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PPT
合集下载
第十章侦查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 全面开展侦查、
查证嫌疑线索
一、摸底排队
(一)摸底排队的概念:
摸底排队是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经过分 析判断案情,刻画犯罪条件和犯罪分子个 人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依靠基层公安保卫 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由侦查人员直接主 持的寻找侦查线索和发现嫌疑人的一项专 门调查工作。
(二)摸底排队的客观依据:“犯罪条件” 1、时间条件 2、现场遗留物品条件 3、工具、凶器条件 4、赃物条件 5、因果联系条件 6、技能条件 7、知情条件 8、体貌特征条件 9、反常条件
1、研究现场上遗留的犯罪工具或凶
器;
2、研究犯罪工具和被害人创伤;
3、研究犯罪人遗留在现场上的其它物
品特征;
4、研究死亡原因和现场环境;
5、研究事主、被害人和其他知情人提
供的有关情况;
(四)对犯罪活动情况的分析判断。
1、研究现场外围的痕迹物证及其通道 情况; 2、研究犯罪人在现场中心的活动情 况,判明其活动的先后顺序; 3、研究现场中心的遗留物品和其它迹 象,判明实施侵害行为后的情况; 4、研究现场外围痕迹物品情况,判明 逃离现场的方向路线;
二、侦查途径的选择
在“由事到人”的侦查模式中,一般有 以下一些侦查途径可供选择:
(一)从犯罪分子的人身形象入手开展侦
查;
(二)从痕迹物证入手开展侦查;
(三)从因果联系入手开展侦查;
(四)从作案手法入手开展侦查;
(五)从活动规律入手开展侦查;
(六)从控制赃物入手开展侦查; (七)从查明死者身份入手开展侦查; (八)从查找杀人现场入手开展侦查; (九)从疑人疑事入手开展侦查;
二、公布案情 公布案情的要求: 1、有目标 2、有领导 3、有控制
三、调查访问
常用侦查措施ppt课件
ppt精选版
29
三、辨认的原则
个别辨认原则
辨
混杂辨认原则
认
的
严禁指认原则
原
事先提问原则
则
如实记载原则
ppt精选版
30
四、辨认的步骤
▪ (一)物品辨认的基本步骤
准备辨认场所
准备混杂物品
如实记载辨认结 果
对物品进行辨认
ppt精选版
先陈述物品 特征
31
(二)对嫌疑人的辨认
那人长着两只 眼睛,一只鼻 子~~
ppt精选版
37
2、寻找犯罪场所
▪ 由侦查人员根据被害人陈述的现场环境特征, 带领被害人在一定范围内寻找
▪ 该方法适用于绑架、骗奸、拐卖人口、引诱 抢劫等案件,犯罪现场与案件有密切的联系, 而被害人多系不熟悉环境的外地人
▪ 辨认时注意提取被害人留下的痕迹和印记, 记录被害人所陈述的、外观无法发现的细节 特征
ppt精选版
22
邀请见证人
见证人的作用在于通过亲自参加 实验,见证侦查实验的全过程, 证明实验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见证人应两名以上,非侦查部门 工作人员。
ppt精选版
23
(二)进行侦查实验 由侦查员主持实验过程,不论结果如何,
为保证客观、准确,实验要反复多次。
ppt精选版
24
(三)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时,要将实验过程用文字、照相或 录像的方式如实记载下来,并根据实验结 果,整理成实验报告,请见证人签字。
ppt精选版
25
四、对实验结果的评判
▪ (一) 实验的时间、地点、自然条件与事件发生时的原 始条件是否一致;
▪ (二) 实验所使用的工具、物品与原始的工具和物品, 在形状、规格、属性和物质成分上是否一致;
《刑事侦查程序》课件
h
30
1、询问主体
侦查人员2人
2、询问地点
一般都是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如防止受到干扰),才 可以通知证人到侦查机关接受询问。
h
31
3、询问的方式
--必须出示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 --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 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不得使用羁押、刑讯、威胁、引 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询问证人;
--询问中涉及证人隐私的,应当保 守秘密,不得泄露。
h
32
4、询问的步骤
--询问证人时,首先应当问明证人的 基本情况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
--其次应当告知他有如实作证的义务; --再次应当先让证人把知道的案件情 况连续地陈述出来,然后再就其中陈述不清 楚、不全面或者有矛盾的地方,向证人提问, 要求进一步的回答。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这种体制。
h
4
(二)侦诉分离的侦查体制
侦诉分离,是指侦查机关与起诉机关 互不隶属,它们均具有独立的地位,侦查 和起诉分别由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进行。
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用这种侦查体制。 我国实行的也是侦诉分离的体制。
h
5
三、侦查结构
(一)含义 侦查结构,是指控、辩、审三
方,在刑事侦查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和 相互关系。
h
45
根据公安部规定,“必要的情形”包 括:
--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或者看到; --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确定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某种现象; --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和某种痕 迹是否吻合一致;
h
46
--确定在某种条件下使用某种 工具可能或者不可能留下某种痕迹;
--确定某种痕迹在什么条件下 会发生变异;
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三.ppt
示工作证件。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 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 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 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工作证 件。
三、勘验、检查
(一)勘查的范围、主体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 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及时提取、采集与 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生物样本等。在必要的 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 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 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 答的权利。
