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司企业职务犯罪风险防范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PPT课件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 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润迅公司职业道德培训第一期
“沃是道德标兵”
培训目的
增强公司员工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通过培训 使大家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从而不 做犯罪违法乱纪之事。
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公司倡导守法、廉洁、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对社 会负责为目的。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 的动机。 因违反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给公司或用户造成 经济损失者,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 公司怀疑其涉嫌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 刑事责任。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
孙某担任某通讯公司客户经理期间,负责集团合约机业务的扩展和办 理,并有审核用户资质、签订合同、手机订购、业务受理等职责。2010年 11月,孙某、邢某经预谋,伪造江苏某公司公章、公司税务登记证、企业 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假员工名单等资料,利用被告人孙某的职 务便利,向公司申请并签订免预交购机款集团入网合作协议,骗取手机107 部,并将手机出售给他人,手机卡另行处理,经鉴定,手机共计价值人民 币147767元。
第62条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 起点标准。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润迅公司职业道德培训第一期
“沃是道德标兵”
培训目的
增强公司员工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通过培训 使大家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从而不 做犯罪违法乱纪之事。
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公司倡导守法、廉洁、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对社 会负责为目的。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 的动机。 因违反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给公司或用户造成 经济损失者,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 公司怀疑其涉嫌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 刑事责任。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
孙某担任某通讯公司客户经理期间,负责集团合约机业务的扩展和办 理,并有审核用户资质、签订合同、手机订购、业务受理等职责。2010年 11月,孙某、邢某经预谋,伪造江苏某公司公章、公司税务登记证、企业 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假员工名单等资料,利用被告人孙某的职 务便利,向公司申请并签订免预交购机款集团入网合作协议,骗取手机107 部,并将手机出售给他人,手机卡另行处理,经鉴定,手机共计价值人民 币147767元。
第62条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 起点标准。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概述(PPT 49张)

• 二、渎职罪 • 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 • 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
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 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 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 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 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 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 机关行使职权时,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例2:成克杰跟办案人员提出过:“能不能向中央 反映一下,一分钱也不要了,什么官也不要了, 到偏远地区盖个小房,做老百姓行不行?” 办案 人员告诉他:“不行,你已经犯罪了,你必须为 你的罪行承担法律责任。”无论级别多高、职务 多大,只要犯了国法,想回到原来的起点只能是 一种不可实现的奢望。
• 例3:谢晓冬,北京华诚文化传播公司原副总经理。199
• 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发布 国企企业家贪腐
罪最多 • 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以下简称《报 告》)。《报告》披露,截至2013年12月31 日,共搜集到企业家犯罪案件463例,涉案企 业家共计599位。其中国企涉案110例,涉案 企业家128人。
• 涉案企业家人大代表9人 • 在媒体报道的463起案例中,共有599名企业家
六算“自由账”,叫身陷囹 圄。 • 放眼世界,看多姿多彩的 生活,领略自由的可贵。 一旦违法犯罪,身陷囹圄, 丧失人身自由有多可悲。 职务犯罪人员身陷监狱后, 对自由无价有切肤之感。 自由也同健康一样,只有 失去的人才真正懂得它的 珍贵。
例1:有一个犯了事的领导(王怀忠)曾经说 过这样一段话:“我现在进了小屋,才真 正知道自由的可贵。如果时光能倒流,让 我重新选择,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在 一起,哪怕是天天吃窝窝头,啃咸菜,生 活再艰苦,我也愿意。”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课件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三、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v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 处没收财产。
v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 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 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v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 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企业内部员工 职务犯罪形式讲座
主讲人:王玉刚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一、企业员工职务Βιβλιοθήκη 罪概况v 企业内部员工的职务性经济犯罪,是世界上一个具 有普遍性的问题,它始终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存 在于各种政治制度之中,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 的特点。近几年来,我国正处经济加速发展时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秩序尚未理顺,各项管理 制度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 全,这些都为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提供 了滋生的土壤和活动的空间。因而职务侵占、挪用 资金、行贿受贿等犯罪,处于多发期、易发期。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4) 利用商业地位和手中权力,收受甚 至索取他人贿赂。
