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
当前语文教学在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异彩纷呈。
语文课堂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探讨、多元解读以及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等。
然而新课程改革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来说,毕竟是一项巨大的全新工程,我们正处于摸索
探究阶段,难免出现一些偏差,语文教学亦如此。
而在语文教学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容漠视。
无论是继承优良传统还是发展创新,我们都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
一、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引路者和协助者。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
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
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凸显。
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既指外在的物理性空间,如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要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舒畅;还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
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要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利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有的课文可以只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有的则可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
4.及时评价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
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
(二)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
因而语文教学还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
(2)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
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选择方法的能力。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
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1)科学性。
指符合思维规律。
(2)目的性。
指学习方法指向一定目标,是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手段。
(3)程序性。
指学习方法具有科学而有效的步骤。
(4)实践性。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在不同的条件有效地重复使用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指导作用。
(5)功效性。
指正确的学习方法必然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
(6)独立性。
指学习方法能个体化,被每个学习者个体独立地使用。
(三)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
教学生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开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验其中的体会。
这种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教学中应展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曲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
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中看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
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
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
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
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
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
待,逐个解决。
因此,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
二、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的本体
语文本体是什么?毫不含糊的说是语言文字。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教师要通过发掘,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使人文性凸显出来。
当前的语文课堂确实比过去活跃了,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多了,这就淹没了语文的主体。
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最为精彩的地方。
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抓住了亮点语言,反复诵读揣摩,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
同时,还能重点突出,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特殊的葬礼》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就没有必要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可将话锋一转,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他们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来赞美,发言将可能赢得阵阵掌声。
这种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效果很好。
(二)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
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
作为教者,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真谛。
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荔枝》一文,课文用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意无穷。
怎样引导学生去领悟这无尽的怀念之情呢?可以让学生同桌畅所欲言,同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补充作者在结束语中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想象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三)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共鸣点”
所谓共鸣点就是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
一般说来,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共鸣点和理性共鸣点。
感性共鸣点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共鸣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
共鸣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发生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八国联军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中得到了升华。
理性共鸣点不大容易把握,因为理性的东西较为抽象,内涵较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远。
因此,教学中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思考为情感体验,变空洞说教为充实述说,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来建构“哲理概念”。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
“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
离开了语言的
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
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本位。
三、语文教学不能远离文本
语文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语文教科书,它是对新课标规定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
语文课,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的个人阅读。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须先钻研文本。
如果教师对文本都吃不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得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帮助学生感悟课文是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重要手段。
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一定要扣着读书进行,应让学生触摸文本语言,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提出改“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许多教师便为此不停地奋斗,不断地探究。
将各种教育科学理论适当、灵活、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上,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但也有一些人,为迎合教学潮流赶时髦而在课堂教学中夸张地运用某种理论,导致角色定位失调。
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分工,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而不是信马由缰。
而事实上好多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却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以致学生自己都不明白在讨论探索的学习过程
中学习重点在哪里,要探究什么知识,导致整个过程看似颇为生动颇为热闹,其实是华而不实,缺乏内容。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忽略了这篇课文的阅读重点在于生动的说明和合理的说明顺序,而这位教师却让学生研究荔枝生长的环境和荔枝的营养价值等问题。
学生讨论热烈,整个课堂看似都围绕着“荔枝”在进行,其实整堂课是空有气氛,没有引导学生学到实质性的东西。
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模糊导致探究内容脱离文本,学生大胆地胡思乱想,自主地在分组讨论中信口开河。
在这时老师的正确启发指导不见了,声情并茂的感染调动也不见了踪影。
学生们众鸟乱飞,天马行空,课堂是活了,但也乱了。
有的教师在教一些戏剧节选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记住故事情节,一味地让学生表演课文,却忘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思想内涵。
作者单位:枣庄市峄城区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