5.讯问的程序和要求
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 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 现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 政处理等情况。
4.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
传唤、拘传、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 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 时间,并记录在案。
5.讯问的程序和要求
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 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犯罪 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的法律规定,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 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二)勘查要求
公安机关对案件现场进行勘查不得少于二人。 勘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为见 证人。 勘查现场,应当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制 作笔录,由参加勘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对重大 案件的现场,应当录像。
(三)人身检查程序
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 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提取 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 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 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三、勘验、检查
(一)勘查的范围、主体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 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及时提取、采集与 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生物样本等。在必要的 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 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 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 答的权利。
5.讯问的程序和要求
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 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 现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 政处理等情况。
4.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
传唤、拘传、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 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 时间,并记录在案。
5.讯问的程序和要求
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 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犯罪 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的法律规定,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 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二)勘查要求
公安机关对案件现场进行勘查不得少于二人。 勘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为见 证人。 勘查现场,应当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制 作笔录,由参加勘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对重大 案件的现场,应当录像。
(三)人身检查程序
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 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提取 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 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 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刑侦ppt课件
案例四:抢劫案
总结词
一起持枪抢劫案件
VS
详细描述
抢劫案是指犯罪嫌疑人以暴力、威胁或其 他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案件。这起 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持枪闯入银行,威胁 工作人员和客户,抢走了大量现金。
案例五:绑架案
总结词
一起因利益纠纷引发的绑架案件
详细描述
绑架案是指犯罪嫌疑人以暴力手段绑架他人 作为人质,以勒索赎金的案件。这起案件中 ,犯罪嫌疑人因与受害者存在利益纠纷,将 其绑架并要求家属支付赎金。
03
总结词
04
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监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警 方破案,还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 作用,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证物分析
通过对证物进行分析,提取线索和证据
总结词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证物分析是刑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现场 遗留的证物进行分析、化验和鉴定,可以提取到关键 线索和证据,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支持。
