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的劝学篇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劝学训练题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 )A.靛蓝(diàn) 舟楫(jí) 輮以为轮(róu)B.槁暴(ɡǎo pù) 参省(cān shěnɡ) 金石可镂(lòu)C.须臾(yú) 跬步(ɡuǐ) 锲而不舍(qì)D.舆马(yú) 骐骥(qí jì) 跂而望矣(jì)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E.则知明而行无过矣F.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金就砺则利。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E.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F.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G.劝学。
( )H.木直中绳。
( )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假舟楫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说明下面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说明下面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下面三个句子是同一个句式,请你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句式?应该怎样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宋真宗劝学文
宋真宗劝学文
《劝学文》原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注释:
•千锺粟:钟,古代的容量单位,一钟为六斛四斗。
千钟粟形容粮食非常多,这里代指财富、物质享受。
•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豪华的住所等,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车马多如簇:簇,聚集。
这里表示书中有如同众多聚集的车马一样的地位和荣耀,意味着读书可以带来高贵的身份和受人尊崇的地位。
•颜如玉:容颜像美玉一样美丽的女子,代指美丽的配偶或美好的婚姻。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是古代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
译文:
想要富有不需要去购买肥沃的田地,书里面自然有丰富的粮食。
想要安居不需要去建造高大的房屋,书里面自然有黄金打造的屋子。
出门不要遗憾没有随从跟从,书里面有众多的车马可供使用。
娶妻不要遗憾没有好的媒人,书里面有美丽的女子。
男儿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平生志向,应当勤奋地在窗前阅读六经。
劝学相关古诗
劝学相关古诗1. 《劝学诗》唐·颜真卿内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末五代·王贞白内容: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朱熹内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内容: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 《劝学篇》宋·宋真宗赵恒内容(节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6. 《观书》明·于谦内容: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7. 《移居二首·其一》晋·陶渊明内容(节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 《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内容: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9. 《劝学》唐·孟郊内容: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0. 《劝学诗》宋·赵恒内容(节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11. 《劝学诗》唐·韩愈内容: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2. 《读书》宋·陆游内容: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13. 《读书》清·法式善内容: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
14. 《读书》明·杨慎内容: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15. 《劝学》明·杨继盛内容: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读书改变命运的诗句
读书改变命运的诗句以下是一些关于读书改变命运的诗句: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诗》2.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和董传留别》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题泊学士茅屋》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5.勤能补拙,奋可添才。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读书乐乐乐,人生快快快。
——唐·白居易《读老子》7.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杜甫《赠卫八处士》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之要》11.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名贤集》1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二程全书·近思录》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郑耕老《文集·读书之益》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论语·公冶长》15.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三国志·魏志·王肃传》17.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20.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刘过《书院》2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2023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后附)
2023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 二十四B. 十二C. 三十六D. 八正确答案:A,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哪个不是古代帝王用于自称的称谓?()A. 孤B. 敝C. 寡D. 朕正确答案:B,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PowerPoint最适合用于以下()的设计。
A. 某单位的网页B. 公司产品介绍C. 图像处理工具D. 管理信息系统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软件中,()不能用来制作课件。
