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食品工艺(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果蔬的冷藏与冻藏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节果蔬的冷藏与冻藏练习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果蔬的耐贮性:是指果蔬在适宜的条件下,抵抗衰老及贮藏病害的总能力。
2.农业技术:是指能够按照栽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要求,满足其生长发育各种条件的需要,促进高产丰收的措施。
3.呼吸热:是指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这些热量除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释放到贮藏空间,使果温、库温升高,造成果蔬衰老变质。
4.呼吸跃变现象:是指果蔬在生长结束进入成熟时,呼吸作用降低,进入完熟时,呼吸作用突然升高,然后再下降的现象。
5.田间热:是指果蔬从田间带到贮藏库的潜热,随果蔬温度下降而散发出来的热量。
6.结露:是由于温度降到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而在果蔬表面、库顶、库壁等处凝结成水珠的现象。
7.冷害:是指在冰点以上的不适宜温度引起果蔬生理代谢失调的现象。
8.冻害:就是在冰点以下不适宜温度引起果蔬组织结冰,生理代谢失调的现象。
9.机械制冷贮藏库:是在有良好隔热效能的库房中装置制冷机械设备,根据不同果蔬的要求,通过机械制冷的作用,控制库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的高级建筑。
10.堆藏:是将采后的果品和蔬菜直接堆放在果园、菜园、田间、空地或浅沟中,根据气温的变化,用麦秸、席子、草帘等进行增减覆盖,以维持贮藏环境中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从而达到贮藏保鲜的一种方法。
11.沟藏:也叫埋藏,是将果蔬堆放在挖好的沟内,堆积到一定的厚度,上面进行覆盖,进行贮藏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利用晚秋和早春夜间低的气温来降低沟和果蔬的温度,利用土壤的蓄冷和隔热性能保持沟内适宜而稳定的低温。
另外土壤还有一定的阻遏空气的作用使果蔬处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气调环境,由此降低了果蔬的呼吸代谢,延缓衰老和抑制蔬菜的发芽。
12.冷桥:是指在冷库的围护结构中,有比隔热材料导热性大得多的构件在砖墙、梁、柱和管道穿过或嵌入其中,使隔热构造形成缺口、不严密的薄弱环节等,热量将从这些缺口或薄弱环节的方向从库外传入库内,通常把这个缺口或薄弱环节叫做冷桥。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36
• 5.2.1.7柑橘焦腐病 • 症状:初在果蒂周围出现水渍状、柔软病斑,后迅 速扩展,病部果皮暗紫褐色,缺乏光泽,指压果皮 易破碎撕下。蒂部腐烂后,病菌很快进入果心,并 穿过果心引起顶部出现同样的腐烂症状。 • 发病规律:分生孢子由雨水飞溅到果实上,由伤口, 特别是果蒂剪口,或自然脱落的果蒂离层区浸入, 一旦浸入发展很快。 • 防治:采收时,尽量减少和避免产生伤口。正确使 用乙烯催熟;若能在田间喷施药物也能减少贮运期 间发病。
47
5.2.1.12葡萄、草莓灰霉病
特征:病菌在田间时入侵,潜伏期长, 且病菌极耐低温,造成果蔬产品腐烂损 失严重。
症状:灰霉病,侵染组织呈浅褐色,病 斑软化,迅速扩展,上面产生灰褐色的 孢子,有时有黑色的菌核出现。
48
草莓灰霉病
49
草莓灰霉腐烂不同的表现症状(Various aspects of Botrytis rot in strawberry)
12
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菜株腐烂后,可从根髓或叶柄基部向上发展蔓延, 引起全株腐烂,也可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向下发 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 烂。腐烂的病叶失水干枯变成薄纸状。
13
• • • • • •
5.1.2.3病原菌的浸染特点 1、菌源 (1)田间无症状,但已被浸染的果蔬产品 (2)产品上污染的带菌土壤或病原菌 (3)进入贮藏库的已发病的果蔬产品 (4)广泛分布在贮藏库及工具上的某些腐生 菌或弱寄生菌 • 2、浸染过程 •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 和发病期。
28
甜瓜酸腐病的发展
脐橙酸腐病
29
甜瓜酸腐病(Sour rot of melon)
