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名人堂——孙伟杰
全球华商名人堂——邱仁士
彼岸中国心——中菲关系友好使者、菲律宾LK大中华集团董事长邱仁士“菲律宾华裔”的身份,印在邱仁士的护照上,也印在他的骨血中。
作为德高望重的侨领楷模与杰出商人,他凭借在菲中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卓著贡献,先后荣获“菲华精英”、“80位杰出华商之一”、菲律宾协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第六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特别奖”、“第二届中华杰出商业领袖”等多项殊荣与奖励。
2011年6月又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的“人民友谊贡献奖”,这是该协会对外授予的最高殊荣,亦是对邱仁士长达半个多世纪不懈奔忙的诚挚敬意。
正如他所说,有一种彼岸的守护,叫“我是中国人”。
架桥铺路 开创中菲贸易往来75年前,邱仁士出生于菲律宾的华侨商人家庭,祖籍中国福建。
与日本侵菲战争绑在一起的童年,不仅让他目睹硝烟中水深火热的苦难,更让他从5岁起就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就要沦为永远的亡国奴。
”什么是祖国?对于邱仁士而言,这是一个双重意义的概念。
自小,父亲邱金杯与母亲许贵治就常常给他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不但在家中辅导他学习中文,鼓励他大量阅读中文书籍,还把他送到马尼拉的洪光华文学校读书,系统学习祖先的历史文化。
从那个时候开始,邱仁士就这样定义自己:我的祖国是菲律宾,祖籍国是中国,孰轻孰重,已实难分割相较。
1955年,高中毕业的邱仁士随父母前往香港、日本、台湾旅游,第一站到达香港,在一家大书店中,他一口气买下了《毛泽东选集》、《人民画报》、《鲁迅文集》等印刷精美的新中国进步书籍,但未料想在路经台湾海关时被悉数查没。
时值白色恐怖时期,当地官员将邱仁士一家扣押,并审问他书籍的来源,他说那是香港朋友推荐的,是中国最好的书。
官员追问:“你认字吗?”答曰:“不认”官员半信半疑地说:“你不认字,怎么会说普通话呢?”“因为我是中国人!”虽然最终全家人被迫以“放弃书籍”为代价被准许通行,但根植于邱仁士内心的故土情结却更为浓重。
大学毕业后,尽管要全力打拼于商场,他仍在华人社团身兼数职,只要是能做的,从不推辞。
华商名人堂 l 新加坡油王林恩强
华商人物|新加坡油王林恩强过去,东南亚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若要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如果林恩强不点头示意“OK”,即便你有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Part 1】发现生意的眼睛林恩强能成为“油王”很大程度上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关。
在东南亚,马六甲海峡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连通着太平洋与印度洋,新加坡则正好位于这条战略通道的东南角。
林恩强于1943年出生在中国福建莆田市埭头镇石城村,其父林和义早年在新加坡经商,12岁时林恩强随母亲迁居新加坡,在读完中二后就辍学随父亲跑船卖鱼了。
当时新加坡已拥有数十年的石油贸易史,是亚洲最大的石油贸易中心。
林恩强在跟父亲出海打渔时发现,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大小油轮从新加坡经过,从而目睹了“油耗子”驾渔船盗油的全过程。
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比较混乱,同时石油贸易又十分兴盛,所以胆子大的人都会和“船老大”搞好关系,弄一点油卖以养家糊口。
当时你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夜里,一些黑影顺着船舷翻身上船,又在黎明来临之前从船上下来,然后神秘消失。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林恩强都感到热血沸腾,他觉得自己也像那些人一样对财富充满了渴望。
于是,林恩强在18岁那一年带着简陋的煤油桶加入了这支队伍,也是夜间出海,天不亮带着胜利果实奔赴地下炼油厂。
彼时,林恩强就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生存技巧,他有胆量,重义气,而且懂进退,仅两年时间就在当地地下石油圈中小有名气。
林恩强开着这辆车踏上了“新加坡油王”之路【Part 2】从“油耗子”到“新加坡油王”那时候,人们管做石油走私生意的人称为“油耗子”,充满了鄙视。
其实,“油耗子”只是“船老大”和地下炼油厂二者的中介人,本身赚不了多少钱,而且危险性极大。
林恩强不想就这么一直做一个只能与夜幕相伴的人,他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而不只是别人的中介人。
随着资金的积累,林恩强开始讲想法付诸实践,他一方面招兵买马,购买油槽车,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开拓业务渠道,经常一个人开着油车往返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的运输公司、郊区电厂、建筑工地、伐木场、种植园丘、渔船、矿场、工厂以及旅馆,向人们推介他的石油产品。
全球华商名人堂——孙强
1·孙 强名人堂全球华商从中国军队的士兵到联合国的翻译,从杭州市的工人到美国华尔街的投资家,他走过了一条曲折、甚至带点传奇色彩的道路。
他经过风起云涌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接受过令行禁止的军人磨练,在外语学院打下了语言和外交的基础,又去沃顿和高盛受到了商业和金融的熏陶……这一切都为他今天从事的股权投资垫石铺路。
他有雄心,有志气,既不愿低头求人,也不愿逢迎讨好,不论是在等级森严的军队里当无名小卒,还是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圈内与同行一争高下,他都坚持依靠本事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
孙强外语改变命运孙强出生在甘肃兰州,成长在江南水乡杭州,父亲是浙江省电力局的干部,母亲则是省电力学校的文员。
孙强启蒙入学之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小学二至四年级基本无课可上,中学的课程则是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修机器”,除了一些空洞的革命理论以外,数理化都无缘涉及。
“文革”初期,父亲被扣上叛徒、特务、反革命、走资派四顶帽子关进了牛栅,孙强只得随家里的保姆去她的老家绍兴乡下避风。
1974年,孙强高中毕业,本应下乡务农,但正巧赶上北京空军到杭州招兵,在众多争抢入伍名额的应届高中生中,身高灵活,而且担任学校篮球队中锋的他幸运地通过多轮筛选,穿上了绿色军装。
孙强在部队生活了4年。
刚一入伍,他就碰上一个险些令他失明的事故,接受新兵训练和基本维修技能培训时,他被分到钳工班。
在全班结业考核时,一名学员用力凿断的铁条斜飞到了他的眼睛上部,造成眼眶大量出血,住院一个多月才恢复视力。
出院后,孙强回到航空修理厂,在仪表车间负责维修战斗机上的地平仪和导航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在部队期间,除了在工厂工作、参加军训和长途拉练之外,孙强还去农场,种了一年的水稻。
部队的生活比较枯燥,孙强则利用午休和周末的时间练毛笔字、读书。
就前途而言,当时在部队的唯一出路就是入党提干。
孙强的父母原本很希望他走这条道路,但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合适向这个方向发展,“尤其是发现不少人为了向上爬,对领导拍马奉承。
全球华商名人堂——潘仲光
2·潘仲光名人堂全球华商挥杆以致远——东方高尔夫集团总裁潘仲光潘仲光永远都记得1996年10月1日是个晴好的秋日。
那一天,他正式入主父亲开发的高尔夫事业,并用生命中的第一次“一杆进洞”,宣告了一个强大的全新开篇。
连锁经营 智慧管理一切,是从一家亏损的球场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初,潘仲光的父亲潘方仁,为照顾家族煤炭生意的社交需求,联合两位好友,于台湾、厦门开设了两家“东方高尔夫”球场。
前者很快名震台北,后者却迟迟不见起色。
“有一天,父亲打电话给我,委托我去厦门帮他看看,球场为什么一直亏钱。
”对于日后成为东方高尔夫集团总裁的潘仲光来说,这真是一桩“计划外”的差事。
