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瑰宝(上)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瑰宝(上)木羊簋(一对)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对西周早中期之际的铜簋,造型奇特,很像今天的围棋盒,小口,腹部圆鼓,只是腹部两侧多了一对兽耳而已。
器内底有铭文9字,最后明确标注其族氏“木羊”,与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青铜器窖藏中出土的多件铜器,同属于微氏家族之物,但这对簋时代早,对研究这一著名西周大族及庄白窖藏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作姜氏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件西周晚期铜簋的器盖与内底均有相同的6字铭文:王作姜氏尊簋。
标明它是某一周王为其姜氏王后所作的铜器,为目前发现的罕见的周王器之一。
它与1974年陕西周至出土的一件王作姜氏簋形制、纹饰和铭文均相同,很有可能同属一套。
王作左守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这件西周晚期大鼎的内腹壁上有“王作彝左守”六字铭文,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
鼎通高41.5厘米,造型十分雄浑端庄。
外腹壁装饰十二只回首卷尾的大型凤鸟纹,凤鸟纹下还以细密的卷云纹衬底。
根据器形和装饰等方面,专家们认为这件鼎的主人应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或是稍晚的夷王或厉王。
考古学家们苦心求索近百年,一直没有发现周王陵墓的踪迹,目前所发现的明确的周王铜器存世不过六七件而已,作为鼎则仅此一件,故极为难得。
这件周王鼎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是在1999年12月底。
当时,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鼎,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但没有找到,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
突然,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横道,很像“王”字!专家们不动声色,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
这件鼎一到北京,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
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字”。
保利艺术馆的青铜器(上)
保利艺术馆的青铜器(上)关于⿍⿍⼤名的保利集团,俺迷迷糊糊的知道它是⼀个庞⼤的国有企业,主营军民品国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今年看过的保利拍卖会的盛况⾄今记忆犹新,⽽我们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这次去的保利艺术馆,是从属于保利集团的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常年展览青铜器和佛像,经常会有书画或其他艺术品的临展。
保利艺术馆的佛像展品原来贴过了,所以贴部分青铜器展品的照⽚。
保利青铜器展品⼤多是流失海外的珍品,相当部分属于精品、绝品或孤品,具有很⾼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精美的青铜器,来⾃远古先民的才思与创造,跨越千年,依然焕发着独特的美感。
卣(you)是⼀种带提梁的壶,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专门⽤来盛装⾹酒的礼器。
这是⼀件⽬前所见造型和装饰最怪异艺术⽔平最⾼的⼀件卣。
5】在这件卣上,除了那⼤眼睛的神⾯,还能看到什么神兽呢?左⾄右,枭(猫头鹰)、象⿐、⽜头、⽺⾓合成的怪兽、貘(⽬前仅在东南亚地区分布的⾷蚁兽)、龙、圈⾜上的双⾝龙。
看点是它的器盖上的钮是六个倒置的蝉构成的,⽽龙⾸的提梁,头上插了个像⼿掌⼀样的⼤⾓,⾓上还各有两个眼睛。
所有花纹⼏乎都是繁复的紧密⽆隙,但线条都清晰可见,层次分明,显⽰了极⾼的⼯艺技巧。
7】第三件卣---仲卣西周它的特点是,器腹剖⾯呈椭⽅形,⽽不是常见的椭圆形⼏乎表⾯布满了花纹,据说连⼈的视线看不到的器内底都装饰繁复的夔龙纹8】史尊商代晚期上世纪40年代初出⼟于安阳殷墟,随即流落到⽇本。
因为在尊⾥有⼀个铭⽂“史”,所以判断是史⽒家族的青铜礼器。
史⽒家族在商代是⼀个⼤族,地位显赫。
尊是⼀种盛酒的容器,盛⾏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到春秋和战国时候渐渐消失。
尊是祭祀时接待宾客所⽤的礼器,⽤于表达主⼈的敬意,所以尊⼜有敬重⾼贵的意思。
“尊重”也就变成了对⼈的⼀种敬重之词了9】兽⾯纹三⽜⾸尊商代据称这件尊20世纪20年代出⼟于河南,不久就被运往欧洲,⼀直被欧洲的青铜器学者视为公元前14世纪前后中国青铜艺术的代表作之⼀。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20《珍爱国宝 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引入主题,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走近青铜,初识印象。
生:造型、纹饰、铭文。
三、合作探究,深入感悟
活动一:分组探究
每两个小组欣赏同一件青铜器,各小组根据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展开讨论,填写欣赏表。
任务分配:
1、2小组——后母戊大方鼎
3、4小组——毛公鼎
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将其收藏的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国家。这些企业和收藏家的捐赠义举,不仅使这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重归故里,更为世人做出了表率。但即便如此,面对数量巨大的流失文物,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车薪。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文物保卫战的文化含义决不亚于一场抗日战争!
文物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捍卫我们的民族!同学们,作为一个有志气的爱国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3、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教学思路
五、教学重点难点
六、教学准备
教师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具:绘画纸,勾线笔,课前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回顾后母戊大方鼎、毛公鼎、莲鹤方壶、长信宫灯等青铜器的艺术特征,简要复习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五件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优秀的音乐性能,令世人震惊,被中外专家、
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我们来感受它的声音...
