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丧葬习俗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湘西赶尸,是指一种古老的风俗,即在人死后,将尸体暂时保存在棺材里,等待一定的时机再行埋葬。
这一传统习俗在湘西地区流传已久,而其背后的真实原理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探讨。
赶尸的真实原理,首先要从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入手。
湘西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加之受到长期的封建迷信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死后的灵魂需要经过一定的仪式才能得以安息。
因此,赶尸的实质是为了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和超度仪式,以确保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抚和安息。
其次,赶尸的真实原理还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有关。
湘西地区多民族聚居,信仰多元,其中傩戏、巫术、道教等宗教信仰对赶尸风俗的形成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宗教信仰中,有关生死轮回、鬼神超度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赶尸这一独特的风俗习惯。
此外,赶尸的真实原理还与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和观念有关。
在湘西地区,人们普遍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因此,赶尸的背后,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也是对生死的一种超越和解释。
总的来说,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它既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产物,也是宗教信仰和人们对生死的认知的体现。
虽然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赶尸这一古老的风俗逐渐式微,但其背后的真实原理却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赶尸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宗教和人文内涵,对于我们了解湘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湘西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们对生死的敬畏和对逝者的怀念。
赶尸这一古老的风俗,虽然在当今社会逐渐式微,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却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湘西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
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
“死地丑地人”必须实行火葬.一般是当天死,当天火化,当天埋葬.但要是越到栽秧、秋种等农忙时节暂时不火化,将尸体装进棺材,停放到离村远地坡上.能农民忙完了,再将尸体火化并埋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丧葬地过程:
临终
或久病卧床,或大病不起,或急病倒床,或意外重创,但凡危重,人之将死,或估计生命不能维持一昼夜,要谴人奔告主亲好友前来探视.为体现临终敬孝之情,家人及临终者儿、媳,均放下手中地活计,或哪怕再远,除非确实赶不上,都要齐聚于临终者床前片刻不离地守护,有事离开须臾也必须轮流值守,即便疲惫不堪,也只能在旁打盹休息,以便随时聆听临终嘱咐.家门族内、团转四邻或临近不远地亲友,白天派人轮流到场,晚上除留人看家外,大多要参与守候,如同平时地其他重大事项必须帮忙一样,体现出族人亲情、友情力量,维系着一种团结、互助地凝聚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简述你家乡某一人生礼仪习俗(内容包括:礼仪名称、成年礼应指出年龄要求、具体程序、礼仪禁忌、主要功能、变迁等).指出该人生礼仪习俗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我地家乡在湖南湘西凤凰,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下面我要介绍地是凤凰地丧葬地礼仪习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以前,凤凰地苗族按照死者地死因,即“死地好”、“死地丑”来选择埋葬地方式.只有“死地好”地人能够实行土葬,而“死地丑”地人是不能进行土葬地,苗族“死地丑”地人只能实行火葬,所谓“死地丑”即是非正常死亡地意思.怎样区分“死地丑”呢,在凤凰主要是看死亡地原因,如:溺水死、摔死、枪击死、雷击死、上吊死、刀砍死、蛇咬死、虎咬死、车撞死、马踩死、妇女难产死、均谓之“死地丑”.而且他们认为特别是“死地丑”地小孩子,他们都不能有坟墓,只能把他们进行树葬.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凤凰苗族地三种墓葬地形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它相信死者在世间逝去后会继续存在,并且需要得到合适的安葬才能得到安息。
根据这个信仰,如果死者无法得到适当的葬礼和安葬,他们会变成"无主孤魂",无法超生到来世。
因此,赶尸的目的
是将逝者重新埋葬到合适的墓地,以便他们能够得到和谐和平的生活。
