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a. A b. B c. A
2. a.机械波b.振动c. 340 d. 20 20000
3.声音的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发声体传播到接收体的过程。声音通过振动的方式在介质中传播,如空气、水和固体。当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这些声波以波的形式传播,具有一定的频率、振幅和波形。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当声波到达人耳时,人耳的听觉系统会感知到这些声波,并将其转化为听觉信号,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3.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声源(如音叉、哨子等)、接收器(如耳朵、麦克风等)、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以及必要的实验设备(如放大镜、示波器等)。在实验前,检查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将教室分为讲解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讲解区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提问;实验操作区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讨论区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此外,确保教室内的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于播放多媒体资源和实验声音。
4.测量音叉的振动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步骤进行:
a.将音叉固定在实验台上,使其一端接触桌面,另一端伸出桌面。
b.用一块软木塞轻轻敲击音叉的一端,使其开始振动。
c.将一个乒乓球轻轻放在音叉的另一端,观察乒乓球的弹跳情况。
d.调整乒乓球的位置,直到乒乓球的弹跳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匹配。
e.记录下乒乓球的弹跳频率,这个频率就是音叉的振动频率。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1)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时1 音调和响度课题音调和响度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 Hz和512 Hz)、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也都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一定对上面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一:探究新知【实验结论】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请同学们查阅课本,说说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生: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师:一个物体1 min内振动的次数是3 00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多少?生:1 min是60 s,1 min内振动了3 000次,则1 s振动50次,所以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50 Hz.师:学习了频率的概念,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生: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师: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又与发声体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有关.吹笛子时,手指不断地改变按住笛孔的位置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生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而是老师直接给出实验方案,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难以提出猜想,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而直接给出方案,就显得实验简明易操作,使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该实验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看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音调的高低.师生问答,让学生看书回答问活动一:探究新知【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请同学们仔细听两个声音在音调上的差别并观察声音在波形(图2-2.1-2)上的区别.师:通过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波形图的疏密有什么关系?生:频率低,音调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音调高,波形图密集.学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3,倒数2、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X围是什么?答:20 Hz到20 000 Hz.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作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学点3:响度【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师:同学们发现两次敲击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什么不同?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利用的自学辅导的方法,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通过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加强物理方法的运用活动一:探究新知生: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师:对!声音的大小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常说成强弱,叫作响度.【探究实验】如图2-2.1-3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师: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音叉振幅的?生:通过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比较音叉的振幅,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师:通过实验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师: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声音小了,老师跟前的同学能听清,但是离老师远的同学可能听不清甚至听不见,这说明了什么?生: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师:不少老师上课都带有胸麦,这是为了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个同学都能清晰地听见老师的声音.与渗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中改变谁,控制谁不变.活学活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新课教学一、声音的产生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7页上面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对应的声音。
让学生归纳出图的共同点。
以此为基础,引出探究的课题:声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问检查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音叉实验反馈练习(一)引导学生分析图2.1-1、2.1-2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二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结果。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三段:机械唱片的原理,要学生找出生活中有类似原理的物品。
二、声音的传播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29页第二段,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指导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固体传声的实验,让学生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
反馈练习(二)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让学生作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
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声波传入人耳;让学生探讨声音在液体内能否传播。
观察插图、聆听相关的声音。
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
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三人一组做实验,并归纳出实验结果: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评估。
观察、思考。
讨论、作答。
举手发言。
学生热烈讨论,相互交流。
自学教材,并列举实例。
自学并积极思考,进行分组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作出判断。
讨论、作答。
作出假设,完成实验的初步设计。
观察、思考、作出判断。
观看录像,自学教材。
分组讨论、交流,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图音并茂,加深学生的感悟。
培养归纳能力。
学生初次进行探究,需要加强指导。
培养评估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强化学生对“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体会放大微小振动的实验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运用钢尺,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我们可以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观到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此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如果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结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教师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识技能: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进行新课(一)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声音的特性: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得出:1、音调──声音的高低。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刻度尺,记录表格。
过程:把刻度尺紧压在桌边上,(1)将刻度尺1/5伸出桌外;(2)将刻度尺1/伸出桌外;(3)将刻度尺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刻度尺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刻度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刻度尺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结论: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2.2声音的特性(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音调1、音调【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探究实验】欣赏音乐,说出感受: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女歌手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听讲,思考提出的问题。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答案见附件1)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伸出5cm伸出10cm伸出15cm(设计意图:简单易操作,直观易感知,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地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节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课题名称
§2-2声音的特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授声音的3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并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和响度,通过示波器演示各乐器的音色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特别容易将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混淆。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性,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
策略方法
小循环多反馈透镜式教学方式,并通过学生实验得出问题的结论。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预习本节,并试听各种乐器的演奏找出不同。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音叉,乒乓球,口琴,收录机。
课后记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提问
引入
新课
展示课题
音调
频率
问题
声波
问题
如果有个人传导系统不好了他可以怎样获知声音?
