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问题之一。
二 制剂杂质研究主要思路
复方制剂有关物质控制基本原则和单方一样
,可看作是在做两个或者三个产品,不过是 同时分析几个物质。相关的指导原则有ICH Q3A和Q3B和FDA相关的工业指南。
首先通过对原料药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稳
定性等分析,初步预测制剂中可能存在的降 解产物(杂质的分析预测),然后通过进一 步的试验,对杂质来源进行归属。
test)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是根据 药物间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物理化学特 性的不同,选用某种药物特有的灵敏定 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鉴别的主要项目
IR和Raman是鉴别原辅料的首选方法,用于制剂鉴 别有局限性,要考虑辅料干扰,复方制剂API相互 间的干扰以及辅料的干扰更为复杂。
IR或Raman制剂鉴别应用实例不多。前处理提纯 去除干扰是常用的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或采 用微光谱(化学成像等)是进行制剂鉴别新方法。 其他光谱法如紫外法、理化反应(颜色、沉淀) 等在制剂鉴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但专属性不强, 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的应用实例越来越多。
1. 1 USP32版检查法
初试公式:
复试公式:当条件①
, ② ,同 时被满足时,判定批产品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的取值见表1。
1. 2 与中国药典法比较
采用相同的抽样方式,即二次抽样法,且抽取的样本
数相同。两种方案的接受值(Acceptance value,AV)或 称待判值相同;判别式也基本相同,除USP第二阶段 的条件②外,均可用 描述, 为接受 常数,其值在两国药典中有明显差异,见表2。
制剂中的杂质
应对制剂生产和/或稳定性考察中发现的降解产物 进行综述。包括对可能降解途径和因与赋形剂和/ 或包装容器反应所产生杂质的科学评价。 应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包括研发中生产的批次 和拟上市生产批次的试验结果。
应对不属于降解产物的杂质进行说明。
应对拟上市的有代表性批次中杂质概况与用于研 究的批次作比较,对差异进行讨论。
2010年版药典第二增补版已增加可采用光纤
在线检测的相关内容,并规定检测结果不得 用于仲裁。
以上三种测定法中,当采用原位光纤实时测
定法测定时,赋形剂的干扰应可以忽略,或 可以通过设定参比波长等方法消除;该方法 特别适用于溶出曲线的测定。
3、可见异物检查法
该检查法在药典整合中遇到了问题,主
鉴别的主要项目
2、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是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 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 的真伪。一般鉴别试验可能只证实为某 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需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
鉴别的主要项目
3、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注射剂: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本品为无色 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 的澄明油状液体。 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 中呈白色颗粒悬浮液,静置后颗粒沉降于瓶 底;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胶囊剂:本品内容物为类白色至微黄色粉末 或颗粒;本品内容物为淡黄色至淡棕黄色油 状液体;本品内容物为白色球形小丸。
析阴离子的技术已相对成熟,但目前国内对 无机杂质的控制要求仍相对简单,将是一个 重要的研究方向。 USP制订药品重金属或限量元素总体控制解 决新方案,增加三个新通则:元素杂质-限 度<232>、元素杂质-测定法<233>、膳食补 充剂中的污染元素<2232>。
无机杂质
新通则<232>目的是规定药物中元素杂质含
有机杂质
药物中的杂质随 不同来源(不同 生产厂或不同工 艺过程)而异 (见右图)。
有机杂质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制
定的杂质控制指导原则及基本理念已经逐步 被国际社会接受。中国药典从2005年版始在 附录中设有“药物杂质研究指导原则”,中 国药典2010年版可谓是国内近10年来药品杂 质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挥发性杂质
目前的焦点是残留溶剂分析,参照
ICH“Q3C杂质: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 按照常用的69种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 害程度分为4类控制限度,是指在药物合成 中使用的(或用于制备溶液或混悬液的)有 机或无机液体,由于它们一般具有已知毒性, 故较易选择控制方法。 根据各品种生产工艺确定控制对象;推荐采 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
要是各部原订的限度,整合在一起时就 相互不对应,正在协调统一之中。
第二部分 制剂的杂质研究
杂质研究涉及杂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与验证、杂质确认、杂质限度的确
定及杂质控制等诸方面。
一 杂质定义和种类
ICH将药品中杂质按其属性分为无机杂质、挥发性 杂质和有机杂质三类。包括:
无机杂质
无机杂质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它们通常是
第一部分 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
三 检查项
制剂检查项较多,随剂型不同而不同。重要的有: 固体制剂:重量差异、片重差异、含量均匀度, 崩解、溶出度和释放度和有关物质(杂质)等; 液体制剂:可见异物,溶液颜色,澄清度,无菌, 热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有关物质(杂质)等。 以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可见异物检查法为例分 别讨论。
第一部分 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
二 鉴别项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是 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一般在药品检验 中作为首先项目。鉴别试验主要用于证 实鉴别对象是否为所标示的药物,但常 不用于鉴别未知物。
鉴别的主要项目
1、性状:也可以列为鉴别项下,主要反映
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如外观、臭、味、溶 解度及其物理常数等。 其中溶解度、熔点等项目受被测物晶型、颗 粒大小等因素影响,会使批间有差异。主要 是对原料药的影响,但也会影响制剂的质量。 在制剂鉴别试验中虽较少但有时也要考虑。
