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结构教学
利用格式塔理论,实施单元教学
课堂指津格式塔理论最初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是苛勒、考夫卡。
格式塔理论重视研究直接经验和直接行为,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
这种理论认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讲究以整体的动力结构来研究心理现象。
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单元主题教学中,能够使语篇教学更加整体连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认知。
以下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基于格式塔理论组织单元教学。
一、比较单元异同教材中每一模块都有几个不同的单元,这些单元的编排并不是随意的,它们之间是存在共性和差异的。
基于格式塔理论组织单元教学,教师需要在合成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同一模块各个单元之间的异同点,让他们能够确定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然后不断总结编者意图,产生独特的认知,从而对文本有敏锐的感知与深刻的体验。
这样有助于他们接下来专注学习某一单元主题的知识。
比如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共有三个单元。
分别是Unit 1School life ,Unit 2Growing pains ,Unit 3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带学生浏览模块单元目录,看一看这几个单元题目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第一单元是关于校园生活,第二单元是关于成长方面的内容,可能与家庭生活有关。
第三单元跟个人生活方式有关,因为牵涉到瘦身方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unit themes?Which topic are you most interested in?”让学生翻开每个单元的正文部分,查看单元内容与自己由目录推断的是否一致,比较几个单元的差异性。
学生查看后,了解了本模块中选录的几个单元的共同点是都跟青少年的经历有关,不同点是涉及到的对象不同,分别是学校、家庭与个人。
二、注重单元之间的联系由于格式塔理论强调从整体框架中理清局部之间的联系,要求发挥各个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学习者的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搭高塔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搭高塔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设计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搭建高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合作与竞争,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高塔的结构特点,掌握搭建高塔的基本方法;(2)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了解重力、摩擦力等力学原理在搭建高塔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高塔的稳定性;(2)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3)通过反思与总结,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求知欲;(2)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3)树立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高塔的结构特点(1)高塔的组成:塔基、塔身、塔顶;(2)高塔的结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3)高塔的稳定性:重心、摩擦力、支撑力等。
2. 搭建高塔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材料;(2)确定搭建顺序;(3)注意安全操作。
3. 高塔的稳定性探究(1)观察不同结构的高塔稳定性;(2)分析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3)提出改进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高塔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提出问题:高塔是如何搭建的?如何保证高塔的稳定性?2. 学习与探究(1)教师讲解高塔的结构特点、搭建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搭建高塔的经验;(3)教师演示搭建高塔的过程,强调安全操作。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搭建方法,开始搭建高塔;(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分享搭建经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 稳定性探究(1)学生观察不同结构的高塔稳定性;(2)小组讨论,分析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3)提出改进方案,重新搭建高塔。
多姿多彩的塔教学反思
多姿多彩的塔教学反思前言塔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将学习内容组织成一系列层次分明的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就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多姿多彩的塔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其优点、不足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塔教学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塔结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当学生以解锁下一层塔为目标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强调学习的连贯性塔教学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多个有序的层次,每个层次都建立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
通过逐步深入学习,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这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塔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每个层次的塔中,学生需要通过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前进。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新的知识和挑战时更加自信和独立。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塔教学可以通过组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相互沟通、合作解决问题。