v 一些企业中掌握实权的人员,利用手中所掌 握的建筑施工工程发包、工程款结算、商业 地位优势等权力,大肆收受他人贿赂,甚至 索取他人贿赂。受贿形式多样,有直接收受 现金的,有让行贿者免费装修房子的,有的 以家属、孩子的名义收取贿赂。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三、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v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 处没收财产。
v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 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 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v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 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企业内部员工 职务犯罪形式讲座
主讲人:王玉刚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一、企业员工职务Βιβλιοθήκη 罪概况v 企业内部员工的职务性经济犯罪,是世界上一个具 有普遍性的问题,它始终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存 在于各种政治制度之中,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 的特点。近几年来,我国正处经济加速发展时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秩序尚未理顺,各项管理 制度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 全,这些都为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提供 了滋生的土壤和活动的空间。因而职务侵占、挪用 资金、行贿受贿等犯罪,处于多发期、易发期。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4) 利用商业地位和手中权力,收受甚 至索取他人贿赂。
v 一些企业中掌握实权的人员,利用手中所掌 握的建筑施工工程发包、工程款结算、商业 地位优势等权力,大肆收受他人贿赂,甚至 索取他人贿赂。受贿形式多样,有直接收受 现金的,有让行贿者免费装修房子的,有的 以家属、孩子的名义收取贿赂。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PPT精品课件

记者、报刊编辑、电台主持人以及编排印刷人员等; • 9、其他可能通过合法途径接触到内幕信息的人员。
二、融资环节的风险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具体态:
(1)利用行为:行为人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正式公 开前,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内幕信息,掌握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证券的买入或者卖出。 (2)泄露内幕信息行为:将处于保密状态的内幕信息公开化,通过明示、暗示、书面或口头等方式,透 露、提供给不应知悉该信息的人员,使信息受领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刑法》第159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 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单处 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 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刑法》第158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 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 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 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认定本罪的关键
2、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用其他欺诈手段
• 在申请公司登记时,申请人需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的证实注册资本真实性的文件。主要指“资金信用 证明、验资证明或者资金担保”、“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等能证实注册资本真实性的文件。一般指验 资、验证、评估等有关的文书、文字材料。如:公司法规定,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或发行股份的股款 缴足后,必须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文件。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 的,须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证明文件。
二、融资环节的风险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具体态:
(1)利用行为:行为人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正式公 开前,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内幕信息,掌握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证券的买入或者卖出。 (2)泄露内幕信息行为:将处于保密状态的内幕信息公开化,通过明示、暗示、书面或口头等方式,透 露、提供给不应知悉该信息的人员,使信息受领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刑法》第159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 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单处 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 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刑法》第158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 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 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 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认定本罪的关键
2、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用其他欺诈手段
• 在申请公司登记时,申请人需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的证实注册资本真实性的文件。主要指“资金信用 证明、验资证明或者资金担保”、“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等能证实注册资本真实性的文件。一般指验 资、验证、评估等有关的文书、文字材料。如:公司法规定,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或发行股份的股款 缴足后,必须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文件。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 的,须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证明文件。
