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第1讲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影像学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第1讲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影像学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专栏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文章编号:1005-2224(2006)01-0076-04第1讲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影像学范国光1,叶滨宾2作者单位:1.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4;2.中山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80E 2mail:radmed@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深藏在骨骼包围的颅腔和椎管内,一般物理学检查不易达到,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近30年来,数字X 线、CT 、磁共振成像(MR I )和超声设备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检查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和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

对神经系统某一类疾病或某一种疾病,我们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即使是同一成像技术,还可选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作为临床医生不但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种疾病在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中的异常表现和诊断要点,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和比较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各自优势和限度,明确它们的适应范围、诊断能力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一疾病,合理、有序、有效地选用一种或综合应用几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使疾病在最低花费、最小耗时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1 神经系统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及其正确选择1.1 X 线平片 X 线平片方法简单、经济、无创,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

而脑与脊髓等的诊断目前主要靠现代影像学如CT 和MR I,颅骨平片的诊断价值有限。

但对颅骨和脊柱骨折、颅骨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的诊断有时X 线平片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图1);颅内及椎管占位性病变有时需要平片了解骨质结构的浸润情况。

在平片无阳性发现或不能做出肯定性诊断时,需要选择CT 或MR I 检查。

1.2 超声 因颅脑声像图质量受颅骨影响很大,目前小儿神经系统超声检查应用范围仍局限于2岁以下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和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三、垂体腺瘤
(一)临床与病理 1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2、 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 3、 较大肿瘤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
可钙化。 4、临床有压迫症状和内分泌亢进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 ,鞍底下陷。 2、CT:
平扫CT 5 软组织窗
平扫CT 6 软组织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增强 ①脑实质 ②血管 ③颅内其他结构
(1)内外板、气体 T1WI低或无,T2WI 低或无 。
(2)脑血管 T1WI和T2WI均呈低 信号。
T2W (3)脑脊液T1WI低 T2WI 高I 信号
2、CT平扫显示鞍区囊性病变,可有钙 化。肿瘤囊壁及实性部分可强化。
六、转移瘤
(一)临床与病理
1、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 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 状腺癌。
2、幕上多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3、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发生钙化。 4、小病灶大水肿。 5、肿瘤血供丰富。 6、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年人。 (2)桥小脑角综合征。 (3)高颅压。
(二)影像学表现
1、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类圆形或 半圆形。
2、常伴有内耳道扩大。 3、CT上多为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 杂密度。
4、肿瘤较大时,有占位征象。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听神经瘤CT
3
学习难点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2.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渐明显,强化逐渐明显。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8年12月第5卷第4期J N eur ol N eur or ehabi l,D ecem ber2008,V01.5。

N o.4207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临床研究詹青1。

赵江民2,艾林3.潘庆刚4。

戴建平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65;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影像科,上海20006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影像中心,北京100050;4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65)【摘要】日曲探讨C T、M R I对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方珐对3l例经M RI、10例同时经C 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中枢性神经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l例肿瘤均起源于透明隔近室问孔附近;均有囊变及不均匀增强,8例CT显示有钙化,C T上肿瘤呈稍低密度,M RI上呈长Tl长他信号。

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典型C T或M R I表现可与脑室内其他肿瘤鉴别,C T显示钙化优于M R I,而M R I显示肿瘤起源及范围优于C T。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中枢性神经细胞瘤【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061(2008)04—0207—04I m agi ng D i agnosi s of C e nt r a l N eur ocyt om asZ han Q i n91,Zha o Ji angm i n2,A i L i n3,P a n Q i nggan94,D a i Ji anpi n93(。