在解决较难的层次时,学生可能需要共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1. 适用范围有限塔教学在某些学科和知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可能有限。
对于某些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可能并不明显,或者依赖于大量的前置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塔教学可能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2. 缺乏灵活性塔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层次和顺序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节奏和能力要求较高。
这可能对部分学生造成困扰,限制了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和方式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塔教学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但有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塔器设备设计教学课件PPT
一、塔体壁厚的计算
2.塔体承受的各种载荷的计算
–⑶ 风载荷计算
–两相邻计算截面间的风载荷为:
▪ p0=K1K20q0f0l0De0×10-6 N ▪ p1=K1K21q0f1l1De1×10-6 N
li 1 2
pi2
li
li 1
li 2 2
一、塔体壁厚的计算
2.塔体承受的各种载荷的计算
– ⑷ 偏心载荷计算 – 塔设备在顶部悬挂的分离器、热交换器、冷凝器等附属设
备对塔体产生偏心载荷。偏心载荷所引起的弯矩为:
Me meg e
–式中:e-偏心重物的重心至塔设备中心线的距离,mm。
一、塔体壁厚的计算
n
M I - I E
Fk hk - h
h-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
i 1
等直径、等壁厚的设备任意截面I-I的地震弯矩
MI-I E
8Cz1m0g
175H 2.5
10H 3.5
- 14H 2.5 h
4h 3.5
底部截面的地震弯矩
M0E-0
16 35
Cz1m0gH
【注】当H/Di>5时,设备为柔性结构,须考虑高振型影响,在进 行稳定或其他验算时,取地震弯矩值应为上列计算值的1.25倍。
1.按设计压力计算塔体及封头壁厚
– 按内(外)压容器及封头的有关规定,计算塔体及封头的 有效厚度δe和δeH。
一、塔体壁厚的计算
2.塔体承受的各种载荷的计算
① 工作介质 压力
② 重量载荷
③ 风载荷
④ 地震载荷
⑤ 偏心载荷 力学模型:底 部固定支撑的 悬臂梁。
格式塔教学法
格式塔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学法的名称“格式塔”来自于德语“Gestalt”,意为“形态、形状、结构”,指的是学习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掌握零散的知识点。
格式塔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即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格式塔教学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 案例学习:通过真实的案例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方式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总之,格式塔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考、创造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填料塔、板式塔的分类塔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板式塔的性能评价塔盘效率的计算塔盘压降的计算3.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设计计算的参数选择设计计算的公式和计算方法4. 板式塔的优化设计塔盘类型的选择塔盘布置的优化5. 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分析案例一:简单蒸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二: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加深学生对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理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相关章节。
2. 课件:板式塔的图片、示意图和设计计算公式。
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案例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整性。
3. 考核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设计计算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板式塔的优化设计方法2. 教学难点:板式塔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板式塔优化设计中的参数选择和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中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灵活运用七、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课时: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理解填料塔与板式塔的区别。
2. 第二课时: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讲解,学习塔盘效率和压降的计算。
3. 第三课时: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学习,了解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4. 第四课时:板式塔优化设计的内容讲解,学习塔盘类型选择和布置优化。
5. 第五课时:板式塔设计计算案例分析,通过案例一和案例二加深理解。
小学科学《建造塔台》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建造塔台》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塔台的基本结构:塔台由塔身、塔顶、塔底三部分组成。
2. 塔台的特点:稳定性、坚固性、耐久性。
3. 建造塔台的材料:木头、塑料、金属等。
4. 建造塔台的方法:设计图纸、选择材料、搭建、加固、装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塔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建造塔台的方法。
难点:如何使塔台具有稳定性、坚固性和耐久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建造塔台的材料:木头、塑料、金属等。
2. 准备搭建塔台的工具:螺丝刀、锤子、锯子等。
3. 准备图纸设计软件(如PPT、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塔台,引导学生了解塔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塔台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并建造一个稳定、坚固、耐久的塔台。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材料,动手搭建塔台。