企业职务犯罪法制讲座ppt课件

• 即不仅包括业务上先合法持有、后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也包括侵吞、窃取、骗取等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16
常见的经济犯罪
A、侵吞行为
• “侵吞”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 的本单位财物直接据为已有。
•
包括混凝土业务员擅自以个人名义挪用客户货款,收取不归还公
司,据为己有;出纳员收到业务员上交的货款不入账,并侵占(挪用
12
认识误区
经法院审理查明并认定,2012年重庆市荣 昌县人民法院以(2012)荣法刑初字第00469 号刑事判决书,判决黄某因犯受贿罪,判处有 期徒刑十年。
13
企业中常见的经济犯罪
(一)职务侵占罪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
行贿罪 (四)挪用资金罪
(五)侵犯商业秘密罪
14
11
认识误区
• 案例1 黄某原为内江市荣昌县一所医院的院长。
2008年,内江市一医药公司销售代表杨某在 与该医院联系业务中,为了获得更多销售额 ,提高竞争优势,便向该院院长黄某承诺, 按销售额5%的比例拿“回扣”。
而黄某觉得杨某“耿直”,业务逐步向杨 某倾斜。从 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医院 共与杨某交易了31 万余元的药品 。黄某4年 时间次多量少收受回扣共计1.5万元。
2013年6月13日,已怀孕数月的犯罪嫌疑人苏某主动到朝阳区双井派出所 投案自首,因犯罪嫌疑人怀孕,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苏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朝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19
常见的经济犯罪
B、窃取型非法占有
• 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本
单位财物的行为。
• 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加强法律意识,提醒员工预防的 方法,增强大家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16
常见的经济犯罪
A、侵吞行为
• “侵吞”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 的本单位财物直接据为已有。
•
包括混凝土业务员擅自以个人名义挪用客户货款,收取不归还公
司,据为己有;出纳员收到业务员上交的货款不入账,并侵占(挪用
12
认识误区
经法院审理查明并认定,2012年重庆市荣 昌县人民法院以(2012)荣法刑初字第00469 号刑事判决书,判决黄某因犯受贿罪,判处有 期徒刑十年。
13
企业中常见的经济犯罪
(一)职务侵占罪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
行贿罪 (四)挪用资金罪
(五)侵犯商业秘密罪
14
11
认识误区
• 案例1 黄某原为内江市荣昌县一所医院的院长。
2008年,内江市一医药公司销售代表杨某在 与该医院联系业务中,为了获得更多销售额 ,提高竞争优势,便向该院院长黄某承诺, 按销售额5%的比例拿“回扣”。
而黄某觉得杨某“耿直”,业务逐步向杨 某倾斜。从 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医院 共与杨某交易了31 万余元的药品 。黄某4年 时间次多量少收受回扣共计1.5万元。
2013年6月13日,已怀孕数月的犯罪嫌疑人苏某主动到朝阳区双井派出所 投案自首,因犯罪嫌疑人怀孕,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苏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朝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19
常见的经济犯罪
B、窃取型非法占有
• 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本
单位财物的行为。
• 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加强法律意识,提醒员工预防的 方法,增强大家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 ppt课件

韩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 人民币2万元,且非法收受他人人民币5万元,为他人谋 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2015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韩某有期徒刑 二年六个月
ppt课件
30
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 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 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财产。
•③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 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 务的人员,
ppt课件
15
•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人员的特 征是,在一定条件下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管理职能。 包括: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等,这些人员在特定条件下也是贪污罪的主体, 也可以构成贪污罪。
甲公司职员张某在工作中负责保管公章,并有权使用公 章与他人签订合同。2003年1月,张某私自以公司名义, 使用公章向乙公司借款二十万元后,携款逃走。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利用职务的便利,以甲公司的名 义向乙公司借款,而后携款潜逃,乙公司在签订借款合 同中没有过错,其认为张某是在履行职务,自己是借款 给甲公司,而非借款给张某个人,其合同安全应得到法 律的保护,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因此,张某的行 为侵占的客体是甲公司的财物所有权,客观上利用了其 在公司担任的职务的便利,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甲 公司由于对其职员管理的疏忽,应承担向乙公司还款的 法律后果,而甲公司则只能事后再向张某索赔。
ppt课件
25
案例4
•被告人吴文晃,系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的员工,任, 该公司承建的黄旗酒店工地主管。 2006年5月至7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内部 调拨的名义,从建安公司各工地“调拨”钢材 共七次,并将调出的钢材私下销售,共侵占建 安公司价值520858.3元的钢材。
2015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韩某有期徒刑 二年六个月
ppt课件
30
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 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 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财产。
•③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 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 务的人员,
ppt课件
15
•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人员的特 征是,在一定条件下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管理职能。 包括: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等,这些人员在特定条件下也是贪污罪的主体, 也可以构成贪污罪。