刑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刑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刑侦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刑侦工作,可以揭露、证实和惩治犯罪,为司法 机关对罪犯进行审判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刑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刑侦的历史与发展
详细描述
刑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刑侦技术和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发展。现代刑侦已经 与科技紧密结合,如DNA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监控设备等,大大提高了刑侦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随着 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刑侦工作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自动化识别和比对
刑诉侦查课件
(二)外国的侦查模式
1.职权主义的侦查模式(审问式的侦查模式) 主要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它注重发挥侦
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作用,而不强调 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性。
2.当事人主义的侦查模式(抗辩式的侦查模
式) 主要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它强调侦查机 关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作为地位平等的双 方当事人的对立、抗辩,主张法官以第三者 身份介入侦查,监督制约侦查活动的进程
第二节 侦查行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
程序以言辞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 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问题的一种侦查活动。
这里要注意这几个考点:
讯问犯罪嫌疑人应遵循以下程序和要求: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两名以上侦查人员负 责进行。 (二)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在拘留或逮捕后 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讯问应在看守所或侦查机 关的工作场所进行。 (三)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 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 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 (四)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 答。但是对与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和要求: (一)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询问时,侦 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二)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到证人、 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在必要时,也可 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 供证言。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不得另行指定 其他地点。 (三)一个案件有几个证人、被害人需要调查的时 候,应当分别进行询问。
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回去看课本上的详细讲解
侦查实验
侦查实验是侦查机关在侦查办案过程中,采
刑事侦查工作流程课件(PPT 60张)
四、规范刑事侦查工作流程是保障侦查结 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的需要
第二节 刑事侦查工作
一、刑事侦查的概念及特点
刑事侦查:指国家法律赋予有侦查权的 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为了查明案情、收集 证据、证实犯罪、揭发犯罪人,依照法律 进行专门性调查活动和有关措施的总称。
特点
(一)刑事侦查权具有强制性 (二)刑事侦查主体具有特定性 (三)刑事侦查活动的 内容具有特定性 (四)刑事侦查活动 必须具有合法性
二、刑事侦查工作的性质
(一)刑事侦查工作的政治性
(二)刑事侦查工作的法定性 (三)刑事侦查工作的专门性
三、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
(一)刑事侦查工作的根本任务 1.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
2.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刑事侦查工作的直接任务
1.侦查破案,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开展侦查破案活动。 (2)研究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3) 不断提高侦查破案的质量和效率。(4)适 时开展打击刑事犯罪的专项斗争。(5)搞 好刑事侦查各项基础业务建设。
四、身体、文化素质
(一)身体素质 (二)文化素质
第四节 值班备勤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 PPT课件
4、搜查: 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搜查证,两名以上民警进行,由见 证人在场,制作搜查笔录,如搜查到物品,需扣押并拍摄照片。 5、扣押物证书证: 勘验、搜查中,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 件,由现场指挥 员决定是否需要扣押,可强行扣押。 查询冻结存款汇款:根据案件需要,可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 汇款,冻结存款的期限为六个月,每次可延长六个月,无次数 限制。对于被冻结的存款、汇款,公安侦查机关无权没收、返 回受害人或上缴国库,只能通过法院进行 6、鉴定: 鉴定的范围,包括刑事技术鉴定、人身伤害的医学 鉴定、精神病的医学鉴定、扣押物品的价格鉴定、文物鉴定、 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鉴定、违禁品和危险品鉴定、电子数据鉴 定等,外聘鉴定的,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 聘请书。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简介
