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第九版PPT课件

流行病学第九版PPT课件

医疗机构使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存储 患者的诊疗信息,方便数据提取和分 析。
对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和登记的制度, 提供关于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数据。
健康保险数据库
包含个人健康保险信息和就诊记录的 数据库,可用于研究健康与保险的关 系。
05
CATALOGUE
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结词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 整理和描述,帮助研究者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健康相关 行为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 性和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健康促 进活动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 活动方案,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 为改变率。
健康相关政策制定与评价
政策制定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生存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处理更为复 杂的研究问题,如多元数据的分析、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因果关系的推断等。这些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06
CATALOGUE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人口普查资料
定期进行的人口普查,提供关 于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地
区分布等基本信息。
卫生机构记录
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公 共卫生部门的记录,包括疾病 报告、预防接种等数据。
实验室数据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进 行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包括病 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2. 观察性研究的种类: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14
四、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系列病例报告(a report for a serial of cases)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
2. 实验性研究的种类: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community and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s)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al study)
17
四、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6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 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 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 科学
研究内容
7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 病等
伤害
意外、残疾、智障、身心损害等
健康状态
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等
8
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 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 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9
五、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群体特征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对比的特征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社会医学的特征 预防为主的特征
20
疾病的分布
21
一、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
传统的流行病学统计指标
一、反映疾病发生、发展及流行强度的指标 二、反映疾病防治工作及其效果的指标 三、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分子流行病学》课件

《分子流行病学》课件

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人类 健康
基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遗传与环境相互影响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互影响, 共同塑造个体的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 动态的
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变化 的,随着个体发育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01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 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02
研究单基因遗传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了解疾 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03
通过基因检测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干预单基因 遗传病,降低疾病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
复杂性疾病的遗传研究
复杂性疾病是指由多种遗传和 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
PART 05
展望与挑战
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技术进步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 快速发展,分子流行病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疾病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大数据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分子流行病学将能够处 理和分析更庞大、复杂的数据集,提高研究效率 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分子流行病学将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环境科 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疾病 病因和预防策略的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
表观遗传学机制
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如DNA甲 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实现。
信号转导通路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基因的表 达和功能。
蛋白质相互作用
基因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 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功 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
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事件的分布特 征、判断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性质和关 联程度。 如今,流行病学的群体研究方法已被医学各领域广泛应用,成 为医学各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2
描述性研究

3 分析性研究1 病例对照研究
例如:某地区要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若不同职业间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别很大,就可以按照职业将人群分成若干 层,然后按照事先计算的样本含量在每层中随机抽取所需的调查 对象。
.
优点:可将一个内部变异很大的总体分成一些内部变异较小 的层,并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相应比例的个体被抽 到,所以抽样误差较其它抽样方法小。
.
一、提出研究目的
描述性
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 死亡率?疾病的人群表现?
研究 目的
分析性
引起某疾病的病因? 某因素是否是某疾病的病因或影 响因素?
验证性
某药物治疗某病是否有效? 某药物与另一药物相比,疗效的 优劣?
注意:研究目的应该是具体的,可望又可及的
.
二、确定研究内容
1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医学
哲学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数学
.
20世纪中期开始,为适应多病因论的需求,在统计学的 帮助下,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混杂因子、效应修饰因子的处理技术不断完善,解决了 在多个病因存在的条件下生物现象的或然性问题及巧合 现象,因果判断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既便没有实验室证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也会是真理 性的。
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现况研究、队列研 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实施方法; 解释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 验的设计要点并能举例说明; 定义本章涉及的所有概念; 了解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单因素统 计分析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最新进展。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课件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课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筛检的类型
按筛检对象的范围
整群筛检(mass screening) 选择性筛检(selective screening)
按筛检项目的多少
单项筛检(single screening) 多项筛检(multiple screening)
按筛检目的不同
治疗性筛检(therapeutic screening) 预防性筛检(preventive screening)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引言
如果疾病在临床前期出现一些可以识别的异常特征, 如肿瘤的早期标识物(biomarkers)、血压升高、血脂升 高等,则可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将其查出,并对其做进一
步的诊断和治疗,则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其预后
开始暴露
诊断 治疗
临床前可
检查期
康复
易感期
临床前期
临床期
筛检试验 诊断试验
阳性 阴性 合计
金标准
患者
非患者
真阳性 A 假阳性 B
假阴性 C 真阴性 D
C1
C2
合计
R1 R2 N
灵敏度(sensitivity, Se)真阳性率 灵敏度 A 100% AC
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漏诊率或第二类错误
假 阴 性 率 C 100% AC
残疾、死亡
疾病发生
出现症状
图7-2 疾病自然史与筛检示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引言