D epar tm ent of N eur ol ogy,T ongj i H os pi t al affi l i at ed t o Tongj i U ni v er s i t y,Shang hai200065;2I m agi ng D ep ar t.m ent,T ongj i H os pi t al aff i l i at ed t o%儿觑U ni ver si t y,Shanghai200065;3I m a gi ng C ent er,T i an t an H ospi t alⅡf:/ui a.t e d t o C api t al M edi cal Col l ege,B ei j i ng100050;4D epar t m ent of N eur o s ur ger y,r ong声H i s p i t al affi l i at ed t o T ongi i U ni ver s i t y,S hangh ai200065,Chi na)【A bst ract】O bj ect i ve T o a na l yse t he C T and M R I f i ndi ngs i n pa t i e nt s w i t h ne ur oc yt om as.M e t hods Thi r t y.one pa t i ent s w er e exam i ned by M R I,10of t hem w er e al so exam i ned by C T.T he di a gnos i s of ce nt ra l neur ocyt om as w er e pat hol ogi ca l l y c onf i r m e d.R es ul t s T he t um or s of t he31c as es all ori gi nat e d f r o m t he f or am en of M onr o cl os e t o t he s ept um pel l uci dum.A l l t um o r s s ho w ed cys t i c com po nent s and enhancem ent.C ont r as t m edi um upt ake w a s vi si—bl e on bot h C T and M R I.E i g ht of t en t um or s s ho w ed ca l ci f i ca t i on on C T.The t um o r s s how ed l ow er densi t y on C T sc an,a l s o hypoi nt e nsi t y i n T1and hyper i nt ensi t y i n T2an M R I s c a n.C on cl us i on T he t ypi ca l appear ance of c en-t r al neur ocyt om as on C T and M R I provi des i nf or m a t i on f or t he di f f er ent i al di a gnos i s f r o m ot her i nt r avent ri cul a r t um or s.C a l c i f i ca t i ons i s be t t e r s ee n on C T t han on M RI,b ut M R I i s s u per i o r t o C T f or t he e x a ct det er m i nati on of or i gi n and po si t i o nof t he t um or s.【K ey w or ds】C T;M R I;ce nt r a l neur ocyt om a中枢性神经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元起源的良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CT阅片

中枢神经系统CT阅片

颅脑的影像解剖及正常表现
颅脑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颅脑疾病诊断 (一)脑肿瘤 (二)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动脉 瘤、动静脉畸形等) (三)脑外伤
正常颅脑横断面解剖CT表现


检查方法:扫描线为听眦 线,即外眦与外耳也上缘 的连线。常用11个标准 层面结构。 1、颅底层面 中线部可 见鸡冠、筛窦、斜坡, 后方为枕骨大孔,内为 延髓。筛窦两侧为眼眶, 眼球向后为视神经、

二 出血: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或固有腔 隙.血液进入脑实质并于局部积蓄者称脑实质血肿; 血液还可破入硬膜外腔,硬膜下腔,分别称为硬膜外 血肿和硬膜下血肿;血液进如蛛网膜下腔时,由于可 沿蛛网膜下腔弥散,不形成血肿,称为蛛网膜下腔 出血.不论发生与何种部位,新鲜血肿在CT上典 型表现为高密度(60-80HU),随血肿吸收 密度逐步降低;在MRI上随病期不同信号强 度.蛛网膜下腔出血则随出血量的不同,表现可 从"正常"至血样密度与信号特征.

第六层仍可见侧脑室前角,中间为透明隔,后连穹 窿柱,侧壁为尾状核头部,向外侧为内囊前肢,向 后为内囊膝部,再向后为内囊后肢。内囊后肢的内 侧为丘脑。双侧丘脑间为第三脑室,内囊外侧依次 为苍白球,屏状核、壳核和外囊、岛叶、侧裂及岛 盖。后方为颞叶,侧脑室三角区亦可显示,其后方 为枕叶,双枕叶间为四叠体池,池内可见松果体。

八 钙化与骨化 钙化系指脑组织中非生理性的钙盐沉着,骨化指脑 组织或相关颅内结构的异常成骨.颅内结构的钙化远 较身体的其他部位多件,可见于各种炎症,寄生虫,血 管性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及肿瘤.与其他部位 肿瘤不同,脑肿瘤中,即使恶性程度很高,也可以见到 钙化.某些肿瘤还可以表现为生理性钙化异常增多. 颅内病变中,发生骨化的病变不多,偶见于畸肿瘤.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案教案标题: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 学会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

教学内容与方法:1.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教师讲授)- 大脑皮层和脑髓核的解剖结构-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理生理学2.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教师讲授、案例分析)- 脑血管病变(脑卒中、脑血管畸形)- 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 脑感染(脑炎、脑脓肿)- 脑外伤(颅骨骨折、脑震荡)-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 先天性异常(脑裂隙、脑积水)3. 医学影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诊断中的应用(教师讲授、举例演示)-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4. 临床实际案例讨论和解剖标本展示(小组讨论、实物展示)-提供真实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资料-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展示相关的解剖标本,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5. 学生自学任务(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医学图书、期刊和互联网查找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资料,并撰写小组报告。

-小组讨论和互相评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课堂测验(选择题、判断题):考察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评估学生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报告的质量。

