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学术三变与其它
论章太炎的清代今文学研究
深圳社会科学 2018年第2期论章太炎的清代今文学研究*陈冬冬[摘 要] 章太炎是清末民国著名学者,其《检论·清儒》等著作对清代学术史有系统论述,对清末今文学亦有重点研究。
他对清代今文学的起源、内涵、传承有新的认识,虽然对清代今文学持否定态度,但对部分今文学者有较为客观的评价,对民国时期清学史著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代的清学史研究,如能在影响较大梁启超、钱穆论著之外,结合章太炎论著,对清代今文学乃至清代学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章太炎 清代 今文学[中图分类号] K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575(2018)02-0110-06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又改名绛,号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著述颇丰。
清代学术史是章氏相关著述中的重要主题。
近代学者所作清代学术史著作,以梁启超、钱穆同名的二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最为知名。
而早在梁启超之前,章太炎《检论·清儒》一文已对清代学术有系统研究,并对梁氏著作有所影响。
周予同先生指出,“若要了解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一定要读这篇《清儒》,它是清代学术的概论”,(梁启超)“论述近三百年学术史,实是从章太炎《清儒》那里来的” 。
除《检论·清儒》之外,章氏《訄书》《检论》《菿汉微言》《太炎文录初编》《续编》等著作中尚有不少篇章论及清学史。
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最后一座高峰,其分期可分为清初、乾嘉、道咸以后三个阶段。
王国维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
故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 道咸新学偏重今文及西北史地,与清初、乾嘉学术鼎足而立。
今文之学(因以《公羊传》为核心,又称*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公羊》学研究”(项目号:17YJCZH018)的阶段性成果。
王国维在文艺美学上的三大论说
第29卷第1期2003年1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9,No.1Jan.,2003[收稿日期]2002209208[作者简介]陈鸿祥(1940—),男,江苏南京人,《世纪风采》杂志社编审。
王国维在文艺美学上的三大论说陈鸿祥(《世纪风采》杂志社,江苏南京 210013) [关键词] 王国维;写人生;古雅说;游戏论[摘 要] 从1905—1907年,王国维撰写和译编了一系列文学、文艺鉴赏和美学论文,提出了“写人生”、“古雅说”、“游戏论”等三大论说,其侧重虽有不同却有其内在一致的美学精神,这就是鄙弃汲汲于功利,反对“饣甫饣 的文学”;试图化合“中西”,呼唤创造跻入世界文学之林的中国之“大文学”。
[中图分类号] I01;I20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3)0120085207 王国维从日本留学归国以后,应聘为罗振玉译编《教育世界》杂志。
所谓“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固然令他“酷嗜”,但他也未忘情于文学,更“酷嗜”着“纯粹之美学”,而且与他第二、三、四次攻读“汗德(康德)之书”大致同步。
他神游于中西文学艺术,继1904年发表著名的《红楼梦评论》之后,在1905—1907年间,又相继撰写和译编了一系列关于文学、文艺鉴赏和美学问题的论著,提出了文学创作上的“写人生”,诗文鉴赏上的“古雅”说,以及美学理论上的“游戏论”等三大论说。
一、论述“屈子文学”,推重文学创作上的“写人生” 《屈子文学之精神》,是王国维广览先秦诸子,汲取其精髓,化合西说,而以屈原为中国“纯粹诗歌”之开先河的人物,畅发了他自己的文学见解。
就篇幅而言,此文仅3000字上下,但理论密度高,思想容量大,将其视为近代第一篇以全新的文学观点研究屈原的重要论文,也毫不过分。
第十讲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 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 国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一 体的第一人。著有《曲录》、 《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等美学作品。
生平著有作品62种,以《观堂集 林》最著名。
包括科学在内的抽象知识教育尽管皆直接间接以厚生利用为旨培养出来的教员医生政治家法律家工学家解决的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生存性需求故而其社会效益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趋于一致但是如果把教育视为获取实利的手段而不把教育本身视为目的就会使抽象知识本身丧失独立之价值使学者于学问固无固有之兴味而以筌蹄视王国维指出
第十讲王国维
•
总之,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他遗书中的“经 此世变,义无再辱。”另有所指。因为当时( 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当时的湖南军政府还把曾在湖南组织过筹安会 鼓吹复辟的叶德辉给枪毙了,同时浙江军政府 也籍没了章太炎的家产,这使王国维受到巨大 的刺激。因为在此之前他经历了冯玉祥把溥仪 逐出故宫的“世变”,为了避免再次受“革命”的“ 辱”,便只好一死了之。
他叙述自己致力于西洋哲学研究情况说:西洋哲学 研究开始于1901年春天,读汗德(Kant)(即康德) 《纯理批评》(即《纯粹理性批评》写于1871年是康 德的代表作),苦其不可解。接着读的是叔本华的书, 大好之。结果一直到1904年的春天,皆与叔本华为伴, 自称"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他做《红楼梦评 论》也全以叔本华观点为立脚点。后来他发现叔本华思 想多阐发主观而少"客观的知识",又回到对康德的研究。 显见他思想最早还是康德与叔本华的结晶。
浅谈王国维之“古雅说”
浅谈王国维之“古雅说”作者:李韵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5期摘要:中国现代美学发端者王国维在康德、叔本华等人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雅说”理论,标志着王国维学术研究由“哲”转“文”、由“西”转“中”、由抽象的理论探索转向具体的学术研究。
这一理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既弥补了康德、叔本华审美范畴论和艺术天才论的缺陷,也拓宽了中国美学的审美领域,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的一次巧妙融合。
关键词:古雅说;王国维;美学价值王国维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用创造性的美学研究揭开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序幕,发表了一些颇有建树的美学论文:《〈红楼梦〉评论》《论哲学家和美术家之天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以及系统性美学著作《人间词话》。
[1]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王国维在接受西方理念的基础上,又根据中国美学的独特追求做出了创新和发展。
