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5*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内容解读1.“笑”剧的主角。

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在整部小说的情节架构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借她的三次出场,即“三进大观园”,赋予了她见证荣、宁二府从繁荣到败亡的特殊地位。

一方面,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处处透露着新鲜好奇,处处引起哄堂大笑。

不过,她对每一项新奇东西所流露出的神态,说的每一句言辞,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所以她虽俗,却俗得可爱。

另一方面,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从而得到些恩惠。

她在饭桌上的一系列俚俗之语和滑稽之态,完全是为了迎合大家取乐之需,这足见刘姥姥的机敏之处。

2.“笑”剧背后的悲悯。

刘姥姥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

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这个小人物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饱含着悲悯、尊敬的感情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以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二、技法总结1.妙趣横生的场面描写。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生动地描绘了大观园里的一次宴会场面。

由于刘姥姥的出现,宴会高潮迭起。

这是一场“笑”的盛宴,先总体概括场面特点“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连写了八个人的“笑”。

同样是“笑”,却千姿百态,紧扣各人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笑”得各有特色,如“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等。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25.《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中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精彩章节,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了解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红楼梦》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本课《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编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原题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这一回主要写贾母等人在大观园游玩、吃饭以及行令宴饮的情形。

节选部分写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早饭时出洋相,导演了一场各具情态的笑剧。

这部分虽是节选,但故事情节却相对完整,所描写的众人的笑可谓各具情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讲《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刘姥姥为线,以表现人物为根本,最终达到形式与感情的高度统一。

在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学习重点之外,还应让学生得到感情的升华,更好地完成本单元所设定的目标。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体验,大部分同学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头名著的阅读;同时,对欣赏文学名著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能力,能够结合工具书扫清基础知识障碍。

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剧,对故事情节大多有所了解。

但是这种了解处于较为浅层的阶段,对《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思想内涵了解不够深入。

【教学目标】1.语言运用:笑中品妙,从大观园众人各异的笑态描写中品味曹雪芹写人物暗合其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之妙。

2.思维能力:阅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着重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3.审美创造:领略传统白话小说的魅力,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4.文化自信:笑中寻悲,勾连细节,读出暗示贾府盛极必衰的伏笔,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略传统白话小说的魅力,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教学难点:笑中寻悲,勾连细节,读出暗示贾府盛极必衰的伏笔,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3篇)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 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

2.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教学难点:1. 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2. 理解作者通过刘姥姥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2. 介绍刘姥姥的背景故事,引出课题《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梳理课文结构,总结主要内容。

三、分析人物形象1. 通过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刘姥姥性格特点的理解。

3. 教师点评,总结刘姥姥的性格特点:机智、幽默、善良、淳朴。

四、品味语言1. 选取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特色。

2. 学生朗读,体会刘姥姥语言的幽默风趣。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刘姥姥性格特点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述刘姥姥的性格特点。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析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二、分析作者用意1.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2. 小组讨论,分享对作者用意的理解。

3. 教师点评,总结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批判封建礼教的虚伪。

三、拓展延伸1.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以及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

2. 鼓励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进一步了解这部经典名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25刘姥姥进大观园(新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5刘姥姥进大观园(新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其次,在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时,我尝试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这让我认识到,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我应该更加耐心和细致,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再次,在课堂互动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但发现部分学生仍然较为被动,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让我意识到,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概述。
3.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4.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6.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7.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8.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9.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
10.课文中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11.课文的结构和布局。
12.课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升华: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0.课文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作用。
板书设计
1. ①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概述
③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②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③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4. ①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描述,展示了贾府的奢华与腐败,以及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

课文以刘姥姥的视角,描绘了她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闻,使读者对贾府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学生对封建社会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难点:对封建社会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翻译和注释,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参考。

3.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贾府的大观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

(3)能够欣赏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作品内容。

(2)通过合作探讨,分析作品主题和手法。

(3)通过创意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洞察人性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

(3)欣赏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的把握。

(2)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 互动探讨法:引导学生合作探讨作品主题和手法。

3. 创意写作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

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论文、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进程1. 简要介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作者、背景等。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和手法。