5.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搭建的塔台,并介绍其设计理念和优点。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建造塔台的经验教训。
7. 同步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塔台建造的原理和方法。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并绘制塔台图纸。
4. 学生分组,根据图纸选择材料,动手搭建塔台。
5. 搭建完成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塔台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塔台设计图纸,关注学生的设计创意和实用性。
小学科学《设计塔台模型》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设计塔台模型》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2. 设计原理和方法3. 动手制作和调试塔台模型4. 总结评价和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设计原理的灵活运用和动手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塔台模型设计图纸、制作材料(如积木、纸杯等)、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展示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塔台模型,引发学生对塔台模型的兴趣。
2. 探究:讲解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
3. 设计:让学生根据设计原理和方法,分组设计并绘制塔台模型图纸。
4. 制作:学生根据图纸动手制作塔台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5. 调试与展示:学生对制作的塔台模型进行调试,优化结构,进行展示和分享。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7. 同步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对塔台模型设计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建筑师或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塔台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实地考察,拓宽视野。
3. 开展塔台模型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教案《塔》
幼儿园大班教案《塔》
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自助的创造,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塔。
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塔的结构和物理学基础知识。
•技能:将小方块垒成塔的基本技能。
•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构建一个塔。
•理解塔的物理学基础。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塔的稳定性和平衡的基本原则。
教学策略
•通过幼儿自主创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塔的结构和稳定性。
教学步骤
1.首先向学生简要解释塔的物理原理,以及如何将小方块垒成一个塔。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示来具体的说明,让学生感知到塔的结构和稳定性。
2.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方块,来制作一个尽可能高的塔。
要求同时保持塔的平衡和稳定,避免倾斜和倒塌。
3.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必要时给予一些帮助和指导,例如鼓励他们在底部放置更多的小方块,来增加塔的稳定性。
4.当学生完成制作时,老师可以带领班级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在制作塔的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
总结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塔的认识和理解,还通过创造而获得了愉悦的体验。
此外,学生还学习了通过自主创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板式塔
课程设计板式塔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板式塔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板式塔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板式塔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板式塔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塔设计;能够分析板式塔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能够运用板式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板式塔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设计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板式塔的定义、结构和特点;2.板式塔的分类和优缺点;3.板式塔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4.板式塔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板式塔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板式塔设计原理和方法;2.参考书:板式塔技术手册、化工原理等;3.多媒体资料:板式塔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板式塔模型、实验材料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板式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5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进行10次课,每次课2小时,每周一次。
教学地点选在教室,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搭高塔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搭建》,具体内容为“搭高塔”。
