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检测技术-电感式传感器
测试技术第5讲--电感式传感器

meyyq@
电感式传感器
螺旋管式自感传感器
双螺管线圈差动型,较之单螺管线圈型有较高灵敏度及线性, 被用于电感测微计,其测量范围为0—300mm,最小分辨力为 0.5mm。这种传感器的线圈接于电桥,构成两个桥臀、线圈电感 LI、L2随铁芯位移而变化。
对 有 长 差 式 线 , 沿 向 磁 强 H为 于 限 度 动 的 圈 其 轴 的 场 度 : 线 长 l: 圈 度 IW l − 2x l + 2x 2x H= − + 2 2 2 2 2 2 2l 4r + (l − 2x) r +x 4r + (l + 2x) R: 圈 平 直 线 的 均 径 I: 圈 平 电 线 的 均 流 N: 圈 数 线 匝 线 的 向 场 布 不 匀 , 确 理 上 感 推 很困 。 圈 轴 磁 分 是 均 的 精 的 论 电 值 导 难 本 程 作 细 析 课 不 详 分
meyyq@
电感式传感器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仅改变气隙截面积的自感传感器称为变截面积式自感 传感器。在忽略气隙边缘效应的条件下,电感的变化 由下式计算:
W2µ0 (S + ∆S) W2µ0S W2µ0∆S W2µ0S ∆S ∆S ∆L = L - L0 ≅ − = = ≅ L0 2x 2x 2x 2x S S
U0 =
2
Z
=
2 R0 + jwL0
≈
2
L0
=
2 δ0
(a)交流电桥测量电路 (b)变压器式电桥 图4- 7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meyyq@
电感式传感器
自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变压器式交流电桥自感式 ) 传感器测量电路 传感器测量电路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如图 (b)所示 当负截阻抗为无穷大 )所示, 桥路输出电压: 时, 桥路输出电压: 当传感器的衔铁处于中间位置, 当传感器的衔铁处于中间位置 电桥平衡。 有Uo=0, 电桥平衡。 当传感器衔铁上移时, 当传感器衔铁上移时 即 Z1=Z+∆Z, Z2=Z-∆Z, , 当传感器衔铁下移时, 当传感器衔铁下移时 则Z1=Z∆Z, Z2=Z+∆Z, 从上面两式可知, 从上面两式可知 衔铁上下移动 相同距离时, 相同距离时 输出电压的大小相 但方向相反, 由于是交流电压, 等, 但方向相反 由于是交流电压 输出指示无法判断位移方向, 必 输出指示无法判断位移方向 须配合相敏检波电路来解决。 须配合相敏检波电路来解决。
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

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实现信号的检测和转换的传感器。
它利用了物体与线圈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来实现信号的感知和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质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灵敏度高:电感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线圈的电感值来感知外部物体的磁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实现对微小磁场变化的检测。
2. 响应速度快:电感式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及时对外部磁场的变化做出响应,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3. 宽频段:电感式传感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频率的限制,可以检测到较宽范围内的磁场信号。
4. 成本较低:由于电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所需材料较少,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电感式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常见应用如下:1. 位移测量: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物体与线圈之间的磁场来实现对物体位移的测量。
在机械、汽车、仪表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于位移、位置或端点检测等。
2. 速度测量:通过测量转子上的磁场与线圈之间的电感值变化,可以实现转子转速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电机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3. 流量测量:电感式流量传感器通常通过测量流体通过导体管道时磁场的变化来实现对流速的测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等行业中的流量检测。
4. 重量测量:电感式传感器可通过检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物体重量的测量,广泛应用于电子天平、电子秤等领域。
5. 磁场检测:电感式传感器可感知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广泛应用于磁场地质、磁场测量仪等领域。
6. 位置检测:电感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磁场变化来实现对物体位置的检测,常用于自动控制和机器人定位等领域。