3. 临床实际案例讨论和解剖标本展示表现:评估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表现和解剖结构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医学图书、期刊和互联网资源2.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图像3. 解剖标本展示物备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学生基础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
颅骨病变:骨折、炎症和肿瘤 颅内病变: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协助定性、定位
26
基本病变表现-CT、MRI
27
疾病影像表现
28
胶质瘤
组织类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分级:I级星形细胞瘤、II级成星形细胞瘤、III、IV级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影像表现:
平片:颅高压、肿瘤定位征 脑血管造影:现少用 CT、MRI:
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脑室内
组织类型:合体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
型、成血管细胞型
影像表现:
CT、MRI:CT平扫或T1W呈等或略高密度/信
号,T2W等或高信号,常有钙化,与脑膜广基相连, 界清,有占位效应,瘤周水肿无或轻,均匀明显强 化,MRI可见“脑膜尾征”,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
14
正常表现-MRI
15
16
17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颅高压征:颅内占位病及继
发脑水肿或脑积水 儿童:
头颅增大、囱门增宽、颅板变 薄、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
成人:蝶鞍改变
鞍背和鞍底骨质模糊或消失
18
基本病变表现-平片
脑瘤定位征:
局限性颅骨变化:破坏(恶性肿瘤)、增生(脑膜瘤) 蝶鞍改变:增大(鞍内型)、扁平(鞍上型)、双鞍底
MRI:T1W稍低信号,T2W等或高信号
33
垂体瘤
C+-
C+
T1W
34 C+
垂体瘤
T1W
T2W
C+
T2W
T1W
35
听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MRI:桥脑小脑角池内CT平扫或T1W等、低或高,
CTA:静脉团注水溶性碘剂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管时,进行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肺 癌 脑 转

左肺癌脑转移
T1WI平扫 多发脑转移癌
T2WI
男,55岁,头痛10天。
T1WI增强
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多见于中年女性,生长缓慢,病程长 圆形、哑铃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锐利,水肿
相对较轻 广基与颅骨或硬膜相连,可有颅骨反应性增生和或压
迫 增强后呈明显均一强化,部分可见硬膜尾征 位于好发部位可提示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脑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脑干、丘脑及基底节
区)或脑室旁白质区多见,病灶可位于脑实 质表面。 病灶形态: 团块状、类圆形,边缘清晰但多不 规则,可见切迹、棘状突起或分叶,典型呈 握拳征。 病灶大小: 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5mm~80mm, 平均20.5mm。
影像学表现
信号: 平扫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 号最为特征,坏死或囊变少见;
男,42岁,椎管肿瘤术后,双侧肢体麻木半年
(L2-4椎管内)符合间变性室管膜瘤伴坏死(WHOⅢ级)。
室管膜瘤
部位:脊髓圆锥部、马尾及终丝、颈髓 形态:长圆形,球形,分叶状 信号:T2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种植转移和脊髓空洞形成是其较特征改变 出血较星形细胞瘤多见。
矢状位T2WI
冠状位T2WI
矢状位T1WI--C+
冠状位T1WI--C+
病理组织片—脊膜瘤
T1WI
T2WI
T2WI
女,62岁,左下肢无力。T3-4水平椎管内髓外硬 膜下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信号
横断面T2WI
肿块上方层面
肿块层面 平扫横断面示肿块部位蛛网膜下腔 消失,肿块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 为髓外硬膜下病变的共同特征。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CT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CT表现

增强的幅度为40~50HU或更多。脑膜瘤如果有比较广阔的基 底或沿硬脑膜呈鳞片状生长,常规横断面CT扫描不易发现, 而冠状位CT扫描有助于发现这种类型的病变。
脑膜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边界清楚的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病 变,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很少发生囊性变。 肿瘤与颅骨内板和脑膜的关系密切。60%的脑膜瘤有瘤周水 肿,因此,即便肿瘤是等密度,因有瘤周水肿,也容易在CT 上显示。若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肥厚,则是具有特征意义的诊 断征象。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脑膜瘤表现为显著而均匀一致的 增强,肿瘤边界清楚锐利。
影像初步诊断:左侧额叶大脑镰旁脑膜瘤,伴大脑镰下疝。 手术发现:肿瘤深埋于脑内,表面仅见小块脑组织,约8 ×7×6cm大小,脑表面硬膜广泛粘连。 手术证实:脑膜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丛,与蛛网膜颗粒关系密切,是典型的 脑外肿瘤。 好发部位的顺序是:大脑镰,大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 三叉神经池,小脑幕,桥小脑角,斜坡,枕大孔,少数可发生于 侧脑室或第三脑室脉络丛的间质。
多见成人,半数位于额叶,膨胀性生长为主,钙化发生率高。
右侧额叶与顶叶交界 处类圆形低密度影, 其内有不规则钙化。
T1WI:大部分低 信号。
T2WI:大部分高 信号,钙化部分 为低信号。
钙化在T1、T2均 为低信号。
室管膜瘤
多见小儿及青少年,70%来自四脑室,可种植转移, 常位于脑室周围及脑实质内,实性或囊性。
Ⅳ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略高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占位及脑 水肿更为明显。+C:较Ⅱ、Ⅲ级更为明显,形态 不规则。
MRI:占位水肿更明显。
级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MRI:T1、T2内可见不规则低信号,为钙化所至。 CT表现:高密度混杂肿块、边清、囊变区呈低密度;钙化常见;水肿、占位效应清;不典型病例皮质内低密 度。+C:不或轻、中度强化。

