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著名效应理论
各种效应定律大全

各种效应定律大全1、巴纳姆效应: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
2、酝酿效应:静心酝酿,让灵感迸发。
3、重叠效应:“熟视”容易“无睹”。
4、控制错觉定律:我们总是会“自信地犯错”。
5、三分之一效应:看似第一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
6、手表定律:更多标准会让你无所适从。
7、反映法则:外在世界反映你的内在真实。
8、韦奇定律:你很容易被别人左右9、非理性定律:人其实都是感情型动物10、过度理由效应:少一点理所当然的猜想11、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12、晕轮效应:管中窥豹未必准,以偏概全要不得13、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14、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很重要15、约哈里窗户理论: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16、焦点效应: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17、相悦定律:喜欢引起喜欢18、沟通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沟通19、改宗效应:好好先生做不得20、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21、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22、犯错误效应: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23、宽容定律:退一步海阔天空24、雪中送炭定律:远远胜过锦上添花25、瓦伦达效应: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26、蔡戈尼效应:掌控自我,享受平衡生活的乐趣27、踢猫效应:别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28、习惯效应:习惯是一种惊人的力量29、自己人效应:自己人,一切好商量30、异性相吸定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31、自我参照效应:人们都会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32、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必去做33、蝴蝶效应:不可忽视的连锁反应34、自我批评定律:道歉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原谅35、避雷针效应:能疏善导,化解职场矛盾36、蘑菇定律:职场新人要学会低调处事37、竞争优势效应:只有合作才能双赢38、毛毛虫效应:领导期待你说“NO”39、老鹰效应:发光要趁早,至少要让别人知道你行40、螃蟹效应:共同进退,才是发展之道41、共生效应:学会借助别人的大脑42、缄默效应:犯了错,沉默就是错上加错43、链状效应:在办公室,想叹气的时候就微笑44、拆屋效应:不要拒绝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任务45、南风法则:管理,温暖胜于严寒46、例外定律:该放手时放手,该授权时授权47、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48、酒与污水定律:莫让“害群之马”影响团队发展49、苛希纳定律:用人之妙不在多,而在精50、表率效应:以身作则,一呼百应51、参与定律:参与是支持的前提52、雷尼尔效应:用“心”留人,胜过用“薪”留人53、破窗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54、奥格威法则:驾驭强人,成就自己55、詹森效应:教会孩子用平常心对待得失56、蔡戈尼效应:调动孩子渴求度,让孩子念念不忘57、角色效应:孩子应扮演他自己的角色58、心理疲劳定律:孩子有时也会“心累”59、动机适度定律:给角色压力一个出口60、情绪判断优先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61、期望定律:期望是一种有效的“指挥”62、厚脸皮定律: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63、跨栏定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64、超限效应:物极必反,过犹不及65、瓦拉赫效应: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优势方向6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一定要坚信阻力之下的爱情67、幸福递减定律:爱情保鲜需要不断制造新鲜感68、婚后沉默心理:不要让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69、路径依赖定律:开始的选择决定着未来的幸福70、淬火效应:火热爱情冷处理71、沉没成本效应:爱得起,放得下72、延迟满足定律:得不到的就更加爱73、麦穗效应:不求最好的他(她),但求最适合的他(她)74、博萨德定律:距离越远,爱情越浅75、吸引力法则:指引丘比特之箭的神奇力量76、互补定律:各有所长,互相吸引77、布里丹毛驴效应:真爱一个人,就不要优柔寡断78、因果定律: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79、古特雷定理:把大梦想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梦想80、杜利奥定律:用热情为生活开一扇窗81、酸葡萄效应:可望而不可即时,请学会自我安慰82、史华兹论断:“幸”与“不幸”,全在于你83、平常心定律: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84、贝勃定律:珍惜多少,才真正拥有多少85、野马结局:不生气是一种修行86、拍球效应:压力要有,但也别太多87、迪斯忠告:活在当下最重要88、兰德定律:看开,想开,烦恼自然走开89、布利斯定律: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90、洛克定律:目标既要有,又要可行91、贝尔效应:有了成功的信念才会成功92、飞轮效应:不要害怕开始的困难,挺住就是胜利93、最后通牒效应:设定最后期限,你的效率会更高94、蜕皮效应:成长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95、冰激凌哲学:逆境里的磨炼96、“懒蚂蚁”效应:傻干没用,你得先学会思考97、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98、基利定理:失败乃成功之母99、杰奎斯法则: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成胖子100、保龄球效应:成功始于定位。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分别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分别是什么一、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分别指的是鸟笼逻辑、破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习得性无助实验、证人的记忆、罗森塔尔效应和虚假同感偏差。
二、十大心理效应,你知道几个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
纽约市运用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世界十大著名经济学效应