本文选取《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以下简称《古雅》)一文中所提出的“古雅说”进行探讨,这一理论是对西方美学中“天才说”“优美”与“崇高”等观念的补充。
王国维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拈出“古雅”这一概念,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和追求,中西审美文化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一、“古雅说”的理论背景《古雅》一文中对古雅的解释是“形式之无优美与宏壮之属性者,亦因此第二形式故,而得一种独立之价值,故古雅者,可谓之形式之美也。
”[2]由此可以看出“古雅说”的提出是建立在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探讨“古雅说”就要先从康德等人的美学理论说起。
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性的,美被天才所界定,只有天才才有创造美的能力。
王国维大体上是赞同这些观点的,在文中他提出“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
”“美术者,天才之制作也。
”但同时,他也发现了康德理论的不足之处,“又其制作之人,决非必为天才,而吾人之视之也,若与天才所制作之美术无异者”[2],非天才创作的可与天才作品等量齐观的艺术品又该如何界定呢?王国维认为这样的作品有一种艺术形式美,不恃天才而是依赖人力而成,故以“古雅”概之。
王国维系列4王国维的学术三境界
王国维系列4王国维的学术三境界演讲人:姚淦铭讲师简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论文。
曾获国家图书奖。
内容简介:一、王国维是怎样一个人王国维是一个自有境界的人。
青年王国维是一位英气勃勃的诗人、哲学家美学家。
他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了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三句话,把本来不相干的三句名言连缀成“三境界”说,从而脍炙人口。
二、第一境界的历练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什么王国维如此喜欢这句话的意境?因为这里的意象太符合王国维的所见、所思、所为了。
他要独自去寻找学术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整个民族的学术。
三、第二境界的历练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
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
王国维是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杰出大师。
他曾经赞扬大学问家看书目光直透纸背。
其实他自己就是这样。
四、第三境界的历练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次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真理之长河,这是何等地令人欣慰!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
五、境界的关键在人格学者的人格是境界的关键。
王国维这样一个大学者,上课的时候,对研究生们讲过:我愚暗,对于《尚书》这本书大约有十分之五还读不懂,对于《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读不懂。
这使当时的研究生大为震动,先是不能理解,继之则无上敬仰。
浅谈王国维的学术思想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浅谈王国维的学术思想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摘要:王国维是影响中外的大学者,其文学理论“境界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说都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人应对王国维的理论予以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王国维;境界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继承;发展一、境界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的范畴之一的“境界说”,主要是阐述语言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与“意境说”融为一体。
如何将内心之情诉诸文字,让读者与作家产生共鸣。
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文人的重视。
意境这一审美形态所内含的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只是那时还没有“意境”这个术语,而是说“意”,说“象”。
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对言与意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观点。
《庄子外物》说:“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妄言。
”认为语言不只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关键在于真正领悟思想的实质。
因此,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孕育了“境界说”。
意境作为一个复合词,最早见于托名王昌龄的《诗格》一文中。
“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但是这里的意境与人们今天的说法相去甚远。
皎然在《诗仪》中指出,诗要有“文外之旨”等。
敏锐地认识到了意境中包括“虚”与“实”、“我”与“物”的关系。
晚唐的司空图在《诗品》中描述了各种意境的意在言外的旨趣,如“不着一字,竞得风流”,要求通过神似的艺术形象来展示意境。
之后又有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
使意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宋代,著名大家严羽对意境也有所阐述,其《沧浪诗话》中举出“妙悟”,阐述诗歌意境。
他提出的“羚羊挂角”强调艺术形象的超绝语言的功能。
明清时期,“意境”一词更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评论。
王世贞提出的“神韵说”,主张一种清远的意境,内涵真味,有言外之意。
从先秦到唐、到宋、到晚晴,“意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
但是,真正深刻地、带有实质性的新变,却是王国维所开创的。
其理论著作《人间词话》的核心就是“境界说”。
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王国维迷人的学术境界
王国维迷人的学术境界如果我们去观察遗存的王国维先生之照片,可以看到他虽然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但有一样却富有象征性,这就是他的一副眼镜是新潮的!就在这副新潮的眼镜后面,是两道犀利的、挑战的、傲气的目光!这双眼睛的后面就通向他的一颗灵动的、卓越的、追求新境界、大境界的心灵!王国维的学术境界太迷人了,你一踏进“王学”的宫墙之门,就迎来庭院深深,松柏参天,花果飘香!这里有他亲手创建的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史学的殿堂等等,一座连一座,美轮美奂!当你流观这些殿堂时,你会惊讶、赞叹、折服他的智慧、原创力以及建构的境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学术之魅力,而且王国维又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还是属于世界的!王国维没什么学位,中等文化程度,不是硕士,也不是博士,更不是博士后,他完全是靠孜孜不倦地自我奋发、刻苦。