通过该活动,学生将学习到平面与空间的概念,探索不同材料搭建高度的可能性,理解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平面与空间认知,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高度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发展社会交往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如何提高搭建筑物的稳定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理解,以及建筑物稳定性的提高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搭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高度概念和结构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高塔模型,各种搭建材料(如积木、塑料管、纸杯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相同的搭建材料,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座小型的示范高塔,激发学生对高度和结构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觉得这座塔有多高?”“它为什么能搭得这么高而不倒?”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平面与空间的关系,介绍高度测量方法。
演示如何使用材料,讲解稳定性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每组尝试用提供的材料搭建尽可能高的塔。
强调合作和分工,记录各组的搭建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组分享搭建经验,讨论如何提高塔的稳定性。
5. 竞赛与展示(10分钟)设定时间限制,进行搭高塔竞赛。
竞赛结束后,各组展示成果,测量高度。
对各组的搭高塔进行评价,重点放在稳定性和创造性上。
六、板书设计板书“搭高塔”主要内容:1. 空间与平面概念2. 高度测量方法3. 结构稳定性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用不同材料搭建高塔,并记录搭建过程和塔的高度。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家庭常见物品进行搭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反思:学生对搭建活动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稳定性原理上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际操作加以强化。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3. 引导学生感受塔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
三、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绘塔的基本结构。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四、教学难点:1. 观察和描绘塔的细节。
2.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塔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范画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3. 教学环境布置,展示相关塔的图片和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塔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塔的艺术魅力。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塔作品。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塔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八、拓展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实地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塔的特点。
2. 学生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技法创作塔作品,如剪纸、手工等。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塔作品,要求画面饱满、结构准确、富有创意。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绘画表现,鼓励学生持续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它们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匹配。
大班建构区塔教案7篇
大班建构区塔教案7篇教案的撰写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教案的提前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建构区塔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建构区塔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建构。
3.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5.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6.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活动准备:1.各种花片、插塑2.活动前,带幼儿到社区的街道参观活动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社区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二.组织幼儿讨论: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炮筒;游乐器械就可以用童乐高来建构,等等。
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2.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3.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让幼儿将搭好的物体摆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讲评、结束1.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
2.教师根据幼儿选择建构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不足之处,提出一次游戏的要求,结束。
活动反思:当孩子想得到老师帮助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告之方法,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大班建构区塔教案篇2活动目标:1、观察感知亭子的基本结构,探索亭子的对称和平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教案一. 教材分析《设计塔台模型》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第4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和测试,掌握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塔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塔台模型这一主题,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原理和设计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探索和理解塔台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塔台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塔台模型的应用。
