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推理问题(课堂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推理》公开课优秀课堂设计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推理》公开课优秀课堂设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465de0843323968011c92c9.png)
《推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
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推理1.《爸爸去哪儿》中的五位小天使第一次来我们学校,还带来了礼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依次出示两位小天使和两件礼物,教师介绍:这是田雨橙和王诗龄,他们每人带了一件礼物,胡巴和糖宝。
2.让学生猜一猜师:你能猜一猜他们俩分别带的是什么礼物吗?指生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c6afb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9.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何为推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解决较难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5分钟)
1.引入推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
2.介绍简单的推理方法,例如“找规律”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1.让学生分组完成几道简单的推理题目。
2.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思路及方法。
4. 练习和讨论(15分钟)
1.老师布置几道推理题目让学生课堂上解答。
2.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5. 拓展应用(10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推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尝试应用推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关于推理的习题。
2.思考并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推理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第五讲逻辑推理
![第五讲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050d21a32d7375a4178039.png)
第五讲:简单的逻辑推理课前头脑风暴1、有一种水藻,每天成倍增长,如果在池塘中投入一棵水藻,第二天将有两棵,第三天将有4棵,第四天将有8棵,依次类推,则第25天可长满整个池塘。
如果在池塘中投入4棵水藻,那么多少天可以长满整个池塘?答:2、有一种水藻,每天成倍增长,如果在池塘中投入一棵水藻,第二天将有两棵,第三天将有4棵,第四天将有8棵,依次类推,则第20天长满整个池塘,那么长满整个池塘一半的水藻的时间是第几天?答:3、脑筋急转弯:开车的是坐车的儿子,坐车的却否认是开车的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答:探索乐园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件。
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排除法”和“反正法”。
要善于借助表格,把已知条件和推出的中间结论及时填入表格内。
填表时,对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结果要及时注上“√”(或“×”),也可以分别用“1”或“0”代替,以免引起遗忘或混乱,从而影响推理的速度。
推理的过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或重复内的根据,并常常伴随着论证、推理,论证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培养出来的。
例1:四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正、副班长各一人。
平时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各班都只有一人参加。
参加第一次回师的是小马、小张、小刘、小林;参加第二次会议的是小刘、小朱、小马、小宋;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小宋、小陈、小马、小张,小徐因有病,三次都没有参加。
你知道他们哪两个是同班的吗?由上表可知,小马三次参加会议,而小徐三次都没参加,他们是同一班级的。
小张和小朱是同班的,小刘和小陈是同班的,小林和小宋是同班的。
例2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2)](https://img.taocdn.com/s3/m/868e6f47fad6195f312ba6d6.png)
《探索乐园》集体备课及教学反思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化萌本节课的教材上安排了4个探索内容,前三个都是来自六(1)班的问题,第四个是“助残”活动的事例。
通过这四个探索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认识集合图。
本节课原本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这次要给五年级的同学进行讲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最后一个难度较大的探索活动当作思考题,留为课后有余力的同学去尝试。
为了贴近五年级孩子的实际生活,我对教材进行了改编,结合五(2)班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学生人数、报名参加趣味运动会、班内订阅两种报刊的三个问题,分别讲解了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相交关系的集合图,以及利用集合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节课,在试讲的时候我们觉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就是整体设计总是“牵着孩子”去走,比如在进行这几个探索活动时,教学思路总是先出题,再分析题,再画集合图,最后根据图解决问题,总是分这样几步,思路有些呆板,没有变化。
因为我脑子里总是绷着一根弦,总觉着这是六年级的课,而且是探索乐园的内容,总怕我们五年级的孩子接受不了,所以设计的特别细,一步一步的,就显得“牵着走”的痕迹特别重。
后来经过集体研讨,我们认为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因为这次听课的基本上是我们班中上等以上水平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较好,有些孩子在奥班里都学过这些东西了,咱们放手试一试,所以就把第二个活动,也就是并列关系的那个活动综合了一下,出来题之后,没有过多的去分析题,而是放手让孩子们直接去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里讨论画图,解决问题,今天的课堂效果来看这样处理孩子们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还是有些拘谨,还是引得过多了,应该再放一放。
试讲时另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虽然把活动从四个改为三个,但时间还是不够充裕。
另外对于并列关系的例题有多种方法,部分学生对于第二种解法不是特别理解,还需要课下去消化,对于一题多解来说只要孩子们能掌握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即可,另外的谁能理解谁掌握,不做过多要求。
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冀教版 (3)
![六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冀教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98d4948d195f312b3069a521.png)
丫丫 亮亮 聪聪
李明第一名 张宏第一名 赵亮第二名
对/错
王欣第三名 赵亮第四名 王欣第一名
对/错
探究要求:
1、读懂表格,弄清横向和纵向表格表示的意义。 2、使用表格,利用“√”“×”记录自己推理思 考的过程。 3、有根据地推理。 4、推理过程中,如果有困惑请举手示意老师,老 师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①如果推理出现矛盾, 说明假设不成立;
②如果推理没有矛盾, 说明假设成立。