他认识到非常重要的东西:学术的灵魂在于境界。
为什么他能够在二十世纪初,一百年之前,建筑起一座又一座的学术里程碑,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学术殿堂?就在他把握了学术的灵魂是境界。
境界是学术的灵魂青年王国维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了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三句话,把本来不相干的三句名言连缀成“三境界”说,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
青年王国维,是英气勃勃的诗人、哲学家、美学家。
他有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当他深入体味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的三首词时,突然灵光照彻,发现了人生的大美、大哲理、大境界。
他把本来不相干的三句话连缀成“三境界”说,从而玲珑剔透,成功了一个美妙的经典语言!《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悲剧思想之转变的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受到了西学思想的强烈冲击,许多西方的概念、理论于这时期涌入中国,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在此时由王国维于《<红楼梦>评论》中首先引入。
王国维写《<红楼梦>评论》时正耽读于叔本华,受到其生命意志说的影响,将悲剧的起源与本质归结于生活之欲,认为悲剧的效用与价值在于对生命苦痛的解脱。
此后数年,王国维对中国文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悲剧思想也在发展演变。
1913年,王国维完成其曲学研究的巅峰之作《宋元戏曲考》,此后其学术兴趣发生转向,对文学及戏曲的研究也基本结束。
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在考察视角的选择、悲剧精神的阐释和结构标准的界定等方而己经有了一些转变。
一、考察视角:从先验的哲学研究到立足中国古典戏曲的文学研究。
王国维的悲剧思想首先在《<红楼梦>评论》中开始较为系统地展开。
在《静庵文集自序》中说:自癸卯(1903)之夏,以至甲辰(1904)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
早年的王国维深契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人生的本质是悲剧性的。
这种人生观在《六月二十七日宿砍石》一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红楼梦>评论》完成于1904年,正是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影响的时期,所以叔本华思想的印记十分明显。
在《<红楼梦>评论》中将生活的本质归之于欲,并且认为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
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
一种欲望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暂时终结了,但还有更多的欲望接踵而来,无法满足,于是苦痛不己,即使有一种理想状态存在,即所有欲望都得以实现,那时又将产生倦厌之情,因此人生就如钟摆一般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而倦厌固可视为苦痛之一种,所以在王国维看来,生活归根结底就是苦痛,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己矣。
这种无休无比令人痛苦的生活之欲便是悲剧的根源,悲剧所表现的便是生活之欲破裂后的矛盾冲突及其产生的痛苦。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
我所说的最后归宿,是指1927年的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藻轩投水自杀了,死的时候才51岁。
他生在1877年,死的时候是1927年,整51岁,正当他的学术盛年。
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山,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而且曾经是溥仪皇帝的老师,全世界闻名的大学问家,突然投水自杀了。
这个事件当时震惊了全国,也可以说震动了全世界。
一百年来,对于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解决了,仍然是学术界一个大家饶有兴趣的学术之谜。
我这里不是专门研究他的死因,不想在这个问题作出一个最后的结论。
只是想指出,王国维的一生,始终是一个矛盾交织的人物。
主要讲讲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际遇的诸种矛盾。
我把他一生的矛盾概括为10个方面。
这个别人没有这样条列起来讲过,我想是我个人的一次梳理。
1、个人和家庭的矛盾但王国维4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由祖姑母抚养他。
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其心理情境可以想见。
有记载说,王国维从小就性格忧郁,经常郁郁寡欢。
不久父亲续娶,而后母又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王国维的处境更加可怜。
他十几岁的时候,有时跟一些少年朋友聚会,到吃中饭时一定离去,不敢在外面耽搁,怕继母不高兴。
这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一个少年儿童,影响是很大的。
可以说,影响到他的一生。
所以我说这是一重矛盾,即个人和家庭的矛盾。
2 、拓展学问新天地和经济不资的矛盾晚清的风气,特别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中国掀起了变革现状的热潮,所有富家子弟,只要有条件的都想出去留学。
王国维家境贫寒,没有这个条件。
他因此非常焦急,父亲也替他着急,但没有办法。
十七岁的时候,他也曾应过乡试,但不终场而归。
二十二岁结婚,夫人是海宁同乡春富庵镇莫家的女儿,莫家是商人家庭。
他的婚姻,依我看未必幸福。
想提升学问,没有机会。
想出国留学,却得不到经济支持。
这是影响王国维人生经历的又一很重大的矛盾。
3、精神和肉体的矛盾王国维幼小的时候,身体很瘦弱,精神常常忧郁,这跟继母有很大关系,也和父亲的不理解有很大关系。
浅议王国维中西交融的治学方法--以《人间词话》为例
浅议王国维中西交融的治学方法--以《人间词话》为例贾国庆【摘要】WANG Guowei,a contemporary modern scholar famous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made unique achievements in many academic domains.In addition to his wide range of ancient Chinese studies,he was also knowledgeable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theories and culture.His methods of scholarly research makes use of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develops into a way of merging the new and old,the East and West.%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在众多领域都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除了有丰厚的旧学功底,还广泛吸收西方的理论思想,把中西方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治学方法:新旧相较、中西相融。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治学方法;中西相融【作者】贾国庆【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作为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众多领域都有着突出的研究,如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归功于他天才式的感悟能力,还有赖于他独特的治学方法。