2.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和测试,掌握塔台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塔台模型的图片和视频。
3.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塔台模型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塔台模型的应用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塔台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塔台模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塔台模型,并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其他组的学生对展示的模型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塔台模型,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并进行实践。
6.小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塔台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高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搭高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建构游戏》,详细内容为“搭高塔”。
通过让幼儿用各种材料搭建高塔,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高塔的基本结构,掌握搭建高塔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搭建高塔时如何保持稳定性。
教学重点:掌握搭建高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的高塔模型、各种搭建材料(如积木、塑料瓶、纸杯等)。
学具:每组一套搭建材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高塔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高塔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示范(10分钟)讲解搭建高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示范搭建一个简单的高塔,让幼儿观察并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示范方法尝试搭建一个高塔。
4. 交流分享(10分钟)5. 巩固拓展(5分钟)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搭建高塔,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评价幼儿搭建的高塔,强调搭建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搭高塔》2. 内容:高塔特点:高大、稳固搭建方法:底部稳固、逐层搭建、对称结构注意事项:保持平衡、材料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搭建一个高塔,并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们搭建的高塔有四层,底部采用三角形结构,非常稳固。
每一层都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纸杯等,使高塔更加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搭建过程中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但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稳定性掌握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搭建高塔,如筷子、吸管等,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高塔,了解其功能和结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搭建高塔时如何保持稳定性。
干燥技术第三节-喷雾干燥塔的结构设计和尺寸估算教学提纲
由图5-75可见,塔内温度分布是相当均匀的,尽管空气入口 温度是450℃,但与雾滴接触后,就迅速下降到接近于出口温 度。这说明雾滴一空气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得很迅速。 同时,对塔壁的结构材料不必有过高的耐热要求。
在并流干燥情况下,热风入口可以具有相当 高的温度,因为高温气流与液滴接触的瞬间, 液滴保持湿球温度,故热风人口温度可以高 于产品的允许温度,而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空 气出口温度。
⑥在液滴干燥的关键的第一阶段中,空气分布器决定 着雾滴一空气运动。
3.3.3 干燥塔锥形底出料和排气方式的组合
图5—96示出的组合方式,基本上概括了常用的 方法。可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其中某一种形式。
3.3.4喷雾干燥操作中的粘壁问题
粘壁现象是指被干燥的物料黏附在干燥塔的内壁上。粘壁现 象是喷雾干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
干燥技术第三节-喷雾干燥塔的 结构设计和尺寸估算
3.3.1.1 空气一雾滴并流 运动
所谓并流运动,是指空气和雾滴 在塔内均为相同方向运动。并流 又分为
(1) 空气-雾滴向下并流 的喷雾干燥
如图5-72所示。喷嘴安装在塔的 顶部,热空气也从顶部加入。空 气-雾滴首先在塔顶高温区接触, 水分迅速蒸发,空气温度急剧下 降,当颗料运动到塔的下部时, 产品已干燥完毕。
(2) 设置内流化床的喷雾干燥塔 喷嘴安装在塔的顶部,塔底部是一个内流化床,两个进风口, 一个排风口,一个出料口,见图见图5-82。
(3) 喷嘴安装在塔 的中上部
如图5-83所示,物料向上喷 雾,与塔顶进入的高温空 气接触,使水分迅速蒸发, 具有逆流热利用高的特点。 物料已干燥到一定程度后, 又与已经降低了许多温度 的空气并流向下运动,干 燥的物料和已经降到出口 温度的空气接触,避免了 物料的过热变质,具有并 流的特点。在设计与操作 时,要防止在颗粒返回区 域产生严重的粘壁现象。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雄伟的塔》教案人美版
-欣赏不同风格的塔:了解世界各地塔的样式特点的层檐、翘角、宝顶等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这些特点。
2.教学难点