甲公司职员张某在工作中负责保管公章,并有权使用公 章与他人签订合同。2003年1月,张某私自以公司名义, 使用公章向乙公司借款二十万元后,携款逃走。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利用职务的便利,以甲公司的名 义向乙公司借款,而后携款潜逃,乙公司在签订借款合 同中没有过错,其认为张某是在履行职务,自己是借款 给甲公司,而非借款给张某个人,其合同安全应得到法 律的保护,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因此,张某的行 为侵占的客体是甲公司的财物所有权,客观上利用了其 在公司担任的职务的便利,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甲 公司由于对其职员管理的疏忽,应承担向乙公司还款的 法律后果,而甲公司则只能事后再向张某索赔。
ppt课件
25
案例4
•被告人吴文晃,系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的员工,任, 该公司承建的黄旗酒店工地主管。 2006年5月至7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内部 调拨的名义,从建安公司各工地“调拨”钢材 共七次,并将调出的钢材私下销售,共侵占建 安公司价值520858.3元的钢材。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PPT

二、融资环节的风险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布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立案标准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虚假出资:指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具体表现形式:以货币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将货币出资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包括未全部存入也包括未足额存入。以实物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将实物(如房屋、机器等)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成立的公司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法律规定的手续转移财产所有权给成立的公司对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在进行评估价值的过程中,故意高估或低估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布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立案标准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
虚假出资:指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具体表现形式:以货币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将货币出资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包括未全部存入也包括未足额存入。以实物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将实物(如房屋、机器等)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成立的公司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法律规定的手续转移财产所有权给成立的公司对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在进行评估价值的过程中,故意高估或低估
【可编辑全文】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PPT-65张)

立案标准
职务侵占方式
1.企业内部员工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故意不履行职责,方便他人作案,从中分成 利用保管权,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 2.加价销售产品并占有差额 销售人员加价 只交剩余款项,私自扣留差额部分 3.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行为人有一定的控制权、支配权 通过制作、涂改等语言、文字行为,改变企业财物的所有权关系
受贿方式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案例: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被告人夏某在承包太康县土地建窑烧砖期间,答应支部书记郑某、村主任汪某每人每年好处费10000元,郑某汪某分别从夏来华的窑场拉走价值30000元、15520元的砖头,顶夏来华答应给其二人的好处费。本院认为,被告人夏来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他人财物45520元,其行为已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挪用资金罪:为确保罚当其罪,应根据全省各地经济水平确定不同的定罪量刑数额标准。因此,将全省分为两类地区,一类区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中山、东莞、江门市及其所辖市、县、区,二类地区为湛江、茂名、惠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肇庆、韶关、清远、阳江、云浮及其所辖市、县、区。一类地区以3万以上不满80万元为“数额较大”,8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二类地区以2万元以上不满60万元为“数额较大”,6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但是,挪用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一类地区以2万以上,二类地区以1万元以上为追究刑事责任的起点。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职务犯罪防范讲座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根据司法实践,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 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 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20万 元以上的,应当追诉。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案例:2005年,刘某于深圳成立一公司, 公 司成立后以“外商看中了你的产品”、“我们 可以将你的产品推向海外...”为诱饵,并以公 司名义骗取他人的考察费、合同运作费等,短 短5个多月作案51起,诈骗百万。后被深圳市 福田区法院判决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精品课件
审判
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五条之规
定,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光、
汤新、张华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50决已发生法律效力。(文中人物均
系化名 )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公司、企业如何预防侵犯商业秘密的发生? 1)对符合申请专利要求的技术申请专利; 2)把具备商业秘密基本特征的经营信息、技术信息
3)对公司、企业内的业务往来、合同签订、 收支账目、库存清单等要定期检查、核对,并要形成 长期有效的制度,坚决执行,以防止职务侵占犯罪的 发生,确保公司、企业的财产不受侵害。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二 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的定义 挪用资金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
