒子尺寸小等因素,纳米材料也容易与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等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环保净化的效果。
3. 多孔材料多孔材料通常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材料(有机和/或无机的)组成,其中孔隙的大小和分布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消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消声材料的研究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噪音污染的问题随之显现出来,它已同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成为社会三大公害之一。
噪声,作为破坏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罪魁祸首,不仅能够严重危害人的听觉系统,使人疲倦、耳聋,而且还会加速建筑物、机械结构的老化,影响设备及仪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在某些军事领域,噪声更加被看作是作战双方共同的敌人,它不仅降低己方作战武器或装备的使用性能,还会将己方暴露在敌方的攻击范围之内,从而造成重大的军事损失或挫败。
鉴于此,控制噪声已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对吸声降噪材料的研究已是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降噪材料的分类及其降噪机理噪声的控制分为三种途径:在声源处降低噪声幅值;在声波传播途径中阻隔、吸收声能;在声音接收点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噪声影响。
在这三种途径中,都离不开声功能材料的利用。
声功能材料在传统意义上分为隔声材料和吸声材料两类。
吸声和隔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降噪的机理和方法存在差别。
1、隔声材料的降噪机理与发展趋势隔声材料是靠材料的密实性、坚实性,使声波在隔声结构上反射,要求透过的声能越小越好。
常用的传统隔声材料为均质单层材料,单层材料的隔声性能遵循质量定律,即隔声量随其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传统隔声材料所要求的是厚而重,这就造成要得到良好的隔声效果,结构就必然笨重的现象。
根据质量定律,频率降低一半,传递损失要降低6dB;而要提高隔声效果时,质量增加一倍,传递损失增加6dB嘲。
在这一定律支配下,若要显著地提高隔声能力,单靠增加隔层的质量,例如增加墙的厚度,显然不能行之有效,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如航空器上的隔声结构。
这时解决的途径主要是采用双层以至多层隔声结构。
隔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复合材料,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有Fc(硅酸钙板)复合板,褶皱芯层隔声结构和蜂窝夹层结构。
在建筑中已经广泛利用的FC(硅酸钙板)轻质复合墙板是由硅酸钙板作为面层,两面层间加入阻尼或吸声材料构成的。
论潜艇消声瓦
论潜艇消声瓦见过现代潜艇的人,恐怕都会为其中一些潜艇身上加穿一件黑色的厚“外衣”而感到好奇;如果有机会登上艇,再近看这件“外衣”会进一步发现它塑料不像塑料,海绵不像海绵;要是剥落几块,往往变得斑斑驳驳,煞是难看!那么这件“外衣”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潜艇又为什么要穿这么一件“外衣”呢?“狼群战术”引发的产物这件“外衣”的学名叫“消声瓦”。
由于俄罗斯海军应用得最普遍,因而不少人都认为,是俄罗斯海军最先发明并给潜艇穿上这件“外衣”———消声瓦的。
实际上,最早给潜艇穿“外衣”的是德国海军。
在二战中德国海军大量地建造潜艇(到二战结束时共建造潜艇1000多艘),并疯狂地使用“狼群战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掐断了欧美海上运输线,险些扼杀了其经济命脉。
为了对付潜艇,英美等国迅速、全力批量建造水面战舰进行护航和反潜。
到二战末期德国潜艇损失急剧增加。
德国海军为了挽回败局,减少被对方发现的概率,逃脱被追歼的命运,便尝试给部分潜艇包裹一层“外衣”。
这件“外衣”由橡胶制成,厚约30毫米,内部有直径3.5毫米左右的空腔。
它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利用声波在空腔内振荡,来降低声波反射强度,达到隐形的目的。
消声瓦和其他技术的联合运用,让基洛成为了可怕的“大洋黑洞”。
让潜艇悄悄接近航母战后,苏联获取了不少有关潜艇消声瓦方面的重要资料,同时弄到了几名这方面的专家和研制人员,随即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在水面战舰一时难以与美国相匹敌的情况下,苏联只好退而求其次加速建造各型潜艇,以图与美国强大的航母编队等进行对抗。
为此,尽快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隐蔽地接近美航母的高性能潜艇,就成为当时苏联海军研制关键武器装备中的重中之重。
而消声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
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海军经多次潜艇试验,证实消声瓦的功能有效,于是全力攻关,力图尽快解决包括消声瓦在内的潜艇所有减振降噪技术。
首艇设计于20世纪70年代、建造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苏联海军“塞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声学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声学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声学材料的应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控制和优化室内声学环境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