世界十大著名经济学效应在经济学领域中,经济学效应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经济现象或规律,通常是由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这些效应对经济体系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以下是世界上十大著名的经济学效应:1. 边际效应递减边际效应递减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单位增加所带来的额外产出会逐渐减少。
这一效应在决定生产要素使用量和价格定价时具有重要意义。
2. 托勒密效应托勒密效应是指当政府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现象。
这一效应强调了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3. 李普曼效应李普曼效应描述了人们在薪资增长后通常会扩大其消费支出的情况。
这导致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刺激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4. 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说明了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
这一效应描述了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会导致财富更集中于富人手中的情况。
5. 奥克姆法则奥克姆法则是供需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指出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当需求上升时,价格会下降;当供应增加时,价格则会上涨。
6.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公司生产效率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一定律,生产规模扩大时,单位成本将会减少,这推动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7. 孟子效应孟子效应探讨了人各自在专业领域中的长处,提倡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这个概念也可以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专业优势的发挥。
8. 赫布定律赫布定律描述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存在的品牌忠诚度现象。
根据这一定律,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品牌,这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战略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9. 帕累托效应帕累托效应描述了资源在分配过程中的不均衡现象,即少数资源拥有者会获得大部分资源,而多数资源拥有者则只获得很少的资源。
这一效应强调了资源分配不平等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10. 均衡价格效应均衡价格效应描述了市场在供需平衡状态下形成的最优价格水平。
世界著名十大经典效应

1.【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2.【青蛙现象】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鲇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
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
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由于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启示: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海博智业
9
八、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 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 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 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 成真的基石之一 简单的说就是别人期许你什 么样,你就会慢慢的往那上面去做。。。。
海博智业
10
九、马太效应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 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 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 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 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 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 个重要法则。
海博智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六、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 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 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 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 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 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 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 象效应。
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含义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 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 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蝴蝶效应说的就 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像只改动了 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 盘皆输”. 蝴蝶效应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海博智业
3
二、木桶效应
心理学的十大经典效应

心理学的十大经典效应心理学的十大经典效应是指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心理现象或规律。
这些效应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下面将列举十个符合要求的心理学经典效应。
1. 阿兰·班迪效应(Bandwagon effect):人们倾向于随大流,跟随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甚至违背自己的判断。
这一效应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明显,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思维的影响,盲目追随主流观点。
2. 后果偏向效应(Consequence bias):人们在决策时,往往更关注可能产生的后果而非可能的概率。
例如,人们更容易因为一次空难事件而害怕乘坐飞机,而忽视了飞机事故的概率较低。
3. 多巴胺效应(Dopamine effect):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奖励和满足感有关。
人们在获得奖励之后会产生多巴胺的释放,从而加强相关行为的记忆和重复。
4. 埃克曼效应(Ekman effect):人类的表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识别能力。
埃克曼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基本情绪表情(如愤怒、快乐、惊讶等)的普遍认知和理解。
5. 费曼效应(Feynman effect):通过将学习内容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的方式传达给他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这一效应强调了简化和图示化对于学习和传播的重要性。
6. 调节效应(Modulation effect):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会受到前一事件或经验的影响。
调节效应指的是前一经验对当前判断的调整和影响。
7. 暴力媒体效应(Media violence effect):长期接触暴力媒体内容会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攻击性行为、减少同情心等。
这一效应引起了人们对于媒体暴力内容的关注和控制。
8. 选择失序效应(Order effect):人们对于选择的偏好会受到选项的顺序和排列方式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选择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排在前面的选项。
9. 选择支持效应(Choice-supportive bias):人们在做出选择之后,往往会更加支持自己的选择,忽视选择之前的不利因素。
心理学十大效应定律

心理学十大效应定律
1.帕累托效应:少数人产生了大部分结果,即80/20原则。
2. 达尼尔效应: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在他们支持的观点上的证据,而忽略反对观点的证据。
3. 费曼效应:通过将知识教给别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杰出效应:对于一个人的印象,人们更容易记住极端特征而不是中间特征。
5. 光环效应:对于一个人或物品的印象,人们更容易在一个方面的积极体验影响他们对整体的看法。
6. 羊群效应:人们倾向于跟随多数人的行为或意见。
7. 田纳西山效应:人们通常认为较晚提出的观点比较早的观点更可信。
8. 波卡效应:人们在记住一些信息时,会更容易记住与其相关联的信息。
9. 妈妈效应: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的母亲的观点,而不是别人的观点。
10.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定时,倾向于受到他们最初接触到的信息的影响。
- 1 -。
知识贴:十大效应理论介绍

