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后路腰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总结与评价
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总结与评价谭军; 冯晓飞【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9(031)010【总页数】3页(P1283-1285)【作者】谭军; 冯晓飞【作者单位】200120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随着生活质量和寿命成为医疗保健的主要目标,脊柱外科微创技术(MISS)的发展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MISS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及成本效益高等优点。
在众多的MISS中,内镜下脊柱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从最初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椎疼痛和神经根病,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治疗多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策略。
尤其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上,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有效性。
TLIF是一种标准的腰椎融合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神经组织减压,同时避免神经损伤。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TLIF(MIS-TLIF)技术具有组织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及融合率高等优点。
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资料对内镜下TLIF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总结与介绍,支持使用内镜下TLIF的临床随访结果只是短期,证据水平级别较低。
因此,本文针对内镜下TLIF技术的现状,讨论内镜下TLIF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TLIF适应证内镜下TLIF的常见适应证包括:(1)腰椎管狭窄伴节段性不稳定;(2)腰椎侧隐窝狭窄伴节段性不稳定;(3)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定。
禁忌证包括:(1)严重的腰椎管中央狭窄;(2)高等级的脊椎滑脱(>2级);(3)严重腰椎椎间隙狭窄;(4)任何可能降低脊柱植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如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感染或先天性畸形。
2 内镜下TLIF的分类根据所采用的内镜系统的类型与特点,可将该手术技术分为三类,即双通道内镜下TLIF,显微内镜下TLIF,经皮内镜下(全内镜下)TLI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谭章勇;汪建良;许科峰;肖俊;孙子杰【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22(57)6【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单节段DLS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TLIF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情况及影像学指标(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2020年5月临床医学腰椎管狭窄症(LSS )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人残疾、失能的重要原因。
对于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需手术治疗。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 )被认为是治疗LSS 的有效手段。
然而,PLIF 对椎旁肌肉进行广泛剥离,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萎缩和失神经支配,成为术后慢性腰痛的重要原因[1]。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2-3]。
本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单节段LSS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A 组(22例)与B 组(21例)。
A 组男10例,女12例;年龄40~73岁,平均(48.8±8.7)岁;病程0.8~3.0年,平均(2.1±1.3)年;病变节段:L 4/515例,L 5/S 17例。
B 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41~68岁,平均(50.1±6.5)岁;病程0.9~2.8年,平均(2.3±1.1)年;病变节段:L 4/513例,L 5/S 18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腰腿痛史,伴单侧下肢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②影像学检查(CT 或MRI )及神经根封闭试验证实为单节段LSS ;③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④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
排除标准:①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等其他腰腿痛疾病者;②有腰椎手术史;③双侧神经根症状者。
1.2方法A 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进行局麻、C 臂X 线机透视定位。
以棘突旁开10~14cm 为穿刺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14006基金项目: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No.玉市科20170804)。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组34例。
对比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天数更少(P<0.05)。
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对比组(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采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效果好,痛苦少,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手术耗时;疼痛评分腰椎管狭窄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椎管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脊柱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由后天原因引起[1]。
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3]。
本研究对6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主要目的为了探讨经皮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
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组34例。
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5-86岁,平均(72.10±3.38)岁。
对比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66-88岁,平均(72.40±4.12)岁。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椎管内占位;腰椎不稳;凝血功能障碍。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1.2.1 对比组对比组行开放式手术治疗。