筛检
开始暴露
诊断 治疗
临床前可 检查期
易感期
临床前期
临床期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大流行(Pandemic): 某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 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期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至 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临床流行病学课件

临床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
人群:研究对象为特定人群,如患者、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等
环境:研究对象为特定环境,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
健康:研究对象为健康相关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疾病:研究对象为特定疾病,如传染病、慢性病、肿瘤等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研究结果: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智能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预测
远程医疗: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健康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疾病流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是流行病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跨学科合作可以解决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复杂问题
跨学科合作可以提高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疾病控制
01
监测疾病: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疾病的分布和趋势
02
预防措施: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3
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4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应用
电子病历:实现病历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病历质量
04
研究内容:包括疾病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
03
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现有数据,如病例报告、调查问卷等
02
研究目的:了解疾病分布、特征和趋势
01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和趋势
队列研究:追踪人群,观察疾病发生率,探讨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病例组和非病例组,探讨病因和危险因素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MPH流行病学绪论课件

MPH流行病学绪论课件
l 宽街水井边有阴沟,附近有一40号住宅,曾 有过4名霍乱患者,患者排泄物可能随阴沟 水等污染井水
l SNOW的推论:”霍乱患者的粪便含有能繁 殖的’病毒’,霍乱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主 要是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而霍乱病原 体霍乱弧菌是39年后才发现的
•20
美国弗莱明汉地区高血压研究 l 弗莱明汉小镇被美国DHHS选为心血管病
(三) 理论流行病学
l 掌握疾病的流行规律,可用数学公式归纳 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将疾病流行过 程,抽象化和数学化,称为理论流行病学
l 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5
三、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1)
l 描述和研究疾病、伤害或健康的 –分布
l 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 –因素
•6
宿主
病因
环境
流行病学三角
l 他获知上述地区从8月27日至9月2日止,共有89 例霍乱死亡登记,其中6例发生在8月27日至30日 内,4例发生于8月31日,其余79例发生于9月1日和 2日. 因此,他认为这次霍乱暴发是从8月31日开始 的
l 他对8月31日至9月2日3天内的83例死亡病例作 了详细的调查. 发现几乎所有的病例都发生于离 宽街水井不远的地方,其中只有10例住在其他水 井附近
l 注意收集反面证据:附近一工厂有535名工人,但 只有5人发病死亡,调查发现该厂用自来水并有自 备水井; 附近一酒厂有70名工人,无病例,因该厂饮 用河水并有自备井
•19
JOHN SNOW(1813-1858)关于 霍乱流行的调查
l SNOW首创了标点地图分析方法
l 9月8日地方当局根据他的建议封闭了该供 水站,此后病例显著减少
二、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定义: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行病学概论)课件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行病学概论)课件

健康状况的评估与预测
健康状况评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全面评估人群的健 康状况,包括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死 亡率等指标,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 素。
健康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可以 对未来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前 制定应对策略。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影响健康的各种行为因素,如吸烟、饮 酒、饮食和运动等,通过行为干预措施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降低疾病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 行病学概论)课件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
0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价预 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以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大数据与流行病学
总结词
大数据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 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对疾病流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测,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传 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和病因模型
病因
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环境、 行为和遗传等因素。
因果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证据,确定病因与疾病之间的 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表 2 2型糖尿病一般遗传模式估计
项目
q(%)
s(%) s/q
理论值
1/2q
1/4g
遗传模式估计 2.32(3) 7.92 3.312 21.533 10.767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2
2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14(1):12-14
先证者: 来自某时间段内的某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 所有病例均经 WHO推荐的标准确诊为2型 糖尿病,并长期居住在本地区,排除其他 内分泌病症。
一级亲属:先证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9
(二)遗传度及其估计
遗传度: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计算公式: Falconer法
表 1 2型糖尿病遗传度估算表
项目
总人数A q(%) 等 a
b h²
Vi Se(h))
一般人群
30921 718 2.322 1.955 2.369
如工资、私生活等; (7)调查表拟订后,要预调查,反复修改后定稿。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调查方法 (1)询问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检记录等。 (3)测量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的测量,区
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学、组织学分 析等。 (4)现场观察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 息。
3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
对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包括人 口学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个人习惯( 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等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诊 断年龄及诊断依据、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等。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1. 简介本PPT课件为流行病学第9版的第一章绪论的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学科领域,以及流行病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学的定义2.1 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疾病数据,进而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控制策略,从而为公共卫生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2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流行病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只是为了研究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流行病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与防控工作中。

2.3 流行病学的学科领域流行病学研究的领域包括:流行病学法、环境流行病学、职业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等,涉及到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流行病学的重要性3.1 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减少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3.2 制定医疗政策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医疗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政府和卫生部门可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可以找到最有效的控制策略,提高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4 提供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科学依据。