A. PowerPointB. FrontPageC. FlashD. Access正确答案:D,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西汉初期,地方诸侯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这一叛乱发生在( )统治时期。
A. 汉高祖B. 汉惠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选项中,关于EXCEL表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允许工作簿中包含多个工作表B. 图表必须与生成该图表的数据存储于同一张工作表中C. 工作表的名称应由文件名决定D. 可将工作簿中的每一张工作表分别作为一个文件保存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小艾考试成绩不理想,发卷子时,张老师对她说:“你还穿‘耐克’,赶紧回家换‘特步’吧。
耐克的标志是‘ √ ’,特步的标志是‘X’。
”小艾顿时羞红了脸,这表明张老师()。
A. 语言不规范B. 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C. 批评学生太严厉D. 对学生严慈相济正确答案:B,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近年来,海洋中的珊瑚虫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地球环境具有()。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议论文作文600字5篇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议论文作文600字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知识与能力的议论文作文600字,希望大家喜欢!知识与能力的议论文作文600字1“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著名的格言激励了无数人,并促其为其梦想不懈努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令人怀疑:难道时至今日,知识已经无法改变命运了吗?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作为传统的劝学名篇,曾在历史上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被传颂至今。
正所谓“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古人对“知识”在“改变命运”进程中的重要程度的认知,在此可见一斑。
但是,现下的一些现象却好像要推翻这个经由历史证明过的命题。
根据相关调查,高考状元的成才率是不太高的,或者说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难道在常人的普遍认知中知识积累丰富的状元也会面临无法改变命运的事实?这个年代,是“状元”出了问题还是“知识”出了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部分状元并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动力,最终没有让知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有用,才能够改变命运?网络上流传着大学生戏谑自己的一段话:“很多年前,我还会做三角函数,背化学元素表;再往前,我还知道强酸制弱酸,看懂个电路图,知道小孔成像,能背很多文言文,英语语法也挺熟。
现在,是的,我也是个文盲!”不运用的知识是会被忘却的,而且这种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速。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知识很多是“无用”的,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能直接学以致用的,但这些“无用”的知识其实是智慧经验的总结、实践应用的基础,能开阔视野、增长阅历,而且还能温暖人的心田、陶冶人的情怀、塑造人的性情。
我们不应该对高中阶段所应承载的教育内容有太过功利的奢望,它能带给我们的,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的原始积累。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
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擅长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酰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不懈,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书痴 《聊斋志异》篇目
《书痴》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原文彭城郎玉柱[1],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
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2]。
父在时,曾书《劝学篇》[3],粘其座右[4],郎日讽诵;又幛以素纱,惟恐磨灭。
非为干禄[5],实信书中真有金粟[6]。
昼夜研读,无问寒暑。
年二十馀,不求婚配,冀卷中丽人自至。
见宾亲不知温凉[7],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自去。
每文宗临试[8],辄首拔之[9],而苦不得售[10]。
一日,方读,忽大风飘卷去。
急逐之,踏地陷足;探之,穴有腐草;掘之,乃古人窖粟,朽败已成粪土。
虽不可食,而益信“千锺”之说不妄[11],读益力。
一日,梯登高架,于乱卷中得金辇径尺[12],大喜,以为“金屋” 之验[13]。
出以示人,则镀金而非真金。
心窃怨古人之诳己也。
居无何,有父同年,观察是道[14],性好佛。
或劝郎献辇为佛龛[15]。
观察大悦,赠金三百、马二匹。
郎喜,以为金屋、车马皆有验[16],因益刻苦。
然行年已三十矣。
或劝其娶,曰:“‘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又读二三年,迄无效,人咸揶揄之。
时民间讹言:天上织女私逃。
或戏郎:“天孙窃奔[17],盖为君也。
”郎知其戏,置不辨。
一夕,读《汉书》至八卷,卷将半,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18]。
骇曰:“书中颜如玉,其以此应之耶?”心怅然自失。
而细视美人,眉目如生;背隐隐有细字云:“织女。
”大异之。
日置卷上,反复瞻玩,至忘食寝。
一日,方注目间,美人忽折腰起,坐卷上微笑。
郎惊绝,伏拜案下。
既起,已盈尺矣。
益骇,又叩之。
下几亭亭[19],宛然绝代之姝。
拜问:“何神?”美人笑曰:“妾颜氏,字如玉,君固相知已久。
日垂青盼[20],脱不一至[21],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
”郎喜,遂与寝处。
然枕席间亲爱倍至,而不知为人[22]。
每读,必使女坐其侧。
女戒勿读,不听。
女曰:“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
试观春秋榜上[23],读如君者几人?若不听,妾行去矣。
《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考述
摘要:《劝学诗》蕴含了宋代文化内涵和特质,是诗人学者为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所创作的。
《劝学诗》彰显了说教的特点,起到了寓教于诗的效果,在宋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
基于此,本文对《劝学诗》的形成展开分析,并就《劝学诗》作伪原因进行考述,其中包括《劝学诗》非宋真宗作品的那一部分。