总之,电感式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特点,能够实现对磁场信号的感知和测量。
其应用广泛,包括位移测量、速度测量、流量测量、重量测量、磁场检测、位置检测等领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重量、力矩、应变等多种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可变自感或可变互感,在被测量转换成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时。
一般要利用磁场作为媒介或利用铁磁体的某些现象。
这类传感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线圈绕组。
丄3. 1自感式传感器丄3. 2变压器式传感器丄3. 3涡流式传感器丄3. 4压磁式传感器丄3. 5感应同步器*本章要点3. 1自感式传感器©3.1©3. 1 蛛3・1©3. 1©3. 1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灵敏度与非线性3等效电路T<14转换电路5零点残余电压©3. 1 6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3. 1.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感值与以下几个参数有关:与线圈匝数W平方成正比;与空气隙有效截面积S。
成正比;与空气隙长度1。
所反比。
刪图3-1自感式传感器原理图刪图3-2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B为动铁芯(通称衔铁)A为固定铁芯辎图3-3差动自感式传感器3. L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3. 1.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LT3. L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差分自感式传感器丕页iHBr图库J■・■3. 1. 2灵敏度与非线性气隙型其灵敏度为: 差动式传感器其灵敏度:S==lo以上结论在满足A 1/10< VI时成立。
从提高灵敏度的角度看,初始空气隙1。
距离人应尽量小。
其结果是被测量的范围也变小。
同时,灵敏度的非线性也将增加。
如釆用增大空气隙等效截面积和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来提高灵敏度,则必将增大传感器的几何尺寸和重量。
这些矛盾在设计传感器时应适当考虑。
与截面型自感传感器相比,气隙型的灵敏度较高。
但其非线性严重,自由行程小,制造装配困难。
因此近年来这种类型的使用逐渐减少。
差动式传感器其灵敏度与单极式比较。
其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大大减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感式传感器

07电感式压力变送器——电感式传感器的测试项目描述•YSG系列电感压力变送器由机械指示压力表和电子放大器组成,它即通过指针直接指示压力值,便于现场检查于调校,同时还将被测介质的压力值转换成4~20mA的标准直流信号,便于较长距离传送。
具有直观、稳定性好、温漂小等优点,可用于各种工作生产过程和测量系统中压力或负压的测量及信号传送,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和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电测的一种装置。
优点:①结构简单、可靠,测量力小衔铁为0.5~200×10-5N时,磁吸力为(1~10)×10-5N。
②分辨力高机械位移:0.1μm,甚至更小;角位移:0.1角秒。
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可达数百mV/mm 。
③重复性好,线性度优良在几十μm到数百mm的位移范围内,输出特性的线性度较好,且比较稳定。
不足: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不宜于高频动态测量。
知识准备•一、自感式传感器•自感式传感器(也叫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是利用自感量随气隙变化而改变的原理制成的,可直接用来测量位移量。
它主要由线圈、铁芯、衔铁等部分组成。
自感式传感器主要有闭磁路变隙式和开磁路螺线管式,它们又都可以分为单线圈式与差动式两种结构形式。
2022/1/235电感量计算公式 :请分析电感量L 与气隙厚度δ及气隙的有效截面积A 之间的关系,并讨论有关线性度的问题。
N :线圈匝数;A :气隙的有效截面积;μ 0 :真空磁导率;δ :气隙厚度。
6•先看一个实验:–将一只220V交流接触器线圈与交流毫安表串联后,接到机床用控制变压器的36V交流电压源上,如下页图所示。
开始毫安表的示值约为几十毫安。
–用手慢慢将接触器的活动铁心(称为衔铁)往下按,我们会发现毫安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当衔铁与固定铁心之间的气隙等于零时,毫安表的读数只剩下十几毫安。
7自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演示F 36V交流毫安表8自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演示☞ 气隙变小,电感变大,电流变小F•(一)基本自感式传感器• 1.工作原理•基本变间隙自感式传感器由线圈、铁芯和衔铁组成,结构如图3.1所示。
电感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3)型号说明