时值1996年,他创立的“冠捷电子”凭借对14寸个人电脑显示器的专注研发,已然跻身同行业品牌佼佼者,但为达成父亲所托,他依旧欣然前往。
初到厦门,潘仲光很快发现,除了球场的奢华令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外,“负债经营”更是重中之重的雷区。
他说:“偿还银行贷款及利息是几乎所有国内球场的噩梦。
一座标准18洞的球场,每月基本开支至少在100万元以上。
怎么赚回这100万?会员及非会员一场球的平均消费大约为500元,除去25%的税费,每人的毛利大概为375元。
如此一来,球场每月的客流量必须达到2667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但若加上银行贷款,每借贷1亿元,每月利息就是60万元。
这意味着,每月客流量在原来基础上必须再增加2000人,才不致入不敷出!假如再将球场的折旧、摊提也计算进去的话,每月客流量则需要达到6000人,这怎么可能赚钱!”摸清症结,潘仲光立即着手进行低成本改造。
他仿效欧美等地的大众化球场,移除一应与打球无直接关联的奢华设施,重点提升草坪、球童、餐饮等配套服务的精品品质,于当年就实现独立运转,不再向台湾“伸手要钱。
”帮助厦门东方高尔夫清债赢利后,潘仲光并没有功成身退,他很快有了新点子。
那时,中国大陆正大举招商引资,但谈判桌以外的商务接待方式除了极易引发家庭纠纷的KTV 外,几乎再无其它。
华商名人堂——印尼BSG集团主席王景祺
船王人生来源:华商韬略编委会作者:李泓泽久享印尼船王盛名的王景祺,为了在航运业登顶的一刻,付出了30余年的巨大努力。
当遭遇航运业前所未有的大低迷后,他以79岁高龄策划指引着旗下航运事业的未来出路。
品尝一杯自己种的咖啡就感到满足的他,在事业上却永不满足。
事业之于他,就是人生。
白手创业王景祺,祖籍福建厦门,1936年生于印尼泗水,现任印尼BSG集团主席。
在那个印尼争取独立、人民贫苦的年代,作为家中长子,他上完高中就回到父母身边帮忙料理大小家计,养活10个兄弟姐妹。
王景祺的父母都是传统的华人,信守中庸、和为贵的儒家思想。
因此,王家在当地得到了左邻右舍的尊敬。
王家一直靠买卖土特产品谋生,比如印尼人餐桌上不能少的丁香、咖啡豆等等。
在王景祺13岁那年,他的父亲成立了有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从土特产品扩大到各种鱼货。
对家里生意,王景祺十分熟悉,也非常好奇。
他从小就很乐意给父母帮忙,因为他乐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上学时,他每逢假期都会随父亲到乡下收购农产品。
当全身心帮父亲做生意后,他的经商兴趣更加浓厚。
在那时,他的经商才能就有所体现。
在收购鱼货时,他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他会到海边看渔民怎么捕鱼、晒鱼,会试着和渔民讨论怎么提高晒鱼的质量。
因为晒鱼完全靠手工,摆放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有的咸鱼发霉变质,帮助渔民改善制作是一个与渔民双赢的做法。
让王景祺记忆深刻的是,为了保证收上来的咸鱼符合要求,他不得不手工检查所有咸鱼。
当时装咸鱼的笼子外面包了柚木叶子,这看起来很漂亮,但柚木叶有长长的绒毛,碰到就会发痒。
同样,碰到咸鱼更是痒得厉害。
因为他们节省了买手套的钱,他和他的父亲以及一位同事由于连续检查咸鱼,都出现了整条手臂发炎的状况,因此不得不轮流上阵。
王景祺(右二)到中国工厂参观考察王景祺说:“年轻时没有辛苦这两个字,只要有兴趣就完全不会累。
”那时候,他的眼里也没有困难二字。
他在有成公司工作不久后就发现,父亲这种买进卖出赚取利差的生意只能谋生不能长远发展,因为这种生意没有自己的资产和优势,很容易被大商家排挤。
全球100位华商创新品牌人物(推荐榜单)
全球100位华商创新品牌人物(首批推荐)陈光标江苏黄埔集团董事长、2008中国首善(首届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陈丽华富华国际集团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关英才英才国际集团主蒿、汶莱“船王”(首届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江南春分众传媒董事长牛根生蒙牛集团董事长马化腾腾讯企业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届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马云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百度董事长兼CEO张宝全今典集团董事长许荣茂世茂集团董事长荣智健中信泰富主席李立民华视传媒董事局主席-叶伟东新昌制药厂研究院院长张田世界和谐集团总裁赵松青炎黄健康传媒董事长王振滔奥康集团董事长丁磊网易董事长林圣雄圣雄集团董事长郑元豹人民集团董事长钱金波红蜻蜓董事长陈天桥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梁稳根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冠球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田汉北京京汉投资集团董事长金志国青岛啤酒总裁李兴浩志高空调总裁段强首都旅游集团董事长鄢礼华世通华纳总裁王献蜀巴士在线董事长兼CEO-武杰天发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令麟台湾东森集团总裁马雪静北京东百发集团董事长徐明大连实德集团总裁尹明善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阙平北京市南国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张永庆央视三维传媒总裁陈伟明中博传媒董事长黄明生开屏传媒CEO王丰内蒙古九昌训马中心董事长赵冬北京久久彤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张春来中国曙光实业集团董事长石岩北京莱双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盛春青海德胜投资公司董事长郭子瑞新疆天山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王国春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林祥鄂尔多斯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古井集团董事长车建新红星家具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吴志泽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张宏伟东方集团总裁张近东苏宁电器董事长王爱唐北京东方博古收藏品中心董事长潘志忠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社长李桂荣青岛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燕京啤酒董事长杨元庆联想集团主席冯军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孟依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张茵玖龙纸业董事长张玉珊香港修身堂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张庆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张新颖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总裁李锦林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董事李欣营禹州神州钧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育钦恒丰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伟惠州市炜达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征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庄儒桂荣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李宁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裁何才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秘书长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