通过向公众普及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流行病学的应用4.1 疾病监测和预警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预警和控制疾病的扩散,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病学课件)【45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病学课件)【45页】
➢ 经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又称虫媒传 播,指经节肢动物机械携带和吸血叮咬来传播疾病。 传播媒介是蚊、蝇、蜱、螨等节肢动物。 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学传播。
7、经节肢动物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 机械携带: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非吸血节肢动物的体表和体内存活,但不 在其体内发育。节肢动物通过接触、反吐和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污染 食物或餐具等,感染接触者。
4、经水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 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经 接触疫水传播两种方式,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
水源污染的情况可由自来水管网破损、污水渗入所致,也可因 粪便、污染物污染水源所致,生物恐怖主义对饮用水的故意污 染同样值得警惕。
4、经水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8、经土壤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 经土壤传播:易感者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
主要包括一些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及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破伤风、 炭疽)所致的感染。
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 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个人卫生习惯和劳动条件等。
9、经医源性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2、传播途径的分类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
3、经空气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经空气传播 经飞沫传播 经飞沫核传播 经尘埃传播
3、经空气传播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 ①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高发; ③在没有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 ④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流➢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 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现场流行病学》课件

《现场流行病学》课件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场流行病学是以疾病或健康状 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发展 过程和预防控制对策为研究对象 的一门学科。
特点
强调现场实践、及时性、综合性 、预防控制对策的应用。
现场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现场流行病学能够快速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防控措施的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现场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公共卫生 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疾病防控效果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有效降低 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现场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20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现 场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针对传染
病进行调查和控制。
发展
20世纪70年代,现场流行病学逐 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范围不 断扩大,涉及多种疾病和健康状态 。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1 2 3
健康教育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目标人群的健康知 识和行为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健康素养。
行为干预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和实施针对不健康行为的干 预措施,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效果评估
对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 教训,优化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描述性研究通常采用病例报告、病例 系列、横断面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 疾病分布和流行特征的数据,并进行 初步分析。
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是在描述性研究的基 础上,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暴露 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探讨病因
和危险因素。
分析性研究通常采用病例对照研 究和队列研究等方法,通过统计 学分析来评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ppt课件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ppt课件

用途: 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探讨发病因素, 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适用 发病时间清楚的疾病。 范围: 病程短的疾病。
队列研究的常用指标。
精品课件
14
2、罹患率:是短时间、小范围内的发病率
罹患率
与发病率
相1同0点00‰,
k 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
K=100%,
口数。
用 途:了解不同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比较不同 条件(居住条件、经济、卫生状况)对疾 病传播的影响。
适用范围:用于家庭、集体宿舍、学校或幼儿园班 组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
精品课件
19
5、感染率
定 义:检查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 例。
感染率=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100% 受检人数
精品课件
20
时间单位:一般以年为单位,有一年生存率,三年、 五年和十年生存率等。生存时间较短的可以月或日 为单位。
用 途:常用的人数
100 %
精品课件
26
精品课件
4
流行病学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叶,传染病对人类危害严重。
➢早期流行病学以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为主。 第二阶段:近几十年,非传染病对健康的危害相对渐趋严
重。
➢流行病学研究的是疾病(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第三阶段:近年,提高健康水平及延长寿命等问题提上议
事日程。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范畴为疾病和健康。此外还要研究管 理、决策与评价,环境污染、心理卫生与健康等。
意义: 衡量一定时间内某病在人群中存在的多少, 是一次时点调查的结果。
精品课件
16
注意 点: 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的现患(包 括新旧)病例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1年,卡介苗问世。
1928年,第一种青霉素用于治疗。同年, 百日咳疫苗诞生。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吉哈德.多玛克发明 硫元素化合物能杀死链球菌。
1935年,德国生物学家马克发现磺胺类 药物的抗菌作用。
2019/8/30
11
概述
1939年,美国微生物学家迪博发现 抗菌素的抗菌作用。
1944年,美国人发明链霉素。 1955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索尔克制
3、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 疫反应
2019/8/30
37
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三)、感染过程结局
1、由于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
应答作用,可以把病原体全部消灭或 排出体外。
2、由于机体的防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可 以引起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的传染病病 人,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者 或病原携带者。
2019/8/30
14
1987年鼠疫 世界分布
1998年鼠疫 世界分布
2019/8/30
15
概述
六、 传染病流行趋势
(一)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结核病 鼠疫 白喉 霍乱 疟疾
2019/8/30
16
概述
1、结核病
全球 约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每年200万新发病例
我国
结核杆菌
近年来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 军团病、莱姆病、爱滋病、非典等,尤其是爱滋 病的病死率极高,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
艾20滋19/8病/30 晚期恶液质(河南省某村艾滋病病人—20033)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传染病(infection disease):由传染性病原体 或其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 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 生传播,感染易感者。
2000年活动性肺TB患病率为367/10万 菌阳患病率为160/10万 痰涂片阳性患病率为122/10万 现有活动性肺TB451万
2019/8/30
17
2019/8/30
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
18
概述
2、霍乱
全球
1961年至今报告病例350万以上
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O139 我国
②、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染的时间,以追 索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 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⑤、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
2019/8/30
51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推测暴露时间
①、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倒推一个平均 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
2019/8/30
38
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二、感染谱:
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感染过程, 其感染者轻重程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 1、隐性感染为主: 2、显性感染为主:传染过程中大多数表现出不 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死亡为主: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2019/8/30
39
感染谱
2019/8/30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 整个传染过程均无明显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
的人称健康病原携带者。
2019/8/30
58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与排处 病原体的数量、携带时间、携带者的职业、生 活环境、卫生习惯、以及所处环境的卫生水平、 卫生防疫工作质量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主 要取决于: ①、携带者的职业 ②、个人卫生习惯
非淋菌性尿道炎
衣原体
沙眼
螺旋体
梅毒
霉菌和寄生虫 脚气 血吸虫病
2019/8/30
33
破伤风杆菌 恙