30
第三节 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力,呼吸强度表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零。
温度对果蔬水分蒸发的影响
温度对果蔬水分蒸发的影响 温度升高,空气的饱和湿度就会增大,果
蔬水分蒸发加快,容易发生失水萎蔫,降低 耐贮性。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下,降低贮藏环 境的温度能抑制果蔬的水分蒸发,保持果蔬 的新鲜品质,有利于贮藏。
10℃或25℃,处理2d,减轻2.5℃或5℃贮藏期冷 害
15℃,处理7d,减轻在0℃贮藏下冷害
逐渐 降温
番茄
香蕉 鸭梨
从10~14℃,每周降1℃到7~8℃,每3d降1℃到 0℃贮藏
每12h降低3℃,从21℃到5℃, 5℃贮藏
每30~40d内逐渐降温到0℃贮藏
绿熟番茄
36~40℃处理3d,减轻2℃贮藏时的冷害
种类
桃子 柠檬 佛灵橙 葡萄柚 草莓
表2 几种果品Q10与温度范围的关系
温度范围(℃)
0~10 11~21 16.6~26.6 22.2~26.6 33.3~43.3
4.10 3.15
2.10
3.93 1.70
1.95
2.00
3.93 2.15
1.60
1.50
1.95
3.35 2.00
1.45
1.65
大都为表面出现凹点或凹陷的斑块; 局部表皮组织坏死,变色, 出现水渍斑块;不能正常成熟,有异味;果皮、果肉或果心褐变等, 具体症状随果蔬种类而不同。
冷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冷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冷害破坏了呼吸过程的协调性,引起果蔬不正常的 呼吸,导致生理失调,耐贮性和抗病性下降,极易被 微生物侵染,如香蕉的腐生菌、黄瓜的灰霉菌、柑橘 的青绿霉菌、番茄的交链孢霉菌,使受冷害的果蔬迅速 腐烂。
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冻害机理(硫氢假说)
未结冰
结冰
解冻
未结冰
结冰
解冻
相邻肽链外部的-SH相互靠近,→-S-S-
一个蛋白质分子-SH与另一个蛋白质分子内部的-S-S-作用形成分子间的-S-S-
细胞间隙结冰伤害— 温度缓慢下降
胞间结冰对植物伤害的原因:
原生质过度脱水、蛋白质分子破坏、原生质凝固变性. 机械损伤 融冰伤害
激素调节
植物组织中激素的平衡,与对冷害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关系。如增加内源ABA含量,可提高植物的抗冷性,用ABA处理葡萄柚,可减轻冷害伤害。
第二节 果蔬的冻害
一、冻害(freezing injury)的概念和症状
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冻害 果蔬受冻害后最初组织出现水渍状,继而变为透明或半透明
0℃以上低温对冷害敏感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细胞器如叶绿体、核糖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细胞器的影响
不正常的呼吸反应
植物遭受冷害以后,常出现不正常的呼吸反应。例如黄瓜,食荚菜豆、甘薯,番茄等冷害敏感蔬菜,遭受冷害后常出现较高的呼吸强度。 植物遭受低温伤害以后,如再转移到正常温度下,对植物组织伤害更为严重,呼吸速率的升高则更加突出。
四、减轻果蔬冷害的措施
温度预处理 热处理-用热水浴、热空气等短时间处理 冷锻炼-用稍高于果实冷害临界的温度处理果实
间歇升温处理 贮于低温下的果实,每间隔一定时间将其从低温环境中取出并置于较高温度(如20℃或30℃)的环境中,然后再置于低温中。
调节温度处理
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能否有效地减轻果蔬商品的冷害,受果蔬种类、02和CO2浓度、处理时间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而对另一些果实说来气调贮藏则会增加冷害严重程度。
果蔬贮运与加工1.(甘农大)

果蔬贮运与加工名词解释:1.果蔬贮藏:就是根据果蔬采收后的生理特性,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果蔬在贮藏期中尽量减少水分损失和腐烂损失。
2.病理虫害: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叫病理病害。
3.生理病害:在贮运销售期间处于一种反常或不适当的物理性或生理性状态所引起的病害,叫生理病害。
4.碱性食品:果蔬中钾、钠、钙等矿物质含量较多,被称为碱性食品.5.酸性食品:谷类和肉类中的磷、硫含量较多,被称为酸性食品。
6.酶:是由生物的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能力的蛋白质。