A BC D E RS—93□□□□- □□□- □□ - □□□ -□□ RS:厂标 A:93□□□□ 螺纹壳体探头代号选择 B:□□□ 无螺纹长选择 公制螺纹探头 最小无螺纹长2mm 0 2 最大无螺纹长
250mm 2 5 0 加长递增量1mm 0 1
英制螺纹探头 最小无螺纹长0.1inches 0 1 最大无螺纹长
2)技术指标 I. 频响范围:0.5Hz~200Hz(-3dB) II. 灵敏度:8mV/μm±5%、 5mV/μm±5%、
4mV/μm±5% (或根据用户要求调整) III. 量程:±1mm(±2mm、±3mm 等) IV. 线性度:<2% V. 最大输出电压:8V(单峰) VI. 使用温度范围,-30℃~-80℃ VII. 工作方向:H 水平型 V 垂直型 VIII. 工作电源:±12VDC Ⅸ.安装方式: 在Φ56的圆周角上用2个M5螺钉
1.2.1 RS9300低频振动速度传感器
其外形如右图,它是利用磁电感 应原理把振动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主 要由磁路系统、惯性质量、弹簧阻尼 等部分组成。在传感器壳体中刚性地 固定着磁铁,惯性质量(线圈组件) 用弹簧元件悬挂于壳体上。
工作时,将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上,在机器振动时, 线圈与磁铁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压, 该信号正比于被测物体的振动速度值,对该信号进行 积分放大处理即可得到位移信号。
1)特点:
I. 传感器有很低的使用频率,可以适用于低转速的 转动机器。
II.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振动传感器而言,RS9300传 感器有较低的输出阻抗,较好的信噪比。它同一般 通用交流电压表或示波器配合就能工作。对输出插 头和传输电缆也无特殊要求,使用方便。
III. 传感器设计中取消了有摩擦的活动元件,因此 使用寿命相对很长。传感器有一定抗横向振动能力 (不大于10g)。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4
29
(二)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 1.互感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差动变压器工作在理想情况下(忽略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和分布电容等影响)时的等效电路:
30
(二)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 1.互感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当衔铁移向次级绕组N1一边,互感M1增大,M2减
小,因而次级绕组N1内的感应电动势大于次级绕 组N2内的感应电动势,这时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 势不为零。在传感器的量程内,衔铁位移越大, 差动输出电动势就越大。
0
2 0
0
0
1
线圈 铁芯
δ Δδ
8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L 1
SN 2 0 2 0
0
0
1
L
0 0
衔铁
L 1
/ 0
L 1 /
0
0
0
线圈 铁芯
δ Δδ
9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 2. 原理消除零点残余电压方法: ❖ (1)从设计和工艺上保证结构对称性 ❖ 为保证线圈和磁路的对称性,首先,要求提高加
工精度,线圈选配成对,采用磁路可调节结构。 其次,应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剩磁感应的 导磁材料。并应经过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以 提高磁性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由高次谐波产生 的因素可知,磁路工作点应选在磁化曲线的线性 段。
20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三种类型比较: ❖ 气隙型自感传感器灵敏度高,它的主要缺点是非
电感式传感器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感效应进行测量和检测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电感的特性来实现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线圈中的电感值来感应外部的物理量。
当外部物理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的电感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线圈的电感值的变化,可以得知外部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电感是指导线圈中产生的自感应电动势。
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与电流变化方向相反的电动势。
这种电动势会产生磁场并储存能量。
当外部物理量改变线圈中的磁场时,会影响线圈中的电感值。
测量电感值的常用方法是利用谐振电路。
当外部物理量引起电感值变化时,会影响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通过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可以得到外部物理量的变化信息。
电感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和控制领域。