尤其是他的新旧相较、中西结合的方法,使他成为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1. 1.19世纪上半叶,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而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清朝防范国人接触西方思想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B.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C.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正确答案)D.专制统治下民众怯懦2. 2.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作品。
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
这说明 [单选题] *A.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正确答案)D.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3. 3.对东西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不同时期的阐述标准不尽相同。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思想界一般习惯采用“体”“用”来解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打破了东西方文化截然划分,开始采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不同文化的高下之分。
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单选题]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正确答案)C.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D.中外民族矛盾趋向缓和4. 4.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
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单选题] *A.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B.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正确答案)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5. 5.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C.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D.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正确答案)6. 6.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单选题] *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正确答案)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7. 7.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三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六)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选择题专练(六)(建议用时:30分钟)1.韩非子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
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解析:选A。
材料信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了君主专制思想。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体现的是一家之中只能一人做主,这与题干思想理论相符,A项正确。
2.从汉末到隋初的四百年间,统一势力一直在增长,不管割据势力如何嚣张,最终归于统一。
为这一趋势做出贡献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B.刺史制C.行省制D.密折制解析:选B。
材料的观点是,汉末到隋初总体趋势是统一。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分裂,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和密折制在时间上不符合。
故选B。
3.中国绘画的历史非常悠久。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人画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B.“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秦汉时期成熟C.最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山水画D.“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的是山水画,不是文人画,A项错误;“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逐渐成熟,B项错误;最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文人画,不是山水画,C项错误。
D项表述正确。
4.关于明朝内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B.职权范围不明朗,可统领六部百司C.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D.直接导致明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职责范围不明朗,不可以正式统领六部百司。
明朝后期的政治黑暗是由于皇帝用司礼监牵制内阁,宦官专政。
由此可知,A、B、D三项均表述错误。
C项正确。
5.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经世致用是湘学一以贯之议论文阅读
经世致用是湘学一以贯之议论文阅读所谓经世致用,是指以“人世”为前提, “致用”为旨趣,以明道、救世为目标的一种治学和人生态度。
具体表现为:在政治上,主张关心社会时势,讲求实际;在学术上,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反对高谈义理;在实践上,主张面对现实,大力革除社会弊端,并提出改革的措施。