2019/8/30

脊髓灰质炎病毒
解 脲 支 原 体
34
真 菌
沙眼衣原体包涵体









2019/8/30
35
传染过程和流Βιβλιοθήκη 过程1、特性(1)、传染力: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2)、致病力: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3)、毒 力: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2019/8/30
43
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是指病原体从已受
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新的 易感者的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在外界环境的 影响下,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条件:传染 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传染病学:研究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所致
传染病在人体发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
以及不断研究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
中的发生的一门临床学科。
2019/8/30
4
概述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
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
识别标志,评价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2019/8/30
49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2、分期 (1)、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 状的一段时间。 潜伏期长短主要受:
①、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时间有关。 ②、也受病原体的数量、定位部位及其 到达定位器官的途径等因素影响。
2019/8/30
50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流行病学意义和应用。 ①、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其传染性最强 ①、病原体在此时期繁殖最多。 ②、有些症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出。 ③、排出病原体的途径比较多。 ④、需护理,增加了接触机会。
2019/8/30
54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3)、恢复期 临床症状消失,病人进入恢复期。
病人的作为传染源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①、所排出的病原体量的多少。 ②、有赖于病人的行为特点。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程先进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2019/8/30
1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 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 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2019/8/30
2
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猖獗流行,给人类生命和 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早期的流行病学是主要 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规律,并且形成较系 统的理论。
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
的科学。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作用:运用流行病学的
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提出病因假设,制定针对病原体、传播途
径和易感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控制疾病
在人群中的流行。
2019/8/30
5
概述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 2、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 3、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4、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
疫情反弹
O139爆发
霍 乱


2019/8/30
19
2019/8/30
2002 莫 桑 比 克 霍 乱 流 行
1970 霍乱 在孟加拉造成恐慌
20
3、疟疾
概述
• 全球 至1994年有100个国家受威胁 WHO估计 病例数可能高达3-5亿
每年死亡150-300万 我国 2003年1-6月报告9206例 病死率0.27% 法定报告传染病中
②、从第1例发病日期倒推一最短潜伏期,再 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倒推一个最长潜伏 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暴露时间。
③、从流行曲线的峰尖时间倒推该病平均潜伏 期即为暴露时间。
2019/8/30
52
在一次伤寒同源爆发中估计可能的暴露日期
2019/8/30
53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2)、临床症状期 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症的时期。
三、成就
1、消灭天花 2、消灭脊髓灰质炎指日可待 3、预防和控制其他常见传染病
2019/8/30
6
天花病人
2019/8/30
7
脊髓灰质炎病人
2019/8/30
8
血吸虫病曾得到有效控制
2019/8/30
9
概述
四、有关传染病发现和发明
1546年,意大利医生费拉卡斯托罗提出, 疾病可通过健康人直接与患者接触传播, 也可间接传播。
报告数 第九位 病死率 第十位
2019/8/30
疟原虫
21
概述
(二)新传染病不断涌现
艾滋病 军团病 SARS 禽流感? O157
2019/8/30
22
概述
1、艾滋病
2019/8/30
23
概述
全球
4,000万AIDS/ HIV 2,180万人死亡 每年 新感染者530万
300万人死亡
2019/8/30
28
概述
3、SARS
全球
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
截止2003年7月10日全球共诊断8437例,死 亡812例
我国
至2003年6月确诊5327例
死亡348例
2019/8/30
29
2019/8/30
SARS世界分布
30
我国SARS疫情统计
2019/8/30
55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传染病患者 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 传染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019/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