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名干则

合集下载

科学教育机构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机构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机构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机构在传统的科学教育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人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使学生从多个维度全面成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1.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意义科学教育强调理性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人文教育注重思考、创新和人际交往能力。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2.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模式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引入创新的教育模式。

其中一种方式是将科学与人文课程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接触到人文领域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的同时,引入生态学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另外,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举办主题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和融合。

3. 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案例在实践中,已经有一些科学教育机构积极推动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例如,一些科学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中注重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文化的结合,使观众既能了解科学原理,又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此外,一些科学教育机构还通过组织科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比如组织社区清洁活动,结合科学知识和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挑战与对策在推动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机构需要增加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引入既懂科学又懂人文的教育专家,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质量。

其次,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科学教育的“重科轻文”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

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多的科学与人文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效果。

论人文教育课程中融入科学教育的方法

论人文教育课程中融入科学教育的方法

论人文教育课程中融入科学教育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融合成为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传统上,人文教育主要注重人类的思想、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而科学教育则更加关注科学知识、实验室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中,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

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内容相互关联。

传统的人文教育课程中,往往忽视了科学知识的教育。

科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如科学历史、科学哲学和科学伦理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内容相互关联起来,使学生既能学习到科学知识,又能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思想。

利用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科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科学实践相关的活动,如科学实验、科学观测和科学调查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如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和解释等。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并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传统的人文教育课程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跨学科整合的内容。

在当代社会中,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重要。

在人文教育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跨学科话题,如科技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小学教育中的科技与人文课程如何结合

小学教育中的科技与人文课程如何结合

小学教育中的科技与人文课程如何结合在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方式。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将科技课程与人文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全面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科技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科技课程,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孩子们学习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图形设计等,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科学课上的实验操作则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然而,科技课程不能孤立存在,人文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同样不可或缺。

人文课程如语文、历史、艺术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

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写作,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他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历史课程让孩子们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艺术课程则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将科技与人文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呢?首先,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整合。

例如,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如“科技与人文故事”,将科学发明背后的人文故事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了解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的坚持、创新和人文精神。

或者设置“科技与艺术创作”课程,让孩子们运用科技手段,如数字绘画、3D 打印等,来进行艺术创作,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

其次,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人文课程的教学形式。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学作品的相关图片、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同时,在科技课程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再者,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计划方案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计划方案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计划方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人文教育指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观的教育模式,而科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的教育模式。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涵、渗透策略和实施步骤。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涵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的内涵包括人文精神、人文价值观和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崇尚人道主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精神。

人文价值观是指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自由和平等、追求社会公正等观念。

人文素质是指具备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和人文情感的能力。

(二)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学教育的内涵包括科学精神、科学观念和科学素质。

科学精神是指追求真理、注重实验验证、批判思考的精神。

科学观念是指科学知识的系统管理、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科学领域的拓展等观念。

科学素质是指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的素养。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渗透策略(一)加强课程建设: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在人文教育中,可开设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知识;在科学教育中,可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拓宽教育途径:通过多种途径拓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渗透。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能力。

(三)建立优质资源:建立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优质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可以邀请知名教授讲座、举办文化沙龙等活动,推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可以邀请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组织科学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科学教育部门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科学教育部门在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推动融合的策略。

首先,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至关重要。

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只有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才能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科学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设计交叉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科学学科中融入人文元素,并在人文学科中引入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兼顾科学和人文的发展。

其次,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科学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展科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发展如何与社会、环境以及人类的福祉相结合。

同时,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关怀,使他们在科学实践中能够更加注重伦理和人类尊严。

科学教育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并将科学的发展纳入人文关怀的范畴,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科学教育部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与人文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的科学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运用人文的视角去思考科学问题,同时使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人文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教育部门在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首先,制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将科学与人文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及其应用。

谈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谈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谈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关注人文精神教育在科学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在培养学生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挖掘人文内涵,在实验探究、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是知、情、意并重的教育,就是以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为主导,把科学教育的各个要素组合起来,使人文教育有机融入到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理念。

关键词:科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科学新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合作,能反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成果与社会的关系。