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儒学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这种人格不仅要求具有内在的道德境界,而且还要有外在的社会担当,不仅要“成己”,而且要“成物”。
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实际上已点出“内圣外王”之学的真谛。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修己”与“治人”的和谐统一,渐渐演变成各执一端的“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
“内圣”路径强调内在的道德修养,追求成贤成圣,倡导者以孟子为代表;“外王”路径强调外在的治平大业,追求济世济民,开拓者以苟子为代表。
南宋以前,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外王”之学,秦皇、汉武、唐宗在外王路线的指引下,建立了赫赫功业。
南宋、元、明时期,程朱理学逐渐兴起,“内圣”之学达到顶峰。
陆王心学更是把“内圣”之学提升到了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高度。
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的结论。
传统儒学的经世精神在宋明理学对伦理本体、心性修养的极力突出面前显得路然无光,终于导致了士人“束书不观,游学无根”“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局而。
有感于宋明理学空谈误国之弊,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
”在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義等人倡导下,清初“经世致用之学”一度勃兴,并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船山等人的思想涉及经济、政治、国家、民族、法制、教育、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启迪人们去思考和探索改革时弊的途径,形成了与前代迥异的新思想、新学风。
清中叶,为阻止士大夫非议朝政,消除汉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清王朝以编集《四库全书》为手段笼络集中了一大批江南地区的学者。
同时由于提倡经世致用必然会涉及时政,而言时政则必触忌讳,士人学者皆不敢妄谈时政,皆将目光转向了对古章典籍的研究,江南的考据学由此逐渐遍布全国。
王国维学术转型的启示
王国维学术转型的启示作者:尹泓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第01期摘要:1907年是王国维学术生涯的一道分水岭。
自此以后,王国维的学术生涯经历了由哲学而文学再到史学的转变。
造成这一转向的原因是多重的。
从主体方面看,首要原因在于王国维内心承受着天才批评家与天才诗人双重角色的焦虑。
这种焦虑的实质是创新的焦虑,即王国维受西方启蒙主义思潮影响的天才论与中国古典主义艺术传统的矛盾。
矛盾的解决过程形成了学者的焦虑,而焦虑又变成学术转型的动力。
关键词:王国维;学术转型;天才;创新;焦虑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1—0188—041907年是王国维学术生涯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他在《三十自序》中,总结了前期的治学生涯,预告了走向史学的学术转向。
虽有不甘,却也无奈:“若夫深湛之思,创造之力,苟一日集于余躬,则俟诸天之所为欤!俟诸天之所为欤!”①颇有天才末路的悲壮。
王国维做出如此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天才的独创性与古典主义范式的矛盾。
生活于社会转型期的王国维身兼批评家与诗人的双重角色。
世纪之交西学东渐,在西方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天才的创造性在王国维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然而,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也为天才设置了一张天罗地网,使王国维的词学批评与创作质疑传统却无法脱离传统,试图创新又找不到出路。
在批评家与诗人的双重焦虑夹击下,他不得不告别文学,另谋出路。
历时地来看,王国维的学术生涯经历的由哲学到文学而史学的转换是这一矛盾冲突深化与发展的结果。
一、批评家的焦虑作为批评家,王国维的最大成就当数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论词标准及至今日依然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间词话》第一至九则向来被认为是全书的总纲,第一则开宗明义,将“境界”视为词的最高标准。
第九则直陈自己超越前人之处:“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2007-1-29 21:38 回复
幻化者
0位粉丝
2楼
马克思主义史家侯外庐关于这一时段学术思想的研究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侯先生先出版了两大本《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13 其书名与梁、钱二书接近。其后此书屡有改易,然1949年后各版本虽多在前书的基础上改写,却明显越来越偏重于接近“哲学”一线的“思想”,而原较注重的“学说”反倒淡化了(这或许是受到苏联学术倾向的影响);后出各衍伸版皆无“学说”二字,多称为“思想史”,甚至有径名为“哲学史”者。如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便是在前书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不过略去了鸦片战争以后的原第三编。这一修改本后来成为侯先生主持的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中的第五卷。侯先生晚年回顾该卷的修订说:他“主要着力于增补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史的论述:十七世纪启蒙思想之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背景,以及十八世纪汉学兴起和十九世纪上半思潮变向的社会根源”。14
张之洞观察到的“经学讲公羊”是道咸“新学”的一个主要特点,经古文学与经今文学的区分和不同点甚多,24 但最基本的或许是以何种方式“见道”这一儒家关怀的根本问题:一主张读书先识字,字义明而经义明;一主张体会经之微言大义。冯友兰曾提出,清代之今文经学家所讲的义理之学“大与道学家不同”,盖“其所讨论之问题,与道学家所讨论者”有别。25 但寻求微言大义的今文家与偏重“义理”的宋学及诸子学仍有共性,钱穆就注意到,今文家宋翔凤晚年“深推两宋道学,以程朱与董仲舒并尊”。26 从社会史视角看三者在晚清并起,非常值得玩味。27
晚近言学术史者对今文家的态度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据此常可看出立言者的立场。一般情形下,受道咸“新学”影响者在经学中基本平等看待古文今文,甚或更重今文,这方面梁启超表现得更明显。而偏于古文一边的,则通常对乾嘉时的今文家尚承认其有所得,对道咸以后的今文家便多斥责其把学术搞乱。而章太炎等之所以反对今文家,除今古文家派意识外,也因他们特别不欣赏康有为引进西人宗教观念以树孔教之“创新意识”。戊戌前一年,章太炎便因“酒醉失言,诋康长素教匪;为康党所闻,来与枚叔斗辨,至挥拳”。28
从“古雅”、“境界”理论论王国维与中国美学
勰在《文心雕龙》中多处涉及“雅”,在《体性》篇中归 从艺术创造而言“,苟其人格诚高,学问诚博,则虽无
文为八体,其一曰“:典雅”,并认为“典雅者 ,熔式经 艺术上之天才者,其制作亦不失为古雅。而其观艺
诰,方轨 儒 门 者 也。”Ol1 司 空 图《二 十 四 诗 品》有“高 术也,虽不能喻其优美及宏壮之部分,犹能喻其古雅
维之《人间词话》耶?