患者行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定位狭窄位置,并经后正中入路,取10cm左右切口。
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后,暴露椎体。
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009-881X.2020.03.004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黄群,朱现玮,严飞,徐炜,徐沁,周志平(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与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78 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情况。
根据手术方法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40 例行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改良PLIF),微创手术组:38 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
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手术组手术优良率(89.47%)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V 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 年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改良PLIF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确切。
但在临床应用上,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经皮椎间孔镜;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老年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20)03-0287-06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Interforamoscopy and Modified PLIF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HUANG Qun, ZHU Xian-wei, YAN Fei, XU Wei, XU Qin, ZHOU Zhi-ping(Zhangjiag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ochow Universit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treatment of 78 cases of senil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complete follow-up.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 In open surgery group, 40 patients underwent the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improved PLIF);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38 patient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Perioperativ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and modified Macnab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recorded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length of stay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pen surgery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008)收稿日期:2020-04-25 作者简介:黄群(1988—),男,江苏南通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对比分析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
对照组(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试验组(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各26例,观察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手术、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患者V 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为(1.6±0.3)分、(20.5±1.9)分、(18.6±4.2)分,对照组为(2.4±0.5)分、(26.6±2.4)分、(16.1±3.7)分。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疗效优于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推荐选用。
[關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融合术;腰椎间盘摘除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he 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hort,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the operative indexe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V AS,ODI and JOA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 (1.6±0.3)marks,(20.5±1.9)marks and (18.6±4.2)marks in the test group and (2.4±0.5)marks,(26.6±2.4)marks and (16.1±3.7)mark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postoperative 6-month,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selected.[Key words]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Lumbar interbody fusion;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变,属于退行性病变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12746095_3种不同术式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g
g
pondy
,
,
,
,
LIYi
l
i
ang YU Ha
i
i
n WANG Meng,SUJ
i
ng
peng TIAN Yu
quan CAO B
yang
(
Depar
tmentof Or
t
hopaedi
c
s Ⅲ ,t
heFi
r
s
tHo
spi
t
a
lofSh
i
i
azhuangCi
t
j
y,
,
,
)
Hebe
iPr
ov
逐渐下降趋势,单纯减压组腰疼痛 VAS 评分呈先下降 后 升 高 趋 势,
3 组 腿 疼 痛 VAS 评 分 均 呈 下 降 趋 势,
3组不同
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TLIF 组 及 PLIF 组 术 后 6 个 月 及 2 年 时 滑 脱
程度逐渐降低,单纯减压组滑脱程度呈逐渐加重趋势,
ri
n
t
e
rbodyf
us
i
on TLIF 31c
a
s
e
s andpos
t
e
r
i
o
rl
umba
ri
n
t
e
rbodyf
us
i
on
(
PLIF,34c
a
s
e
s).
I
n
t
r
aope
r
a
t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
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术治疗。
比较两组V AS、JOA、ODI评分。