师:是什么材料的敲击声让它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青铜(播放课件)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故名青铜。
圆明园青铜虎蓥的介绍
圆明园青铜虎蓥的介绍
圆明园青铜虎蓥是一件圆明园文物,现珍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虎蓥是一种铜制的老虎形青铜器,高15.5厘米,长22
厘米,重860克。
虎蓥以一只老虎为主体造型,有两只眼睛,三
只耳朵和四条尾巴,并有四条腿。
虎蓥造型生动活泼,虎身用红铜铸成,双目圆睁,威风凛凛。
虎身上有铭文“大清乾隆年造”和“大清乾隆年制”两行楷书阳文。
虎蓥的设计巧妙,构思精巧,工艺精湛。
虎为猛兽之首,其威不可犯,其神不可测。
虎是勇猛、力量的象征;又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又是财富和胜利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认为虎能辟邪、镇宅、招财等。
因此被广泛地用于瓷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上。
这件青铜虎蓥是清乾隆年间的产品。
圆明园青铜虎蓥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
掠走的文物。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洗劫和抢
夺了大量珍宝后离去。
这些文物包括了青铜虎蓥和其他瓷器、玉器和其他工艺品等。
在被抢走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件文物一直流落海外。
—— 1 —1 —。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珍品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珍品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珍品保利藏珍(精品篇)青铜的光是金属中的“月光”,冷、清、尖锐,可以穿透夜空。
青铜艺术品看上去有流水般漠然的冷,这种冷穿透时光,流到时光之外去,自成一个时代。
喜欢青铜的光泽,喜欢青铜器清晰、纯粹、高贵的感觉。
徜徉在一片青冷的光中,心中有一种雍容和稳的沉静之感。
凤鸟尊(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尊通高50厘米,胎体厚重,质地精良,保存极佳。
通体表现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形象,头顶花蕾状高冠,勾喙前伸,长尾披垂。
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挺立一只小凤鸟,一幅神情怡然的样子。
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等纹样,繁复而美观。
尊盖内侧有2行8字铭文:“倗季乍(作)祖考宝尊彝”,明确标明其为商周时期有名的倗氏家族某位成员所作的青铜礼器。
这只诞生于3千年前的中华国宝是迄今发现中国最大的青铜凤,由保利集团于2004年斥巨资从海外购回。
据介绍,全球目前仅有3件立体凤鸟尊,其中两件流落美国,而这具凤鸟尊以胜其5倍的体积,尽显商周图腾圣物“凤”之浑大精美之气魄。
中国青铜器权威李学勤先生在看到这只青铜凤鸟时,大吃一惊。
在这巨凤现世前,最有名就是流落美国的西周凤鸟尊,然而,它们高不过10多厘米,实难与这只高近半米的凤上之凤相比!当时古董店主不同意在付款前让保利带回内地验宝。
专家们花费大量时间,最终以保利举世公认的声誉和国宝终应返回祖国的诚意,说服店主,迎回内地鉴定。
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朱凤瀚教授等中国青铜器监定和研究权威,背靠背独立做出鉴定,终定为真物。
更令专家们称奇的是,欲为青铜凤修补破损时,这件宝物居然一点残损都没有!史学、青铜器权威的最终定论是:“一致认为它形体巨大,气势不凡,且造型独特,前所未见,是目前世上所见最为精彩的商周青铜鸟形尊,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神面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口径14厘米、通梁高33.8厘米、通盖高30.1厘米、器高16.4厘米。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由互动百科上万网民在5月18日(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投票选出的,包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汉金乌瓦当、首都博物馆的班簋、中国古动物馆的许氏禄丰龙、国际友谊博物馆瓷塑天鹅、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武士饮兽图》门墩、明十三陵博物馆的金冠[明神宗]、北京晋商博物馆的大德玉印章等十件珍贵展品荣获了“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清明上河图》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神面卣通梁高33.8厘米,通盖高30.1厘米,器高16.4厘米;口径长14厘米,腹径长19.6厘米,底径长15.2厘米,重量4.23千克。
子母口,器体口沿甚高,颈微束,鼓腹,圈足起棱。
器盖较高,顶是圆拱状,近沿部呈直壁。
拱形提梁跨於器颈长径两端。
主体纹饰作浅浮雕状,但神面双角和象首双耳均加细线刻划云纹。
器和盖的正背面均饰正视神面,鼻梁隆起两侧为块形耳。
圈足上饰同首双身蛇纹。
神面卣的主题图案为一威严夸张的神面,神面的双角和象首双耳刻有细线云纹。
神面卣的这种装饰,表现了古人对鬼神的畏惧与虔敬,整件器物营造了一种庄严肃杀的气氛,具有典型的商周青铜器特征,是青铜艺术品中的旷世珍品。
详细查看词条:神面卣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藏于:古陶文明博物馆这件汉金乌瓦当造型奇异,瓦体硕大,工艺精湛,气象非凡。
它是汉武帝甘泉宫建筑的重要构件,甚至可以说是甘泉宫建筑的标志。
它表现了汉代精神、理想和气质,它身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内涵。
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镇馆之宝”评选,被评为金奖。
详细查看词条:汉金乌瓦当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藏于:中国古动物馆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类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发掘的板龙极为神似。
禄丰龙的第一件标本是杨钟健教授在1941年根据一具完整的骨架描述命名的。
到今天,总计有超过十具的禄丰龙复原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北京博物馆是中国首都的文化瑰宝,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着一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别珍贵的展品。
下面将介绍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青铜司母戊鼎青铜司母戊鼎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用于祭祀活动。
鼎的四面浮雕着精美的纹饰,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2. 玉环龙纹钮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玉环上雕刻着精细的龙纹钮,展现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3. 红山文化陶人俑红山文化陶人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陶人俑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陶艺的精湛技艺。