7.果蔬品质:是衡量产品优劣的尺度。
果蔬品质常涉及销售质量、食用质量、运输质量营养价值以及内部和外观品质等。
8.品质鉴定:由国家法定质检机构根据已确认的标准进行的,以判断其质量好坏程度和使用价值大小的过程。
9.呼吸作用:是果蔬的生活细胞,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将体内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为简单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0呼吸强度:是指果蔬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产品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毫克量或吸收氧气的毫克量。
11.呼吸系数:是指果蔬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的容积比。
12.蒸发:果蔬中的水分挥发到空气中,称蒸发作用。
13. 萎蔫:果蔬由于蒸发失水造成表面皱缩的现象称萎蔫。
14.结露:贮运中大堆的果蔬表面或在塑料袋密封贮藏时在袋内壁上常有凝结水珠,这种现象叫“结露”。
15.成熟:是完全自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就叫成熟。
16.生理成熟:果实发育过程中达到最大生长并开始成熟的那个阶段,称为生理成熟。
17.园艺学成熟(商业成熟):是以用途作为标准成熟来划分的,即果实达到最合适的利用阶段就为成熟,所以也称商业成熟度。
18.完熟:表示果实成熟开始直到衰老前夕这个阶段就称为完熟。
19.衰老:果实完全转向分解代谢的过程,果实开始劣变,组织败坏直至死亡的过程。
20.冷害:冷害是指果蔬组织冰点以上的不适宜低温造成的生理伤害,它是果蔬贮藏中最见的生理病害。
第六章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二)外界环境因素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大气成 分、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 是温度。在导致发生冷害的温度下,温度高 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乃是果蔬产品是否受害 和受害程度的决定因素。
在诱发冷害温度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 间越长,则冷害受害程度越严重。但对某些水果说来,温 度与冷害的关系,又不完全同于上述规律,如葡萄柚在稍 低于最适宜温度下却比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快地显现冷害症 状。据报道葡萄柚在0℃或10℃下贮藏4-6个星期后极少出 现冷害症状,而在0℃与10 ℃之间的中间温度,则常会出 现严重的表皮凹陷斑纹。 又如广东甜橙在1-3℃或常温(平均温度为15℃ )下贮 藏4-5个月,由于低温伤害而出现的褐斑,较之中间温度 (如4-6℃或7-9℃)少得多。在较低温度下,一定时间内之 所以出现冷害症状较少、较轻的原因,有人认为低温可能 抑制了果品的代谢活动,因而使冷害症状发展缓慢。
二、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能否有效地减轻果蔬商品的冷 害,受果蔬种类、02和CO 2浓度、处理时间 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而对另一些果实说 来气调贮藏则会增加冷害严重程度。
新疆库尔勒5000吨气调冷库
三、化学处理
渗入法渗入1%-7.5%CaCl2能明显降低油梨 因冷害而使维管束发黑的症状,苹果采后用钙液 处理,可减少低温造成的破损,用钙和钾盐溶液 处理,可以提高抗冷性。
返回
第三节 减轻果蔬冷害的措施 一、调节温度处理
有三种调节温度的方法,可以减轻果实和蔬菜贮 藏期 间的冷害。 (一)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根据研究资料,现 已能够确定大多数的果实和蔬菜的最适贮藏温度。一些对 冷害不太敏感果蔬产品,贮藏温度可稍高于冰点温度。而 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果实和蔬菜,最低安全贮藏温度则依植 物对冷害的敏感性而异,贮藏温度应高于临界冷害温度。 (二)温度预处理 (三)变温处理 果蔬商品低温贮藏期间,间歇短 时 升温处理可减轻冷害。 返回