-图形组合与空间感:如何将基本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塔形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雄伟的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塔?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塔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积极交流、分享想法,共同解决问题。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几何图形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导致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主题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准地设置问题,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塔的基本结构。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它们在塔的整体形象中起着关键作用。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也是各地文化的象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塔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塔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出各自地区的文化特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塔的结构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展示不同塔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搭座塔课程设计
搭座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塔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掌握塔的稳定性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塔及其特点,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塔的相关参数,如高度、角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塔;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分析塔的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尝试和改进;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塔,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科学探究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激发兴趣和引导。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所收获。
二、教学内容1. 塔的基本概念:介绍塔的定义、分类和用途,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塔及其特点。
2. 塔的结构与稳定性:讲解塔的结构组成,探讨塔的稳定性原理,包括重心、支撑面、力的平衡等概念。
3. 数学知识应用:运用数学知识,如角度、高度、比例等,计算塔的相关参数,为搭建稳定塔提供依据。
4. 搭建塔的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塔,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
5. 实验与观察:进行塔的稳定性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塔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章节关联:1. 《科学》教材第四章:力的作用;2. 《数学》教材第五章:几何图形;3.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工程与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一、概述⏹二、板式塔⏹三、填料塔一、概述重点:板式塔与填料塔的特点,板式塔与填料塔的设计原则。
覆盖内容:塔设备的性能参数;典型塔板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特性,正常与非正常操作情况及调节;板式塔的设计原则及步骤;填料及填料塔的结构特点,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填料塔的设计原则及步骤;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塔的选用原则。
⏹气液传质设备的基本功能⏹提供气液传质场所:形成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相界面,使质、热的传递快速有效地进行。
⏹有效分离气液两相:接触混合与传质后的气、液两相能及时分开,互不夹带等。
性能评价指标:⏹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按接触方式可分为⏹连续(微分)接触式(填料塔)和逐级接触式(板式塔)两大类。
二、板式塔塔板类型⏹一板式塔的结构⏹一按塔内气、液流动的方式分类⏹错流塔板、逆流塔板⏹二性能评价⏹处理能力板效率塔板压降⏹三按塔板类型分类⏹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喷射塔错流式塔板(溢流塔板)液体流动板间板上气体流动溢流堰进口堰特点:获得较高的板效率,但降液管将占去塔板的传质有效面积,影响塔的生产能力。
逆流塔板优点:结构简单,无液面差,充分利用板面,生产能力较大;缺点:板效率及操作弹性不及溢流塔板。
应用范围小,常见的板型有筛孔式、栅板式、波纹板式等。
泡罩塔泡罩塔的结构主要元件:升气管、泡罩,泡罩安装在升气管顶部,泡罩底缘开有若干齿缝浸入在板上液层中,升气管顶部应高于泡罩齿缝的上沿,以防止液体从中漏下。
特点:优点:操作稳定,不会产生严重的漏液现象,故弹性大。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高,塔板压降大,生产强度低。
安装特点:阀孔浮阀最小开度最大开度阀片开启高度与操作气速的关系浮阀的结构形式:圆形、方形、条形及伞形浮阀塔⏹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塔板效率较高。
⏹缺点:处理易结焦、高粘度的物料时,阀片易与塔板粘结;在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阀片脱落或卡死等现象,使塔板效率和操作弹性下降。
⏹几种新型浮阀塔板导向浮阀塔盘双流喷射浮阀塔板特点:提供更大的不断更新的接触表面,强化传质过程;气液由水平方向喷出,液滴在垂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降低了液沫夹带量,垂直筛板可获得较高的塔板效率和较大的生产能力。
筛板塔结构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塔板阻力小。
垂直筛板结构 两相流动⏹优点:避免返混、液面落差小,塔板压降较小;气流方向近于水平;液沫夹带量较小,可达较高的生产能力。
⏹缺点:张角固定,可导致塔板漏液严重;操作弹性小;板效率较低。
喷射型塔板——舌形塔板结构特点:处理能力大、压降低、操作弹性大等优点,特别适宜于热敏性物系的减压分离过程。
喷射型塔板——浮舌塔板结构蜂窝状态气泡的形成速度大于气泡的浮升速度,气泡在液层中累积。
气泡之间相互碰撞,形成各种多面体的大气泡,板上是以气体为主的气液混合物。
气泡不易破裂,表面得不到更新,此种状态不利于传热和传质。
鼓泡状态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是决定板上两相流流体力学及传质和传热规律的重要因素。
一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气液两相接触的表面积不大,传质效率很低。
总压降包括干板压降、静压强及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压降影响因素压降与效率泡沫接触状态的表面积大,不断更新,为两相传热与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一种较好的接触状态。