一、案件来源 报案: 举报: 控告: 自首: 扭送: 其他: 二、接受案件 制作笔录,并由报案、举报、控告、自首、扭送人核实后签 名或盖章,根据线索展开初步的调查。主要是对受害人、证人 进行询问,对现场进行勘查。 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加盖办案单位公章,由主办民警、 办案单位负责人签名。
八、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后导致以下几种结果: 1、撤销案件 没有犯罪事实的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制作撤销案件报告,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犯罪嫌疑人已被羁押的,立即释放,已逮捕的通知原批准的 检察院。 2、转行政处罚。 对于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给予行 政处罚。包括劳动教养。 3、移送审查起诉。
7、辨认: 七人、十张,制作辨认笔录,见证人在场。 8、通缉: 县级以上机关才可发布,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 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发布范围由签发机关决定,现较 多见的是悬赏通告。 六、破 案 破案的条件: 1、犯罪事实已有事实证明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由承办人制作破案报告,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课件
现场; ❖ 2)必须持有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 3)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整个勘验活动; ❖ 4)对勘验情况应当制成笔录,并由侦查人员、其
他参验人员和见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4.物证检验 ❖ 4.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和痕迹
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认与案件事实之间关 系的侦查活动。 ❖ 4.1程序要求 ❖ 1)通常由鉴定专家等进行; ❖ 2)应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鉴定人员 和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第一看守所,均未见到黎朝阳; ❖ 3月26日,黎朝阳被转送至兴安看守所; ❖ 4月3日,在殡仪馆见到黎朝阳尸体,全身伤痕累累; ❖ 4月4日,黎朝阳尸体被送检;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录在卷; ❖ 7)询问证人应当制作笔录,经其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 注意二: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过程中,经证人同意的也可
以同步录音录像。 ❖ 注意三: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程序规定(A100)。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三)勘验、检查
❖ 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或人身等进行勘 查和检验,以发现、收集和固定犯罪证据的侦查行为。
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7.侦查实验 ❖ 7.1含义 ❖ 侦查人员为确定和判明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事实或行为在某种
情况下能够发生或如何发生而按照原有条件实验性地进行重 演的侦查活动。 ❖ 7.2程序要求 ❖ 1)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进行; ❖ 2)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3)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 4)必须由侦查人员主持,必要时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 人参加,且应当邀请见证人在场; ❖ 5)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成笔录,并由参加人员 (包括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他参验人员和见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4.物证检验 ❖ 4.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和痕迹
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认与案件事实之间关 系的侦查活动。 ❖ 4.1程序要求 ❖ 1)通常由鉴定专家等进行; ❖ 2)应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鉴定人员 和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第一看守所,均未见到黎朝阳; ❖ 3月26日,黎朝阳被转送至兴安看守所; ❖ 4月3日,在殡仪馆见到黎朝阳尸体,全身伤痕累累; ❖ 4月4日,黎朝阳尸体被送检;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广西平乐县法官暴死看守所 全身伤痕死因蹊跷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录在卷; ❖ 7)询问证人应当制作笔录,经其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 注意二:检察机关在侦查职务犯罪过程中,经证人同意的也可
以同步录音录像。 ❖ 注意三: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程序规定(A100)。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三)勘验、检查
❖ 1.含义
❖ 侦查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或人身等进行勘 查和检验,以发现、收集和固定犯罪证据的侦查行为。
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之十四侦查
二、侦查行为
❖ 7.侦查实验 ❖ 7.1含义 ❖ 侦查人员为确定和判明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事实或行为在某种