声学材料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声学材料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吸音材料、隔音材料和扩散材料等。
吸音材料主要通过其内部的多孔结构或纤维结构来吸收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声音的反射和混响。
常见的吸音材料有吸音棉、吸音板、吸音毡等。
隔音材料则侧重于阻止声音的传播,通过增加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以及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来减少声音的穿透。
例如,隔音玻璃、隔音墙等都是常见的隔音材料。
扩散材料则能够使声波在空间中更加均匀地分布,改善声音的品质。
比如,扩散体、二次余数扩散板等。
在建筑声学设计中,声学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建筑的功能需求。
例如,音乐厅、剧院等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所,需要精心选择和布置声学材料,以实现良好的声音扩散和混响效果。
而办公室、住宅等场所则更注重隔音和吸音,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和内部声音的反射。
其次是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不同的空间尺寸和形状对声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声学材料和布置方式。
此外,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在保证声学效果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声学材料。
近年来,声学材料的研究在材料性能和应用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材料性能方面,新型吸音和隔音材料不断涌现。
一些具有优异声学性能的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逐渐受到关注。
例如,纳米纤维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孔隙结构,表现出出色的吸音性能。
而一些新型的复合隔音材料,通过将不同材料的优势相结合,能够在较薄的厚度下实现更好的隔音效果。
在应用技术方面,数字化设计和模拟技术的发展为声学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精确的指导。
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对声学效果进行预测和优化,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和布置声学材料。
美研制超级新材料 可实现噪音消失
今后, 佐贺大学在面向制品化提高绿色 L D E 效率的同时, 还将着眼于绿色激光器的制作 。 对于制作激光器,为了便于形成光封 闭效率较高的结构 ,生长方法将使用 M C D OV 法。 复合材料的液态氢燃料罐 德 国宝马宣 布 ,其研 发 子 公司 BWF r cu gudT c nk与 其他汽 车厂商 、欧 洲航空 M o shn n eh i 宇宙产 业 等合 作 ,开 发 出 了使 用 复合材 料 的液态 氢 燃料罐 。通 过采 用 轻量 复合 材料 ,使燃料 罐 重 量 降至普 通 圆筒状 不锈 钢燃 料罐 的 13 / 。另外 ,通 过将 附属 系统 嵌入 到燃 料罐 内,使所 占的车内空间得以减小,维修也更加容易。 燃料罐内部采用模块形式,与现有氢燃料罐相 比, 还简化了生产工序。燃料罐的展示模 型可贮 藏 lk O g的液 态氢 ,该 公 司认 为,今 后氢 燃料 车 的连续 行驶 距 离有望 延长 到 50m以 0k
上。
BWFr c ugu dT cnk在 O M o sh n n eh i 8年 6月 3日~4日举 行 的 、与汽 车液氢 贮藏 系 统相 关 的欧 盟 “ tr y S oH ”项 目总 结会上 ,发布 了新燃 料 罐 的原型 产 品 。此 前 的 4年 半 时间里 ,该 公
司一直与汽车厂商、部件厂商、欧洲航空宇宙产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等 3 4个合作伙伴共 同开发氢贮藏技术。 该项 目 花费的费用达到 17 万欧元,从欧盟获得 的资金合计为 17 万 80 00
欧元 。
丰田 20 09年开始生产锂离子充电电池 丰 田的动力 传动 系 统部 门表 示 ,19  ̄2 0 9 7 07年 该 公 司在 日本 国 内销售 的新 型 汽车 的平 均燃效提高了约 2 % 8 。今后,为提高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效率,将在 2 1 00年之前导入新系列 的发 动 机和变 速 箱 。汽 油 发动机 方 面 ,20 08年 将 导入排 量 为 13 .L和 25 .L的新型 发动 机 。 13 发 动 机将配 备 新开 发 的具有 禁止 怠速 运转 的 “ 止 与启 动系 统 ” .L 停 。导 入这 两种 新型 发动 机之后, 发动机产品阵容将完成更新换代 。 变速箱方面,在推进 自动变速箱多档化和 CT V 化 的 同时 ,20 08年秋 季将 导入 高效 小型 6速 手动 变速 箱 。 替 代燃 料 方面 ,丰 田汽 车 目前 正在 与新 日本石 油共 同研 究 氧化 稳定 性更 高 、性 能与轻 油 相当的氢处理生物轻油,此外 , 还在研究可避 免与粮食产生竞争、又可以确保供应量的生物 燃 料 ( 维素 乙醇 ) 纤 。另外 ,还 将 研究将 包 括纤 维 素在 内的所 有 生物 质 气化后 合 成 的生物 液 化燃料 。 产 品制 造方 面 ,为削减 c 2 目前其 生产 活动 正 按照 2 0 ̄ 2 1 0, 0 6 00年度 的 “ 4次 丰 田环 第 保 计划 ” 开展进 行 。不过 ,由于 目前 已经达 到 了 2 1 0 0年度 前 的 cz 排 目标 ,因此 丰 田还 0减 将 制定 新 的 目标 ,加 强 环保 措施 。 美研制超级新材料 可实现噪音消失 科学新闻网报道,近 日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和西班牙科学家发 明了一种可以 “ 隐藏 ” 声音实现噪音消失和隐形功能的新材料 , 这种材料可以产 生神奇的隐藏 “ 声音 ” 和隐形功能, 甚 至在 声纳 、雷达 和 x光 的检 查下 也发 现 不 了。