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V AS、O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JOA评分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Method:72 LDH patients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PTED. The V AS score,JOA score and ODI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treatment for 1 month and 3 months,the V AS,OD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JOA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TED for treating LDH patients can relieve patients’pain degree and promot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Key word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Conservative treatment;Lumbar disc herniation;Joint func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退行性腰椎病变,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1]。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11-21T03:01:32.6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魏英计[导读] 目的:研究并对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魏英计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邮编:276005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1年7月接收86例需接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PLIF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UBE术治疗,对比其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减少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PLIF术相比,UBE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在对需接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时,可及时将UBE术高效推广其中,促使治疗效率、治疗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UBE术;PLIF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nilateral dual-channel spinal endoscopic interbody fusion (UBE) an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21, 86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ho received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cel func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LIF surg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UB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time to get out of bed,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and hemoglobin redu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LIF, UBE has a mor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refore, when choosing a treatment method for patients who need to undergo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BE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in a timely manner,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quality.Keywords: UBE; PLI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emoglobin reduct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operation time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中老年群体高发病症,此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与工作等均造成严重影响。
单侧双通道UBE技术与常规PELD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单侧双通道UBE技术与常规PELD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杨海波;李亚龙;安帅【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24(45)3【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该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开展脊柱内镜减压术的73例LSS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UBE组42例,均选择UBE减压术;PELD组31例,均选择PELD减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疗效和椎管减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脊柱内镜减压术,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PELD组(P<0.05)。
UBE组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PELD组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1年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BE组术后1年时的优良率为92.9%,PELD组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且UBE组患者术后的硬膜囊横截面积及其术后增加值均显著大于PELD组(P<0.05)。
结论 PELD和UBE手术均是治疗LSS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减压术式,但UBE手术减压更为彻底,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总页数】5页(P471-475)【作者】杨海波;李亚龙;安帅【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相关文献】1.后外侧入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临床疗效评价2.单侧双通道内镜与经通道显微镜减压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3.单通道、单侧双通道和双侧三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4.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比较5.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应用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价值
前通 过腰 椎 C T 平 扫椎 间 隙 、腰 椎 MR I 等 影 充 分 减压 后 ,神 经 剥 离 子 内侧 牵 开 硬 脊膜 减 少 肌 肉剥 离 的 数 量 ,降低 神经 根 损 伤 和