情况下能够发生或如何发生而按照原有条件实验性地进行重 演的侦查活动。 ❖ 7.2程序要求 ❖ 1)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进行; ❖ 2)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3)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 4)必须由侦查人员主持,必要时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 人参加,且应当邀请见证人在场; ❖ 5)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成笔录,并由参加人员 (包括见证人等)签名或盖章。
《刑事案件侦查》PPT课件
取保候审的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险的; 嫌疑人有严重疾病或怀孕、哺乳的妇女; 不符合逮捕的嫌疑人等。
h
16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取保候审的执行: A、担保人担保:由嫌疑人提供与本案无关、由
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由固定住处与收入的人履行担 保义务。担保人履行义务的应给予罚款处理。
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证据一并 移送检察院审查。
B、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接到《批准逮 捕决定书》后,执行逮捕。
C、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可以要求说明理由, 并可以要求复议。
h
23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羁押期限: A、一般情况下,应在2个月内侦查终结; B、案情重大、取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可以
申请与批准:制作《呈请拘传报告书》,报县级 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拘传期限:不得超过12小时。12小时内不能完成 的,应在拘传期间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拘传与传唤:目的与期限一致; 强制力不同。
h
15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2)取保候审 是指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并
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不妨碍侦查,并随传随 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h
12
(7)通缉:通过发布通缉令,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 侦查活动。
通缉的对象: 已批准逮捕等强制措施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从羁押场所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讯问期间或押解途中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通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的; 有证据证明嫌疑人已逃跑的。
通缉的程序:报请--发布--布置查缉--撤销
h
h
20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h
16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取保候审的执行: A、担保人担保:由嫌疑人提供与本案无关、由
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由固定住处与收入的人履行担 保义务。担保人履行义务的应给予罚款处理。
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证据一并 移送检察院审查。
B、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接到《批准逮 捕决定书》后,执行逮捕。
C、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可以要求说明理由, 并可以要求复议。
h
23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羁押期限: A、一般情况下,应在2个月内侦查终结; B、案情重大、取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可以
申请与批准:制作《呈请拘传报告书》,报县级 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拘传期限:不得超过12小时。12小时内不能完成 的,应在拘传期间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拘传与传唤:目的与期限一致; 强制力不同。
h
15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2)取保候审 是指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并
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不妨碍侦查,并随传随 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h
12
(7)通缉:通过发布通缉令,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 侦查活动。
通缉的对象: 已批准逮捕等强制措施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从羁押场所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讯问期间或押解途中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通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的; 有证据证明嫌疑人已逃跑的。
通缉的程序:报请--发布--布置查缉--撤销
h
h
20
第二节 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程序
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
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
在一个刑事案件侦查中,首先要完成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犯罪案件的
基础。
这个基础包括定义犯罪事实、落实要素和查明犯罪嫌疑人。
其次,
警方应根据犯罪案背景、地理位置和可能发生犯罪的时间确定犯罪的重点
区域,结合刑事案件侦查的经验和对罪犯的分析,确定刑事案件侦查的重点。
首先,刑事案件侦查的第一步是收集案情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警方在
建立刑事案件的基础上,要全面、系统地向有关案件的线索中搜集讯息,