从课程的整合设计、科学探究的目标,都体现了科学教学的人文关怀。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一种人性和教养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纵观科学教材,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等方面,也对学生在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提出了人文教育的要求。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融入人文教育,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人格健全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科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注和渗透。

一、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

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奋斗史,讲科学家的故事、运用科学史例会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学生因受科学家故事的感染而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1880年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到1928年温特实验到1934年郭葛等人分离生长素,历经半个多世纪,从生长素发现史教育学生科学研究要有坚韧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潜心研究并成功发明“侯氏制碱法”,打破国际垄断,名震中外,使我国的化工技术登上世界舞台,无疑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献身事业。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如何实现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如何实现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如何实现在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科技教育成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人文教育则关乎着个体的精神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何在教育中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科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突破,具备科技素养的人才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科技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编程、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等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现代科技工具,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工程领域,学生需要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结合先进的软件和技术,设计和开发新的产品和系统。

在医疗领域,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要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然而,如果过度强调科技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学生可能会变得功利化,只关注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而忽略了对人类自身、社会和环境的关怀。

其次,缺乏人文素养的科技人才可能在创新过程中缺乏道德和伦理的考量,从而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比如,在科技研发中,如果不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此外,忽视人文教育还可能导致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空虚,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同样不可或缺。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道德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课程,学生能够理解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拓展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人文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美好,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学生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

那么,如何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呢?首先,教育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

科学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其中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人文教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品德的塑造,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法律和人类学等学科。

在传统的观念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常常被视为两条不同的路线,多年来也存在着“文、理分科”的现象。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科学和人文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全面深入的思考跨学科的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师来说,除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认知、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具体、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地域风格的城市规划,真正实现科技和人文的完美融合。

其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也可以推进知识和理念的相互渗透。

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与人文与科学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科学知识进入了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观念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人文知识对于发展科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霍金,他们的伟大科学成就离不开哲学、文学、历史等多学科的启示与学习。

所以有必要在高等教育方面,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从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科学的影响和表现,同时也更有助于科学的普及和传播。

最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可以改变教育中文、理分科的惯性思维模式。

文、理分科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时候往往会被限定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这种思维模式将会阻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驱动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然而,大学人文教育的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本质和意义,以及探讨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它也可以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环境,帮助他们培养自我认知和批判思维能力。

科学教育则注重于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以及开发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分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两者之间教育目标和方法的不同,学生通常会被迫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选择,而无法真正意义上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融合。

因此,为了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性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该结合起来。

这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出各种技能和价值观,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首先,大学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科间的此消彼长和相互关系,开发跨学科课程和活动,从而创造一个加强人文科学相互作用的环境。

其次,大学教育者应支持深度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应该有机会通过“学以致用”方式实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意义的体验。

最后,大学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陶冶,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获取体验和人际交往技能,看待问题时能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逐渐普及的趋势。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此种趋势。

在此基础上,大学教育者应该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和培训方法,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力,顺利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科学与人文契合:大学完整教育的“不二法门”

科学与人文契合:大学完整教育的“不二法门”

科学与人文契合:大学完整教育的“不二法门”作者:罗玉玲王祖霖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5年第04期摘要:科学与人文协同育人的作用及它们的同体互补性,构成了大学的科学与人文契合的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构成大学完整之教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之人才。

大学完整教育的有效实现需要从制度环境、课程结构和价值行为三个层面着手,把大学作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培育场来创设。

关键词:科学;人文;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契合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4-0100-04收稿日期:2015-05-18作者简介:罗玉玲(196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大学是专门创设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殿堂。

大学之所以为“大”,是因为有大师、有大学问、有大学者。

大师、大学问和大学者都要靠科学与人文全面的滋养才能成就。

缺少一个方面,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大学的人才培养就是不整全的、不完善的,大学顶多是一个专业学校或职业养成所。

一、大学的科学与人文协同育人的作用科学,原意为“学问”或“知识”,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特性、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但单纯的知识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客观性和真实性。

科学通过对事实的研究,来揭示规律性,进而转为逻辑上的自洽性、连贯性和严谨性。

“人文”一词,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

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

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1]。

对科学与人文的概念进行分析,可知“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而人文是求善,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2]真、善源于人性。