像学检查诊 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按照 随机 及 患 侧 神 经根 。用 棉 片 保 护 后 ,尖 刀 依 次 脑 脊液 漏 等 并 发 症 的 风 险 ,同 时 又 能对 硬 数字表将6 6 例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时 间 、术 中 出血 量 和 术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放 置 引流 管 。 计 数 资料 用 百 分 比表 示 ,计 量 资料 用 均 数 ±标 准 差 表 示 。 采 用 卡 方 检 验 和 , 检验。
结 果 两组 手 术 时 间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1 . 2 . 2观察 组 术 前准 备 与对 照 组 相 同 ,患
TLI F: PLI F
在 临 床 上 ,腰 ຫໍສະໝຸດ 管 狭 窄 症 是 引 起 腰
中 图分 类 号 :R 6 8 7 . 3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5 - 8 2 5 7( 2 0 1 6 )1 2 — 0 0 5 4 一 O 1
1资 料 与 方法
用手 钻 钻 孔 、探 道 ,置 入相 应 椎 弓根 定 位 痛或腰腿痛最常见 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临 导针 。 C 臂 机 透 视 示 导 针 位 置 良好 后 ,置 床特点是神经性 间歇性跛行 ,以及臀部 、 入椎 弓 根 螺 钉 。c 臂 机 再 次 透 视 示 椎 弓根 大 腿 、小 腿 的 无力 和不 适 ,在 行 走 或 后 伸
两种微创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比较
两种微创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比较王博;毛克亚;张权;顾挺帅;刘建恒;史腾;苏祥正【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6)006【摘要】目的比较S-Tube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e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两种术式围术期指标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采用S-Tube下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9例,其中69例行单侧混合内固定(A 组),90例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时间(111±13)min,术中出血量(85±46)ml;B组手术时间(123±12)min,术中出血量(110±52)ml;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腿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单侧切口MIS-TLIF使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较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总页数】4页(P549-552)【作者】王博;毛克亚;张权;顾挺帅;刘建恒;史腾;苏祥正【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两种微创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比较 [J], 王博;毛克亚;张权;顾挺帅;刘建恒;史腾;苏祥正2.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J], 韩建国;李文;潘洪发;李志卫;刘伟强;王炳武3.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J], 天林;刘秀梅;张天阳;王飞;杜培4.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J], 天林;刘秀梅;张天阳;王飞;杜培;5.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J], 李佳;龚福太;孙晴;张宏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LSS治疗选择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也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
随着影像学技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诊断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争议。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视退行性腰椎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2007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组织20多名专家学者回顾分析近10年发表的SCI文献,发布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循证医学指南”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1 自然病史通过长达10多年的随访发现1/3-2/3的轻中度患者即使不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轻中度患者的症状一般不会迅速发展,而重度患者由于大多进行了手术治疗,故目前其自然发展过程不明。
2 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理疗、按摩、硬膜外注射药物、腰骶部支具、牵引。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很少有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可以提供长期的疗效,包括常用的降钙素,甲钴胺等;物理治疗方面,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单独采用物理治疗和锻炼可以获得疗效,其仅对某些患者有一定的症状症状缓解作用,例如有些患者在一段时间规律的倒行锻炼后症状有所缓解;按摩对症状缓解作用的证据不足;在影像学辅助下硬膜外注射激素或者神经营养药物可以获得短期疗效,如果进行多次注射可以对下肢症状患者产生长期疗效;腰骶部支具治疗通过支撑腰部、增加局部的稳定性可以改善症状,但没有证据表明去除支具以后效果会继续维持;没有证据表明牵引对缓解症状有作用。
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中,在影像学辅助下的多次硬膜外药物注射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长期疗效。
对于轻度患者,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60-80%的有效率;对于中度的患者,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更有效。
3 手术指征1.经正规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2.压迫产生明显的神经根痛,伴/不伴腰背痛;3.影响功能的腿痛,行走距离明显缩短4.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5.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两种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008-0287.2021.03.007-临床论著-两种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李鹏,高利峰,胡军华,刘雅普,王松茂,徐永辉,侯秀伟,吴广良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和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3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组(O6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开窗组(17例,采用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N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O个月"手术时间椎间孔镜组长于开窗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椎间孔镜组少(短)于开窗组(P<0.05)"腰腿痛VAS评分:术后1d及1、3、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后1、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术中出血少、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长"关键词:腰椎融合术;椎间孔镜;开窗髓核摘除术;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681.5;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87(2021)03-03O6-05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surgerins