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乐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艺——乐篇”录制大纲
一、六艺释义
古六艺
【礼】:礼节。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有《咸池》。舜时有《大韶》。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禹时有《大夏》。商时有《大濩》。周时有《大武》。这都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周时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成为六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
【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六书(周礼并未说明,后人的猜测可能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是识字方法,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数】:数术又称术数,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五术的命、卜、相三术。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
今六艺
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二、“乐”的概念
古六艺:
【乐】: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有《咸池》。舜时有《大韶》。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禹时有《大夏》。商时有《大濩》。周时有《大武》。这都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周时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成为六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
今六艺:
《乐》,指的是《乐经》。是儒家六经之一,久佚,后世多谓之毁于秦始皇焚书,但《乐经》是否存在仍然众说纷纭。
三、“乐”的地位
在西周那个时代音乐被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人们认为“礼别异,乐合同”,即礼仪是用来分别人们之间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但如果只讲究礼仪来表明大家的阶层和地位差别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整个社会心理和情感失衡。那个时候文化刚刚开始发展,由于社会形态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国家既要能区别出不同层次,更重要的是还能将这些区分开来的阶层再团结起来,让卿大夫为周王效命,以维护宗周的统治安定。他们发现能做到这些区分开来的阶层再团结起来,让卿大夫为周王效命,以维护宗周的统治安定。他们发现能做到这一点的非乐莫属,所以他们说“乐和同”,“乐”提供了一种可以打破地位差别的渠道。
另外,对于音乐的认识也不完全是为了上面所说的目的。因为音乐自古以来也有它自己的传统。在人类尚处蒙昧的阶段,那时便有了原始的宗教和崇拜。初民因对自然的敬畏逐渐产生了一种对神灵的寄托感,于是祭祀、占卜和巫术在那个时候享有崇高的地位,直到殷商一朝,巫术文化的气息还相当浓厚。我们知道,
在祭祀和巫术活动中,“通灵”是最重要的,因此活动中都伴有热烈的舞蹈和音乐。在这种场合中,所有的族人都在音乐下共同参与重大而隆重的活动,这样自然就增进了部族内的团结。“乐合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四、“乐”的作用
谈到古代中国,人们往往称“礼乐文明”。古代中国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除了作为陶冶人们情操的艺术之外,它还承担着更加复杂的责任。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礼法社会,音乐成了调和感情的重要纽带,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乐”的内容
(一)《云门大卷》
云门大卷或分作云门、大卷两部分。相传为黄帝时期的汉族乐舞,乐舞歌颂黄帝功绩,称其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如云。据《左传》载“黄帝氏以云为纪”,故《云门》又称为《承云》,为承受祥云福佑之意,具有一些图腾崇拜意义。周代制礼作乐时将《云门》列为“六乐”之首,用以祭祀天神。
起源
云门大卷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汉族乐舞之一,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产生于黄帝时期。特色
黄帝时命伶伦造律,依凤凰之鸣分为十二音阶,于是就产生了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
《云门》舞歌颂黄帝“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云门,即天门。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统领的部族的图腾是云,所以黄帝时期的官吏,多以四种颜色的“云”来命名,比如: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黑云氏。黄帝创作的《云门大卷》,歌颂司职天空的各种神祇。黄帝以这部宏伟的史歌篇章,喻示地上的人都是来自白云之上的故乡。
(二)《咸池》
咸池是古代汉族神话中日浴之处。古人认为西方王母娘娘拥有很多年轻貌美的侍女,而咸池是专供仙女洗澡的地方。
相传为尧乐。一说为黄帝之乐,尧增修沿用。《淮南子》曰:“日出扶桑,入于咸池。”
《礼记·乐记》:“《咸池》,备矣。”郑玄注:“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脩而用之。” 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法曲》:“ 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 清姚鼐《雨登岳阳楼》诗:“《咸池》行复奏,倚待与谁聆。”
神话中谓日浴之处。编辑
《楚辞·离骚》:“饮余马於咸池兮,揔余辔乎扶桑。”王逸注:“ 咸池,日浴处也。”《淮南子·天文训》:“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 唐杜牧《杜秋娘诗》:“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宋李纲《与张相公书》:“某远在岭海,乃闻阁下奋发忠义,纠合师旅,取日虞渊,洗光咸池,回六龙以中天,然后知阁下真一世之奇材。”清戚惠琳《桃花》诗:“暖月照寒风,飘茵入咸池。又见桂墀台,彩彻桃花明。”
天神名。
《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王逸注:“ 咸池,天神也。”一说为水鱼之囿。洪兴祖补注:“《淮南》云:咸池者,水鱼之囿也。注云:水鱼,天神。”
(三)《大韶》
大韶,简称韶,又称九韶、箫韶等,是舜的乐舞,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乐舞之一,用于泛指美妙的仙乐。传说为乐师夔(一说质)所作。出自《庄子·天下》:“舜有《大韶》。”
作品原文
大韶(见于《尚书·益稷》)
大:大(读作d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韶:韶(读作sháo )古代乐曲名。美:韶光(a.美丽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时代)。韶华(同“韶光”)。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得让。上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