例如,在温度传感中,可以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引起的电感值变化;在位移传感中,可以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测量物体位置的改变;在压力传感中,可以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测量压力变化引起的电感值变化等。
总之,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感效应进行测量和检测的传感器,通过测量线圈的电感值的变化来获取外部物理量的变化
信息。
由于其简单、可靠和精度高的特点,电感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三、转换电路 1.反串电路
•2.桥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3.差动整流电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一、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线圈上通交变高频电流 •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产生高频交变涡流 •涡流产生反磁场 •阻碍线圈电流交换作用 •等效于L或阻抗的改变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二、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 U L1 • 同频交变电流 • 产生一交变磁场 • 磁力线切割M • 产生涡流I • 到达L2的磁力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 感式传感器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最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位 移 •被测物理量 •振 动 •压 力 •流 量 •比
•传感 •的变 器 化
•自感系数 L
•电路 •电
•互感系数
•的变 化
压
M
•电
流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电感传感器优点
▪ 灵敏度高,分辨力高,位移:0.1m ; ▪ 精度高,线性特性好,非线性误差:0.05%0.1 % ; ▪ 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 ▪ 结构简单可靠、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抗干扰能力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
四、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 1.电源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影响 ▪ 电源电压的波动一般允许为5%~10%。 ▪ 严格对称的交流电桥是能够补偿频率波动影响的 2. 温度变化的影响 ▪ 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结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零件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_第3章_电感式传感器A部分资料

2018/10/22
33
其它电感测微头
2018/10/22
34
24
(1)初始平衡位置时
• 当差动式传感器的活动 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 传感器两个差动线圈的 阻抗Z1=Z2=Z0,其等效 电路如图所示。
铁芯处于初始平衡位置时的等效电路
25
(2)活动铁芯向一边移动时
• 当活动铁芯向线圈 的一个方向移动时, 传感器两个差动线 圈的阻抗发生变化,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可动铁芯 2—测杆 3—被测物体
2018/10/22
32
2.位移测量
• 测量时测头的测端与被测件 接触,被测件的微小位移使 衔铁在差动线圈中移动,线 圈的电感值将产生变化,这 一变化量通过引线接到交流 电桥,电桥的输出电压就反 映被测件的位移变化量。
1—引线 2—线圈 3—衔铁 4—测力弹簧 5—导杆 6—密封罩 7—测头
14
结构
•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对外界 影响,如温度的变化、电 源频率的变化等基本上可 以互相抵消,衔铁承受的 电磁吸力也较小,从而减 小了测量误差。
1—测杆 2—衔铁 3—线圈
15
特性
• 从输出特性曲线(如图4-5所示) 可以看出,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的线性较好,且输出曲线较陡, 灵敏度约为非差动式电感传感 器的两倍。
1、2—L1、L2的特性 3—差动特性
16
3.1.2 自感式传感器的转换(测量)电路
• 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用来将电感量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压或电 流信号,以便供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用测量仪表显示或记录。 • 测量电路有交流分压式、交流电桥式和谐振式等多种,常用的差动式 传感器大多采用交流电桥式 。 • 交流电桥的种类很多,差动形式工作时其电桥电路常采用双臂工作方 式。两个差动线圈Z1和Z2分别作为电桥的两个桥臂,另外两个平衡臂 可以是电阻或电抗,或者是带中心抽头的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绕组或紧 耦合线圈等形式。