朱林瑶华宝国际主席谢观兴信诚人寿总经理郭广昌复星高科技董事长陶建幸春兰集团总经理高德康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德传青岛港集团总裁梁庆德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建章携程网CEO梁稳根三一集团董事长段永平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胡成中德力西集团主席谢宜学山东万杰集团执行总裁宋郑还“好孩子”集团总裁安钟岩北京丰顺工贸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文驹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纪平温州博古斋董事长韩伟大连韩伟集团董事长梅德辉上海万资源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国西安银桥乳业集团董事长王云飞北京凤凰奇境酒业总经理张征宇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居士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刘瑞强黑龙江马迭尔集团董事长朱新礼汇源果汁董事长李志仁台湾胜大庄文化集团董事长黄如论金源集团董事长张爱华爱华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力帆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宗申集团董事长余彭年彭年集团董事长陈春中威企业联合体主席卞洪登宝贝集团董事长楮武军善佑善集团董事长李伯淳北京如意人生文化交流中心甘连舫星牌集团董事长周松波华商投资公司德国周氏王朝集团黄朝阳钰泰集团董事长马彦文中讯传媒集团董事长裘丽蓉敦煌集团董事长(以上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芬
磨 磨 闯 售 沸 也 沸
O
O
酒文化,到英国的现代私人博物馆参 观,去瑞士手表制造厂和珠宝工作坊 参观等。廖伟芬很希望参加其中,出
2
韬华 略商
·廖伟芬
去见识一番,但母亲考虑到女儿年龄 尚小,缺乏自立能力,执意不让她去。 为了说服母亲改变主意,廖伟芬写了 一封长达六页纸的信,来解释这个课 程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向母亲解 释道,这些课程也许无法让自己提高 数理化的成绩,但与正规教育相比, 却是另一番非凡的体验,会让她学会 理解精巧杰作的心血,放大对生活中 美好事物的感知。母亲看完信后,竟 改变了主意,同意在表亲的陪伴下让 女儿在成年之前参加这为期两个月的 交流课程。 这次活动让廖伟芬受益匪浅,不 仅开阔了她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还 让她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更主要的 是激发了她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以及 敢于尝试的冒险精神。从此,她不断 挑战自己和执著追求完美的信念,至 今没有改变。 不同于很多强制给孩子勾画人生 蓝图的成功者,廖伟芬的父母都非常 开明。她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梦想 的实现,只要能说明理由,父母都给 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廖伟芬自小 热爱绘画,骨子里充满艺术细胞,她 的画作想象力丰富多彩,略有稚气却 充满活力。父母看在眼里,格外珍惜 女儿这份天赋,视其为老天赐给女儿 的礼物,不愿去破坏,所以并不强迫 女儿要主攻商业课程,反而提议廖伟 芬修读艺术与科技并存的建筑系。最 终,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如愿地在美 国长春藤之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完成了 自己的大学学业。 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在美国本科课 程里是一流的,起初父母担心女儿不
廖伟芬的父亲廖烈正,是创兴银 行创办人廖宝珊的第八子,为人甚是 低调, 曾任上市公司廖创兴企业董事, 于 1972 年成立纪惠集团。父亲很疼 爱自己的掌上明珠,对廖伟芬的教育 也很是用心。廖伟芬回忆“我们一家 四口,感情很好,小时候爸爸教会我 很多做事的智慧,至今仍能受用。” 廖伟芬的母亲廖汤慧霭在香港地产及 社交界积极活跃,曾任仁济医院“总 理”、妇女联合协进会副主席,1997 年以全国妇联特邀理事身份统领全港 妇女界筹办回归活动, 投身公益事务, 甚有女强人风范。 廖伟芬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思想。 在加拿大寄宿时,曾经有一个国外学 习交流的课程,与 20 名学生到欧洲 体验生活——去法国的酒窖领略葡萄
全球华商名人堂——沈文荣
1沈文荣是中国第一个把民营企业带入世界500强殿堂的企业家。
2013年,沙钢连续第五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并保持了逐年上升的势头。
而他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要把沙钢带入世界500强前300位。
在中国和世界业界都极有分量的富豪级企业家沈文荣,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他把全部的爱好和心力都情系于钢铁之上,并被人称为“钢痴”。
即使在今天中国钢铁业的寒冬中,他依然以饱满信心引领中国钢铁业从做大到又大又强。
沈文荣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瞄准世界最高水准 做强民族钢铁产业—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2013年上半年,国内钢铁市场延续了之前几年的疲弱不振,中钢协会员企业实现利润22.67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0.13%,在全国工业行业中最低。
会员企业亏损户数占比增至40%。
尽管沙钢在上半年创造了11亿元的利润,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关心的是艰难盈利下的危机:“跟历史高点比,现在的利润只有10%〜15%,利润降到了历史低位。
”沈文荣说,沙钢在世界500强榜单上争先进位置,既要看到五年来企业规模更大了,营业收入增加了,也要看到近年来利润总额在下降。
尽管有宏观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钢铁行业发展从高峰到低谷周期性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要反思、总结,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
不断找差距,不断弥补差距,是沙钢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传统。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沙钢就前瞻到今天的局面,进而提早加速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了在经济的动荡中继续稳健前行,跨越发展。
钢铁沙皇沈文荣素有“钢铁沙皇”美誉,他一手将沙钢从45万元资本培育为年销售收入2075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的民营钢铁龙头。
沈文荣足足影响了一代钢铁人。
1984年,时年38岁的沈文荣接管了沙钢。
沈文荣不负众望,他先是走遍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考察市场需求,在一番夜以继日的类似周游列国的考察后,他当机立断全面转产窗框钢。
华商名人堂 l 庞琳经典论述
华商名人堂|口福集团董事长庞琳经典论述谈母亲——“母亲对我影响最深。
她对家庭的付出,她的坚韧,让我懂得母亲的伟大。
因此我努力工作,就是不喜欢也一定要工作。
”谈太太黄云婷——“假如没有结婚,很大可能,后面这段路(口福的事业)不会这样走。
婚姻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承担,责任和付出。
”谈工作状态——“一旦决心做一件事,可以做到废寝忘食。
”谈成功关键——“我们的承诺是,提供精致美食给我们的顾客,提供优质生活给我们的家人,与大家共同建立圆满的人生。
要让顾客得到美食享受、优质服务,也要让公司成员在优质的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与顾客一起追求人生的圆满。