4. 明代《千里江山图》这幅《千里江山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刘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宏大壮丽,气势磅礴,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高峰之作。
5. 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瓷器精美绝伦,绘制精致,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瓷器的高超技艺。
6. 元代《五牛图》这幅《五牛图》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展现了元代绘画的独特风格。
7. 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瓶子绘有精美的美人图案,色彩艳丽,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珐琅彩瓷器的高超技艺。
8. 明代宣德炉明代宣德炉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炉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展现了明代铜器的高超技艺。
9. 清代《八骏图》这幅《八骏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清代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艺。
10. 秦代兵马俑秦代兵马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兵马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秦代陶俑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北京博物馆亲自欣赏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先方彝——方彝是仿照宫室外形制造的屋形礼器,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四阿顶盖,中为斗形器身,下接方形圈足。
此件方彝通高18.2厘米,体量不大,但工艺极精。
器盖和器身均以兽面纹为主纹,下衬云雷纹地,器身兽面纹上下还装饰有龙纹、蝉纹等纹样青铜方彝自商代晚期出现,至西周中期时便逐渐消失,存世数量极少。
这件方彝直壁,外无扉棱装饰,如此造型存世仅三四件而已,更属罕见。
器盖与器身内壁有一字铭文“先”,标明它是商代“先族”的遗物。
先族为商代大族,活跃在以山西浮山为中心的晋西南地区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尊是一种盛酒的容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渐渐消失了。
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尊是祭祀时接待宾客所用的礼器用于表达主人的敬意。
所以尊又有敬重、高贵的意思。
尊重、尊敬等也就变成了对人的一种敬重之词。
中国古代帝王则被称为九五之尊这件商代晚期铜尊大口外侈中部圆鼓下接喇叭形圈足肩部和腹部装饰有兽面纹等花纹肩部等距离排列三个浮雕牛首。
它虽然体型较大但造型十分规整展现出很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这件铜尊据称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某地不久即被销往欧洲一直被欧洲的青铜器学者视作公元前14世纪前后中国青铜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2000年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其抢救回国。
保利艺术博物馆简介
保利艺术博物馆简介保利艺术博物馆于1999年12月建成开放,是中国大陆首家由大型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
该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积极抢救和保护流散在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
馆藏展示由青铜器和石刻像两大部分组成,展品绝大多数为集团从海外抢救而来,相当部分属于精品、绝品或孤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其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陈列”所展出的青铜器精品100余件(组)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陈列”的石刻精品40余件,通过展示公元5至8世纪的石刻造像,勾勒出巅峰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采。
目前,保利艺术博物馆已被海内外博物界誉为“中国大陆最具现代水平的博物馆之一”,“已跻身中国著名博物馆行列”。
2000年5月,保利集团将100多年前遭列强掠夺的三件圆明园国宝——牛首、猴首、虎首铜像抢救回国,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激发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
青铜器简介一、简史青铜是纯铜与锡的合金,还含有少量的铅。
它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有几大优点。
一是熔点低;二是硬度大;三是溶液在浇铸时气泡少,就容易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
古文献中常提到的"吉金"就是指精纯美好的青铜。
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商周时期,考古学上将青铜器的发明到铁器的普遍使用以前这段时间称为"青铜时代"。
中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即传说中的黄帝、蚩尤时代。
青铜器自产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旅程。
夏代青铜器在考古发掘与传世文物中均有发现;商代中晚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西周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春秋时期前段与西周晚期的风格基本一致,到中后期则出现一些区域特点;战国时期,礼器、武器开始衰落,但青铜货币及日用器发展起来;进入战国晚期,由于炼铁和烧瓷技术的发明,铁器和瓷器开始出现;到西汉时期,青铜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全面退场。
然而,青铜器却跨越了历史,直至今天,青铜的光辉依然耀眼而夺目,折射出超人的智慧和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
夏朝的文物及简介
夏朝的文物及简介1、乳钉纹管流爵:收藏于洛阳博物馆。
它是考古工作人员从上海冶炼厂的废品中捡来的。
起初因其造型与一般铜爵不同,一直广受质疑,直到1965年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模一样的铜爵,才证实其夏朝青铜器的身份。
2、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此文物出土于二里头遗址11号墓。
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之一。
3、云雷纹彩绘陶鬲: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遗址,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陶鬲是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开始出现的炊器,三足圆腹是主要特征。