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先生说:推理对一个人 与一个国家都很重要。 如果一个民族不懂得怎 么推理,那么整个国家 的运转和发展就乱套了。
学校春季运动会中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运动衫印有 不同的号码。 A说:“甲是2号,乙是3号。” B说:“丙是4号,乙是2号。” C说:“丁是2号,丙是3号。” D说:“丁是4号,甲是1号。” 已知A、B、C、D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是( )
对/错
对/错
A说
甲是2号
乙是3号
B说
丙是4号
乙是2号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王戎为什么没有亲自尝一 尝,就说李子是苦的呢?
王欣、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百米赛 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 书中三个同伴做的猜测。
丫丫:李明第一名,王欣第三名; 亮亮:张宏第一名,赵亮第四名; 聪聪:赵亮第二名,王欣第一名。
比赛结束啦!他们 都只说对了一半。
C说
丁是2号
丙是3号
D说
丁是4号
甲是1号
回顾反思:
1、这节课哪个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哪里遇到了困难? 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这节课你学习得快乐吗?有什么心里话想跟 大家说一说?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8b8673770bf78a6429543d.png)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逻辑的研究对象
当 研究思维? 前 主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流 研究语言? 观 点 研究推理?
思维的逻辑形式
结论:逻辑学 是研究思维的 形式结构及其 规律的科学, 中心任务是研 究推理及其有 效性标准。或 者最简单的: 逻辑学是研究 推理的科学。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的形式或结构
所有团员都不是青年 所有商品都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们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S不是P
与这些逻辑形式属于同类的还有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如:有的人是团员
还有另外一类命题
p
有的人不是大学生 q
如果一个物体摩擦, 那么这个物体生热 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那么我从4楼跳下去
按照操作定义,得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是 其中替换内容的字母用了小写的p、q等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这商品品质好而且价格低小张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q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老张是导演或者老张是演员他或者吃米饭或者吃面条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人是由石头变来的并非人人有自知之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由命题组成如果用相同的字母替换相同的具体内容就可得到推理的逻辑形式所有团员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是团员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不同类型的命题可组成不同类型的推理如果一个人患肺炎p那么他发烧q小张不发烧非q所以他未患肺炎非p如果p那么q所以非p要么你交钱p要么你交命q你交了钱p所以你不用交命非q要么p要么q所以非q以上均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还有归纳推理形式可参阅教科书p9任何一个逻辑形式都包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推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推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7ea79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7.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推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逻辑与推理》第三节《简单推理》。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推理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一步推理,能够运用已知信息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推理的方法,能够运用已知信息进行一步推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推理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PPT、黑板、粉笔。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各种动物和水果。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在这幅图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和水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小猴喜欢香蕉,那么它不喜欢什么水果?”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分析,找出答案。
然后,解释推理过程,让幼儿理解简单推理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简单推理的方法和运用。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一个简单的推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推理的概念2. 简单推理的方法3. 例题解析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30页第1、2题。
答案:(1)小猫喜欢鱼,那么它不喜欢什么食物?答案:小猫不喜欢骨头。
(2)小兔子喜欢胡萝卜,那么它不喜欢什么食物?答案:小兔子不喜欢巧克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运用简单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1)](https://img.taocdn.com/s3/m/baae0a04312b3169a451a4d6.png)
探索乐园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李淼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4-9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利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有根有据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有循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
难点: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板书设计:探索乐园逻辑推理
排除法假设法推理法。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主题班会ppt课件 (2)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主题班会ppt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bd7d5b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1.png)
家长参与
亲子互动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孩子的游戏化学习 活动,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和逻辑 推理能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数学思维和 逻辑推理的互动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 理能力。