美国的四种消声瓦和五种阻尼材料
美国的四种消声瓦和五种阻尼材料
王塨
【期刊名称】《橡塑资源利用》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 1 四种消声瓦rn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消声瓦系统细分为去耦瓦、透射损失瓦、无回声瓦和阻尼瓦等四种类型,目前西方各国海军多装备这样四种消声瓦.
【总页数】1页(P35)
【作者】王塨
【作者单位】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535.1
【相关文献】
1.美国军用规范MIL-A-24456(船用)1971.11.30 塑料振动阻尼瓦用粘合剂 [J], 褚风民
2.吸声材料的物理参数对消声瓦吸声性能的影响 [J], 王仁乾;马黎黎
3.带有消声瓦的潜艇耐压壳在流场中的阻尼振动和层间应力 [J], 杨少红;王安稳;彭彪
4.取代潜艇消声瓦的新型材料——氨基塑料 [J], 张万波
5.消声瓦的吸声材料和结构对吸声性能影响的评估 [J], 王仁乾;马黎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孔微通道结构材料及其消声上的应用
多孔微通道结构材料及其在消声上的应用前景一、项目及产品简介微通道塑料薄膜(MCF)最初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化工系提出,它通过一种特殊的工艺挤出成型。
该挤出工艺结合了塑料薄膜、中空纤维和泡沫塑料的加工技术。
在此塑料薄膜内,沿着膜的长度方向排列多条平行中空的微通道。
通过对流量和牵引速率比等加工条件的合理调节,不仅能够控制微通道的直径(10μm~1mm),也能控制微通道的形状。
2008年6月-2009年9月浙江大学许忠斌教授圆满完成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有关合作研究。
按期回国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主持完成了微通道塑料薄膜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研究了MCF的挤出成型工艺,设计了MCF挤出实验装置。
2010年,课题组研制成功国内唯一的一条小规模MCF生产线(浙江大学)。
LLDPE挤出制得的MCF,宽度20mm左右,厚度0.6-0.7mm 左右,内部28条通道内径为100-150µm左右。
至今,已研制成功19孔MCF和28孔宽幅MCF以及相关制品,深入开展了MCF成型工艺及机理研究,并开始产业化应用于防伪包装、生物医学等领域。
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挤出制得的含有28条微通道的MCF产品及横截面见图1。
图1 典型MCF产品及横截面图微通道塑料薄膜加工具有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国外已经成功开展MCF用于微型换热器、微型反应器以及生物医学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CF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效果,且能应用于微流体系统及生物医学领域。
近年来,许忠斌教授课题组对微通道塑料制品加工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采用特殊设计的缝隙口模,搭建了多功能微通道塑料制品挤出加工过程的实验平台。
整个实验装备由挤出装置、缝隙口模、供气装置、冷却定型部件及数据采集处理等辅助系统组成。
挤出装置用于将聚合物原料塑化,缝隙口模用于微通道横截面成型;冷却定型部件用于制品拉伸和收卷;供气装置提供不同压力的气源,与挤出机头内的注射芯体连接,调节微通道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
美国研制超级新材料可实现噪音消失
美 国研制超级新材料
可实现
肖 失
一
据每 日科 学新闻 网报道 ,近 期美国杜克大学 的科 学家和
西班 牙科 学家发明 了一种可 以 “ 隐藏 ”声音实现噪音 消失和
种 比铸铁还要硬许 多的新型纸张 ,以后要捅破一个纸 袋没那 么容 易了。瑞 士斯德哥尔摩瑞士 皇家理工学 院的拉 斯 ・ 伯格 伦德表示 ,人们 可 以利用这种新 型纸 加固传统纸 张,生产超 强粘带或制造生物组织 的合成代替 品。 虽然伯格伦德 的这种 “ 纳米 纸”韧性很 强,也很硬 ,但
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理化研 究所和高辉度 光科 学研 究 中 心组成的研究 小组详细 分析了上述合成物分子 的排 列结构 。
在合适 的温度条件下经过 处理后 ,专家借助 大型同步辐射加 速器发现 ,这 种合 成物 的分子 自发排列 ,形成液晶状态 ,疏
种迁移 也较慢 。
科 学家总结说 ,不 同植物物 种移动速 度不 同,意味 着气
能 电池更是受到关注 。在这类太 阳能电池 的原料中 ,寡聚噻 吩和富勒烯衍生物的混合体前景看好 。 公报说 ,提 高太 阳能 电池 的光 电转 换率涉及两个关键 因
巴黎高科农学部 的勒 努瓦等人对 法国西部 的几 处高 山生
态 环境进行 了研 究,研究重点是植物 物种生长范 围的整体变 化 。他们调查 了 10 9 5年至 2 0 0 5年 1 0年 间 1 1个植物物种 0 7 的迁移情况 ,结果发现,从整体 来看 ,各植物物 种的理想生 长范 围都在 向海 拔更高 的环境移动 ,而且移动速度 相 当快 。 植物物种 的这一趋势与法 国山区的气 温上升情 况相符 。整个
的机械性 能。然而 ,造纸木材 被施加 的机械 过程和这个过程