”谈员工管理——“七八十年代的咖啡店店员,不被尊重,也没有人愿意做。
我要让口福食阁的服务生成为让人尊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优质生活,让他们拥有自豪感。
”谈管理放权——“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再成功的人一天也只有24小时,孤军必败,何况是食阁这类的企业模式。
所以,每一间店都是集团的一份子,团队能不能团结,决定了开店的成功与否。
”谈市场开发策略——“物超所值,让你活力一整天。
”谈发展策略——“我不会盲目扩张,口福已经到了一定规模,在新加坡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
口福倡导的精细化管理和快速扩张本身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不祈求快速发展,而是稳健发展。
”谈未来——“企业发展到最后的使命,一定是能为社会做什么,能为世界做什么。
我们已经很不错,还可以更精彩。
”谈人生——“转眼看,最真实的人生和体味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
口福,福至我心,但我心依然。
”。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吴政学:创业鬼才的创业史
全球华商名人堂|吴政学:创业鬼才的创业史对于大多数大陆消费者来说,可能都知道85度C是一家价格不贵品质却超棒的咖啡烘焙连锁店,但却不知道他的创造者是何许人。
又或者,他们已经听说过吴政学是缔造85度C今日地位的主导者,却不曾了解,在创立85度C之前,吴政学的创业旗帜已经“遍插”台湾与大陆两岸,花满枝桠。
而在台湾,吴政学早已声名在外,被誉为“创业鬼才”。
天赋异禀精于行商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的背后,吴政学既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耀眼的名校学历,他幼年的经历甚至可以说并不顺遂。
吴政学出生在台湾南部的云林,因为父母要经常更换工作,他曾经跟随着家人多次搬家,在小学经历过6次转学,中学也转过3次,几乎每年一次。
也因为这样,吴政学从小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梦想而好学上进,在校时期一直都算不上什么好学生,勉强考了一个专科学校也只读了半年就去当兵。
身无长物必然薪水微薄,给别人做员工每月拿两三万元新台币,10年后的总收入也不会超过四百万元新台币,一栋房子都买不起。
吴政学觉得要有房子就只有自己当老板创业了。
吴政学只给别人做过三个月的员工。
退伍后他被一家网球公司聘为储备干部,但他宁愿做论件计酬的作业员,每天工作16个小时。
用3个月的时间,吴政学就积累了创业所需的12万新台币资本,之后顶下一间美容院做起了老板。
虽然只有20出头,但从美容院开始,吴政学做生意的禀赋就开始表现出来。
美容院的规模不大,但他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商定实行分工制,合伙人负责理发主管技术领域,他则负责店面管理以及招待客人。
这种分工协作的效益相当良好,一个直接表现是,两个人半年后就开了另外一家美容分店。
为了笼住美容院的熟客,吴政学特别擅长和顾客聊天。
在和顾客聊天中,吴政学得知当时制鞋业的盈利相当不错,他因此下决心很快也进入这个行业,开设了一家运动鞋厂,而鞋厂也让他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想,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创业鬼才想得快做得更快在这之后,他的事业拓展步伐并没有因为解决了房子问题而停滞。
华商名人堂|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专稿
刘益谦新理益集团董事长从初二辍学做皮具,到“无所不能”的资本大鳄,刘益谦踩准资本市场的每个节点,缔造了二十余年的创富神话。
他说:“我不幻想自己一夜暴富,但我不会放过每一次暴富的机会”。
上海火车站很难打到出租车,其中有不小的商机。
那是1984年,考驾照的费用高达6000多元,刘益谦没有丝毫犹豫,掏钱成为最早自费考驾照的一批人。
4个月后,他买回两辆车,和哥哥一起干起了出租车的生意。
“那时候坐出租车完全是暴利,满街都是找车的,从十六铺到码头,3公里要收人家50~60块,比现在还贵呢。
”在尚未明确完整规则、灰色空间十足的市场中,刘益谦赚得盆满钵满。
钱越赚越多,刘益谦不愿意把辛苦钱放在银行沉睡,不断谋求新的生财之道。
上世纪80年代末,他迈出了投资的第一步,买卖国债。
那时候,国债发行困难、流通性低,虽然利率高达10%,但是没人愿意买。
银行只好打折促销,最低时打到七折。
刘益谦算了一笔账,一张100元的国债,利息加折扣一年下来就变成了140元,能获得40%的收益。
这笔账让他开了窍,大笔买入国库券的同时,刘益谦也懂了资本市场钱生钱的道理,相较以前的辛苦钱,资本市场才是他大展拳脚的真正战场。
买了国债后,刘益谦又马上涉足股票市场,并且真正体会到了资本的魔力。
1990年,他以每股100刘益谦的双面人生——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辍学闯荡江湖刘益谦1963年出生在上海所谓的“下只角”(意思相当于贫民区),从小性格顽劣,父母难以管教,干脆撒手不管。
读书时他经常逃课,初二那年,为了赚钱,他决定辍学跟舅舅做皮具生意。
“你们读书吧,我赚钱去了。
”刘益谦给同学们留下这样一句话,就开始闯荡江湖。
那个年代箱包生意很好做,一个手工人造革的手提包可卖3元钱。
刘益谦一天只能做两个包,但是生意好得连夜都做不过来。
于是,他直接去厂家采购,然后外包给别人做好各个部分,自己再组装起来。
这样,他每天能做一两百个,赚100多块钱轻轻松松。
这段经历,不仅使刘益谦在十七八岁时就成了万元户,而且让他很早就明白了什么是经营。
华商名人堂——刘建新
1刘建新甫瀚咨询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总裁2说:“自信源于周围人对你的认可和追随,一个领袖要具备聚人的能力,让大家聆听你、追随你、支持你。
”大学毕业后,刘建新进入到著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在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工作,专门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与企业并购咨询。
当时安达信(Arthur Andersen)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资本市场业务又是一项紧贴市场脉动的业务,要经常与律师事务所和投资银行的专家打交道,能够不断地挑战自己并学到很多东西,刘建新对这样一份工作十分满意,工作起来非常努力,很快就在新人中崭露头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拥有89年审计历史的安达信因其休斯顿分所卷入“安然事件”而轰然坍塌,其规模之巨、速度之快震惊了包括刘建新在内的所有从业者。
安达信崩塌后,其原雇员和合伙人不得不另谋出路,刘建新等大部分人员被并入到其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而唯有700多名来自于安达信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咨询部门的旧部,在一家纽交所上市公司罗致恒富(Robert Half,股票代码:RHI)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崭新的公司——甫瀚咨询(即做企业的最强外脑——甫瀚咨询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建新创业 决定人生的高度祖籍广东潮州的刘建新1971年出生在新加坡,是第三代移民,从小涉猎中国文史作品,有一股浓浓的“中国情怀”。
与此同时,刘建新还接受了西式精英教育,先后进入著名的公教中学、莱佛士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学习。
由法国籍神父劳爱华于1935年创办的公教中学,早在1979年就成为新加坡教育部选定的特选中学,学校侧重培育“华英”兼备的优秀学子,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挖掘各方面的潜能,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坚韧个性、热爱学业,并愿为他人服务的谦谦君子,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即毕业于该校。
