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四)..
《近代史纲要》习题(4)
![《近代史纲要》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c60efc0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9.png)
一、单选题L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新文化运动B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A.民主与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自强求富A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陈独秀成为北大文科学长C4.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朝花夕拾》D.《药》A5.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鲁迅C6.比较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的是李大钊发表的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 ^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B.中共一大的召开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B8.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是()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B9.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A.中华全国总工会B.社会主义青年团C.共产主义小组D.职土运动委员会B10.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A.上海印刷工会B.上海机器工会C.上海纺织工会D.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B11. 1921年7月23日,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城市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武汉C12.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A.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B.组织城市暴动C.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D.夺取全国政权A 13.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A.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卜战线的策略B.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坚持共产党领导权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总方针D.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的策略总方针B14.中共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是()A.李大钊B.陈独秀C.张国煮 D.李达B 15.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A.香港海员罢工B.省港大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A 16. 1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A.社会主义青年团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C.上海机器工会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D 17.中国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是()A.统一战线方法B.群众路线方法C.武装斗争方法D.议会斗争方法B 18.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点和领导者是()A.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和沈定一B.广东省海丰县和彭湃C.湖南省韶山和毛泽东D.江西省井冈山和毛泽东A 19.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讨论的问题是()A.挽救革命失败的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C.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D.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D20.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B.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D.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B 21.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A.旧三民主义气 B.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新三民主义D.《孙文越飞宣言》C 22.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A.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B.聘请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C.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D.有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 C 23. 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A.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B.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C.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D.强调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A 24.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起始于()A.省港大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五卅运动D.香港海员大罢工C25.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的高潮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是()A.省港大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五卅运动D.香港海员大罢工A 26.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共产党创始人是()A.陈独秀B.李大钊C.瞿秋白D.蔡和森B 27.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 “七一五”分共D.整理党务案C 28.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D29.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还我青岛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30.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8. C. “二七”罢工后 D.中共“三大”D31. 1925年5月,以()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8a828302d276a200292ebe.png)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辨析题1.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2.新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4.1919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类型及代表人物。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三、论述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试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三、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
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材料2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
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A)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互商如何加邀其他各革新团体,及如何进行。
(B)运动倾向共产主义的议员,在国会联络真正民主派的议员,结合民主主义左派联盟。
(C)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工会、农民团体、商人团体、职教员联合会、学生会、妇女参政同盟团体、律师公会、新闻记者团体等,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2c2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d.png)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重要知识点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3.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活动5.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意义6.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进行7.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瞿秋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中共二大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D、五四运动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A、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B、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D、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会议上B、中共“二大”会议上C、中共“三大”会议上D、中共“四大”会议上5、下列哪篇文章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B、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共产主义思想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9、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10、1920年8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7196325ed630b1c59eeb5fe.png)
16、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17、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抗日战役是: 台儿庄战役 18、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百团大战 19、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 件: 中共七大 20、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
历史回眸
本主题基本线索:
1940年 华 8月
北 彭德怀
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 里,拔掉据点近3000 个,毙伤俘日伪军4万 多人。
中国军队主 动出击日军 的最大规模 战役
中 共 七 大
主要 讨论如何争取抗战的胜利以及胜利后中国该走 任务: 什么道路的问题。 时间: 1945、4 地点: 延安 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内容: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通过新的党章,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 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 意义: 要的一次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 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 途准备了条件。
(4)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5)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我们应努力学习,时刻准 备报效祖国;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8分) 中华民族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但当遭到外敌入侵时,中国人民会 奋起抗争,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 尊严。在困境和灾难面前,中国人 民从不退缩,不屈不挠,直至最终 胜利。 材料一:见右图 1.清初,沙俄悍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决定用武力捍卫领 土主权的皇帝是谁? 康熙或康熙帝、清圣祖、玄烨 2.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惨败,沙俄被迫进行谈判,解决边界 问题,最终同清朝签订了什么条约? 《尼布楚条约》或《中俄尼布楚条约》