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两相传质的面积是液滴的外表面。
液滴的反复形成和聚集,使传质面积增加,表面不断更新,有利于传质与传热进行,是一种较好的接触状态。
二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泡沫状态喷射状态三塔板上的液面落差流体阻力与液面落差塔板结构与液面落差改善措施:单溢→双溢流或阶梯溢流四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漏液、液泛和液沫夹带等,应尽量避免异常操作现象的出现。
五塔板的负荷性能图通常由五条线组成:漏液线(1)液沫夹带线(2)液相负荷下限线(3)液相负荷上限线(4)液泛线(5)设计时,应使操作点尽可能位于适宜操作区的中央,若操作点紧靠某一条边界线,则负荷稍有波动,塔的正常操作即被破坏六.板式塔的操作分析五条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塔板的适宜操作区。
操作点——A 操作线——OA操作弹性——Vmax/Vmin板式塔的工艺设计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选择塔板类型确定塔高和塔径塔板的结构设计:溢流装置、塔板布置、升气道设计及排列设计分析流体力学验算负荷性能图三、填料塔塔的结构与特点⏹填料塔塔体填料塔内件——填料支承与压紧装置、液体与气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以及气体除沫器⏹操作原理⏹填料⏹一填料特性:比表面积σ空隙率ε⏹填料因子φ(σ/ε3)——表示填料的流体的流体力学性能。
⏹二填料类型⏹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1 散装填料拉西环填料优点:易于制造,价格低廉,研究较为充分。
缺点:高径比大,易形成线接触,存在严重的沟流和壁流现象。
且拉西环填料的内表面润湿率较低。
改进:衍生的θ环、十字环及螺旋环等。
鲍尔环(Pall ring)填料金属鲍尔环填料塑料鲍尔环填料改型鲍尔环填料鞍形(Berlsaddle )填料——矩鞍、弧鞍、金属鞍环优点:空隙率高,气体阻力小,液体分布性能较好。
缺点:相邻填料易套叠。
阶梯环填料规整填料格栅填料优点:格栅填料层整体性好,空隙率高。
缺点:但比表面积较低。
波纹填料格栅填料金属丝网波纹填料按结构——网波纹填料和板波纹填料按材质——金属、塑料、陶瓷等特点:处理量大,压降小,是真空精馏的理想填料。
因其优良的液体分布性能使放大效应减少,故特别适用于大塔径的场合。
各种陶瓷规整填料金属压延孔板波纹填料金属孔板波纹填料脉冲填料排序语言值评估值填料名称9略好0.36瓷拉西环8略好0.38瓷鞍形环7较好0.41瓷Intalox 6一般好0.51金属鲍尔环5一般好0.53金属阶梯环4相当好0.57金属鞍形环3相当好0.59金属Intalox 2相当好0.61孔板波纹填料1很好0.86丝网波纹填料填料塔⏹一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降与气速的关系——L=0、⏹L ≠0⏹的情况载点、泛点⏹恒持液量区、⏹载液区、液泛区持液量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持液量、压降、液泛、填料表面的润湿及返等。
压降:在一定的液体喷淋密度下,填料持液量与气速无关,气体压降与气速的关系为直线且基本与L=0 的直线平行。
载液和液泛对传质的影响:载点(B)后,持液量↑,气液相互作用↑,相界面积↑,湍动增强↑,传质过程↑,填料效率↑(HETP ↓);P 点后,液沫夹带量↑,液相返混可导致填料效率↓,(HETP ↑)。
填料塔的操作控制在偏离泛点一定距离的载液区内可得到较高的传质效率,填料层的压降也不会过大。
压降——表面摩擦阻力、形体阻力影响因素:填料特性(几何形状、比表面积、ε等),流体物性(μ、σ等)、操作条件(气液流量、T 等)。
由各种经验关联式或关联图进行估算。
二压降与气速的关联图压降对填料塔操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选择填料和确定塔径时,不同系统应控制的压降范围不同。
适用范围:乱堆填料(Random packings)最上方的三条线分别为弦栅、整砌拉西环及乱堆填料的泛点线。
其余为乱堆填料的等压降线。
三、液泛与泛点气速防止液泛:u0max < 0.95uF,设计点时取u0=0.5~0.8uF。
故正确估算泛点气速对填料塔的设计和操作都十分重要。
填料的种类,物系的物性以及气、液相负荷等因素对泛点都有一定的影响。
泛点气速的估算式通常仍是借助于实验数据所得的各种经验关联式或关联图。
对于散装填料,目前广泛采用埃克特(Eckert)压降和气速通用关联图中的泛点曲线。
规整填料有类似的泛点实验关联图,可参考有关文献。
根据两相流动参数即可由埃克特(Eckert)关联图中的泛点线查纵坐标值,若填料因子已知,即可求得泛点气速。
填料塔的内件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等。
一填料支承装置作用:支承填料要求:机械强度、自由面积二填料压紧装置作用:防止填料层的松动和跳动。
分类: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板填料压板:自由放置于填料层上端,靠自身重量将填料压紧。
它适用于陶瓷、石墨等制成的易发生破碎的散装填料。
床层限制板:用于金属、塑料等制成的不易发生破碎的散装填料及所有规整填料。
床层限制板要固定在塔壁上,为不影响液体分布器的安装和使用,不能采用连续的塔圈固定,对于小塔可用螺钉固定于塔壁,而大塔则用支耳固定。
三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分布装置的种类多样,有喷头式、盘式、管式、槽式及槽盘式等喷头式分布器:液体由半球形喷头的小孔喷出,小孔直径为3~10mm,作同心圈排列,喷洒角≤80°,直径为(1/3~1/5)D。
这种分布器结构简单,只适用于直径小于600mm的塔中。
因小孔容易堵塞,一般应用较少。
盘式分布器——筛孔型分布器、盘式溢流管式分布器等。
分布盘直径为塔径的0.6~0.8倍,适用于D <800mm 的塔。
管式分布器:由不同结构形式的开孔管制成,有排管式、环管式等不同形状。
特点:结构简单,供气体流过的自由截面大,阻力小。
缺点:小孔易堵塞,弹性一般较小。
应用:由于液体分布性能优越,适合于较多喷淋点和较低液体负荷的场合;要求物料中无固体颗粒,在立管进料口应设有过滤网;列管式液体分布器操作弹性好;在高操作弹性的场合,可采用双排管式液体分布器;适合大、中、小型塔中采用。
槽式液体分布器:通常由分流槽(主槽或一级槽)、分布槽(副槽或二级槽)构成的。
分布槽的槽底(或槽壁)上设有孔道(或导管),将液体均匀分布于填料层上。
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和极好的抗污堵性,适合于大气液负荷及含有固体悬浮物、粘度大的液体的分离场合。
由于槽式分布器具有优良的分布性能和抗污堵性能,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壁流: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偏向塔壁流动的现象。
结果:壁流将导致填料层内气液分布不均,使传质效率下降。
措施:在填料层内间隔一定高度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
优点:截锥式再分布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缺点:但它只起到将壁流向中心汇集的作用,无液体再分布的功能。
适用塔径:小于0.6m 的塔中。
四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截锥式再分布器Ø3800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大塔径的斜板式液体收集器小塔径的斜板式液体收集器分离效率:对板式塔指每层塔板的分离程度;对填料塔指单位高度填料层所达到的分离程度;操作弹性:指在负荷波动时维持操作稳定且保持较高分离效率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气速负荷与最小气速负荷之比表示;压强降:指气相通过每层塔板或单位高度填料的压强降;设备结构与成本:结构繁简及制造成本。
塔型选择塔型选择主要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