家庭作业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引 导孩子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加深对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 理解。
形状与空间:几何基础认知
总结词
认识基本几何形状,发展空间 想象力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让幼 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等基本几何形状,了解其特征 和属性。
总结词
理解空间关系,培养空间想象 力
详细描述
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活动,引 导幼儿理解前后、上下、左右 等空间关系,培养其空间想象
力。
逻辑思维训练:排序与分类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鼓 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数学 教育
04
定期开展数学主题活动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空间逻辑推理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空间关系相关的教具或实物,如积木、拼图等,引导幼儿观 察、操作和思考。通过观察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空间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大小 、高低、前后等,培养幼儿的空间逻辑推理能力。
归纳与演绎推理:基础概念理解
设计有趣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活动
数学故事会
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引导他们思考和推理。
数学谜语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导 幼儿运用数学思维和逻辑 推理来解决问题。
数学游戏比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 (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ca81e45ecc175527072208dc.png)
课题:《推理》科目:数学版本:冀教版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授课老师:陈文静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路华小学《逻辑推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逻辑推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数学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学命题推出另一个未知命题的思维形式。
《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主要的数学方法。
它与数学证明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数学最重要的基础,掌握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至为重要。
二、教学设计理念:“推理能力”是《2011新课程标准》指定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在《2011新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把推理看成是一种严格的、通过充足的理由去证明和计算的逻辑思维形式,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活动过程。
经过多年的课改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也出现了另一方面的担忧,即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将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加说明地作为普遍性结论使用,对学生产生了一定误导,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假设、排除、推理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会进行有逻辑的推理。
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养成乐于思考、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推理》说课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推理》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dc69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5.png)
一、说教材
《有趣的推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课 《数学好玩》的课时内容。本课要经历和体验生活中通过合乎逻辑 的推理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通过解决“分 别在哪个兴趣小组”,体验通过列表进行推理;通过解决“飞机模 型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置”体验借助分类活动进行推理。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 理能力。 2.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 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3.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4.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 的数学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2、飞机模型分别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置。 航模小组有6个飞机模型: 淘气号、奇思号、妙想号、笑笑号、乐乐号和教练号,放在柜子里。
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找到它们的位置。 信息一:淘气号和乐乐号都放在柜子的左侧,淘气号在乐乐号的上面。 信息二:教练号在最上面一排左侧。 信息三:妙想号不在最上面,也不在最下面。 信息四:奇思号没有放在教练号的旁边。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情引入。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 远是充满了兴趣。在活动开始,先由教师出示小游戏,让他们猜,调动 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义。
2.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 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 助于语言的表述,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也可以借助线 段图来推理,简化了推理的过程,感受思考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 简洁性。
《有趣的推理》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的综合实践课《数学好玩》的课时内容《有趣的推 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 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 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课件(共23张ppt)
![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3352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8.png)
甲
肯定是乙干的,我发现他最近总大把花钱。
乙
是丁干的,他以前就有贪污盗窃的行为。
丙 那天我在厂里上班,根本没去过银行,不是我干的。
丁
乙和我有仇,他有意诬陷我。
甲
肯定是乙干的,我发现他最近总大把花钱。
×
乙
是丁干的,他以前就有贪污盗窃的行为。
×
丙 那天我在厂里上班,根本没去过银行,不是我干的。 √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 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莉呢?