并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基本的犯罪说明,建构犯罪论据,判定有效证据。
其次,侦查中的重点是查明涉案人员的真实身份,进行案件受害人、
有关涉案物品、涉案车辆及现场物证的收集。
通过对涉案人员的身份调查,收集和整理有关涉案人员的各种信息,以查明其真实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警方要调集有关涉案人员的家庭、学历、技能、社会活动、经济情况等各
项信息,对信息进行报告、分析和归类,以便收集充分的证据。
进一步,警方在侦查中,要采用技术手段,对有关案件的受害人、目
击者、涉案人员及涉案物品等进行照相、录像、录音、指纹。
第十三章 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二节 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一、分析案情 (一)分析案件性质 (二)分析作案动机 (三)分析作案时间 (四)分析作案地点 (五)分析作案工具 (六)分析作案手段 (七)分析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情况 (八)分析作案人数 (九)分析作案人的个人特点 (十)分析被害人的情况
二、制定侦查计划 (一)侦查计划的内容 1. 立案的依据 2. 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判断 3. 侦查方向与范围 4. 侦查的任务和措施 5. 侦查力量的组织与分工 (二)制定侦查计划的要求 明确性 可行性 及时性 合法性
二、立案审查 (一)对立案材料的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对立案条件的审查 1. 立案的事实条件:有犯罪事实发生 2. 立案的法律条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管辖权的审查 (四)审查后的处理
三、立案 (一)决定立案 第一,有犯罪事实发生 第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属于自己管辖 (二)不予立案 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 不予立案通知书 (三)立案监督 内容 一是对立案活动的监督 二是对是否立案决定合法性的监督 形式 1. 自行监督:被害人的监督 2. 专门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返回本章节目录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五节 破案
一、破案的条件 (一)案件的性质已经确定 (二)犯罪嫌疑人及其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三)取得了证实犯罪的确实证据
二、对破案证据的审查 (一)对证据逐件地分别审查 (二)对证据联系的综合审查
三、破案时机的选择 (一)提前破案 (二)暂缓破案 (三)破案留根 (四)及时破案
第十三章 刑事案件侦查的 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一节 立案 第二节 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第三节 开展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 第四节 深入侦查,查证重点嫌疑人 第五节 破案 第六节 侦查终结
刑事案件证据调查 PPT课件
(3)犯罪后的表现
3、程序法事实 (1)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
(2)有关回避的问题;
(3)关于诉讼期限是否超越法律规定的事实;
(4)是否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方面的事实;
(5)其他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二)刑事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 1、依法进行: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手段合法 2、及时进行 3、客观全面 4、深入细致 5、应用科学技术手段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 1、程序性问题: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 之日,未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未依法通知家长、监护人或教师到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 人、受害人时侦查人员少于二人,事后再由其他侦查人员补签名, 经常造成时间人员在同一个案件材料中的重叠现象。讯问笔录或 询问笔录未经犯罪嫌疑人、证人或受害人校对,即要求其签名, 造成笔录内容与供述或陈述内容不一致,影响了证据的真实性。 使用计算机制作笔录时,存在着简单复制的现象,可能影响证据 的使用效力。
1、会见时,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理要求应尽力协助解 决,而对其无理要求,如要求为其开脱罪责、向亲属通风报信等 应坚决拒绝,并阐明律师职责。 2、调查时必须持有律师事务所的调查证明和律师证。 3、必须事先征得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同意,并向被调查人说明 律师的职责即调查访问的目的和要求。 4、对证人或者被告人及其亲属的调查,应当事先征得检察院、 法院的许可。
(3)收集证据不全面 重口供,轻物证;
重视有罪证据的收集,忽略或刻意忽略无罪证据的收集;
(4)收集证据不细致
二、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 (一)刑辩律师调查取证的方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第37条的规定,方法有:
1、查阅、摘抄、复制证据材料 2、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 3、调查访问 4、法庭调查和辩论
3、程序法事实 (1)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
(2)有关回避的问题;
(3)关于诉讼期限是否超越法律规定的事实;
(4)是否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方面的事实;
(5)其他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二)刑事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 1、依法进行: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手段合法 2、及时进行 3、客观全面 4、深入细致 5、应用科学技术手段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 1、程序性问题: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 之日,未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未依法通知家长、监护人或教师到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 人、受害人时侦查人员少于二人,事后再由其他侦查人员补签名, 经常造成时间人员在同一个案件材料中的重叠现象。讯问笔录或 询问笔录未经犯罪嫌疑人、证人或受害人校对,即要求其签名, 造成笔录内容与供述或陈述内容不一致,影响了证据的真实性。 使用计算机制作笔录时,存在着简单复制的现象,可能影响证据 的使用效力。