果蔬产品贮运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果蔬产品贮运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果蔬贮运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病变腐烂现象,造成储藏损失,病害发生的种类概括起来可分为2大类:一是由于贮运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冷害、冻害、气体伤害和药害等;二是由于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此外还有由于挤压、撞击等外部机械力及虫害造成的机械损伤。
其中尤以侵染性病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而生理病害和机械损伤更易加剧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均应尽量避免。
第一节果蔬产品贮运常见病害一、生理伤害(一)低温伤害低温通常对果蔬贮运是有利的,但不适宜的低温则会造成低温伤害。
低温伤害包括冻害和冷害。
冻结对任何水果蔬菜都有害,解冻后果蔬很快就会腐烂。
但在高寒地区利用零下低温储藏一些耐寒性蔬菜,如芹菜、香菜、大葱等,使之长期保持冻结状态,也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手段,但要避免忽冻忽化。
冷害不同于冻害,是由0℃以上的不适低温而非冻结温度造成的生理障碍。
冷害的常见症状是果面上出现凹陷斑点、水渍状病斑、萎蔫、果皮、果肉或种子变褐,不能正常后熟,果蔬风味变劣,出现异味甚至臭味,加速腐烂。
不同果蔬冷害症状有所区别。
冷害症状通常是果蔬处于低温下出现的,但有时在低温下症状并不明显,移到常温后呼吸反常,很快腐烂。
冷害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可分为高、中、低3档,储藏在高档温度下的果蔬,生理伤害轻,所以症状也轻;低档温度下生理伤害最重,但症状因温度很低而表现慢甚至受到抑制,所以看起来也较轻,但转入常温后则会发生爆发性的变化;中档温度介于2种情况之间,所以在储藏中就显得较其他2个温度档次严重,如黄瓜在4-5℃的低温下储藏腐烂,最快、最重,在7-9℃的黄瓜基本无冷害症状,而1-2℃的黄瓜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移至室温则几个小时就出现腐烂症状,货架期非常短。
一般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果,蔬菜及地下根茎类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如香蕉、芒果、青椒、绿熟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瓜、冬、瓜、豆角、姜、甘薯等,储藏适温一般都在7℃甚至更高,而叶菜类则对0℃以上的低温不敏感。
防果蔬贮藏冷害措施

防果蔬贮藏冷害措施低温是保存水果和蔬菜的最好方法,但是不同的产品起源地不同,对低温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就会导致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
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环境或冷库内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产品运输到温暖的地方或销售市场时才显现出来。
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往往比我们所预料到的更加严重。
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经常将多种果蔬混装在一起,容易使冷敏产品产生冷害。
下面介绍一些防果蔬冷害的措施:1、适温下贮藏:防止冷害的最好方法是掌握果蔬菜的冷害临界温度,不要将果蔬菜置于临界温度以下的环境中。
2、温度调节和温度锻炼:将果蔬放在略高于冷害临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果蔬的抗冷性,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有些果蔬在临界温度以下经过短时间的锻炼,然后置于较高的贮藏温度中,可以防止或减轻冷害。
3、间歇升温:间歇升温是果蔬贮藏过程中用一次或多次短期升温处理来中断其冷害的方法,苹果、柑桔、黄瓜、桃、油桃、番茄、甘薯、秋葵贮藏用间歇升温的方法可延长贮藏寿命和增加对冷害的抗性。
4、变温处理:变温处理是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温度,如鸭梨贮藏早期发生的黑心病是由于采后突然将温度降到0℃引起的冷害症状,若将其入贮温度提高到10℃,然后采取缓慢降温的方式,在30~40天内,将贮藏温度降至8℃,则可减少黑心病的发生,贮前逐步降温效应与果实的代谢类型有关,只有高峰型的果实才有反应,非高峰型的果实如柠檬和葡萄柚逐步降温对减轻冷害无效。