知识贴:十大效应理论介绍一、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Effect)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二、青蛙现象(frog effect)青蛙效应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
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青蛙现象启示我们,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于致人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觉察。
三、鳄鱼法则(AlligatorPrinciple)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越挣扎,就被咬住的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唯一的办法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你知道自己犯错时,立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祷告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赶紧离场,不可试图调整头寸、避险或其他无谓的措施,赶紧认赔出场!四、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鲶鱼效应,沙丁鱼不爱动,被捕上来不久就会死。
于是渔民将一条鲶鱼装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沙丁鱼要想躲过被吃的恶运,就必须在鱼槽内拼命不停地游动。
这就是管理学界有名的鲶鱼效应,用来比喻在企业中通过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增加内部人才竞争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血液循环的良性发展,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五、羊群效应(herd behaviour)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心理学十大效应及定义

心理学十大效应及定义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指:鸟笼逻辑、破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习得性无助效应、证人的记忆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和虚假同感偏差。
鸟笼逻辑一个人在房间里挂上一个空鸟笼,最后他会忍不住心理上的别扭给鸟笼“配套”上一只鸟。
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证人的记忆效应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
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罗森塔尔效应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世界著名效应定律

世界著名效应定律
1. 奥卡姆剃刀原则(Occam's Razor):在解释一件事情时,
应当尽量简化,并选择最简单的解释。
2. 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80%的结果由20%的原因
所导致。
也称为“二八定律”。
3. 马太效应(Mattheu Effect):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在资
源分配、机会分配和社会地位的分配上存在不平等。
4.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当被研究的对象知道自己
正在接受观察或研究时,他们的行为会受到影响,表现出与平常不同的态度或行为。
5. 万能易行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自然界中的一
切现象总是尽量采取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方式进行。
6. 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某个数量以指数的方式
增长,即每个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都是前一单位时间的一个固定比例。
7. 动力乘数(Multiplier Effect):某个经济政策或投资举措的
效果不仅限于最初的投资量,还会通过追加效应将其影响扩大。
8.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Malthusian Theory of Population Growth):人口增长速度将远远快于资源供给的增长速度,
导致资源不足和人口危机。
9. 二兰达效应(Ehrenberg-Bass Effect):当一个新产品、技术或观念得到大众认知和接受时,其发展速度会迅速加快。
10. 平均主义效应(Averaging Bias):在评估一个群体的特征或行为时,倾向于将群体的平均特征或行为归结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
10大经济学效应

“短板”往往决定最终的结果。
木桶效应鲜明地指出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的这一道理。 它要求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必须对自己的短板有着足够的忧患意识。如果 你是管理者,那么你就要注意,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 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 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短板 决定最终的结果。
四、鳄鱼法则
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 脚,如果你用手去的脚,鳄 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 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 脚。
经济学启示
当你知道自己犯错时,立即了 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祷告 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赶紧离场…… 不可试图调整头寸、避险或其他无谓 的措施,赶紧认赔出场!
更进一步,我们就可以发现,相对于短板而言,其他高出的木板是没 有意义的,甚至高出越多,材料的浪费就会越大。而且人们都明白,这个 短板是不可能扔掉的,否则木桶连一点水都装不了。因此,要想提高木桶 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唯一的途径。这个 经验来自生活,它虽然朴素,却是经济学原理的结晶。
十大效应

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3、近因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世界著名的十大效应,你全都知道吗

世界著名的十大效应,你全都知道吗1、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蝴蝶效应”,意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非常敏感的依赖性,而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6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1.02的365次方约等于1377.41别人明明一天只比你多学了一点点,这点儿极小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一年后你会看到差距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2、蘑菇效应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从传统观念上来讲,人经历“蘑菇效应”是一件好事,其是人才脱颖而出前的一种磨练,对人的意志力和耐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如果你长得还不够高,不够结实的时候,不妨好好扎根,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3、鸟笼效应如果一个人家里有一个空的鸟笼,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
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但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儿,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
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能选择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的多。
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主动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抗拒的十大心理之一。
与之相类似的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送你一个花瓶,那么过几天你必定会买一束花回来。
4、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把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著名十大经济学效应