4. 课堂讲解:讲解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幽默风格等。

5.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请结合文本,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

2. 请谈谈你对《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3. 请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背景,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拓展阅读相关章节,深入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及《红楼梦》写作艺术。

4.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小组交流,把握文章的情节,探究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结合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你们看看我出示的这幅连环画图片,猜猜是哪部名著的什么情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里的片段吗?你知道其中的人物是谁吗?(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板书课题:25*刘姥姥进大观园(出示课件3)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一)文本知识1.作者简介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曹雪芹(出示课件5、6)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生于南京,早年经历过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养,北迁后家道衰落。

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

代表作《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作家作品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谈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你们对这部作品了解吗?预设:(出示课件6、7)《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 体会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感受封建社会的众生相。

4. 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 体会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

(二)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红楼梦》中的人物图片或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红楼梦》的认识。

(2)教师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看这位乡村老妪在贾府中的奇妙经历。

2. 作者简介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中与众人一起吃饭、游玩的故事。

②这篇小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体现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赞赏,对贾府贵族生活的批判,以及对封建社会命运的感慨。

4.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结构(1)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①小说中主要有哪些人物?明确:小说中主要有刘姥姥、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

②请分析刘姥姥的人物形象。

明确:刘姥姥是一个朴实、善良、机智、幽默的乡村老妪。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篇一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

凡读过《红楼梦》,没有不知道大观园的。

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园应锡大观名”。

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作为背景的。

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红楼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

我们今天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2.生难字词(1)字音蓼溆(liǎo xù)撮弄(cuō)发怔(zhèng) 岔气(chà)促狭(cù xiá) 筵席(yán xí)(2)词义【调停】安排处理。

【撮弄】戏弄。

【岔气】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发怔】发呆。

【促狭】爱捉弄人,刁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明确: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

九年级统编版《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2.分析刘姥姥等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贵族生活的描写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阶层差异,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4.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言行举止,分析其性格特点,如善良淳朴、精明世故等。

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包括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梳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中的趣事,体会其中的喜剧效果和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刘姥姥这一人物视角所展现的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对比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讲述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趣味故事或介绍《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引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然后引入“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经典情节,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思考以下问题:刘姥姥为什么进大观园?在大观园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有哪些主要人物参与?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刘姥姥为了答谢贾府的接济并求得更多帮助而进大观园,在园中经历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如吃饭、游园等,与众多贾府人物有了精彩的互动。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与情节(15分钟)1.分析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语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刘姥姥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逗众人发笑,“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从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的精明,懂得迎合众人以获取好感;同时“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刘姥姥进大观园》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刘姥姥进大观园》课程教学设计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材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通过描写刘姥姥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这一闹剧,形成了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从而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态,各具特色。

学习这篇小说,要品读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探究人物性格特征;探究刘姥姥的生活智慧,品读百味人生。

【教学目标】1、品读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探究人物性格特征;2、探究刘姥姥的生活智慧,品读百味人生。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2.边读边悟(1)搜集关于《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相关知识,并整理成笔记,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2)自由读《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进大观园》,勾画出体现刘姥姥性格特点的个性化描写,对比刘姥姥两次进入贾府心理有什么不同。

(3)人物的性格不仅反映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赏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不同人物的笑,猜想人物性格。

(4)自由读文章《刘姥姥:<红楼梦>里最大的救赎》,结合前文,探究刘姥姥的人生智慧。

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曹雪芹增删十次,批阅十载创作了经典名著《红楼梦》,毛泽东曾说,对《红楼梦》不读十遍就没有发言权,《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综合多门艺术的名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个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

请同学来汇报一下自己整理的《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相关知识笔记。

二、研读探讨小组探讨预习自学中的问题,整理所得。

(1)自由读《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进大观园》,勾画出体现刘姥姥性格特点的个性化描写,对比刘姥姥两次进入贾府心理有什么不同。

(2)人物的性格不仅反映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赏析《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不同人物的笑,猜想人物性格。