5、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降低贮藏环境中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贮藏方法,气调贮藏有利于减轻调料、葡萄柚、秋葵、番木瓜、桃、油桃、菠萝、西葫芦的冷害,但气调贮藏会加重黄瓜、甜椒的冷害。
气调贮藏对减轻冷害的作用是不稳定的,与处理时期、处理的持续时间及贮藏温度的影响也有关系。
在有些果实中,气调对冷害的作用还与产品的采收期有关。
6、湿度的调节:接受100%的相对湿度可以减轻冷害症状,相对湿度过低却会加重冷害症状。
第六章果蔬贮藏 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三、冻害机理(冻害的影响) 冻害机理(冻害的影响)
冻害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是由于结冰而引起的。结冰造成 结冰造成 植物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植物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1、细胞间结冰伤害 细胞间结冰伤害 当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时,植物组织内细胞间隙的水分 由于可溶性物质浓度比较低,所以先形成冰晶。随着低温持 续时间的延长,细胞间隙水分结冰会减少细胞间隙的蒸气压, 因此周围细胞内的水蒸气便向细胞间隙的水晶体凝聚,冰晶 也随之逐渐增大,失水的细胞又从它周围的细胞吸取水分, 这样,不仅邻近间隙的细胞失水,离冰晶体较远的细胞也都 失水。
(2)湿度 )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贮藏期间提高相对湿度 可以减轻 提高相对湿度,可以减轻 提高相对湿度 冷害。 冷害。 据研究将黄瓜和辣椒贮藏在相对湿度接近100%的环境 中,在0℃下果实表皮出现的冷害陷斑,较在相对湿度为90 %的为少。有人将辣椒在0℃及相对湿度为88%~90%中贮 藏12天,有67%出现陷斑;而在同样时间和温度下,贮藏在 相对湿度为96%~98%,只有33%出现陷斑。显然,对这类 蔬菜说来,调节贮藏湿度接近100%,冷害减少,而低湿则 促进冷害症状的出现。
(3)气体成分 )
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可以减少冷害的发生。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用低浓度0 2 和高浓度CO2 进行气凋贮 藏,能有效地减轻冷害,如油梨、葡萄柚、青梅、黄秋 葵、番木瓜,桃、菠萝和小西葫芦等。 但气调贮藏也有加重冷害的报道:如黄瓜、石刁柏 和灯笼辣椒等。 为此,气调贮藏能否减轻冷害的发生,受果蔬种类、 O2和C02浓度、处理时间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
第三节 减轻果蔬冷害的措施 一、调节温度处理
有三种调节温度 三种调节温度的方法,可以减轻果实和 三种调节温度 蔬菜贮藏期间的冷害。 1、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根据 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研究资料,现已能够确定大多数的果实和蔬菜 的最适贮藏温度。 一些对冷害不太敏感果蔬产品,贮藏温度 可稍高于冰点温度。而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果实 和蔬菜,贮藏温度应高于临界冷害温度。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50
贮藏在0 ℃的葡萄灰霉病(Gray mold rot in grapes stored at 0℃)
51
5.2.1.13桃、李、杏褐腐病
特征:低温下仍可传染,并可通过腐烂果实 接触传染。 症状:果实受害初期病部为浅褐色软腐状小 斑,数日内迅速扩大及全果,果肉松软,病 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绒状菌丝,上面产生褐色 或灰白色孢子,呈同心圆的轮纹状排列。
37
Beurre d’Anjou 梨青霉蒂腐病(Stem-end blue mold rot ot Beurre d’Anjou pear
38
• 5.2.1.8香蕉炭疽病
• 症状:炭疽病,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浅褐色圆形 小斑,迅速扩大,呈深褐色,稍凹陷皱褶,病斑呈 同心轮纹状排列,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黏液。
8