著名十大经济学效应1.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马太效应,又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指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的现象。
这一效应最初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科学领域内马太效应的研究论文。
马太效应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
这一效应在金融市场、消费者行为、社会舆论等方面都有体现。
羊群效应可能导致市场过度波动,也可能导致社会舆论的极端化。
3. 瓦特定律(Watt's Law)瓦特定律,又称“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一定律在经济学中用于解释消费者行为,帮助理解消费者如何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
4. 鲍莫尔效应(Baumol's Cost Disease)鲍莫尔效应,又称“成本病”,是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导致服务业的成本相对较高。
这一效应在解释服务业价格上升的原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大约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这一法则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人们识别关键因素,提高效率。
6.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瓦格纳法则,又称“公共支出增长法则”,是指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政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会相应增长。
这一法则在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 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阿罗不可能定理,又称“阿罗悖论”,是指不存在一种能够满足所有合理条件的投票制度。
这一定理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人们理解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1.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人们倾向于接受模糊、普遍的个性描述,认为这些描述适用于自己。
2. 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引起一系列相关事件。
3. 达尼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低水平的表现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高水平的表现者则往往低估自己。
4. 比较效应(Comparison Effect):人们更容易在相对的情境中做决策,而不是绝对的情境。
5. 暗示效应(Priming Effect):前一刺激对后续刺激的影响。
6. 福克斯效应(Focusing Effect):人们往往过度强调一个决策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
7.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人们在被研究的意识到自己受到关注时,表现出的行为变化。
8. 碎片效应(Zeigarnik Effect):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记住。
9. 光环效应(Halo Effect):人们对一个特征的积极印象会波及到其他特征。
10. 洛克效应(Locke Effect):人们更容易接受自己提出的建议,而不是他人的建议。
11. 百日孤独效应(Hundredth Monkey Effect):当足够多的个体学会一种新行为时,这种行为将在整个群体中迅速传播。
12. 罗森汉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
13. 谢尔皮效应(Sherif Effect):个体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
14. 行为金字塔效应(Pygmalion Effect):高期望会导致更好的表现。
15. 波恩胡特效应(Boomerang Effect):试图改变他人观点时,反而加强了他们的原有观点。
16. 卡斯普效应(Casper Effect):人们在被监视时表现出更好的行为。
17. 高斯特纳效应(Gestalt Effect):人们在组合信息时更倾向于看到整体,而不是单个部分。
世界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_运气不好一直

世界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运气不好一直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常常受到各种心理学效应的影响,这些效应既能解释我们的行为,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帮助读者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第一项是“巴纳姆效应”,这个效应源自于传奇马戏团老板巴纳姆。
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一些广义描述的个人特质适用于自己,比如通过星座预测的命运,虽然这些描述实际上是模糊的而且几乎适用于每个人。
这种效应表明人们往往会相信那些看似特别适合自己的描述,而不会过多考虑是否具体准确。
第二项效应是“多义性效应”,即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境去理解事物的含义,也存在信息解释上的差异。
这使得同一信息往往可以被不同的人解释为不同的意思,从而产生交流上的误解。
这种效应也提示我们在沟通交流时要更加清晰地表达观点以避免歧义。
第三项效应是“群体思维效应”,这一效应指的是在集体环境下,人们往往会更容易被群体思维所影响,导致自我意识减弱,行为受群体行为引导。
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何人们在团体中会采取类似的行为,尤其是在情绪高涨和紧张的集体环境中。
第四项效应是“选择性注意效应”,人们常常会更多地关注对自己有意义或者与自己立场相符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这种效应也被称为“确认偏见”。
这种注意力的选择性也可能导致对信息的错误解读和片面理解,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扩大视野,接纳更广泛的信息。
第五项是“暗示效应”,即人们在接受某种暗示后,容易按照暗示者的意愿来产生相应的行为,甚至觉得自己是自发的。
这种效应在心理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行的暗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第六项效应是“辛普森悖论”,指的是在考虑多个数据集时容易出现因忽略总体数据而产生不同结论的情况。
这种效应提醒我们在做出判断和决策时要考虑全局,避免受到片面数据的影响。
第七项效应是“霍桑效应”,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观察者的期望,即所谓的“观察者效应”。
十大心理学效应与班级管理理论

十大心理学效应与班级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班级管理是教师们必须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领域之一,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而心理学效应作为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的重要理论,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以下将结合十大心理学效应,探讨其在班级管理理论中的应用和价值。
1. 李普曼效应:李普曼效应指人们倾向于记住对他们有意义的信息。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记忆知识。
2.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模糊、笼统的描述适用于自己,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3. 多米诺效应:多米诺效应描述的是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引发一系列相关事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良好的带头作用和积极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
4. 拟恒等效应:当人们感觉某一行为或者物品超出其期望值时,会赋予其更高的价值。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紧凑而有趣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5. 雄鸡效应:雄鸡效应指人们对于自己做出的决策更有信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6. 命名效应:命名效应说明了对于已知名称的事物更容易被认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此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7. 斯普勒效应:斯普勒效应指人们倾向于从已有信息中进行推断,教师可以通过预设问题或引导性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8. 装饰效应:人们往往更喜欢外表精美、包装精良的事物。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清晰明了的板书和图表,美观的教室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9. 比较效应:比较效应指人们在不同选择项中进行比较时会更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势的一方。
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