单位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 给他人。在此前提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数额 较大、越过3个月未还的;二是虽未超过3个月, 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三是进行非法 活动的;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根据司法实践,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 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 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20万 元以上的,应当追诉。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案例:2005年,刘某于深圳成立一公司, 公 司成立后以“外商看中了你的产品”、“我们 可以将你的产品推向海外...”为诱饵,并以公 司名义骗取他人的考察费、合同运作费等,短 短5个多月作案51起,诈骗百万。后被深圳市 福田区法院判决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精品课件
审判
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五条之规
定,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光、
汤新、张华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50决已发生法律效力。(文中人物均
系化名 )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公司、企业如何预防侵犯商业秘密的发生? 1)对符合申请专利要求的技术申请专利; 2)把具备商业秘密基本特征的经营信息、技术信息
3)对公司、企业内的业务往来、合同签订、 收支账目、库存清单等要定期检查、核对,并要形成 长期有效的制度,坚决执行,以防止职务侵占犯罪的 发生,确保公司、企业的财产不受侵害。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二 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的定义 挪用资金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
单位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 给他人。在此前提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数额 较大、越过3个月未还的;二是虽未超过3个月, 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三是进行非法 活动的;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法律培训课件:公司企业职务犯罪风险防范130408详解31页PPT

业职务犯罪风险防范
130408详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30408详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XXXXppt

2、利用操作系统漏洞,非法占有公司财物
员工偶然发现公司操作系统存在漏洞,便利用该漏洞非法占有公司的财产。 赵某在某通讯公司上班时,发现公司的电脑业务系统存在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免费充值话费,于是便利用该漏洞给自己和亲属、朋友等免费充值话费。
3、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犯罪行为人往往是利用其在业务上主管、管理或经手财物,对自己所管理的环节比较熟悉,掌握工作环节中存在的漏洞、缺陷的便利,或隐匿财物、变卖私吞、自批自用,或以无报有、以少报多、以报换报废为由转手倒卖或内外勾结盗窃,侵吞本单位财物,或利用手中权力行贿受贿,串货、加价销售产品并占有差额等等。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形式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包括: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如果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该类情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企业财物直接据为已有。这种方式行为人一般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主要发生在业务主管、经理。 刘某于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3月26日期间,利用其在某通讯公司营业厅担任营业员的职务之便,将公司营业款1580元,9部酷派8122型手机的销售款3591元,3张话费充值卡300元,81名机主交付给该营业厅的4050元现金据为己有。
守住法律底线预防职务犯罪培训PPT课件

4.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受贿 5.以赌博形式受贿
6.通过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受贿
7.在职时为请托人谋利,离职后收受财物
8.特定关系人受贿 9.非财产性利益变相受贿
如性贿赂、提供工作机会、安置亲友就业、升学、提升职务等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以案说法 案 例 一
51岁的赵某原是中铁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第33项目经理部经理。2003年 4月至2004年5月期间,赵某利用自 己负责“财智大厦”项目的职务便 利,先后收取河南润峰基防腐防水 有限公司等单位好处费10万元。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培训
/
珍
第一部分
/
爱
/
/
生
职务侵占罪
远 离
活
犯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培训
罪
/
/
一 职务侵占罪
什么是犯罪?
是指触犯刑事法律,且给社会带
犯罪
来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处罚一般会让行为人失去自由,有 时候还会附加失去剥夺某些财产或权利。
一 职务侵占罪
法律法规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被告人刘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并已将所挪用资金全部归还单位, 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 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 决被告人刘某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培训
/
/
珍
第三部分
爱
远
/
/
生
行贿罪
离
活
犯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培训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培训
/
/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实务PPT课件( 76张)

(五)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风险分 析:
“不正当利益”影响罪名的成立与否
数额是否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着该罪构成与 否
注意与行贿罪的区别:
(1)是否针对国家工作人员 (2)“回扣”“手续费”是否属于正常商
业交往。
三、风险防范
(一)公关活动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二)业务和经常涉及公关活动的其他工 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防止步 入法律“雷池”。