我拿的是 语文书。
小莉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品德与生活
小刚
数学
小红
一个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2、3、4、5、 6 这六个点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骰子,看到 的点数如下:
从图(1)可以看出 5 点的对面不是 4 点和 6 点; 从图(3)可以看出 5 点的对面不是 1 点和 3 点; 所以 5 点的对面只能是( 2 )点; 那么 6 点的对面只能是( 1 )点。
拿出手中的骰子检验判断的结果是否正确。 说一说骰子对面两个点数有什么特点? 对面两个点数的和都是7。
归纳总结
丫丫 李明第一名( ) 王欣第三名( )
亮亮 张宏第一名( ) 赵亮第四名( )
聪聪 赵亮第二名( ) 王欣第一名( )
丫丫 李明第一名( √ ) 王欣第三名( × ) 亮亮 张宏第一名( × ) 赵亮第四名( √ ) 聪聪 赵亮第二名( × ) 王欣第一名( √ )
假设丫丫猜测的“李明第一名”是正确的, 那么“王欣第三名”就是错误的, 列表推理发现:李明和王欣都是第一名,所以假设错误。
六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4b6b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c.png)
1.教师给出几个典型的逻辑推理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分析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4.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观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一个趣味故事引入新课,如“小兔子智斗狐狸”,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
2.提问:“故事中的小兔子是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成功摆脱狐狸的追捕的呢?”引导学生思考逻辑推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分享自己对逻辑推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本章课题: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排除法、反证法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2.引导学生认识逻辑关系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等,并解释其用法。
3.学生跟随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如何运用逻辑关系词进行推理。
4.教师总结逻辑推理的步骤,强调在解决问题时要遵循逻辑规则,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整合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逻辑推理的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小升初奥数第21节:逻辑推理讲义
![小升初奥数第21节:逻辑推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2d31786bec0975f565e258.png)
word
综合分析
例 7:有六个大小一样的彩球,三个红,三个白,分别放入三个罐子里,一个罐里放两红球,一个罐里放两 白球,另一罐放一红一白。然后将写有“两红〞、“两白〞、“红白〞的三个标签贴在三个罐子上,由于粗 心,三个标签全贴错了。试问此时最少要从罐子中取出几个球,才能确定三个罐分别装的是什么彩球?
练习:X 明、席辉和李刚在、某某和某某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⑴X 明不在工作,席辉不 在某某工作;⑵在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某某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
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3/9
word
假设推理
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 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练习: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有两个同学在假日为街道做好事,班主任把这四人找来了解情况,四人分别 回答如下。
甲:“丙、丁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 乙:“丙做了好事,我没做。〞 丙:“甲、丁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 丁:“乙说的是事实。〞 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 事?
这就是逻辑最根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 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 叫 做 “逻 辑 〞 ,但 他 明 确 指 出 他 的 研 究 对 象 是 “三 段 论 〞 ,而 这 是 关 于 从 一 个 真 的 前 提 “必 然 地 〞 推 出 一 些 结 论 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完全 归纳,因而也是演绎性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就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如此〞,或“必然证明 或 论 证 规 如 此 〞 的 科 学 。他 尽 管 提 到 过 简 单 枚 举 归 纳 ,但 并 不 是 从 “逻 辑 〞 意 义 上 来 说 的 ,只 是 为 了 和 “逻 辑 〞 进展比照而从论辩的意义上而言的。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主题班会ppt课件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852f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5.png)
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 同培养下,全面发展数学思维 与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习兴
趣和动力。
THANKS
[ 感谢观看 ]
幼儿园的数学思维与逻
辑推理,主题班会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CONTENTS 目录
• 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 幼儿园数学思维的培养 • 幼儿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 实践案例分享
CHAPTER 01
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
01
02
03
亲子互动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数学游 戏、解谜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 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 时计算找零、制作手工时运用几何 知识等。
鼓励和肯定
家长应鼓励幼儿在数学思维方面的 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以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测 量身高、计算时间等。
音乐和艺术中的应用
在音乐和艺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探索节奏、对称等概 念,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
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在科学实验中,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培 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家庭如何配合幼儿园培养数学思维
购物时计算找零
在超市购物时,结账后需 要计算找零,这需要运用 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安排时间与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 ,这需要运用数学思维和 逻辑推理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 ,我们需要运用数学思维 和逻辑推理能力来找到解 决方案。