for treatment of adjacent-lnvel dise herniation aftnrlumbar fusion LI Peng,GAO Li-feeg$HU Jun-hua$LIU Ya-pu,WANG Song-mao$XU Yong-hui$HOU Xiu-fec$WU Guangfang(Deph op Spinai Surgery$the Second A'iHatee Hospital op LuoheMedical College$Luohe,Henan462300$China)AbstracC: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siniple fenestration discectomy of nucleus pulyosus in the treatment of adjacent seeement disc herniation aftea lumbaa fusion.Methods The43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adjacent secement disc herniation aftea lumbaa instrumentation fusionwere divided into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group(O6cases were adopted with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nucleus pul-posus discectomy)and fenestration group(17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fenestration nucleus pulposus discectomy).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the tmo groups were recorded,the VAS of lumbocrural pain and ODI were comparedbetoeen the tmo groups.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a6〜12months.The operation tinic of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group was longea than that of fenestration group(P<0.05),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first ambulation tinic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group were less(shorter)than those in the fenestration group(P<0.05).The VAS of lumbocrural pain at1d,1,3and6months aftea operation were sivnificant-l improved,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operation(P<0.05).ODI:at1,6months aftea operation,which were signif-icantla irnproved than the preoperation(P<0.05).At wrious tinie-point postopera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dmerences for VAS and ODI scores betoeen two groups(P>0.05).Conclrsions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fenes-iaaioon nuceuspueposusdosc8ciomy,p8acuian8ousiaansooaamonae8ndoscopocdosc8ciomycan aesoachoe8saiosoacioayCicaca in the meatment of adjacent segment disc herniation aftea lumbaa fusion,with the adrantages of less bloodeoss,eaaeyambueaioon,shoaihospoiaesiay,whoeewhoch haseongeaopeaaioon iome.Key words:lumbar fusion;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fenestration nucleus pulposus discectomy;adjacent segments;disc herniation2014年9月〜2019年5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和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43例腰椎融合术作者单位:潔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河南潔河462300作者简介:李鹏,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研究,E-maii: lipeng19851202@;吴广良,男,主任医师,通讯作者,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研究,E-mail:wuguangliangO1@ 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共纳入4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①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1-72 (53.88±13.69)岁"初次手术固定融合节段:单节段22例(L3^44例丄4“10例丄5~S18例),两节段4例(L~S11例,L3“3例)。
经后路腰椎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患者术后反馈
张先生表示,手术后他的腰痛和左下 肢放射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 得到了显著提高。他对手术效果非常 满意,并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
其他患者反馈也表明,经后路腰椎间 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效果,术后 恢复良好,疼痛缓解明显。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目的
缓解疼痛
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解除对神 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患者的疼 痛症状。
恢复功能
通过植骨融合和内固定,使腰椎 重新获得稳定性,有助于患者恢 复正常的腰部活动和功能。
手术适用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症状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 症患者,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
的治疗手段。
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与复查
01
02
03
04
日常护理
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重 体力劳动,保持良好的坐、站
、卧姿势。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使用消炎止痛药、营 养神经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和
促进愈合。
复查时间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 复查,之后每年复查1次,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复查内容
X线检查、CT或MRI检查等, 以评估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物的
位置及愈合情况。
04
手术案例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45岁,因长期腰痛 和左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日常 生活和工作,经保守治疗无效,