教师以提问为例引导,那么他可以听到各种优美的音乐。下面我们来听一端音乐
2)、用梳子拨动的快慢不同实验
上述实验证明:音调的高低与震动的快慢有关,震动的快慢又叫频率不同震动的快,频率高,震动的慢,频率低
物体在1秒钟
内震动的次数 叫做频率。
为什么地震前动物能感受到,而
人却感受不到?
学生猜想
教师帮助学生搜寻事例
人能感受的频率是有范围的:20----20190Hz人们把超过20190的叫做超声波,象蝙蝠,狗,猫,海豚等能够听到。把低于20 的叫做次声波。
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区别各种乐器的?虽然乐器的响度和音调相同,但由于他的结构及组成的材料不同,所以它的音色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运用钢尺,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我们可以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观到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此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如果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结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教师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钢尺,梳子,示波器,音叉、乒乓球
教学过程
课题: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材简析: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提出问题: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猜想
设计实验并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3、自学频率
4、反馈练习1
分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播放一段音乐,并通过音响音量旋钮改变声音的大校。引导学生明白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2、提出问题: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教师演示:音叉弹开乒乓球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自学,声音响度还和发声体距离有关
4、反馈练习2
分3:音色
1、游戏,让后排同学敲击桌面物品,前排同学猜测发声体是什么?
2、通过观察刚才发声体,学生分组讨论影响音色的因素
3、阅读P35音色部分,观察声音的波形图
自我修改
整
引入新课:播放男女歌唱家的歌声,让学生体会两个人声音的不同,
提出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情景引入:思考:乐曲充分给我们展示了声音的魅力,那么,这 些美妙的声音有什么特性呢?注:五个按扭点击发声思考:这些声音的高低、大小、音质有什么区别?活动、 思考、交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通过观察和对比来感知声音的高低、大小、音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探究新知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注:两图片均点击发声思考: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活动1: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部分尺面伸出桌外,手指用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尺面,使其振动发声,观察钢尺振动时的情况。
实验结论:用力压钢尺,钢尺发声的同时可以观察到 钢尺上、下振动。
观察、 思考、 交流实验、观察、 交流、总结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自己多组的“动手”探究活动,对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
请同学们分为两组(男、女生各一组):分别让自己的声带发声,观察两组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介绍:男生、女生的声带厚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男生的声带比女生的声带厚,质量大,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低,音调低。
思考:养蜂人如何根据蜜蜂的“嗡嗡”声的高低判断蜜蜂是出巢还是回巢,为什么?1.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Hz)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频率的高低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再换一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做实验,边听边分析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学生在教师的“问题情景”设计中,通过探究活动,对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水到渠成地推出物理概念和规律。
4.超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次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思考: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20 000 Hz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注:两图片均点击发声思考:影响声音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探究活动5:请一位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的碎纸屑弹起的高度。
人教版声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人教版声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案【学习目的】1.知道声响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经过实验探求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响特性有关的现象。
【要点梳理】要点一、音调的上下——频率1.音调:声响的上下叫音调。
2.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画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探求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要素:〔1〕提出效果: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要素有关?〔2〕猜想和假定: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资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进程:如下图,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收回的声响,同时留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动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反,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普通人的听力范围:20Hz—2021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21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安康有害。
2、一些植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二、声响的强弱——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声响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要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响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响的响度增大。
2、声响在介质中传达能量会衰减,传达距离越远,声响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求留意的是声响的音调并不改动,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动声响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由于音调变低了。
要点三、音色1.声响的特征叫音色,不同物体收回的声响,即使音谐和响度相反,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这个特性,我们称为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低。
(板书PPT)
请同学们共同诵读:音调的定义
思考:通常男士与女士的说话的音调,谁的高?为什么个别男士会被人称为娘娘腔?