关键词:劝学诗;形成过程;作伪一、绪论(一)研究现状针对《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不同研究学者参与研究,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基于文化角度分析宋代诗歌,发现宋诗及其文化之间具有关联性,可探寻到《劝学诗》产生的原因和创作有关背景。
研究人员对《劝学诗》主题内容和内涵展开深入的解读,发现《劝学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生态背景”;研究学者对文化与《劝学诗》关系的研究,拓展了宋代文学视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史》有专门论述“读书与劝学”的内容,继而引发宋代社会对“读书与劝学”的思考和重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挖掘宋代文化与《劝学诗》形成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宋代科举文化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劝学诗》的创作,并在“重文轻武”时代风气下驱动《劝学诗》诞生,为《劝学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研究意义署名宋真宗的《劝学诗》在宋代广泛传咏,影响深远,并在众多下层人士共同努力创作下完成,传递了下层人士的情感和理想抱负;《劝学诗》中的诗句勉励了宋代读书人,并为宋元戏曲、小说提供参考和借鉴。
因此,有学者在发表《<劝学诗>新论》过程中,对《劝学诗》真伪未做过多的思考,普遍认为是宋真宗的作品,因为《劝学诗》中清晰化地透视了宋代的社会状态,反映出宋代观念,贯穿了人生追求功名利禄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劝学手段。
在宋代科举制度的贡献下,营造出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对宋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鼓励了大批量下层人士读书;有研究人员经过实践分析发现,首次提出将人生的功名利禄作为劝学手段的是宋真宗赵恒,其对士人求学、考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两宋文化发展。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资料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励学篇/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原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翻译1、颜如玉:指美女如玉。
2、五经:古代读书人必学、科举考试必考的《诗经》、《尚书》、《礼记》、《乐记》、《春秋》。
3、窗前:古代读书以背诵为主,须面向墙壁独立背诵。
窗前等于墙前。
此诗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
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劝学诗》赏析《励学篇》是北宋皇帝宋真宗赵恒的作品,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本文以诗的形式勉人读书,尽管诗中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嫌,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千百年来久传不衰,特选录,以飨读者。
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赏析一: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
《劝学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劝学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劝学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此诗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
上面提到的那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
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
千百年来,华人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解析一:长期以来,人们的解释都是沿用原文的意思。
诗文的字面意思也十分浅白,不难理解。
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保温饱的粮食、成富贵的金钱、续姻缘的红粉佳人、显身份的车马随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教的风气之下,这些自然可以通过读书获得功名之后来实现。
人们单单提出其中的两句具有代表性的物质——黄金和精神——红颜,来表明读书的重要和功效。
只要是将书读好了,或者是读好书,无论是金钱还是美女都会有的,都可以获得的到。
因此,多少后生都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五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一大景观“千军万马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
解析二: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
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
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
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诚意”了,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就不会是追求“金屋美女”了。
因为“修身”修好了,那么,就能做到:得到金屋美女不会像范进中举,失去金屋美女也不会像祥林嫂丧子。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因此,君子还要“知命”,也就是说,君子还能知道:有意追求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觉得想做、能做、该做,那就不要管过去和将来如何了。
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试卷1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试卷1(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
那些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
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
A. 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不要在变幻的外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B. 我们应该多尝试可能的方向,找寻不同的路,不要太过执着C. 我们应该找寻一个忠实的密友,分享你的一切遭遇,倾听你的一切心语D. 我们应该有着坚实的自我,一心一意走其中一条路,不被其余的路所迷惑2. 学习西方并没有错,但把西方视为“真理”则大错特错了。
中国并不拒绝其他文明和价值,但中国文化本身必须成为主体。
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因为没有主体意识,中国文化就失去了主体地位。
问题在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西方话语解释不了中国的一切。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西方话语不能说明自己。
但是,很少有人去创造,去发明。