而莱佛士书院是一所由英国人创办的精英男校,建校于1823年,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位、格调和领导力,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体育上都是新加坡第一,只招收全国最优秀的学生。
华商名人堂——姚俊源
姚俊源煋乐国际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ZACD投资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见证并亲历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姚俊源,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
通过创立煋乐国际,他深入探寻新加坡中小型企业的需求,编织关联全国中小型企业的数据网络。
需求的基础上,他不断颠覆传统,将厂房变为购物中心,将工业地产从远郊带到近市区……在创新间不断提升相关企业的生产力,为新加坡乃至亚洲的现代化工业地产树立了典范。
通过创立ZACD,他贯穿上下游,广泛连接海内外投资者与开发商,先后缔造了27个经典的地产项目。
9年的时间内,他带领ZACD在2亿新币投资的基础上,获取了3.5亿新币的利润回报。
早已荣誉加身的姚俊源,仍在实践更大的梦想:他要投资中国,复制此前的成就。
带领集团跃升的同时,更裨益中国的地产行业。
190191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早当家”的岁月里,姚俊源坚忍不拔的品性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开始萌芽,并且将之运用于维持家计的工作之中。
相较很多主流的企业家,姚俊源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实际上,因为受困于经济,一边读书一边谋生的他直到20岁才完成中学学业,并同样因此未能走进大学。
但是,在经营与创业的过程中,姚俊源所表现出的创新与管理能力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经理人。
从最初的电脑销售到转战房地产销售,姚俊源在相对平稳的事业线中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期间,他赚取了自己第一笔逾万元新币的佣金。
经济利益并不是这段时间内姚俊源最大的收获。
在房地产销售公司,他结识了未来的妻子与企业联合创始人沈娟娟女士。
在对方的鼓励下,姚俊源进入了工业地产销售的领域。
门外汉到地产销售的红人,背后是日积月累的付出。
为了入门乃至精通,姚俊源每天工作16个小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约谈前辈从业工业地产巨头的中国梦——煋乐国际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ZACD投资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姚俊源笃定中国将在未来成为世界中心的姚俊源,自创业起便心怀远大的“中国梦”。
2009年,他在上海设立煋乐国际分公司,以中介咨询为桥头堡,在稳步扩张间掌握市场的脉搏,建立起完善的客户信息库。
全球华商名人堂——施恭旗
追求“上好佳”理念的企业人生——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上好佳集团董事长施恭旗曾有著名书法家撰书“恭德温良让,旗旌上好佳”嵌名联,题赠旅菲知名企业家施恭旗先生。
这幅对联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施恭旗先生为人处世的慈善情怀和善战商场的精彩人生。
原籍福建省晋江前港的菲律宾著名侨领施恭旗先生,是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首届会长及第三届董事局董事长、菲华商联总会参议委员、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会长、菲华各界联合会指导员、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上好佳集团董事长。
同时他还被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和现任总统阿基诺三世先后特别任命为“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并授予总统勋章,荣膺上海市人民政府“白玉兰纪念奖” (1997年)、“白玉兰荣誉奖” (1998)、“上海荣誉市民” (2005年)以及2008年度中国民政部 “中华慈善奖”等多项崇高殊荣。
作为海外著名侨领和杰出华商,2011年3月初,施恭旗先生作为海外列席代表,应邀前往北京光荣出席全国人大和政协开幕式,并列席政协会议。
9月2日,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特别亲临上好佳位于上海青浦的中国运营总部视察,对上好佳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肯定。
走向世界的“上好佳”菲律宾是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早在十三世纪就有华人移居于此。
那里世代聚居着大批素来以闯荡天下、勤勉创业、足智多谋的晋江籍侨民。
施恭旗先生生于斯长于斯。
1946年,他的父亲施阁头、母亲李梅芬在马尼拉建了一间小型的家庭手工作坊,以包装玉米淀粉和咖啡为主。
1966年,扩转为菲律宾晨光有限公司(Liwayway Marketing Corporation),主要代理销售淀粉、咖啡、糖果等食品。
心灵手巧的施恭旗先生自幼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是一位好帮手。
他脚踏实地,从最基本的功课做起,打点生意,经过几十年的商场历练和儒商情怀,终于成为德才双馨的著名跨国集团领袖。
年少时,施恭旗喜欢看华语电影,那时的许多影片都是以上海滩为背景拍摄的,让他感觉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是个很繁华的都市,心中充满向往。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麟
2华商韬略·李壮/文继承者 创业家——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在世界经济饱受欧债危机拖累之际,香港仍是一派繁荣。
尤其是香港地产,楼价指数步步走高,尽管有“冰与火之间”的悲观论调,但香港地产大亨们依旧看好后市。
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Jeffrey)就是其中一位,他继续看好未来甲级商厦的升值潜力,并持续寻找新的投资契机。
与此同时,他也在密切观察地产市场,稳健为先。
入行9年,“玩票”般地将个人资产做到10亿港币,帮助公司资产从数十亿港币放大到200亿港币,廖伟麟的判断很少脱离“靶心”,他在蓄势力推动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如果说做好公司是他的本分,那么在而立之年,他也着力让家庭得到照看。
廖伟麟说:“未来5到10年,我们主要的发展计划是将公司现有的一些大型住宅及商厦进行重建或翻新,来增加资产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打算给家人建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宅院,让我们一家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名门之后当聚焦廖伟麟时,媒体常常会自然联想到他的显赫身世。
廖伟麟的祖父是香港银行家廖宝珊,父亲是廖宝珊第八子廖烈正,母亲廖汤慧霭(廖太)。
从祖父到父母辈都是香港地产、中资银行的领航者,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持续将廖家事业推向前进。
廖家开基者廖宝珊最为传奇。
1941年,廖宝珊还是一位在饱受战乱之祸的香港街头看招工广告的内地人。
几年后,他就开始投资地产、创办银行,廖家迅速崛起为香港闻名的大家族。
到了廖烈正这一代,几位弟兄共掌廖创兴银行(现为创兴银行),廖烈正扮演了多年的低调董事角色。
虽然香港几经经济起伏、动荡,但创兴银行的谨慎和稳健,保证了它几十年的稳定成长,至今市值超过90多亿港币。
比起家族银行,廖太创办的纪惠集团则另辟蹊径、成就非凡。
纪惠集团成立于1976年,当年廖烈正负责廖创兴银行九龙区业务。
廖汤慧霭时任廖创兴银行襄理(副经理),对地产业非常有研究的她早有投资地产的想法,并得到廖烈正数百万资金支持,于是正式创立伟邦投资公司(纪惠集团前身),开始涉足财务地产。
华商名人堂——新加坡兴隆集团主席林恩强
石油教父“OK林”来源:华商韬略编委会作者:孟弋涵在亚洲燃料油商之间,林恩强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