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时加强康复训练。
案例二: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01
02
03
04
患者信息
老年女性,突发头痛、呕吐, 伴左侧肢体偏瘫。
影像检查
CT平扫显示右侧额叶高密度 影,周围脑组织水肿。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额叶脑
出血。
治疗建议
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等药 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MRI检查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 号。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平扫表现为脑沟、脑裂密度增高, MRI检查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
脑肿瘤
胶质瘤
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
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根据成像原理和技术手段的不同, 医学影像技术可分为X线成像、 超声成像、核医学成像、磁共振
成像和光学成像等。
医学影像发展历史
自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以来, 医学影像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X 线平片到复杂的数字化影像的发 展历程,不断推动着医学诊断和
治疗水平的提高。
必要时手术治疗。
案例三:脑肿瘤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患者信息
中年女性,头痛、恶心、呕吐 逐渐加重,伴视力下降。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颞叶脑 肿瘤。
影像检查
MRI T1WI显示右侧颞叶低信号 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可见明显强化。
治疗建议
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 结果给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
脊柱MRI
用于观察脊柱骨质、椎间盘、椎管内结构和椎旁软组织等,对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等病变的显示效果优于CT。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ppt.(ppt)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ppt.(ppt)

脑梗塞的CT表现
缺血性梗塞时间-密度的演变
• 急性期(1-5天)
8小时以前CT常为阴性 (最早4小时) 低密度,楔形,边界模糊,
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由于体积增大引
起的脑沟、脑池消失,或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 亚急性期(6-21天) 10%可为等密度“fogged” or isodense 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脑回样增强
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弥散成像( DWI )
• 原理:利用水分子的扩散特性
• 作用:提高急性期水肿诊断敏感性和特 异性有效方法(梗塞),帮助鉴别肿瘤 的性质
灌注成像(PWI)
• 原理:局部微循环的状况 • 作用:与常规增强扫描互为补充帮助鉴别
肿瘤的性质;与DWI结合,显示半暗带
吸收期 第3-7天 血肿开始溶解
密度减低
囊变期 2月
完全吸收或囊性变 低密度,可以接近 脑脊液
脑内出血,磁共振图像的演化过程
时间 (日)
<1
0~2
2~14
10~21 ≥21
红细 胞 完整
完整
完整
溶解 溶解
血色素状态
氧合血红蛋白 (Oxyhemoglobin)
去氧血红蛋白 (Deoxy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内) (Met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 含铁血黄素/铁蛋白 (Hemosiderin/Ferritin)
头颅平片诊断价值
• 颅外伤 • 鞍内及蝶鞍附近病变 • 提示颅内高压 • 松果体生理钙化的移位 • 发现病理钙化 • 显示颅骨本身病变
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 常规血管造影 1、经颈动脉直接穿刺法 2、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
肺 癌 脑 转 移
左肺癌脑转移
T1WI平扫 多发脑转移癌
T2WI
男,55岁,头痛10天。
T1WI增强
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o 多见于中年女性,生长缓慢,病程长 o 圆形、哑铃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锐利,水
肿相对较轻 o 广基与颅骨或硬膜相连,可有颅骨反应性增生和或
o 分化程度分级:Ⅰ级星形细胞 ,Ⅱ级成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o Ⅰ、Ⅱ级肿瘤的边缘较清楚,多表现为瘤内囊腔或囊腔内瘤结 节,肿瘤血管较成熟。
o Ⅲ、Ⅳ级肿瘤呈弥漫浸润生长,肿瘤轮廓不规则,分界不清, 易发生坏死、出血和囊变,肿瘤血管丰富且分化不良。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室管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o 儿童多见,多位于四脑室内,其次为侧脑室三角区
和三脑室。 o 脑室内或跨越脑室和脑实质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o 内部可伴局部囊变或钙化,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o 可有室管膜转移,显示局部室管膜增厚、强化。 o 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形成脑积水。