声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声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在现代科技和工程领域,声学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声音的传播和吸收,还在噪声控制、音频设备优化以及建筑声学等众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声学材料性能的深入理解以及创新应用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
声学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吸声性能、隔声性能以及反射性能等。
吸声性能是声学材料最为关键的特性之一。
优秀的吸声材料能够有效地将入射的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
常见的吸声材料如多孔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其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声波在这些孔隙中传播时,通过摩擦和粘滞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此外,还有一些纤维状材料,如聚酯纤维吸音板,也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隔声性能则是衡量声学材料阻挡声音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
隔声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大的刚度,能够有效地阻止声波的穿透。
例如,厚重的混凝土墙、钢板等都是常见的隔声材料。
然而,单纯依靠增加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来提高隔声性能往往并不经济和实用。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型的隔声结构和材料,如多层复合隔声材料、声学超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组合,能够在较薄的厚度下实现出色的隔声效果。
反射性能在一些特定的声学场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音乐厅和录音棚中,需要通过合理控制声音的反射来营造良好的声学环境。
一些表面光滑、坚硬的材料,如金属板、大理石等,具有较强的声音反射能力。
声学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建筑声学中,声学材料被广泛用于会议室、剧院、体育馆等场所的声学处理。
通过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上使用合适的声学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在工业领域,声学材料常用于降低机器设备产生的噪声,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同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例如,在发动机舱、风机房等场所,可以使用吸声和隔声材料来降低噪声水平。
在交通领域,声学材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降噪音设备项目介绍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展望
降噪音设备项目介绍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音污染也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噪音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此,研发和应用降噪音设备成为了解决噪音污染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降噪音设备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展望。
一、降噪音设备的技术创新降噪音设备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动降噪技术主动降噪技术是通过发送与噪音相反的波形来抵消噪音,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
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电等领域。
目前,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降噪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成为降噪设备领域的重要创新。
2. 声学材料创新声学材料的研发也是降噪音设备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声学特性,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噪音的消除或吸收。
新型声学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降噪设备的降噪效果,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3. 智能化控制技术降噪音设备正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动检测噪音源和实时调整降噪效果的功能。
这不仅提高了降噪音设备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智能地调整降噪参数,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降噪音设备市场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对环境噪音的敏感度不断增强,降噪音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对降噪音设备市场前景的展望:1. 建筑市场建筑市场对降噪音设备的需求量巨大。
