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对一名有任性行为幼儿的分析与矫治三篇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行为矫正对一名有任性行为幼儿的分析与矫治,以供大家参考!

行为矫正对一名有任性行为幼儿的分析与矫治1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幼儿园的很多幼儿存在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今后发展的隐患。《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因此,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教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观察、分析、记录,以幼儿邢为例,浅谈一下任性幼儿的行为矫治。

个案

邢,男,3岁半,小班幼儿。姥姥、姥爷带大,该幼儿任性、暴躁、易发脾气、习惯指挥他人、语言过激、爱哭等。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他才肯让爸妈走。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大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与小朋友在一起,他经常无故推打小朋友,损坏他人的作品,胆小的幼儿经常被他弄哭,胆大的幼儿被他招惹后引发对立情绪,他便说一些过激的话,还大嚷大叫,大哭大闹,老师问原因,他不理,仿佛很冤就是个哭。在班里,常常情绪暴发,有时说出“我拿菜刀砍了你、拿菜刀剁了你”等过激的话。不过,邢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

一、家长性格脾气的遗传和影响

在平时与家长的接触和交谈中了解到,家长脾气不太好,遇事好急,易急躁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吵架,说话声音大而且含不文明之语。在很大程度上对邢有负面影响。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儿童的影响

全家视邢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姥姥、姥爷对邢百依百顺,让其为所欲为,不愿听到别人说邢的“不”字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隔辈溺”。父母有时脾气一上来就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家长,便强制使孩子听命,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

对策

采取游戏活动进行矫正。针对邢的情况,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邢提高认识,积极协调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如,语言

活动“我长大了”,通过观察、讲述,使邢对自己以前和现在进行比较,知道自己长大了,更懂事了。以及语言活动“到×××家做客”。在活动中邢对小家庭产生兴趣,积极参加表演,在表演中,既当主人又当客人,学习了不少的礼貌用语,而这些礼貌用语正是他学习热情待人、互助友爱的基础之一。又如,音乐活动“找朋友”,小朋友都喜欢找与小朋友友好的孩子,通过有幼儿不想找他,使邢明白以前的许多做法是不对的。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这些活动,使邢学会用推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过激语言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实行短时间“冷处理”。有时候,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特别是对容易冲动的邢,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例如一次午睡他故意捣乱、出怪音不想睡觉,老师说了一句“别出音儿了,小朋友一会儿就被闹醒了。”邢便大声说“我告诉我爷爷去,拿菜刀砍了你。”说完,便大哭起来。当时我想去安慰他,可以前的几次告诉了我,那样只能火上浇油,小朋友醒的会更多。于是我没理睬他,渐渐的他的声音变小了,见他基本冷静了,我悄悄对他说“好孩子知错就改,老师格外喜欢。”当再活动时遇到他的任性行为,可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几次下来,邢有了很大的进步。

抓住时机,及时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一次,郭小朋友做手工时因丢了自己的一个小动物而大哭,老师给他一个,他还不要,这时,邢也来安慰郭“别哭了,老师再给你一个,不也可以做完吗哭也没有用,下次保管好自己的手工别再丢了。”我立即说“瞧!邢说的多好啊,像个大哥哥,邢以后也不会为一点小事儿而哭鼻子了,对不对,邢郭,别哭了,我们要向邢学习。邢能做到吗”从此,邢一旦要哭,我就以此事鼓励他,果然进步很大。

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儿在家、在园、在社会都能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与家长商议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的拼插玩具。让其尽情的施展,然后家长给予鼓励。这既是一种心理疏导,又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同时,以榜样示范、强化邢的正确行为。要求邢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引导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

建立“邢的故事”家园联系册。邢爱看书、爱听故事,特别爱听自己的故事。针对这一兴趣点,我为他建立了“邢的故事”家园联系册。即,将他一日进步点和不足以故事的口吻写下来,然后配上简单的简笔画,交给家长,家长回家读给邢听。使邢感受故事的快乐,增强自信,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家长再将邢在家的表现写下来,第二天,我再读给所有小朋友听。为了听到好听的故事,邢尽量做的更好。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矫治,邢的任性行为减少了,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他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

园,活动中情绪稳定了,与妈妈的要求也减少了。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经常推荐他当组长,这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为,尚需幼儿园、家庭协同努力,循循善诱,逐步实现。邢小朋友定会成为一个天真活泼全面发展

的孩子。

行为矫正对一名有任性行为幼儿的分析与矫治2

课题“矫正幼儿任性行为实践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群体的增多,家庭教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多数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致使许多幼儿从小养成了诸多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挑食、多动、注意力分散、任性、自私、霸道等。我园就有很多幼儿存在一些任性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一名小朋友,爸妈由于生意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一生下来就由和爷爷奶奶生活学习在一起,沾染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任性、遇到困难就耍小性子、易怒、爱哭等等。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0-6岁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期,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不仅容易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而且易于矫正任性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对任性行为幼儿的及时矫治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全的性格,进而优化幼儿全方位的教养环境,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幼儿任性行为现象有哪些,在幼儿园会如何表现,在幼儿园、家庭双方的配合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矫治幼儿的任性行为、促进幼儿开朗性格的形成,这些都是我们在课题中所要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中班幼儿一般指年龄在四至六周岁左右之间的幼儿。

矫正矫正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对具有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追踪、分析,挖掘其失偏的动机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手段和方法,矫正其任性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从广泛意义上讲行为既包括了外显行为,也包括了内隐意识历程。外显行为诸如写字、奔跑等,内隐行为诸如焦虑、恐惧等。行为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被观察、描述、记录、测量的,可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们的所作所为。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隐的。如思考就是一种隐蔽的行为,行为矫正主要集中于公开的领域。

行为矫正人们通过良好的学习,学会了说话、认字等,获得了各种知识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品行,建立了良好的行为模式。但是也有人在不利条件下进行了不正当学习,形成了任性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技术的功能就是帮助这些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变任性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有交往的方法。

幼儿任性行为幼儿任性行为一般是指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