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之态势语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之态势语训练

俗话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师是人才的创造者,教化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说:“言(口语)为心声,态势语则是无言语的心声,是交际双方心理状态和情感的自然流露或有意识的表现。那什么是态势语呢?

一、态势语及其应用

态势语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的一种形式,又称为体态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中,态势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成功的口语交际和教育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也得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

态势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补充强化口语信息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发送着各种信息。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与有声语言的协调统一,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扩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补充和强化了有声语言的信息,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

(二)沟通、交流情感

人们可以通过态势语表情达意,也可以通过态势语观察、分析对方说话的内容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达到双方交流、沟通的目的。

(三)调控交际活动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所表达的情感信息往往具有暗示作用。说话者或听话者有意识的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手段传递信息,可以调动或影响口语交际的情绪,启发或引导对方的思路,调节口语交际的气氛,使口语交际中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态势语辅助有声语言调整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化不利的,被动的局面为有利的,主动的局面已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示例]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教师再给小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后,要求学生用“饱满”造句。学生只会用植物一类进行练习,如“麦粒长得饱满”,“豆荚长得饱满”。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斯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胸脯略为挺了一挺,头稍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有神的问道:“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道:“老师精神饱满。”

这是斯霞老师循循善诱,利用态势语向学生作心理暗示,将学生的思路向着预期的教学目的引导,成功的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口语交际中的态势语训练

(一)态势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和谐,是态势语运用的美学要求。包括态势语运用的得体、自然和适度。态势语的运用要同有声语言的内容、语调、响度、节奏等协调,要同说话者或听话者的心态吻合,态势语本身各构成要素(如身份、手势、表情、目光)之间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和谐。

1)得体:听、说双方的态势语运用要同特定的口语交际场合相符合,要同口语交际的目的相符合,要同听、说双方的身份年龄相符合。

2)自然:态势语的运用应当是随情所欲,自然大方,是内容、情感的自然表达,是个性风格的自然流露。态势语训练不应限定僵化的同一模式,反对矫揉造作。但自然并不等于无意识的随意,而要受口语交际目的制约。

3)适度:态势语运用的幅度、力度、频率等受到有声语言、语境等因素的制约,要注

意把握分寸。动作幅度不宜过分夸张,形式不宜复杂;力度和频率要适中,要有助于口语表达而不要喧宾夺主、哗众取宠。

2、态势语训练的一般原则

1)以口语训练为载体:态势语作为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辅助手段,不可能脱离口语孤立地进行训练。态势语训练的基本形式应当以“读-听-说”为载体。

2)分解与综合相结合:根据人们的视觉观察习惯,态势语的训练程序首先宜从宏观着眼,注意总体轮廓形象,训练行姿、站姿、坐姿等整体态势;然后由宏观至微观,逐步进行局部态势语的分解训练,包括动作、手势、表情、目光等。态势语的运用始终应当是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因此,态势语的分解训练是相对的,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中,有针对性地突出训练某项态势;分解训练是为了更好地综合运用。

3)由模仿、创造到自然运用:态势语训练的方法可以先由观察、分析入手,进行模仿性训练;再结合不同的口语材料,设计不同的语境,进行创造性训练;最后训练态势语的随情所致,达到得体、自然。适度的和谐境界,并能有意识地利用态势语调控口语交际活动。

(二)态势语的分解训练

1)身姿语训练:身姿语包括行姿、站姿、坐姿等,是构成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

行姿,是讲话的前奏,给听众第一印象。行走时要步履稳健而轻捷;不要慌慌张张,摇摇晃晃,拖拖沓沓。

站姿,是讲话的基本身姿之一,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式,两脚基本平行,相距与肩同宽;二是前进式,两脚一前一后,相距适中。无论是那种站姿,都应肩平、腰直、身正、立稳,身体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上身可以略微前倾;给人以亲切、进取、伟岸的形象。不要上身后仰、重心落在后脚、不要左右摇摆、不要两腿打颤或轮流抖动,以免给人轻率、傲慢或慌张的感觉。

坐姿,是双向性会话式语境中听、说双方的基本身姿。任何一种坐姿都毫不掩饰的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如抬头仰身靠在座位上,反映了倨傲不恭的心理;上身略为前倾,头部侧向说话者,是洗耳恭听的态势;上身后仰并把脚放在前面的茶几或桌子上,是放纵失礼的表现;欠身或侧身坐在椅子的一角是谦恭或拘谨的反映;踮起二郎腿不时晃动的坐姿表现了听话人的心不在焉;听话人变换坐姿流露了疲倦不耐烦或想发表意见的心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作为说话者要注意观察听话者身子变换推测对方的心理状态,依此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作为听话者,也可通过有意识的身姿变换,实现与对方心理沟通或调控口语交际过程。

教师的身姿语给学生以第一印象,能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教师的站姿要端正、稳健、挺直、精神饱满;弯腰驼背会让学生感到别扭压抑,精神不振。教师讲课时站累了,可将身体重心轮换放在一条腿上,作稍息的站姿;但身体不要后仰、歪斜、或左右摇摆,不要把另一条腿伸的太远或下意识的抖动;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撑着讲台或将上身俯在讲台上。

2)手势语训练:手的动作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手是第二个脸。手势表达的含义相当丰富,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情意手势,主要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情感;二是指示手势,用于指明要说的人、食物、方向等;三是象形手势,用来描摹、比划具体事物或人的形貌;四是象征手势,用来表达抽象概念。根据手的动作范围,一般将手势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上区为肩部以上,多表现积极振奋肯定张扬等意义;中区为肩部至腰部,表现坦诚、平静、和气等叙述、说明中性意义;下区为腰部以下,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等否定意义,多表现贬义。手势要适度,包括速度、频度、幅度、角度等。要注意克服教学中常见的不良手势,如:抓耳挠腮、抠鼻子、用手指敲讲台或对学生指指点点等。

3)表情语训练: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把交际双方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像镜子一样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