随着高层建筑和城市交通的增加,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住宅、办公楼和公共设施等场所安装降噪音设备,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舒适度。
2. 交通市场交通市场是降噪音设备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噪音一直困扰着乘客和周边居民。
通过在交通工具上安装降噪音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影响,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3. 工业市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不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还对周边环境产生噪音污染。
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声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各种应用需求,人们研制了各种声学材料。
然而,传统材料的性能往往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因此,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弹性声学材料弹性声学材料是一种结构复杂、物理性质独特的新型材料。
它们具有极好的阻声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声能并遏制声波的传递,因此广泛应用于隔音、降噪等方面。
弹性声学材料的特点在于它们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预处理,从而实现有效的噪声控制。
二、声吸收材料声吸收材料广泛应用于音响和娱乐行业,能够有效地吸收声波并减少噪音。
这些材料包括发泡材料、异形纤维材料、多孔材料等。
它们的吸音效果主要来自于材料内部的复杂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声波并消除各种干扰。
三、感应声学材料感应声学材料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能够通过外界电场、温度、力场等刺激自主地改变其声学性能。
这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在医学、环境等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例如,感应声学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可以用于生物识别、基因检测等方面。
四、多功能声学材料多功能声学材料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材料,能够同时满足噪声控制、吸音等方面的需求。
这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能够带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例如,多功能声学材料在交通、航空等领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声学技术解决方案,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声学材料能够发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作用。
国外消声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消除 回波 干扰 和艇 的辐 射 噪 声 干 扰 , 高 声 纳 的探 提 测 性 能 。因此 对 于新 型 消 声 瓦 的研 究 , 发 拥 有 自 开 主知识 产权 、 能 优 越 的 消 声 瓦是 提 高 我 军 潜 艇 战 性
[ 收稿 日期 ]0 0—0 21 6—0 3 [ 作者简介 ] 张文毓 (9 8 0 16 .2一) 女 , , 汉族 , 高级工程师 , 键词 ] 艇 ; 潜 潜艇声 隐身 ; 消声 瓦 ; 进展
[ 摘 要 ] 声 瓦 技 术 在 潜 艇 隐身 方 面 所起 的 重 要 作 用 已为 世 界 各 国认 同 , 此 各 国 均 投 入 大 量 的 人 力 、 力 消 因 物
进 行 消 声 瓦技 术 的 机 理 研 究 和 工 程 应 用 工作 。 本 文 对 各 国 消声 瓦 技 术 的 研 究 和 应 用 情 况 作 了较 为 系 统 的介 绍 , 并 对 消 声 瓦 技 术 的 发展 趋 势 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 [ 图 分 类 号 ] 6 77 中 U 6 .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1 8 5 2 1 )6一 0 l 0 文 10 —95 (0 0 0 O 0 一 4
Ov r e s Re e r h a d Ap lc to f t e S l n e Ti e s a s a c n p ia i n o h ie c l e
Zh n e y agW n u
Ke wo d s b a n y r s: u m r e;s bma n o n t at i u i r e s u d se lh;slnc i ie e t e;d v lp e l e e o m nt
i hewo l n t rd.m a y ma p we n tra e o r e r e oe no t e r s a c n t e me ha s so e sl n e n n o ra d mae ilr s u c sa e d v td i t h e e r h o h c nim ft ie c h t e a d ise gne rn p lc to . Th sp p rs se ai al n r d c st e r s a c n p lc to ft e sl n e i n t n i e i g a p ia ins l i a e y tm tc ly i to u e h e e r h a d a p ia in o ie c h t e i a o o t e n ic s s isd v l p n . i n v r usc un r sa d d s us e t e e o me t l i i