• 镰刀菌属(Fusarium) 镰刀菌属在果蔬和观赏 植物上引起采后粉红色或黄色、白色霉变,尤 其是根茎类、鳞茎类、块茎类;而果实类如黄 瓜、甜瓜、番茄也常常受害。 • 地霉属(Geotrichum) 地霉造成柑桔、番茄、 胡萝卜和其他果蔬的“酸腐”病。 • 青霉属(Penicillum) 青霉属的不同种造成青霉 病(P. italicum Wehmer)和绿霉病(P. digitatum Sacc.),这是最普遍的采后病害, 侵害所有类型的柑桔、苹果、梨、葡萄、甜瓜、 无花果、甘薯及其它果蔬。
18
(Citrus fruit brown rot)
柑 橘 褐 腐 病
油桃褐腐病
19
樱桃褐腐病
20
采前油桃褐腐病
指甲伤口处的油桃褐腐病
21
• 5.2.1.2苹果、梨霉心病 • 症状:墨绿色霉状菌丝体在果实心室内存活,条件 合适时,使果心变褐腐烂,后不规则地向果实外缘 扩展。 • 病原菌:主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 • 发病规律:花期为重点侵染时期,尤其是开花前期, 病菌侵染苹果稍多于果实期,要到果实生长后期或 贮藏期才发病,继续腐烂。 • 防治:在7~8月喷布纤维素500倍液加50%多菌灵 1000倍液3~4次,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第五章果蔬冷害与冻害

低温可以明显抑制采后果蔬得呼吸作用、抑制微生 物得生长。因此采用低温贮藏果实和蔬菜,对保持新鲜果 蔬得风味、品质,控制成熟、衰老和延长贮藏期就是十分 有效得。但不适当得低温,则会使采后得果蔬产品受到不 同程度得伤害、出现各种生理失调,严重时会造成细胞和 组织死亡,品质败坏,失去商品价值。
种类 苹果(红玉、桔平、旭)
低于该温度 /℃ 2、2~3、3
梨(鳄梨) 香蕉(绿、黄果) 葡萄柚 柠檬 橙(品种各异,存在中温现象。)
5、0~8、0 (5~12 ) 11、7~13、3 10、0℃ 10、0~15、4 2、8~5、0
柑橘(品种各异) 芒果 菠萝 樱桃(部分品种)
梅(部分品种) 荔枝 橄榄 番木瓜、木瓜 桃与杏、李 扁豆 黄瓜 茄子 甜瓜 西瓜 柿子椒 土豆
据研究将黄瓜和辣椒贮藏在相对湿度接近100%得 环境中,在0℃下果实表皮出现得冷害陷斑,较在相对湿 度为90%得为少。有人将辣椒在0℃及相对湿度为88 %~90%中贮藏12天,有67%出现陷斑;而在同样时间和 温度下,贮藏在相对湿度为96%~98%,只有33%出现陷 斑。显然,对这类蔬菜说来,调节贮藏湿度接近100%,冷 害减少,而低湿则促进冷害症状得出现。
低温对植物得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可分为冷 害(零上低温)和冻害低温两种。
第一节 果蔬贮藏期间得冷害
冷害(chilling injury):指由水果和蔬菜组织冰点以上 得不适低温造成得伤害。
梨得冻害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冷害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一)冷害得症状及其特点:
➢外表受到损伤,出现斑点,表皮凹陷,失色或组织出现水 渍状,果肉、维管束或种子内部褐变,组织裂开,果实不能 完熟,或衰老进程加快,抵抗力减弱,易遭病菌侵害,容易 腐烂,成分发生变化(特别就是香味和风味发生变化),种 子丧失发芽力等。
果蔬采后病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潜伏侵染:病原侵入寄主不即刻发病,而是潜伏至某一时期后才表现症状的现象。
孢囊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再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
拮抗菌:有的细菌是通过产生一种抗菌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
冷害和冻害:冷害是指0°C以上的不适低温伤害。
冻害是指冰点温度以下的低温伤害。
食品的辐射保藏:就是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低氧伤害: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时,园艺产品正常的呼吸作用就受到影响,导致产品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大量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如:乙醇,乙醛,甲醛等),毒害组织细胞,产生异味,使风味品质恶化。
果蔬的衰老:衰老是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过程,也是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生理失调症,如苹果采收太迟,或贮藏期过长要出现内部崩溃。
诱导抗病性: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预先处理植物,从而改变植物对病害反应,使原来感病部位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