这件陶鬲的造型标新立异,而陶器外壁的云雷纹,与后世商朝青铜器的纹饰有传承关系。
4、灰陶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收藏于洛阳博物馆。
灰陶杯在二里头遗址较为常见。
5、陶豆底座: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收藏于洛阳博物馆。
陶豆是古代的盛食器,一直从新石器时代流行到汉朝。
这件夏朝陶豆上半部应该是圆盘,或许还有盖子,可惜已经遗失了。
6、一种吹奏乐器:1987年出土于甘肃省酒泉市干骨崖遗址,收藏于北京天坛神乐署。
据北京大学的考古学家考证,干骨崖遗址存在年代为夏朝中晚期,从出土文物的纹饰特点看,可能继承自马家窑文化类型。
7、封口盉:1972~1973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考古学家邹衡认为“鸡夷”就是盉。
这是夏朝存在的又一力证。
8、彩绘红陶罐: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遗址,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这件陶器纹饰精美绝伦,已经比新石器时代的华夏先民进步许多。
9、彩陶三足盖罐: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遗址,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10、遂公盨:铸于约2900年前,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国家一级文物。
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
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
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
11、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一个贵族墓中,现藏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
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器物,其制作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是目前所出土的中国早期的龙形象文物中绝无仅有的,堪称国之魁宝。
青铜器:卣
青铜器:卣青铜器:卣卣(yǒu)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
卣为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
2011年4月,山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商鸮卣】的图片,在新浪微博上被网友疯转,网友称其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是最“萌”的文物。
这种现代、新潮的解读文物方式颇受网友热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956年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
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
宽13.4厘米。
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首,器为身,圜眼勾喙,凛然威武。
不仅是实用器,更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艺术品。
1、【蟠虺(huǐ)纹提梁铜卣】朝代:西周馆藏:安徽博物馆1959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弈棋出土。
高34厘米,口径12.5—15.6厘米。
卣体横截面作椭圆形,花苞状盖纽,提梁两端作兽首。
腹部满饰变形夔纹,首足不现,纠结难分。
这种极度图案化的纹饰是江南地区青铜器的特色之一。
2、【公卣】朝代:西周馆藏:安徽博物馆1959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弈棋出土。
高23厘米,口径10.2—12.8厘米。
低体垂腹,横截面呈椭圆形,提梁饰蝉纹。
颈饰相对回首夔纹,中置浮雕牺首。
盖、器均饰对凤纹,凤首回顾,羽冠相交下垂。
器身两面的纹饰稍异。
此卣纹饰华丽,铸技精湛,堪称青铜器中之珍品。
盖、器同铭:“公作宝尊彝,其孙子永用。
”3、【鼍(tuó)龙纹提梁卣】朝代:春秋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湘潭市出土。
高49厘米,口长27.2厘米,口宽19.5厘米。
这件提梁卣器身呈壶形,带盖,扁腹,圈足。
器盖及器身都铸有鼍龙纹、蛙纹、蛇纹相互混杂的图案。
这些图案与云雷底纹相交织,构成一幅具有浓厚南方水乡地域色彩的图景。
龙,即扬子鳄,与蛇、蛙等相同,多见于南方潮湿多水的地区,以其形象为纹饰的器具当时很常见。
4、【兽面纹龙首提梁卣】朝代:商代馆藏:山西博物院1959年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
回归文物背后的故事
回归文物背后的故事作者:卢娜来源:《财富生活·上半月》2019年第11期文物承载国运,牵连民心。
一段文物流失史,经百年愤怒、无奈、悲凉的熔铸,已经融入中华儿女情感基因,激励国人时时警醒,砥砺前行。
一条文物归来路,70年筚路蓝缕,路转峰回,每一次回归,都在凝聚着民心。
日前,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公众熟悉的《五牛图》《伯远帖》,圆明园兽首、秦公晋侯青铜器等回归文物悉数亮相。
那么,这些大名鼎鼎的回归文物究竟为何如此珍贵,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不妨听它们自己娓娓道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促成了300余批次,14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自9月17日至11月17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是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300余批次、15万余件回归文物情况,精心遴选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参展,包括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鼎、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回归文物,讲述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精彩故事。
部分展品与展览背景故事《五牛图》《伯远帖》等知名书画作品民国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大量珍贵文物流至香港,吸引众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贩雾合云集,大量珍贵文物面临着进一步流失的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下,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专门在香港从事珍贵文物抢救工作。
文物小组克服艰难困苦,保护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
其中,又以《中秋帖》《伯远帖》的回归最为后人所乐道。
《中秋帖》《伯远帖》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统称为“三希”。
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欣赏