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它利用电感的变化来感知目标
物体的位移。
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感的特性,即当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电感的值也会发生变化。
电感式传感器通常由线圈和磁芯组成。
当目标物体移动时,会改变线圈周围的
磁场强度,导致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变化。
通过测量感应电流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移。
电感式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目标物体移动时,线圈周围
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导致感应电流的变化,通过测量感应电流的变化即可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移。
电感式传感器的优点包括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不受环境干扰等。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总的来说,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的原理是利用电感的变化来感知目标物体的位移,通过测量感应电流的变化来确定位移的大小。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位移测量应用。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原理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原理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利用电感原理来检测物体的接近情况。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感元件的电感值来判断物体是否接近。
电感是指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物体靠近电感元件时,由于物体的存在会改变电感元件的磁场分布,从而改变电感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接近程度。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的电感元件通常采用线圈或螺线管的形式。
当物体接近传感器时,电感元件中的磁场会产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感值的变化。
传感器会通过测量电感元件两端的电感值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工作时无需与物体直接接触,可实现非磨损、无接触的测量。
2. 高精度测量:采用电感原理测量物体的接近情况,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3. 反应速度快:由于电感元件与物体之间无物理接触,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快。
4. 抗干扰能力强: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对环境中的干扰较为稳定,能够稳定地工作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
总之,电感式接近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感元件的电感值来判断物体的接近情况,具有非接触式检测、高精度测量、快速响应和强抗干扰能力等特点。
电感式传感器

5 4 6 7
~220V 稳压电源
振荡器 V
3 差动变压器 1 相敏检波电路
2
1接头 2 膜盒 3 底座 4 线路板 5 差动变压器 6 衔铁 7 罩壳
这种变送器可分档测量(–5×105~6×105)N/m2压力,输出 信号电压为(0~50)mV,精度为1.5级。
3.加速度传感器
• 用于测定振动物体的频率和振幅时其激励频率必 须是振动频率的十倍以上,才能得到精确的测量 结果。可测量的振幅为(0.1~5)mm,振动频率为 (0~150)Hz。
1 2 振荡器 检 波 器 滤 波 器 输出
稳压电源
a
~220V
(b)
1 弹性支承 2 差动变压器
1
(a)
加速度a方向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的概念
• 电感式传感器建立在电磁感应的 基础上,把输入物理量转换为线 圈的电感或互感的变化,在由电 流或电压的变化。
被测非电量
电磁 感应
自感系数L
互感系数M 测量电路
U I
电感式传感器
优点: 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灵敏度高 分辨率高 线性度较好 测量精度高 零点稳定 输出功率 较大 ,在检测技术 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 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缺点: 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不适于高频动态信号 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利用电涡流式变换元件进行测量时,为了得 到较强的电涡流效应; • 通常激磁线圈工作在较高频率下,所以信号 转换电路主要有调幅电路和调频电路两种。