消声器的研究与试验方法
消声器的研究与试验方法消声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噪音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建筑物以及其他噪音源。
消声器的研究和试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噪音降低效果,并优化设计和应用。
一、消声器的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的消声器研究成果,掌握消声器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2.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基于声学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建立消声器的数值模型,分析声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预测消声器的噪音降低效果。
3.实验研究:通过构建实验平台,采集和分析实际噪音源的声波信号,添加消声器进行实验研究,比较消声器前后噪音水平的差异。
二、消声器的试验方法:1.消声器性能测试:利用声学测试仪器,如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分别测试消声器前后的噪音水平和频谱特性,评估消声器的性能。
2.材料测试:测试消声器所使用的吸音材料的声学性能,如吸音系数和声阻抗等,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和弹性模量等。
3.流场测试:采用流体力学测试方法,如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和热线风速仪等,测试消声器内的气流速度、压力分布和湍流特性,为优化消声器设计提供实验数据。
4.声学耦合试验:将消声器与噪音源进行声学耦合,在实际工况下进行试验,测试消声器的噪音降低效果,并优化消声器的设计和调整。
5.结构优化试验:通过试验方法,改变消声器的结构参数,如入口和出口的形状、长度和直径等,对消声器进行结构优化,提高噪音降低效果。
6.耐久性试验:对消声器进行耐久性评估,如震动试验、温湿度循环试验和环境腐蚀试验等,检查消声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消声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而消声器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消声器性能测试、材料测试、流场测试、声学耦合试验、结构优化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试验,可以进一步发展出效能更佳的消声器,为降低噪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3年消音降噪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消音降噪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消音降噪设备是一种用于减少噪音干扰的技术装置,通过捕捉和隔离噪音源来有效降低环境噪音。
消音降噪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工地等领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舒适环境需求的提升和噪音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消音降噪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全球消音降噪设备市场规模已逐渐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消音降噪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噪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消音降噪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噪音污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消音降噪设备通过降低噪音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备受欢迎。
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领域,消音降噪设备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噪音暴露,保护其听力健康。
其次,消音降噪设备在汽车和航空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汽车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噪音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汽车噪音和航空噪音对车内乘客和飞行员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消音降噪设备成为汽车和飞机制造商的首选,通过降低车内和飞机内的噪音水平,提高乘客和驾驶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另外,消音降噪设备在建筑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建筑工地和城市建设中,噪音污染是一个常见问题。
高强度噪音不仅给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也扰乱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消音降噪设备可以通过隔音墙、隔音窗和消音器等技术手段,有效减少建筑工地和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噪音,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权益。