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欣赏
佚名
【期刊名称】《文化与传播》
【年(卷),期】2016(005)006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吉金类系——海外博物馆藏中国古代青铜器(四):李三孤堆青铜器 [J], 张昌平
2.青铜器狞厉之美--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例 [J], 曹宇
3.青铜时代——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器欣赏 [J], 月光
4.浅谈青铜器的修复方法r——以馆藏青铜器为例 [J], 庄峰
5.浅谈青铜器的矫形
——以焦作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为例 [J], 刘鑫;刘佳旭;刘铸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27878(谷风技术)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一、青铜器的种类依其用途大体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炊煮器鼎用于煮肉,有方圆两种,圆鼎为双耳三足,方鼎为双耳四足,大小不一,成组的鼎叫列鼎。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商周时期,作为等级和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用作蒸食物的炊具,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可放食物。
下部为鬲,盛水。
甑和鬲之间有通气的箅。
盛食器簋用来盛饭食的器物,一般为圆形,多带耳,有圆形足或方座,有的带盖,相当于后世的大碗。
簋和鼎一样,也作为贵族等级的器物。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有的有盖,盖上有捉手,可以仰置。
酒器爵用作饮酒的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形体较小,前部有流,后边有尾,旁边有把手。
觚饮酒用的器物,上部圆口张开似喇叭状,相当于现在的高足酒杯。
斝用作温酒的器物,似爵,但无流无尾,体型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的器物,一旁有把手,上部有带有两角兽头形的盖子。
尊盛酒的器物,有方尊、圆尊两种器型。
鸟兽形状的酒器也统称为尊,并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分别称为鸟尊、象尊、虎尊、羊尊等。
卣盛酒器物,有盖和提梁。
彝盛酒器物,方形,带有如屋顶般的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物,也可用于盛水。
有方壶和圆壶两种类型。
春秋以后壶上多带华丽的鸟兽纹装饰。
水器盘盛水的器物,有圆形方形两种。
小盘盛水,用于洗手洗脸,大盘作为浴盆使用。
鉴盛水或冰的器物,形体像盆。
古代在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照脸。
乐器钟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乐器之一,大小依次悬挂在特制的钟架上,敲击出美妙的乐曲。
铙形状似钟而体型较大,口向上直立。
兵器戈一种有尖有刃的兵器,安以长木柄,可供勾杀之用。
钺古代兵器或刑具,安装长柄,可供砍杀之用。
矛可用刺杀的兵器,头尖,身有锋刃,安装长木柄,作战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剑短兵器,双刃,可以手执或佩带。
商周青铜器主要器型图例二、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分布于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等部位,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几何纹及人事活动等几类。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瑰宝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瑰宝保利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的保利大厦内,乘坐地铁二号线,东四十条桥站下车出B口即到,非常便捷。
参观保利艺术博物馆需要购票入内,门票20元。
里面参观的人非常少,相当安静,很适合仔细的观赏。
20块钱不多,但是,把那些跑博物馆乘凉的、洗菜的劣质人群统统过滤掉了!可见,设置哪怕一个最低的门槛,也能起到净化观展环境的巨大作用!馆藏以100余件青铜器为主,此外常年展出的还有北朝至唐代的石刻佛像,藏品大部分都是从海外抢救、民间收购而来,件件都很精美,不过,大部分展品都没有标注出处。
罍(lěi)是古代中国一种用于盛酒的大型器具,也可用来盛水。
这件距今3100年前的商代圆涡纹豰罍,为商代晚期青铜罍的典型形象。
罍肩部设两个对称分布的圆耳,圆耳中间靠近器底处另有一个小圆耳,三个小耳均作牛首形,既富装饰效果,又很实用。
通过肩部的两个小耳,可以把罍用绳子吊起来,再用手一勾中间一侧的小耳,可使罍倾斜并顺利倒出酒来,巧妙解决了罍装满酒后因重量大而不易倾倒的困难。
这类商代铜罍目前存世数量不多,带盖子的更属罕见。
这件铜罍不仅带盖,盖内还有两字铭文,上面一字为一座房子的象形,下面一字表现得是两只手掐着一头野猪的形象,它们应是铸造这件铜罍的部族的徽号,估计这个部族猎捕野猪可能很有本领,也可能曾经捕获过一头大野猪。
这两字族徽也见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2件铜爵、1件铜簋上,它们可能出自同一部族,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今人已无从查考。
这件商代晚期史尊,20世纪4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随即流落到日本,2002年经保利艺术博物馆抢救回国。
其形体颇显粗大,通体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及夔龙纹,均以云雷纹作地纹,上下三层,十分繁缛,但层次分明,没有一丝凌乱的感觉。
马承源等学者认为,殷墟发掘70多年所发现的觚形尊中,以这件尊最豪华、也最精彩。
尊底有一字铭文“史”,明确的注明它是史氏家族的青铜礼器。
倗季凤鸟尊器考
倗季凤鸟尊器考裴书研【摘要】商周时期,中国步入青铜时代的巅峰,出现了大量国之重器,其工艺之精可谓世间罕见.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众多青铜器中,一件形态特殊的器物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器上铸有清晰的\"倗季\"字样,涉及到文献未曾记载的倗国,与晋国出土的晋侯鸟尊较为相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4页(P32-34,41)【关键词】倗季;青铜器;尊;凤鸟纹【作者】裴书研【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6.41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中,藏有一件硕大的写实造型青铜尊(见图1),其外形似凤鸟直立,高冠丰羽。
这件青铜尊曾经一度流落在海外,直到2003年,才回归至我国境内。
这件器物的来源,今已无从考证。
但是,经过多位专家的鉴定与论证,一致认为该器物为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
[1]图1 倗季凤鸟尊一、器物源考2005年,山西省考古所发掘的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中的两座甲字形大墓最终被确定为倗国国君及其夫人墓,经学者推测,“倗”为西周时期处于横水地区的封国。
[2]1978年,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经河南省文化局发掘,出土了大量带有倗字的青铜礼器。