(3)自由读丛书《刘姥姥:<红楼梦>里最大的救赎》,结合前文,探究刘姥姥的人生智慧。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及作者曹雪芹。

2.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刘姥姥、凤姐和鸳鸯等人的形象特点。

3.品味文中细腻的细节描写和雅俗对比的喜剧效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情节,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场“笑剧” 的内容。

(2)分析刘姥姥、凤姐和鸳鸯等人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伏笔照应的妙处,理解作者通过这场“笑剧” 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感受《红楼梦》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封建社会画卷。

今天,我们将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片段——《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领略其中的精彩。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教师介绍曹雪芹及《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明确: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提问:《红楼梦》中有许多经典的人物和情节,你能说出一些吗?明确:学生可能会提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以及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元春省亲等情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词语:调停(tiáo)发怔(zhènɡ)岔气(chà)大筵席(yán)蓼溆(liǎo xù)摄丝戗金(qiànɡ)麈尾(zhǔ)铁锨(xiān)撮起(cuō)李纨(wán)2.提问:课文围绕刘姥姥进大观园写了哪些事情?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刘姥姥二进贾府,与贾母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提问: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去了哪些地方?明确: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去了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怡红院等地方。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深入理解《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掌握文中重要词语、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社会背景,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文中刘姥姥形象的深入剖析,理解她乐观、善良、勇敢的品质。
1.概括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
2.人物分析:详细讲解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如善良、乐观、勇敢等,引导学生学习她的优秀品质。
3.修辞手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刘姥姥的形象,学习她乐观、善良、勇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和理解他人。
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品质的重要性。
5.结合课文,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6.定期组织课堂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具体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讲述《红楼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兴趣。
2.情境表演: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验文本,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读后感、分析文章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难点,巩固学生的记忆。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推荐文章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优秀范文3篇热度: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精选教案范文3篇热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品教案范文3篇热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教案优质范文3篇热度:《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贾家的衰败也是曹家的衰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一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鸿篇巨作《红楼梦》,记录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

但有一位并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刘姥姥。

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来寻求答案吧!【教学提示】或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影视片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视频资源见光盘)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

一进: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

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

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学法指导】了解相关背景,或阅读名著全文,可为课文做有效铺垫。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进行了当堂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对《刘姥姥进大观园》情节的理解、刘姥姥的形象特征分析、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衰败的探讨等。通过检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征,并能够从封建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但也存在一些学生对课文细节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巩固。
- 《红楼梦》原著: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原著中与刘姥姥进大观园相关的章节,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 名家解读:《红楼梦》研究论文或名家解读文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 人物传记:关于曹雪芹的传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5.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特别是第六单元的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相关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应熟悉课文,便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 准备一些关于封建社会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环节,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
- 在教室内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 在教室前方布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师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改进教学评价的不足,教师应该建立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情节,掌握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刘姥姥的形象及其在大观园中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物分析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红楼梦》中丰富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红楼梦》及清代社会文化背景,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掌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刘姥姥作为小人物在大观园这一贵族环境中的表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体会《红楼梦》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的社会阶层差异与人性复杂。

四、教学资源•《红楼梦》原著节选(或相关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人物图片、情节插图、视频片段等)•《红楼梦》相关影视作品片段•背景知识介绍资料(清代社会风貌、贾府概况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说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刘姥姥的形象、性格及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角色扮演法(可选):选取文中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以一段简短的《红楼梦》故事或趣事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刘姥姥进大观园》。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红楼梦》及清代社会背景,为学生理解故事奠定基础。

2. 新课教学•初读感知: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字词疏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解决字词障碍,确保阅读顺畅。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人物分析:•刘姥姥形象:详细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如朴实、机智、幽默等),通过具体事例说明。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精选5篇)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1一、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3、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学习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

4、课时划分:2课时5、预习:(1)早读课,朗读课文,给文中生字加注音。

(2)借助注释,疏通文义。

(3)搜集《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相关知识,阅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其他章节,梳理刘姥姥与贾府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1、板书课题:人们常嘲笑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出示目标:请看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3、过渡语:同学们,早读课上,大家通过预习认识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的生字词,会的请举手。