关于他的绰号“OK林”,坊间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说法:若要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如果林恩强不点头示意“OK”,即便你有再多的钱,也都无济于事。
且不论传言是否过于夸张,不可否认的是,林恩强在东南亚石油贸易圈确实有着极大影响力。
此外,在他的提携之下,今日崛起的福建油商,也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石油势力,占据了中国民间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
《能源》杂志就曾在2010年一篇名为《揭密“石油福建帮”》的文章中如此评价他:如果将福建石油商人比成一个依附在石油资源上的庞大帮派的话,那么林恩强的名字便是教父的化身。
他的地位就如同美国电影《教父》中的维托·唐·柯里昂,话语权威,受人敬仰。
这位来自新加坡的燃油大王,不仅一手创立起新加坡本土最大的私营船主及最大私人石油贸易商——兴隆集团,叱咤新加坡石油交易市场近半个世纪,更是一手栽培出美福石油董事长吴再进、福建最大民营油企海澳集团掌舵人郑金泉,以及民营油轮大王蔡天真等一众门徒,不断续写着石油商业传奇。
油王初长成林恩强于1943年出生在福建莆田市埭头镇石城村,其父林和义早年在新加坡经商,林恩强12岁那年,母亲带着他迁居新加坡,读完中二后他就辍学跟着父亲跑船卖鱼。
当时新加坡已经拥有数十年的石油贸易历史,是亚洲最大的石油贸易中心。
少年时代的林恩强,在陪同父亲出海打渔的过程中,每天都能看见不计其数的大小油轮从这个海运发达的国家经过,同时也目睹了“油耗子”驾着渔船海上盗油的整个过程。
那正是一个混乱无序,草莽横行的海上石油贸易年代,胆子大的人都会和“船老大”搞好关系,弄点油卖养家糊口。
当过往于马六甲海峡夜的运输船只依靠在夜色里时,总会有一些黑影顺着船舷翻身而上,又在黎明来临之前,从这片港口神秘地消失。
而这一切都被林恩强看进了眼里。
他感到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也像他们一样,对财富充满了渴望。
全球华商名人堂——赵世曾
1香港卓能集团执行主席赵世曾赵世曾博士,著名船王赵从衍的三公子,毕业于英国德林(Durham )大学,获建筑学荣誉学士衔并持有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博士衔。
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版上市公司卓能(集团)有限公司之创办人及执行主席。
赵世曾博士从事地产、投资、财务、楼宇设计及建筑行业长达40年之久,并在香港政府屋宇署建筑部门工作,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董事超过20年。
同时,也是香港注册建筑师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并于2004年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
白手兴家 独创家业赵世曾博士出身显赫,是香港一代船王赵从衍先生之后,与身为船王的父亲最大的不同是,他对船一直缺乏兴趣。
他说:“我自小就喜欢画画和设计,小时候已立定志愿要做则师(建筑设计师),十几岁就已经这样想了”。
因于这个爱好,1955年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之后,他直接去到英国德林大学,并选择在建筑学系专攻建筑设计专业。
在德林大学,他学得相当不错。
1961年以出众的毕业论文及设计成绩获得建筑系学士后,他离开英国回到香港,并在第一时间,加入到当时香港最大的建筑师事务所Eriv Cummine and Partners 工作,一到事物所,他就参与了澳门葡京酒店和美丽华酒店的设计,之后又转入港英政府工务局建筑条例署。
前后做了两三年,靠着真本事赢得了肯定和好评。
1964年,赵世曾自立门户,开办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
当年即崭露头角,小有成就。
不但赢得了一个山顶的设计画则比赛,还在此间认识了李兆基、郭得胜、何鸿燊、郑裕彤先生等地产界的朋友。
在开办自己的事业时,赵世曾虽是富家公子,却是白手起家,艰难起步。
“开始省着用,租了一间房,请了几个年轻人帮忙,带着画板去绘图,无论在设计或绘图各方面都独当一面,亲力亲为。
赚到钱后,开始租个小型写字楼,慢慢生意就多了。
”他回忆说。
赵世曾经营事务所有个与众不同之处,因为不很着急去赚钱,除了为维持事务所的运转而收取客户部份现金之外,他给大部分客户做设计都是不收分文,而是将设计费作为订金用来购买客户的未来完成的楼宇单位。
全球华商名人堂——林国良
创“新”之志——新利集团董事长、中国菲律宾商会会长林国良林国良在公司的名字里,都放进一个“新”字,他说,“新”是初始的、美好的;是值得期待的;是满怀惊喜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每往前走一步,都要和别人不同,想别人没想过的招,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无所谓畏惧,坏的时候要想到会好;也无所谓骄狂,好的时候要想到会坏。
”于是,他的目光永远睿智而从容。
赴菲创业 心系故土从1947年离开福建晋江老家,独自一人前往菲律宾创业算起,林国良纵横商海的时光,已一甲子有余。
懂他的人都知道,从白手起家的那天开始,他心中从未割舍下对于故土的依恋,经由他创立的公司,很多都纪念着中国的“历史一刻”。
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国良满怀豪情地在菲律宾开创了第一家公司——新华公司,经营玻璃生意。
1955年时值万隆会议在印尼召开,这是周恩来总理代表新中国出席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满心欢喜的林国良成立了“新隆公司”,经营进出口业务。
1965年,林国良首次回国并受邀参加国庆典礼,同年,“菲律宾新利工业有限公司”成立。
这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Solid Group Inc.(SGI)新利集团的前身。
经过四十多年的蓬勃发展,集团目前主营多元化的跨国生产及营销业务,包括通讯电话、数码电子、多媒体信息技术、有线电视、广告设计、房地产开发、项目承建等。
也是自1965年起,酷爱电子技术的林国良,开始在菲律宾生产及总经销日本索尼品牌的全系列产品,并与韩国三星公司合资开发Laguna工业园,由此踏出享誉电子界的第一步。
运筹帷幄 实业报国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林国良在香港创立了“香港新利贸易有限公司”,开展中国进出口贸易。
那一年,厦门冒出个名叫“电子局”的“新鲜地方”,副局长是刚刚从部队转业上任的周维泰。
Solid Group Inc. LOGO(新利集团公司标识)华商韬略·李京淑/文2他找到林国良,希望共谋对策帮厦门招商引资,几句话简直说到林的心坎里,他当即决定,要千方百计把多年在国外积累的技术关系带回祖国!奔走效果立竿见影。
华商名人堂——黄志源
黄志源印尼金光集团总裁1976年,黄志源被父亲派到一家小型纸厂任总经理。
进军纸业是家族扩展业务的新尝试,32岁的他壮志在心,面临的却是设备、技术双双落后,建厂两年不能正常生产,众人预言“工厂会破产在他手里”的严峻挑战。
2008年,张艺谋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精彩展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作为奥运场馆赞助商的黄志源应邀出席开幕式,见证了炎黄子孙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时刻。
当年,他也以荣登《RISI》杂志2008’全球浆纸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50强榜首的成绩,成为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1900多年来,再次以造纸对全世界产生影响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人。
2021与社会和大众的相处,黄志源和其家族也是厚道的践行者、受益者。
无论是在印尼,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都一边扩张事业,一边广结善缘;一手关照员工与伙伴利益,一手关怀社会和大众民生。
良好的内外关系,让黄志源家族既在风和日丽时让事业蒸蒸日上,飞黄腾达;也在风起云涌,重重困难,乃至生死考验中,得道者路宽,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基业常青。
厚道让黄志源赢得信任,受到欢迎,把人生和事业之路踩得坚实,走得宽广。