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摘要】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而人文教育居基础性地位,起导向作用。

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以人文作科学的导向,大学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导向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既需要人文教育,也需要科学教育。

但对于它们在大学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如何定位,地位孰重孰轻,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严重的分歧。

笔者以为,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居基础性地位,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导向。

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用人文引导科学,使科学为造福人类服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其所从事的活动通常受一种观念或精神的推动,这种观念和精神就是大学的理念(idea),它涉及大学的性质与追求。

大学之所以是大学,不是行政机关,不是一般的职业培训机构,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追求和理想。

大学探求高深知识,追求真理,它不仅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知识,更生机勃勃地创造新知识,以此培养高级人才,服务社会,延续和扩展人类的文化命脉,促进人类不断进步,这就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反过来说,大学也只有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高深的文化知识,并用以教育年轻人,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才能延续人类文明的命脉。

这种高级人才又与人类的文明命脉相连,因为他们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要关怀人类的生存状态,要关怀人类的进步,最终指向大学教育的最高目的——人文教化。

大学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更是社会道义的策源地和人类的精神殿堂。

因而,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向导,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人文精神。

我们只有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涵。

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大学校长在讨论“21世纪的大学”主题时,几乎一致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作者:————————————————————————————————日期: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校长管理论文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笔者认为学校的领导艺术,关键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研究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领域中的特殊规律和内在联系,才能推进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

一、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

创新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不合理教育方法。

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要坚持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等原则,这些都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深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此外,还应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如语言教学不应仅仅拘泥于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质的培养,还应注重对创新思维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在广泛的作品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在写作训练中抒发情怀、感悟人生,等等。

二、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意义科学教育是传播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其中包括人类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概念、命题、源理和公式等。

同时,通过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人们从事科学知识生产的能力,培养新的科学人才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

如人类在认识处理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

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则关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这些问题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精神世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水平和改造水平。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牵制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发展, 科学教育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教育内容,整个教育 带上了功利主义色彩;教学手段上,突出表现是现代化, 这几乎导致了一场危机学校生存的革命。随之人文教育得 到了生机和复兴。
1.科学教育的发展
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导致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大规模 旨在加强科学教育的教育改革。如美国要素主义者科南特的教育改革,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改革,英法等国实 行“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等。使教育的目的的指向越来越外在 化。
2、科学教育处于自然形态
教育家对自然科学知识排斥和轻视的原因:
第一,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第二,统治阶级的需要---为统治之术,禁锢人们的思想。 第三,自然科学本身的限制---不发达。
(二)科学教育正式地位的确立及对人文教育的冲击
1.科学教育的扩张 (1)自然科学课程的上升
17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的行星 运动三定律等对人们思想产生冲击,使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 全新认识。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当时的社会学校出现一种全新的学校---实 科中学,加强了对数学,力学,经济等的重视,人文科学课程受到冲 击。 19世纪,教育家赫胥黎和斯宾塞依据时代的要求,系统阐述科学 教育的主张,大声疾呼科学及科学教育。
总结:
• 在古代,无论从学校教育的内容还是学校教育的目的 来看,教育都属于人文主义范畴,人文教育一统天下。 • 文艺复兴后期,由于对古文的过分崇拜,与人文主义 的教育理想背道而驰,为自然科学进入学校准备条件。 • 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使人们对科学的依赖越 来越严重,同时也对科学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从 而逐渐取代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 •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教育已在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 但人文教育的发展又牵制着科学教育的膨胀。 • 第三次工业革命,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的负面影响, 人文教育又得到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石。

一、教育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追求和期望的结果。

科学性的教育目的要求确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科学的目的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社会的需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人文性的教育目的突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性。

它强调人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人文性的教育目的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提倡关注个体的精神需求和人的尊严。

二、教育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教育方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遵循和实施指南。

科学性的教育方针具有明确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它要求根据教育目的,科学界定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

科学的方针应当综合运用科学的象征、标识、制度和方法,有效地推进教育发展。

人文性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志向。

它强调教育要引导学生做有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和公民道德的人,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人文性的方针反对教育的机械性和单一性,倡导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多元化的发展。