“宛平城外狼狗较,卢沟桥上枪声激 “这句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 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全民族抗战开始 C.红军长征胜利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1e1d9ff84254b35effd3418.png)
• 7 、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局部抗 战的开始。
二、西安事变。
背景:
1 、日军占领东北后,侵略华北,中华民族面临民 族危机; 2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 党的主张, 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调集大批军 队围攻红军; 4 、 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 北红军。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都遭到无理拒绝。
六、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实
(一)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部 队);敌后战场(共产党部队)。 (二)中国在抗战期间取得的三次胜利: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两次胜利),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胜 利
)。
(三)、平型关大捷
1 、参加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2 、时间: 1937 年 9 月。
7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和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
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
1 、背景: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从三面包围北平。卢沟 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唯一通道。 2 、爆发标志: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 南的卢沟桥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3 、影响: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
3 、主要战绩: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4 、影响: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粉碎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四)台儿庄战役
1 、时间: 1938 年春。 2 、指挥者:国民党司令李宗仁 。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学生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e37cbf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a.png)
专题04 中国近代史2024全国中考真题汇编·选择题考点41 鸦片战争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考点44 洋务运动考点4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考点46 戊戌变法考点4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4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考点49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考点50 新文化运动 考点41 鸦片战争1.(2024·山东临沂卷)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
”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A .缉拿烟贩B .没收鸦片C .虎门销烟D .对英作战2.(2024·甘肃兰州卷)2023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国际禁毒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
”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A .维护鸦片贸易B .打开中国市场C .促进文化交流D .加强友好往来4.(2024·山东聊城卷)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
”该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51 五四运动 考点52 中国共产党诞生 考点53 北伐战争考点54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考点5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考点58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60 内战爆发5.(2024·山东潍坊卷)《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
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
![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d413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3.png)
专题04 中国近代史目录01 挑战真题·查学问漏洞02 回顾教材·补学问漏洞回顾学问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 学问通关演练1.(2023·天津卷)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应他一个运动场,进展他的品德”。
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A.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B.重视进展学校体育运动C.宣扬儒家道德伦理观念D.留意体育与德育的融合2.(2023·天津卷)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
这些民间团体的消灭表明()A.中心权力的下移B.救亡路径的求新C.革命力气的进展D.社会转型的完成3.(2023·天津卷)下表所示英国对华贸易的总体状况直接导致了()英国对华贸易额及流入中国的白银统计表(单位:万英镑)AC.以夷制夷主见的提出D.列强瓜分狂潮的消灭4.(2023·河北卷)下图为留存至今的一封实寄信件封面,上面贴有1930年3月“赣西南赤色邮政”的邮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A.革命依据地留意基层组织建设B.苏维埃政府初具国家政权形态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权走向联合D.革命统一战线影响力不断提升5.(2023·河北卷)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
”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
由此可知,当时()A.地方对中心离心力增加B.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C.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D.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6.(2023·河北卷)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心;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中国近代史(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ef7ff9ed5ef7ba0d4a733beb.png)
(2009广东理科基础,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 2009广东理科基础,63) 又是庚申元旦节, 广东理科基础 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 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 祝罢再把 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 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 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2007广东历史,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 2007广东历史,10) 番菜争推一品香, 广东历史 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 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西方工业革命影响); 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西方工业革命影响);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本); 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本); (3)政府的大力提倡; 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詹天佑京张铁路) 中国人民聪明才智。(詹天佑京张铁路) 。(詹天佑京张铁路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 (1)出现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世纪中前期 外文报: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申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1873年 汉口) (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2010上海历史,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 2010上海历史,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 上海历史 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 1913年的中国 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 以下哪一情形? 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申报》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010海南卷,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 2010海南卷,18) 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 海南卷 年出版的 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 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 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 141家在上海 家在上海。 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2019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
![2019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24ccba05901020206409c17.png)
一、判断题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1、1923年8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召开了“分共”会议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8、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中国近代史专题4
![中国近代史专题4](https://img.taocdn.com/s3/m/f1294752be23482fb4da4cfc.png)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 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⑶历史意义; 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③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 自由的权利。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社会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⑴重庆谈判
①背景:
A、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
