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理论关系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渠道理论关系实证分析

一、现代营销渠道环境变迁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因为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信息的流向是由生产商流向中间商,生产商将自己的营销战略强加给中间商,中间商服从于生产商,应生产商要求实行调整,同意或被迫实行持续互动。

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因为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例如上海等地的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在很大水准上左右了生产商产品的出厂价。商品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使得零售商对商品的供货源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僧少粥多”局面,最终使得生产商对零售商的依赖水准增大。

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增大了自己的规模,零售业的集中水准大大提升。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家具用品中心(HomeDepot)售出的家庭装修产品比所有的五金店的销售总和还要多;更有甚者,美国人25%的内衣来自沃玛特。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强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水平,三菱电器公司(Mitsubishi)与零售巨头大荣(Daiel)签订了一份经销协议,希望通过其分销网络销售产品,在协议中三菱被迫答应大荣降低产品的价格,这将使三菱公司的其他代理商蒙受损失。这说明,控制价格的权力机制已经转移到了零售商手中。IBM公司曾花费一亿美元为其产品Pcjr做广告,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第三方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反对产品,IBM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去争取顾客,而忽视了与零售商、经销商等对产品的销售起关键作用的个人或组织建立积极的关系,扼杀Pcjr产品的正是经销商的拒绝和不合作。

再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增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

趋减少。50年代初,美国和欧洲的销售方式存有天壤之别。50年后的

今天,情况大不相同,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

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有和发展。“环球同此凉热”局面的形成,促使

很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西尔斯在墨西哥、南美、西班牙和日本设立了自己的网点;马狮集团在欧洲市场零售

网络中的影响久负盛名,麦德龙、家乐福等超市纷纷登陆中国,这种零

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二、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的兴起及特征

环境的巨大变化给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渠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

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关系型营销渠道应运而生,并日臻成熟。很多著名

企业如P&G、通用汽车等跨国公司纷纷改变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渠道,并

向关系型营销渠道蜕变。传统的交易营销渠道正如科特勒指出:“传

统营销渠道由一个独立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每个成员都

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追求自己的利润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损害

系统整体利益为代价也在所不惜。没有一个渠道成员对于其它成员拥

有全部的或者充足的控制权。……在支离破碎的网络中松散地排列着

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他们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下相互讨价还价,谈

判销售条件,并且在其它方面自主行事。在这里每个渠道成员都是机会

主义者,都要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这种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必然引起

渠道成员的冲突,结果因为冲突反而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收益受损。”

国内也有学者这样形容传统的交易营销:“交易营销代表传统的营销

观点。在交易中,顾客利用多种供货通路,经常更换供货商,购买者主要

考虑因素是价格因素。这种营销的重点是单个交易中双方的互换,从本

质上讲,交易营销是对立的,供应商和购买者都寻求自己短期利润的最

大化,卖者想从顾客身上尽可能地获得利润,而买者想根据产品质量和

顾客服务寻求一个最合适的低价,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

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在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渠道中,厂商从交易的角度理解与经销商的关系;往往缺乏完整的、系统化的经销商甄选标准和过程;对于经销商业绩考核主要着眼于销量;在整个营销渠道链中,各利益主体单独作出价格、促销决策,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支援;制造商与中间商无系统化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制造商着重于产品销量,忽视了市场管理,销售人员主要扮演订单承接人的角色。

针对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的不足,很多学者均对新型的、顺应环境变化的营销渠道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屈元波先生主编的《派力销售经理管理实战丛书》中提出了“伙伴营销”的观点,“伙伴营销观点认为,没有忠诚的客户作为基础,公司很难保持长期发展,所以伙伴营销更注重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满足现有客户,与交易营销寻求单位交易的利润最大化不同,伙伴营销关心与某个指定客户长期合作利润的最大化,”伙伴营销突破了迈克·波特的以邻为壑的竞争观点,从合作伙伴的角度理解与中间商的关系,提出在分销、价格、促销等活动中联合决策,共同行动。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学者也在近期出版的营销著作中,不同水准地涉及到这个问题。

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正是在这样一个实践与理论的背景下形成的。关系型营销渠道是指:为了提升整条营销渠道的质量和效率,在保证制造商、中间商双赢局面的情况下,制造商从团队的角度来理解和运作厂家与商家(批发商、零售商)的关系,以协作、双赢、沟通为基点来增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为零售商、消费者创造更具价值的服务,并最终达到本公司的战略意图。在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从团队成员的角度理解同经销商的关系;有一个系统化的经销商甄选标准和过程;使用多指标体系(而非仅仅是销量)对销售业绩实行考核;制造商与中间商联合价格决策,联合促销支持;制造商和中间商均有共享的、完整的客户信息库、意见反馈体系和主动即时的销售预测;销售人员在更多情况下扮演的是一个建立、协调、维护与经销商关系的关系经理的角色。

一种理念能够成一种潮流,自然有其独特价值和深刻原因,关系型营销渠道策略自然也不例外,它的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