三、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联系与衔接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科学性的教育目的需要科学性的教育方针来实施和保障,而人文性的教育目的则需要人文性的教育方针来引导和支持。

科学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使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价来验证和修正。

它们着重于知识的科学性、教学的系统性和个体能力的发展。

人文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它们注重个体的价值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责任的担当。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教育目的与方针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又有着相互的补充和协调。

科学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提供了实现人文性的基础和条件,而人文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则对科学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进行补充和修正。

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

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

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摘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关系,对加强和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传授的是科学知识,培养的是科学精神,积淀的是科学素质。

科学教育是以物为中心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引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探索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传授的是人文知识,培养的是人文精神,积淀的是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和阐释生活意义、人生哲理等人文知识来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功能的日益凸显,导致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即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而越来越轻视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强化了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因而,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在加强人文教育的同时,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首先,要发挥素质教育的统领作用。

现代教育的要义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在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

素质教育从适应和促进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所应具备的素质出发来统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综述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综述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综述人文与科学之争所涉及的知识问题、人的问题,同样是教育学的重要问题。

囿于时代的限制,人们在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看法上一度存在偏颇;在处理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关系上一度失之于简单。

近年来,论者们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等问题上多有论述,提出了不少的见解与建议。

《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对这些问题也有过梳理。

本课题则重在基础教育范围内,分析应如何使教育具有人文性、如何实践科学教育的人文追求。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含义(1)人文教育及相关概念①人文考据“人文”的词源,人们发现,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有论者认为,它有两层含义:其一与天文相对应,即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其二则泛指人事,即人际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也有论者认为,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

在西方,按照古希腊人的想法,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

在文艺复兴中,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其人文指的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权力,人的尊严、价值、情趣,以及人性、人道等内容。

②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有三种含义:一是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也称人道主义教育。

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从现代学科而言,人文学科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或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学科。

三是指关于人的教育,其哲学基础是包括存在主义的新人本主义,其根本目标是要从人本身发现并培育完整的人,其核心思是肯定作为受教育者的人在教育中的主题地位并主张最大限度得弘扬个人的主体性。

(2)科学教育及相关概念①科学就其本质来讲,科学是人类对所观察或认识到的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或说明。

科学还是认识的过程与方法,是一种批判性的探索和创造活动。

有论者强调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认为科学是人们探究自然现象内在规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科学理论知识只是这种探究活动的成果。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科学教育与⼈⽂教育融合视野下科学素养与⼈⽂素养的结合龙源期刊⽹ /doc/b7115af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2.html科学教育与⼈⽂教育融合视野下科学素养与⼈⽂素养的结合作者: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在⽣产⼒诸要素中最为活跃。

如果将教育中的⼈当成⼀种“⼯具”,⽽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则是对教育⽣命本质的漠视,并将教育引向“⼯具化”的歧路。

因此,教育必须将科学与⼈⽂巧妙结合,创建⼀种新的⼈⽂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化理念模式,并将其运⽤到实践中去,坚持以⼈为本,实现⼈的全⾯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中图分类号:G40-03⽂献标识码:B收稿⽇期:2015-12-15⼈⽂教育倡导以⼈为中⼼,它不仅关注⼈与⼈、⼈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且注重⼈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知识的⽅式,培养⼈的⼈⽂精神和⼈⽂素养,引导⼈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的⾏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它关注的是⼈与物、⼈与⾃然的关系以及⼈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们的科学精神,提⾼科学素养,探索⼤⾃然的各种规律,做到求实求真。

⼈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素养的结合,促进⼈的全⾯和谐发展。

⼀、科学教育与⼈⽂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种有⽤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个和谐发展的⼈。

要使学⽣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不像⼀个和谐发展的⼈。

”因此,⼀种能实现⼈的全⾯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知识相融合,提⾼科学认知与运⽤⽔平,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名干则
由于近百年来的内忧外患,我们对于科学与人文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一方面是对于科学技术的片面认识,即将其从西方文化的母体中割裂开来认识,从物用的层面来认识。

另一方面则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传统的价值标准、思想理念被丢弃,而新的又没有真正形成。