B、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民主 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D、共产党:争取和平、准备自卫战争 “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内战独裁
E、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
②过程:1945、8-10月
1945、10、10《政府与中共代表谈判纪要》 即“双十协定” 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B、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未解决问题: E、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中共虽然作出 让步,但是仍未能达成协议,留待政协商议。
6)
①目的:巩固根据地、加强统一战线
②内容: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
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③作用: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 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⑵普遍选举 (豆选)
⑶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
后附臣民义务9条:
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 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 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⑴主张: 同盟会纲领: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 民生主义 ⑵实践成果: 推翻帝制
历史复习4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历史复习4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3839fa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8.png)
专题四: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精拓展】列强侵华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列强侵略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
(2)从侵略国家上看,既有老牌强国英国、法国等,又有新兴强国日本等。
(3)从侵略方式上看,经历了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从战争侵略到“以华制华”的转变。
(4)从影响上看,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角度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角度三中国近代化探索【精拓展】1.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对应关系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见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于是以“自强”为口号,以“师夷长技”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思索为何学了西方的技术仍旧失败,在探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基础上,以改革中国政治制度、救亡图存为主要目标的戊戌变法兴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于是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为主要任务的辛亥革命兴起。
2.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主观原因: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统治阶级没有坚决反抗侵略的决心。
(3)客观原因: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侵略者具有很强的掠夺性。
【跟踪练习】1.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C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 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3. 右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有识之士的探索历程,①处应填 A .军事技术B .文学艺术C .实业救国D .民主共和材料一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史试题4
![中国近代史试题4](https://img.taocdn.com/s3/m/5a415851cf84b9d528ea7a71.png)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4套)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以为开端,以为结束标志。
1、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2、洪秀全与孙中山提出的土地纲领中,都有“平均”主张,前者主张平均,后者主张平均。
4、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是,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5、1895年签订的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
6、戊戌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和。
7、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兴起,其口号为。
8、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乱局面逐渐形成,其中代表北洋军阀的是和。
9、鲁迅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标志着新文学的诞生。
第一篇新诗是郭沫若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鸦片战争前后,“经世致用”学派代表人物徐继畲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B、《瀛环志略》C、《朔方备乘》D、《圣武记》2、太平天国最先分封的五王之中,哪一位最先牺牲?()A、东王B、南王C、西王D、北王3、太平天国后期的两位负责人是()。
①洪仁玕②石达开③陈玉成④李秀成A、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④4、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是()。
A、魏源B、康有为C、洪仁玕D、李鸿章5、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从此开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垂帘听政”。
A、天京事变B、辛酉政变C、戊戌政变D、亚罗号事件6、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7、以下活动中,由洋务派策划兴办的是()。
①设立军机处②设立翻译馆③筹建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除广东外,还有哪些省曾受到英国军队的进攻?()A、福建、浙江、江苏 B、浙江、江苏、山东C、江苏、山东、福建D、山东、福建、浙江9、中日甲午战争中,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59c5ba2e3f5727a4e96263.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总结_文档视界专题一1.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2.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选择3.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专题二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是近代中国落后和贫困的根源2.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3.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4.掌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区别两大历史任务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5.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6.了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7.了解1840-1919年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专题三1.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中心内容2.掌握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3.了解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阶级局限性历史地位:阶级局限性:4.掌握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代表人物、指导思想、性质和目的、主要内容等)5.了解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6.掌握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专题四1.了解孙中山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人2.了解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掌握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4.了解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内容5.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6.了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7.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8.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9.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专题五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倡导者、阵地和口号,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宣传内容的不同2.了解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3.了解五四运动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4.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5.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6.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7.结合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和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Eg(一)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作出的一种选择。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0197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e.png)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A.工农民主政权B.资产阶级政权C.无产阶级政权D.地主阶级政权2.抗日战争成功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
A.中美民族冲突B.中日民族冲突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冲突3.关于国民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兴起的标记是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B.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C.彻底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革命阵营内隐藏着重大危机4.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是在()。
A.1949年B.1956年C.1976年D.1978年6.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7.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8.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冲突取代了阶级冲突10.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A.100万人B.200万人C.300万人D.400万人11.揭开全国性抗战序幕的是()A.一二八抗战B.长城抗战C.卢沟桥抗战D.八一三抗战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称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甲午战争13.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开始的。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四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四](https://img.taocdn.com/s3/m/47cc7e1c6c175f0e7cd1374a.png)