然而,消音降噪设备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目前市场上的消音降噪设备大多采用物理、电子或声学原理来降低噪音水平,但是设备的成本高、体积大、使用复杂等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是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消音降噪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国外消声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国外消声瓦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现代战场上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打击和抗打击逐步向发现和抗发现转化。
消声瓦技术是提高潜艇隐身性能,提高其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高性能的消声瓦不仅具有优良的吸声性能,而且具备优良的隔声性能和抑振性能,也就是说,使用消声瓦不仅能吸收敌方声纳的探测声波,也能最大限度地隔离本艇的辐射声波。
高性能的消声瓦还可用于声纳舱的非窗口舱壁,作为吸声障板,消除回波干扰和艇的辐射噪声干扰,提高声纳的探测性能。
因此对于新型消声瓦的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越的消声瓦是提高我军潜艇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关键。
1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1.1美国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潜艇的声学特征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应用技术。
声隐身涂层具有阻尼作用、隔声作用、消声作用,声隐身涂层材料有隔声材料、消声材料、聚氨酯声隐身涂层。
消声瓦利用空腔将声转化为热能而被消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防声纳探测涂料;但同时其施工方法、厚度、重量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其发展趋势是采用施工简单、涂膜较薄的吸声涂料来解决。
如英、美采用 30 mm~40 mm 聚氨酯发泡材料加多孔材料制作吸1 / 11声涂料,吸声率可达 70% ~90%。
美国潜艇的噪声水平一直比较低, 30 多年来,噪声下降了 40 dB 左右。
如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噪声已降到 128 dB,俄亥俄级核潜艇和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的噪声则降到了 120 dB 以下。
美、英、法、日等国在潜艇消声瓦技术上也处于世界前列。
美国在新建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SSN-21 海浪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全部安装了消声瓦,所用材料为丁基橡胶类。
1988 年美国在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圣胡安号首次敷设了消声瓦。
这种消声瓦是由聚氨脂和玻璃纤维组成的双层铝板固定式吸声结构,单层消声瓦能降低自噪声 25 dB,双层消声瓦可降低 40 dB 左右。
其消声瓦敷设借鉴了航天飞机隔热瓦的敷设工艺。
美国还在积极开展自控系统边界层控制方面的研究,类似于前苏联的蒙皮技术,据说采用的还是聚氨脂材料,以降低本艇水动力噪声和减小水下航行阻力。
该项技术不久将在实艇进行应用,并会领先于俄罗斯。
从结构而言,美国海军使用的玻璃纤维制双层薄板消声瓦,被认为是消声瓦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网络状橡胶和薄铜板单层吸声结构,可以把---------------------------------------------------------------最新资料推荐------------------------------------------------------通过它的 3 000 Hz 的声强级降低 25 dB,用同样材料的双层吸声结构可以降低 40 dB 声强级,其优良的隔声性能受到各国海军的注目。
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研制的消声瓦系统细分为:去耦瓦、透射损失瓦、无回声瓦和阻尼瓦四种类型,目前西方各国海军多装备这样四种消声瓦[1]。
1. 1. 1去耦瓦主要用于机械舱室和其他低频噪声源周围。
它是一种含方形空气腔的砖形结构,典型的外形尺寸为 12120. 375(304. 8 mm304. 8 mm9. 525 mm),单元空腔尺寸为 0. 50. 50. 25(12. 5 mm12. 5 mm6. 35 mm)。
1. 1. 2透射损失瓦主要用于潜艇外壳的非水密部位,如导流罩内的基阵周围。
要求透射尽可能小,吸声、反射均可。
1. 1. 3无回声瓦也称吸声瓦,主要用于艇体两侧、指挥室围壳、舵等区域。
要求无声波反射,全吸收最好,防止主动声纳的探测。
1. 1. 4阻尼瓦主要用于机械舱室周围的内面和外面,是一种边缘为尖劈形的砖状结构,典型的外型尺寸为11. 37511. 3750. 75(0.63) [301. 6 mm301. 6 mm19 mm(16 mm)]。
1.2俄罗斯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俄罗斯的潜艇安静性技术发展也较快,从 20 世纪 60 年代 H、 E 和 N 级核潜艇噪声160 dB 降低到 1975 年Ⅵ、Ⅶ级核潜艇的 150 dB; 1985 年 S、 M3 / 11级攻击核潜艇降为 125 dB~130 dB;新建的阿库拉级噪声降到 115 dB~120 dB。
前苏联从 1958 年开始在 G 级 SSN 型潜艇上敷设消声瓦,该消声瓦是由低频吸收层、高频吸收层和防污层组成的多层结构。