赶尸过程中,通常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他们被称为"赶尸人"。
他们会在夜间进行赶尸的活动,遵循特定的仪式和程序。
首先,他们会寻找那些逝者没有得到适当安葬的墓地,这可能是由于缺乏财力或身份不明导致的。
然后,赶尸人会挖掘出逝者的尸体,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接下来,赶尸人会按照特定的仪式和规范,将逝者的尸体重新埋葬到合适的墓地。
这个过程通常会伴有祈祷和念经等宗教仪式,目的是为了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宁。
整个过程需要保持谨慎和尊重,以免冒犯逝者或触犯相关的宗教信仰。
需要强调的是,湘西赶尸并不涉及任何黑暗或邪恶的行为,它是一种传统的宗教仪式。
虽然赶尸的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惧或不适,但它是为了给无主孤魂带来安宁和救赎。
由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赶尸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减少或消失,但在湘西和其他一些地方,仍然留存着这一传统。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
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
湘西赶尸,是指在湖南湘西地区一种特殊的葬礼仪式,也称为“抬尸”、“送葬”等。
这一传统习俗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
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原理。
那么,湘西赶尸的真实
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湘西赶尸的原理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湘西地区的居民主要信仰土地神、祖先、巫术和巫医,他们认为死
后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引导,才能安息。
因此,赶尸被视为对逝
者的一种尊重和祭奠,也是对逝者灵魂的一种引导和护送。
其次,湘西赶尸的原理还与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
湘西地
区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没有墓地,因此当地人民无法进
行传统的土葬或火葬。
为了让逝者得到安息,他们便选择进行赶尸
仪式,将逝者的遗体抬至远处的山顶或悬崖,让其灵魂得以升天,
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地势原因引起的疾病传播。
此外,湘西赶尸的原理还涉及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湘西地区多山丘陵,土地贫瘠,当地人民多以农耕为生,生活
习俗和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赶尸作为一种特殊的葬礼仪
式,也是当地人民对生死的一种理解和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综上所述,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是一个涉及宗教信仰、地域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复杂问题。
它不仅是一种葬礼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寄托。
通过对湘西赶尸的真实原理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能更好地体会到人类对生死、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赶尸这一古老的传统,虽然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却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传承。
湘西悬棺——古代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柜,上下沾天,下不及泉,传说中古代穴居者的遗迹”。 庆、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十三个省区以及东南亚各地。
这便是沈老笔下闻名于世的“箱子岩”。
盛行于古代濮、苗、巴、僚、壮、布依、仡佬等少 41
万方数据
斗}【i囡隔_譬—jlI-,
侗家酸味食 在通道的侗族
口
口D
山乡,至今仍流传
例如腌鱼,应先将 鱼洗净破肚,去内
有人不禁要问,当时科学技术非常落后,这些 土家先人为何要将棺木悬于万古绝壁之上呢?经过 考证,原因有三:其一,有利于更好地保存遗体, 而不受畜兽的侵犯。其二,源于他们对鸟类的图腾 崇拜。认为只要把死者存放在高高的洞穴之中,其 亡灵就能到达天堂,与鸟融为一体。这也与土家族 人崇拜鬼神巫术和奉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有关。
时至今日,尽管考古界已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悬 棺之“谜”,但仍有一些质疑无法作出令人完满的解 释,这一座座神秘莫测、悬念重重的湘西悬棺,就 成了研究古代楚巫文化的“活化石”,也构成了一道 道撼人心魂、叹为叫绝的独特边地风景。★
万方数据
湘西悬棺——古代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一般悬棺多临江河刀削斧劈的百丈悬崖或隐匿于人 较奇异而又神秘的丧葬方式,历史文献中最早见
迹罕至的高山峡谷,距地面数十米至百米之问。正 于宋齐梁陈间顾野王(公元519——518)“地仙之