后经过专家对这些文字书体的对比,认为该墓葬群所属倗应与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所属倗国为同一封国。
从众多的带有倗字铭文的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可以看出,其封地大致在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范围之内。
据统计,包括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倗季凤鸟尊在内,已知带有倗字铭文的青铜器共62件。
其中,礼容器58件、兵器3件、车马器1件。
从时代上看,礼容器中,商代晚期23件,西周早期8件、中期11件、晚期16件;3件兵器,商代晚期2件、春秋晚期1件,车马器为西周时期。
由青铜器上所铸铭文字形书体分析,“倗”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前段为氏族,从西周早期后段至春秋晚期为方国,而倗季凤鸟尊上铭文与春秋晚期几近一致,应为倗国之器。
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篇
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篇昨天说了圆明园⼗⼆⽣肖兽⾸中有四尊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它是⾸家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且保利旗下有⾃⼰的拍卖公司博物馆拥有⼀批国家级专家团队所以收藏了⼤量极为珍稀的⽂物保利艺博除了经常举办各类临展还有三个常设的专题陈列展览圆明园兽⾸铜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中国古代⽯刻佛像精品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陈列于1999年12⽉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商代早期⾄唐代(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9世纪)的青铜珍品150余件(组),展现中国古代青铜⽂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
遂公盨 西周盨内底所铸98字铭⽂,开篇即⾔:“天命禹敷⼟,随(堕)⼭,浚川……”,记述了“⼤禹治⽔”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是⽬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禹治⽔及德治的⽂献记录,被学者们称为“两周⾦⽂之最”。
应侯壶⼀对西周晚期错铜鸟兽纹壶 战国早期铜壶通体错嵌⼤⾯积纹饰,从上⾄下共有16层之多,图案以红铜为原料,应采⽤了⼆次浇铸技法。
嵌错社会⽣活图画壶战国早期绳纹矮⾜敦战国早期错⾦银承弩器西汉叠瓣龙纹⼤⿍ 春秋此⿍据传出⾃河南平顶⼭市叶县春秋晚期许国国君许灵公之墓,是为许灵公陪葬的⼀套七件列⿍中的⼀件。
⿍通⾼63厘⽶,最宽处达79厘⽶,⽓势雄伟。
作为某⼀诸侯国国君所⽤的青铜礼器,它既是迄今所知春秋时期最⾼等级的青铜礼器,也是⽬前所见春秋时期体量最⼤、⼯艺最精美的青铜⼤⿍,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双龙⽿盘⼝壶唐代龙⾸形盖⼸帽 西汉早期古代伞盖或帐构的⼸帽,通体作呈“S”形的龙形,龙体中空,可套插伞⾻。
龙⾝上⾯设⼀倒钩,⽤来勾挂⽤作伞⾯的织物。
通体鎏⾦,⾊泽华美,龙⾝上刻有极细的5字⾪书:“西⽅第⼗三”。
⽴兔形尊 西周⽬前所知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件⽴兔形尊,尊盖内有2⾏13字铭⽂,标明它当时⼀位名叫典的贵族,因为周王命令⼩⾂丰赏赐给他⼀件较正⼸的⽤具,他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制作的。
龙虎钮盖变形交龙纹⿍春秋早中期车形铜盒西周晚期暦簋西周早期王作左守⿍ 西周晚期⿍的内腹壁上有“王作⿍彝左守”六字铭⽂,表明它是周王专门⽤于祭祀的⼀件⼤⿍。
保利艺术博物馆-还是先来聊几件青铜器
保利艺术博物馆-还是先来聊几件青铜器我每次去北京都选星期一,其他博物馆都闭馆的日子保利艺术博物馆是开放的(保利周日闭馆)。
加之人不多,可以很从容的在里面待一整天。
保利艺术博物馆归属于保利集团,保利又是巨无霸大国企,所以保利收购的东西是国有资产。
这对一般地区性的国有博物馆是很大的补充,并且灵活。
国家不方便出手的,受到体制限制的情况下,保利出手。
保利回购的标准是三组专家背靠背鉴定,实行一票否决,只要有一位专家提出异议,即不予收购,所以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藏品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基本都是精品。
棡伯卣商末周初个人感觉西周初期的可能性更大。
凤首扁壶西周西周时期的沃盥之礼,类似于今天的洗脸盆和水龙头。
少年托着盘子在下面盛水,长者举着匜或者盉从上往下浇水。
匜盘组合和盉盘组合在同一墓葬中只会出现其一。
中原地区到了西周晚期-春秋时期开始流行这种尺寸巨大的盉,以常理推之这种这么大的盉并不具备实用价值。
拿都不好拿,倒水的时候砸在主人脸上怎么办?盖子上是凤鸟,鸟背上有一另外一只鸟,盉背有一个龙首鎜,盖子和鎜之间用一只老虎相连接,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老虎的两条前腿夹着第二只鸟的尾部,成一个可以开合的装置。
老虎的后腿和龙首插在一起,起到了中间提链的作用。
这种结构今天被称为枢接。
今天基本任何可以折叠的东西,都是采用这种结构。
从纹饰看,我觉得这件盉更可能是春秋的。
王作左守鼎西周今天我们明确是周王的器物并不多。
一是西周王陵还没有被发现,东周的金村王陵早在近百年前已被盗掘一空,尽管如此,现在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金村文物其中不少存在真伪的争议。
然而尽管如此,目前几件王作重器都是西周的,而且很可能都是周厉王的。
如果不属于周厉王赏赐或者被瓜分出去的器物的话,那么周厉王的墓就有可能已经被盗。
鼎腹部二方连续的凤鸟纹十分少见。
周王的东西,要么气势逼人,要么尺寸惊人。
这件鼎高41.5厘米,并不是很高。
如果根据宝鸡同属周厉王的“簋王”㝬(hú)簋猜测,周王列鼎尺寸应该十分惊人,最大的鼎没准近似甚至大于太原赵卿墓出土的镬鼎。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 12生肖青铜兽首中的两件。2009年,这两件兽首曾 在法国巴黎被拍卖,并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谴责, 中方也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 皮诺家族从文物原持有人手中买下了这两件兽首, 并向中方表明无偿捐赠的意愿。宋新潮向皮诺先生 及其父亲致谢。中方认为,这一意愿符合有关文化 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原则精神,是对中国人民的友 好表示,也有利于更多中国流失境外文物的回归。 皮诺在会晤中表示,两件圆明园兽首将在九十月份 完成回归,而中方希望能提前至7月份。宋新潮称, 鼠首和兔首可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目前下落不明。
• 据2009年3月深圳卫视 报道[2],中国台湾收藏 家王度在接受采访时 表示,下落不明的圆 明园兽首中的龙首, 目前在台湾。
• 下落不明。
• 马是十二生肖兽首中 最为独特的一个,头 顶上云朵一般的造型 和卷曲的毛发,显示 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式 白马王子。2007年10 月何鸿燊以9610万港 元斥巨资购回,捐赠 国家,在全世界引起 轰动。
感想