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过程
医生采用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植骨 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后路进入,摘 除突出的腰椎间盘,并进行植骨融 合内固定。
术后恢复
手术后,张先生的腰痛和左下肢放 射痛明显缓解,术后第三天即可下 床活动。术后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 好,内固定位置稳定。
脊柱内镜辅助套管内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
・32・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年7月第43卷第4期脊柱内镜辅助套管内MIL-TLIC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①崔松体(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邓州47474)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內镜辅助套管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A-TLI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27-2017-12收治的1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u=53,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和观察组(u=52,脊柱內镜辅助套管內MIS-TLIF),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腿功能障碍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op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2.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脊柱內镜辅助套管內MA-TLIL治疗,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腰腿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脊柱內镜;套管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68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124(2222)26-0232-02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因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腰椎髓核脱出诱发炎症反应,对神经根产生刺激,诱发腰痛、腰椎活动障碍、下肢放射性疼痛等3]。
既往临床应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但术中出血量大,容易伤及神经,恢复时间长,存在顽固性腰痛、医源性腰椎不稳风险3]。
近年,脊柱内镜辅助套管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C)治疗逐渐替代其在临床应用,既能够减少组织结构损伤,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术后康复,又不会残留下腰痛问题3]。
本实验选取病例简要评估脊柱内镜辅助套管内MIS-TLIC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是否适用,评估其安全性、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经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椎管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P< 0 . 0 5 ) ; 两组术 口长度 、 术 中出血量及输血量 、 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 A组术后 引流量 明显 少于 B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经肌 间隙入路 T uF并椎 管潜行减 压术通过 单侧剥 离同样
实用临床医药杂 志, 2 0 1 0 ,1 4 ( 1 3 ) : 4 6— 4 7 . [ 3 ] D E MI R B A S M, S A ML I M,K A R A L A R M,e t 1.E a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s h o c k wa v e l i t h o t r i p s y f o r u r e t e r a l s t o n e s :t we l v e y e a r s o f e x p e i— f
l i t h o t r i p s y r e s i d u a l s t o n e f r a g me n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a n d ma n-
( 2 0 1 1 版) [ M ]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1 1 : 2 4 2— 2 4 4 . [ 2 ] 孙健 , 李光 , 向从明 , 等. 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 石体会 [ J ] .
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 效果。方 法 将3 4例行 减压 术的腰椎 管狭 窄症 患者分为 两组 , A组 1 7例 行经肌间 隙入路 T L I F并椎管潜行减压术 , B组 1 7例行双侧全椎板切除 内固定术 , 观察并 比较 两组 患者术前、 术后 及随访时 J O A评 分、 V A S评分 、 术 中切 口长度及 出血量、 手 术时 间、 术后 引流量、 术 中及 术后 并发症 。结 果 两组 术后 J O A评分、 V A S 评 分及行走距 离较 术前 明显 改善 , A组术后 1 、 3个月 V A S评 分低 于 B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比较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8期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比较
刘 锐 (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科 南宁 501) 301
摘要 : 目的: 比较 P I T I LF与 L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退 变性腰椎 滑脱合并腰椎管狭 窄症的临床 效果。 方法 : 选择 我院近两年收 治的 2 例 老 年 退 变性 腰 椎 滑脱 合 并 腰 椎 管狭 窄患 者 , 别 行椎 管 减压 + 路 椎 弓根 螺钉 固定+ 8 分 后 经后 路 椎 体 间融合 术( UF ( P )A组 1 ) 管减压+ 3例 和椎 后路椎 弓根螺钉 固定加改良的经椎 间孔腰椎椎体 间融合术( LF ( T I )B组 1 例 ) 5 。结果:8 患者均达到良好的 2例 融合 效 果 ; 实施 P I LF患者 ,rl 功 能 和症 状 评 分分 别 为 1 6和 1 8 术前 腰 椎 滑脱 角为 4 . 术后 恢 复 至 1. Poo . 3 . ; 4 6 %, 9 46 %。实施 改 良 T F u 患者 ,r o Po 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 1 5和 1 3 术前腰椎滑脱角为 4 . 术后恢复至 2 . l . 7 .; 6 5 %, 2 63 %。结论 : 用腰椎后路椎 弓根 内固 应 定 系统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 牢固稳 定, 在保持腰椎功能恢复方面, 良T I 于 P I , 临床 结果差异不明显。 改 LF优 LF 但 关键词 : 腰椎 脊柱融合 术 退 变性腰椎滑脱 减压术 中图分类号 l 6 1 8. R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8 0 5 — 2 1 7— 3 12 1 0 — 02 0 2