如沈从文先生在他回忆“浦市”的一文中写道:“最 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四十七引”一
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半空石壁罅穴处悬空的赫色大木 语,它曾广泛分布于两湖、两广、贵州、四川、重
其三,就是他们始终遵循“弥高者以为至孝”这一 古训的理念。如唐代张鹭的《朝野佥载》卷十四上 所述“五溪蛮(湘西的旧称)父母死,于村外阁其 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晏午戏,一月余日, 尽产为棺,于临江居高山半助凿龛以葬之”。先民以 为,放的位置越高,便越是对父母尽了孝,让死者 的鬼魂,能够归返天上的“极乐世界”。
湘西苗族神秘的丧葬文化-360文档中心
湘西苗族神秘的丧葬文化-360文档中心湘西苗族神秘的丧葬文化时欢·二哥舅·文英元·石绍宗·石承灵位于湖南的湘西苗族人民,从古至今人死后实行的是土葬。
相传古时死在异国他乡的湘西苗族人,苗族巫师可以通过封丧术使尸体不腐烂,之后便用赶尸术把死人尸体赶回故里,超度亡魂后才入土为安。
湘西苗族人死后丧葬的大致程序为:洗尸------地理仙算停丧和安葬日------做道士念经超度亡人------安葬亡人------喜相土昂{苗语,即招魂,把亡人灵魂招回家中居住}------相娘{苗语,即仙娘}找亡魂问事-----挂亲------清明扫墓。
洗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要马上用具有辟邪的桃树树枝泡水后来洗死人尸体,洗好后给亡人穿上寿衣装入棺材里面,盖上棺盖,在棺材下面点上油灯。
地理仙算停丧和安葬日:人死后,家人往往很及时请地理仙到家里,算死人停丧和安葬日,同时地理仙要负责给死人找好安葬地和给死人下葬。
做道士念经超度亡人:在停丧日里,道士不定期地给死人做道士念经超度死人灵魂,死人下葬前夜,道士往往要做通宵法事,出门时间到了,道士发丧,礼炮齐鸣,死人抬出,道士送至村口,回来后用五谷和大公鸡给丧家驱鬼打扫屋。
安葬亡人:亡人抬到坡上,下葬前,地理仙要在亡人墓地用米画八卦,放朱砂,在五方五位烧香烧纸钱,敬肉敬酒。
事毕,用大公鸡放煞和扎米,其咒语各师稍有区别。
我师放煞和鸡扎米的咒语如下------“佛曰:仔鸡仔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抱晓鸡,第一飞往天边去,大鹏展矣恨天机;第二飞往树林子,圆满成龙各现鸡。
一母所生八个蛋,内中抱出九个鸡。
说此鸡,道此鸡,长得头高尾又低,别人拿来无用处,弟子拿来放煞鸡,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百无禁忌,大吉大利{以上为鸡放煞咒语}。
佛曰:仔鸡仔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抱晓鸡,第一飞往天边去,大鹏展矣恨天机;第二飞往树林子,圆满成龙各现鸡。
一母所生八个蛋,内中抱出九个鸡。
凤凰旅游攻略网之湘西苗乡丧葬习俗
凤凰旅游攻略网之湘西苗乡丧葬习俗苗族在丧葬仪式中自古就有“闹丧”习俗,它蕴含了大量珍贵的苗族丧葬口碑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苗族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
关于苗族的“闹丧”习俗,早在唐代张的《朝野佥载》中就作了如下记叙:“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宴饮舞戏,一月余日。
”至明清以后,湘西各地方志更作了详细的描述。
如《乾州厅志·风俗志》(乾隆四年本)载:“(苗俗)初丧,举家绕白布于首,浼道土取河水浴尸,奏佛事,里党无论亲疏皆来坐夜,锣鼓喧阗,歌呼达旦,名曰…闹丧‟。
丧家设酒肴以待。
”《永顺县志·风土志》(乾隆五十八年本)载:“(苗谷)死则环尸哭泣,且歌终日即葬,无丧服。
”可见苗族“闹丧”习俗有着悠久历史。
据调查,苗族“闹丧”习俗主要有“说火把”、唱吊亡歌和“打绕棺”等仪式活动。
说火把”,苗族呼其为“已烂达”。
这是苗族“闹丧”仪式中最古老的习俗。
该项仪程安排在开吊的当晚举行。
届时,丧家在庭院里或楼门边燃起一堆旺火,火旁丝着舅方和丧家各自请来的礼郎(俗称“牙郎”),周围围满了前来陪丧的群众。
然后由双方礼郎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火把”的根源。
这是因为在出丧的那一天,未等天明就需由舅亲手执火把在灵枢前引路,一直奔向坟场。
而这一行动的内涵是什么,便构成了“说火把”的中心议题。
其实,双方的答辩都不是一时的即兴之言,而是在吟诵一部早已流传千古的苗族丧葬吊词。
它由《别了凡间,要去濮娘家》、《打扮好人,去濮娘家园》、《砍树搭尸床》、《你们是谁卵生蛋孵》、《这样才来开亲》、《火把的根源》、《盘问死因》、《门外火堆如何了结》、《火把怎么给》等九章共1100多行组成,全部采用对仗或对偶句式,每句三、五、七言不等,近似于骈体。
吟涌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给听众以庄严肃穆之感。
如答辩“火把”的根源一章,丧家礼郎问:我们认你们是根蔸,我们认你们是舅亲,你们要唱火把的根蒂,它如何起源?你们要说清“点火把”,它怎么产生?舅方礼郎答道:火把有源,火把有根。
湘西土家族丧葬礼仪文化研究
或 凑 热 闹 的邻 里 友人 的情 绪 , 遇 技 艺 高超 者 , 至 使 观 众 同喜 同悲 。 畅 的生 活 态 度 , 如 甚 这些 独 特 的悲 喜 观 也 正 与 “ 兮 祸 之 所 至 。 兮 福 之 所 福 祸 然而 , 不论悲喜 , 丧歌 内容都展现了土家人独特 的一 面。 中渗透 出来 倚 ” 异 曲同 工 之妙 。 土家 族 素 来 将 死 亡 称之 为 “ 白喜 事 ”他 们 认 从 有 红 ,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价值观等信息都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 为, 的生命终结并非是值得悲伤的事情 , 人 而是值得庆 贺的喜事 , 死去
取 的人 生 观 : 四是 传统 的伦 理 观 。
【 关键词 】 家族 ; 葬; 土 丧 伦理