• 不管这么说,如今十二兽首中已经有八件知道明确地点 了,并且有五件兽首回国了,这也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了。关于这十二件兽首,其制作精良可想而知,它们代表 了当时的一代青铜器,从而可见,当时大清乾隆时代是多 么的繁 荣昌盛。关于这些兽首发生的故事也是很多的, 从20世纪的1500美元三件到今天的1400万欧元一件,这 是多大的飞跃,也可看出这些兽首的价值所在,就兽首拍 卖一事而言,身为一个这个人,我对此感到无比的愤恨, 我认为那些被掠夺的宝物都应该无偿的还给中国,并且那 些侵略国家应向我国道歉,真心希望可以看到这一天,也 希望所有流失海外的文物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这些兽首分别被爱国人士买回国,金钱的代价可是不小的, 例如,丑牛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蔡辰男在苏富比拍 卖会上购得。这些兽首分别被爱国人士买回国,金钱的代价可是 不小的,。 2000年4月30日,中国保利集团以774.5万港元在佳 士得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子鼠 ,由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 巴黎举办的“伊夫· 圣罗兰与皮埃尔· 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现身。 在2月26日的拍卖会上,以底价900万欧元亮相,最后以1400万 欧元成交。当时佳士得公司并未透漏买家的真实身份。 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在于北 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 顾问蔡铭超参与了此次拍卖,并成为了最后竞拍者。但由于尚未 付款,且目前仍在付款期限内,因此拍卖能否最终成交尚属未知。 蔡铭超称:“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 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 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爱国人士都会赞成蔡铭超的做法,十二 兽首本来就是中国的,来源于中国,为什么还要花天价从别国来 购买呢?我想,这真是一点耻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方彝先方彝——方彝是仿照宫室外形制造的屋形礼器,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四阿顶盖,中为斗形器身,下接方形圈足。
此件方彝通高18.2厘米,体量不大,但工艺极精。
器盖和器身均以兽面纹为主纹,下衬云雷纹地,器身兽面纹上下还装饰有龙纹、蝉纹等纹样青铜方彝自商代晚期出现,至西周中期时便逐渐消失,存世数量极少。
这件方彝直壁,外无扉棱装饰,如此造型存世仅三四件而已,更属罕见。
器盖与器身内壁有一字铭文“先”,标明它是商代“先族”的遗物。
先族为商代大族,活跃在以山西浮山为中心的晋西南地区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三牛首尊尊是一种盛酒的容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渐渐消失了。
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尊是祭祀时接待宾客所用的礼器用于表达主人的敬意。
所以尊又有敬重、高贵的意思。
尊重、尊敬等也就变成了对人的一种敬重之词。
中国古代帝王则被称为九五之尊这件商代晚期铜尊大口外侈中部圆鼓下接喇叭形圈足肩部和腹部装饰有兽面纹等花纹肩部等距离排列三个浮雕牛首。
它虽然体型较大但造型十分规整展现出很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这件铜尊据称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某地不久即被销往欧洲一直被欧洲的青铜器学者视作公元前14世纪前后中国青铜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2000年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其抢救回国。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司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司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司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司尊司尊(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酒器:这件西周早期铜尊,内底有8字铭文:“司作父已宝尊彝从”。
表明其为一位名叫司的西周贵族所作。
尊作觚形,尊体等距离设置四条宽大的扉棱;从上至下装饰蕉叶纹、直棱纹、凤鸟纹等纹带,其中腹部以凤鸟纹为主题纹样,所饰凤鸟形象突出,头顶高冠,冠作放射状,俨然太阳一般。
司尊通体装饰复杂,十分豪华精美,而且颇具特色,相当难得。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司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商代兽面纹方鼎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食器方鼎是商代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之一它的主人一般都是大贵族制作工艺相当讲究这件商代晚期青铜方鼎也不例外。
腹壁的上层装饰有两两相对的独角龙纹下层装饰卷角的大型兽面纹花纹下衬以细密的云雷纹。
四足上还装饰阴线的云纹和蕉叶纹。
虽然体量不算很大但整件鼎铸造工艺精湛装饰纹样层次丰富而鲜明。
鼎内还铸有6字铭文一侧内壁上有4字表明它是一位贵族为他的父辈制作的内底上有2字铭文其中第一字为其所在部族的名称。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历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商周时期的青铜簋上有一对器耳并不奇怪,但簋上有四耳的则很少见。
3000年前西周早期铸造的历簋,就是一件少见的四耳簋。
历簋的口沿和腹部四面,各有一个由弧身向内的龙形怪兽构成器耳。
与一般的簋耳不太一样的是,龙形怪兽的下方还凸出一小块,形成长方形的垂珥,垂珥上装饰凤纹。
这类簋存世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四耳簋还不足10件。
历簋的装饰虽然很简洁,但相当精彩。
簋的颈部饰一周圆涡纹,足上饰大型兽面纹;所有纹样都凸起较高,清晰而美观。
历簋的内底上有2行7字铭文:“亚艅(俞)历乍(作)父乙彝。
”标明这件簋是贵族历为他的父亲乙制作的青铜礼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凤首扁盉商周贵族行“沃盥之礼”,也就是洗手,需要用盉从上向下浇水洗手,洗手水落入盘中;盉与盘相配构成一整套行“沃盥之礼”所必需的重要器皿。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凤首扁盉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凤首扁盉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凤首扁盉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纣二十二年版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纣二十二年版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纣二十二年版方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汉龙首形盖弓帽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汉龙首形盖弓帽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汉龙首形盖弓帽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汉龙首形盖弓帽龙首形盖弓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这件西汉早期的器物是古代伞盖或帐构的弓帽,通体作呈“S”形的龙形,龙体中空,可套插伞骨;龙身上面设一倒钩,用来勾挂用作伞面的织物。