【精品】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洛书九宫图 ▏冀教版 (2014秋)
![【精品】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洛书九宫图 ▏冀教版 (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6bafe492960590c69ec376b4.png)
《洛书九宫图》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冀教版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洛书九宫图》放入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简单的逻辑推理第二课时,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本堂课是想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观察发现洛书九宫图的规律并根据规律设计不同的九宫图。
课前我先在创设情境用了神话故事(CAI)演绎,学生大开眼界数学课还能这样上?还有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此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的文化味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接下来才有了学生静心投入观察找出规律,探究设计九宫图的成功感。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是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素养,但对数学文化底蕴的了解这一块还比较欠缺。
特别是《洛书九宫图》以神话故事引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发现了《洛书九宫图》的规律,但在设计九宫图时,学生没有那么容易成功,经过对照规律,再作调整,通过反复实践终于设计出九宫图。
教学目标:1、观察发现“洛书九宫图”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自行设计九宫图。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教育,产生文化共鸣。
教学重点:探究洛书九宫图的规律。
教学难点:1、探究洛书九宫图的规律。
2、设计九宫图。
教学准备:课件、九宫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神话故事:(CAI动画)传说很久以前,大禹花了13年时间治理泛滥的黄河水,他带领民众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大公无私、不畏艰辛终于感动了河神。
当大禹来到洛阳治水的时候,洛水的支流上忽然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神龟,人们发现在这只神龟的背上有一副非常奇怪的图案!老百姓议论纷纷,都说:“这是天降祥瑞啊!”于是大禹命令手下把神龟背上的图案记录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洛书”:二、观察探究,发现规律。
1、破译洛书师:神龟背上的洛书图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生:(好奇地盯着洛书,凝思,又纷纷摇头。
)师:要不,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生齐:好啊!师:我们可以看到洛书图案上有很多圆圈,有白圆圈,也有黑圆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2简单的逻辑推理 (共10张PPT)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2简单的逻辑推理 (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8932ffbd64783e08122b04.png)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52021/3/152021/3/152021/3/15
谢谢观看
。2021年3月15日星期一2021/3/152021/3/152021/3/1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52021/3/152021/3/153/15/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52021/3/15March 15, 2021
1、画表格,填表头 2、逐条分析,做标记
学会了吗?帮我推理一下这 个案件吧!
猜帽子:
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准备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帽子。 丫丫、红红、亮亮三个人戴了不同颜色的帽子。
丫丫:我戴的 不是白色的 亮亮:我戴的既不是白色的也不是红色的
他们三个人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要逐条信息分析
丫丫:我戴的 不是白色的 亮亮:我戴的既不是白色的也不是红色的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
乙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全单元】》精品优质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全单元】》精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b342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d.png)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9 数学广角——推理
练习二十一
关于推理问题,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对三个事物进行推理判断时,要找准事 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后再进行判断。
2.三个事物之间的推理可以借助连线的 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
仔细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 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我知道,每 行、每列都 有1~4这四 个数。
我还知道, 每个数在每 行、每列都 只出现一次。
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 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我拍了 30下。
小娟
小龙 小云
我不是最 多的。
我拍了30 下。
小娟
小娟
32下
小龙 小云
小龙
小云
31下
30下
猜年龄。
我比小c 丽大。
我是......
我不是最小的。
小华
小冰
小丽
年龄最小的是(小冰),年龄最大的是(小华)。
李叔叔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送给3位小
朋友。根据下面的对话,你能猜出他们分到
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4
43
2
34 43
1
34 34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 行、每列都有1-4这四 个数,并且每个数在 每行、每列都只出现 一次。A和B各是几?
A是4。 B是2。
21
3
4
2
14
3
14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 行、每列都有1-4这四 个数,并且每个数在 每行、每列都只出现 一次。B应该是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5.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了读书竞赛, 赛后他们各自预测名次,甲说:
• “丙第一名,我第三名。 • ”乙说: • “我第一名,丁第四名。 • ”丙说: • “丁第二名,我 • 第三名。
21
• • 赵同学说:甲是2号,乙是3号。
• • 钱同学说:丙是2号,乙是4号。
• • 孙同学说:丁是2号,丙是3号。
• • 李同学说• 8. 、小强在纸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 小军猜:
• • 小军问:是6031吗? •
• 小强说:猜对了一个数字,且位置正 确。
• • 小军问:是5672吗?
• ”丁没说话。最后成绩公布时,发现他们 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那么,
18
• 6.有一次上课坐在一个小组的三个人中有人 讲话,小张指责小王和小李:“你们都在 说谎。”小李却说:“小张正在说谎。” 小王则说:“小李正在说谎。”他们中只 有1个人讲的是真话,试问:谁讲的是真话, 谁讲的是假话?
19
•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校服上印有不 同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