好!下面检测预习效果,比谁能正确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1、检测预习: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调停tiáo发怔zhèng岔气chà促狭xiá筵席yánB.蓼溆liǎo戗金qiàng四楞léng游逛guàng刘姥姥lǎoC.威武wǔ撑船zhǎng鸳鸯yān g裹着guǒ宝钗chāD.筷子kuài铁锨xiān蹲着dūn嘱咐zhǔ腮帮子sāi答案:C(解析:撑船chēng宝钗chāi)2、解释词语3、学生互评对错,打出对错符号。

4、公布满分人数,表扬满分同学。

5、出示错题。

6、学生纠错,教师点拨。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清情节1、出示自学指导:默读全文,根据刘姥姥的游踪梳理情节划分层次。

时间:8分钟。

2、出示答案:第一段(1)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段(2—3)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段(4)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临摹生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2.通过学习课文,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和内涵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邀请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来打开今天的课堂。

猜猜她是谁?积年老寡妇、膝下无儿女、家中极贫寒,薄田度时日,贾家远房亲。

——刘姥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曾有这样一段话。

刘姥姥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

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投奔了你老来。

”--求救济得了20两白银,支撑一家度过艰难时期。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走进大观园时又说道刘姥姥道:“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这是头一茬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表感激意外受到贾老太太喜爱,得以游览大观园。

跟随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走进大观园,我们会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呢?二、活动一:走进大观园默读课文,请你用下面这个句式回答。

我看到一个_____的刘姥姥进入了一个_____的大观园。

【预设】寒酸阔气粗俗典雅贫穷奢华美轮美奂【我说】这样一个粗俗的刘姥姥,却点亮了端庄典雅的大观园,让这里笑声不断。

三、活动二:探讨“笑”全文总共多少“笑”字,看谁找得多?全文写了很多次笑,尤其是第七段,晓翠堂用餐,更是集中写了众人各具情态的笑。

1.晓翠堂用餐时,你能读懂他们的笑吗?(指令语)齐读第七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晓翠堂用餐时,你能读懂他们是为什么笑吗?【预设】笑点无法感觉到?你有很高的阅读品味,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出示材料: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

迎春坐了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

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寂然饭毕。

——《红楼梦》总结:往日用餐寂然饭毕——今日用餐一齐哈哈大笑。

——好笑。

是刘姥姥的到来让肃穆庄重的大观园,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欢声笑语。

2.你能读出他们是什么样的笑吗?【小组讨论】六人一小组选择两个人物(你喜欢的小姐、公子、老太太)赏析他们的笑。

让他们说,让他们读,让他们笑。

(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带上你的智慧行囊,加入小组讨论中,并做好批注)学生: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爽朗、不拘小节的笑。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含蓄、娇弱的笑。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娇贵、天真、孩子气的笑。

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慈爱的笑。

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矜持、温文尔雅、尊贵的笑。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失态的笑。

探春“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笑声。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娇柔、孩子气的笑。

(年纪最小)【齐读】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上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奶母,叫“揉揉肠子。

”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

白先勇在《细说红楼梦》里曾有这样的点评:我想不出写笑的场景,还有哪一个场景,写得活到这个地步。

每一个人的反应不一样,而且非常生动,这就是曹雪芹对场景的营造,也不过是吃餐饭而已,他就能弄得一片笑声,热闹非凡。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教师总结:公子小姐、各位奶奶们觉得——刘姥姥新鲜可笑(板书)。

三、活动三:探讨“刘姥姥”的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初讨论你在公子、小姐的欢声笑语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刘姥姥?【可笑的、没见识的乡野村妇】【滑稽搞笑的丑角】【质朴实在的农村老妇】(1)学生:“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刘姥姥讲话很粗俗,把自己和牛相提并论,直来直去,口无遮拦个。

他们没有见过。

教师:哦,从语言描写角度,语言粗俗,没见识。

让文雅的大观园众人觉得新鲜可笑。

(2)学生:“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在她的世界里,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还不如家里的“铁锨”。