1967 年起,前苏联除在 SSG、 SSB、 SS、 SSBN 型潜艇上使用 50 mm~100 mm 厚的橡胶型消声瓦外,还在艇的艏部和声纳区采用了粗糙的、具有某种结构的固体涂料。
据资料报道,前苏联在台风级、 M 级、奥斯卡等潜艇上安装了由橡胶型消声瓦和固体涂料组成的组合防护层后,使北约国家的潜艇声纳探测距离缩短 75%、美国MK46 鱼雷主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缩短50%。
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 636、 K877 艇用橡胶型消声瓦材质分析,为阻尼性能很低的丁苯橡胶,外形尺寸为 1 000 mm500 mm,厚度 50 mm。
预计到 20 世纪末,俄罗斯消声瓦的频率将扩宽到 100 kHz,发射声的衰减达 15 dB~20 dB。
目前所有现役潜艇均敷设有消声瓦。
其消声瓦的基材主要是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和橡胶陶瓷。
如现役的主战攻击型核潜艇阿库拉Akula 级,其舯部与艉部壳体均敷设了 50 mm~150 mm 厚的消声瓦,艏部壳体使用的则是一种蒙皮。
台风级这种世界最大的战略型核潜艇整艇均敷设了 100 mm~200 mm 的厚型消声瓦,未发现采用蒙皮。
---------------------------------------------------------------最新资料推荐------------------------------------------------------ 前苏联潜艇均采用双壳体,其消声瓦设计人员充分利用潜艇的这一结构,在潜艇的内外壳体上均敷设了消声瓦。
外壳体敷设的消声瓦主要是减小反射信号,内壳体的消声瓦主要是降低本艇自噪声。
[page] 内壳体的消声瓦主要敷设在噪声较大的舱室外壁,有针对性地敷设解耦瓦、阻尼瓦或消声器。
为了达到塞拉级潜艇的最佳隐蔽目的,苏联海军在艇型设计上采用了拉长水滴形,艇体表面被设计得非常光滑流畅,表面突出物几乎完全被取消,指挥台围壳与艇体交接处采取弧形圆滑过渡,艇体表面流水孔被减至最少。
除上述举措外,该级艇的一项极为有用的隐蔽措施就是在艇体表面敷设一层厚薄相间的消声瓦。
这层消声瓦的厚度在 80 mm~150 mm 之间,长宽比为90~85,由合成橡胶制成。
据称,俄罗斯潜艇敷设这种消声瓦后,已使对方的探测能力下降了50% ~70%,本艇的自噪声下降 20 dB。
除塞拉之外,俄罗斯海军还对 20 世纪 70 年代建造的V-Ⅲ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 80 年代建造的阿库拉级核潜艇等贴敷了消声瓦[2]。
1.3英国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英国的敏捷级核潜艇、阿拉法特级核潜艇、北极星核潜艇也包覆了消声瓦,所用材料为聚氨5 / 11酯橡胶。
据资料报道,英国阿拉法特级核潜艇上采用的是缠绕的消声涂料;而 90 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研制了复合型多功能消声瓦及聚氨酯喷涂技术。
由于技术先进,喷涂的消声瓦不易脱落且厚度任意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吸声、抑振和隔声作用,以喷涂施工形式替代了原先需要在工厂硫化成型,然后用粘贴法施工的橡胶型消声瓦。
目前英国海军已放弃先预制消声瓦再通过粘合剂在实艇敷设的工艺,而直接采用实艇现场浇注成型技术。
其消声瓦的基材是聚氨脂材料。
目前还尚不清楚他们是如何解决聚氨脂材料耐水性、贝类等海洋生物吞噬、防污等问题的。
但有消息说英国海军已将该项技术投入工程应用。
1.4法国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法国的 Agosta-80、CA 级常规潜艇的噪声水平达到了 120 dB 左右。
瑞典的 T96 型潜艇要求以 7 kn 速度航行的噪声低于三级海洋环境噪声[3]。
法国对消声瓦和消声涂层的研究也很重视,法国研制的消声涂层是由许多并列布置的流体消声器构成的,该消声器是由有若干间隙的刚性材料棒嵌接的微型管和填充的不可压缩的流体组成。
微型管由基本上与水有相同声阻抗的声阻抗板支承,而刚性材料棒则由刚性材料板支承;整个消声涂层是不可压缩的,故不受外压影---------------------------------------------------------------最新资料推荐------------------------------------------------------ 响。
这种消声涂层能够吸收涂层接触介质中没有反射的发射声波。
特别是在水面舰艇船体和潜艇船体上敷贴这样的涂层,就可以减少被声纳探测的危险。
该类型涂层基本上是由微型管并列布置组合而成,不依赖于与水这样的环境介质差不多相同声阻抗的薄膜密封边界层。
法国早期所研消声瓦的材料为聚硫橡胶, 90 年代还开展了聚氨酯涂料型具有复合功能的消声瓦研制。
1.5日本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日本也正加紧消声瓦的研究。
据悉,其已研制出 A、 B、 N、 P 四种类型的消声瓦,并做了缩比模型试验,所用材料为氯丁橡胶。
日本春潮级、夕潮级也都安装了橡胶材料制作的消声瓦。
1.6德国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德国亦是最早研制消声瓦和吸声材料的国家。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工程师就试验了 4 mm厚的橡胶涂料,前苏联就曾于 1954 年从德国获取过 Alberich 吸收声纳波涂料样品。
[page] 2消声瓦主要功用及关键技术各国海军之所以越来越青睐在潜艇上安装消声瓦,就在于消声瓦有着非比寻常的降噪和消声本领。
目前经初步证实,消声瓦的功用至少有 3 个: 首先,其能够吸收7 / 11对方主动雷达发出的声纳波,即利用消声瓦材料的阻尼作用和瓦内空腔或填充物的作用,使对方发射出的声波波形发生变化,将声能转换为热能消耗掉,从而使折射回去的声波能量大为降低,达到急剧减少主动声纳探测的目的。
据报道,俄罗斯满载排水量 26 500 t 的台风级潜艇由于敷设了150 mm 厚的消声瓦,因而使美国 MK-48 和 MK-46型鱼雷的主动声纳探测距离减少到原来的 1/3,由此可见它的战术效能非同一般; 其次,能够隔离潜艇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