1、会见时,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理要求应尽力协助解 决,而对其无理要求,如要求为其开脱罪责、向亲属通风报信等 应坚决拒绝,并阐明律师职责。 2、调查时必须持有律师事务所的调查证明和律师证。 3、必须事先征得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同意,并向被调查人说明 律师的职责即调查访问的目的和要求。 4、对证人或者被告人及其亲属的调查,应当事先征得检察院、 法院的许可。
(3)收集证据不全面 重口供,轻物证;
重视有罪证据的收集,忽略或刻意忽略无罪证据的收集;
(4)收集证据不细致
二、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 (一)刑辩律师调查取证的方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第37条的规定,方法有:
1、查阅、摘抄、复制证据材料 2、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 3、调查访问 4、法庭调查和辩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合理分组 3、召开群众大会,适当公布案情、号召群众检
举揭发、再分组调查,同时侦查人员侧面调查, 了解各小组的情况 4、不定期的召开群众大会,不点名的敦促犯罪 人自首
对重点嫌疑对象的调查
(一)重点嫌疑对象的条件 1、具备作案动机 2、具备作案时间,无人能证实发案时
的活动,有人证实但不可靠 3、具备作案技能 4、具备知情条件(参考依据)
—后果发生 有些案件中,犯罪时间能反映出犯罪人居住
或藏身的活动范围。 依据: 1、知情人提供、事主与被害人提供的基本可
靠 2、现场的各种痕迹及变化情况
3、现场物品的状况(通常的规律、行为 人的行为规律、偶然因素)
4、尸体现象和胃内容物
(1.尸冷: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每小时降低 0.5度;
刑事案根据和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前提 2、需要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3、有无采取侦查措施的需要
二、专案侦查的概念和范围
指侦查机关对刑事案件中那些案情复杂、危
害较大的重大、特大案件组织专门力量、综 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实行专案专办。
2、分析侦查对象同事主或被害人的关系
从犯罪动机着手
从现场痕迹物证所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
深入调查被害人本人的情况,进行逆向调 查
3、分析侦查对象与犯罪地点的关系,即 研究犯罪人对作案地点和周围环境的熟悉 程度和被害人的活动规律的了解情况;犯 罪人对发案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偶然性; 分析犯罪人的藏身落脚点
众参加 骨干群众:不能符合犯罪人的条件、具有一
定的工作能力、工作时间
4、在各自得责任区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 供线索
调动群众发现自己掌握的线索 不能公布的内容: 现场勘查的分析判断 具体的人头线索 具体的侦查工作部署 视案件具体情况其它不能公布的内容 5、定期召开各小组负责人会议,汇总情况 6、排出嫌疑人名单 研究各小组名单,逐一进行排出 7、列出不能排除的人员名单
(二)引导群众自行分组摸底排队法 适用条件: 1、范围不大,如内盗(人身同一的证据慎用) 2、初步确定犯罪人在此范围内 3、群众基础较差 4、侦查工作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 步骤: 1、依据刻画出的犯罪人条件选择骨干力量(分
组的大小在侦查人员引导下自行形成) 2、根据摸排范围的大小,摸排范围内的人数、
7、分析犯罪人应当具备的反常条件
二、摸底排队的方法
(一)以专案组为核心,以侦查人员为骨干 组成摸排小组进行摸排
适用条件:群众基础好,侦查范围较大,涉 及单位较多,侦查方向不明确
1、组成若干摸排小组 2、划分责任区:不主张平均摊派、要将难易
分开 3、根据责任区内工作量的大小,吸收骨干群
5、作案的物资条件 作案工具或凶器 现场遗留物(证明主人到过现场) 赃物 事前表露出对某种财物的需求
作案后一段时间内持有某种赃物 作案后对某种财物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 满足 有些赃物还会促使犯罪人进行相关的活动 6、案后特征条件 神态表现反常:惊慌、对某些问题特别关心
条件:1、重特大案件 2、案中具备可查线索 3、案情复杂
范围:1、案情复杂、有线索可查的重大、特 大现行案件
2、犯罪集团案件
3、重大、特大预谋案件。
三 、立案前的审查
确定案件性质
标准:以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为基本尺
度,以现场勘查和初步调查的情况为依
据
方法: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 文本 本
2.尸斑:死后 2—4小时,用手指轻轻压 迫,颜色即可消褪,去压后淡紫红色又 显现;12小时后一般不再消退。)
5、被害人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可能 被犯罪人利用:和平自然利用或加以改 变)
(二)犯罪现场的分析判断
1、现场反常情况 2、犯罪痕迹 3、尸体附近异常的物质 4、有无其他移尸痕迹 (三)对犯罪工具和凶器的分析判断 1、遗留的犯罪工具或凶器 2、工具痕迹或创伤 3、遗留的其它物证 4、死亡原因和现场环境 5、事主、被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
(六)对犯罪人的分析判断
1、特征——人身形象、年龄
2、动机 3、作案技能和知识经验,地域性、行业
性
4、职业特点、文化程度、语言习惯
5、反常变化——实施犯罪后反映出来的 一种个人特点
第三节 侦查计划的制定
一、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 二、侦查途径的选择 三、制定
第四节 调查发现嫌疑线索
4、调查侦查对象是否曾拥有或有条件获 得现场遗留物,或形成现场痕迹的物品
5、从犯罪人同赃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涉财案件:赃物的特征和数量;赃物对犯 罪是否存在保管和销赃的困难;判断案犯 是偶犯或惯犯;赃物是否有特定的交易场 所,价值是否受季节、地域影响,从外表 上能否判断其价值
6、分析犯罪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技能或 知情条件
(四)对犯罪人数的分析
(五)对犯罪活动情况的分析判断
犯罪实施过程:包括:预伏、侵入现场 的入口、前往现场中心的路线、作案后 逃离现场的出口和方向
1、外围痕迹及通过情况 2、现场中心活动情况 3、遗留物品及其它痕迹现象 4、研究现场外围脚印、交通工具和遗留
物品,判断犯罪人逃离现场的方向路线。
一、如何发现嫌疑对象
1、分析判断犯罪人应当具备的犯罪时间 时间定位:侦查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内位于何