湘 西 土 家 族 的 “ 丧 ” 化 习 俗 是 我 国 少 数 民 族 文 化 中 的重 要 组 丧 歌 中所 体 现 出 来 的对 人 世 和 出世 的 肯 定 态度 和 快乐 原 则 , 然 切 合 跳 文 仍 成部分 。在这 种独特的丧葬仪式 中蕴涵 了湘西土家族丰富 的文化 内 历 史 发展 规 律 和 时 代 潮 流 , 以 注 定 了它 成 为 一 种 文 化 现 象 . 不 被 所 而 涵 。在 丧 葬 活 动 中为 缅 怀 吊唁 逝 者 而 演 唱 的 仪式 歌 称 为丧 歌 . 家 族 政 治 强 力 扼 杀 。 土 的丧 歌 深 刻 地 揭示 了这 个 民族 深 厚 的 文 化蕴 含 和独 特 的 民族 心 理 , 是
1 灵 魂 不 死 的 宇 宙观
也 即 意 味着 重生 . 得 善 终 至 老 而 亡 是 人 生 的 “ 头 路 ” 老 迈 迟 钝 的 获 顺 , 躯 壳 消 逝 而 灵 魂 的 种子 不 灭 , 将 开 始 一个 充 满 活 力 灵 动敏 捷 的新 生 又
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丧葬仪式三棒鼓田野文化志
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丧葬仪式三棒鼓田野文化志●向婷[摘要]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信奉原始宗教、祖先崇拜,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哭婚喜丧”的生死观念。
现今在湘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中以鄂西巴东、建始的跳丧,湘西永顺、泸溪的道士超度和湘鄂西交界地区龙山、来凤的三棒鼓最为典型。
以仪式中三棒鼓的表演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的书写方式,采取定点、定时的聚合型仪式的观察,分析三棒鼓音腔的变化及与仪式中各流程之间的配合规律,阐明当代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转型与再发展。
[关键词]土家族;三棒鼓;丧葬仪式;文化转型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部,东与桑植、永顺接壤,西连重庆酉阳、秀山,北与湖北来凤、宣恩交界。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深,全县面积3131平方千米,现辖民安、新城、华塘3个街道,里耶、洗车河、靛房等31个乡镇。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约57.3万,其中土家族约占55.07%,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①。
当下中国土家族人口约有800多万,仍然会说土家语(毕兹煞)的约10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湘西州酉水流域,而酉水流域许多乡镇和村寨,如龙山县的苗市、里耶镇以及永顺县的双凤村,保靖的普戎乡等地的土家族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龙山坡脚迁徙而来,认为坡脚的土家语是祖先遗留下来的。
所以龙山县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语言环境,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土家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
一、龙山县三棒鼓音乐形态特征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所使用的相关乐器及道具有鼓、鼓架、马锣、花鼓棒、尖刀等5件:鼓:小圆鼓,直径约30厘米,高11.5厘米,用木头、牛皮、竹钉等原料制成。
鼓身边缘绘制有“龙凤呈祥”“富贵牡丹”“二龙戏珠”等传统图案,有些围上一圈自制的土家织锦、锦须装饰,鼓身作者简介:向婷,博士,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本文为20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项目“湘鄂交界区域土家族‘三棒鼓’文化身份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0M682572)阶段性研究成果。
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
湖南凤凰的丧葬礼仪习俗2.简述你家乡某一人生礼仪习俗(内容包括:礼仪名称、成年礼应指出年龄要求、具体程序、礼仪禁忌、主要功能、变迁等)。
指出该人生礼仪习俗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我的家乡在湖南湘西凤凰,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凤凰的丧葬的礼仪习俗。
在以前,凤凰的苗族按照死者的死因,即“死的好”、“死的丑”来选择埋葬的方式。
只有“死的好”的人能够实行土葬,而“死的丑”的人是不能进行土葬的,苗族“死的丑”的人只能实行火葬,所谓“死的丑”即是非正常死亡的意思。
怎样区分“死的丑”呢,在凤凰主要是看死亡的原因,如:溺水死、摔死、枪击死、雷击死、上吊死、刀砍死、蛇咬死、虎咬死、车撞死、马踩死、妇女难产死、均谓之“死的丑”。
而且他们认为特别是“死的丑”的小孩子,他们都不能有坟墓,只能把他们进行树葬。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凤凰苗族的三种墓葬的形制:(一)树葬很早以前,苗族在人死后,会将死者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
特别是是婴儿夭折,或者是不满12岁的小朋友“死的丑”,苗族的人就会将其衣服穿好,放在竹簸箕里,挂在附近山坡的树枝上,任野兽叼走。
(二)土葬很早以前就有了,一般都是用木棺葬。
先在地表挖一长方形竖穴土坑,将棺木放下,死者脚朝墓门。
一般垒土为坟,墓前方用一块稍微平整的石头做墓门。
然后将死者的名字,还有亲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面。