(五)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新”在反帝 反对民族压迫,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 反对满洲贵族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主义 的统治。 平等。 推翻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国 民权 民政府,国民 主义 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 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 人资本)。
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战争 归纳出目的、对象、胜利进军等主要内容即可。
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基 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 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 (不是党
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 ) ,第二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 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维新维新,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使日本走上 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4、性质和意义
(1)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①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知识分子看到
改造中国的新途径;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③标志着无产阶级登 上了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
(1)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 不同是国共之间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 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 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 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 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 党关系的破裂。
中国近代史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https://img.taocdn.com/s3/m/bdd6edac0242a8956aece454.png)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 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 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陈独秀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词 英文的第一个音节,称
•民主------德先生(Democracy)
•科学------赛先生(Science)
•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 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 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 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 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 遭到破产之后。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 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 第二,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想。 第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法。
• 基本内容 •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0年 华 8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 彭德怀
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 里,拔掉据点近3000 个,毙伤俘日伪军4万 多人。
中国军队主 动出击日军 的最大规模 战役
中 共 七 大
中心 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任务: 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时间: 1945、4 地点: 延安 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内容: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 ③通过新的党章,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 产党的指导思想。 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 意义: 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 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和平解决 10、西安事变的意义: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1、七七事变(1937、7、7),也叫什么事变:卢沟桥事变 12、七七事变,标志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13、卢沟桥事变中的抗日英雄:佟麟阁、赵登禹 14、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抗日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5、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达:
中共代表: 周恩来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张学良
杨虎城
江泽民称赞张学良将军为“伟大的爱国者”, 以赞扬他在西安事变中的巨大功绩。西安事 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华民族 D.日本
第14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平型关大捷
作战部队: 八路军一一五师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指挥者:第五战区国民党司令李宗仁
意义: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歼敌一万多人
百团大战
作战部队: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开始时间: 1940年8月 地点:华北 指挥者:彭德怀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重要时间: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向盟军签署投降书; 1945年 9月9日—— 日向中国政府呈交投降书; 10月25日—— 台湾回归。 “八年抗战”是指: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30万人以上
16、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17、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抗日战役是: 台儿庄战役 18、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百团大战 19、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 件: 中共七大 20、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
历史回眸
本主题基本线索:
二次事变
三次战役
一次会议
“难忘九一八”
(第12课)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 地点: 沈阳柳条湖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 局部 抗战开始。(伪满洲国) 结果: 东北三省 在半年内沦亡, 局部抗战:①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成抗日义 勇军,抵抗日军侵略。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 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西安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中共出发点: 为了全民族利益,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难忘九一八
1、今年是九一八纪念日多少周年: 83 2、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柳条湖事件 不抵抗 3、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政策是:
(国耻日)
4、九一八事变标志着: 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5、东北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杨靖宇
6、西安事变的时间:
1936.12.12 逼蒋抗日
7、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张学良和杨虎城 8、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9、西安事变的结果是:
“宛平城外狼狗较,卢沟桥上枪声激 “这句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 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全民族抗战开始 C.红军长征胜利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卢沟桥展开激战。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背景: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 1937年底到1938年初,长达6周 屠杀对象: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 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
注意点: 1、中共在“七大”时制定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毛泽东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的分别确立; 3、意义中“团结”的内涵应该是: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 上的大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战的胜利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 条件投降,中国取胜, 台湾 也回到祖国怀抱。
百团大战
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
战 役 名 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历史意义
抗战以来第 一次大捷 抗战以来的 重大胜利
平型关 1937年 平型关 八路 军 大 捷 9月 一一五 师 台儿庄 战 役 1938年 台儿庄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百 团 大 战
第13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事变、也称七七 事变)
佟麟阁、赵登禹 殉国将领:
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红军改编成 八路军 和 新四军 )
南京大屠杀
背景: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 1937年底到1938年初,长达6周 屠杀对象: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 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9—1937.7—1945.8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7年“七七”事变 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中, 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 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妄图灭亡中国, 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更梦想成为“大东亚共荣 圈”的霸主。但不屈服的中国人民顽强地坚持 对日抗战,全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 接财产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 美元,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