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摘要: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同是作为文化形态,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文化能够对人们发生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无论是大众文化的精英化还是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二者的相互融合和渗透过程是不断地在发生的。
关键词:文化、社会、传承
正文:
要谈中国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先谈谈什么是大众文化,什么是精英文化。
查阅资料可知,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大众的文化,即反映着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的文化。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而非庙堂的一种普及文化;是广受众人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面向工农兵的文化;而我认为,在当代,大众文化还包含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的,在时间和事件上同步的全球化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即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之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
然不同;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所迅速认同和接受;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超跃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如流行歌曲、卡拉OK、迪斯科、武侠言情小说、电视肥皂剧、商品和广告、时装发型、居室陈设、健身方式、新潮时尚与礼仪,等等,莫不属于大众文化范畴。就像前段时间的韩剧大热,就很好的体现了大众文化的群众性和流行性,同时韩剧带来的商业效益也正是大众文化商业性的表现,它符合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向大众的消费热点趋进,通过市场机制得以传播并实现韩剧自身的价值,带来了不菲的商业价值。
同样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国内学者邹广文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按他们的解释,
精英文化当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现代以来,我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其后也出现过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现在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
然而,“大众”和“精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很难给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仅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可以隐约知道,“大众”必是一个有着广大受众群体的、普通民众的概念,而“精英”则是少数人的、高级阶层的意思。那么个人可以把大众文化理解为一种“全民的狂欢”,没有什么阶级和门槛的限制,只要你愿意,你便可加入其中,没有歧视、没有另类,每个人都自在的、自由地舞蹈。其次,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受众群体的广泛影响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出现后才有的概念,那么它的发展也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一起成长的。媒介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每一次的进步,也是其受众面的一次扩大,尤其到了电子媒介阶段,电子、网络信息以分秒的速度在更新着,文化的传播方式早已不限于传统的媒介手段,尤其对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从网络上获取知识、了解信息,这些人都是大众文化或精英文化的潜在传播对象,于是在这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就完成了文化的传播,开始对其发生影响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是呈螺旋形的态势出现的。两千多年来,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二者时而有严格的分野,时而又会有机地融合;有时是此起彼伏,有时又是此伏彼起。如果没有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
的争鸣,如果没有先秦两汉的文化传承,就不会出现唐代百花盛开的文化局面,也就难以形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总是在此起彼伏、此伏彼起的交锋中发展着。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大众文化从历史发展中看。是一种文化的提升。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思考,这种历史性进步也导致了文化的泛化,文化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唾手可得的东西,是一种平面性的、无深度感的、无深刻含义的东西。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或日人们对它主要功能的理解,是娱乐、游戏和消遣的方式,往往忽略它的思考性、启迪性和教育性。有些人把大众文化的生产也调侃为“玩”文化。这虽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确显现出与精深的高雅文化在创造功力与态度上的不同。因此,在大众文化中,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是严重失衡的。人们往往把大众文化喻为“精神快餐”,“量大,也吃得饱”,但长期一味的依赖,就会患“营养不良症”。我们知道,各个国家和民族不但创造文化,根本上也是靠文化养育和维系。只有大众文化的发达,没有高雅的精英文化的繁荣,没有精神上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没有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在今天的世界上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更多的追求经济效益。大众文化以市场为导向,奉读者、观众、听众等等为“上帝”,其创意、题材、艺术、作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转化为经济效益。所以,大众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炒”,也就是商业宣传或称之为“包装”。它对大众文化偶像,各种“星”
的盲目吹捧有时会达到很浅薄的地步。一味的捧和炒作,很少见到像样的真正的音乐评论和音乐批评。这显然是票房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所致。由此大从众文化还往往透出一种“媚俗”的倾向,如从商标到名称滥用洋文洋名的“假洋”文化。热衷于鼓噪“宠物热”、“选美潮”、“贵族消费”这类“贾府的焦大也爱林妹妹”的怪异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顾城杀妻自杀事件。本来是于道德法理所不容的恶性案件,却被大众传媒“炒”成浪漫离奇的三角恋情,以满足小市民的猎奇,却丝毫不见对杀人犯应有的谴责。是非观念和严肃的思考都烟消云散了。现代社会是文化发达的社会,精英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中的先锋、灵魂和瑰宝。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呈两种明显不同的趋向,与大众文化的崛起相对应的另一极,是向精英文化的顽强挺进,这集中表现在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文化高峰上。因为它们最能展现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班立在世人面前的民族精神的丰碑。相反,如果没有领先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先锋;没有高深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灵魂;没有黄钟大吕、振聋发联的文学艺术力作的问世,整体文化就无以奉献出享誉时代和世界的文化瑰宝。精英文化在整体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人们的共识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要发达,就必须集中精力建设发达的精英文化。
最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同是作为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文化能够对人们发生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