后的《人间词话》(1908 年定稿),再到后来的《宋元戏
有的研究者认为:王国维“把康德、叔本华美学 曲考》(1912 年)等,无不深蕴着他那对中华文化的执
的一些结论照搬过来,作为自己讨论美学问题的出 着。
发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把康德、叔本华的美
二
学简单化了。”“尽管王国维美学的基本观点是来源
国维以“境界”之论来评词,正中要害,恰倒好处,高 其五曰“:朱子(朱熹后世称)《清邃阁论诗》谓:‘古人
屋建瓴,实为高论。
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将去。这般诗
可以说,境界论思想贯穿与整个中国传统艺术 一日作百首也得。’余谓北宋之词有句,南宋以后便
和体现在各个具体的艺术领域。叶朗先生认为,境 无句。如玉田(张炎)、草窗(周密)之词,所谓‘一日 界论的精髓,一言以蔽之,即为“境生于象外”,实为 作百首也得’者也。”OS9 可以看出,以上五段词话,都
转向“新学”,并不是为了“新学”而“新学”,而是在中 评论》的思路将他所体悟的西方美学(主要是叔本
收稿日期:2001 - 04 - 25 作者简介:宣庆坤(1972 - ),男,安徽省怀宁县人,滁州师专政教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生 .
86
华、康德的美学)来沟通中国艺术体系的内在精神 像王国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专门论述”古
王国维的学术三变
王 国维字 静安 , 又字 伯 隅 , 号 观堂 , 浙江 海 宁人 ,
祖籍河南开封 , 他 的父 亲 王乃 誉 经 商 。 家 境 还 算 小
康, 但 他 自幼 体 弱 多病 , 四岁 丧母 , 造 成 了其 一生 孤 僻 又 自卑 的性格 , 他在《 三 十 自序 》 ( 一) 中也 说 到 自
天津 商务职 业 学院学 报
J OU R N A L O F T I AN J I N C O L L E G E O F C O MME R C E 第 三卷 2 0 1 5年第 2期
王 国维 的学术 三变
王 晓 蕾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 6 3 0 0 0
之 问题 , 专 心在学 术上 实践 他 的人生 理想 , 在学 术上
[ Ke y wo r d s ] Wa n g G u o w e i ;t h r e e t r a n s i t i o n ;c o n l f i c t s b e t w e e n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e m o t i o n ;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c u t e a n d c r e d i b i l i t y
一
、
国维 生 平— — 悲观 的性 格
1 9 1 6年 回 国 , 为 哈 同办 《 学术 丛 刊 》 , 任 上 海仓 圣 明
智 大学 教授 。 1 9 2 2年任北 大 教授 , 1 9 2 3年 任溥 仪 “ 南 书房行走 ” , 1 9 2 5年 任 清 华 大 学 国 学 研 究 院 导 师 ,
[ 关键词 ] 王 国维 ; 学 术三 变 ;“ 知” 与“ 情” 的矛 盾 ; “ 可爱” 与“ 可信 ” 的 融 合 [ 中 图分 类 号 ]K 8 5 2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5 5 3 7 ( 2 0 1 5 ) 0 2 - 0 0 0 8 8 - 0 3
道咸“新学影响下的西泠印社
道咸“新学影响下的西泠印社内容提要:道咸以降,清代学术一变,国家的内忧外患促使学术界有了“变革一切”的愿望,从而形成了道咸“新学”。
它对西泠印社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道咸“新学”形成的历史背景、道咸“新学”对西泠印社建立的影响及西泠印社精神对当代篆刻的启迪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其“变革”精神与西泠印社之间的关系,试探索西泠印社百年不衰的根本原因及对当代篆刻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道咸“新学”西泠印社一、道咸“新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在1923年至1924年间,梁启超开出了一门叫做“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课程,他自己的解释是,“要将清学各部分稍微详细解剖一番”。
而后,此风气蔚然而起,民初的中国许多时人动辄以“近三百年”“三百年来”的称谓来表述刚刚过去的昨天。
人们意识到思想学术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
而之所以不叫清代学术,是因为晚明的二十年已开了清学的先河,民国的十年作为清学的结束和蜕化。
蒋维乔、钱穆、龙榆生等人的思想史、学术史以及词选,也都冠以此语。
中国传统本不强调学术分科,今日的“思想”和“学术”之分,在清人以及清代以前绝大多数历代学者心中,或根本不存在。
所以清代的学术史,同时也是思想史的必读。
清代学术历经三变,以国初、乾嘉、道咸三点分成三个阶段。
王国维对其各自特征进行了总结,即:“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1〕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五月初十之后,天下变成了清顺治元年。
但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朝代更替,新朝的统治者是满洲人,而且北京、南京在一年之中,毫无抵抗的被唾手而得,这种刺激造成了清初的学术环境。
当时的学者虽然在阳明学的浸淫下成长,但是由于时势的突变,抛弃了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大多为政治而做学问。
甚至宁可把“经世致用之学”托诸空言,但求改变学风以求将来的效果。
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朱舜水,便是这时候的代表人物。