处(侧面调查) 时间排查:调查侦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可能
达到哪些地方 前提:a犯罪时间大致明确;b侦查对象已有
一项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明确 行为排查:对侦查对象某段时间内所有的活
动进行调查
文本
文本
文本
第二节 对案情的分析判断
一、案件性质的分析判断
1、根据犯罪人实施的动机 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因果关系 3、犯罪人的行为方式特点——犯罪心
理的外化——犯罪动机
对构成案件各要素的分析判断
(一)对犯罪时间的分析判断 实施行为(后果开始发生)——行为结束 实施行为(后果尚未发生)——行为结束—
举揭发、再分组调查,同时侦查人员侧面调查, 了解各小组的情况 4、不定期的召开群众大会,不点名的敦促犯罪 人自首
对重点嫌疑对象的调查
(一)重点嫌疑对象的条件 1、具备作案动机 2、具备作案时间,无人能证实发案时
的活动,有人证实但不可靠 3、具备作案技能 4、具备知情条件(参考依据)
—后果发生 有些案件中,犯罪时间能反映出犯罪人居住
或藏身的活动范围。 依据: 1、知情人提供、事主与被害人提供的基本可
靠 2、现场的各种痕迹及变化情况
3、现场物品的状况(通常的规律、行为 人的行为规律、偶然因素)
4、尸体现象和胃内容物
(1.尸冷: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每小时降低 0.5度;
刑事案根据和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前提 2、需要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3、有无采取侦查措施的需要
二、专案侦查的概念和范围
指侦查机关对刑事案件中那些案情复杂、危
害较大的重大、特大案件组织专门力量、综 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实行专案专办。
2、分析侦查对象同事主或被害人的关系
从犯罪动机着手
从现场痕迹物证所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
深入调查被害人本人的情况,进行逆向调 查
3、分析侦查对象与犯罪地点的关系,即 研究犯罪人对作案地点和周围环境的熟悉 程度和被害人的活动规律的了解情况;犯 罪人对发案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偶然性; 分析犯罪人的藏身落脚点
众参加 骨干群众:不能符合犯罪人的条件、具有一
定的工作能力、工作时间
4、在各自得责任区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 供线索
调动群众发现自己掌握的线索 不能公布的内容: 现场勘查的分析判断 具体的人头线索 具体的侦查工作部署 视案件具体情况其它不能公布的内容 5、定期召开各小组负责人会议,汇总情况 6、排出嫌疑人名单 研究各小组名单,逐一进行排出 7、列出不能排除的人员名单
(二)引导群众自行分组摸底排队法 适用条件: 1、范围不大,如内盗(人身同一的证据慎用) 2、初步确定犯罪人在此范围内 3、群众基础较差 4、侦查工作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 步骤: 1、依据刻画出的犯罪人条件选择骨干力量(分
组的大小在侦查人员引导下自行形成) 2、根据摸排范围的大小,摸排范围内的人数、
7、分析犯罪人应当具备的反常条件
二、摸底排队的方法
(一)以专案组为核心,以侦查人员为骨干 组成摸排小组进行摸排
适用条件:群众基础好,侦查范围较大,涉 及单位较多,侦查方向不明确
1、组成若干摸排小组 2、划分责任区:不主张平均摊派、要将难易
分开 3、根据责任区内工作量的大小,吸收骨干群
5、作案的物资条件 作案工具或凶器 现场遗留物(证明主人到过现场) 赃物 事前表露出对某种财物的需求
作案后一段时间内持有某种赃物 作案后对某种财物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 满足 有些赃物还会促使犯罪人进行相关的活动 6、案后特征条件 神态表现反常:惊慌、对某些问题特别关心
条件:1、重特大案件 2、案中具备可查线索 3、案情复杂
范围:1、案情复杂、有线索可查的重大、特 大现行案件
2、犯罪集团案件
3、重大、特大预谋案件。
三 、立案前的审查
确定案件性质
标准:以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为基本尺
度,以现场勘查和初步调查的情况为依
据
方法: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 文本 本
2.尸斑:死后 2—4小时,用手指轻轻压 迫,颜色即可消褪,去压后淡紫红色又 显现;12小时后一般不再消退。)
5、被害人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可能 被犯罪人利用:和平自然利用或加以改 变)
(二)犯罪现场的分析判断
1、现场反常情况 2、犯罪痕迹 3、尸体附近异常的物质 4、有无其他移尸痕迹 (三)对犯罪工具和凶器的分析判断 1、遗留的犯罪工具或凶器 2、工具痕迹或创伤 3、遗留的其它物证 4、死亡原因和现场环境 5、事主、被害人、知情人提供的情况
(六)对犯罪人的分析判断
1、特征——人身形象、年龄
2、动机 3、作案技能和知识经验,地域性、行业
性
4、职业特点、文化程度、语言习惯
5、反常变化——实施犯罪后反映出来的 一种个人特点
第三节 侦查计划的制定
一、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 二、侦查途径的选择 三、制定
第四节 调查发现嫌疑线索
4、调查侦查对象是否曾拥有或有条件获 得现场遗留物,或形成现场痕迹的物品
5、从犯罪人同赃物的关系进行分析
涉财案件:赃物的特征和数量;赃物对犯 罪是否存在保管和销赃的困难;判断案犯 是偶犯或惯犯;赃物是否有特定的交易场 所,价值是否受季节、地域影响,从外表 上能否判断其价值
6、分析犯罪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技能或 知情条件
(四)对犯罪人数的分析
(五)对犯罪活动情况的分析判断
犯罪实施过程:包括:预伏、侵入现场 的入口、前往现场中心的路线、作案后 逃离现场的出口和方向
1、外围痕迹及通过情况 2、现场中心活动情况 3、遗留物品及其它痕迹现象 4、研究现场外围脚印、交通工具和遗留
物品,判断犯罪人逃离现场的方向路线。
一、如何发现嫌疑对象
1、分析判断犯罪人应当具备的犯罪时间 时间定位:侦查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内位于何
处(侧面调查) 时间排查:调查侦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可能
达到哪些地方 前提:a犯罪时间大致明确;b侦查对象已有
一项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明确 行为排查:对侦查对象某段时间内所有的活
动进行调查
文本
文本
文本
第二节 对案情的分析判断
一、案件性质的分析判断
1、根据犯罪人实施的动机 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因果关系 3、犯罪人的行为方式特点——犯罪心
理的外化——犯罪动机
对构成案件各要素的分析判断
(一)对犯罪时间的分析判断 实施行为(后果开始发生)——行为结束 实施行为(后果尚未发生)——行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