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与文明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与文明演进

摘要:论述了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迁和中华民族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在中华文明诞生与发展的5000年中,中国的气候经历了许多次冷暖交替变化,而且每次的寒冷期在逐渐变长,温暖期逐渐变暖。伴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表现出动荡与繁荣交替的周期变化。具体表现为: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温暖期中原王朝实力强大,能够抵御少数民族入侵,国家统一。所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几千年来气候的变动,有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气候变迁;文明演进;游牧民族;中原政权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文明虽饱经风霜,但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发展。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代,甲骨文已经是中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根据1996年5月国家开始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中国可追溯到的确切历史年代可以达到约4000年的夏朝初期[1]。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奴隶制时期,国家开始正式形成,中华民族由相对分散的部落逐渐走向统一。

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上,温暖期常常伴随着气候的湿润期,寒冷期则常常伴随着气候的干燥期,表现出暖湿与冷干之间的搭配。而温暖期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寒冷期气象灾害频繁,气候冷干,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这就使得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华文明发展受到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明确认识中华文明5000年来经历的气候变化,对解释中华文明的演进有着重要意义。

1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5000年来的气候不仅表现出冷暖交替的规律,而且总的规律表现出温湿期越来越短,冷干期则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低,寒冷程度则越来越强[2]。这样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地区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工业文明之前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农业中心从黄河流域南移到长江流域的整体趋势。由于农业是中原国家的经济命脉,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而牧业北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当气候寒冷时,不仅中原政权无法稳固,而且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恶化而向中原地区发起进攻,是的北方黄河流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动荡,而气候温暖时,中原地区农业繁荣,国力强盛,足

以抵御少数民族入侵,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生存压力减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较少,使得整个国家进入大一统的繁荣时代。根据竺可桢等人的研究,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以下几个交替出现的温湿期和干冷期[2-3]。

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1100年,也就是从仰韶文化到商朝后期,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一个温暖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院在1954-1957年对半坡遗址的考古中,曾发现麞(又名河麂)和竹鼠的化石,而这两种动物是亚热带动物,现在在西安已经不存在,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而关于安阳殷甲骨的考古中,表明安阳人当时种稻,下种的时间为阳历3月份,比现在的要到4月份大约早1个月。在武丁时代(元前1365?-1324?)的一个甲骨上的刻文说,捕猎时获得一象,表明当时大象还存在于安阳地区,而现在中国大象仅分布在热带的西双版纳地区。1930-1931年,在山东历城县两城镇(北纬35°25′,东经119°25′)发掘龙山文化遗址,一个灰坑中找到一块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器形的外表也似竹节。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是直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断,从仰韶文化到商朝后期,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的平均气温,正月大约比现在高3-5℃,年平均温度约高2℃,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一时期,农业得到发展,并已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国家诞生并逐渐发展,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兴起。

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是继第一温暖期之后的第一个寒冷期。这一时期的气候记录,主要是从流传下来的文字记录中推测出来的物候记录。《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早。这就表示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寒冷。《诗经》也可证实这点,相传《诗经·豳风》是周初成王时代的作品,可能在成王后不久写成。豳(邠)的地点约在西安附近,海拔500米高的地区,《豳风》中的下列有着这样的诗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陵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韮,九月肃霜,”而《豳风》八月等于阳历的九月。当时气候明显较之前变冷,被称为西周寒冷期。不过,这次的寒冷期持续较短。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也就是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末年的700年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温暖期。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提高,配以温暖湿润的优越自然气候,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这个时期,国家处在四分五裂的局面,但各国的经济都比前代繁荣,争霸战争从未间断,而战争需要以经济来支撑,这在侧面也体现了当时有利的农业发展条件。

从公元初年开始的长达600年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寒冷期,当时黄河流域的年均气温比现在低2℃左右。史书曾记载到在公元225年

曹操的儿子曹丕到淮河广陵(今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这是现知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这一时期,国家陷入了长达400年大分裂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占据黄河流域,中原政权南迁,只能统治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南方地区则随着中原人进口南迁、耕作技术改进和气候湿热度减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文化进入相对繁荣时期。

从600年到100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温暖期,被称为唐宋温暖。在这个时期,国家重新出现大一统局面,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黄河流域的经济重新得到发展。中期变得和暖,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史书记载,在唐玄宗李隆基时(公元712-756年),妃子江采苹因其所居种满梅花,所以称为梅妃,9世纪初期,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与此同时,柑桔也种植于长安,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在《病桔》诗,提到李隆基种桔于蓬莱殿,当时关中地区有梅和柑橘种植,表明气候比较温暖的。但是,在这一阶段后期,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兴起,中原政权势力减弱。

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寒冷期。在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没有梅树,情况与现代相似,梅树只能在西安和洛阳皇家花园中及富家的私人培养园中生存。著名诗人苏轼(公元1037-1101年)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苏轼咏杏花诗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之句。同时代的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从这种物候中,就可以看出北宋时气候已经变冷。在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冷。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福州(北纬26°42′,东经119°20′)的荔枝曾经全部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还要寒冷。

在12世纪以后的800年间,中国的气候表现为冷暖交替,出现过一些短暂的温暖时期,但总体以寒冷期为主。明清两朝几百年间,气候学上俗称为小冰期时期,气温很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进一步向南推进,所受的旱灾也比其他时期多而且重,特别是在1629-1643年间,竟发生了连续14年、赤地几千里的严重干旱。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禾草俱枯,农业萧条,各地农民起义频发。这时,南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气候变化与政治变动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演变的历史密切相关,但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迄今仍存在许多未知问题。特别是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往往将将二者的关系一笔抹煞[4]。但是,气候变动对于中国古代赖以生存的农业的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分析可知,在气候温暖时期,雨量丰沛,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有利于农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