1.调幅式(AM)电路
调幅式电路结 构
电磁炉工作示意图
电磁炉内部励磁线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参考答案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第4章电感式传感器四、简答题 1、 答:工作原理:假设:初级绕组W 1a =W 1b =W 1,次级绕组和W 2a =W 2b =W 2。
两个初级绕组的同名端顺向串联,两个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则反相串联。
当没有位移时,衔铁C 处于初始平衡位置,它与两个铁芯的间隙有δa 0=δb 0=δ0,则绕组W 1a 和W 2a 间的互感M a 与绕组W 1b 和W 2b 的互感M b 相等,致使两个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相等,即e 2a =e 2b 。
由于次级绕组反相串联,因此,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U o =e 2a -e 2b =0。
当被测体有位移时,与被测体相连的衔铁的位置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使δa ≠δb ,互感Ma≠M b ,两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e 2a ≠e 2b ,输出电压U o =e 2a -e 2b ≠0,即差动变压器有电压输出, 此电压的大小与极性反映被测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2、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衔铁的活动位置、供电电源、线圈匝数、铁芯间隙iU Bo变隙式差动变压器结构有关。
知识点:变隙式电感传感器3、答:为改善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非线性可采用差动结构。
如果变压器的供电电源稳定,则传感器具有稳定的输出特性;另外,电源幅值的适当提高可以提高灵敏度,但要以变压器铁芯不饱和以及允许温升为条件。
增加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的匝数比值和减小铁芯间隙都能使灵敏度提高。
知识点:变隙式电感传感器4、答: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主要有变隙式差动传感器和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两种结构形式。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根据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极性可以反映出被测物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如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可消除零点残余电压,根据输出电压的符号可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如配用相敏检波电路,可判断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5、答: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传感器的两次极绕组的电气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导致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势幅值不等、相位不同,构成了零点残余电压的基波;由于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磁饱和,磁滞),产生了零点残余电压的高次谐波(主要是三次谐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3电感式传感器(电涡流式)

V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外 形(参考浙江洞头开关厂资料)
4~20mA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外形
(参考德国图尔克公司资料)
齐平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外形(参考德国图尔克公司资料)
齐平式传感器安装时可以不高出安装面, 不易被损害。
2. 振幅测量
(a)汽轮机和空气压缩机常用的监控主轴的径向振动的示意图 (b)测量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振幅的示意图 (c) 通常使用数个传感器探头并排地安置在轴附近
电涡流的贯穿深度h :
h 5000 f
式中, f:线圈激磁电流的频率,μ :金属的
磁导率。
可见, f 越高,电涡流的渗透深度越浅。
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
高频反射式
f : 0.1~1MHz
低频透射式
f <1 kHz
等效电路如图 , 其 中 R2 为 电 涡 流短路环等效 电阻.
I 1
R1
M
I 2
L2 R 2
U 1
L1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 j L I& j MI& U& R I 1 1 1 1 2 1 & & & j MI R I j L I 0 1 2 2 2 2