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心理学效应是心理学中研究到的一系列现象,这些效应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规律性和特点。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广为人知,并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下面我们将介绍十大著名心理学效应,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有趣而神奇的现象。
1. 雄性暴力倾向效应(Halo Effect)雄性暴力倾向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某一明显特征或特性会影响对其他方面的评价。
比如,一个人外貌英俊可能会被认为性格好,这种效应常常导致判断不够客观和全面。
2. 帕瑞多克斯效应(Pareidolia)帕瑞多克斯效应是指人类倾向于在随机的、无意义的数据中寻找熟悉的、有意义的模式。
比如云朵的形状、面包的烤焦部分等,这种效应让我们容易产生错觉和误解。
3.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接受模棱两可、具有一般性描述的个性分析或性格特征。
这种效应常常被用于占星术、塔罗牌等领域,让人们相信那些看似精准的个性分析。
4. 多德斯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多德斯效应指的是那些能力低下的人反而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能力较高的人则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这种现象源自于认知偏差和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性。
5. 斯特雷茨效应(Stroop Effect)斯特雷茨效应是一种干扰影响,当人们尝试识别文字的颜色而非文字本身时,就会出现困难和延迟反应。
这种效应常用于研究人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6. 泊松分配效应(Poisson Distribution Effect)泊松分配效应是指在独立随机事件中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这种效应在统计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帮助人们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性和概率分布。
7. 巴德效应(Bader-Meinhof Phenomenon)巴德效应又称之为频发效应,指的是在注意力引导下,人们将更容易注意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事物或信息。
这种效应常常出现在学习新知识或关注特定话题时。
最完整版-10大经济学效应最完整版

六、鲶鱼效应 七、马太效应 八、破窗理论 九、手表定律 十、晕轮效应
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其实是一
种混沌现象。它指出在一个动力 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 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 的连锁反应。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立足于防微杜渐, 从小事做起,从细 节抓起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
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 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 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 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 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 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当你知道自己犯错时,立 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 口、期待、祷告或采取其 他任何动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牧羊人在自己的 羊群前面横放了一根木棍。第一只 羊率先跳了过去,接着,第二只、 第三只……也会效仿那只领头羊的 样子,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牧羊 人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 这里时,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 在了,它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 向上跳一下才通过。人们将这种现
有时对手才是真正 帮助自己的人。所 以要善于给自己找 对手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 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 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 池。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 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 座城池。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 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 没有拿出来。 ”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 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 多益善。”
十大著名效应理论

十大著名效应理论1.蝴蝶效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4.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5.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6.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蝴蝶效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
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4.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5.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6.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
7.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effect)即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
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
人的社会知觉往往受到个人“内隐人格理论”的影响,他们常常从个人具有的一种品质去推断他的另一种品质。
尤其当存在“核心”品质时,人们更具有这种推论倾向,这使得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即认为好者十全十美、坏者一无是处。
8.“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它说的是:
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
原因是这样的:
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情,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
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同样“鸟笼效应”也被称为“空花瓶效应”,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花,她很高兴,特意让妈妈从从家里带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就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
当然这是此效应的一种甜蜜的体现。
这个规律放在企业里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对整体而言,它可以说明企业的战略应该和能力相匹配,很多时候应该“顺势而为”,企业有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资源,往往就决定了战略的大方向。
在我们的管理咨询实践中,还遇到了一个“鸟笼效应”的例子,我们为一个企业进行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体系变革。
在管理诊断时发现企业里有这样的架构:
总裁、执行总裁、常务副总裁。
根据我们的职能分析,这里面的执行总裁基本上是一个“空着的鸟笼”,只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保留着这个位置,在进行了大的整改后,这个位子空了出来,却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最后在我们的建议方案中,我们精简了整个组织结构,相应地,也扔掉了不少类似的空鸟笼。
9.“泡菜效应”的含义是: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
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泡菜效应”揭示了坏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泡菜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
学校要重视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校园的硬环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台等建筑物构成;校园的软环境主要是指正确的舆论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
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为此,学校要努力让校园的硬环境整洁、优美、有序,让校园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从而给学生诗情画意、温馨怡人的感受,发挥对学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培育志向的作用。
1
0.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