(三)火葬“死的丑的人”必须实行火葬。
一般是当天死,当天火化,当天埋葬。
但要是越到栽秧、秋种等农忙时节暂时不火化,将尸体装进棺材,停放到离村远的坡上。
能农民忙完了,再将尸体火化并埋葬。
丧葬的过程:(一)临终或久病卧床,或大病不起,或急病倒床,或意外重创,但凡危重,人之将死,或估计生命不能维持一昼夜,要谴人奔告主亲好友前来探视。
为体现临终敬孝之情,家人及临终者儿、媳,均放下手中的活计,或哪怕再远,除非确实赶不上,都要齐聚于临终者床前片刻不离地守护,有事离开须臾也必须轮流值守,即便疲惫不堪,也只能在旁打盹休息,以便随时聆听临终嘱咐。
实拍湘西农村土葬全过程
实拍湘西农村土葬全过程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人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孝子抱着逝世的老人的遗像。
抬棺。
亲人哭别。
请来的唢呐班子。
摆放的贡品。
入土前仪式。
入土前仪式。
抬棺上山。
众人抬棺。
入土为安。
新建好的墓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逝者安息。
浅谈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价值
浅谈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价值作者:向津清向怡颖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9期【摘要】湘西土家族独特的丧葬仪式,包括早期的准备、中期的“大夜”以及后期的“下葬”阶段等凸显其宗教信仰以及神灵信仰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仪式蕴含着对当代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情感教育的价值,兼具着文化和身份的传承、理念和精神的塑造以及共存和发展的凝聚等功能。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054-03【本文著录格式】向津清,向怡颖.浅谈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54-56.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予以确定),有着自己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视,各民族也强化了对自身文化内容的传承与发展。
湘西土家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具一格的文化内容,其中丧葬文化是其传承最为久远、形式最为隆重的仪式,凸显着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背景丧葬仪式是湘西土家族的重要仪式之一。
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其源于一定的宗教信仰以及神灵信仰等文化背景。
(一)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背景之一。
宗教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各式各样的仪式中,人们无论出生还是及笄都需要举办一定的庆祝仪式,仪式在很多时候都是信仰的体现。
湘西土家族以“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作为自己的信仰,这一方面是因为“图腾”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是驱凶辟害的产物,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寄托;“祖先崇拜”则是对祖先的敬仰与感谢之情,正是因为祖先的艰苦奋斗才有了子孙后代的福享安康。
除此之外,湘西土家族的丧葬文化是“儒、释、道”合一在“亡灵度化”上的体现,人死后对其灵魂进行度化可以拯救亡者的肉体,帮助他们去往更加美好的“世界”[1]。
以独特的拍摄角度,实拍湘西传统葬礼全过程
以独特的拍摄角度,实拍湘西传统葬礼全过程
在湘西土家族,村民们都十分团结,大多数人都彼此相识,如果有村民的家里人去世,全村会一起帮忙制作葬礼用品。
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每有人家遇到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帮着操办,也会一起出席宴会,如果是葬礼,一般会请道士来指挥操作,家属在一旁全力配合。
葬礼结束后,用来祭祀的猪就可以开始烹饪了。
村民们会悉数入席,有些人会帮着做饭,大家欢欢笑笑,“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送亡人”,把土家族的村民们的乐观豁达表达的淋漓尽致。
到了出殡的时候,抬着棺材的人会故意晃动棺材,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失去的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
每到这个时候,跟在后面的孝子们都会跪下来,哭着求逝去的亲人不要这样,安安心心地上路吧。
路途中,棺材是不可以落地的。
所以每次出殡都需要很多的壮年男子轮流来抬着,大家的热心肠可见一斑。
现在很多繁忙的年轻人都是火化了骨灰放在殡仪馆,酒店吃个饭完事,像这么讲究的葬礼文化已经不多了。
【优质】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是怎样的-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是怎样的土家族现存的诸多文化传统与现象,的确深刻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迹,甚至在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的民俗传统,在土家族聚居区仍然得以留存。
下面是湘西土家族的葬礼习俗介绍。