1、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工作人员思想观 念蜕变。
2、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教育。 3、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4、企业内部审计体制不顺
二、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1、要强化物资采购和财务管理的监督 2、狠抓制度建设。
3、预防机制要与打击职务犯罪同步 4、建立一个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 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要点解析: 1、数额较大 2、非国家工作人员
(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立案标准:
追诉起点(“数额较大”):对个人是1万元,对 单位行贿是20万元。 (四)刑事处罚: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 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前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 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部分公关活动中的刑法风险及防范
一、公关活动的重要性: (一)公关活动是产品市场营销活动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 。 (二)扩大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促
进产品销售,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公关活动的刑事法律风险 公关活动不当会导致触犯刑法,行为人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虚报注册资本罪】 《刑法》第158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 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 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立案标准:1、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 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 上的;2、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 在一百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3、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 或者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 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 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报注册资本的; ② 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 【案 例】 李XX虚构注册资金880万一案。
• 经查实,为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力,谋取 生意合作方的信任,该厂的三位股东郭某、林 某和吴某经过商议,于2005年2月份自行伪造 了假营业执照副本,并进行营利活动。2005年 8月,该企业借助该假营业执照副本,与山东 一化肥厂达成了订购合同,销售出一批60件的 空压机配件,总货值为3万元,利润为5000元。 去年年底,当事人害怕违法行为败露,已将伪 造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销毁。
2、【虚假出资、抽罪逃出资】 • 《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 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 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 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一)公司、企业的设立环节刑事法律风险
在这个环节主要涉及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罪名。其中虚报注册资本 罪应引起企业家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在中国企业家们演绎着一个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的传奇故事的同时,也存在着太多的浮躁和隐患。有的企业家不惜弄虚作假、制造泡沫经 济,而最终却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深陷牢狱。
(一)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状统计
•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的王荣利在《2012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案 例报告》中称,去年全年中国被媒体曝光的企业家犯罪案例共计306例,比2011年度增 加104例。其中,国企高管107例,比2011年度增加19例;民营企业家199例,比2011年 度增加88例。报告同时收集了45例企业家遭遇自杀、遇害、被骗、被敲诈、被劫持以 及一些意外事件的案例,其中国企高管6例、民营企业家39例。
(二)公司企业高管职务犯罪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份额竟争,加之国家的市场法律制度 建设滞后,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象复杂、发生频繁。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的一些常见的犯罪手法
• 通过伪造合同、涂改帐面、虚假报销、编造支出等方式贪污、挪用公款; • 利用“小金库”管理上的漏洞,大肆贪污、挪用或集体私分“小金库”资金; • 利用掌握某些业务审批权、销售权的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好处费; • 利用负责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扩建工程来收受贿赂; • 在与其他企业、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利用职权虚报业务支出进行贪污或者让利给对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立案标准: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 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①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②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 逃出资的;③ 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的;④ 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案例】温州某压缩机厂虚构夸大注册资金300倍
• 温州龙湾威达压缩机厂 明明注册资本只有3万 元,企业法人代表李XX却拿出了注册资本880 万元的营业执照。位于永中新联村的龙湾威达 压缩机厂对外宣称自己的注册资金达880万元, 其营业执照系伪造的。根据线索,公安局经侦 部门依法对该厂进行了侦查,现场查获了该厂 标有“资金数额捌佰捌拾万元整”等字样的营 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而事实上,该企业在工商 营业执照上所核准登记的资金数额仅为3万元。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风险防范
本次法律培训的内容