• 等效电阻、等效电感:
2M 2 Req R1 2 R2 2 2 R2 L2
电磁炉内部 的励磁线圈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铁质锅底产 生无数的 电涡流, 使锅底自 行发热。
高频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2 基本特性
等效阻抗分析 金属导体等效成一个短路环。 I I
1
M
2
等效电阻:
2 R2 ra h 1n ri
传感器感测技术第2章

Z1 Z3= R
& = D Z1 + D Z 2 U & Uo 2 ( Z 1+ Z 2 ) & U o ( DL1 + DL2 ) = DL = 2
& U
Z2
Dd
Z4= R
d0
L0
& Uo
2. 电感式传感器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无法判断方向) 输出电压为:
& = U
2. 电感式传感器
涡流磁场使得原线圈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变化的
程度与间距δ相关。
影响阻抗的相关因素:间距,电阻率,磁导率,
激磁角频率等。
用于位移、振动测量;材质鉴别或探伤。
2. 电感式传感器
五、涡流式传感器的特性
1、电涡流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电涡流强度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且呈非线性关
系,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2、被测导体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被测导体的电阻率和相对磁导率越小,灵敏度越 高,且被测导体的形状和尺寸大小对灵敏度也有影响。 一般要求被测导体的厚度大于两倍的涡流穿透 深度。
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 体内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的现象。 3、按电涡流在导体内的贯穿情况划分: 高频反射式涡流式传感器 低频透射式涡流式传感器
2. 电感式传感器
4、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基本结构 主要由探头和检测 电路构成。 探头由线圈和骨架组成。
检测 电路
骨架 线圈
金属板
L I =
式中, W——线圈匝数;
L——自感。
W f
根据磁路欧姆定理有: 其中,Fm ——磁动势;
Rm ——磁路总磁阻。
f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2
L2
L20
L0
0
0
2
0
3
差动自感传感器测量电路(转换电路) (1)交流电桥式
两个桥臂为传感器的线圈,另外两个为平衡电阻
交流电桥结构示意图
等效电路
初始状态时:
Z10 r1 jL1, Z20 r2 jL2 , Z3 Z4 R
r1 r2 r0 ,
L1 L2 L0 ,
空载输出电压 U0 (U / 2) (Δ Z / Z )
传感器衔铁移动方向相反时
Z1 Z Δ Z、Z2 Z Δ Z,
空载输出电压 U0 (U / 2) (Δ Z / Z )
衔铁上下移动相同距离时,输出电压大小相等方向 相差180º,要判断衔铁方向就是判断信号相位。
3.1.6 零点残余电压
Z10 Z20 Z0
衔铁上移时:Z1 Z0 Z1,
Z1 jL1
Z2 Z0 Z2 ,
输出电压为:
Z2 jL2
U0
U AC
(Z0 Z1)R (Z0 Z2 )R 2R(Z0 Z1 Z0 Z2 )
U AC 2
Z1 Z2 2Z0 Z1 Z2
U0
U AC 4
Z1 Z2 UAC
• u0的幅值要远 大于输入信号u2 的幅值, 以便有 效控制四个二极
管的导通状态。
• u0和u2由同一振荡器提供,保证二者同频、 同相(或反相)。
当位移Δx = 0时
i3
i1
i2
i4
当位移Δx = 0时,UL=0
当位移Δx > 0时, u2 与u0同频同相, 当位 移Δx< 0时 , u2与u0 同频反相。
布电容。
e
e1
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
e20
t
e20
1
(a)残余电压的波形
2 34 5
t
(b)波形分析
1 基波正交分量 2 基波同相分量 3 二次谐波 4 三次谐波 5 电磁干扰
高 次 谐 波
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措施
(1)在设计和工艺上,力求做到磁路对称,线圈对 称。铁芯材料要均匀。两个二次侧线圈窗口要一致, 两线圈绕制要均匀一致。一次侧线圈绕制也要均匀。
Z0
4
r0
j jL0
(L1
L2 )
L1
L2
2L0
0
0
3
0
5
最终电桥输出为:
U0
U AC 2
(
0
)
输出电压的 相位与Δδ的 关系?
结论: • 比较单线圈,差动式的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 差动式非线性项比单线圈多乘了(Δδ/δ)因子;
不存在偶次项,因Δδ/δ <<1,线性度得到改善。 • 差动式的两个电感结构,可抵消温度、噪声干扰
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被测物 理量转换成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 一种装置。 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重量、 力矩、应变等多种物理量。
3.1 自感式传感器(变磁阻式)
3.1.1 结构和工作原理
➢ 结构:由线圈、铁芯、衔铁三部分组成。 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气隙厚度为 ;