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土家族是世居在湘、鄂、渝、黔交界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
普遍认为土家族为古代巴人后裔,也有学者指出,土家族实际上是汉族的一个民系。
撇开族源问题,土家族现存的诸多文化传统与现象,的确深刻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迹,甚至在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的民俗传统,在土家族聚居区仍然得以留存。
下面是一场土家族的葬礼,仪式中的许多场景,似曾相识又有点遥远。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喜其哈村一户向姓人家,家中老母亲在久病之后不幸去世,向家人按照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请来一班道士为母亲操办葬礼。
道士们首先对遗体进行入殓。
道士是葬礼的核心,从灵堂的搭设和布置,坟墓的勘定,确定下葬时间,祭品的制作,一直到下葬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道士的指挥或亲自操作下进行,家属仅仅是配合。
与汉族类似,一个村子几乎互为亲属,一家的婚丧嫁娶之事也是整个村子的事情,村民会来协助操办,同时也一同参加聚会。
死者的亲属跟随道士进行“绕棺”仪式。
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在老年人的丧礼上进行。
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道士领头,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边唱边绕行。
唱词内容广泛,可唱亡灵人生平,可唱神语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和悦热闹,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颇与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相契合。
道士有一套班子,分工合作,除一人主要负责香烛道具等等,以及招呼家属配合外,其余的几人轮流做法,唱经。
操办葬礼的道士须具备多种技能,除了葬礼上的一切轨仪,还需精通堪舆之术,并且学习使用唢呐、镲、鼓等乐器,以及大量的唱诵和哭丧歌,一个成熟的道士需要经过数年的历练才能在不同规模的场合游刃有余。
关于湘西古老神秘葬礼的调查(彭芙蓉)
关于湘西古老神秘葬礼的调查怀化学院预科部09级四班彭芙蓉 2010年5月15日摘要湘西土家族葬礼习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事象,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又有对处理死者的信仰。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后而歌,叫啸以兴哀,不过,民族历史的悠久,民族杂居的融合,使土家族的葬俗不断发生演变,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悼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唱丧歌来哀悼死者,慰籍生者。
同各民族一样,它是人生礼仪的最终‚告别仪式‛,从丧仪这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土家族人的心理世界。
关键词土家族; 葬礼习俗; 吊唁;绕棺; 跳丧; 唱丧歌;送葬;捉魂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居住的人们多数是土家族、苗族,同时也混合着一些其他民族。
这里有着很多古老神秘的东西,湘西的葬礼就是一个古老神秘的风俗。
一、葬礼的主要形式火葬,唐代樊绰《蛮书》云:‚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
过去土家族多行火葬。
有些地方志称:土民有‚停丧火化等恶习‛。
1973年,湘西州文物考古队在保靖县四方城发现元代‚骨灰葬‛土墓一座。
岩墓葬,唐代张孺在《朝野佥载》日:‚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岩凿龛以葬之‛。
同治《保靖县志》载:‚仙人木,在县北乳香岩河岸,绝壁上洞口横有木箱一个,名日‘仙人木’。
‛《永顺县志》亦云:‚仙仁棺在南谓州,悬棺石壁,不知年代‛。
光绪《龙山县志》、《古丈坪厅志》、《湖南通志》,对酉水流域的岩墓葬都有类似记载。
酉水流域已经清理的岩墓葬就有20多座。
在南渭州岩墓中出土‚崇宁重宝‛、‚天圣元宝‛两枚宋钱,表明岩墓相当一部分是宋以后所葬。
土葬,是丧葬的主要形式。
如今皆从土葬。
丧俗,‚土人信鬼巫‛,‚死者环尸哭泣且歌,终日即葬,无丧服‛,这是古风。
土家人死后,长子或长女到水井边敬神,取回一竹筒水为死者洗尸,然后穿寿衣,腰上捆一支白线(一岁一根),把棺材放在堂屋正中,棺内撒火灰,铺皮纸,方才人殓。
停枢一般是三、五、七、九单日。
湘西丧葬习俗
湘西丧葬习俗老人临终,所有儿女须围在身边送终。
当家主人,备香一把,纸钱三斤六钱,烧成灰烬,为“落气钱”,在死者的房内烧,在屋外烧。
儿女放声大哭。
同时,扯来菖蒲或者桃树枝,放于水中熬水浴身,梳发换装。
裤带用线,按死者年龄,一岁一根线,不得多或少,用其中颜色的丝线(黄,白、黑、紫、蓝、绿、棕),穿寿鞋,鞋底用墨汁点上七个点,呈北斗七星状。
穿戴整齐后,用两扇门合置在堂屋中,让死者仰面而躺,叫“上柳床”。
脚下摆米或饭一碗,熟蛋一个,碗上插些草杆祭之,免得以后成饿鬼。
装木,要用七家人烧柴后留下的灰,放入棺材底部,再铺上竹席,被子之类的东西。
然后就可以将死者放入其中。
棺材底部的四角要垫上纸钱(一般是一指厚)。
请道士,取水。
道士将符咒(写上死者的姓名,生辰。
并将符咒的下端撕成三条。
)粘到一根棍子上——引魂旗(用来引领死者的灵魂)。
由死者的长子,一手拿引魂旗,一手拿一只碗,到水井打一碗水,道士还要给水井念经下咒语。
交与道士。