但让他走到今天这么高的,更有赖于他从小就自强不息的精神。
宽以待人但严于律己;既高瞻远瞩有宏观视野,又明察秋毫能抓住关键做好细节;自强不息,意志坚定,亲力亲为,完美主义,也是黄志源鲜明的性格特征。
黄志源的厚道与自强,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与潜移默化的塑造,也来自他在中国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
黄志源的父亲黄奕聪是20世纪东南亚乃至全球最成功的华人企业家之一。
黄奕聪出身穷苦,读书不多,但一生自强不息,力争上游,只手在印尼创立金光集团(Sinarmas Group),并将其发展成闯入世界500强行列的东南亚超级企业,还曾被《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
挑战极限的完美主义者——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在金光集团核心企业APP(中国)会客室,挂着黄志源亲笔题写的书法:“挑战极限,追求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伟杰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用短短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同类企业60年(所走)的路”——这是全球从事油田技术服务的公司,给予杰瑞集团的一致评价。
从一个3人合伙、注册资金仅50万元的小公司,仅用1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19个子公司、5200多名员工、业务遍及61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油气田区域的国际知名上市企业集团,它的创建者最初只是在一所地方技校工作。
那时,作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科长,一心只想做事的他,丝毫不理会别人眼中的羡慕,反而常常有种困惑,“比如说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浮于事啊,复杂的人际关系啊,那时候就感受很深,就想下海。
”670杰瑞制造 引领全球——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杰2013年9月15日,一家名叫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企业,成功为壳牌秋林十井进行了连续油管作业服务。
秋林十井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壳牌中国负责开发的一口致密砂岩井。
在此之前,虽然整套生产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但因各种原因始终无法投产,包括国际著名服务公司在内的业内同行都因为没有合适工具而一筹莫展。
当得知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要承担秋林十井作业,壳牌的完井工程师和监督员当即表态:“如果杰瑞能够完成此次连续油管作业,以后将在壳牌畅通无阻。
”通过精确分析计算,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为秋林十井制定了严谨的工艺设计和工具设计,整套体系得到了壳牌的全面认可。
最终,经过2天努力,杰瑞能服连续油管作业服务团队顺利完成作业。
一年之后,2014年7月,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一个月后,由中石油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总包施工的、昌吉油田第一口致密油水平井——JHW018井顺利完成压裂作业。
本次施工采用了全套的杰瑞油田开发设备,并一举创造了三项国内压裂新记录: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级数最多(23级);分段工具级差最小(1/10英寸);单级加砂量最大(166.8立方米),为新疆油田后续致密油扩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壳牌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是执行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缩写)管理最严格的公司之一,一贯以安全第一、高标准管理、高可靠性作业来要求所有承包商。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是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集团”、“杰瑞”)的全资子公司。
成功为壳牌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意味着杰瑞成功敲开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油田工程服务市场大门,而与中石油的战略合作,杰瑞装备在西部油田开发的全方位应用,则直观地体现了杰瑞集团研制的石油装备,在中国油田装备的连续作业能力与整体配合能力方面已经稳居翘楚地位。
杰瑞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民营上市企业集团,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位列中国油田服务领域非国有上市公司首位,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能源装备供应商和工程技术服务商。
当前,杰瑞的业务已拓展到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油气田。
与众多成功的企业一样,杰瑞集团走向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成功的掌舵者,也是最初的创建者——孙伟杰——杰瑞集团董事长。
在短短十余年间,使公司成为国内、国际石油巨头的合作伙伴,在全球能源装备和工程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展现出的智慧与力量,令人钦佩。
671672顺时势,谋定而后动2013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页岩气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了页岩气发展的规范和标准,提出把“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等的财政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页岩气被称为“博弈改变者”,页岩气的开发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世界能源格局。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令全球羡慕。
在雾霾频现、油气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中国同样渴望着页岩气开发能取得成功。
但是,中国页岩气的储层深、断层多;由于开采地点在山区,无论车辆通行,还是平整作业井场都会困难一些。
高成本的投入和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一度使很多人对页岩气市场开发持悲观态度。
孙伟杰自认为是页岩气开采的乐观派,他始终坚信,不管面临多少难题,页岩气开采在中国都必定会取得成功。
在他的主导下,2014年7月,杰瑞集团全资子公司杰瑞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与四川森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确定未来双方将在天然气集输增压、处理液化、终端加注等上中下游领域展开紧密的协同合作。
继7万立方米/日页岩气LNG液化工厂于7月31日正式开建后,双方于8月份再次签订30万立方米/日页岩气LNG液化工厂合同。
业内观察家认为,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杰瑞天然气处理与加工能力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所认可。
杰瑞在助力中国页岩气开发方面走在了前列。
