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1.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4.Baidu Nhomakorabea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分析出来吗?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一为物质的,即母亲在园中寻找“我”时密布的脚印;;一为精神的,“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身影,“我”的每一次绕行都没能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新的忧虑和哀伤,是母亲陪“我”走过这条长路的。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在。
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蜕下的壳,可以入药,现也用来比喻解脱。
灼烈:鲜明而热烈。文中形容气味浓烈。
恓惶:不安定,恐惧。
熨帖:妥帖舒服。
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
福祉:福气。
文本探究: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的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哲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作家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找出所在段落)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一、字音
宿(sù)命坍圮(tān pǐ)亘(gèn)古撅(juē)捋(lǚ)须蝉蜕(tuì)坎(kǎn)坷熨(yù)帖迄(qì)今恓惶(xīhuánɡ)福祉(zhǐ)一宿(xiǔ)譬(pì)如窸窸窣窣(xīxīsūsū)
二、字形
惦(diàn)惦记迄(qì)迄今,收讫祉(zhǐ)福祉
掂(diān)掂量圮(pǐ)坍圮:倒塌、坍塌。趾(zhǐ)趾骨
(4)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5)欲扬先抑
总结: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神不散”是指立意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散文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这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借以提示中心思想。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文体:散文文体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三)散文的特点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或: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我与地坛》教案
目标:
基本要求
1.理解《我与地坛(节选)》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2.找出《我与地坛(节选)》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3.找出具体的语言说出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4.积累关于史铁生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概括《我与地坛(节选)》的“母亲”的性格特征。
说明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1.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4.Baidu Nhomakorabea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当“我”在黑暗中孤零零地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使“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离“我”而去。
25.“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能分析出来吗?
22.母亲“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揭示了什么内容?
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表现了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母爱。
23.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自己当初不理解母亲无言而又深沉爱的痛悔。作者认识到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去体会、去设想、去理解,才有真切的感受,千万不要到“来不及”时,才感受到。
14.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脚印”有两种意味:一为物质的,即母亲在园中寻找“我”时密布的脚印;;一为精神的,“我”的每一步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身影,“我”的每一次绕行都没能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母亲新的忧虑和哀伤,是母亲陪“我”走过这条长路的。园中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和关爱,而“我”的成长,也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这样母亲和地坛合二为一,也与“我”融为一体。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在。
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蜕下的壳,可以入药,现也用来比喻解脱。
灼烈:鲜明而热烈。文中形容气味浓烈。
恓惶:不安定,恐惧。
熨帖:妥帖舒服。
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
福祉:福气。
文本探究:
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
20.请谈一谈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类比说明,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阅读第二节的第八段,回答下列问题。
21.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母亲疼爱并理解儿子。一方面她知道我心中苦闷,不该阻止我来古园,另一方面又担心我想些什么,做出危险的事情。这揭示了母亲矛盾又紧张的心情。
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毯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讲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阅读第一节第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8.“它的意图”指的什么?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9.为什么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园中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示的历史沧桑,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
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是光明的。雨燕把天地叫得苍凉,隐含着落寞的人生必将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苍黑古柏站立多年,人为什么不能在寂寞中前进。
不能逃避,不能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挑战自我,寻求生活之路,让生命充满生机。哲理: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人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勇于向命运挑战,幸福之路永远把握在自己手中。
6.“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作家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7.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找出所在段落)
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8.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作者写的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一、字音
宿(sù)命坍圮(tān pǐ)亘(gèn)古撅(juē)捋(lǚ)须蝉蜕(tuì)坎(kǎn)坷熨(yù)帖迄(qì)今恓惶(xīhuánɡ)福祉(zhǐ)一宿(xiǔ)譬(pì)如窸窸窣窣(xīxīsūsū)
二、字形
惦(diàn)惦记迄(qì)迄今,收讫祉(zhǐ)福祉
掂(diān)掂量圮(pǐ)坍圮:倒塌、坍塌。趾(zhǐ)趾骨
(4)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5)欲扬先抑
总结: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神不散”是指立意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散文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这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借以提示中心思想。
3.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能深彻母亲的苦难,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而使母亲遭此苦难,“我”于心不忍,所以,对母亲的离去也似乎感到一丝安慰。赞美母亲伟大充溢字里行间。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7.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28.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文体:散文文体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三)散文的特点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
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或: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阅读第一节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5.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
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6.“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语序应怎样安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化了。
17.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
《我与地坛》教案
目标:
基本要求
1.理解《我与地坛(节选)》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2.找出《我与地坛(节选)》中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句并加以品味。
3.找出具体的语言说出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4.积累关于史铁生文学常识。
发展要求
概括《我与地坛(节选)》的“母亲”的性格特征。
说明
1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别人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去处消磨时光,逃避现实。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1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所以,十五年了,作者还是总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尽管残疾却不自伤。
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26.“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此句为划线句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4.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不张扬的,是默默的,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而又奋然前行的人,必定蕴藏着母亲真挚的爱。这是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的礼赞。
5.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此文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