道士接过水,引魂旗口中念咒,完毕,将水放到神龛上(这是一种防腐的巫术,这种巫术可以使尸体即使在六月天也不会腐烂。
)布置灵堂,尸体一般在家里放三天,五天,这个是要看日子来决定。
如果是三天的话:第一天打绕棺,道士绕着棺材转,边转,边唱“丧堂古歌”(在湘西,有人丧,必定会请道士来打绕棺和请陪亡人来唱丧堂古歌。
这是湘西一种古老的沿袭下来的贵遗风。
古歌源于何时,从那古老的唱辞中追溯,似乎与楚汉时期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有着很大的关系。
丧堂古歌有其一定的格式,起始结尾,都有一定的成俗。
演唱分为起歌、唱源、正歌、送歌等几部分。
)丧堂古歌可以用苗语唱,也可以用客话(汉话)唱。
一直要唱到出殡的前一天(一般是晚上唱,白天也可以唱),此过程中儿女戴孝,大哭。
穿戴与汉人相似。
安葬前一天“大葬夜”仪式中上通天桥(又称奈何桥)。
通天桥以方桌和条凳搭造,以白布缠扎,并点缀蜡烛。
仪式中由道士在前引渡亡灵,过桥,家属紧随其后。
湘西赶尸的真相
湘西赶尸的真相 [图片]湘西赶尸的传说在吉首大学文学院陆群教授撰写的《湘西赶尸》一书中,曾经提到这种运送尸体的方法。
赶尸人将尸体肢解,把头颅和四肢装在背上背负的箱子内,...在中国,早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万多年),人们就已经萌生了“入土为安”的观念。
直至今日,土葬依然是我国最常见的丧葬方式。
然而,对于客死他乡的游子,“落叶归根”可能只是种奢望了。
不过,在湖南,传说有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实现这种奢望——这就是“赶尸”,一种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
湘西赶尸的传说,与苗族是分不开的。
相传数千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军在黄河边与敌军作战。
战事结束后,部队需要撤往后方,在抬走所有伤员后,战场上留下了不少战死的士兵尸体。
蚩尤不忍将同胞尸首抛之荒野,但要将全部尸首抬走则人手不够,因此央求随军的军师让战死者回归故里。
军师心生一计,让蚩尤手持符节在前引路,自己施法让战场的尸体全都站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回到了家乡。
这就是赶尸的最早传说。
赶尸传说原本只流传在湘黔一带,后来渐渐为外人所知。
近年来,随着盗墓类小说的流行,赶尸也成为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赶尸的一些禁忌和规矩广泛传播开来,例如“三赶三不赶”的说法(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可以赶,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能赶),“赶尸旅店”的传说(只接待赶尸人和尸体,大门昼夜不关)等也逐渐为人所知。
赶尸人手摇铃铛,领着一串尸体前行,提醒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一路手撒纸钱款款而来的形象,不知出现在多少人的噩梦中。
那么,湘西赶尸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在博闻网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了解到对赶尸的常见几种解释,以及了解为什么赶尸这种习俗只出现在湘西。
咒符说这种倾向于神秘主义的说法认为,赶尸这种法术属茅山术祝由科,在某些书籍和传说中甚至列出了详细的做法。
例如有些资料中提到,法师要用辰砂(朱砂的一种,其中以湘西辰州即现在的沅陵出产的质量最好,所以叫辰砂)放在死者的脑门、背心、心窝、手心、脚心七处以镇七魄,填入耳鼻口以封三魂,再用神符压住并用五色布条绑紧,并且用神符护住尸体颈部,配上咒语,尸体就会站起来随法师离开,一路穿州过省夜行晓宿,直奔家乡而去。
湘西别样的习俗(散文)
湘西别样的习俗(散文)文/尤世民湘西人虽然不是侗族,但是生活在侗族自治县,被侗族人同化了,有许多别处所不知的习俗,有必要记录下来。
丧葬,悲伤中透出人情味。
湘西人特别重孝道,老有所养,死有人送,送得极为隆重。
老人死后,由长子给他洗澡(女由长媳或长女),由村里辈分最高的人给他剃头、穿衣服,有多少个儿女穿多少套新衣服,棺内装几个小坛子,分别放上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但是不放金银玉器。
老人死了以后要做法事,儿女孙辈们跪在棺材两面,听作法者念经,由作法者带着围着棺材转圈,转许多圈,诉作法这诉说死者生前的功绩,请死者到另一个世界里好好地过生活,保佑在世的子孙平安幸福。
到了第三天的早晨,天刚麻麻亮时,要举行祭灵仪式,请死者吃饱喝足后上路远行,死者的后代和亲戚都要带重孝,随死者到坟山直至墓穴前,等到举行过葬礼仪式之后,把棺材缓缓地坠入很深的墓穴里埋葬。
在出殡过程中,所有在场的女人都要哭,边哭边说,整个场面流淌着极为悲伤的情绪。
父亲去世时,因为路远我没有回家,后来回家时,二哥跟我说父亲走得风光,说送葬的人有好几百,说父亲这辈子不算白活。
三十六岁生日,长辈对晚辈的深切祝福。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前的湘西人命不长,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不是很多,又说三十六岁是人生的鬼门关,过了这一年会顺畅一些,即算死了也不算夭折,所以长辈们会给年满三十六岁的晚辈过生日,庆贺晚辈度过了鬼门关,预祝晚辈健康长寿。
生日很隆重,祝福的话语有很多,富裕的家庭还要为晚辈做道场,用多少钱都无所谓,如果生日凑巧在年前或者年后,那么就会冲淡了生日的主题,有生不逢时的慨叹。
湘西的习俗很多,只一个“情”字可以概括。
湘西的情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要想领略和体验这种情,最好亲自走一趟。
湘西的歌瑶湘西以波为舞,以浪为歌。
山歌、酒歌、哭歌……有许多方面的歌。
唱山歌是湘西人完美性格的表现形式之一。
湘西人性格豪爽,敢说敢唱,山风远不如山歌。
一个男人子站在一棵树下,两眼望着在河边洗衣服的女子,扯起了山歌:我在山上唱山歌妹在江边洗被窝妹妹听见我歌声放下棒槌进草窝声音高亢嘹亮,全然不是唱歌而是扯歌,绝对不会担心扯坏了嗓子。