病程相关蛋白:病毒、细菌和真菌侵染能诱导寄主产生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鲜切食品:是对新鲜食品进行分级、清洗、整理、去皮(去核)切分、浸泡、包装等处理,是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制品。
(网)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网)热处理:果蔬贮藏前的热处理是指利在贮藏前将果蔬置于热水、热空气、热蒸汽等热的环境中,处一定的时间,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二、问答题低温冷藏保鲜的原理?低温可以明显地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侵染和致病力,同时还能抑制果实呼吸和生理代谢,延缓衰老,提高果实的抗性。
但是,采后贮藏温度的确定应以该产品不产生冷害的最低温度为宜。
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课降低水果的呼吸代谢、病原菌的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果蔬产品在冷害温度下贮藏,并 不立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只有将这些 在低温下贮藏的产品转移至20~25℃ 较温暖的环境中,二、三天后冷害症 状才会被发展和察觉出来。
通常表现的症状有:外表受到损伤,出现 斑点,表皮凹陷,失色或组织出现水渍状,果 肉、维管束或种子内部褐变,组织裂开,果实 不能完熟,或衰老进程加快,抵抗力减弱,易 遭病菌侵害,容易腐烂,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 香味和风味发生变化),种子丧失发芽力等。 这些因冷害而出现的变化,会大大地缩短 果实、蔬菜的贮藏寿命,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低温引起正常新陈代谢失调,酶促反应从平 衡状态变为不平衡状态,无氧呼吸增大,使一 些有毒的代谢产物如乙醛、乙醇等,在细胞内 积累。
如低温持续时间不长,有毒物质积累不多 时,将供试材料移回到常温下,酶系统之间又 趋向重新平衡,代谢恢复正常,冷害症状不会 或很少发生。 如低温程度或持续时间超过细胞忍受力, 则会出现严重冷害症状、甚至死亡。
第一节 果蔬的冷害
冷害是指 0 ℃以 上, 10 ℃以下的 低温对植物所造 成的伤害。
一、冷害症状及对冷害的敏感性
一些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由于系统发育 处于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中,形成对低温有很敏感的 特性,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零上低温,则发生冷害,损 失巨大。 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的果实、蔬菜或贮藏 器官(如甘薯的块根),在过低温度下贮藏也会引起冷 害。甚至某些原产于温带的果蔬,如苹果中的一些品 种,贮藏不当,同样会遭受冷害。
(1)温度
在诱发冷害温度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 间越长,则冷害受害程度越严重。 但对某些水果说来,温度与冷害的关系,又不完全 同于上述规律。
。
在较低温度下,一定时间内之所以出现冷 害症状较少、较轻的原因,有人认为低温 可能抑制了果品的代谢活动,因而使冷害 症状发展缓慢。
(2)湿度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贮藏期间提高相对湿度,可以减轻 冷害。 据研究将黄瓜和辣椒贮藏在相对湿度接近 100 %的环境 中,在 0℃下果实表皮出现的冷害陷斑,较在相对湿度为 90 %的为少。有人将辣椒在 0 ℃及相对湿度为 88% ~ 90%中贮 藏12天,有67%出现陷斑;而在同样时间和温度下,贮藏在 相对湿度为96%~98%,只有33%出现陷斑。显然,对这类 蔬菜说来,调节贮藏湿度接近 100 %,冷害减少,而低湿则 促进冷害症状的出现。
第二节
冷害的影响
首先是损伤生物膜。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植物, 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膜的液化程度 较差,在低温下膜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膜脂从一 个富有柔性的液晶态转变为固性的凝胶态(液晶态是 正常代谢和抗冷植物膜脂的物理状态),使得膜相发 生改变。 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在冷害温度下膜收缩, 膜体出现龟裂,破损,破坏了膜的选择透性,引起 细胞内的物质外渗。一般认为这种透性的增加,是 低温对生物膜伤害的标志之一。