三 杂质研究方法与步骤
3. 1 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
⑴ API生产厂的技术资料,一般有DMF的会提供 可公开的部分,包括工艺流程,合成路径和所有
潜在杂质的信息。 ⑵ 同品种在USP、EP中的情况,如杂质种类和限 量。 ⑶ 初步了解制剂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杂质和降解产 物。 ⑷ 了解原研单位的相关资料和如何控制杂质的, 如仿制药的进口注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二 制剂杂质研究主要思路
制剂由至少一种API添加各种辅料(或不加
)按一定工艺制成,其杂质包括原料药带入 的杂质,在制剂制备过程和贮藏期间产生的 降解产物,以及药物之间、药物与辅料之间 相互作用产生的降解产物。由于制剂比原料 药所含杂质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数目也可能 要多,使制剂的杂质研究较原料药复杂,复 方制剂又较单方制剂更复杂。
1. 2 与中国药典法比较
USP32版的初、复试两阶段的接受常数
值均比ChP
相应值要大, 值越大,在接受值(AV)不变的前提下,
含量均匀度离散的标准差
越小,表明USP32版对
含量均匀度的控制要求更严格,其判别标准明显高于 ChP2010年版,但是,由于USP无复试的附加条件, 使复试率较大。
2、溶出度检查法
3.3 建立可靠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获取杂质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选择
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建立是一个复杂工程, 原则就是方法要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方法应能有效分离各杂质,灵敏度除应符合一般要求
外,还要关注对制剂中含量较小的药物所产生杂质的 检出能力。 方法必须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stability indicating) ,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都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的要求, 因此,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一般采用相同的色谱条件 。评价方法是否具有稳定性指示功能的主要依据就是 stress study(破坏实验)。
有机杂质
包括:起始物、副产物、中间体和降解产物
等,如何按照QbD (quality by design)的指导 思想,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并保证分析方法 的耐用性则是有机杂质谱分析的关键。 对于药物制剂,需要进行控制的杂质还包括 其活性组分的降解产物或活性组分与赋形剂 和(或)内包装/密封系统的反应产物。
量的限度,这些元素以杂质存在于原料药和 制剂(包括天然物和rDNA生物制品)、国 家处方集的辅料、和《美国药典膳食补充剂 纲要》的膳食补充剂和营养成分中。 膳食补充剂在通则-膳食补充剂中元素杂质 (2232)中另有规定。
无机杂质
<232>中元素杂质的每日允许暴露量(PDE)
Baidu Nhomakorabea
与ICHQ3D是一致的。在新通则<233>中, 着重描述了测定元素杂质的两种常用方法: ICP-AES(方法1)和ICP-MS(方法2),并提出 选择方法的原则。
3.2 杂质来源的分析预测
原料药引入的杂质不是制剂杂质研究重点,主要关注
降解产物。通过对各原料药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稳 定性等分析,初步预测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如酯键 、酰胺键易水解,通过分析可确定水解产生的杂质。
原料药及单方制剂稳定性试验对(复方)制剂中杂质
的预测具重要参考意义,原料药及单方制剂贮藏中易 出现的降解产物在(复方)制剂中一般也会存在。如 对原料药稳定性及降解研究有助于确定不同制剂工艺 (如是否接触水分、是否经高温处理、是否避光等) 可产生的杂质;通过对各原料药化学结构分析,可初 步判断主药间是否存在作用而产生杂质。
ICH要求(制剂中的杂质)
一般情况下,存在于原料药中的杂质在制剂中不需要
监控,除非它们也属于降解产物。制剂中的降解产物 是指制剂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因如光照、温度、pH、 水或与赋形剂和/或包装系统互相反应而导致原料药发 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杂质。
有机杂质
丁溴东莨菪碱含有
酯键,在一定pH溶 液中发生水解生成 杂质。在注射剂工 艺中用盐酸调节pH 值。采用HPLC法测 定不同pH条件下丁 溴东莨菪碱降解产 物托品酸浓度,根 据数据拟合降解曲 线(图2),研究稳 定性,可为生产和 贮存提供重要的参 考依据。
已知和已鉴定的,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 剂,重金属或其他残留金属,无机盐,其他 物质(如过滤介质、活性炭等)等。 在新药的研制过程中应对残留催化剂进行评 估,在标准中是否收载相应的检查项目,应 进行分析讨论。标准限度应根据药典标准或 已知的安全性数据来制定。
无机杂质
采用 ICP-MS 分析各类阳离子,离子色谱分
制剂中的杂质
发现任何降解产物,如果大于鉴定阈值时应予鉴定;
若无法鉴定某一降解产物,则予以说明。 在制剂标准中应包括以下降解产物检查项:
制剂中的杂质
杂质(或降解产物)的界定是获得和评估一
些数值的过程,这些数值用于建立安全阈值 (水平),单个的或某些已明确的杂质(或 降解产物)含量在此阈值水平下是安全的。 应对设定的杂质(降解产物)限度提供包括 安全性在内的依据。
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王 玉
第一部分 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
第二部分 制剂的杂质研究
第三部分 分析方法验证
第四部分 稳定性研究关注点
第一部分 制剂分析方法的建立
一 性状项
对性状的描述很重要,既要严谨,又要实事 求是、切合实际;即宽严适度。 片剂:本品为白色片或类白色片;本品为糖 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本品为 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至淡黄色
1、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
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 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各国药典先采用计数 法,USP21版将计数法改为计数-计量混合 型检查法,ChP1990年版开始采用计量法, 其他国家药典也相继采用计量法。美国等国 外药典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法不断改进。但是, ChP1990年版以后,该检查法一直几乎不变。
二 制剂杂质研究主要思路
确定各杂质的来源,对其定性和归属,限度
确定必须以归属为基础。如对于毒性杂质, 需明确归属才能严格控制,制定合理的限度 。即使对于微量的未知杂质,由于来源于不 同主药,其可接受的限量可能不同,一般也 应确定来源,除非杂质的量小于制剂中含量 最小药物可接受的未知杂质限量。
制剂杂质的来源归属是杂质研究首先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