湘乡丧葬流程
湘乡丧葬流程
湘乡的丧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通知亲友:当有人去世后,家属首先需要通知亲友和亲属,告知他们丧事和丧葬时间。
2. 处理遗体:将逝者的遗体送到殡仪馆或丧葬服务机构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清洗、入殓等工作。
处理完毕后,遗体会被放置在丧棺内。
3. 丧礼仪式:丧葬仪式一般会在殡仪馆或家属指定的地点进行。
仪式包括祭奠、送别等环节。
主持人会进行悼词和讲述逝者生平事迹,并进行默哀。
4. 丧葬安置:丧葬安置一般根据逝者的意愿或家属的选择进行。
可以选择土葬或火化。
土葬时,遗体将被埋葬在墓地中;火化时,遗体将被火化并骨灰会被安置在骨灰盒中。
5. 家庭祭祀:丧葬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家庭会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6. 守丧期:守丧期一般为一年,期间家属会有所节制,不举行喜庆活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丧葬流程可能会因个人或地区的习俗而有所不同。
以上所
述仅为一般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例外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家属咨询丧葬服务机构或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具体流程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丧葬习俗
老人临终,所有儿女须围在身边送终。
当家主人,备香一把,纸钱三斤六钱,烧成灰烬,为“落气钱”,在死者的房内烧,在屋外烧。
儿女放声大哭。
同时,扯来菖蒲或者桃树枝,放于水中熬水浴身,梳发换装。
裤带用线,按死者年龄,一岁一根线,不得多或少,用其中颜色的丝线(黄,白、黑、紫、蓝、绿、棕),穿寿鞋,鞋底用墨汁点上七个点,呈北斗七星状。
穿戴整齐后,用两扇门合置在堂屋中,让死者仰面而躺,叫“上柳床”。
脚下摆米或饭一碗,熟蛋一个,碗上插些草杆祭之,免得以后成饿鬼。
装木,要用七家人烧柴后留下的灰,放入棺材底部,再铺上竹席,被子之类的东西。
然后就可以将死者放入其中。
棺材底部的四角要垫上纸钱(一般是一指厚)。
请道士,取水。
道士将符咒(写上死者的姓名,生辰。
并将符咒的下端撕成三条。
)粘到一根棍子上——引魂旗(用来引领死者的灵魂)。
由死者的长子,一手拿引魂旗,一手拿一只碗,到水井打一碗水,道士还要给水井念经下咒语。
交与道士。
道士接过水,引魂旗口中念咒,完毕,将水放到神龛上(这是一种防腐的巫术,这种巫术可以使尸体即使在六月天也不会腐烂。
)
布置灵堂,尸体一般在家里放三天,五天,这个是要看日子来决定。
如果是三天的话:第一天打绕棺,道士绕着棺材转,边转,边唱“丧堂古歌”(在湘西,有人丧,必定会请道士来打绕棺和请陪亡人来唱丧堂古歌。
这是湘西一种古老的沿袭下来的贵遗风。
古歌源于何时,从那古老的唱辞中追溯,似乎与楚汉时期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有着很大的关系。
丧堂古歌有其一定的格式,起始结尾,都有一定的成俗。
演唱分为起歌、唱源、正歌、送歌等几部分。
)丧堂古歌可以用苗语唱,也可以用客话(汉话)唱。
一直要唱到出殡的前一天(一般是晚上唱,白天也可以唱),此过程中儿女戴孝,大哭。
穿戴与汉人相似。
安葬前一天“大葬夜”仪式中上通天桥(又称奈何桥)。
通天桥以方桌和条凳搭造,以白布缠扎,并点缀蜡烛。
仪式中由道士在前引渡亡灵,过桥,家属紧随其后。
之后道士还要在桥上燃烧摇钱树,给亡人送去冥币。
最后由死者的孙子与其母亲单独渡过奈何桥,寓意新生命开始,家中人丁兴旺发达。
还有一种仪式,由死者的家属(通常是长子)追赶并捉道士(通常为道士的小徒弟),若是捉到说明死者的子孙身体健康,将来一定会人丁旺盛。
若是捉不到,就说明道长的法术了得,死者一定会安息,顺利登往极乐。
出殡的日子,时辰都要靠道长的算卦来决定,一般都是早上五六点钟。
把棺材捆好,有的还要在棺盖上盖上红布,有的是白布。
并把一直大公鸡栓在棺材上,这只鸡叫定鸡,也叫引路鸡,主要的作用是给死者带路,将其送往极乐世界。
挖好之后,不可直接将在死者生前住过的村庄,社区,城镇走一圈(为了让死者再看一眼曾经住过的地方)在通往墓地的途中,一定要走直路,逢山越山,逢河涉水,即使前面是稻田,农地,别人的房子都不可绕道。
农田的主人也不能去阻挡。
到了墓地之后,挖墓穴。
棺木放入其中,要先在墓穴里烧纸钱,香烛,撒上朱砂,雄黄酒(墓地是为了驱虫)。
然后白孝布垫上(大小与墓穴一样)道士作法....孝子在棺盖上磕头三个,同时喊三声“爹/妈”。
孝子跑,朝头部方向,一直向前跑,不能回头,不能原路返回。
众人上土垒坟。
由法师将带来的引路鸡的鸡冠上取出一些,涂在引魂旗上,再在鸡的脖子部位,拔下些许鸡毛,分别埋在坟墓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念咒(给死者划出一块领域,防止其他的孤魂野鬼来霸占。
)完毕,一律回家。
回来后众人都要到死者的家中用桃叶泡的热水洗手,以辟邪洗去晦气,有的地方也用米汤洗手。
众人散去后。
法师要做法打扫屋子。
具体做法是将死者家中的一只碗杂碎,将其与五谷放入簸箕内,搅匀。
一手端簸箕,一手拿令牌,逐一进入死者家中所有的房间。
先用令牌将房门敲一下,然后撒上些许五谷,瓷碗碎片,并念咒。
完毕,法师就带上那只公鸡离开死者的家。
如果死者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意外死亡,或死于非命。
家属在上山的这天晚上七点或者九点要将一只盆内装满香灰,纸钱灰,将表面抹匀,放在门后。
第二天早上,如果灰上有
脚印,就说明死者晚上回来过。
第三天,家人要给死者上土垒坟,烧香祭奠。
如果死的是小孩(通常是意外死亡),不告诉邻居,邻居也不可以来,只告诉亲戚。
用木板钉成小木匣,将孩子的尸体放入其中。
在当天日落之时埋葬。
若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不举行葬礼,在家中停尸两天,由亲戚,家人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