其次,在膜脂固化以后,使得结合在膜上 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如前面提到的乙烯形成酶), 酶活性下降,原来在膜上结合的酶系统与膜外 游离的酶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破坏了原有 的协调作用,于是积累一些有毒的中间产物 (如乙醛、乙醇等)。 第三,因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影响呼吸链 电子传递,出现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
(3)气体成分
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可以减少冷害的发生。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用低浓度 0 2 和高浓度 CO2 进行气凋贮 藏,能有效地减轻冷害,如油梨、葡萄柚、青梅、黄秋 葵、番木瓜,桃、菠萝和小西葫芦等。 但气调贮藏也有加重冷害的报道:如黄瓜、石刁柏 和灯笼辣椒等。
为此,气调贮藏能否减轻冷害的发生,受果蔬种类、 O2和C02浓度、处理时间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
四、刺激乙烯生成
很多对冷害敏感的果蔬产品经冷害低温 处理以后,乙烯生成量明显增加。进一步研 究表明在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低温加速了 SAM→ACC 的反应进程,因为低温处理能显 著提高参与此反应的ACC合成酶的活性。
三、不正常的呼吸反应
植物遭受冷害以后,常出现不正常的呼 吸反应。例如黄瓜,食荚菜豆、甘薯,番 茄等冷害敏感蔬菜,遭受冷害后常出现较 高的呼吸强度。黄瓜贮藏在临界温度以上, 呼吸速率逐步下降,这是黄瓜正常呼吸类 型的表现。
植物遭受低温伤害以后,如再转移到 正常温度下,对植物组织伤害更为严重, 呼吸速率的升高则更加突出。
二、影响冷害的因素
影响果蔬冷害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受果蔬 产品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决定。
受强寒流袭击 永春万亩枇杷受冷害
1、内在因素
包括果蔬的种类、品种、原产地、成熟度、 组织的生理状况和化学组成,采收期等因素。 不仅果蔬原产地不同,种类、品种和成熟度 不同,对冷害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植物对冷害 的敏感性还受基因决定。冷害敏感植物安全贮藏 的临界温度,又随生长发育时期而改变。
二、对细胞器的影响
0℃以上低温对冷害敏感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的细胞器如叶绿体、核糖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受冷害的茄子,在 1 ℃ 下贮藏 4 天,表皮出现凹陷症状之前,已可看到薄 壁细胞内线粒体膨胀,部分液泡膜退化。 有人对新疆哈密瓜亚细胞结构作了系统观察, 认为冷害低温首先引起哈密瓜表皮和皮层细胞脱水, 促使细胞扁平化,造成表皮下陷。
低温可以明显抑制采后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因此采用低温贮藏果实和蔬菜,对保持新鲜果 蔬的风味、品质,控制成熟、衰老和延长贮藏期是十分有 效的。 不适当的低温,则会使采后的果蔬产品受到不同程度 的伤害、出现各种生理失调,严重时会造成细胞和组织死 亡,品质败坏,失去商品价值。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可分为冷 害(零上低温)和冻害低温两种。
热带水果对低温特别敏感; 亚热带果蔬产品次之; 温带水果相对较轻。
对低温敏感的产品,在不适低温下存放的时间 越长,冷害的程度就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 失也越大。
2、外界环境因素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大气成分、 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在导致发生冷害的温度下,温度高低 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果蔬产品是否受害和受 害程度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