退变性腰椎滑脱 即椎 弓完整 的脊椎滑脱 , 以下 腰痛、 神经 21 . 据随访结果 : 所有 患者 , 平均 随访 时间为 2 个 月。P I 4 LF和 根性疼痛 、 间歇性跛行 为主要 临床表现 , 是骨科 常见病之一 , ILF两个不 同术式组 ,患者的年龄 、性别、全身情况和术前 TI 中老年人好发 ,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用椎 弓根螺钉 Poo r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LF及 P I P o 5 。P I 0 LF术式组 内固定术结合经后路椎 体融合 ( uF 及经椎 间孔腰椎椎 体融 手术前后滑移率、 r o P ) Po 评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5 。 l P0 ) <0 表 1 LF与改 良 T I P I LF治疗组术前情 况比较 合 ( L 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 脱合并腰椎管 狭窄取得了较 1 ) ] 好的临床效果 , 现对相关 问题加 以探讨 。现报道如下。 1资料 与方法 11 . 一般资料 :选 自我 院 2 1 0 0年 1 2 1 月~ 0 2年 1月 2 8例退变 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 ,所有患者 均表现为间歇性 注 : 良与 P I 改 LF治疗 组 比较 ,> .5 P0 。 0 腰部钝 痛 , 站立 和行走后 , 痛频率逐 渐增加 , 疼 并伴有 间歇性 表 2 P I 改良 T I LF与 L F手术治疗后的疗 效比较 跛行 。 为 A B 分 、 两组 。分别行椎管减压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加经后路椎体间融合 (uF 和椎管减压+ P ) 后路椎弓根螺钉 固定 加改 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 UF 。A组 1 例 ,平均 T ) 3 4. 2 5岁。B组 1 , 5例 平均 4 .岁。两组滑脱主要部位为 L/l 61 S , S 滑脱度为 Ⅱ至 Ⅲ度 ,所有 患者临床 检查结合平 片 、 T及 MR C I 检查均支持腰椎滑脱 的诊 断。经 严格 的保 守治疗 ,如 卧床休 息、 抗炎药物治疗 、 理疗无效后才选择手术治疗 。两组患 者在 . 3例患者 ,术前平均滑脱度为 性别、 年龄、 滑脱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 ( Oo )具有可比性. 22A组 :经后路 椎体间融合 1 .5 , 4 . 术后平均滑脱度为 1. 6 %; 9 4 %。术前 Po 功能分级评价平 6 ro l 1 方法 . 2 . 3 .分 ro l 1 .术前准备 : .1 2 完善术前检查 , 排除患者有一些不能耐受手术 均值 1 6分 ,术 后 41 。术前 Po 症 状分级评 价平均值 1 8分 ,术后 3 . 4 . 。B组 1 患者 ,术前平 均滑脱 度 为 8分 5例 的疾病及合并症 , 避免 患者在手术 中出现其他意外。 4 . 术后平均滑脱度 为 2 . 52 %; 63 %。术前 P o活动分级评价平 ml 1 .手术方 法 : .2 2 患者全麻后取俯 卧位 , 切除椎间两侧 的椎板 、 . 7 . 。术前 Po 疼 痛分级评 价平均值 2分 ro l 关节突 、 黄韧带 , 双侧侧隐窝充分减压 , 暴露神经根 , 根据人字 均值 1 5分 ,术 后 3 . 6 术后 36 。与术前各项 比较 , .分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嵴 的定位方法完成置钉 ,在滑椎及上下位椎体 的椎 弓根处打 1 3分 , 人 6 直径 6 in, 枚 .l l长度 4 0 i 5l 0 5 H m椎 弓根螺钉 ( 国枢法模 3讨 论 美 . 1 退 公 司 Lgc 椎 弓根钉棒系统 )将 固定棒预弯 , 帽固定 , eay , 螺 复位 3 退行性腰椎 滑脱症 的病例特点 : 变性 腰椎滑脱始动于椎 纤维环 向椎管 内膨 出, 周围韧 滑脱椎体 , 要保持腰椎 的生理 曲度和椎 间高度 。A组患者行经 间盘 的退行性改变椎间 隙变 窄 , 造成椎 间的异常活动导致椎体 向前滑 后路椎体 间融合 , 除暴露侧 椎间盘组织和相邻椎体软骨板 , 带亦相应地退变松弛 , 切 随着病情 的进展椎体边缘 骨赘形成 、 关 切 开纤维环 , 用髓核 钳取 出髓 核去除椎 间盘及软骨组 织 , 留 移侵 占椎管和侧 隐窝 , 保 使 前后径进一步 终板。B组患者行改 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 有症状 节 突增生 内聚黄韧 带增 生肥厚 、 缛椎 管横径 、 从 侧 的上位椎体棘突与椎板交界处开 始到关节突 内缘 ,去 除 变小导致腰椎管狭窄进行性 加重 ,而引起硬膜囊和神经根受 压 。因此术 中行椎 管及 神经根管的彻底减压是取得术后满意 椎板 间黄韧带 , 完全暴露侧椎管。 1. .3术后 : 2 所有患者 术后卧床 3周一 个月 , 1 随后佩 戴腰 围下 疗效 的保证 。 3 . 2脊椎的不稳定和退 变的最终结果是骨赘的形成 ,以达到稳 床活动 , 术后第 1 即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周 定的目的。该 时期为僵硬 畸形期。僵硬变形和新骨形成是力学 13 .评价 1 .融合的成功标准 : .1 3 ①腰椎无异常活动 ; 内固定周围无骨 稳定 的最终结果 ,该阶段包括多节段 的椎管狭窄和脊柱强直 , ② 所导致的中央管和神经管狭窄为骨性狭窄。 如单侧腰腿痛行半 吸收表现 ; ③融合节段之 间出现连续骨小梁 。 双侧或双侧交替行全椎板切除术。 全准板切除破坏了 1. .2随访 :对患者在术后 136 1 、4个月后进行定期随访, 椎板切除 , 3 、 、、2 2 如保留椎板则会 因为减压不彻底导 根据影像学查看腰椎滑脱复位 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位置。根 脊柱后柱引起腰椎的稳定性, 据 Po 等的评价指标 , ro l 分别给予术前和术后功能和症状评分 。 致术后症状残留。因此要充分认识影响脊 柱稳定 的各种因素。 又要做到充分地减压。 1 统计学标准 : ( s统计数据 。两组间的计量资料 比较 即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 的稳定性 , . 4 采用 _ ) 垃 . 为独立样本 t 检验 , 每个组 的手术前后 的计量资料 比较为配对 33本组临床研 究表 明应 用腰椎 后路 内固定系统结合 椎间融 合 的方法是治 疗成人腰椎 滑 两组术前 的计数资料 比较用 X 检验。 <. 为差 2 P0 5 0 较 P 方 法获得 了更强 的稳定性 和持 久性 , uF 但两组在 临床 结 异有统计学意义。 果上, 尚无 明显 的统计学意 义。 由于研究人数有限 , 因此本次 2结 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内镜后路腰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
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廖军;宗少晖;陈晓明;程立维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2(38)17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内镜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PE-PLIF或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围手术期情况及中短期疗效的差异。
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PLIF组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天数、术中失血量均少于MIS-TLIF组,但总费用、手术时长均多于MIS-TLIF组(P<0.05)。
在术后1周,PE-PLIF组的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MISTLIF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1、3月,PE-PLIF组的腰痛VAS评分低于MIS-TLIF组(P<0.05)。
两组患者的术后腰椎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管矢状径、改良MacNab疗效、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合适的适应症下,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PE-PLIF与MIS-TLIF具有相似的中短期临床疗效,但在术后3个月内,PE-PLIF组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MIS-TLIF组。
【总页数】7页(P2209-2215)
【作者】廖军;宗少晖;陈晓明;程立维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斜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疾病的护理效果比较
2.改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3.单切口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4.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短中期疗效
5.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