我们许多人依旧以褊狭的“科学主义”来否定“人文主义”,以浅薄的“唯物主义”来否定“唯心主义”,以短视的“功利主义”来否定“理想主义”。

我们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矛盾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没能真正产生如杜威的实用主义与赫钦斯的永恒主义那样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立足于自身文化与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借鉴杜威与赫钦斯的教育思想,使理性与经验之两级充分发展,和谐互动,从而真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通。

摘自《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三期郭昊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争衡》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要确立现代大学的核心
精神。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制度保护就没有了对象,就仍然会发生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状况。

第二步就是完善大学立法。

这包括对大学总体的立法,也包括大学内部的立法。

大学总体立法就是《大学法》的建立,内部立法就是关于《大学章程》的建立。

第三步就是修订《高等教育法》,确立大
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及大学内部的基本关系准则,将过去比较笼统的抽象规定转化为比较具体的规定第四步是鼓励大学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实验。

其重点是发挥大学校长的创造性,即鼓励他们从完善大学内部组织制度设计方面进行探索,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操作性模型提供经验。

摘自《江苏高教》2012年第三期王洪才,赵琳琳《现代大学制度:缘起、界定与突破》
尽管学界对“工学结合”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认识是相同的。

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认识“工学结合”的内涵:首先,“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将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办学和从事教育。

其次,“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人才培养。

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

再次,“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在课程中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最后,“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概念不同,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工学结合”。

因此,“工学结合”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十四期刘晓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具有政策属性,这是职业教育诸多属性中较有时代特征的一面。

(1)政策使职业教育的存在更具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现象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自发的、无序的。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职业教育活动都被赋予了那个时期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但是,这种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实现只有在政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调控下才有可能具备现实感。

(2)政策影响职业教育核心价值的实现。

职业教育核心价值问题主要回答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因此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具体体现。

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政策的“权威性”引领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地位就难以保障,其作用就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

(3)职业教育更加依赖于政策在该实践领域内的“专业知识”。

政策作用的发挥和评估,源自于“专业知识”在一些公认的实践领域的政策性运用。

职业教育政策的社会功用不仅应反映出诸如教育平等、就业机会平等等普适的原则和价值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向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向度引申。

以这样的政策观引领和规范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把政策本身导向一种更具“专业知识”色彩的样式。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十五期单作民《论职业教育的政策属性》
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概念。

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同特点,各国(或地区)在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形式上呈现出
不同的特点。

有四种职业教育体系是比较典型的,一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二是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完全双轨制教育体系;四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的共同特征,一是注重公平性,二是注重终身性,三是注重开放性,四是注重衔接性和融通性。

(1)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

模式一: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实现中高职衔接。

模式二:通过一体化的中、高职教学大纲或课程实现衔接。

模式三:通过专业分类实现中高职衔接。

模式四:通过专门补习、达标实现中高职衔接。

模式五:通过学制五年的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中高职衔接。

(2)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方式。

方式一:通过资格框架体系实现普职的渗透,寻求普职的等值。

方式二:通过学分转换和认可,实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

方式三:以课程植入的方式实现普职高度渗透。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十二期白汉刚《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
战略规划由两方面构成,即战略规划内容以及战略规划工作。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战略规划内容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战略核心行动目标合理性欠佳:盲目地将层次升格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缺少对院校发展的实际评估;将数量和规模的大量扩招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缺少对院校自身办学负担的后果估计;将学科和专业的多而全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缺少对学校学科
和专业基础以及市场、社会需求的考虑。

二是战略发展重点存在偏差:对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理解和定位不准,从而产生了“本科化”和“中职化”两种发展倾向;对“办学特色”理解简单,未充分认识“特色”的内涵、形成途径,对院校发展带来诸多不利。

(2)战略规划工作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战略规划的组织体系不完善:缺失战略规划的制定机构;缺失战略规划的保障机构。

二是战略规划的过程缺失科学性:战略规划的制定至少需要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决策及评估,这些步骤都应有明确的内容和清晰的程序。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十四期李薇,俞晓婷《战略规划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问题与对策》(逸公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