实际的特性曲线,在零点上总有一个最小的输出电 压,这个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最小不为零的电压称 为零点残余电压。
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
➢两个传感器线圈不完全对称(导磁体的几何尺 寸、线圈的电气参数等不对称)
➢传感器铁磁材料磁化曲线存在非线性;
➢供电电源存在高次谐波,而电桥只能对基波较 好的预平衡;
➢线圈间存在分布电容等寄生参数
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 U 2 e2a e2b 0
当被测体有位移时,δa≠δb 两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e2a≠e2b,输出电压
U 2 e2a e2b 0
2.输出特性
当两绕组的工艺严格对称时,有:
W1a W1b W1,W2a W2b W2
r1a r1b r, L1a0 L1b0 L10
(2)采用拆圈的实验方法来减小零点残余电压。其 思路是,由于两个二次侧线圈的等效参数不相等, 用拆圈的方法,使两者等效参数相等。
(3)在电路上进行补偿。线路补偿主要有:加串联 电阻,加并联电容,加反馈电阻或反馈电容等。
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
3.2.4 测量电路 1.相敏检波电路
参考信号u0 输入检测信号u2
Es
Es1 jM1I p Es2 jM 2IP
负载电阻足够大时输出电压
LS2 M2
Es Es1 Es2 j(M1 M2 )I p
Es与互感之差 成线性关系
Es
j(M1
Rp
M2)Ep
j Lp
当铁芯在中间位置时,
M1=M2=M, Es=0
当铁芯上移Δx时
Es1 RS1
RP M1
的影响。
(2)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 电桥的两臂是传感器线圈阻抗臂,另外两个臂 是交流变压器次级线圈各占1∕2,交流供电。
输出空载电压
U0
U Z1 Z2
Z1
U 2
U 2
Z1 Z2 Z1 Z2
初始平衡状态,
Z1=Z2=Z, U0=0
衔铁偏离中间零点时, Z1 Z Δ Z、Z2 Z Δ Z,
eab
衔铁下移
t
ecd
t
USC
t
f *d R c
eab
衔铁在
零位 ecd
t t
e1 ~
*
e
USC
h USC
t
*
R
衔铁上移 eab
t
a
b
ecd
t
USC
t
全波电压输出
a
半波电压输出
a
c
cV
b
Uab=Uac-Ubc
当衔铁位于零位
Uac=Ubc
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上 Uac> Ubc
b
Uab=0
~ Ep LP
LS1 Es2 RS2
Es
M1=M+ΔM,M2=M-ΔM,
Es
2Ep M R2 2 L2
与Ep同相
p
p
LS2 M2
当铁芯下移Δx时:M1=M -ΔM,M2=M+ΔM,
Es
2 E p R2 2 L2
M
与Ep反相
p
p
铁芯向右移, 输出与u2a同极性; 铁芯向左移, 输出与u2b同极性;
L f ()
力F
Δμ
磁导率型
压磁效应 主要用于力测量
单螺线管型
铁芯移动改变磁路气隙
漏磁通变化磁阻变化 导杆
自感L变化
铁芯 线圈
特点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非线性严重;
灵敏度低,用于大位移测量
3.1.2 变气隙式传感器(自感式)
L W 20s0 f ( ) 2
初始电感量为
ΔL2
电感量的变化为:
L2
L2
L0
L0
0
电感量的相对变化为:
L2 L0
0
1
1
( )
0
0
0
2
0
3
0
讨 论:
忽略高次项,则有
L1
L0
0
L2
L0
0
灵敏度
S L L0
0
ΔL1、ΔL2与Δδ成线性关系,高次项的存在是造成非 线性误差的主要原因。
当(Δδ/δ0)越小时,高次项迅速衰减,非线性改善,但 又限制了测量范围。一般取(Δδ/δ0)=0.1~0.2
e1 ~
D1
e21 e R
D4 D3
D2
A er e22
C1 C2 B
i1 i3 C
R1
R2 D
i2 i4
移 相 器
图中调制电压er和e同频,经过移相器使er和e保持同 相或反相,且满足er>>e。调节电位器R可调平衡, 图中电阻R1=R2=R0,电容C1=C2=C0,输出电压为 UCD。
2. 差动整流电路
被测压力经位移、电压两次转换输出
3.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互感式)
3.2.1 结构与工作原理
两个初级绕组的同名端顺向串联, 两个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则反向串联。
变气隙式差动变压器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 变面积式差动变压器
1. 工作原理
衔铁处于初始平衡位置时, 间隙δa0 =δb0=δ0 两个次级绕组的互感电势相等,e2a=e2b
相敏检波电路输出电压uL的变化规律充分反映了被测位移 量的变化规律, 即uL的值反映位移Δx的大小, 而uL的极性 则反映了位移Δx的方向。
(a)被测位移变化波形图; (b)差动变压器激励电压波形; (c) 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波形; (d)相敏检波解调电压波形; (e)相敏检波输出电压波形
相敏检波电路
L0
W 20S0 20
+ΔL1
当衔铁下移Δδ时,则 0
电感量的变化为:L1
L1
L0
W 20s0 2(0
)
W 20s0 2 0
W 20s0 20
[
20 2(0
)
1]
L0
0
电感量的相对变化为:
2
3
L1 L0 0
1
1
( )
0
0
0
0
0
当衔铁上移Δδ时,则 0
一般情况,气隙厚度δ较小, 可以认为气隙磁场是均匀的, 若忽略磁路铁损,磁路总磁阻
线圈 铁 芯
s1
s
s2
δ
为
衔铁
Δδ
Rm
l1
1 s1
l2
2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