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话语、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理论,当然更不用说是文化软力量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学习西方时应首先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B. 中西方文化都应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体系C. 自身强大后才能在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D. 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创造或创新应另辟蹊径3.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却比比皆是。
宋真宗劝学篇原文
宋真宗劝学篇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给太子劝告学习的词
给太子劝告学习的词
1、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劝学》)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6、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偶成诗》)
7、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劝学》)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9、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
(戴圣《礼记.学记》)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1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陈著《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宋仁宗的劝学诗
宋仁宗的劝学诗
宋仁宗的《劝学诗》
•原文:
朕观无学人,无物堪比伦。
若比于草木,草有灵芝木有椿;
若比于禽兽,禽有鸾凤兽有麟;
若比于粪土,粪滋五谷土养民。
世间无限物,无比无学人。
•注释:
•“无学人”:这里指不学习、没有学问的人。
•“灵芝”:传说中的仙草,被视为珍贵之物,此处代表草木中优秀的种类。
•“椿”:香椿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里代指优秀的树木。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祥瑞,这里代指优秀的禽类。
•“麟”: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着吉祥和杰出,这里代指优秀的兽类。
•译文:
我看那些没有学问的人,没有什么事物能与他们相比。
如果把他们和草木相比,草木之中还有灵芝这样的仙草、香椿这样的良木;
如果把他们和禽兽相比,禽兽之中还有鸾凤这样的神鸟、麒麟这样的瑞兽;如果把他们和粪土相比,粪土还能滋养五谷、土壤还能养育百姓。
世间有无数的事物,没有什么能比得过没有学问的人(这里的意思是没学问的人是最差的,反向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篇
劝学篇序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
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
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
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衆心。
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植流天下。
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
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
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舆我同志,亦所不隐。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外篇十五:曰益智,昧者来攻,迷者有凶也;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曰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曰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曰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曰阅报,眉睫难见,苦药难尝,知内弊而速去,知外患而豫防也;曰变法,专已袭常,不能自存也;曰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曰农工商学,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曰兵学,教士卒不如教将领,教兵易练,教将难成也;曰矿学,兴地利也;曰铁路,通血气也,曰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於中学,以晓固蔽也;曰非弭兵,恶教逸欲而自毙也,曰非攻教,恶逞小忿而败大计也。
《劝学篇·内篇·教忠第二》
《劝学篇·内篇·教忠第二》自汉、唐以来,国家爱民之厚,未有过于我圣清者也。
请言其实:三代有粟米、布缕、力役之征,盛唐有租、庸、调三等之赋,最称善政,已列多名。
以后秦创丁口之钱、汉行算缗之法、隋责有司以增户口、唐括土户以代逃亡,唐及五季、宋初有食盐钱,中唐、北宋有青苗钱,宋有手实法,金有推排民户物力之制,皆出于常例田赋、力役之外。
明万历行一条鞭法,丁、粮尚分为二,明季又有辽饷、剿饷、练饷。
至我朝康熙五十二年,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旨;雍正四年,定丁银并入钱粮之制;乾隆二十七年,停编审之法。
于是历代苛征,一朝豁除。
赋出于田,田定于额,凡品官士吏、百工闲民,甚至里宅货肆、钱业银行,苟非家有田产、运货行商者终身不纳一钱于官。
顺治元年,即将前明三饷除免;康熙中,复减江苏地丁银四十万;雍正三年,减苏松一道地丁银四十五万、南昌一道地丁银十七万;乾隆二年,减江省地丁银二十万;同治四年,减江南地丁银三十万、减江南漕粮五十馀万石、浙江漕粮二十六万馀石。
初制已宽,损之又损,是曰薄赋,仁政一也。
前代赐复蠲租,不过一乡一县。
我朝康熙、乾隆两朝普免天下钱粮八次、普免天下漕粮四次。
嘉庆朝复普免天下漕粮一次。
至于水旱蠲缓,无年无之,动辄数百万。
损上益下,合而计之,已逾京垓以上。
是曰宽民,仁政二也。
历代赈恤,见于史传者为数有限,或发现有之仓,或移民就食。
宋河北之灾,富弼仅劝民出粟十五万斛,益以官廪;曾巩仅请赐钱五十万贯,贷粟一百万石。
杭州之灾,苏轼仅请度牒数百道。
本朝凡遇灾荒,仁恩立霈,动辄巨万。
即如光绪以来,赈恤之举岁不绝书。
丁丑、戊寅之间,晋、豫、陕、直之灾,赈款逾三千万金。
此外畿辅、苏、浙、川、楚各省,每一次辄数百万或百馀万,从古罕闻。
以今日度支之匮乏、洋债之浩繁,而独于赈恤之款虽多不惜,甚至减东朝之上供,发少府之私钱,出自慈恩,以期博济。
是曰救灾,仁政三也。
前代国家大工大役,皆发民夫行赍居送,官不给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真宗的劝学篇
当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劝学篇》,传布天下,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按照现在的说法,一个人要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勤于学习,勤于读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这个知识包括技能,也包括书里面藏着的智慧。
当然在网络时代,书也不单指狭义上的书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