男,17岁, 四脑室髓母
细胞瘤
后颅窝肿块
DWI呈高信 号,基本上
可以诊断为
髓母细胞瘤
男,17岁
髓母细胞瘤蛛网膜下腔广泛种植转移
髓母细胞瘤
o 发病年龄多在20岁内。男性多见, o 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脑脊液转移,
主要发生在上脑蚓部,浸润性生长,界不清,出 血、囊变和钙化少见。 o 临床:共济失调,高颅压等。 o CT:后颅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平扫略高密度或 等密度,明显均一强化,幕上脑积水征,可发现 沿脑脊液转移的病变。 o MR:后颅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平扫等信号, 明显均一强化,幕上脑积水征,可发现沿脑脊液 转移的病变。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低信号。
o 信号: 平扫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 号最为特征,坏死或囊变少见;
o 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囊变 部分无增强。
o 瘤周水肿带: 轻、中及重度度水肿带,占 位效应相对较轻。
o 多发病灶不少见。 o 原发者男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神经上皮肿瘤(neuroepithelial tumors) 胶质瘤(gliomas)
o 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以星 形细胞瘤最多见。
o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成人多见于大脑,小儿多见于小 脑。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o 脑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脑干、丘脑及基底
节区)或脑室旁白质区多见,病灶可位于脑 实质表面。 o 病灶形态: 团块状、类圆形,边缘清晰但多 不规则,可见切迹、棘状突起或分叶,典型 呈握拳征。 o 病灶大小: 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5mm~ 80mm,平均20.5mm。
影像学表现
岁 , 小 脑 蚓 部 及 左 侧 额 颞 叶 多 病 灶
MRI检查可提示颅 内恶性淋巴瘤诊断
T1WI
MR-0050371.男,60岁, 左侧丘脑及基底节区多发病灶
T2WI
T1WI
T2WI
T1WI-C+
男,62岁,反复头晕半个月,外院诊断为脑膜瘤
MRS
DWI
ACD图
胼胝体肿块高强化低 灌注—提示乏血供
呈均匀或不均匀性高信号。恶性程度越高,其T1和T2值愈长,囊壁 和壁结节强化明显。
男,18岁,癫痫发作
女,27岁,左侧肢体间歇性麻痛半年
右额叶II级星形细胞瘤
病理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级) 男,7岁,头痛头晕半年
女,22岁,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1年。
(右顶)弥漫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
灌注曲线
CBV图
CBF图 MTT图
脑膜瘤呈高灌注
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性)
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o 好发于中年以上,部分原发肿瘤不明 o 多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皮质和皮质下区 o 特征性表现为小病灶、大水肿和多发性 o 易有肿瘤内坏死、囊变和出血,强化明显 o 已知原发肿瘤或证实他处有转移性病灶对诊断有帮
女,22岁, 反复头痛9个 月,加重2周。
男,24岁, 头痛1个月。
淋巴瘤临床表现
o 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大小。 o 颅高压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o 发生于颅骨者多表现为头皮无痛性肿
块。 o 中老年多见。 o 病程相对短。 o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影像学表现
o 平扫CT表现: o 特征为高密度肿块(原因:淋巴瘤细胞密集,核
男,71岁,突发言语含糊6天
女,45岁,
少突胶质细胞瘤
诊断要点: o 额叶最多见,其次位于顶叶和颞叶 o 特征性改变为肿瘤内弯曲的条带状钙化
(50-80%) o CT/MRI:成人额叶钙化的混合密度或信号
肿块,水肿轻,强化少。间变性和多形性少 突胶质瘤钙化少,水肿重,强化明显 o 少数恶性度高者不易与恶性星形细胞瘤鉴别
浆比例大)。 o CT增强扫描:大部分均匀一致显著强化(肿瘤周
围的血管壁明显破坏—BBB受损),部分不均匀强 化。 o 发生颅骨者表现为颅骨内外弥漫软组织肿块,颅骨 破坏相对轻微,外形基本完整。
动脉期
延迟扫描
2005-12-19CT平扫
男,60岁,右下肢僵硬、乏力、麻木20 多天,左侧丘脑及基底节区多发病灶。 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
影像学表现:
o 颅骨平片和脑血管造影现很少用于诊断 o CT检查:
o Ⅰ级肿瘤: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 o Ⅱ~Ⅳ级肿瘤:混杂密度的囊性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多呈不规则环形 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
o MRI检查:MRI表现与CT相似,T1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T2WI
血管母细胞瘤
o 90%发生于小脑 o 20-40岁男性多见 o 病理:囊实性 o 临床表现:颅高压+小脑征 o CT: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壁结节呈等密度,增
强显著强化,囊壁细条强化或不强化,瘤周无、轻 或中度水肿,幕上脑积水。
o MRI:T1WI低信号囊性肿块,壁结节等T1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壁结节明显强化,可见粗大 血管影伸入病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