它通体鎏金,色泽华美,而且龙的雕塑手法极为精到,龙昂身上扬作飞翔状,双角斜立,两眼圆瞪,大口暴张,牙齿锋利,凶猛异常,就像是一条正在准备出击的眼镜王蛇!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墓葬数目繁多,出土的这类伞骨前端的装饰即盖弓帽也很多,但豪华程度、精彩程度没有一件能够超过它。
专家们称誉它是目前所见汉代艺术水平最高的龙。
能够拥有它的一定是汉代最高等级的贵族,甚至是帝王。
有学者怀疑它就出自西汉景帝的阳陵,是景帝华盖上的装饰!龙身上刻有极细的5字隶书:“西方第十三”,当年帝王的大伞一般有伞骨28根(象征二十八星宿),而它则是其中从西方数第13根。
它们上面刻有数位,可以避免在拆装大伞时发生差错。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彝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子冉觚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觚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觚这件商代晚期兽面纹觚距今约3100年它的造型与常见的纤细修长的觚有较大差别形体粗大容量是同时期普通铜觚的三四倍堪称目前所见体量最大的商代青铜觚之一有的专家甚至称之为觚王。
商人所饮之酒虽是酒精度较低的米酒或果酒但能够用这样巨型觚来饮酒也可算是豪饮了。
这件觚的装饰也很有特色它的腹部和圈足都装饰有兽面纹圈足与腹部间相间分布有四个镂孔两个为十字形两个为长条形两者形状不一颇为少见。
圈足内有一个凸起器表的铭文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的族徽前所未见。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豰爵(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酒器:这两件商代晚期铜爵,铸工精湛,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器表装饰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多种花纹,上下可达三个层次,层次丰富而分明,花纹清晰且规整,它们是目前所见最精彩的商代铜爵之一。
铜爵把手内铸有两字铭文,上面一字为一座房子的象形,下面一字表现的是两只手掐着一头野猪的形像。
这两字铭文是铸造这件铜爵的部族的徽号,与该馆藏豰罍和豰簋上的铭文相同,应属同一部族。
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今人已无从查考。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师酉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师酉鼎师酉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这件青铜鼎,造型、装饰均具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典型风格。
鼎内有铭文10行92字,标明它是一位名叫师酉的贵族为了纪念周王在太室接见他,并赏赐给他一件豹皮大衣而铸造的。
这篇铭文不仅字数多,而且内容极为重要。
铭文开篇有“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等字样,年、月、月相、干支四项俱全,如此完备者存世仅30余件而已,而且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师酉簋密切相关,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等方面研究有重要价值。
专家们一般认为,铭文中的周王应为周恭王,那么这件青铜鼎就铸造于恭四年,是恭王时代的标准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呺仲卣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呺仲卣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立兔形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立兔形尊立兔形尊(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酒器: 这件西周时期兔形尊是目前所知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距今已有2900年的历史了。
兔子三瓣豁嘴,四瓣蹄,两只大耳上举,短尾下伏,形象十分写实。
这件立兔形尊背上还有一只伏卧的小兔作为器盖的钮。
虽然它的形体很小,但鼻眼清晰,相当传神。
它与立兔相结合,好似表现一只原本安安静静伏卧在草丛中休憩的小兔,突然被狩猎队伍的马蹄声、弓箭声惊醒,当即站起身来四下观瞧,并随时准备逃跑的场景,艺术构思十分精妙。
兔尊盖内有2行13字铭文,标明它当时一位名叫典的贵族,因为周王命令小臣丰赏赐给他一件校正弓的用具,他为了纪念这件事情而制作的。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立兔形尊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车形铜盒(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这件小巧精致的西周晚期铜盒,应是当时晋国贵族用于盛放贵重物品的器具,目前仅在山西曲沃、闻喜等地发现寥寥数例。
盒下安装四轮;盒身四角饰回首夔龙,四壁装饰波带纹,腹两侧各有一供牵引用的小环;盖面四角各立一只昂首展翅、可任意转动的小鸟,中部为中间开合的两扇小门,小门分别以一人一猿为钮,人为蹲姿,猿为坐姿。
这件小盒虽形体不大,但造型特殊,设计新颖,特别是盖顶四只小鸟、底部四轮及两扇小门共10处可以自由转动,颇具巧思。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王作左守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王作左守鼎这件西周晚期大鼎的内腹壁上有“王作彝左守”六字铭文,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
这件周王鼎是一位专家们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鼎,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但没有找到,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
突然,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横道,很像“王”字!专家们不动声色,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
这件鼎一到北京,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
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字”。
经过除锈处理,隐匿多年的铜鼎铭文终于彻底显露出来。
就是这么偶然之间,中国又一项重要文物考古新发现诞生了。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兽面纹甗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金盉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金盉金盉(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年)水器:这件春秋铜盉通体保存完好,造型新颖。
它的上部为钵形,下为鬲状,中间设箅隔。
鬲部有一短流,另伸出一把手,把手顶部装饰兽首并向内弧卷,构思巧妙。
器身装饰蟠虺纹及三角云纹。
兽首额上有一字铭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