语言粗俗,没见过世面。

教师:用庄稼人独有的语言打趣,有意让众人发笑。

(3)学生:动作上:刘姥姥很滑稽,或者说哗众取宠。

说了这个很尴尬的笑话后。

还“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感觉她在表演,刻意的装疯卖傻,让大家笑。

博人欢心(4)学生: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

赏析:“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是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故作呆傻、善于逢迎(5)学生:“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我且得一个儿。

”没有见识的刘姥姥啊,这明明是鸽子蛋啊。

(6)【质朴、实在的贫苦农民。

】第一段:满屋子里东西都只好看,可不知叫什么。

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了!“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总结】动作语言凸显人物性格。

大观园中的众人有没有这样说话的,有没有向今日这样笑过?学生:没有。

非常的有见识、典雅,中规中矩,恪守礼节。

而这个乡下老太太的到来,出示材料:这个乡下老太太,不光是带了茄子、豇(jiāng)豆进来,也带给他们欢乐,让他们真的忘掉了所有礼俗,饭也喷出来了,茶也弄出来了,这些姑娘平常多么地拘谨,刘姥姥让她们暂时忘掉了所有的规矩,带给她们真正欢乐的,正是这个土老婆带进大观园最原始的笑声。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二)人物形象再讨论读完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语和小文同学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展开了讨论,请参考评价,结合文章和相关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

①没有见识、装疯卖傻、搞笑滑稽的乡野村妇。

②通晓人情世故、机敏圆滑的“智者”。

③知恩图报的“庄稼人”。

【齐读材料】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

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投奔了你老来。

”刘姥姥道:“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这是头一茬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预设】学生1:能言善辩,颇有点小见识的人。

先后一进,二进荣国府。

并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学生2:机智圆滑、通晓人情世故。

刘姥姥心知肚明,凤姐、鸳鸯是故意捉弄她。

捉弄的目的就——讨老太太欢心。

学生3:知恩图报的庄稼人。

“摘了头茬的瓜果蔬菜,留着尖儿来孝敬,略表穷心。

”学生4:我觉得二、三都有。

通晓人情世故的智者、知恩图报的庄稼人。

教师:在你们的解读中,我走进了刘姥姥,她是知恩图报的也好,她是机智圆滑的也罢。

可是我却不想笑了。

因为刘姥姥的似乎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你是来报恩,带着头茬的瓜菜,带着自己的虽穷却真的心。

但别人却是来拿你来取乐,你是笑料。

听罢,你是在“笑”还是“难以再笑”?为什么?学生:不可笑。

反而可悲,心酸,不能笑,不能恼,只能积极配合,夸张表演,让大家取笑。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自尊。

——可悲(板书)教师总结:在大观园的这出闹剧中:公子小姐太太们觉得新鲜可笑凤姐和鸳鸯是有心取笑刘姥姥和我们却难以再笑可悲。

而那些昔日取笑刘姥姥的人,后来如何了呢?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便见分晓。

·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

”·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

”·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

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

”在贾府被抄、宝玉痴傻、黛玉之死、凤姐身衰力挫、以及贾府死丧接连的低迷、狼舅奸兄无视骨肉亲情,为一几私欲而卖掉巧姐的背景下。

而刘姥姥却千方百计的找人、赎人、安顿——巧姐。

知恩图报、善良、劳心劳力、破财化险。

这个昔日被嘲笑的对象,见证贾家兴亡的人,却也是真正出力救助贾府的人。

刘姥姥她是一个——可敬(板书)四、为什么作者要设置刘姥姥这一人物?用刘姥姥的视角看尽贾府生活的奢侈;见证众人的命运、贾府由胜转衰的过程。

用刘姥姥的搞笑引出各具性格的贾府众人用刘姥姥的前后三次进贾府,给小说叙事一个线索和伏笔(千里伏笔)欢声笑语终散尽,牵挂当日欢笑人。

请同学们开启《红楼梦》的阅读之旅吧。

五、板书设计:可笑可悲可敬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