• 一、公司企业高管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 • 二、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 三、公司高管人员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 • 四、公司高管人员刑事法律风险的预防 • 五、公司高管人员身处危境的自我保护
一、公司企业高管人员职务犯罪现状
(一)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状统计 (二) 公司企业高管职务犯罪手段
● 国企高管犯罪平均年龄53.27岁 民营企业家犯罪平均年龄43.1岁 ● 民营企业家“共同犯罪”占比高于国企高管 ● 国企高管犯罪多为受贿贪污 民营企业家犯罪中“涉黑”严重 ● 民企平均每案涉资超15亿国企每案涉资超5千万 ● 国企高管犯罪中死刑1人,死缓5人,无期徒刑5人 ● 民营企业家犯罪中死刑8人,死缓4人,无期徒刑8人
从对方获取巨额回扣、好处费; • 在受委托追缴企业欠款的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截留、侵占、贪污公款; • 利用内部核算之机,故意降低下属单位上缴利润基数,侵吞、挪用公款; • 利用外销货款回收失控的机会,截留公款进行体外循环,用于个人营利或借给亲朋好友进
行资金周转。
二、公司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家自身原因 • 法律意识淡薄,犯罪界限认识不清 • 不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 人性弱点 (二)企业经营管理原因 • 企业管理制度不科学 • 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三)企业及企业家外部原因 • 社会风气 • 政策及体制
• 经查实,为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力,谋取 生意合作方的信任,该厂的三位股东郭某、林 某和吴某经过商议,于2005年2月份自行伪造 了假营业执照副本,并进行营利活动。2005年 8月,该企业借助该假营业执照副本,与山东 一化肥厂达成了订购合同,销售出一批60件的 空压机配件,总货值为3万元,利润为5000元。 去年年底,当事人害怕违法行为败露,已将伪 造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销毁。
2、【虚假出资、抽罪逃出资】 • 《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 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 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 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一)公司、企业的设立环节刑事法律风险
在这个环节主要涉及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罪名。其中虚报注册资本 罪应引起企业家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在中国企业家们演绎着一个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的传奇故事的同时,也存在着太多的浮躁和隐患。有的企业家不惜弄虚作假、制造泡沫经 济,而最终却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深陷牢狱。
(一)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状统计
•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的王荣利在《2012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案 例报告》中称,去年全年中国被媒体曝光的企业家犯罪案例共计306例,比2011年度增 加104例。其中,国企高管107例,比2011年度增加19例;民营企业家199例,比2011年 度增加88例。报告同时收集了45例企业家遭遇自杀、遇害、被骗、被敲诈、被劫持以 及一些意外事件的案例,其中国企高管6例、民营企业家39例。
(二)公司企业高管职务犯罪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份额竟争,加之国家的市场法律制度 建设滞后,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象复杂、发生频繁。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的一些常见的犯罪手法
• 通过伪造合同、涂改帐面、虚假报销、编造支出等方式贪污、挪用公款; • 利用“小金库”管理上的漏洞,大肆贪污、挪用或集体私分“小金库”资金; • 利用掌握某些业务审批权、销售权的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好处费; • 利用负责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扩建工程来收受贿赂; • 在与其他企业、单位发生经济关系时,利用职权虚报业务支出进行贪污或者让利给对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立案标准: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 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①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②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 逃出资的;③ 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的;④ 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案例】温州某压缩机厂虚构夸大注册资金300倍
• 温州龙湾威达压缩机厂 明明注册资本只有3万 元,企业法人代表李XX却拿出了注册资本880 万元的营业执照。位于永中新联村的龙湾威达 压缩机厂对外宣称自己的注册资金达880万元, 其营业执照系伪造的。根据线索,公安局经侦 部门依法对该厂进行了侦查,现场查获了该厂 标有“资金数额捌佰捌拾万元整”等字样的营 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而事实上,该企业在工商 营业执照上所核准登记的资金数额仅为3万元。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风险防范
本次法律培训的内容
• 一、公司企业高管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 • 二、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 三、公司高管人员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 • 四、公司高管人员刑事法律风险的预防 • 五、公司高管人员身处危境的自我保护
一、公司企业高管人员职务犯罪现状
(一) 公司企业职务犯罪现状统计 (二) 公司企业高管职务犯罪手段
● 国企高管犯罪平均年龄53.27岁 民营企业家犯罪平均年龄43.1岁 ● 民营企业家“共同犯罪”占比高于国企高管 ● 国企高管犯罪多为受贿贪污 民营企业家犯罪中“涉黑”严重 ● 民企平均每案涉资超15亿国企每案涉资超5千万 ● 国企高管犯罪中死刑1人,死缓5人,无期徒刑5人 ● 民营企业家犯罪中死刑8人,死缓4人,无期徒刑8人
从对方获取巨额回扣、好处费; • 在受委托追缴企业欠款的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截留、侵占、贪污公款; • 利用内部核算之机,故意降低下属单位上缴利润基数,侵吞、挪用公款; • 利用外销货款回收失控的机会,截留公款进行体外循环,用于个人营利或借给亲朋好友进
行资金周转。
二、公司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家自身原因 • 法律意识淡薄,犯罪界限认识不清 • 不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 人性弱点 (二)企业经营管理原因 • 企业管理制度不科学 • 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三)企业及企业家外部原因 • 社会风气 • 政策及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