所以,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到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间,学术界被前明遗老支配着,他们对王学实行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术三变王国维学术研究有以下几个阶段的转折与变化,也可以说王一生有其"史学三变"的经历。
以1907年为界,在此前主要是哲学研究。
而主要是对康德、叔本华与尼采的介绍与研究。
他叙述自己致力于西洋哲学研究情况说:西洋哲学研究开始于1901年春天,读汗德(kant)(即康德)《纯理批评》(即《纯粹理性批评》写于1871年是康德的代表作),苦其不可解。
接着读的是叔本华的书,大好之。
结果一直到1904年的春天,皆与叔本华为伴,自称"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
他做《红楼梦评论》也全以叔本华观点为立脚点。
后来他发现叔本华思想多阐发主观而少"客观的知识",又回到对康德的研究。
显见他思想最早还是康德与叔本华的结晶。
1903年至1906年是他哲学研究领域收获甚丰。
1903年于通州师范学堂任教,时读叔本华与康德之书。
是年撰有《哲学辨惑》、《叔本华像赞》、《汗德像赞》。
并译有《西方论理学史要》。
1904年有《尼采之教育观》、《叔本华之遗传说》、《康德之哲学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书叔本华遗传说后》、《叔本华与尼采》。
至1906年,三十岁时撰有《德国哲学大家汗德传》、《汗德之伦理学及宗教论》。
这时写《红楼梦评论》(1904年)所用观点大抵叔本华思想。
需要说明的他这时将东西方哲学研究做紧密结合。
在研究叔本华、尼采与康德同时,还将很大精力倾注于儒学、诸子乃至清儒思想的研究。
他在1904年28岁时著有《孔子之美育主义》、《国朝汉学派戴阮两家之哲学说》。
1905年撰有《周秦诸子之名学》、《子思之学说》、《孟子之学说》、《荀子之学说》、1906年三十岁时又有《墨子之学说》、《老子之学说》、《原命》、《孟子之伦理思想之一斑》、《列子之学说》等。
至1907年又著有《孔子之学说》,另有《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他注意将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做比较研究,而获独到心得。
在他看来,中国哲学有"实际的倾向",而此性质于中国北方之学派中尤见其显著。
这是一种"生活主义"的哲学,是北方哲学的一大特点与宗旨。
他强调理论哲学不适合中国人之个性,而中国人的个性"其彻头彻尾实际的也如是也"。
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中国的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
1900年至1907是辛亥革命的思想与组织准备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处于动荡与变革中。
一方面是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反省与再思考。
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大工程已经启动,直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爆发,达其高峰。
对此王国维做出思想反应。
这方面的文章有《就伦理学上之二元论》、《论近年之学术界》、《论新学语之输入》、《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论平凡之教育主义》、《教育小言十二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还著有《教育家之希尔列尔(即席勒)传》、《去毒篇(雅〈鸦〉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
参考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512页,《王国维学术简谱》。
王国维的第二个学术阶段由哲学转向文学的研究。
1907年他经罗振玉介绍得到学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荣禄的赏识,此后即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并任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
他在本年的6月发表《三十自序二》,论己学问已由哲学转向文学,兴趣所致,则主戏曲之研究。
这个时期大体延续了4年左右。
时间是1907年至1911年。
不过这也是一个大致年代的推说,其实早在1906年他已有《屈原文学之精神》,表现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怀。
1906年他已集数年所填词(1904-1906年)61阙为《人间词甲稿》。
1907年成《人间词乙稿》。
《人间词话》是王重要研究成果。
1908年他在《国粹学报》上刊出《人间词话》前21则。
1909年中又于《国粹学报》第49期与第50期分别将《人间词话》刊完。
直至1910年又将《人间词话》64则作修订,并加附记。
王的文学研究直到1913年还余音犹在,并获得新的重要成果。
这就是他在此年撰成功《宋元戏曲考》。
1911年是王学术的最重要的分界线。
此年为宣统三年,时35岁。
他随罗振玉全家迁往日本,滞日5年之久。
从此后他的学问发生了重大转折,学术历程转向第三变化期,将主要精力置于经史小学与历史地理研究。
尤在用甲骨文考证古史方面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
1912年罗振玉藏书运到日本,存于京都大学,此为王国维研究创造了条件。
1914年,与罗振玉合著《流沙坠简》,乃为现代西北古地理研究的重要著作。
是年他为罗振玉撰《殷墟书契考释》作校写,作序与后序。
1917年王国维于古史考证方面所获最丰。
2月,王归国,开始撰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还酝酿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是年9月又撰成《殷周制度论》。