那么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实验1:探究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介绍操作关键:
(1)按钢尺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要点:钢尺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结论: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板书PPT)
说明:振动的快慢我们用频率这个词来表述。
阅读课本33~34面,“超声波和次声波”回答上述问题
同时,让学生搞明白:
(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并加以总结: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展示)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下面接着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
演示A:用力碰板镲和轻轻碰板镲,感受声音的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过程与方法“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X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生答]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X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2)超声波清洗污垢.(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实验结论: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实验结论: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想想议议][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X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X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结果: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生甲]“1”的响度大.[生乙]“5”的响度小.[生丙]“1”的音调低.[生丁]“5”的音调高.[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参考解答:蚊子的叫声音调高;黄牛的叫声响度大.[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想想做做][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演示]观察波形.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实验结果: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想想做做][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四、布置作业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3.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4.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决定于发声体音色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响度决定于了发声体的效率音调声音的特性:::。
人教八上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八上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特定声音的效果。
3.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特性的概念和特点。
2.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教学难点1.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备课笔记、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上课带上笔记本、铅笔和尺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让声音传播出来?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特性。
理论讲解(15分钟)1.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和特定声音的效果。
2.逐个解释声音的特性,让学生了解每个特性的定义和特点。
3.通过实例让学生联想和理解不同的声音特性。
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组实验。
2.实验1:改变物体的振动方式,观察声音的变化。
3.实验2:用不同形状的容器接收声音,比较声音的音量和音色。
4.实验3:用不同材质的板材敲击,观察声音的变化。
5.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规律和结论。
深化拓展(20分钟)1.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2.提出问题:在水中传播的声音和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回答问题,并互相交流思考。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声音特性与媒介的关系。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知识归纳,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将归纳内容整理到笔记中,带回家中进行复习。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
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2.2声音的特性
(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音调
1、音调
【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
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
别?
【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
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
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
【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
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
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
的力)
欣赏音乐,说出感
受:男歌手的声音比较
低沉、浑厚;女歌手的
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听讲,思考提出的问
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
组实验,观察实验现
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
描述:
——钢尺伸出桌面
越长,振动的越慢,声
音越低沉,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
越短,钢尺振动越快,
3、超声波
与次声波
【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
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
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注意听音调上的差别以及观察声音在
的波形上的区别。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
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
【回眸】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在2min内振动了600
次,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在1min内振动了21000
次,则它们的发声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听到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6、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要大,能听到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波、次声波。
仔细听不同频率声音音调的高低,同时观察不同频率声音波形图的疏密。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频率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波形图密集。
思考,回答:5 Hz 350 Hz 蚊子
探究问题二:响度1、响度
【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
请
学生辨别声音的变化。
点拨: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你猜想什么因素决定
声音的响度呢?
说出声音的特征变
化:强弱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提出猜
想:
——可能与用力的
2、影响响度的因素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探究实验】你的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
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
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物理学中在用振
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
度。
音叉的振动的幅度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摆
动的幅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幅的大小,这样我们就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也便于我们直接观察,这
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得出结论】现在你能说出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吗?
鼓励学生回答,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
力,同时渗透转换法。
)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
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
变化?
【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活中如何增大
声音的响度?
引导学生发言,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
活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
【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
大小有关
——可能与振动的
幅度有关
分组实验,仔细观察
发生的现象,小组对实
验现象进行描述:用力
越大,响度越大,乒乓
球被弹起得越高。
倾听老师的讲述,理
解记忆。
组内讨论,回答:物
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
音的响度越大;振幅越
小,响度越小。
注意倾听声音的变
化,回答:声音的响度
会变化,
思考,组内讨论回
答:说明声音的大小还
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生活中经常用喇
叭减少声音的分撒。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D
音叉波形图钢琴波形图长笛波形图
【提出问题】针对上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2.2声音的特性
【教学反思】
一、亮点之处:
1、本课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在新课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知识点时,都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进而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二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本节的名词、术语比较多且比较抽象,教学时以听声为导引,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根据生活经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课堂的趣味性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多,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如笛子、吉他的声音,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过,生活经验的薄弱与物理知识的脱节会对本节教学有影响。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又由于本节课物理概念比较多,导致某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现象和结论能意会却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附件1:钢条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附件2:课堂检测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
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当划得快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________,当划得慢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产生的音调_______。
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调___________。
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6.蜜蜂1min振动21000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____,当它都从你耳边飞过时,你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7.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
通过对被形的分析,可知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
参考答案:1.A 2.A 3.C 4.高、慢、低、高 5.音调响度
6.350 Hz 能 7.乙
附件3:作业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制作一件乐器,和同学们一起举办小小音乐会,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的好,说说你的乐器的原理。
参考答案:
方案一: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ⅰ”的声音来。
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
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