基于孙伟杰的精准预判,杰瑞集团现在已经拥有专门针对中国页岩气特点而研发制造的全套钻完井装备、作业经验丰富的页岩气开发服务队伍、以及可提供中国首套页岩气环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和页岩气下游集输增压、液化处理、终端加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后续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大开发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
孙伟杰确信,随着中国页岩气开始有实质性进展,“页岩气马上要进入一个爆发期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和他的公司已经早早做好了迎接“中国页岩气革命”的准备。
杰瑞成就的取得,证明孙伟杰作为一名企业家,有着精准的战略眼光。
他所展现的不骄不躁、上图:杰瑞生产的连续油管设备在美国作业;中图:杰瑞美国环保服务队使用自主研发环保设备,在美国进行废弃物处理作业;下图:杰瑞全套压裂车组在四川参与页岩气作业673沉着冷静、顺势而起的行事风格,早在他第一次下海创业时,就让人印象深刻。
孙伟杰,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在1993年12月第一次创业之前,担任山东烟台一所技校教务科科长。
作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科长,一心只想做事的他丝毫不理会别人眼中的羡慕,反而常常有种困惑,“比如说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浮于事啊,复杂的人际关系啊,那时候就感受很深,就想下海。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梦想的时代。
无数的人拒绝平庸,他们渴望精彩的人生,希望通过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孙伟杰所在的学校恰好成立了一个公司,属校办企业,公司只有执照和两间平房,至于干什么,一时尚未确定。
孙伟杰抓住机会,主动请缨。
但是学校领导却不答应,反而劝他作为最年轻的科级干部要珍惜自己的前途。
看起来一向温和的孙伟杰没有动摇,在学校的公开竞标中,最终以最高的承包费用拿下了公司的经营权,实现了自己的下海梦。
热血和冲劲过后,孙伟杰意识到自己下海了,却不知道下海后要做什么。
学校工资没有了,反而每年还要交承包费给学校。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孙伟杰并没有冒然行动,他在两间平房里支起了油条摊,一边炸油条,一边思考公司做什么业务。
这是一个强迫自己冷静思考的过程,也是异常艰难的时候,在尚未确定公司前景的迷茫时期,他选择了等待,用炸油条的方式来缓解紧张与焦虑,等待最佳时期的到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伟杰在烟台一家保税库看到跨国企业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公司从总部发来的传真,体现的成本和保税库往外销售的价格足足差了一倍。
“我想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就去研究阿特拉斯设备上每一个部件是哪些公司生产的,车上车下地爬,记录每一个部件的标牌,然后通过大使馆商务处,查找这些国外部件生产商的联系传真,发传真请他们报价,那个时候从原始部件生产厂采购的价格能比主机厂低很多。
”通过渠道优势赚取差价,孙伟杰轻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对阿特拉斯设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孙伟杰了解到,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公司作为世界领先的工业生产率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和服务范围涵盖压缩空气与气体设备、发电机、建筑与采矿设备、工业工具和装配系统以及相关的售后服务和租赁服务。
该集团的愿景是成为并一直保持成为其客户和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First in Mind—First in Choice(第一印象,第一选择)。
为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制定了三个全面的战略方向:即自身成长与兼并增长;强大的售后市场;创新与持续完善。
跨国企业这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给初次创业的孙伟杰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影响到后来孙伟全球最大的油田增产装备制造商——杰瑞石油装备制造车间杰第二次的创业方向。
杰瑞集团在创建之初,就能将目光瞄向世界,致力于将世界顶尖工矿及油田领域产品介绍和服务给国内用户,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条,而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这与孙伟杰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
他的克制、冷静和把握时机的能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他后来的二次创业,创建誉满中外的杰瑞集团,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场不相信眼泪,我一直在努力作为杰瑞集团的创始人,孙伟杰引领着杰瑞不断创造奇迹。
集团作为一家既无显赫行业背景,也无国企雄厚资金的民营企业,从一个3人合伙、注册资金仅50万元的小公司,仅用1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19个子公司、5200多名员工、业务遍及61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油气田区域的国际知名上市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连续8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以400多亿元人民币的市值位列烟台市33家上市公司首位。
“用短短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同类企业60年(所走)的路”——这是世界上从事油田技术服务的公司,给予杰瑞集团的一致认可。
早在创业之初,杰瑞在行业内规模很小,面临复杂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孙伟杰将“市场不相信眼泪,杰瑞在努力”作为杰瑞的市场理念。
为了寻找突破点,孙伟杰常常冲在最前面,不放过任何一点使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
1997年,为了开拓矿山配件市场,孙伟杰和创业伙伴王坤晓爬到广西800米高的矿山山顶,在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几乎每天躺在矿车车底确认配件型号。
正是凭着这种务实用心的精神,赢得了客户的感动和认可。
对方此前在从未与杰瑞合作的情况下,与杰瑞签了199万元的订单,用他们的话说,十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用心做事的人。
也正是这个订单开启了杰瑞走向全国矿山市场的步伐。
孙伟杰和他最初的伙伴凭借出色的服务,在业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两年之后,1999年,金日公司更名为烟台杰瑞设备有限公司,确定了公司的主要经营方向,即经营矿山设备进口配件。
“杰瑞”作为一个品牌,发出越来越亮的光芒。
左上图:杰瑞天然气加气站装备制造车间;右上图:杰瑞天然气工程装备制造车间;左下图:杰瑞研发人员在指导生产;右下图:杰瑞员工在对设备进行质检674675在公司站稳脚跟之后,孙伟杰开始带领杰瑞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
2000年6月,杰瑞开始接触石油行业,初步经营油田进口备件销售。
后来因为客户有维修需求,杰瑞的员工开始去主动研究与石油开采相关的设备。
正是杰瑞创造的这种积极钻研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使杰瑞抓住了又一个升级换代的机会:2001年,一辆摔到山下的压裂车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方式带领杰瑞真正进入到石油装备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