9月8日,致罗振玉信云:"《殷周制度论》至今日始脱稿,约得二十纸。
此文根据《尚书》、《礼经》与卜辞立说。
惟近久不为名理之文,故尚嫌未能畅发,且存此以待后日修补耳"。
1923年溥仪召王为"南书房行走"(五品)。
1925年吴宓负责筹办清华研究院,聘王为导师,就任。
此后他的研究转以西北地理及元史为主。
是年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古史新证》。
以上是王国维的学术三变的大致路途。
从他学术演变的过程将可以对他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作简单的叙述。
而本编则主要叙述他的文化建设观点及在建立中国民族史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二、"纯粹哲学"的吸纳,深层文化的忧思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两支基本队伍。
一是旧文化的破坏派;一是新文化的建设派。
不能说两派所主观点截然相反,在促进中国文化改组,推动中国文化复兴方面,他们目标大体一致。
只是建设"工程"中所选择的"工种"不同。
一为"破坏",将旧文化解体,将旧文化的"老房子"平为废墟;一是废墟上建立新屋,即适应时代的中国崭新的文化建筑。
旧建筑一旦毁坏,新建筑一旦开工,则又有一个建设新建筑的材料选择的问题。
破坏派主张选择西方材料,而建设派则主张将中国传统材料做更新后重新使用。
这样,中国现代一切有关于文化建设的争论,大体集中于两个方面:要不要将旧屋撤了,或同意撤,撤到什么程度;建造新屋,是全选西方材料(全盘西化)还是全选中国传统材料,抑或中西合用。
假如是一个文化的保守派,首先他不同意将中国封建文化的老屋撤毁,再就是拒绝一切西方文化资料的输入。
事实说明,王国维对西方学术抱欢迎态度,决意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以助本土的文化建设。
他开展叔本华、尼采与康德研究,在观察与吸收西方文化方面,更具深度。
王在1905年写有《论近年之学术界》有以下的观点。
首先他认为学术与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的,而在文化进化过程中"外界之势力之影响学术,岂不大哉!"。
他将中国文化发展立出一个进化表来,自周之衰,文王与周公的势力逐步瓦解,于内是国民智力的成熟,于外政治纷乱的不断,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社会之需要,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说,于道德、政治、文化上"灿烂"。
王将这个时代称为"中国思想的能动时代"。
至汉武以降,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后"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也但守师说,无创造之思想,"学界稍稍停矣"。
他对佛教的东传,乃是抱持一种肯定发态度,值中国思想逐步走向僵化之时,佛教的出现,使中国学者"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
他取得佛教之输入中国使中国进入"思想受动之时代"。
他肯定宋儒的作用,在于使中土思想与佛教思想得以调和。
中国思想由此走出停滞的低谷,"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
总之,中国思想有其能动之时代,有其停滞之时代,外国思想进入中国绝不是坏事,而使其由停滞而受动,由受动复转入能动。
"至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也。
"显然他对西方学说,不是惧怕,不是回避,不是抵拒,而以兴奋之情,一路鼓呼,迎它过来。
因为犹如佛教之东传中国,必将使使中国思想界出现一个大转化,由停滞而入"能动"。
他也看到外域思想传入古则易,今则难。
原因就在于"唐宋之前,孔子之一尊未定,道统之说未起",学者也不似今日,有"入主出奴"的思想,"故其学易盛,其说易行"。
然而他还是坚决反对拒斥西学的态度,"疑思想上之事,中国自中国,西洋自西洋,此又不然"。
何者?"知力人人之所同,宇宙人生之问题,人人之所不能解也",因而苦痛,因而怀疑,因而有于思想真谛之渴求。
一种思想毋论来自外国或出自本国,"其偿我知识上之要求而慰我怀疑之苦痛者,则一也",故不必去讲求其出自本土还是来之域外,尽管拿来即是。
或许外国思想"其观宇宙人生也",在方法或表述上总有不同,然取来解决人生之问题,是一个最终的目的。
不顾此目的的重要,而纠缠于"彼此之见","此大不然者也"。
王国维力主引入西方思想,有他的道理。
他总觉得,思想有政治思想,有道德思想,此总是维护帝王的利益,总是对社会发生直接的功利。
殊不知在以上两类思想之外还有灵魂的思想,心灵的精神。
此类思想与前叙思想不同,看来不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却绝对是为救度精神的饥荒,充塞灵魂的空虚,护持心神的安住。
一个社会既不可少政治与道德的思想也不可无心灵的精神。
唯心灵的精神是"纯粹之哲学"。
王国维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说到这样的问题。
他感叹云,中国的哲学家只是提及前两类的思想,只是为政治服务。
"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
于此对应,他们虽是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
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精神断裂的时代,而他本人又极具敏感的气质,"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
对精神的疾患益觉难耐。
他对中国哲学不满以至失望,忧结的思绪终与海外哲学相连,灵智的慧目终于投射于康德、叔本华与尼采。
思想现代化的道路,或者说文化建设的历程大抵是采纳西学,融会中学的道路。
就采纳西学而言,又经过三个层面。
其一是对西方器物文化的接纳,其二是对西方制度文化的采择,其三是对西方心灵文化的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